播放地址

剧照

利维坦2014 剧照 NO.1 利维坦2014 剧照 NO.2 利维坦2014 剧照 NO.3 利维坦2014 剧照 NO.4 利维坦2014 剧照 NO.5 利维坦2014 剧照 NO.6 利维坦2014 剧照 NO.13 利维坦2014 剧照 NO.14 利维坦2014 剧照 NO.15 利维坦2014 剧照 NO.16 利维坦2014 剧照 NO.17 利维坦2014 剧照 NO.18 利维坦2014 剧照 NO.19 利维坦2014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0:38

详细剧情

  这部影片讲述的故事发生在巴伦支海附近的小村中,但也可能发生在任何一个个人利益与政权利益发生冲突并且能够提前明确谁会赢得战斗的国家。贪得无厌的市长盯上了尼古拉一家所住的房子,并企图白占那块土地——实际就是强占。市长行为粗鲁,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下,从警察局到法院,他知道如何驯服不顺从的人。

长篇影评

1 ) 看的很压抑

不错,有信仰的战斗民族,结果还是被强拆。公务员都踢皮球不办事,法院和警察的机械执法,天朝也是如此,然后就有了天注定。办公室里的彩色普京,野外的黑白前领导人。利维坦的骸骨,钉子户的残骸。冷峻地写实,荒凉的现实。上帝看着呢,然后又如何。

冷静的镜头描绘一个残酷无比的故事。家庭悲剧的背后是政治腐朽与信仰危机。运动长镜头和海边空镜头都很有安哲的韵味。两场法庭戏呼应,仅通过法官陈述就给人冰冷刺骨之感。现实就是权力的游戏,你我都只是其中上不了台面的弃子与蝼蚁。

2 ) 当伏特加市民面对怪兽政体

  安德烈.萨金塞夫在恢弘的新片《利维坦》中,以诸多对比强烈的场景意象和步步跌入深渊的悬疑剧架构,塑造了一个以卵击石的个体悲剧。孤傲而脆弱的漂亮小屋与波涛汹涌的冷酷巴伦支海,举目无措的家庭成员与搁浅岸边变成巨大骨架的鲸鱼,插入不见尽头迷雾的公路与威权政治统帅的市长办公厅……作为一对对高度象征性喻体,共同显影出托马斯·霍布斯政治哲学著作《利维坦》在俄罗斯当代的漂亮镜像。我们也可以试着以全书的四个部分作为镜子,来简单审视一番这部杰出的电影。


论人
  电影故事可以简单概括成,Kolia一家对抗国家拆迁行为的后果展现。和大多数生活在极北之地的俄罗斯人一样,汽车修理业主Kolia也有着那个相依相伴的好朋友——伏特加。酒精总能点燃起他看上去很爷们的火爆脾气,却也每每在其燃烧起来后,又遭遇强权浇灌过来的冷水,让紧握的双拳又松了下去,让对抗的欲望又怂了下去,让觉醒的尊严又颜面散尽。

  他有着漂亮的妻子和相似性格的孩子,有着同样沐浴在伏特加中的三两好友。他们会一起开几百公里,到许可打猎的荒野之地,掏出猎枪甚至AK-47,扫平各色空酒瓶甚至从赫鲁晓夫到叶利钦的领导肖像,恣意的开枪,总是让平民百姓显得最男人的时刻。

  他还有着一个来自莫斯科的律师朋友,经验丰富、心计慎密,帅气朋友用经验帮助着Kolia勉强抗衡着圈地的市政府;用心计搞上了他的漂亮老婆。

  Kolia的家庭,也是萨金塞夫从三部前作(《回归》、《将爱放逐》、《伊莲娜》)中屡屡勾勒出的隐患家庭。过来帮忙的律师朋友,成为了那个将微妙天平引入万劫不复深渊的重要砝码。他试图以相对公平的莫斯科社会行为法则,来制衡滥用公权的偏远小城市长。

  霍布斯论著中,由于多变的欲望,人类不存在“至善”,而只有从对暴力与死亡的恐惧中滋长的“至恶”。电影里也清晰呈现出,因为背叛和猜疑,而带来的那种“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


论国家
  在霍布斯看来,只要有着将人托付给某种威权的社会契约,才能实现社会和平。可跟着作者进一步的忧虑,萨金塞夫也相信,这样的威权会产生人与魔鬼的灵魂交易,而这个魔鬼,偏偏就是为阻止“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而建立起来的利维坦国家。而利维坦,是一头来自《旧约》中吞噬人类的巨大海怪。

  电影中,可以控制Kolia和邻里以及社区在伏特加后暴力冲突的,自然是另一个权威的暴力机构——警察局。在天高普金大帝远的巴伦支海港小城,肥硕而匪气的市长是这个暴力机构的合谋者甚至策划人,与寻租资本家的深度合作,让他还有能量统领白道的法院和黑道的帮派。借着酒劲的Kolia刚一在警察局说出威胁话语,就被立马以扰乱社会治安的名义,被送去看守所。似乎掌握着滥用职权证据的律师朋友,着实让市长紧张了一番,在与幕僚头脑风暴一番后,旋即让黑道朋友给出一个让他立即滚回莫斯科的理由。更糟糕的还在后面,观众痛苦的发现,这样一个利维坦国家要踩平一只蝼蚁,竟可以有着完全合理的正义程序。

  显然,这个独裁的边远城镇,也可以克隆成千上万个,共同组成今天俄罗斯——这个由强硬的普金独裁、让西方世界重又担忧而惊恐的利维坦国家。

  有意思的是,这样一部批判意旨明确的电影,竟然挂着俄罗斯文化部和国家电影基金会联合支持的招牌,堂而皇之的出现于戛纳电影节上。以至让人们思考,如果说出色的好莱坞电影都在骂美国,那么出众的俄罗斯电影是否也一样在苛责俄国呢?对国家威权政治的恐惧,曾大面积出现在苏联倒台后20世纪最后十年的新俄罗斯电影当中,从共产主义专制到叶利钦休克疗法,从1936年大清洗到两次车臣战争,都在追讨历史血债中透露着对现实失望之情。而萨金塞夫,这位一度被美誉为“塔可夫斯基接班人”的低产作者,再明确走出大师影子后,这次直接触碰灰熊大国的屁股,会不会影响他将来的创作自由呢?

