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Lubitsch的最佳作品!
它是我看过的,最好的 Lubitsch作品!轻喜剧的外壳仿佛又带着黑色电影的内核。扣人心弦又让人笑破肚皮的剧情设置没有让它的观众们在观影过程中得到片刻安宁。
莉莉, 克莱夫人,作为观众的你,更希望拉瓦尔与其中哪一位终成爱情正果呢?我想绝大多数观众都更倾向于气质高雅的克莱夫人。(包括我在内)。(气质高雅+风流倜傥不正是典型的神仙眷侣吗?)但导演Lubitsch并不这么想,他显然更倾向于一个现实主义的结尾。所以,最终还是贼公与贼婆永远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
最喜欢拉瓦尔在临近影片结束前的那段台词:“一个人一旦进入社交名人录,就可以免受牢狱之苦,但是如果有个人从底层做起,是个靠手艺吃饭的盗贼,你就会说,快报警,把他抓起来!” (和《庄子》中的那一句,“窃钩者诛,窃国者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2 ) 文化名词解读: 坎普(Camp)
坎普(Camp)
坎普文化是天真的,它可以包容一切,真正坎普的人为创作,必然是认真的、卖力的、雄心勃勃的,而且最好是华丽的、夸张的、戏剧化的、充满激情的、过度铺张的,甚至匪夷所思的,但却不知是在哪里总有点走样、略有闪失、未竟全功。
坎普一族便是那些对生活细节极其讲究的、追求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铺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一种新型浪费的群体,他们爱时尚,永远走在潮流时尚的最前端,他们引领时尚,自然而然追求极致完美也就成了个人本性,大型外企CEO迷上古典欧美风情;拥有极高才华的设计师们则是尽情享受他们的奢华另类生活,可以要求蝙蝠似的作息时间,但绝不可以浪费他们一丝丝坎普的意念;现如今走在大街上那些衣着也许并不光鲜但是搭配的嘻哈有致的红男绿女们则是用他们的行为向原本只有可能是小资们体验的坎普主义者们的挑衅:我们要的不只是坎普,我们有的更是一种颓废!不用千万金堆起来的坎普,却用犹如天使堕落般的颓废!这便是具有新潮流魅力的坎普一族的颓废主义主张。
3 ) 最伟大喜剧电影之一
本片出品于1932年。比“臭名昭著”的好莱坞海斯法早了一年半。于是,刘别谦幸运地能够按照他喜欢的方式去拍摄这部与性和犯罪相关的喜剧影片。但是在影片的历史地位评价上,刘别谦就没那么幸运了。由于故事主题思想与后来的好莱坞电影所倡导的主流精神相违背,在长达进半个世纪的时间内,《天堂陷阱》都始终不能获得电影届的公正评价。以至于期间人们在谈论经典刘别谦电影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并不能代表其正统风格的《你逃我也逃》。不过这一情况近些年有了明显的改变。随着美国电影届在电影评论上逐渐打破了旧有的僵化的思维框架和更多地以艺术本位的角度出发,刘别谦、霍克斯等一批好莱坞早期电影大师以及他们执导的很多影片都得到了重新的评估。而这部30年代初的好莱坞经典喜剧电影,也因此终于回到了它应有的历史地位!
