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届法罗岛电影节第4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主竞赛单元的《暴风雨中的孤儿》,下面请看场刊影评人的评价了!
大钊
明明是历史事件下的宏大叙事,却能拍出肥皂剧的观感,节奏太快,显得情节有些赶,缺少细节
团团子
法国大革命历史背景下的小人物情感,故事或许太过戏剧性,前半段有些单调,最后半小时非常惊艳。
Morning
翁子光拍《风再起时》之前应该看一下这部电影,就会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这部电影结合了法国大革命的动荡背景,而它的背景只是为了给主角的姐妹俩的波折故事增加戏剧性,这么重要的背景,并没有好好的去表现,但你会发现实际上大卫格里菲斯用历史事件评论了当代的事件,影片在前半段对法国农民和工人阶级以同情和支持的态度,但到了后半段又用“歇斯底里”来描绘了这两个群体,因为这样的背景,影片塞了一大堆人物,却没有好好的表现。影片的服装对比起后来的大古装更侧重于实用型,这得益于早期在电影服装设计方面还没有太艺术化的加工,虽然真实性待考,但可以看见这些服装究竟是怎样的衣食住行的使用,什么样的动作会在衣服上留下什么样的痕迹。
消亡之人
相当完美。
有着极其丰富的动人细节,例如开头路易丝被捡走后教堂中很快走出几个人,几乎是在慨叹贫穷的养父怕她冻死将她捡走的举动实无必要,但命运就在那么几秒的时差中决定了;再如骑士出场时那段梳妆戏,他不耐烦地将为他整理头发的管家推到一旁时,一个厌恶繁文缛节的年轻贵族形象立刻就出来了……
而极其成熟的双线叙事配上流畅的剪辑,使得贵族与平民之间产生了更直接的对照。露易丝被伯爵逮捕与亨莉埃特被绑架她的老妇追赶这段尤其好,漫长的拉锯战过后,姐妹二人最后得以出现在同一个画面之中,楼上楼下的距离有如天堑。
贵族出身的姐姐被贫民绑走,贫民出身的妹妹被贵族抓捕,她们的命运相反又相同,这本就像个时代寓言。
默片的形式也得到了完美的利用,声音隐去后形体自然承担起更重要的功用。人物大幅度的肢体动作中蕴含着饱满的力量与情感,在露易丝被劫那场贵族派对以及革命成功后那场平民狂欢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wonderwall
有种想要把全片做得特别宏大但少点什么宏大不起来的感觉,也可能是太长的默片偶尔出神的原因,对于电影语言的技巧而言,好像很少见到早期默片有做得这么好的。
苍山古井空对月
把两姐妹去巴黎的遭遇置于大时代洪流下,人物命运与时代变革互相交织。一方面叙事还是很依赖于字幕卡交代信息,另一方面格里菲斯继续发扬他的平行叙事与平行剪辑的手法。极具张力的部分是失散的妹妹在姐姐楼下唱歌,而屋里的姐姐耶渐渐地听见歌声,并跑出阳台与妹妹相见,正要下楼却被伯爵打断,从戏剧性方面来说格里菲斯很懂把控节奏,略感不足的就是默片时期风格有些反复的剪辑比较多余,这种剪辑往往是对丽莲的脸部特写打断了连贯的动作,用特写突出她的无助、忧愁、楚楚可怜,而丽莲的脸和表演也确实撑得起这样的特写。故事表层是讲法国大革命,但是片中指出罗伯斯庇尔是布尔什维克主义者,很容易想到当时的苏联,影片内核还是突出民主才是正确之道,也许这可以反映出那时候美国已经有意识形态的危机感了。
#FIFF28#第4日的场刊将于稍后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3.5星,虚构角色嵌入历史宏大叙事倒是比单纯拍贵族间的恩怨爱恋好看,但好几个高潮处理的挺磨叽的,比如跟阳台上自我感动半天才准备下楼……十分不喜开头lesson,结尾照例一分钟营救。丽莲姐妹真可爱,不过最养眼的还是Joseph!!!(于是评分入进去了)
最后的惊险营救和happy endding把我看的激动极了。
关于丹东和法国大革命的电影很多,都反应了那个时代的文化和政治氛围。瓦伊达的丹东反应了导演对波兰政治的接受方式,格里菲斯则用丹东传递了对集权主义制度的恐惧,认为“直到丹东死去的时候,真正的民主才开始衰落”,其对立面是罗伯斯庇尔,一个仇恨女人的人。而丹东则和女人具有更友好的关系,并且由一个女性在其落魄时进行接纳。格里菲斯也突出了群众在政治运动中的作用,这方面他和爱森斯坦是属于同一个风起云涌的激进政治的时代的。
早期默片,别人基本都是短片,格里菲斯动不动就来个三小时左右的,且创新了电影语言和技法,大场面比比皆是,实在厉害。说到本片,姐姐带着妹妹去城里治眼睛,却赶上了坏人和时代洪流,导致命途多舛,令人心碎。被推上断头台时,我很紧张,以为死定了,突然想起格里菲斯善长“最后一分钟营救”,瞬间轻松。果然没错,姐妹结局十分完美,开心。苹果里藏钱贿赂关卡、像文革批斗的审判现场、群像刻画、姐妹萌萌哒亲吻等等很有印象,丽莲·吉许就是默片小仙女呀,可爱之极。02:29:55,AVI,1.93G,SRT外挂中文字幕(第112分钟之前字幕设置提前3000毫秒,第112分钟之后字幕设置提前7000毫秒)
