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人又来写业余感受了。
看了德莱叶的《麦克尔》,冲着剧情很像《道林格雷的画像》去看的。两个作品都是画中的人始于美而终于美,美在他们身上成了一把双刃剑。作品充满着阴柔邪魅的男性情欲,仿佛隔着大荧幕都能闻到荷尔蒙气味,光影精妙的处理和周围虚化的圆形镜头把整部片子带得暧昧了起来,同性情感的主题也不言而喻。
没想到第一次的默片体验这么棒,人物都不用出声,布景、黑白灰的光影、脸部特写、配乐、间隙出现的字幕……每个元素相互填补,都能把电影撑起来。而且这部片子还充满了暗喻,细节与细节相呼应,很想告诉观众要表达的东西(同性之爱),但又不能做得太明显。
电影刚开始就发现镜头和普通电影镜头不一样,它是圆形的边缘是虚化的,中间部分随着光影时暗时明,镜头位置随着导演的需要左右移动。电影屏幕的四个角始终是黑的。
圆形的镜头以及它时而被缩小放大,仿佛像观众在窥探人物,又想看仔细点,又不敢窥探地太明目张胆,这也从另一角度表现出画家对麦克尔不可言说的炽热欲望。边缘光线的柔和,同时勾勒出朦胧虚晃的情欲。
作品也通过光影的明暗来突出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递进。画家帮女伯爵画像时苦恼眼睛怎么画,而麦克尔一来就给画上了,咔咔就成了整幅画的点睛之笔。这时镜头拍到女伯爵时光线变亮变白,女伯爵的边缘仍然是柔和的,头发丝都跟着变柔软了。镜头再切回到麦克尔脸上,原本清晰的光线也变得柔和起来,镜头来回切换,光影也随之越来越亮白,和之前暗戳戳的光线形成鲜明对比。
除了演员的眼神戏之外,光影的处理也描绘出了两人逐渐暧昧的气氛和即将深入的关系。
影片开头画家手搭着麦克尔的肩,观赏着自己画的麦克尔,对他说这迟早也都是你的,划开了一道小口子,暗示着画家对麦克尔别样的情感,无限的包容他爱他,甚至超过了带给自己无尽的荣华富贵的画作。
还有一段吃晚饭的戏,画家、麦克尔、一对夫妇、公爵在聊着对“死亡”的理解,公爵和丈夫都表示最美的死亡就是为了至爱之人死去。果然最后两人为了夫人决斗,公爵死在了丈夫的枪下。死亡对话暗喻了这对三角关系的结局,同样也成为了故事的副线,和主线画家与麦克尔的故事并行,提示两条线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饭桌上画家因这次死亡对话产生了画新作的灵感,即凯撒被他的继子布鲁图斯谋杀。麦克尔询问画家那继子的表情和眼神会是什么样,镜头又在两人的脸上不断切换,这样也就暗示主线结局,他们就是画中人,画家也会因为对麦克尔的爱而死去。
画作问世后,画家被授予国家荣誉,在举行仪式时那个卷跑所有画作所有财产的麦克尔并没有来。画家在茫茫人海中仍然执着于寻找着麦克尔,他的眉头紧皱,此时镜头正好把他和画作中的老人放在一起,本是对焦在画家脸上,随着光线变暗,对焦对准了后方画作上的老人。其实他就像是画中的老人,已经失去了所有,已经等同于被继子(麦克尔)杀死。
影片最后,画家已经死去,麦克尔在女伯爵家欢愉时知道了这一消息感到惊慌失措,愧疚感和懊恼的表情爬上了脸庞,这时镜头距离拉近发现他正穿着一条中国的龙袍,一袭龙袍躺倒在女伯爵怀里,她抱着他说着“没关系镇定下来,有我呢”,暗示着他已然沉溺在纸醉金迷的生活中无法自拔。
因为没有人说话,所以在这部影片中唯一的声音就是配乐。配乐在这部影片中像是一个闹钟,它提醒着你故事即将进入整体,人物和人物之间的关系即将到达顶峰,又濒临破灭。