水城威尼斯。夜晚。背景中是男高音的悠扬歌声。画面上却是幽暗的后巷中,一位清洁工正在清理垃圾准备装船运走。隐喻了这个城市浮华奢侈背后的肮脏与罪恶。紧接着一个身影敏捷地从楼上的阳台跳出,然后消失。镜头随即中速长距横拉,越过树木矮墙,并最终停在另一间公寓的阳台。本片的男主角加斯顿正在等着某位小姐的到来。此时,通过加斯顿和招待的对话时的镜头暗示,观众可以推测出他就是刚刚那个疑似窃案的主犯。
随后约会对象,本片女主人公之一莉莉登场。贵族妆扮的她自然免不了搔首弄姿地展示一下脱俗气质以博得对方的欢心。期间镜头也穿插交代了刚刚窃案的受害人菲力巴先生向意大利记者口述自己是如何被以医生身份上门的加斯顿偷袭和洗劫的。而其中一位记者则不断用在用意大利向同事们转译菲力巴的陈述。意大利人所特有的欢快而热烈的语言节奏、肢体动作使得人们不自觉地对菲力巴先生的不幸遭遇产生了某种幸灾乐祸的感觉。
另一边,约会中的男女正在用餐。几经试探过后,双方都很不客气地抖落了对方的底细:男的是大盗,女的是骗子。既然身份暴露又是同道中人,自然就免不了要切磋一番。几个回合的较量,以带有强烈的性暗示的加斯顿的胜利而收场。而作为失败一方的莉莉,则似乎看不出任何沮丧,相反,她彻底撕掉了矜持贵妇的伪装,主动投怀送抱。
莉莉的扮演者米利亚姆霍普金斯的表演十分完美!无论是在面部表情还是肢体语言,以及台词处理上,都带有一种明显的戏剧性夸张感。而这种夸张感又恰到好处地支撑了导演刘别谦所需要的那种喜剧节奏。难怪有人说霍普金斯是最能够完美诠释刘别谦电影的好莱坞女演员。而老牌英国演员赫伯特马歇尔,则将大盗加斯顿的优雅迷人的魅力、敏捷机智的思维和口才出色的展现出来。此外,为了强调加斯顿的飞贼的职业特点,刘别谦还有意在若干段落中凸显他的反应敏捷行动迅速。而其中更有几次加斯顿在克莱公寓内飞快地跑上跑下楼的镜头。但有趣的是,马歇尔在一次世界大战中失去了一条腿。所以他实际上是带着一条特制的木腿在进行拍摄。而启用一个装假腿的明星出演大盗飞贼,是不是也算是刘别谦另类幽默呢?
镜头一转,法国巴黎。导演巧妙而幽默地利用广播节目的串联告知观众加斯顿再次作案。并且引入了本片的另外一位女主人公。香水富商克莱夫人。
这场奇特的三角关系的源于加斯顿在戏院里偷了克莱的坤包。当他从报纸上得知包包的女主人以2万法郎作为酬劳时动了心,决定归还此包并领取这份不菲的收入(同时顺带交代此刻距开场的威尼斯案件已过一年时间)。登门造访时,加斯顿的非凡魅力很快就打动了女主人。而他对女性美容、理财的等事务独到理解更加深了对方好感。最终促使双方成为雇用关系的那段对白,具有非常明显的刘别谦式的性幽默:
- 首先你丢了包
- 我还乱放支票簿
- 然后你还用错的口红
- …和如何花钱
- 太遗憾了
- 告诉我,还有什么地方不对?
- 每一件事!克莱夫人,您这样处理财物问题,如果我是你的父亲,会打你屁股!
- 如果你是我的秘书,会做什么呢?
- 做同样的事情。
- 你被雇用了!