  在导演看来,“什么样的水质生长出什么样的花朵”,《利维坦》总该出现,只是让出资了35%的文化部官员得多花些时间向上级解释解释,“而文化部部长还继续想要我的下两个剧本看看呢”。著名制片人亚历山大·罗德尼亚斯基则回忆着拍摄前与文化部的美好蜜月,“他们看中的主要还是这个漂亮故事”,并保证这部电影将在9月份于俄罗斯全境上映。


论东正教国家
  霍布斯原著诞生在1651年的英国内战之际,第三部分是论天主教国家。平移到萨金塞夫的电影里,就成了部分影响强弱两个角色的东正教力量。

  试图夺取Kolia地产的市长,在遭致律师威胁和勒索后,将地方大牧首邀至办公室,只言片语说出自己的内心困惑;而后来失去爱妻的Kolia,在又一轮醉酒后,质问勤勉的神父,上帝究竟在哪呢?即便被他们不信却又想要倾诉的神权对象劝说,自始至终,敌对的两人始终也没到教堂做过告解。

  如果任何人声称超自然的启示比起民事法来得重要,那么国家便会出现混乱,霍布斯强烈希望避免这种情况,并在著作中声明,我们并无法确定某个人的话是否为上帝的启示。

  电影中的上帝显然并未垂青弱者,反倒施尽阴谋的强者在结尾的弥撒中得到了祝福。

  这或许并非对信仰的讽刺,毕竟作为俄国人,大多都认可东正教的积极意义。高度认可彼得大帝改革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曾评价过,“政治得到了宗教力量,正教教义也就强大起来了”,并在小说《群魔》的笔记中跳出历史,进入民族魂魄的总结到:“俄罗斯之所以伟大和奇妙,是因为它的信仰,是因为它有东正教。东正教的一切也就是俄罗斯的一切。”

  只不过,在这个北极圈小城里,导演始终没有让观众看到任何一个角色哪怕一丁点的奉献精神。或许敬畏心的缺失和信仰的虚伪,才导致着电影中这个利维坦国家失衡的显露出其狰狞的那面。


论黑暗王国
  萨金塞夫以平稳运镜,在大景别里雕琢出一种磅礴气势,亦步亦趋一场场相互关联的好戏,又让故事有了走向个体灾难片的漂亮节奏。仿若那条漫长的海岸线北边,冰冷刺骨的北冰洋,也在塑造着俄罗斯成为一只不安而极富侵略性的利维坦大海怪。

  可是,如若这个故事的角色,不是喝着伏特加说着“哈拉说”的毛子呢?

  “什么样的水质生长出什么样的花朵”,萨金塞夫认为这样一个个体被毁灭的故事,可以出现在任何国度,甚至于激发其故事灵感的朋友家人自杀事件,是发生在与俄罗斯永远为敌的美国科罗拉多。他倾向于悲观的认为,从出生开始,我们任何一个人就带着原罪成为“国家”的一份子,而国家的精神力量始终大于个体的认知极限。

  这么想来,只要集体这种形式存在着,任何健康的体制都有可能滋养出能轻易吞噬个体的利维坦怪兽,成为一个个潜在的黑暗王国。

3 ) 不恐怖的恐怖电影

故事发生在俄罗斯一个不知名的小渔村,开头一纸强chai令打破了男主一家平静的生活。市长看中了男主的房子,要占用这片土地搞开发,拒不服从的男主走上了法律途径,捍卫自己的私有财产。毫无悬念地,诉讼在法庭上驳回,情绪失控的男主到警局寻衅滋事,结果被押走拘留。

市长是一枚肥头大耳的官员,醉酒之后在保镖的陪同下来到男主家门口,脚都站不稳的他肆无忌惮地叫嚣着:“你们这些蝼蚁,永远不会有权利!” 看似嚣张,说的也是实情。

男主的好朋友是律师,他特地从莫斯科远道而来,帮男主打官司。单纯的律师相信正义和法律可以战胜邪恶的市长,他带着市长的黑材料来到市长办公室,提出给予男主一定赔偿金的要求。市长看似屈服、满口答应,事后就将律师拉到荒无人烟的郊外,对其进行威胁、恐吓,原本义正言辞的律师被两声枪响吓得瘫倒在地上,连夜逃回了莫斯科。

在男主和zf斗智斗勇的情况下,人民内部也出现了矛盾,妻子和律师朋友有了一腿,妻子后来陈尸海滩,片中也没特别交代死因。重点是她的死亡被市长等一干人利用,男主被指控为杀妻的凶手。

法庭宣判男主15年的有期徒刑,两幕法庭戏收尾呼应,弥漫着荒诞不经的气息,女法官就像没有感情的机器一般,连珠炮似的宣读着判决。内部人士给市长打电话报告庭审结果,市长感到十分满意。房子顺理成章地被推土机夷为平地,随后在这片土地上建造了一座教堂,市长站在金碧辉煌的教堂里,俯身对自己的儿子说:“上帝会看到一切,儿子。”

片中巨大的鲸鱼骨架贯穿始终,象征着强大的国家机器,在它面前人类被衬托得如此渺小。

4 ) 因为不安

很喜欢电影中不经意间呈现的讽刺。这些讽刺裹挟在冷眼旁观的镜头下,显得颇有意味。比如电影中出现的两次审判念词,一本正经的严肃表情配上急速冷漠麻木的语调,占据屏幕长达三分半钟,义正言辞的表达与事实的不公正形成反讽。还有前苏联领导人的照片被当做野外枪射的靶子也是个有趣的政治玩笑。甚至,宗教也成为调侃的对象。妻子自杀后,科里亚酗酒度日,陷入迷茫,求助于牧师。牧师给他讲述了约伯因为放弃反抗顺从命运而活了140岁的故事。然而,镜头马上转向两头安然吃饲料的猪。似乎导演在言语,猪就是顺从命运的代表,纵使活了140岁又如何呢?

