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场关于爱的讨论
没想到沉重如Ingmar Bergman也会以喜剧的方式说故事,而且能说得如此成功.但我并不认为因为这是一部所谓的喜剧电影,所以影片的内涵就少了多少,影片的底色还是Bergman悲天悯人的情怀.
Egerman可以说是这部电影的主角,故事的所有线索都由他而展开,Egerman是一个游戏人间,追求享乐的人物,他确实有维持这样生活的所有资本,雄厚的经济实力,英俊的相貌,迷人的气质,优雅得体的举止.他对待生活中的一切事情都那么游刃有余,满不在乎,当然,你如果对世上的一切都能以不怎么认真的态度来对待,那么,当然,世上就没有什么麻烦和苦恼了.(比如在对待爱情问题上,他就教导自己的儿子Frederik不应该把爱情问题看得多严重).但他的情妇Desiree最终还是让他撕下了自己的假面具,原来此人只是表面上的玩世不恭,他担心自己的情妇还有别的情夫,他思量着情妇的孩子究竟是不是自己的,他最挂心的就是自己的"小妻子"什么时候能爱上自己.(同居两年没有同床过),Desiree对此惊讶不已,"怎么狼忽然变成了羊?"我想Bergman想要在此说明人人多有多面性,Egerman其实也向往纯真的爱情,只是他不想被人知道而已.
Desiree,一个年龄已经不小,但仍然风韵犹存的女性,她周旋于两位情夫之间的行为,可以看作一个老女人向外界炫耀自己仍有大把的青春魅力可供挥霍.他爱Egerman吗?我想是的,所以她才在会和自己的情敌一起合作玩那个"把他抢回来"的游戏.我甚至严重怀疑那个孩子就是Egerman的.说到孩子,Desiree把自己强烈的母性也放在心底,不想被人知晓.所以她才会在Egerman说她"不适合做母亲时"赏他一巴掌,(在此严重怀疑Egerman的情商和智商).
Malcolm伯爵呢?对他来说,名誉是很重要的事,所以他不能忍受自己的情妇另有情夫,他也不能忍受自己的妻子为了情妇的事与他争吵,因为这对他来说都是很伤面子的事,可是女人呢?他也两个都爱,所以,他的烦恼还得继续下去.
伯爵夫人呢?我认为她深爱着自己的丈夫,她在电影中表达对男人仇恨的独白可以看作是对自己丈夫"爱之深,痛之切"的表白.她因此可以忍受和自己的男人在他的情妇面前逢场作戏,甚至为抢回自己的男人,和自己最讨厌的人联手.但他值得爱吗?当然,我们可以说爱是盲目的,但这样爱一个不该爱的人的难道不是愚蠢的行为?
那场决斗是滑稽的,因为伯爵没有在手枪中装子弹,而是装上了煤灰,他对待此事的态度本就不认真,他注重名誉,甚至高于自己的生命的假面具,最终在面对生死问题是被无情的撕了下来.伯爵好像是获得了胜利,他妻子赢得了这场游戏吗?他对妻子的发誓是忠心的吗?看来不是,更像是两个人之间的儿戏.但伯爵夫人又能开心的告诉自己:"他还是爱我的.",虽然她自己也知道,这是违心的.
Egerman看似输掉了决斗,但这个曾经胆怯的家伙勇敢的面对决斗,虽然是被迫的,虽然输掉了决斗,而且输得灰头土脸,但最终却赢得了Desiree的芳心.
Egerman的儿子Frederik和Egerman的妻子Anne,他们都很纯真,但Frederik纯真的不能释放自己的内心,不敢让自己充分享受爱情带给自己的灵魂和肉体的快乐.Anne呢?她似乎一直刻意封闭自己的内心,把自己当作纯真的孩子,不愿长大.但这次Bergman电影中的上帝没有为难他们,(不似Bergman后来电影中的上帝),幽默的帮他们安排了一张"爱之床",使他们顺利的走向了爱之彼岸.