加斯顿的这个秘书是十分称职的。他替克莱打理一切私人活动事务。其中当然少不了财物保险。特别是当保险业务员读到偷盗投保需要4万法郎时,加斯十分替女主人着想地加到了8万5千。
由于越来越受到器中,所以工作繁忙。由于工作繁忙,所以加斯顿有了自己的秘书助理——莉莉小姐。而面对突然加入的潜在竞争对手,克莱夫人十分紧张,她不能坐视不理。早餐时,克莱把莉莉叫进自己的卧房。
按正常的逻辑,嫉妒的女主人此时要做的似乎是简单地辞退莉莉即可。但意欲讨好男秘书的克莱不会如此鲁莽,同时这也达不到刘别谦所需的喜剧效果。所以克莱建议是:希望莉莉不要让加斯顿工作太晚。而莉莉也不是省油的灯。她随即表示为了加斯顿自己可以多加班。克莱的警惕性多高。不行!她马上表态,明确要求莉莉不要加班,要5点钟准时回家。并且,还生怕这一决定“委屈”了对方,特意把工资从300涨到350!——要知道,那可是大萧条时期。就这样,两个女性情敌之间的角力斗争,通过克莱异于常理的雇主行为,以喜剧的方式生动的表现出来。
接下来,故事的焦点就变成了克莱夫人,如何利用这次三角关系上初战胜利去赢得她钟爱的加斯顿。前面的段落中,镜头多次直接表达的两人感情初始萌动时的那种暧昧。而真到了该卿卿我我的阶段,刘别谦反而变得含蓄起来。此时,他使用了道具——钟。
镜头始终对准加斯顿屋中的钟表。5点钟到了,背景声是莉莉的不情愿的开门离去和对加斯顿严厉警告。5点过了10分,敲门声,开门声。然后不出所料的是克莱的试探和邀约。接着指针指向9点多。无声。再一转,黑暗中隐约可以看见似乎10点左右。突然房门开的声音,屋外灯光照亮表盘。背景中是加斯顿和克莱亲密而愉快的交谈……接下来转到了客厅的钟表,和空的酒瓶。发生什么?不言而喻。这种“以物喻事”的含蓄表达也许是本片中最能体现“刘别谦触觉”地方。
当然,加斯顿的短暂而甜蜜的秘书生涯也不总是顺风顺水。一定要有人制造麻烦,才能推动剧情发展。影片中段,克莱夫人的执着追求者之一,那位菲力巴先生在酒会上隐约觉得夫人的这位新管家很面熟,但又一时想不起来。正在对方试图努力回忆的时候,机警的加斯顿发现苗头不对,马上先发制人。主动上前与菲力巴打招呼,当着其他女客人询问对方是否见过自己。此时菲力巴自然一脸尴尬,因为如果说认识这个下等佣人,那在众人面前岂不有失身份?当然他极力否认。于是,加斯顿化险为夷,身份秘密得以维系。简单的批判鞭挞讽刺很容易实现。它只需要创作者有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即可。但这种表达却经常因游离于故事情节之外而变成突兀刻板的说教。很多所谓主旋律电影的失败之处便在于此。而寓教于乐则不同。它给予观众的,往往是在思想意识和艺术审美上双重的满足。本片对于上流社会、贵族阶层的伪善、虚荣本质的讽刺和鞭挞则明显属于后者。
菲力巴这一配角形象,不仅仅作为被讽刺的对象而存在。像其他很多刘别谦电影一样,他还要担负起制造笑料的职责。而菲力巴与情敌上校之间的喜剧对手戏便贯穿于影片始终。两人开始时明显不和。神经质,话唠的菲力巴一直试图通过语言羞辱对方,可是上校似乎对他不屑一顾。最后实在不耐烦了简单的蹦出一个单词便直戳对方要害。而之后若干次的较量,也是上校明显占据上风。
可当他们最终意识到,在这场爱情争夺战中,彼此都成了管家加斯顿的手下败将后,两人从相互间的敌视挖苦变成了安慰甚至是吹捧。导演通过情敌到难友的人物关系的反差变化创造了出色的喜剧效果。
不过这对同病相怜的情敌之间的谈话也不只是肉麻的吹捧。上校的一句话无意中唤醒了了菲力巴的记忆。他终于想起在哪里见过克莱夫人的男仆了。并马上告诉了克莱。那边,原本按计划偷盗克莱85万的现金然后远走高飞的两位鸳鸯大盗之间关系出现裂痕:加斯顿因爱上了克莱不忍下手。而失去心上人的莉莉则不想最终人财两失,准备自己单干。就在俩人争执之际,闻讯后将信将疑的克莱赶回家中。于是,三人突然面临着重要的爱情抉择 ……
除了强烈喜剧效果之外,影片整体上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的它的节奏感。镜头时间跨度、剪接方式、演员的表演、和音乐等等所有电影元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而完美的节奏感。有人说它是一首流动的诗。实不为过。