5 ) 娜拉走后会怎样呢?

剧本把霍布斯的哲学概念表现的比较深刻,绝不是简单意义的个人与国家机器的强烈对峙。

开头是男人和腐败国家机器之间的对抗。

中间故事变成了易卜生的那部戏《玩偶之家》,一个漂亮的,为继子操碎心却赢不回感恩的母亲,肯定想要逃离。可是逃到哪啊?所以下面的套路就和《蔚蓝深海》一模一样了:逃到另一个男人手里。简直是太蠢了。

鲁迅先生(真的)说过,女人只有女儿性和母性,妻性是被逼出来的。我们来假设女人是依靠某种惯性打算逃离男人之后继续寻找新的男人,这种惯性的原始推动力是什么呢?当然是父权下的社会机器。男性在这里的象征意义是什么呢?可能是保护吧,即女人的女儿性。这肯定是表象。表象之下的,是这个女人的妻性,妻性来源于长期的社会惯性,惯性融到血里,培养着女性。女主人公当然想逃离这种所谓的妻性,所以当帅律师说只有证据的事实才算事实的时候,女人选择排斥。因为这话的象征意味太强啦,这不就表示掌握证据的人就是强者了么。所以女人又回到朴实汉子身边了。

继子对她产生了更强烈的排斥。

所以就算坏市长没有奸杀她陷害给朴实汉子,这女人就不会自杀么。肯定会的。鲁迅先生(真的)写过一篇演讲《娜拉走后怎样》,是对易卜生那部戏剧的延展。他问,娜拉走后究竟会怎样呢?真的不能怎样。不论为妓女,就会回来。本片与鲁迅先生的猜测大致吻合,女人回来了。《蔚蓝深海》结尾没有表示女人去哪了,我估摸也是回去了吧。

浅层意义是这个女人缺少的是经济权,实际上是反过来隐喻那个强大的社会机器不可能动弹,朴实汉子的地,要不回来了。

“ 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我想这鞭子总要来,好坏是别一问题,然而总要打到的。但是从那里来,怎么地来,我也是不能确切地知道。 ”