Petra和Henrik呢?我想 Bergman把这些不虚伪,不做作的社会劳工阶层看作是世界的希望,(他其实很看不起以上这些虚伪的资产阶级人士,)所以他才会在结尾处安排Petra和Henrik在草原上跳一场"爱的舞蹈",唱一曲"爱的赞歌".
2 ) 夏夜的微笑
《夏夜的微笑》是伯格曼早期电影的重要作品,也是我所有的伯格曼的电影中最早的一个。电影是一部室内的喜剧片,节奏明快,语言幽默,镜头爽朗,和中期的玄学、后期的压抑相比,这部电影缺少伯格曼的众多特点。但从片尾,戏剧化的深富哲理性的对白和独白,仍可以看到伯格曼深受传统戏剧影响的特点。
电影讲述了3对人物的情感遭遇,并由此凸现人们对于婚姻、爱情的种种看法。电影主
线是一个律师和一个女演员之间的爱情,并附加了军官、军官妻子、律师的儿子和律师的年轻的妻子、以及两位仆人等众多线索,看似简单俗套的情节,其内部具有很强的联系和对比。两位仆人的爱情是原始的,充满了动物本能的爱情观,尽管看似世俗,却是爱情最为根本的所在。同时,女仆人对于男管家具有很强的占有欲(要求结婚),也是本能的占有过渡到社会性的婚姻约束。但是这种自然式的爱情是缺少约束的(比如,女仆对年轻的律师妻子说,有很多男性经历),因此这种爱情是不能长久的。军官和他的妻子之间更多表现了社会性质的爱情,表现了爱情的契约型。军官是一个占有欲很强的男子,而同时他妻子正试图将丈夫留在身边。这种特殊的关系和现实处境最终导致了军官关于诺言的许可。同时军官身为贵族,他们的婚姻也更多的具有一种社会地位的联姻。律师的儿子和律师的年轻的妻子最终在一起,则表现了伯拉图式的爱情。律师的妻子只有19岁,和律师的儿子年纪相仿,和律师结婚2年却没有性行为。因此她表现了爱情的纯真一面,无欲的一面。而儿子则是一个正在学习的牧师,他坚持人类的道德,具有一种青年的理想性。但这个角色和之后的伯格曼电影类似,具有一种信仰却又怀疑信仰的矛盾心理。从而表现了伯格曼对于神学的疑惑和追问。
这三组不同侧面的爱情又反回来对比律师和女演员之间的关系,他们的爱情则更为生活化,更加趋于折衷。
夏夜的微笑一共有三次,三次过后,几对恋人各得其所。影片结尾一段交叉剪辑非常出色,尽管没有《教父1》结尾那么花哨,但很恰当的对比了几对恋人之间微妙的心理层面。此外,影片的对白很具有启示性,人物表演有些舞台化,但和整体风格还算贴切。影片为伯格曼第一次赢得了国际声誉,也被后来研究伯格曼的学家认为是其早期风格的大成,之后伯格曼便导演了知名的《第七封印》。
3 ) 夏夜的微笑
风流律师艾格曼与昔日情妇——女演员出身的黛西瑞不期而遇,这时的黛西瑞已经成为另一名有妇之夫——麦肯伯爵的情妇,而艾格曼的儿子也面临了同样的问题,他的感情天平在同龄的继母和女仆之间犹豫不决。结果,在黛西瑞母亲出面邀请的一次周末聚会里,这四对男女终于各有所属。这是导演英格玛 ·伯格曼早期短暂喜剧创作阶段中的纯熟之作,拍摄手法十分轻松,整个风格与其日后作品的沉重艰深大相径庭。本片曾获戛纳电影节特别奖,成为导演第一部国际上收获巨大成功的作品。
4 ) Three smiles in the summer
伯格曼的通俗爱情电影?该影片不得不说是一部好片,情节简练,节奏舒缓,结局美满。而整个影片中更是带有着诙谐和喜剧的色彩。伯格曼确实会讲故事,虽然是时隔几年后再次观看此片,却依旧令我在某些情节处哈哈大笑。人生极乐,不过如此。不自觉的融入情境,去领略这个简单故事带给人许久的沉思和内心的平和。
里面的台词却也是句句经典。
Desiree 问Fredrik自己是否还年轻,身材如何时。F的回答简直是谄媚到了极致:“you are just as beautiful,just as desirable”接下来则又接了句”your body has that perfection which perfection lacks“.