还提醒着你人物的情绪正在变化,当知道麦克尔把画作把英国杯子偷走了而产生了愤怒,又因为包容的爱而有起伏的平息下来,提琴声拉的极度刺耳,鼓声短促有力,慢慢出现了弦乐声,但前者提及的刺耳音乐声还未完全消失。
大家晚餐时讨论死亡,问题和回答之间的那几秒等待时间,字幕和镜头不断切换,低音钢琴的琶音响五个音,又停下来,高音钢琴突然蹦出一两个滑音,又停下来,再来几个低音琶音,这样循环往复,就像人物和观众都在期待中夹带着紧张刺激感。
画作问世时,配乐不再断裂,连贯的大提琴、弦乐、钢琴伴奏共振,营造出其乐融融的场景,而当画家在寻找麦克尔时,音乐也跟着他的眉头紧皱开始激烈扭捏起来。
画家奄奄一息,低音慢速的钢琴声和柔软的大提琴共同低吟,麦克尔知道死讯,拉长的中高音大提琴声让气氛变得紧张又诡异。
在默片中,音乐的作用至关重要,和镜头和光影一唱一和,让观影体验变得顺畅、连贯、有高潮。
今晚的大光明1号厅前至少摆了十个《圣女贞德蒙难记》的易拉宝[憨笑]《麦克尔》(1924)是默片,配乐极具戏剧张力,各种人物特写尽显黑白魅力。真喜欢那个华丽复古的黄金年代。90分钟结束后同场加映10分钟短片,时隔二十五年的《托瓦尔森》(1949)居然有声了简直感天动地,薄纱大理石女神的优雅真是穿越时空依然摄人心魄,让你忘却时光
One of the major significances of Carl Theodor Dreyer's "Michael" is that it is one of the earliest movies that focus on homosexuality。Elderly painter Claude Zoret becomes infatuated with his subject Michael,while amoral princess Lucia Zamikov enters both their lives。
1924年的默片,很漂亮……但是德国版和美国版的音乐有很大差别……美国版的音乐似乎就是肖某人和李某人的钢琴作品集锦(虽然配得挺好也挺好听,但终究有些地方不太符合)而德国版的是诡异的室内乐,感觉很好…………每个演员演得都很精致,将并不太复杂的情节演绎得给我感觉非常震撼!为爱而生,为爱而死……而服装、布景也十分的华丽……另外,那破烂盗版盘上的中文介绍极其胡说八道,完全是主观臆造,忽略忽略……我看了两遍,一遍欧版一遍美版……唉唉,那个女的太坏了……受不了了……不过说什么她也没有错啊……
intimate theater; 基本固定的机位,取中景、全景; 近景补拍补充情节。圣女贞德可以看成采取一种相反的形式; 在德国的第二部电影。
#重看#4.5;大量特写如《圣女贞德》的预告,被聚焦光源照亮的脸部漂浮在浓重阴影里,仿佛全然抛弃了人类与之苦苦搏斗的黑暗,全心沉浸在无比纠葛的情感虐恋中,随处可见的宗教符号和表现主义之影曈曈,流淌着心灵的焦灼和永不停歇的道德自省。即使最终吐出那句“遇见真爱”,这份被期待、渴求、嫉妒浇灌出来的蓬勃力量,已然化作流淌于画笔的艺术生命,无论是承载着他们美好回忆的阿尔及尔写生,还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单人肖像,或象征自身的如父如子终反目的凯撒和养子,以及最终作的天人合一(前后景的焦点变换对比),正是一段具有普世意义的情感关系之永恒性。其实也不算很隐晦,导师与美少年是古希腊经典模式,也并全然非单向付出——麦克尔夺取美人心、用英式酒杯,是一种自模仿脱壳出来的“成长”。