不肯动弹的东西多了去了。

宗教这条线索从市长那里开始的,慢慢渲染到每个人身上。还是皈依上帝吧。

在上帝那,苦难、罪恶这些东西,终究会抵消掉啊。不用进监狱,自己给自己加点负罪感,就完事儿了。

6 ) 家国上帝,枪酒美人——神死之后的宗教史诗

十六世纪上半叶的一个秋天,勃兰登堡州商人汉斯·科尔哈瑟前往莱比锡经商,途中被萨克森州贵族君特·冯·萨史威茨借故夺取了爱马。科尔哈瑟希望通过司法系统讨回公道,但冯·萨史威茨后台很硬,关系直通萨克森州选帝侯,平民商人拿他毫无办法。寄予体制的希望破灭后,科尔哈瑟纠结了一帮匪徒,占山为王烧杀抢劫,以报复社会的方式挑战贵族政府。各地权威虽然一时乱了阵脚,但最终还是将科尔哈瑟抓获,并在柏林将其处死。 三百年后,对时局极为不满的德国作家海因里希·冯·克莱斯特根据汉斯·科尔哈瑟的故事写了一部题为《米夏埃尔·科尔哈斯》的短篇小说。原本一个简单的逼上梁山的故事开始带上了强烈的政治色彩,欲报私仇的怒汉汉斯成了追求正义的英雄米夏埃尔。除了历史细节被戏剧化外,米夏埃尔·科尔哈斯的手中还多了一份牵扯到萨克森选帝侯的文件,在与权贵的斗争中是他的一个筹码,但也因此最终被置于死地。小说后来两次被搬上银幕,最近一次是进入2013年戛纳主竞赛单元的同名电影,但多少是部平庸之作。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美国科罗拉多州电焊工马文·黑迈尔以多年积蓄在格兰比镇附近买了块地,开了个修理汽车部件的店铺。后来他与邻居和市政府发生了一系列纠纷,其中是非至今谁也说不清楚,但当地政府一般都站在与他为敌的一方。黑迈尔也因此长期处于压力超负荷和暴怒状态,认定政府办事不公特意刁难他。2004年6月那个在我国敏感的日子,已经卖掉了所有财产的黑迈尔开着一辆用钢筋混凝土加固过的推土机上了路。他用这架“杀人推土机”摧毁了镇上十三座建筑,其中有与他发生过纠纷的混凝土厂、市政府、某法官的家和其他一些与他发生过矛盾甚至官司的店铺。全过程持续两个多小时,当地警察拿这个改装过的怪物毫无办法,市长甚至想请州政府向美国空军求援。直到在拆毁最后一座建筑时推土机卡在建筑物的地下室动弹不得,整场噩梦才以出尽恶气的黑迈尔饮弹自尽而告终。 安德烈·萨金塞夫(Andrey Zvyagintsev)对自己的创作灵感向来不搞神秘,上面三个故事就是他在不同采访中陆续透露出来的《利维坦》一片的灵感来源。体制外个体面对体制内权威和社会不公时的狂怒是这几个故事的共同之处,赋予作品极强的社会批判性。与《米夏埃尔·科尔哈斯》一样,《利维坦》讲述一个小人物怎样不情愿地卷入与权力的对抗,同时也开启了他自由落体般的人生覆灭。但在个人生活的维度上它则更像美国人黑迈尔的故事,从影片开头算起,Kolya的人生就处在不断的危机中:暴躁的儿子、抑郁的妻子、四面楚歌的家产,全部被阴郁的画面衬得令人窒息。就像《约伯福音》中故事的发展轨迹一样,Kolya没能得到现世的救赎,而是在酒精、暴力、愤怒和性的混乱中一路下落,万劫不复。 旧约《约伯福音》正是影片另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灵感来源,宗教的厚重感给故事中粗粝的人物风格一个精神的侧面。福音书中的约伯是一个虔诚的信徒,但魔鬼认为他的虔诚不过是对神恩的回报,是他从上帝那儿得了好处,一旦落魄凄惨,必会尽弃信仰、憎恨上帝。旧约中的神不是新约中的耶稣之父,而是更像前基督教文明中的拟人神,不时做出些让人觉得不太“上帝范儿”的事情来。于是他就把约伯的命运交到了撒旦手中,以证明这个凡人坚实的信仰。《约伯福音》的终极问题是善的上帝如何容忍恶的存在,其现实的翻译就是好人为何受苦;最后的答案则看上去很悲哀,恶未必有因,正直善良的人生并不担保我们免受苦难的煎熬。要是按照佛教世界的因果循环论,在这样毫无来由的极端悲苦之下,似乎很容易就可以用因果三生来解释了。 然而Kolya所处的社会文化不允许以这种方式遣排悲苦无由的极度憋闷,生活中的暴躁就像巴伦支海岸边空气中的潮湿,饱和到了多一分便不可再承受的地步。但是萨金塞夫还在不断给Kolya这只高压锅加压,银幕上倾泻出来的压抑感让人觉得整个时空随时会爆炸;这种压力到了片子后段,仿佛是将极权主义渗入个人生活每个方面的巨大压迫感具体化了。这样一种生活,在宗教不能提供安慰的时候,酒精就成了上帝。或许是真实反应俄国人喝伏特加的凶悍,片子里的人物喝酒都像喝水似的——而且还不是像人喝水,基本上就是像海里的鱼在喝水…… 与压抑相矛盾又相辅相成的可能便是忍耐,萨金塞夫说暴躁和隐忍都是俄罗斯的民族性。抛开“民族性”的伪命题不谈,在《利维坦》充斥着戾气的世界中,忍是文明唯一的阀门,脆弱得令人绝望的阀门,但我们又不得不寄希望于它。片中两个持枪在手的场景是表现这种忍耐的关键戏,一个在Vadim上门羞辱Kolya时,另一个是Dmitriy和Lilya偷情被抓。这两个危机实际上都与来自莫斯科的律师Dmitriy有关,一个秩序、规则和文明的象征。在第一场中他是分开冲突双方的力量。Kolya回到家中手握猎枪怒气冲天而忍了下来,有良民慎凶的因素,有一个男人为夫为父后百般牵挂万般犹豫的因素,但最重要的应该是对老友的信任,认为他可以摆平一切,恢复他平静的生活。与Dmitriy的决裂迫使Kolya不得不放弃一切反抗,而捉奸时的暴怒正顺着一场暴饮伏特加玩弄枪械的戏,整个场面杀气腾腾。Angela手攥猎枪时的坚定和恐惧可圈可点,几个镜头把一个俄罗斯乡下妇人的彪悍与淳朴、强大与无助刻画得深沉而透明。 Dmitriy、Angela和她的丈夫Pacha正好是圣经中约伯的三位朋友Eliphaz、Zophar和Bildad,约伯失去一切的时候,他们从不同的地方赶来安慰。但即便是落难相助的朋友之间,也不是没有隔阂和误解的。实际上约伯书的主体部分贯穿着他们就神恩神罚和个人善恶的对话。Eliphaz在书中扮演一个看上去富有智慧的角色,是三人中相对冷静、聪明的一个,显然对应Dmitriy。他笃信上帝的绝对公正,认为约伯的苦难必定是因为他有不为人知的罪。说话较冲的Zophar和缺乏主见的Bildad则在片中成了一对夫妇,制造出有趣的家庭关系张力。书中这两位朋友也怀疑约伯是因为有罪而受罚,具体到影片中就是后段Angela和Pacha就野餐中发生的暴力事件向警方作证。