Desiree是一个机敏,聪慧的女子。带有一种独有的”韵“. 在某些特定的国境下,恐怕情妇也能寻求爱情并最终略施计谋获取幸福,要被扭曲到何种形式,是不敢假以想象的。传统文化的使得人们以保守为皮,骨子里藏着功、利、名、财、色、怒、善、谎、痴、戒、癫、娟、姱。(所以还是套用老模式的说辞,越怎么怎么样,就越不怎么怎么样。)这里扯的远了。继续欣赏台词。
仆人道出了影片主旨:”The summer night has three smiles“
”This is the first one from midnight to dawn“
”when young lovers open their hearts and loins“此为第一笑。
”Now follows the second smile of the summer night“
”For the jesters,for the fools and the incorrigible,then she must be smiling at us“此为第二笑。
第三笑在整个影片的结尾,当女仆Petra和男仆人喜结连理之时。
其实这也引证着三个阶段罢。先是为爱敞开心扉,其次多数人被爱情的第二境所愚弄,第三境则是雾散云开后的美满。倒是应了
《人间词话》中的三境。诚然爱情也是一门必修课。如同一本书,我们带着诸种欣喜狂热和好奇去翻开封面,扉页,却发现要自己去写其中的内容,是否枯燥,是否虐心,是否多情,是否经典,是否飘渺都凭我们自我对自身真实感觉的认识和理解,以及三观的定位。
爱情的本身也是让我们重新去认识自我,发掘自我,延续自我的一种认知过程。依旧要有:归纳,推论和演绎三个阶段。
记得董桥写到过 把看书比作听雨 。引了蒋捷的一首《虞美人》 :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The wine is pressed out of grapes----the juice of which gushes out like drops of blood on its pale skin"”Mornover, it is said
that in each barrel that filled with this wine was added a drop of milk from breast of a young mother,and a drop of seed from a young stallion""This sap lends to the wine secret seductive powers"
饮罢杯中酒,就以这夏夜的三种微笑为爱情之书的部分序言。初夏的时光又过了许久。
5 ) Smiles of a Summer Night
《夏夜的微笑》就像是一个牌局,有两个人都拿了一副好牌,双方富有攻击性地出招但始终不能钳制住对手,甚至还很享受这份受控范围内的挑战乐趣。但加入的玩家越来越多,从两人到四人,六人……然后混乱接踵而来,这份最初由律师与女演员独占的欢愉也被不断稀释、消解。从时间上来讲,电影中的人拥有一整个夏天的玩乐时间,但就算是他们也会妒忌在两小时内深感娱乐的电影观众。
年轻有才的导演伯格曼巧妙地用多种技巧维持住这份娱乐性,用荒谬、不道德的关系包裹古典戏剧的钝感,用真爱与假像迷惑观众,用慵懒的夏日气息来原谅这些令人憎恶的有钱人。尽管也不全是上流人士。
影片在商业上的巨大成功不仅为导演筹集到足够的资金来创作出《第七封印》,更令他摆脱生理上的疼痛,走出早期低潮。自此之后伯格曼便似乎投身于各种“苦大仇深”的人类主题中,正如瑞典受纬度影响而被授予的短暂夏日一般,无穷无尽的黑暗更占支配地位。
而这部“难得”的喜剧,当中可笑可爱的人物也似乎逃不出画外注定可悲的结局,作为CC标准收藏套装的开幕片,接下来的无数夜晚,都是在阐述、论证不断发生意外、进化和变质的主题,我们又有何依据会相信这么一个童话般幼稚的结局呢?