(Pioneers of Queer Cinema via CCT) 画质很棒的修复版,故事令人想起多年后维斯康蒂的《魂断威尼斯》。暮年男艺术家的同性之爱之所以动人,是由于它自恋的内核、孤独的本质。配上德莱叶的固定镜头、初现个人特色的打光以及对细微面部表情的捕捉,这即是一个具备了神性的故事,令观者动容落泪。
德莱叶默片时期的代表作之一,仅仅三年后震惊影坛、改写影史的《圣女贞德蒙难记》就将问世。而“圣女贞德”式的造型艺术已在《麦克尔》中崭露头角,尤其是对于画家克莱德张弛有度的表演风格忠实地摄入,借重20年代风靡一时的表现主义风格,壁炉中火光投射于墙壁之上的巨大阴影映衬着克莱德临死前含混不清的暧昧表情,但德莱叶对布光方法的把控却极为内敛节制,相比起外化心境的可怖置景,德莱叶更倾向于以连续特写的组接来完成情感上的一次重音标记,例如克莱德在听闻麦克尔卖去自己曾为其所作画作时,接连不断的特写甚或只在银幕上停留几格的长度,如同一个猛烈插入的音符扯断古典的华美乐章,但情感温存的时间却远远长于此,其间包孕的同性暧昧,余音绕梁而三日不绝。2022.12.3
片名带有一定迷惑性,事实上是围绕着箴言展开的双线叙事(虽然从剧本结构上看,另一条线与故事的联系极弱)感觉这个箴言体的结构对侯麦的创作有所启发/借助画家的艺术创作直抵精神世界的探索,凯撒和养子的故事与画家和麦克尔的互文,一如既往简洁的意象运用/被认为是德莱叶早期默片中最能体现其造型-脸孔风格的作品
4.5 #德莱叶展#@大光明,2K修复,将默片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仅仅黑与白两色都能呈现出如此丰富的层次和迷人的光影,比语言文本重要、凸显表演、肢体语言,更充分地接近影像的纯粹性,精致、优雅的服化道,匠心的构图、走位,在银幕上闪闪发光的美丽女人与男人,电影本身形式上的艺术性与关于艺术的内容和谐统一,与其说画家爱上一个只会利用自己的人,不如说画家爱的是那个在求而不得的痛苦中沉溺流连的自己的倒影,而这份痛苦成为了艺术养料,滋养了他的画笔,作品“发布会”上,画家的脸已与自己的画中垂暮无助之人连为了一体,获得再多掌声又如何,你却连来都不来,这细密心碎的浅浅一笔把原本可以隐藏或找些托词否认的情感基底彻底彰明;提琴与钢琴互相厮磨焦灼,几处无声“空白”的注视,配乐也是默片中当属不算多见的考究
迟看德莱叶《迈克尔》。演员需要关注一下:画家由《女巫》导演本杰明·克里斯滕森扮演。长相非常表现主义,足以位列影史最上镜导演前十。此外还有点像影帝弗德里克·马奇。当然是北欧阴冷版。俄国公主扮演者竟是《游戏规则》女主角。早十年前就隐约显现一张大妈脸,缺乏迷倒众生的说服力。https://www.douban.com/people/hitchitsch/status/1120245066/
德莱叶回顾展,大光明一厅,2005~06年2k修复版,2016年制作数字拷贝,9分1,“(在艺术的追求上),没有谁能够理解我”。后半句可以看做德莱叶本人以及众多艺术家一生的心灵独白,这是一出王尔德式的世纪末为艺术而艺术,最后被“蛇蝎男子”反噬的艺术与情感的唯美悲剧老画家最后的巨作中垂暮凋零的老人,在左右年轻男女肉体的映衬下,那么落寞,任谁都能看出是画家自己对生命告别的写照2,这部电影充满着旧时代倒塌前的审美,美术做的实在很棒,蒙蒂厄家族的最后一代公爵为爱丽丝决斗而死,无疑为19世纪贵族没落的悲情增添了一抹新世纪的哀愁3,剧本创作者之一的Harbou和客串艺术经纪人的摄影师Freund都是德国默片时期的传奇。Pierre Oser出色的配乐,其大提琴声在电影院真正具有了发烧之感