经书自然否定了约伯三友所持受苦之人必有罪的简单逻辑,但无故的苦难到底来自哪里则成了哲学和神学永久的争论,或许神与命运以一种凡人无法知晓的方式运行着。但Angela夫妇对Kolya所作的不利证词则不是空穴来风:虽然同样正直,但血性粗粝的俄国主人公不是圣经中完美温良无可挑剔的约伯,捉奸时一时冲动脱口而出的死亡威胁是让Angela相信他便是杀死Lilya真凶的主因。如果说Kolya有罪——宗教意义上的“罪”——那便是冲动与愤怒。 又或许,有罪无罪并不重要,因为区区小民的供词不过是公权力将主人公置于绝境的借口罢了。Kolya的谋杀嫌疑实际上并没有铁证——没有目击证人、没有确定的凶器、没有指纹或鞋印等痕迹——整个案件最后是一个明显的有罪推定,判决无非是掌权者意志的体现。霍布斯的同名政治哲学著作无疑是圣经之外利维坦最著名的出没地,也是萨金塞夫的《利维坦》最明显的参考书目,导演坦言这些年来跟一位哲学家朋友的来往,是促使他阅读霍布斯的直接原因。霍布斯的利维坦是主权的化身,而他言下的主权与君主是同一的:虽然《利维坦》从本质上认为国家权力来自于社会契约,但并不承认主权在民。霍布斯的社会契约是自然人为了生存而必须签立的,而且几乎没有收回的可能性。因为前国家的“自然状态”在他看来是一个混乱的世界,充斥着bella omnium contra omnes,人们不能相信任何人,也没有人能确保自己的安全,因为无论一个自然人有多强大,他不可能日夜保持警惕,也不可能击败所有的诡计。这一想法显然受英国内战影响很大。所以舍弃权利而服从君主,让主权国家为个人提供保护,是人类不至于亡种的唯一选择。 霍布斯明确地批判分权的设想,他理想中的国家(君主)有着绝对的权力,社会、经济、政治、法律自不在话下,连道德和信仰也是国家的管辖范畴。这一点与英国国教以国君为首很相似,作者也因此被一些天主教人士骂作无神论者。如果说片中的Vasiliy神父代表《约伯福音》对导演的影响,那么与市长Vadim过从甚密的主教便是他对霍布斯《利维坦》的解读:黑帮化的政府跟司法、宗教三位一体,变成一个无法无天的怪物。这个威力无穷的怪物会摧毁试图对抗它的一介莽夫,把他的人生和家庭碾得粉碎。霍布斯说利维坦是Mortall God [sic],它的权力是没有边界的,没有任何力量去制衡它,因为在霍布斯看来,只有全能的国家才能抵御自然状态下的summum malum。可以说他对人性的看法是一种性恶论,没有终极的善,只有设法规避终极的恶。然而人性于他的设计是无关紧要的,霍布斯的利维坦是一个国家(主权)、是一个人(君主或非自然人)、是一个机器(人造、非自然、有自己的运作逻辑),但最根本上它是一个和平卫士和安全保障。在这个不那么理想的乌托邦里,一切都是由趋利避害的本能来调节的——利维坦不是一个选择,而是一个宿命的必然。 在这样的逻辑中,臣民(当然没有“公民”)不能检验主权是否保护了自己,而君主则可以使用各种修辞策略来赋予自己的行为以合法性。要让人接受这样一个potestas absoluta,必然需要一些强大的动机,而这个动机来自于恐怖:一方面是霍氏所谓人人相互攻歼的自然状态的恐怖,另一方面则是利维坦本身的恐怖。片中对大自然瑰丽而又险恶的图像刻画和人在自然中携带枪支、驾驶越野车的粗粝感,一方面明指旧约所记录的狩猎社会,另一方面暗喻着权力真空下霍布斯式的恐惧感。一切的酒精、武器、旷野,都给在都市中长大的人以混乱的印象,再加上剑拔弩张的矛盾和暴力倾向,让人下意识希望寻找一个可以规训这一切混乱的力量。当心,别跌进这个霍布斯式的陷阱。 片中的俄罗斯显然没有尽到霍布斯式主权国家的责任,导演对这只失败的利维坦的质疑在收尾处达到了直白的巅峰。经历了家庭内外巨变的Kolya,暴力、暴饮、暴悲之后又精神恍惚地接受审判,他在看守所门口终于缓过神来对押送他的人说:“我儿子一个人待着,我们没有亲戚。”警官答道:“别担心,他会没事儿的。国家会照顾他的。”这本来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情,母亲去世父亲收监无依无靠的未成年人自然应该由全能的国家来提供庇护。而紧接的一幕戏便是Angela夫妇来到Kolya家中,发现消瘦憔悴的Roman从父亲被带走后就没有人管过。Angela问他一个人待了多久,他说:“不知道,大概五天吧。”当Vadim利用手中掌握的国家机器迫不及待地要毁掉Kolya时,这个十三四岁的小孩则被遗忘在角落,而他也遗忘了世界,失去了时间感——这样双向的放弃作用在一个脾气暴躁的少年身上,结果必然是和平与安全的隐患,而这是霍氏口中国家需要保障的最根本的东西。经历如此变故又被抛弃的Roman在面对来访的Angela夫妇时充满戒心,即便这已是他当时唯一可以依靠的最亲近的人——国家没有消除“自然状态”下人与人之间的猜忌与提防,而是在少年的心中种下了不信任的种子。最后融化坚冰的也还是Angela的真诚,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助网络,在国家缺席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窗外的推土机代表公权力的意志,青面獠牙地盯着这座不那么完美的家,屋里的少年只是妨碍它开展工作的障碍。它不关心少年的去向和命运,不管他是不是会长成下一个汉斯·科尔哈瑟或者马文·黑迈尔,会劫持多少路人、毁掉多少人的家园。 霍布斯从圣经中截取了神怪威力无限的一面,却没有强调它邪恶的一面:福音书中的利维坦归根结底是一个怪物、一个魔神,是上帝的对立面中邪恶的象征之一。这也许是他对绝对主权的弊端留下的一个伏笔,一种“微言大义”。当代民主最大的理论敌人卡尔·施密特(又译施米特)为了给纳粹政权和绝对政府权力作背书,宣称“利维坦”到英国内战时期已经在日常语言中失去圣经中邪恶的本意,否认霍布斯在使用利维坦形象的时候与邪恶有任何联系。可惜这样的断言并没有什么靠谱的文献研究支撑。 离收尾不远时男主和神父Vasiliy的对话是全片的题眼(注1),Kolya质问他上帝如何又能解救这样的苦难,神父说上帝的旨意神秘莫测。接着他明确点到了《约伯福音》并引了第四十一章(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有些版本章节分法不同)开头的几行(注2)。中文和合本中译作鳄鱼的便是利维坦,与四十章中译为河马的Behemoth同为上古魔兽。