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不能不思考的电影
昨晚跑步归来,将白天所下载的《断线人生》播放观看。最开始也没有看过三傻的电影,看着电影确实有种渴望体验印度电影的意味。全片下来,却发现,已深深被如此之电影所征服。
电影的最开始是Omi从狱中出来(当然,当时确不知道他就是Omi),Govind在监狱外等候Omi,一起坐上Govind的白色本田,来到休息店,随着一场板球的比赛,瞬间整个界面带回到10前的情景。三者鲜活年轻人的有些羞涩的脸庞走入观影人的摄影。
Omi,一个印度教牧师之子,他还有一个当地政治人物的叔叔;Govind,一个有些木讷,却些带有葛朗台般守财的特点;Ishaan,一个在家乡颇具影响力的棒球手,但性格暴躁,在家耗着N多年,父亲也是富裕之人。三个人性格迥异确相互照应,他们在现实的面前苦苦探寻。Govind希望富有,Jahaan则沉迷于板球运动,希望将板球运动发扬广大;Omi则是一个性情随和同样充满希望的年轻人。有一天,他们终于走出那个曾经无数次阻碍他们人生前行的现实的束缚。他们开启了板球学校和运动店,并在当地的小学校当中实现推广,一切对这些年轻人来说,都这么的可触摸。
当年轻人乘着梦想的翅膀向未来发起冲刺,现实却横刀阻碍。一场百年不遇的地址将学校崩塌,年轻人的梦想中途折断,此时的Iahaan却因为拿了大家一起的三万元去救助他认为是国际水准的板球手而矛盾,冲突。他们暂时的分开,但,一场印度与澳洲的板球国际大赛让三者重合。
或许您以为现实就将如此,大家能够乘着梦想继续向未来发起冲刺,可是一场地震以后的选举让事情变得迷离起来。Omi的叔叔政党输给了具有国际派的板球手的父亲的政党,这让Iahaan或许很难做,但他还是选择板球的未来,选择自己的梦想,就算自己最亲爱的兄弟反对他,他也这样做。
现实,还是逃不过政治与宗教的藩篱,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的冲突让所有人的吃惊,并且丧失理智,在冲突当中Omi误杀Iahaan。。。
这部电影的迷人之处不是在于简单的励志、自然灾难或者政治冲突,或许这场电影没有让恒久的友情成为终结,理想还并未实现,但他却揭露出一个更古不变的事实:人,总是渺小的,人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必须奋力一搏,而且始终要承担失败的风险,成为断线人生。
2 ) the story hidden behind
2002年,一辆满载着印度教朝圣者的火车从阿约迪亚出发,返回古吉拉特。在一个小站上(也是穆斯林社区所在地),有印度教徒与穆斯林小贩发生了冲突,在冲突中穆斯林烧毁了一节车厢,几十位没有来得及逃出来的印度教徒死于非命。 这件事演变成了一场种族冲突,在古吉拉特以及周围的省份,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爆发了战争。那些曾经比邻而居的邻居突然间丧失了理性,将社区里的少数派砍杀殆尽。 古吉拉特邦政府由于是印度教徒执政,在种族冲突期间甚至扮演了火上浇油的角色,以不作为和暗示鼓励印度教徒对穆斯林进行屠杀。 种族冲突的人间悲剧再次上演。
..............