土豪基佬爱上自私直男,一江春水向东流。作为早期涉及同性元素的电影,德莱叶拍得还是很有节制的,各种侧面,含蓄的表达。但在情感上真的没有太多直达人心的力量。这样的悲剧依旧是浪漫主义的、悲天悯人的,让人叹息的。
从来没有这么想锤死异性恋。。。演员本杰明·克里斯滕森同样值得掌声【某短评说他长得像马奇,我·直·呼·救·命】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所谓的真爱,是对自己而言的,而非需要对方的回应。德莱叶从本片开始注重对人物面部表情特写镜头的运用,大多时候用带大暗角的虹膜镜头,近乎圆形画面构图,再加上室内打光效果,突出展现角色的情绪。饰演大师的男主演是德莱叶的前辈导演本杰明·克里斯滕森,代表作1922年《女巫》。饰演麦克尔的年轻人后来去到好莱坞,发福了成为性格演员,在希区柯克《怒海孤舟》演胖子船长。女主十几年后主演了《游戏规则》。编剧是弗朗茨·朗的妻子。摄影师Karl Freund后来拍出《最卑贱的人》《大都会》《德古拉》,还在片中客串个艺术品经销商的小角色。
at大光明。睡过去几分钟,不过大概get剧情,和道林格雷的画像可以对照,皮格马利翁情结的翻来覆去,德莱叶有点用摄影机雕塑肖像的意思,大量室内中景和切换特写,几乎将面容抽离出来,成为某种绝对的华彩(到贞德就更彻底),可惜这种美学趣味对当今观众不是很有效,因为我们看过也拍过太多特写了,“捕捉眼神”已经像画龙点睛这种传说,变得遥远了。
流光溢彩是真 光用得忒足 想起高峰秀子提到的 二十年代的照明工具 很伤皮肤额 演员都挺卖力 布景实在华丽(这个review里提到画家对他的影响) 情操是亘古底 黄袍马褂令我笑场 结尾没弄明白女主表底啥情 prophecy咩 也是很用力地慢了下来 倒有点文过饰非廖 想再看一遍“德国
最早有同性恋情节电影
这部在德国拍摄的电影是德莱叶的第一部佳作。影片开头的第一幕全体角色都到齐,并且从各个角色的谈话中以及晚餐上各人对死亡发表的看法中,基本上已经向观众预示了这部影片最后的结局了。用副线中一目了然的三角恋悲剧来反衬主线中画家的复杂情感,麦克尔即是画家的缪斯又是他的爱人更是他的亲人。
本来以为又是一个Dorian Gray的故事,well,说到底,还是有点像的
7/10。德莱叶对脸部特写的拍摄是将柔光照亮的脸部与环境割离,佐莱特的大宅如博物馆般沉寂,被柔光照亮的装饰物从黑暗的室内浮现,尤其是客厅里醒目的巨型人头雕塑,空间构筑中活人脸和雕塑脸的穿插象征着人物的内心世界:脸是灵魂的载体,但佐莱特对脸的创作仅限于机械复制,热恋公主的麦克尔才能抓住她眼神中的神韵,拿笔画出了公主肖像画上佐莱特苦于无法捕捉的神秘情感,联系此前佐莱特带公主参观时让麦克尔掌灯,麦克尔却照亮了公主,仿佛她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这暗含着艺术家的新老更替,麦克尔是垂老的佐莱特画中赤裸的少年,老人将隐秘的激情化为对美少年的默默付出,纵容麦克尔窃取他的收藏甚至手艺。结尾平行场景中十字架阴影下老男仆握住了佐莱特的手,麦克尔则在挂着美少年画像的床头与公主激情缠绵,肉欲之爱被孤独付出的精神之爱所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