上帝在此是质问约伯,凡人又怎么能降服这翻江倒海的魔怪、这威力无穷的恶呢?能降服这些恶的只有一位,就是上帝,当上帝不出手的时候,凡人的挣扎毫无意义。不如完全地服从神,把自己交到他神秘莫测的手中,冷静肃穆而留有尊严地迎接苦难。质疑自己的善、抵抗利维坦的恶或是质疑神的爱,都是徒劳的,甚至会激怒恶魔利维坦,遭到变本加厉的报复。 Vasiliy与Kolya在寒风中对话的这一幕之前,还有一场在店里买东西的戏。神父要买的面包和男主要买的伏特加并排放在柜台上,好像是圣餐中耶稣的身体和血液,只不过宗教仪式中的圣血必须是以成熟的葡萄酿成的自然发酵的酒。影片前半部分中Vadim与主教用餐的那一场,整个场景多少有名画《最后的晚餐》的影子,而基督教圣餐的仪式便是由耶稣与十二门徒的最后一餐而来。不过构图再接近达芬奇,两个俄国男人还是以伏特加代葡萄酒,面包也换成了肉食。如果说酒品的替换是俄罗斯的民族性,那么肉与面包则是阶级贫富的鸿沟,教会内部的等级活生生复制着社会上的阶级分野。而信仰也许真的是哄人的麻药,上帝在Vasiliy口中神秘莫测,到了主教这里则毫不含糊地站在Vadim一边。清贫的神父猜不透上帝,面对无常的命运他只能给凡人一些心灵的慰借,而位高权重的主教则有操控政治的能力,所以他不需要琢磨上帝,他变成了上帝。在政教勾连的当代俄国,主教自称是市长的“同事”,各有各的防线要守,更像是战友。也难怪霍布斯的利维坦极力要掌控宗教,信仰确实有一种无边而盲目的力量。饰演主教的Valeriy Grishko是萨马拉州立剧院的掌门人,自电影上映后就面临来自政教两界的各种压力,据说是该片所有主创人员中面临针对个人的威胁最多的一位。 俄罗斯唯一拿下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电影是二十多年前的《烈日灼人》,反思“大清洗”时代的悲剧。导演尼基塔·米卡科夫出身于艺术世家,如今是个极端保守主义者和民族主义者,普京的忠实簇拥,俄国东正教的狂热信徒。前苏联最后一部荣膺奥斯卡外语片奖的是轰动一时、名留万世的《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导演弗拉基米尔·缅绍夫现在对前苏联充满眷恋。他在苏联解体前后十年都因不满电影产业情状而仅以演员身份出现,九十年代偶出一作也是对社会的冷嘲热讽,不满“社会道德”的败坏。缅绍夫是俄罗斯官方奥斯卡外语片甄选委员会的主席,米卡科夫也是成员之一。两位泰斗为后者的烂片《烈日灼人2》被选为俄国2012冲奥片而在媒体上大打出手,资格较老的缅绍夫说那是俄国奥斯卡选片史上最大的错误,也是本世纪俄国电影衰颓的一个缩影。那一年,俄国竞争奥斯卡初选名额的最大两个热门,一是索科洛夫擒获威尼斯金狮的《浮士德》,再就是戛纳一种关注单元评审团大奖得主《伊莲娜》。这后一部片子的导演不是别人,正是安德烈·萨金塞夫。 今年的俄国奥斯卡选片委员会仍然是缅绍夫掌舵,米卡科夫仍握有一票,但选择的结果则让人大吃一惊。一些分析家提到有俄国“人民艺术家”退出奥斯卡初选的现象,说明在今天俄罗斯的大环境下,美国人的奖并不是人人都想要的。但不管怎么说,候选片中“政治正确”的一定有不少,所以委员会的选择也算是保住了艺术最后的尊严。不管委员们政治倾向如何,到底是一群大导演在一起,政治和艺术之间的矛盾抉择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轻佻。至于俄国文化部最初怎么会为该片出资,也许只有经手此事的人才会知道了。 我很喜欢电影背后这个看上去很精神分裂的故事,跟影片中那个盘根错节的故事相得益彰。好的艺术作品永远都不可能被简化成维度单一的说教,如果把《利维坦》单纯地解读成炮轰普京,那还拍什么电影呢?至于导演的意图,不管他怎么坦诚地“交代”自己的创作灵感来源,都不能被化约成简单的原型。对经典的拼贴戏仿、重新解读和对生活的观察感悟永远都只能得到一个复杂错节甚至毫无章法的结果,那才是生活的原貌。后现代的“重写”手法不是有一群艺术家在那里拗造型,而是社会历史发展到这个关头,不如此无以创作出有价值的艺术品。 其实,《约伯福音》内部结构的真真伪伪,语文学家和神学家从来众说纷纭。一般认为开头和结尾的内容是最初的版本,中间约伯三友的对话等都是后来人添的,算是对上帝神启的一个戏剧化的反面注解。我们今天的版本中,约伯还有第四个朋友,叫Elihu,关于他的片段几乎肯定是后世强加的。他的言谈严格上来说跟全书的内容有些脱节,对约伯的解读有一些与其他三人相比很突兀而特立独行的地方,在哲学上的思辨性也更强,完全不符合上古旧约的朴素风格。被后人借他之口行“我注六经”之实的Elihu在影片中几乎毫无悬念地投射在Stepanych身上,一个若即若离的朋友,也是唯一一个没有贯穿始终的配角。而一说到《利维坦》的政治颠覆性,几乎所有人都会首先想到一群男人在野外玩射击时欲以俄国和苏联历任领袖照片作靶子的那一场。不过我们忘了,不但以照片为靶是Stepanych的提议,就连整场野炊、射击的戏也是为了庆祝他的生日,而这个角色在片中统共就没出现过几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样对权力诙谐而又直接的攻击,算是《利维坦》的一段“伪经”。 霍布斯的《利维坦》中常被我们忘记的最后一章讲到真正的知识总是被天主教廷以仪式和谬读蒙蔽,从而让人与社会堕入黑暗王国——没有“真”知识的境地。万物真理和圣经正义,在他看来自然是主权的管辖范围,掌握解释言语的权力、掌握修辞的霸权,也就把信息、信仰、思想都握在了手中。跳脱霍布斯的循环逻辑,不管是希腊哲学还是教廷权威,不管是国家还是民意,当解读的权利被限制、理解的工作被包办,我们就还是被禁锢在regnum tenebrarum里。巴伦支海边的鲸骨,俄国山水,广角镜头拉出来的浩瀚完全被笼罩在阴沉和憋闷的气氛中,大气但不给人开阔的感觉。这样的一个世界里,对“真相”和信仰的求索只能是具体而细微的。 “我的上帝与我同在,你的上帝在哪里,我不知道。” 注1:http://www.douban.com/note/485168488/。 注2:和合本圣经《旧约约伯记》第四十一章,http://www.bbintl.org/bible/gb/gbJob41.html(Bible International网站)。

