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无声呐喊
“在跃动的生命中我疾走, 可终究得返回崖那头, 那是我命中注定的路, 我不想走也得走。 我战战兢兢怕摔跟斗, 遂又扑向生的绿洲。 却还得返回崖那头, 因为那是我命定的路。” 出自《蒙克的私人笔记》
爱德华·蒙克(1863年—1944年)是北欧那威人,他幼年丧母,刚刚成年又失去了父亲、姐姐和弟弟,惟一的妹妹又是精神病患者。蒙克长期侨居德国,他的版画艺术深受德国版画艺术的影响。
1863年12月12日,爱德华·蒙克出生于挪威雷登在奥斯陆长大。爱德华·蒙克的父亲患有精神病,他向他的孩子们灌输了对地狱的根深蒂固的恐惧,他一再告诉他们, 如果他们在任何情况下、以任何方式犯有罪孽,他们就会注定被投入地狱,没有任何宽恕的机会。
深受幼年影响,他的绘画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悲伤压抑的情调。对心理苦闷的强烈的,呼唤式的处理手法对20世纪初德国表现主义的成长起了主要的影响
2 ) 面对痛苦与死亡 创造是唯一能让我暂时舒缓的毒药
我觉得我们被一条无形的线牵扯在一起,从她的发丝里伸出的无形的线似乎仍缠绕着我。当她终于彻底地消失在海的另一头时,我心上的旧伤还是那么痛,因为我们之间的线永远无法割断。
最好的传记电影
影片的叙述方式与镜头没有一点废话,屈指可数的几场群戏摒弃了一切渲染和交代,只保留人物最为本质的瞬间,并让这一个个瞬间的面孔直达内心与叙述表达。这种表现方式也正如蒙克的绘画,只保留最心底的内在,模糊化渲染其他。
211分55秒的时间,对于这样一部独特的电影,几乎削弱了所有的戏剧冲突,冷静地正如所有画面亮处始终透出的那一缕青色,温馨 迷人 距离 冷漠。
3 ) 那是火
那是火,血液在流淌 一把炽热的剑和一条火红的河流 这是世界末日的痛苦和死亡的折磨 晚上大厅公布的一份手稿记载着生活的神秘苦恼 深夜我独自坐着 我感觉到一种饱含痛苦的呐喊划破荒芜的世界。沃特金的旁白外加蒙克的书信,道来他的一生,有些意想不到,却实在感觉太好! 剪辑比较意识流,重复无数次地闪回幼年患病呕血的片段,以及年轻时短暂的爱情,但这恰好也渲染了蒙克内心的挣扎,他在艺术上的成就是幸运的,而从小就植根的痛苦,或许影像也无法表达,都在画的每个笔触里... 本片以记录手法讲述出身资产阶级富有家庭年轻英俊二流画家爱德华蒙克短暂艺术生涯揭露了病入膏肓的资本主义社会道貌岸然面具下剥削贫民压迫妇女的虚伪丑恶嘴脸表现画家迷惘困顿消极反抗和对女性不自由不平等地位的同情由于资本主义世界观局限性片中充斥宿命论软情色渣滓需要以唯物主义辩证眼光审视批判。
4 ) 死亡、阴郁、克制、孤独
用闪回的手法拍摄了爱德华蒙克的一生。
关于表现主义,爱德华蒙克是一个基督徒,由于生活中经常接触亲人的离世,有一种漂泊,孤独,死亡的氛围。
对于情人的追逐,有固执和克制,看下来很压抑克制阴郁。
承受了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而开启了不一样的表达。
期间的对话,有关于婚姻的探讨,说婚姻就是廉价的卖淫,从经济这个交换价值的角度来说,爱情就不美了。这个时候想到了以赛亚柏林对于浪漫主义的批判,也许正是因为对婚姻制度的捍卫,神圣化爱情,才导致不理性。
婚姻制度害真不是从没有经济能力的阶层开始的,婚姻阶层是一群衣食无忧的人,从群婚慢慢演变的。
爱情至上的历史并没有那么久,所以所谓的忠诚,一夫一妻是社会化道德规范的结果。
写到这里问题严重了,那么首先这样的一对一关系,就不是一种自然状态的关系,是后天社会约束而成,那么维持这样的关系,是异化的一种体现。
那么有那么多选择可以破除婚姻和关系,却维系经营,就是一件更加可贵的事情了。
5 ) 艺术是什么