《天堂陷阱》属于早期有声喜剧,出品时间距离有声电影诞生仅仅三年左右的时间。但是刘别谦在对于声音这种新兴的电影元素的运用上,却表现出了和他的同胞弗兰兹·朗一样高超的技巧和深刻的洞察力。片中很多喜剧效果也需要用大量的幽默的对白来表现,但他没有让自己的影片成为简单的台词累积的舞台剧,而是始终在通过一种声画的有机结合,主动地去创造属于电影特有的喜剧表达方式。比如上面提到的钟的使用。我想这也是刘别谦被现代的很多影评家将其与同希区柯克、奥森威尔斯相提并论的的原因所在。
而在对话场景中,刘别谦也不喜欢使用传统的好莱坞式正反拍。因为两人面部特写的不断切换破坏了他所追求流畅的画面风格和节奏。但如果镜头长时间对着员侧面拍摄,则会使得演员的肢体动作和情绪神态变化的呈现缺乏力度。对此矛盾,刘别谦的处理方式是,使用了带有明显非写实化特征的“侧说”。即演员并不是完全面对面的进行交谈。而是身体微侧对着着镜头(也就是观众)。这样,观众便能够相对完整地参与到演员的对话情景当中。本片中的此类镜头运用的很多。
如果可能,刘别谦要主动创造进行特定的谈话情景,以便使这种“侧说”方式的交谈表现的更合理和自然。加斯顿交还坤包给请点包内物品时;菲力巴和上校坐在一张沙发上交谈;以及加斯顿约会莉莉一场戏。两人在烛光晚餐中并没有习惯性的相对而坐,而是90角的侧坐。当然,这一手法不仅仅是本片独有。它在《街角的商店》等很多刘别谦电影当中都有体现。
此外,刘别谦还通过对演员肢体的距离调整,来传递某种情绪。在加斯顿和克莱夫人很多对手戏中,两人的身体,特别是头部,总是非常接近。此时,再配合侧面脸部所呈现出来的暧昧表情,观众可以马上感受到两人之间所产生那种强烈的性的吸引与渴望。而这种若即若离,欲“亲”又止的表现手法,也被刘别谦的忠实崇拜者比利·怀尔德成功借用在他的《日落大道》当中。
但影片也并非一味追求长镜表达。导演针对不同的情节和节奏,当然还有喜剧效果的需要,也频繁使用的剪接镜头。例如在表现加斯顿以秘书的身份进入克莱府邸后影响力的变化时,刘别谦就用了一系列的单一画面的快速切换。画面中的人物只对着镜头说着两句话“是的,先生”或者“不,先生”。而在表现克莱夫人的不懂理财的奢华铺张生活时,也用了同样的手法。两段辅助情节,交代得即简洁明了又含蓄幽默。
总之,这是一部完美的好莱坞经典影片。虽然还有很多地方可说,但先说道这里。
(带图:
http://www.mtime.com/my/hitchitsch/blog/884617/)
4 ) 他究竟爱谁?
重看刘别谦的名作《Trouble in Paradise》。
记得第一次看是两年前,那时懵懵懂懂,只知道是名导名作,完成任务般下载下来,看完也很喜欢,喜欢鲜花美酒,喜欢鬓影衣香。
但这些不过是蔷薇色的泡沫,在老好莱坞并不稀奇,这一步有什么特别呢?
大概是刘别谦独有的欧洲人的世故与狡黠。
他,加斯顿。
出入上流社会的雅贼有着比欧陆贵族更优雅的谈吐和更广博的学识,让人丝毫不在意他法律上的不光彩。
这个男人会说:“我想让月光融化在香槟里。”
偏偏他遇到了玛莉埃特。
这本是中世纪骑士与贵妇人的旧瓶新酒。
有个朋友说得好,是个男人就会爱上玛莉埃特。
不然呢,敌国的财富,倾城的美貌以及一颗彷徨寂寞的心,完完全全是亦舒的黄玫瑰嘛。
而只有这个女人会说:“他想要十万法郎,我却以为他想要的是我。”
可是还有个鬼灵精的莉莉,莉莉不但手艺绝佳,而且聪明绝顶,她会说:“你如果行为拘礼,我就拧断你的脖子。”
而且,她有一张王牌,她无牵无挂,可以“为爱走天涯”。
玛莉埃特是永远做不到的,她根本不可能离开巴黎长住,她甚至会劝加斯顿改行。
改行?那可是加斯顿赖以生存且引以为傲的事业。让他放弃事业,不免难了点。
或者早了点。
将来或许有一天运气用尽,饥寒交迫,劳息归主。那时候避无可避,听天由命。或者适时收山,像《捉贼记》里卡莱葛伦的“黑猫”罗比一样在法属利维埃的葡萄园终老,每天垂钓看日落,或与三两老友畅饮美酒。
可后来是后来,加斯顿还有无数丰功伟业要去完成,还要无数次出入日内瓦和平银行,带走和平以外的一切。
玛莉埃特呢?玛莉埃特是路旁一座美丽的玫瑰园,加斯顿无意间闯入,打了个盹,摘下一朵玫瑰别在衣襟上,又去赴下一个晚宴了,顺手带走十万法郎现款、海蚌珠项链和镶钻手袋。
他兴高采烈地走了,可他掐断的那只玫瑰的伤口,却再也无法愈合,而他的衣襟也永远留着玫瑰的香。
“The compliment of Colet and Company.”