有着极其丰富的动人细节,例如开头弃婴被捡时教堂中很快走出几人,几乎像在慨叹养父怕她冻死而收留的举动实无必要,但命运就在几秒的时差中决定了;再如骑士出场那段梳妆戏,他不耐烦地将为他整理头发的管家推到一旁,一个厌恶繁文缛节的年轻贵族形象立刻就出来了……而极其成熟的双线叙事配上流畅的剪辑,激发出极其强烈的情绪。露易丝被伯爵逮捕与亨莉埃特被绑架她的老妇追赶这段尤其好,漫长的拉锯战过后,姐妹二人最后得以出现在同一个画面中,楼上楼下的距离有如天堑。贵族出身的妹妹被贫民绑走,贫民出身的姐姐被贵族抓捕,相反又相同,本就像个时代寓言。默片的形式也被完美利用,声音隐去,形体自然承担起更重要的功用。人物的大幅度肢体动作中蕴含饱满的力量与情感,在露易丝被劫那场贵族派对及革命成功后那场平民狂欢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142min(21fps)=150min 演奏:柳下美惠
没有中字,看的有些脸盲,不过些许场景仍然很吸引人,毕竟这是整整100年前的电影啊,格里菲斯在那个以奇幻短剧和搞怪短剧横行的电影萌芽时代就已经在尝试讲述严肃的复杂叙事,殊为不易,我还是给了五星,他的三部主要电影已经看完,我仍然可以越过时代的差异体会到他的人文关怀,并不想去评价他为一个种族主义者,毕竟在一个尚未实现权利平等的时代去评价这个其实意义不大,只能说他在某种程度上并没有能够超越时代,这其实也是大多数时代中大多数人都会有的问题。但我毕竟是一百年后的人,因此我还是要说,他最好的电影是《党同伐异》。
给三星有几个理由,首先背景是路易十六末期,其次有几个历史人物丹东和罗伯斯庇尔。最后是几个历史事件巴士底狱这部分最好,还有就是断头台部分对于这个有简要部分介绍。最差就是结局皆大欢喜,还有就是把简单故事曲折化配上历史事件推动。如果只拍历史重大事件会给4星再加结局悲剧。
丽莲·吉许,多萝西·吉许,两位默片时代姐妹花献上的法国大革命时代悲喜剧。
4.5
翁子光拍《风再起时》之前应该看一下这部电影,就会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这部电影结合了法国大革命的动荡背景,而它的背景只是为了给主角的姐妹俩的波折故事增加戏剧性,这么重要的背景,并没有好好的去表现,但你会发现实际上大卫格里菲斯用历史事件评论了当代的事件,影片在前半段对法国农民和工人阶级以同情和支持的态度,但到了后半段又用“歇斯底里”来描绘了这两个群体,因为这样的背景,影片塞了一大堆人物,却没有好好的表现。影片的服装对比起后来的大古装更侧重于实用型,这得益于早期在电影服装设计方面还没有太艺术化的加工,虽然真实性待考,但可以看见这些服装究竟是怎样的衣食住行的使用,什么样的动作会在衣服上留下什么样的痕迹。
為了Brideshead中的一個典故看的,Waugh會引用此片完全是因為片名而已。默片的毛病本片都有。片中還有一些滑稽橋段、搞笑舞蹈,想是1920年代的娛樂風尚。片長兩個多小時,廢話真多啊!
贫民的荒淫暴虐本性和贵族无异,法国大革命的一个角度。格里菲斯善于营造戏剧冲突,紧张感十足;近乎癫狂的狂欢场景表现太惊艳了,很多戏谑的意味也是前作中少有的;然后又创作了一次最后一分钟的营救。但让我不解的是,女伯爵这个贵族是怎么保全下来的。。丽莲吉许真的好会演戏,小小楚楚可怜的人儿,又坚强又柔弱,真想揽入怀中好好抚慰。
格式大制作的套路,难怪莉莲吉许拍完此部之后也离开了格里菲斯。如此黑萝卜丝皮进一步体现了格里菲斯对于政治和历史理解的偏见与狭隘,当然,这的确和当时历史环境有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从法国大革命到巴黎公社时期运动的最致命问题,即所谓知识分子都喜欢发动、利用群众力量却根本不相信群众的矛盾
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丽莲·吉许和多萝西·吉许姐妹主演。虽然革命了,可最终还是贵族的生活幸福啊。"Orphans of the Storm" ranks one of the best of the DW Griffith silents, and one that should still hold interest throughout, particularly its story that plays liked a chaptered serial.
7。风雨吉许姐妹花,原来是讲大革命
9/10 D.W. Griffith‧Lillian Gish‧Dorothy Gish / 法國大革命‧階級鬥爭‧姊妹情深
前9分钟为止#对剧情毫无兴趣。两小姑娘玩耍亲昵的段落已见分镜思维。
Even in the form of melodrama, the 90 yro gem is still and will always be magnetic, theatrically, cinematically and purely emotionally.
非常典型的格里菲斯式故事。故事将背景设置在法国大革命之下,将双女主的亲情和两对男女的爱情杂糅在时代“storm”之中,时代性是盖过了儿女情谊的,特别是后半段夺权之后引发的新一轮权力的膨胀和阶层的倾轧,以及随处可见的爆发式狂欢与暴力。攻占巴士底狱一段做了一个假的宽银幕效果,呈现群戏很有历史感。虽然已经很厌倦最后一分钟营救了但是格里菲斯真的很会剪辑出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