如果某件事情你是为做而做,那基本你对它已经没有激情了。但是它某种时候是必须的,或者是同老婆的一次平淡如水的性爱,或者是每天案头堆积的工作,又或者作为一个电影爱好者,去啃一部老掉牙的经典电影。实际上,一部影片之所以经典,我一直无法去定义。经典因为每个人的审美纬度的不同而不同。我以前以为自己的欣赏水平已经足够到去区分一部电影是否是装B还是确实经典。事实上,我没能办到。或许一个人是否真成熟就在于他是否敢于承认他实现不了的东西。在今天我承认了,我不是情圣,不光是因为吸引力不够。还因为我对待感情太投入了。呵呵,那今天我可以心平气合的谈谈那些看过的而自己并未真正喜欢甚至是看懂的电影。
爱德华.蒙克,抽象画家,此传记影片对他的艺术人生做了回顾。顺带帮你复习了19世纪欧洲绘画史。所以是个长知识的好机会,以我的意见将它作为一本记录片来看,你的收获可能更加多。当然它也展示了那个时代细致的风情画,搭配作者的旁白。绝对是上佳的艺术史教材。然而打动我的不是电影本身,而是它展示的一幅幅直指人心的画。抽象画怎么算好我不清楚。但是有些画真能让你有共鸣。特别是他的《呐喊》,这是每个地球人都知道的画,它确实传递了恐慌和不安的精神。你看到它能被他摄住魂。那么丑陋,对于外行来说完全看不到什么技巧。感觉自己也能画一样。但是它打动人,用中世纪的说法,它是魔鬼的产物。有这样感觉的画家还有凡高,你看她的向日葵也有一股潜伏在画里面的力量,生命力,粗暴的毁灭其他生命的生命力。评论家的话说的好,正常人画不出来。是啊,最后他们都疯了。上帝啊,你真公平。我觉得看到这份上,基本我可以讲我看懂了。对另一部,我却不 敢那么讲。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弄的我实在很狼狈,应该它是一部很经典的电影,但是我真没怎么看懂,一部分是因为自己外语比较烂,字幕差劲另一方面其意识流的拍法确实让人摸头不着。我能分清一部分情节,但是我不知道它好看在什么地方。想起一位博士的影评,和他那出于内心的赞赏,我内心未免失落。所以第一次我知道,艺术永远不能平等。艺术或许不好分高下,但是某些艺术是为某种特殊的人准备的。那下次你参加艺术展,不会为了看不懂别人的作品而觉得他在装B。当大家都那样的时候,伟大的作品也许就会出现了。
6 ) 记忆与挣扎《Edvard Munch》
依彼得•沃特金斯(Peter Watkins)所言,这是他最具个人风格的一部影片。当他被蒙克的画作触动之后,花了三年的时间来说服挪威电视台拍摄这部影片。影片1976年3月在英国BBC电视台播放之后得到评论界的广泛褒扬。《时代》杂志在评论中用到了“催眠”一词,的确,Watkins就像催眠大师一样将观众拖进了1884年的挪威。
“The struggle to remember, the struggle to forget”——Watkins对蒙克精神状态的读解
电影与梦有着相同的构成机制,而这两者构成所需要的素材都来自于摄像机或者人所捕捉到的影像、声音片断,这些片断其实都是记忆的片断。 Peter Watkins在这部长达3个小时的影片中重复的,甚至错乱的组合着这些痛苦记忆的片断,把观众带进了蒙克疯狂、阴郁、挣扎的精神世界。影片没有像其他传记片一样千篇一律的讲着伟大人物的成功与失败,而是用一种近距离的深刻的方式来读解爱华德•蒙克。
A.鲜血与疾病。蒙克家庭中相继因肺病死去的亲人,这段经历使蒙克的家庭笼罩在疾病和死亡的阴影当中。一家人围着妹妹的病床,妹妹一阵咳嗽,被扶起身口中吐出鲜红的血。家庭和成长环境对于一部传记片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Watkins在影片中并没有很具体的交代蒙克的成长故事以及他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只牢牢的抓住一点:一家人在疾病面前的恐惧和无助。
B.短暂的爱。蒙克对Mrs. Heiberg的爱,这部份回忆主要有两段,一段是美好的,日落的时候两人在树林中、河岸边的亲吻与抚摸,这仅有的几个爱的片刻被渲染的非常美,因为这就是蒙克一生中仅有的一段美好的回忆,它如此珍贵,这些亲吻的片断被watkins不断的重复着以表现蒙克灵魂的孤独与痛苦;还有一段是关于嫉妒的,广场上心爱的人对自己视而不见,以及蒙克对Mrs Heiberg的跟踪。