6 ) 《夏夜的微笑》:伯格曼的幸运之作
在瑞典电影大师伯格曼的电影作品中,《夏夜的微笑》(1955)只是一部中等水准的作品,难与《第七封印》(1957)、《野草莓》(1957)、《处女泉》(1960)、《婚姻生活》(1973)、《秋天奏鸣曲》(1978)、《芬妮与亚历山大》(1982)等经典之作相提并论。但是,《夏夜的微笑》却是伯格曼电影生涯的转折点,如果没有这部作品的巨大成功,伯格曼后面所创作的惊世之作可能都不会出现。可以说,《夏夜的微笑》是伯格曼的幸运之作。
1956年5月的一天,伯格曼正坐在马桶上读早报,无意中看到瑞典电影在戛纳获奖的消息。他心想,瑞典电影得奖,好事啊。他再一看,得奖的电影居然是他所导演的《夏夜的微笑》!原来,制片公司斯文斯克电影公司在没有告知他的情况下,把影片送去戛纳参赛了。当时,伯格曼还是一个穷导演,不过,他的女友影星碧比·安德森却已经是个有钱人,于是,他跟碧比·安德森借钱买了机票,飞到了戛纳,领取电影节的奖杯并享受影片取得巨大成功带来的赞誉。
《夏夜的微笑》在戛纳取得巨大的成功后,制片方斯文斯克电影公司也成了戛纳炙手可热的卖家。伯格曼后来回忆,不无刻薄地说,斯文斯克电影公司像个老处女一样,原来是没人邀请她去跳舞的,突然被一群年轻的绅士围着,都有点糊涂了。
拍摄《夏夜的微笑》之前,伯格曼已经导演了十几部影片,这些影片也不乏佳作,但几乎没有在商业上取得成功的作品。而且,在瑞典之外,伯格曼也是没有什么名气。可以说,当时的伯格曼已经走到绝路,如果《夏夜的微笑》不能取得商业上的成功,他可能再也找不到资金拍电影,他的导演生涯从此折戟沉沙。
伯格曼回忆说,《夏夜的微笑》的拍摄条件是非常简陋的。但是,这部影片已经是当年瑞典投资最高的影片,高达10万美金。很难想象,“票房毒药”伯格曼是如何说服电影公司给他这笔巨额的投资的。伯格曼当时在电影界从未取得所谓的“成功”,但他在戏剧界的表现却十分抢眼,自1952年起,他在马尔莫剧院执导了多出戏剧,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另外,斯文斯克公司导演部门的主管笛姆是信任并看重伯格曼的。这些应该是伯格曼获得这笔巨额投资的重要因素。
和伯格曼的许多经典名作不同,《夏夜的微笑》是一部喜剧,一部优雅又滑稽的喜剧。影片做到了雅俗共赏,所以,影片当年在整个西方世界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伯格曼也因此在国际上声明鹊起。
瑞典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是人类聚居的极寒之地之一。瑞典的夏天日照很长,夏夜很短。而夏夜,是激情焕发的时间,是谈情说爱的时机。正是在这样一个短暂的夏夜,影片中的四对爱人纷纷找到了自己的心之所属、身之所恋,是为“夏夜的微笑”。这“微笑”看似优雅、含蓄,实则不然,“微笑”之下,荷尔蒙已经暗流涌动,它治好了年轻牧师的“性(爱)无能”,让他敢爱了,它也让一直在猜妒中的一对情人和一对夫妇敞开了心扉,它更让那对仆人大胆地“野合”了。