个人微信公号PostCoitum

7 ) 大厦将倾,而我却只关心它倒下的地方那窝蚂蚁的存亡

此利维坦非彼列维坦,它是旧约里记载的饕餮海怪,与那位国民画家无关,尽管电影里巴伦支海的画面也极尽苍茫壮美。故事是天朝人民再熟悉不过的强拆,屁民面对国家巨轮时的蚍蜉撼树和粉身碎骨。他们终将成为利维坦的祭品。既然命数已定,何不让电影的副线来引我入胜,那是躲闪着巨轮撞击的小舢板上趔趔趄趄的市井:暴戾的父亲,叛逆的少年,绝望的主妇,海边小屋的晨昏盛景,醉去醒来的伏特加,吵个小架上个小班修个小车打个小猎偷个小情……就好像大厦将倾,而我却只关心它倒下的地方那窝蚂蚁的存亡。

8 ) To know a woman

作为整个故事肇启的拆迁案件是作为一个背景引出这个女人,因为没有这件事,律师作为丈夫的朋友不会来到此地,她也没有机会靠勾引来换取逃离的筹码,甚至我们可以说在影片进行中不断深入的探讨:人性、权力、宗教,三者都是以这一女人为基础在不断旋转扩大。

她是怎样的一个女人?我们知之甚少。我们知道整部影片中与她相关的有四个人物:丈夫、律师、儿子和女友,分别完成其妻子、情人、后妈、女友(同学/工友)这四个身份。此外,她的过去我们一无所知,唯有通过她一系列的行动去知悉她这个人。

行动1:律师到来之后,原先没戴胸罩的她戴上了一个性感的胸罩,原先平坦的胸部瞬间挺起了。此为诱惑的施展。

行动2:丈夫被关之后,主动敲响洗浴完毕的律师的房间,发生性关系。此为勾引。

行动3:野餐时,再次与律师发生性关系,被孩子撞见。此为勾引的继续。

行动4:在宾馆,与律师长谈无望后,回家以生孩子为条件寻求丈夫原谅。此为逃离企图的失败。

行动5:丈夫要求性爱,不得不同意。对镜哭泣。

行动6:死亡。(后面再谈。)

可以看出,作为一个漂亮又有气质的女人,生活在这么一个闭塞、落后的小镇,与一个不喜欢的酗酒莽汉生活一起,外带一个无爱的非自己所生的儿子,做着中年大妈们做的洗鱼工作,想要逃离是可以理解的。律师从莫斯科来,成为实现逃离这一企图的绝好机会。诱惑与勾引,乃至失败寻求丈夫原谅,付出的代价是身体献于丈夫享用,最后只能寻求自杀。

我们不应该过多从道德上去分析这一女人,而去问这一悲剧的背后是由什么造成的,难道只是对丈夫没有爱还要生活在一起,是那个讨厌她的儿子,是又脏又差的工作虚度美好青春?不!是整个俄罗斯操蛋的一切: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官僚体制,东正教等等一切,都导致了这个女人走向悲剧。

所以影片不是从探讨这些大问题中夹上了这么一个女人,而是从这一个女人入手将整个俄罗斯社会剖析了出来。这一点可以从交警的汽车中得到读解的线索。在前往湖边野餐的路上,曾出现过一个一闪即逝的镜头:交警正开着的车上放着几幅圣像图,还贴着几张裸女的艳照,之后等女人上车后,这些又没了。这是一个很好的象征,同出于车厢这一空间的三者:交警、圣像、裸女正是俄罗斯社会的寓象:权力、宗教、人性。而影片中的人物无不交织在这三者或其中两者的迷雾之下:对于律师而言,宗教是不存在的,他只讲证据;对于这个女人而言,权力是与己无关的,她只有人性和宗教之间的冲突;而丈夫这一人物却同时处于三者的包围之下。故而,萨金塞夫所做的是试图总结出俄罗斯人民当下困境的根源:无非是上述三者形成的三角关系笼罩于俄罗斯整一民族/国家。