C.阴郁的蓝灰色。阴暗的、嘈杂的小酒馆被用来反映挪威艺术家当时的小圈子。簇拥着娱乐的小资产阶级、年轻的波希米亚姑娘、表达着自由的艺术家和知识分子、酒馆里的杂耍表演者、在蒙克身后粗俗的笑个不停的女人。蒙克出现在这个环境里的时候总是忧郁的吸着烟,面无表情,很少说话,好像在思考着什么。阴郁的沉重的蓝灰色其实就是蒙克画作的一个基调,蒙克用这个色调来表达孤独、死亡和绝望,影片在酒馆这个环境上的色彩处理方法与蒙克的画得到了一种形式上的统一。
D.嘲讽的声音。这好像是天才艺术家必经的遭遇。Watkins用他自己的独特的仿纪录片(dramatic documentary)手法,用采访的形式,将镜头对准那些自以为是的保守的评论家。这些嘲讽和批评被声音化,剪辑在蒙克的回忆和精神上的挣扎中。
望向镜头的那一眼——Peter Watkins的仿纪录片
Peter Watkins在纪录片上的造诣颇深,曾在1966年凭影片《战争游戏》荣获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片。仿纪录片(dramatic documentary)是Watkins对主流电影的一种挑战方式,我觉得这种拍摄形式最大的迷人之处在于带给观众的“在场感”。摄影机成为影片当中的一个角色,而观众也跟随摄影机成为了这个旁观者的角色,这个旁观者对影片中的人物的行为构成了一种打扰。所以在观看影片的时候你会发现影片中的人物与观众有一种潜在的互动的关系。影片中的人物用警惕的不信任的眼睛望着摄影机,一秒,两秒,接着又继续自己手里的事情。
1.粗糙的形式
粗颗粒、重复的影像片断、声音与画面的错位,使得这部影片乍看上去像是一部粗剪的未完成的毛片的堆砌。不过这正是导演的匠心所在,蒙克的画作在十几次展出之后仍然被公众批评为未完成的“草图”。影片表面上的粗糙正是为了契合爱德华•蒙克的绘画风格。
2.提问与谈话
Watkins选择了几组人物进行“采访”,迫于生计十来岁就开始工作的小市民家庭、一对谈论婚姻、自由、女性的中产阶级夫妇、酒馆里的波希米亚女孩、夸夸其谈的评论家,这几组谈话巧妙的勾勒出了十九世纪末挪威的社会环境。
3.迷幻的剪辑
这部电影的剪辑是非常大的一个亮点,为什么会说“迷幻”,我举个例子:
蒙克颤抖的画笔在画布上摩擦(切)火红色的天空与河流前面蒙克与心爱的女人亲吻(切)酒馆中一对夫妇眼睛呆呆的望着镜头,4秒(切)病床上的妹妹吐出了红色的鲜血,1秒(切)一评论家咒骂着蒙克的画,说他是神经病(切)蒙克忧郁的坐在酒馆里吸烟,背后一个女人在狂笑(切)一个女孩表示不理解为什么一个英俊的男人会画出这么恶心的作品(切)蒙克在酒馆渐渐模糊,背后狂笑的女人越来越清晰。
4.诗意的旁白
旁白也是纪录片的重要形式之一,在这部影片里的旁白除了人物介绍之外还有很多妙用。比如在介绍年份时 watkins将蒙克与世界作了一个横向的类比,居里夫人,阿道夫•希特勒,日本向中国宣战…… 影片中蒙克用独特的嗓音朗读自己的日记,知识分子的聚会上一个满脸稚气的年轻人在朗读诗歌。这些诗句和日记在不断切换的影像空间之上产生了另外一种张力。
“……
那是火,血液在流淌
一把炽热的剑和一条火红的河流
这是世界末日的痛苦和死亡的折磨
晚上大厅公布的一份手稿记载着生活的神秘苦恼
深夜我独自坐着
我感觉到一种饱含痛苦的呐喊划破荒芜的世界”
应该说确实是挺不错的作品,但我不是理想受众,更适合于我的是给我条分缕析地讲讲蒙克其人、其作品、其风格,而本作似乎执着于以蒙太奇建立过往经历、所处环境与艺术家创作之间的联系,但看完我依然还不明白一个很基本的点,蒙克到底缘何被诋毁、又缘何被重新挖掘,感觉说了这么多这个点却还是语焉不详。
画家题材影视作品中的翘楚之作,“纪录片”拍摄手法的传记片。最让人唏嘘的还是克里斯蒂安尼亚的波西米亚人,那群放浪形骸的英年早逝的艺术家。1884年就能从他们口中听到“婚姻是一种合法卖淫”,不得不佩服一下。
这个蒙克很gay
A great film, but Munch is too close to my heart to be summarized in a drama.