5 ) 【原创】一首流动的诗
Waiter: Yes, Baron. What should we start with, Baron? Hmm?
男爵,我们先上什么菜?
Gaston Monescu: Oh yes. That's not so easy. Beginnings are always difficult.
噢,对。点菜真不简单,万事开头难。
Waiter: Yes, Baron.
对,男爵。
Gaston Monescu: If Casanova suddenly turned out to be Romeo having supper with Juliet, who might become Cleopatra, how would you start?
如果卡萨诺瓦突然变成罗密欧,和朱丽叶共进晚餐,谁会成为克利欧佩特拉,你觉得先上什么?
Waiter: I would start with cocktails.
我会先上鸡尾酒。
水城威尼斯,露台之上,一位绅士优雅玉立,轻烟缭绕。他与服务生之间的一番对话,最后落在“我想让月光融化在香槟里”。真是未饮人先醉。
男爵与伯爵夫人的一场浪漫幽会,并未向观众预期的方向发展。你来我往的调情,看似绅士优雅。上一句恭维示好,下一行为更似温柔的谋杀,大盗与小扒手之间的技术较量,擦出的火花,在电影史上堪称一绝。任何地方皆是天堂,当你拥抱意中人,不需要有魔力的苹果树,也不需要有鲜花满园,去体会那甜蜜贪婪时刻的兴奋吧!大盗对小扒手一见钟情,相互欺骗中邂逅了彼此的真爱。真是巧妙的志趣相投啊!
然,好戏才刚刚开始。这位知名大盗加斯敦,除了优雅、礼貌、绅士,还有致命的神秘和幽默。他敏捷机智的思维,出色的口才,令他的行为和言辞总是出人意表。在他化身为拉瓦尔先生,周旋在腰缠万贯,且风情万种的玛丽埃特(Mariette Colet)身边时,诱惑与怂恿,吸引与渴望,化成了一场真真假假的爱恋。最终相互摊牌的一场戏,毫不逊色于开场戏。贵妇与大盗,谁会为谁妥协,谁会为谁承担?闭上眼睛,沉醉在彼此的魅力之中,不能自拔。当“原配”小扒手登场后,在这场情感交错戏中,看似即将发生,一切又嘎然而止。大盗亦要绅士说声“再见”,加斯敦以深情而俏皮方式,让两位女士都深深爱上他,不悔。一场梦,不愿醒。
Mariette Colet: I have a confession to make to you: You like me. In fact, you're crazy about me.
我得坦白的告诉你,你喜欢我,事实上,你简直为我痴狂。
Gaston Monescu: I came here to rob you, but unfortunately I fell in love with you.
我来这是要洗劫你的,但不幸的是我爱上了你。
Gaston Monescu: It could have been marvelous.
本来应该是妙不可言的。
Mariette Colet: Divine.
超凡脱俗。
Gaston Monescu: Wonderful... . But tomorrow morning, if you should wake out of your dreams and hear a knock, and the door opens, and there, instead of a maid with a breakfast tray, stands a policeman with a warrant, then you'll be glad you are alone.