附提:关于女人死因的问题。
1.自杀。对逃离的无望,无法再继续当下的生活
2.权杀。市长派人指使,为了把丈夫投进监狱,拆迁成功。
3.儿子杀。这也很有可能,《三只猴子》里丈夫、妻子、儿子的关系与这部电影很相似,在那儿谋杀就是由儿子完成的。
以上三者皆有可能,看你相信哪一种。

短评

用摄影来掩盖剧本的不足看多了也会厌的

5分钟前
  • koala676
  • 推荐

俄罗斯的海水是深不见底的幽黑色。这个吞噬了社会主义、集权主义、东正教义的民族就像片中一隐即没的怪兽脊背,让人不寒而栗。

10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叙事太冷峻了,感情处理的极其细腻,又有留白。看得人心寒。。(战斗民族连念判决书都像打机关枪)

13分钟前
  • 彌張
  • 推荐

【B】还不错,但离神作还差得远,利维坦终究只是个小聪明

16分钟前
  • 掉线
  • 推荐

总感觉有一些过于直白刻意的东西。

19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推荐

仅看作对抗国家机器,就把这个电影看浅了

2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不只是个强拆的故事。权力、信仰、爱情都受到了一轮挑战。7分。

24分钟前
  • 心生
  • 推荐

五星推荐:《利维坦》,部分桥段甚至有梁赞诺夫的影子,我始终期待俄罗斯电影的回归,俄罗斯电影都值得去大银幕看,因为它浑然天成的大气,是世界上最痛苦深刻的文化,那些自毁的孩子会情不自禁的爱上它,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比俄罗斯人对灵魂叩问的更直接,更给力,虐心虐得更爽,连讲的笑话都那么悲伤。

28分钟前
  • 水木丁
  • 力荐

以诸多对比强烈的场景意象和步步跌入深渊的悬疑剧架构,塑造了一个以卵击石的个体悲剧。孤傲而脆弱的漂亮小屋与波涛汹涌的冷酷巴伦支海,举目无措的家庭成员与搁浅岸边变成巨大骨架的鲸鱼……作为一对对高度象征性喻体,共同显影出托马斯·霍布斯政治哲学著作《利维坦》在俄罗斯当代的漂亮镜像。

29分钟前
  • seamouse
  • 力荐

片子本身没有任何喜剧的地方,但把我笑坏了,这是我看过的唯一一部所有演员从头到尾都在醉酒状态的电影,酒是真酒,演员是真喝,战斗民族太猛了,从头到尾都是单人、双人、三人的伏特加灌口表演,发扬了喝酒不吃菜,不划拳,不铺垫,当我们安静下来我们喝点什么的大无畏精神。

33分钟前
  • 袁牧
  • 推荐

男主角妻子被发现出轨这个戏剧性的时刻是整个故事的一个大转折,它在某种程度上指明了男主的悲剧不单单是由于国家机器的迫害,同时也恰好凸显了一个人所面临的命运的捉弄和四面受困。这表达了导演对世界更深刻的绝望:在上帝化作的风暴面前即使拿起你的枪,可能你也根本不知道要射向哪里。

38分钟前
  • 石墙
  • 推荐

少年在退了潮的荒凉海滩上与利维坦的森森白骨一同哭泣,女人在惊涛拍岸的裸岩上与翻滚的困兽一同哭泣,男人在怪兽巨爪般的挖掘机正摧毁着回忆时哭泣。

41分钟前
  • 山上风下
  • 推荐

太典型的悲劇劇型,太古典的拍攝方式,太生硬的思辨對話...!總之不愛,生生地把理性與感性從故事中撕裂,而毫不動人。

43分钟前
  • neema
  • 还行

《回归》确实是我挺喜欢片子。可这部太平庸了,豆瓣上一水儿的夸赞大师气质真不理解。题材普通,对政府体制和宗教的讽刺也流于表面,妻子的出轨也突兀。整个怪兽骨架摆海岸线上再来点冷峻空镜头就高端了么?而且还是140分钟如此冗长的篇幅,叙事效率呢?

47分钟前
  • 非想
  • 还行

一部杰作,镜头冷峻大气,坏天气里的人物,超现实符号,有安哲电影的质感。只把它看成讲述俄罗斯“钉子户”的电影,迎合西方而得奖,冤枉了电影也小看了导演才华。“利维坦”的怪物隐喻,既是贪婪国家集权也是宗教的孱弱,男孩罗马很像《回归》里父权坍塌后的那个男孩,长大后能逃过怪物吞噬么?

52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利维坦,旧约圣经中的水族之王,力大无比无物能伤。两次滩涂巨兽骸骨的出现那么乍眼,而人们业已习以为常。瀑布烧烤没有展现的激斗、射击靶子用领导人照片、与牧师求祷时的耶稣像。这样一个人类世界里,警察可以因几句言语不和而非法监禁,市长可以因贪得无厌而强拆恐吓嫁祸,连朋友之间也无底线可言。

56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贾科长瞪大眼睛看清楚了,这才是名副其实的“天注定”。

57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推荐

就算是龙也有搁浅滩遭虾戏的时候,何况凡人。

60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基调凄怆幽邃,犹如永无停息、深蓝即黑的浪潮翻滚,庞大的史前生物骨架孤独如恒星;一个泯灭时空位置的现代寓言,内里互斗,外象倾轧,资本与宗教的勾结,法律与暴力的串联,千里之穴溃于蚁穴;家庭的式微幻灭依然是萨金塞夫主题之一,覆巢之下无完卵,两场庭戏宣判精彩。

1小时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山岛竦峙水澹澹,洪波翻涌秋瑟瑟。世上最强钉子户,抗衡到底即罪名。以卵击石身难赎,却道人心欲多变。备遭惨剧缘何事,泪洒海上哭失声。

1小时前
  • 峰峰峰峰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