4.5
那是火,血液在流淌 一把炽热的剑和一条火红的河流 这是世界末日的痛苦和死亡的折磨 晚上大厅公布的一份手稿记载着生活的神秘苦恼 深夜我独自坐着 我感觉到一种饱含痛苦的呐喊划破荒芜的世界
心灵的自传电影,散文式的,爱德华童年时见闻和自己童年的大病反复出现在整部电影里,与画作结合,把画里的忧郁、悲苦、爱与痛传达给了观众。
9.7;若我能忘记你
不同意评论里有人说伪纪录片的形式是为了让人体验现场感,我觉得相比外在的真实更多的还是体验内在的真实吧,这种灵活的形式可以轻易地把不同的画面和声带剪在一起,打破时空的顺序和阻碍,从而完成爱森斯坦和戈达尔信奉的内心的真实。沃特金森的这部“纪录片”实际上比剧情片更梦幻。
一个人的童年阴影究竟会给一个人的一生带来多大影响?爱德华.蒙克真的是一个很伟大的画家。
87/100,作画的声响无比清晰,直面画布与画笔的律动摩擦。多样的叙述手段为本片生成了别样的结构。就如那呕血的童年梦魇,每一块生命的碎片都藉由Edvard Munch的双眼刺穿景框,前所未有的方法论。并非传记片,而是时代与个人共同的注解。
天才和天才的交映
太大了,仰天长叹啊,只看过前半部好电影只是这样的记录犹如流水,蒙克还是很伟大的
BBC的人物传记好像都在模仿它,但忒TM长了···
【A+】非常之特别的作品,几乎杂糅了所有不走寻常路的视听手法。完全散文式的影像,用一种接近意识流的剪辑贴近爱德华'蒙克的内心世界,而这样的形散使得在成功完成一部传记的同时更描绘出当时年代的几乎整个欧洲的社会切面,而神却紧紧附于爱德华而不显离散。实在高级。当时欧洲风光与油画风格实在太匹配了!风韵犹存,光影享受。完全运用纪录片式的采访拍摄则更突出其写实的一面,大量变焦镜头、大特写则将爱德华挣扎的情感无限放大,写意。虽然长但非常生动,最难得的是在210分钟内风格节奏高度统一没有一丝松懈。个人与时代融合最佳范本。
沃特金的旁白外加蒙克的书信,道来他的一生,有些意想不到,却实在感觉太好!剪辑比较意识流,重复无数次地闪回幼年患病呕血的片段,以及年轻时短暂的爱情,但这恰好也渲染了蒙克内心的挣扎,他在艺术上的成就是幸运的,而从小就植根的痛苦,或许影像也无法表达,都在画的每个笔触里...
3个半小时,74年,伪记录传记
凭借具有新闻纪实效果和梦境般自由联想的叙事形式,作品成功暗示了反映了蒙克创作的复杂的精神和社会因素。作为影片的两大主题,整部影片持续在蒙克被家人的死亡和自身疾病萦绕的童年和与已婚的海尔贝格夫人的无果韵事之间切换,也照应了蒙克绘画中爱与死的关键主题。跨度三十余年的该片采取的视角兼具客观和主观性。虽然在整体上更接近演员通过伪采访朝着镜头陈述的纪录片,却以抒情的非线性方式剪辑,仿佛观众根据画家自身的回忆被来回拖曳于时间中。导演本人的英语旁白以冷静的学院口吻检视蒙克,观察欧洲艺术界的发展形势并通过著名全球事件提供了解某些作品的更广阔的背景框架。蒙克的饰演者则偶尔朗读艺术家的日记选段。影片最终将百科全书式的历史教程融入角色研究中,刻画出最完整的人物肖像。
本片以记录手法讲述出身资产阶级富有家庭年轻英俊二流画家爱德华蒙克短暂艺术生涯揭露了病入膏肓的资本主义社会道貌岸然面具下剥削贫民压迫妇女的虚伪丑恶嘴脸表现画家迷惘困顿消极反抗和对女性不自由不平等地位的同情由于资本主义世界观局限性片中充斥宿命论软情色渣滓需要以唯物主义辩证眼光审视批判
绘画反映人生,尤其是他的童年的不幸对他一生的创作影响至深,其次则是他的情感经历;作为表现主义绘画的先驱,爱德华·蒙克的画深入人复杂的精神世界,尤其对于死亡、忧郁、孤独和恐惧;那些思想保守的主流社会当然是无法接受的,尤其是那些占统治地位的男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