精彩纷呈。但明早,如果你从梦中醒来,听到敲门声,门口开,进来的不是端着早餐的仆人,而是拿着搜查令的警察,你就会因为独自一人而感到欣慰。
这样一位温文尔雅,魅力无穷的调情高手,偷心大盗,令饰演者赫伯特•马歇尔走到幕前。翻阅资料才发现这位老牌英国演员,原本是一位注册会计师,本名 Herbert Brough Falcon Marshall,昵称 Bart,1890年5月23日出生于伦敦,身高6' (1.83 m)。因为兴趣转向舞台表演,有着漫长而多样的舞台生涯。公认的首次登台在1911年布莱顿(早在1909年已登台),演出《The Adventure of Lady Ursula》。1913年,在伦敦首演《Brewster's Millions》。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24岁的Bart入伍,1917年4月9日,他在法国阿拉斯第二次战役中被狙击手射中右膝盖(难道不是左腿)。因之后继续行动作战,医生只能被迫在他臀部附近截肢。他用一条特制的木腿代替,假肢行走,克服困难,于1918年12月再次登台。在长期的舞台和银幕生涯中,始终没露破绽(尽管报刊偶尔报道)。
在《天堂里的烦恼》里,为了强调加斯顿的飞贼的职业特点,刘别谦还有意在若干段落中凸显他的反应敏捷行动迅速。其中更有几次加斯顿在克莱公寓内飞快地跑上跑下楼的镜头。确实,毫无破绽。
刘别谦觉得 Bart特别适合加斯敦一角,为此他非常感恩。在采访中, Bart多次表示喜欢这类诙谐的喜剧角色。《天堂里的烦恼》是赫伯特•马歇尔在美国的成名作之一,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6 ) 刘别谦的电影
刘别谦这个名字同他的电影挺般配,带着一种貌似矜持的幽默,骨子里却狡猾得像只老狐狸。他的主人公们大多是俊男美女,或是风度翩翩,或是优雅动人,极具欺骗性,他们一边莺声燕语的好不动听,一边私下里你来我往暗中叫劲——当然,表面上看来,还是一派的彬彬有礼、优雅高贵。刘别谦也总是不失时机的给我们可怜的主角们找些小麻烦,等到他们一个个都露出焦头烂额的可爱模样,事情也看似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他才“好心”的冒出来,游刃有余的将自己一手导演的团团乱麻的轻易化解开,干净漂亮得不带一点泥水。于是大家各安其位,另一个故事又欢天喜地,热闹开锣。
刘别谦的气质里带着一种吊儿郎当的调侃,却绝不酸刻,有一种刚好挠到你心里痒痒的感觉。他用一种独特的细腻的幽默感,敏锐的捕捉人们交锋中最富有戏剧性的一刹那,因此即使将每一个镜头分开来看,也显得趣致盎然。当然,有趣之外,还隐隐约约有种东西,在打动你。
看了刘别谦的三部影片(《天堂陷阱》Touble in Paradise;《妮诺契卡》Ninotchka;《街角小店》Shop Around the Corner)就被他迷住了。看了一下导演年表,发现他的电影还真是适合翻译成特别恶俗的名字,比如将Shop Around the Corner翻译成“笔友俏冤家”,或是将Ninotchka翻成“情迷冰美人”,反而显得俏皮可爱。如果说卓别林提供了雅俗共赏的可能,那刘别谦则天才的创造了精致的调侃的艺术。
加斯顿到底有没有爱上克莱夫人呐... 为什么我觉得如果说他从头到尾都在演戏也是完全说的过去的呢...