屠杀过后,人们在反思中醒悟过来:自己是如何突然失去了理智?他们为自己的作为感到羞愧,于是,印度的宗教冲突突然进入了一个缓和时期。这很像1984年冲突爆发过后,锡克教与印度社会的缓和。恰好此时,也是印度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于是人们乐观地估计,印度社会最混乱的时期过去了。
--摘自 郭建龙 《印度,漂浮的次大陆》
3 ) 论政治环境因素与情感论述的平行走向
题目太大,以下仅为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政治立场,阿北请绕行。
影片进行到一个小时的时候,2001年126地震发生,整个故事开始沿着混乱的印度时局和宗教冲突进行发展。在这之前,一切的情感表达都似在讲述着一个类似于印度版《中国合伙人》或者成人版《三个傻瓜》的故事,手足情深,友谊万岁。
相比之前足以毁掉一部优秀影片的烂译名《三傻大闹宝莱坞》,片名《断线人生》完成了一次质的飞越,就像简单寻常的故事,因为特定的政治和宗教因素而一下子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层面一样。这代入感很强的片名会不由让人联想到田壮壮的《蓝风筝》和《追风筝的人》。前者企及高度更为深入,最终沦为禁片。后者立意和表达与本片相去甚远,故无法相提并论。最为接近的,还是要数陈可辛的《中国合伙人》。影片虽在竞赛环节更名《海阔天空》,却依然难以掩盖其对于深刻情感挖掘和主角思想动态的缺失,因而最终变成一部说教意味十足的纪录片或是某英语培训机构的励志前传,自然也就可以理解了。
说回《中国合伙人》,集中表现政治因素的片段要数美国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在这之后一切的冲突和矛盾,都是通过杂乱无章的人头攒动和主角声嘶力竭的嘶吼而完成的。在构建时代背景和故事叙述环境的层面上,会有种无奈的压迫感,让观众以为所有的历史都是“应运而生”的。似乎只要导演愿意,所有的公共事件和重大政治活动都可以信手拈来,而这也极大地削弱了故事本身的真实性和立意深度的再挖掘。
细数国内近几年发生的自然灾害不算少,地震灾害接二连三,抗洪救险任务艰巨,SARS肆虐人心惶惶。随之而出品的电影作品数不胜数,最为出名的算是《唐山大地震》,之前还有《惊涛骇浪》,《南方大冰雪》,《惊天动地》,包括烂俗巨制《超强台风》,无一不是政治意味严重压迫观影感受的成功案例。在观影过程中,人们只会不断地反问自己,花钱走进影院所欣赏的,到底是一部影片,还是换个场地,看一次声情并茂的《新闻联播》。其实并非对国产政治电影深恶痛绝,倘若在策划和出品前期就将影片定义为“走过场混个脸熟”或者“弯下腰捡回肥皂”,那再多的明星面孔和怎再作呕的台词,观众都能够接受,毕竟如此一部拉动内需创造票房的政治片,是不需要多加语言论述的。因为打一开始,观众走进影院的门票钱,已经由相关部门自掏腰包了。
他们很难让大的时代背景被轻而易举地表现出来,恨不得打上特写,对特定历史时刻进行一次重播,他们又为观众的观影智商暗自捉急,生怕看完电影之后,人们会不解地问身旁的恋人,电影里讲的到底是什么时候的事。他们只会天天守着电视机,在任何灾难出现的第一时间,抢在救灾和抢险的工作人员之前,赶到灾区重建工作的现场,扛着摄影机,拿着话筒,最大资源优化配置地完成一部简单的,不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的“现象级影片”。对了,就像5天时间拍摄和剪辑出的《爸爸去哪儿》。
刚接触韩国电影,会夸棒子擅长情感渲染,于是有人骂。后来接触日本电影,说岛国人民善于写实和心理活动的刻画,又有人站出来说“你从爱情动作片里能看出什么?”。我从好莱坞里看出工业电影模式,我从台湾电影里看出时代纵向发展轨迹,我从香港电影里看出各类型片模式演变,却唯独不能从所有的国产电影中发现导演们和编剧们在为了什么而存在。也许这个答案很简单,票房与金钱;但我更希望这个答案可以不要那么简单。 娄烨在《推拿》的柏林访谈中说了一句震撼极大,“我现在一直都在为票房拍电影,因为这些片子都得去销售、都得去卖。从这个角度来说,实际上都是在为票房拍电影,但导演的工作又不是为了票房本身,你不能想着票房来工作,对我个人来说是这个感受。”
抛开各人对于敏感政治环境和国内历史事件的知晓度差异,我所理解的国内优秀的带有明显的政治因素,却不会用镜头强制性地主观地指引观众去思考的影片少之又少,《蓝风筝》《活着》是经典,《云水谣》算是上乘之作,《向日葵》勉强入围。至于由此联想到的《末代皇帝》,却不是made in China,而相比较算作弹丸之地的香港,近几年来频繁以《金钱帝国》《金鸡》《岁月神偷》虏获人心,实属大陆电影学习借鉴之楷模。
总而言之,在目前大陆这种严格的审查制度控制模式之下,类似上文提及的影片,即便是成功拍摄杀青,也免不了胎死腹中见不得日月,最终沦为禁片的下场。
4 ) Kai Po Che! - 9/10
从去年的Barfi!,到今年的Kai Po Che!,印度电影再一次征服了我!