伯格曼出身贵族之家,接受的也是精英教育,但他对情与欲的认知,却是倾向于劳工阶层的方式的——简单、直接。在某种意义上,《夏夜的微笑》其实宣扬了“勇敢去爱,大胆释放爱的欲望”这样的“时代思潮”。
《夏夜的微笑》同样是不失严肃的喜剧。它的台词充满了智慧,而四对爱人的关系及互动,都留给了观众很多思考的空间。
在伯格曼的导演生涯中,甘纳尔·费希尔和斯文·尼克维斯特是他的两位御用摄影师。斯文·尼克维斯特的名气更大一些,他几乎是伯格曼60年代后所有作品的摄影师。甘纳尔·费希尔是伯格曼早期作品的主要摄影师,《夏夜的微笑》便出自他之手。瑞典的夏夜,明与暗,光与影,黑与白(影片是黑白片),甘纳尔·费希尔都给出了大师级的表现。
1956年5月,《夏夜的微笑》在戛纳获奖。它得的奖项很特别,叫“最佳诗意幽默奖”。我怀疑《夏夜的微笑》是戛纳史上唯一一部获得这个奖的影片。1957年,伯格曼接连导演了《第七封印》和《野草莓》两部经典之作,从此,伯格曼戴上了“电影大师”的桂冠。
古典北欧的四组恋人,彼此关系互相交织,老夫少妻、主仆暧昧、情夫对峙、出轨外遇,怎么想都是贵圈真乱。一次精心安排的晚会邀请,经历整夜,所有错位渐次推到正轨,冲动的爱情送给年轻人,家庭责任使成年人回归。夏天夜晚三次微笑,阳光完全照亮天际的地平线。我还是最偏爱那位淳朴自然的女仆少女。
英格玛伯格曼,1955。虽然喜剧中带有些现在看来的怪异,比如拘谨正式的语言却放荡不羁的行为,比如讽刺的自尊和自私自利却无奈的满心承受,没有人太把爱情当回事儿却饱受爱情之苦。夏夜的微笑,属于年轻的忧愁,年老的担忧,属于圆满的欢喜,而非分离的苦痛。无论是如何的狡黠,爱情总会到来。
伯格曼的名作大多看过,他导演的喜剧还是第一次看,很优雅,也很“粗俗”的喜剧,打通了贵族阶层与贩夫走卒之间性与爱的任督二脉。
5.0 我真的沒有想到在籌劃拍這片前他幾乎自殺,這片多么令人愉快,輕鬆且充滿美好。
还挺有意思的,算是古典爱情喜剧?换一下排列组合,折腾一番之后最后大家都得到了更好的幸福。关于夏夜微笑的诗意台词是仆人们聊天讲出来的,感觉有种更生活化的浪漫。三星半
伯格曼的戏剧功课,很轻松很幽默,音乐也优美,难道非要带有鲜明伯格曼电影的印记才配给上五星?这部风格尚未成熟的早期作品,显得异常可爱。
错误的时机观看了错误的影片.......刚给机会给老伯,又被老伯坑一把
伯格曼早期的爱情喜剧,真是可爱爆了!一开始混乱错序的N角关系,到最后居然能全部给圆回去。濒临自杀的人,忽然回头看见丘比特在吹号,心爱的姑娘乘着七彩祥床来到跟前,太好笑了!夏天的夜晚微笑三次,痛苦的人凑成了甜蜜的三对,还有一对是田野诗人。简直是希区柯克、雅克德米、瓦尔达和伍迪艾伦观看后都会喜欢的那种电影。
科波拉年轻时很爱的伯格曼作品 各种神展开修罗场 自带小天使的自动床简直了 无论男女老少都很"好笑" 怎么狼忽然变成了羊?幸福结束了 开始不幸了
救命!这个偷情人终成眷属的荒唐故事竟然是伯格曼写的,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所以跟看大师拍烂片相比,看大师拍喜剧片才是最要命的,笑点顿时都不值钱了。然而“夏夜的三次微笑”这个比喻也太妙了,走出电影院看到夕阳西下的天空真的像在smile...