Herbert Marshall这样极品的男星,实在只有那个时代才能出啊。。。
莉莉和加斯顿两个人是绝配啊,互相偷以示爱意的秘密语言是其他人都不明白的。
刘别谦的喜剧总是有种优雅迷人的气质,即便是鸳鸯大盗的故事也是如此,在诡计的调和下暧昧的氛围刚刚好,情欲被写得不露骨却又撩拨人,“月亮照在香槟酒里”这样的台词浪漫而有画面感。
还好不是和金主在一起的结局...夫妻大盗应该着笔更多嘛 两人间"My little shoplifter,my sweet little pickpocket" 这般的情话真别致
确实是很精致的电影,几乎每一处细节都值得玩味,尤其是开场时男女骗子先互相欺骗后互相揭穿最后各显身手,那戏写得现在都没几部电影比得上。但这片子的情节确实也太罗曼蒂克,太资产阶级趣味了,真不合我口味……还是更喜欢站在民粹主义立场的弗兰克卡普拉……
@Metrograph. 这故事真太酷了。女大盗跟男大盗说我只喜欢身为大盗的你,你跟富婆好吧,然后拿上富婆的钱就准备跑路。男大盗喜欢富婆,但最后决定比起男宠还是要当大盗,于是跟女大盗继续浪迹天涯去了。1932年诶。
明目张胆的调情,幕布都要着火了好吗!
“他想要十万法郎,而我还以为他想要我。”无奈又令人回味的刘别谦,依然讲着优雅的笑话,只是这次的故事有点太脸谱化,在娱乐和讽刺之间走得有点暧昧不明
很多人觉得这个故事虚假做作,但是私以为这就是刘别谦最独特的地方,他电影里的很多人物都乐意沉浸在自己的“表演”中不愿自拔。就像这个女富婆,明明已经知道自己被骗财骗色,但她还是选择沉浸在自己的浪漫遐想之中。
是个男的,就会爱上玛莉埃特
1.最能体现“刘别谦笔触”的电影,优雅,含蓄,幽默,微妙,富于反讽,喜感连连,节奏紧凑,毫无尿点。2.机智雌雄大盗与风流寡妇老板之间的三角关系,从威尼斯到巴黎,争风吃醋,暧昧不断,珠宝与香水齐聚。3.刘别谦对以画外空间来间接传递性暗示的技巧掌握得炉火纯青:以钟表特写蒙太奇+不断变化的画外谈话声映衬随时间流逝渐趋浓烈的情感吸力;递进的拥吻——从斜侧拍到两面不同的镜子&镜像,再到俯拍双人床上投射出的二人剪影。4.两段快速蒙太奇既构成对比,又颇为滑稽:“是/不,柯莱夫人”&“是/不,拉瓦尔先生”。5.以偷窃彼此贴身财物来调情。6.多语跨文化梗:意大利人的浮夸语调与肢体动作,闯入“呸,呸,呸”的托洛茨基主义者,被耍得摸不着头脑反复嘀咕的男管家。7.凯·弗朗西斯真美,演放荡寡妇太有诱惑力,马歇尔也气场强大。(8.5/10)
比起to be or not to be来,这片的开头显得散乱,但主要情节一展开,便进入了刘别谦魔法时刻。他的喜剧场景是那么的原生,比如女贼哼着小曲收拾箱子那一场过场戏,许多电影里都有类似一幕,可从未见过如此奇妙而鲜明的,大概是表演节奏的控制起到了奇效。这一片被苏珊桑塔格评为史上最杰出的camp之作。
看不懂了,我还很期盼加斯顿和夫人在一起呢,所以结局是想表达什么呢,爱人走了钱也被偷了,实在不能理解夫人啊,看第一眼觉得莉莉还不错,和夫人一比就高下立判,夫人气质太好。
刘别谦的喜剧太高级了,台词多妙不需要多说,竟然画面以外留给人的想象比画面内的还要多!服服服
【4L】30年代刘别谦喜剧片。横向推轨拼接吊臂营造连贯的长镜头转移场景,望眼镜画面灵活移动取景,POV镜头展现人物的注意力变化;时钟静态画面配以画外声音,给予叙事信息的同时渲染隐晦的暧昧;相同台词对调巧妙突出女人“口是心非”特性;端庄仪表与苟且偷摸的反差融合,如男女钟情般激烈,妙极生趣
这样机智、幽默、风趣、优雅的刘别谦电影怎能叫人不喜欢。
8.7;pre screwball comedy
小细节很多,结尾结得很让我不知道说什么感觉
Your new dress is beautiful. Your hair is marvelous. Your lipstick…I wanna kiss you and rob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