这部电影的优点太多太多了。在剧本,剪辑,摄影,音乐,叙事,节奏,表演等多个方面都表现抢眼。影片里的故事展现出了多个层面,包括友情,爱情,人生,政治,和体育。。也正因为这一点,每一个观众都可以找到最能引起共鸣的部分。即使你和我一样,对过去十几年的印度和他们的板球一无所知,也不妨碍你爱上本片。电影从始至终所展现出来的passion & energy,让每一分钟都显得如此短暂。本片和Barfi!一样,在色彩和摄影的处理上都做到了极致,画面感强烈,再配上充满感染力的电影配乐,真心佩服宝莱坞的电影总能把最具魅力的印度和最积极向上的精神传递出去,这才是真正的正能量电影!
演员上,三位男主角的表现大放异彩。因为通常情况下,拥有多位男主角的片子,在演员们的表演上会比出个高下(比如无间道),而这部电影居然做到了均衡,三位青年人的表现不仅一样的优秀而且做到了互补,他们之间的关系和友情随着电影的进展越发真实且充满说服力。能够做到这一点,除了演员们的精湛表演外,也要归公于导演在影片的叙事和节奏上的精确把握。
看完这部电影,不禁感叹国产的电影和亚洲其他国家的电影的巨大差距,这种差距不是体现在外表和花了多少钱上,而是体现在精神世界。为什么我们就拍不出这类积极却不做作,充满艺术却不失真实的电影呢?
最后付上Kai po Che 的真实意思如下:
The film title Kai Po Che is originally a Gujarati phrase that means "I have cut the kite" which refers to a kite competition where one of the competitors uses his kite to cut off another competitors kite and yells "Kai Po Che!"
所以深深地鄙视翻译本片为"开破车"。
5 ) 断线人生
三个要好的年轻人:叔叔是政治家的奥米(阿米特·萨特 Amit Sadh 饰),板球技术高超的伊什(苏尚特·辛格·拉吉普特 Sushant Singh Rajput 饰)以及处事稳重的戈文德(拉吉·库玛 Raj Kumar Yadav 饰)不甘一生碌碌无为,怀着一腔抱负,决心开始创业一展拳脚。而他们看中的事业则是三人都喜爱并热衷的板球运动。为了开发印度的板球市场,他们从奥米从政的叔叔手中借钱开了一家体育用品商店,同时提供培训青少年板球课程。在培训过程中,伊什发现了一位板球小天才,一心要培养他成为明日板球之星,对生意不闻不问;负责经营商店业务的戈文德,在给伊什的妹妹维迪亚(阿姆里塔·普利 Amrita Puri 饰)日久生情,两人情愫暗生;而奥米则在叔叔的劝说下开始了从政生涯。本要同甘共苦大干一场的三兄弟,他们的事业却因种种意外和变故止步不前。这场圆梦大冒险到底能否实现?
影片根据著名作家奇坦·巴哈特的《The 3 Mistakes of life》改编而成。
6 ) 三个弟兄
《断线人生》,2013印度电影,80分。自《三个白痴》后,我们又见一部关于三兄弟的佳作,这次新人担纲,毫不逊色,阿米尔汗可以欣慰大笑了!