前面各种争风吃醋,错综复杂的关系,结果在最后10分钟,竟然全都各有所归,终成眷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瑞典影史十五佳NO.08
一部“不伯格曼”的伯格曼电影。几套人物关系清晰明了也各有归宿,几处小幽默也恰到好处。不过太舞台剧了,几处走位太明显,马车旁暗处的律师,完全能被看到。(北影节资料馆)
应该是bergman最后的通俗剧和喜剧了,其实并没有那么好笑,只是人物们的状态让你觉得忍俊不禁罢了,在伯格曼看来爱情就是一件小事,甚至是一件可笑的事情!善妒的伯爵,外表放浪内心纯真的律师,软弱的儿子,都是浪漫主义色彩的人物
考试又是都不会真尼玛蛋痛,还好伯格曼这部早期通俗剧让人心情放松.拍摄这部电影期间,伯格曼心力交瘁曾尝试自杀,如果伯格曼的人生停止在1955年,那他只是电影史的长河中一点波光,也许早被人淡忘.人生充满了变数和矛盾,电影艺术领域的顶级大师,生活中却是一个有极端悲剧色彩的人.
家有娇妻含花苞,偶得啽呓泪洗面;内有女仆生活泼,清新可人惹人爱;外有情妇作演员,不甘绿叶断情缘;下有幼子难抉择,不伦不当无所从;夏日炎炎夜漫长,尴尬关系笑了之。P.S.伍迪·艾伦对本片的致敬之作《仲夏夜性喜剧》模仿了表却没拍出里。
这部在1956年的戛纳电影节上获得最佳诗意幽默特别奖的电影使伯格曼享誉法国内外。闹剧和搞笑的情节,在讽刺的声音和音乐剪辑的渲染下,成为遮盖隐秘伤口的面具。浸染在月光中的湖水和天鹅所构成的浪漫布景,以及滑稽的室内场景把当代的人物投射到18世纪式的附庸风雅中。
#北影节#伯格曼的早期作品,这部意外地成为最爱。以一个富家为核心,几代红尘男女,往所有可能的方向去燃烧荷尔蒙,各种雀跃欢欣,各种徘徊苦闷,各种勾引出轨,各种斗智斗勇,女人吐槽男人怎么浑身都是毛,男人哎呀呀地一不小心又被迷住。嗯,读书少,竟然有点看奥斯汀的感觉。俏皮得很,四星半。
1.伯格曼最富喜剧色彩的电影之一,也标志着他的职业生涯转折点(此前几乎寂寂无名且险些再也接不到片方投资,此后则再无需为此担心,且旋即拍出[野草莓][第七封印])。2.聚焦多角关系中的情爱与嫉妒,情节结构与喜剧气调参考了莎翁[仲夏夜之梦],在纷乱扭结争风吃醋之后,人人都找到了自己的意中人(情爱关系中的新平衡点)。3.喜剧之外,伯格曼的作者元素也贯穿其间:对室内剧传统与舞台式调度的钟爱,对出轨偷情题材及冷漠疏离家庭关系之母题的痴迷,天主教家庭的影响与灵肉斗争后难以摆脱的罪疚感,还有特写里的钟表(契若[野草莓][呼喊与细语]片头的下降镜头)及走出的神父和死神。4.北欧漫长极昼里,夏夜的三次短促微笑,至终让人人都有机会在爱中获得暂时的圆满。5.对男性和父权的讽刺(虚荣与不忠)&对女性强势主动的描写很带感。(8.0/10)
这。。。就是鹁鸽曼讲了一个侯麦式的爱情喜剧啊!!
感觉应该是几个非常straightforward的爱情喜剧,但几个角色又都挺别扭的,也许这就是喜剧点所在?爱那张机关暗床,贱死!每次出来都把我笑喷哈哈哈哈~ 绝望的喜剧但至少形式上仍然是喜剧,不太能想象那个音乐剧改编怎么能弄进去一首像send in the clowns那么悲伤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