三兄弟白手起家的创业,板球场上的伯牙和少年,2002年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冲突和骚乱,每条线索几乎都能独立发展成一个饱满的故事,作者及导演却把它们完整穿插在一起,汇集成这两个小时的电影,观众并未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大时代的悲剧背景融合着小人物的爱恨情仇,能如此顺利成章,真要归功作者及导演的功力,精彩的剪辑,出色的摄影,纷而不乱的表演。但本片的不足之处也在于此,毕竟元素太多,难以一一触及深挖,一开始节奏也不够明快。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太喜欢一开头他们仨尽情奔跑酣畅淋漓地跃入海中的镜头,真美!如此昂扬的生命力!也爱妹妹这个女性角色在剧中传递的温柔与爱,更喜欢性格迥异的三兄弟发生的冲突吵架和彼此原谅。只要是真朋友,一起走过那么多年,相亲相爱中怎么会没有伤害和宽恕。当然想起阳光姐妹淘的卷毛,兔子和菜菜,心里好暖,那些怨恨误会凶狠的眼神真实的愤怒,到了如今也只会让人咧开嘴笑,我们不是这样一来变得更亲吗?谢谢亲爱的让我学会了谅解和包容。片中人物没那么幸运,因为无常这头怪物总是伺机而动,吞没人生,一次次打击席卷而来,最后冲突高潮中悲剧已无法逃避。影片结束时的首尾呼应中,昔日板球少年已长成明星球员,奋力击出的六分球划出漂亮的弧线,暮色中伊尚光彩照人。这个粗暴激情英俊执着的家伙当仁不让是主角,他那两位哥们也相得益彰,各显本色。表演很接地气,很赞,每一个细微的表情,都在讲述我们可能熟悉却并不懂得友情,爱情,亲情。
又见印度人轻微自然摇摆着头表示同意,他们手触长者脚面以示尊敬,每个人好象都是天生优雅奔放的舞者,而乱七八糟的日常生活及暴乱镜头也在提醒我,可别一厢情愿按照《项塔兰》去临摹这个国度。但我的确对印度越来越有兴趣了。至少,他们的电影和演员很有诚意!
片名印度语Kai Po Che 意为风筝比赛中赢了对手,把线割断了的欢呼!本片改变自印度畅销作家奇坦巴哈特的The 3 mistakes of life(这个作家对数字偏执狂热,每一本作品名字里都含数字)。觉得断线比三个错误用意更好,寓意自由奋斗的人生,胜利的欢呼,以及嘎然而止的悲剧命运。我无意去探究原作者如何定义本片主人公们的三个错误,只是觉得,没有错误的人生还是人生吗?No way!那是楚门的世界~
7 ) 爱与现实
我们不仅活在历史的延续当中,并且是活在现实当中。看过本片才发现,其意义或内涵并不是为了谋求某种共鸣性,在这一点来说,和“三傻”完全不同——这部电影最令笔者感慨的是,它描述的故事掺杂了一个发生还不到10年的历史,而这里面却已经是一般人一生都不会经验的事情了——爱、友情、事业的起伏、毁灭的天灾、宗教冲突、以及在报复与混乱中丧失生命的人。我还没有看过任何一部片能够在涉及这么多问题的历史背景中,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复原了该故事背景,用一个富有爱的故事去启示他人;当然这也说明了,平庸生活在世间的人们,实际上确实是具有非同寻常的经验的,只是可能被埋没、被占用了表达的时间或空间,而使得一些事情无法被人们知晓。
在Isshan、Omi、Govind这三个人中,因为个性的不同以及人生际遇,交织出了一个看似普通但又不凡的人生经历;这里面,三人的友情遭受了考验,并在最终不得不面对选择……
对于世间和对人的喜爱,最终会开花结果;但同时也说明,电影确实有反映现实的功能,但或许只有像印度这样,即便拍一部片子的同时也要承担着被谋杀风险的国度,人们依然勇于将自己的想法通过电影的方式表达,并使之成形;同时也感谢那么多在印度电影幕后的赞助人,如果没有他们,事实也许永远无法被人知晓。
古吉拉特邦的历史与现实,而本片仅仅只是这个时代的缩影。祝福世界。
P.S.除此外,拍摄上完美无缺,而最后Omi被现实击溃后的表演,真的是太厉害了。
8 ) 印度导演略屌
《断线人生》前半段是印度版《中国合伙人》式的青春,励志,夹杂运动元素的创业故事。后半段因2001年的印度126地震开始卷入了动荡的印度时局……叙事,摄影,剪辑,配乐,表演均无可挑剔。作为一个对市场输出文化的影视从业人员面对动荡的自然灾害和政治、宗教冲突的时候如何传达自己的态度,这是一份相当完美的答卷。格局之大,落点之精确,都比不上这份思考带来的意义。什么时候我们也能拥有这种作品才是举国之幸
这部电影绝对不止这点分,无论摄影,剪辑,节奏和音乐,各方面都是顶级水平。剧情更是没的说了,虽然印度人的脸对我来说认起来比较困难,电影看的也满幸苦,不过不能阻止我打五星!
脱去歌舞升平的华服,纯粹而细腻的印度电影,让人感动。
比较少见的宝莱坞非歌舞片、印度版合伙人、体育励志,穿插了许多印度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前半段唯美后半段微虐心,摄影和配乐简直美到哭,那么浪漫的镜头语言导演竟然是用来展现友情的!当然美颜指数爆棚的三哥也是让人沉迷的关键因素!★★★★
剧本蛮好~就是太凌乱!
脱线
这片真的太好了,情节起伏,波澜壮阔,真是反应生活酸铁苦辣,好久没看到这么好的片了。
开破车
形式大于内容
阿三少年很有梦!- -!
印度合伙人~
挺好的一部片,《三傻》姊妹篇,也有种“印度合伙人”的感觉。剧情混搭三兄弟情、艰辛创业、人生转折、政治冲突、板球栽培、教育改革,内容杂了些。相比大众印度片,少了些幽默励志,多了些深沉感慨。PS:难得的短小精干少歌舞印度片。
我更喜欢快乐一点的印度电影。。哪怕这个很有说服力。。
混乱动荡的政治时局,中国合伙人的角色标配,经三傻作者奇坦·巴哈特的描绘,充满了吴式“纵横四海”的荡气回肠。没有基情、说教和过多的爱情,用对宗教信仰的反思,捋平了布满印度人民沉重历史的羊皮卷。片尾十年磨一剑的阿里击出印澳比赛的第一球,神似陈可辛的甜蜜蜜,梦回原点
好基友 一辈子 想讲的东西太多 显得凌乱
有谁能告诉我为什么 ·· 它的名字· ·真的是·· 拼音的 ·· 开破车· kai po che
印度合伙人,体育和创业小格局下的个人励志、青春、爱情和友谊已经可以完成一部常规类型片的叙事任务,而片中政治局势、宗教分歧和大地震等天灾人祸就让原本的主题更加凝重,还凸显了普世价值观,一出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被左右的青春,生活就像开一辆破车,加点油再推推还能一路往前走。★★★☆
比《三傻》多了严肃的人生内涵与哲理,但格局过大,剧情过于凌乱,是它输的地方。但很多地方依然处理的出色,的确是能走向世界的佳作。
《3 Idiots》姊妹片,均改編自Chetan Bhagat的暢銷小說,一如既往劇情出彩、人物豐滿,只是相對於前作的幽默與勵志,本片少了青春的不羈,多了政治衝突與奮鬥艱辛,因此讓影片更顯得飽經人事的深沉。比之前作更少了一些俗套,也沒有生硬地加入歌舞場面,只是對於板球的表現略有不足。
梦想是个狗屁吧
印度真是个神奇的地方,语言大乱炖,英语印地语反复切换也不嫌累。妹妹谈个对象还不能让哥哥知道。来来回回玩狗咬狗的游戏都不知道为啥。导演(或小说作者)非常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又一个让人反感的角色,伊什死了是吃饱了撑的活该!为什么奥米没死!?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