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是一部让人热血沸腾的电影,它讲述了一个关于苏联国家冰球队的故事。影片中展现了举国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天才球员,同时也描绘了苏联和西方冰球文化的巨大差异,以及苏联解体对国家冰球队和球员的影响。
首先,这部电影描绘了苏联国家冰球队的举国体制。在苏联,体育运动是国家事业的一部分,国家对于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非常高。这部电影中,我们看到了苏联冰球队的教练和官员们,他们不仅仅是一支队伍的管理者,更是国家事业的代表者。他们选择并培养出来的球员,不仅仅代表着一支队伍,更代表着整个国家。这种举国体制在某种程度上培养出了很多天才球员,但也带来了一些弊端。球员们在训练和比赛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以及对个人发展的限制。
其次,这部电影也展现了苏联和西方冰球文化的巨大差异。在苏联,冰球被视为一项国家运动,而在西方国家,它则更多地被视为一项商业运动。这导致了苏联队和西方队在比赛中的不同风格。苏联队更加强调集体合作和技巧,而西方队则更注重身体对抗和速度。这种文化差异体现在了许多比赛中,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和惊喜。
最后,电影也展现了苏联解体对国家冰球队和球员的影响。苏联解体后,许多球员选择离开国家队,前往北美职业联赛打球。这使得苏联国家冰球队丧失了很多优秀球员,也让苏联球员们在适应西方职业联赛的同时,面临了新的挑战和压力。
总的来说,《红军》这部电影描绘了苏联国家冰球队的崛起和辉煌,同时也揭示了举国体制、文化差异和苏联解体对球队和球员的影响。它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尤其是对于喜欢冰球和体育运动
讲的苏联时期几乎战无不胜的冰球队,虽然是纪录片,却拍出了传统体育故事片的热血感!尤其主角,人生经历太跌宕起伏了吧,以前老觉得“战斗民族”四个字开玩笑的,看完此人的半段人生我完全折服了。片子娱乐感很强,不过作为从祖国来的观众,对这种训练模式的吃惊程度可能不会有西方人那么大
切入点非常巧妙,被采访者的各种处境也被聪明地赋予一种“暧昧”。小孙女的“打扰”都成了神来之笔。
题材很好,但倾向性太强,近似于一部无甚细节的剧情片。
燃爆了,热血程度胜过不少体育传记片。苏联冰球队曾是地球上统治力最强的一支球队,它的兴衰浮沉与政治体制变迁密不可分。尽管队员们经历了举国体制下的种种束缚和折磨,但心中曾有的那份爱国之情和同生死共患难的友情足够真挚。影片剪辑和配乐十分精妙,结尾回到当下俄罗斯的社会文化问题。(8.8/10)
特别好看,现实比剧情片更精彩!暴露访谈问题很有意思,特别明显体现了不同体制下的思维差异。更有意思的是发现15年一个新闻说费迪索夫呼吁阻止运动员28岁前去北美打球。还真是……一种轮回……魔幻到无法想象!
这年头很多纪录片比剧情片更精彩更热血,通过一支红军冰球队五虎将的经历反应整个前苏联社会的变迁。这个故事其实挺讽刺的,从一个体制内逃出来,最后再回到一个差不多的体制,但这好像也正是这个战斗民族的运动精神的核心,那不再是关于个人,而是关乎自己的民族和深爱着的故土故人。★★★★
很有趣的纪录片,从各个方面讲述了红军冰球队的历史,从而反映出了时代变迁、国家动荡、政治讽刺等大命题,同时也反映出人性种种以及友谊的患得患失等动人细节,再加上故事本身十分有戏剧性,影片讲得又十分引人入胜,非常棒! 8.0分★★★★
几个细节: 费提索夫看短信的时候导演总催他,于是费部长给他竖了个中指;KGB哄孙女的时候导演又催他,这导演好烦啊;费提索夫说过一句they'll kill me,字幕没给;狗熊打冰球也是醉了。观后感:王治郅。
很赞的剪辑,调皮的采访。挑战体制的运动员最后还是回归祖国,对俄国人来说监狱的记忆是很难忘却的,从而产生一种延续到子孙的感恩怀恋。他们在随行监察的注视下,面对西方世界货品丰富的超市,以及美国右翼们不友好的问候,会是怎样一种心情?
想了一下,这种后场倒球迂回前进,几人配合无间的打法其实挺耳熟,瓜迪奥拉极可能看过红军冰球队的比赛……拍得挺聪明,开头问起“苏联生活如何”被斯拉瓦比了中指,最后斯拉瓦也错把芝加哥人导演当做“加利福尼亚男孩”,看来大家对彼此的刻板印象都不少呢,还好在大部分叙事里都回避了这些先见。
悲欢离合俱全。原来苏联是冰球界巴西队,比起北美野蛮球风华丽得像冰上芭蕾!球星至今也个性很强面对美国媒体绝不低头。资料丰满,一贯夸张的球评也给影片增色。虽说美苏都把体育胜败上升到体制成败,到头来还是赢球就好,管你思想国籍,底特律以前苏联国家队阵容夺冠时燃爆。结尾惊人,男主牛逼。
今年纪录类最佳出炉:在丰富性、立场性、独立性、叙事技巧、火候和节奏等多个维度都堪称完美的一部纪录片,算得上将纪录片拍得鲜活有料(好看)又无损主题思考(严肃)的典范。// 大历史格局,小人物悲欢,史料混剪无缝,配乐动画两加分。
我是费季索夫,从小打冰球,被大苏联冰球队征召,为国争光无数,后教练跌宕,恶教头上岗,视红军冰球队为金牌机器,遂抱恨来到美帝,盼望收获富贵,屡屡受挫,不料与步我后尘的四兄弟在底特律重聚,竖起彼时苏式旋风冰球大旗,斩获冠军,人到中年,心眷故国,被普皇招安,任起体育部长,这就是我的故事。
解剖苏联,吾国行宪后也一定要拍一部类似的,就叫《乒乓》(PINGPONG)。
导演毕竟还是Too Young,他在访谈中的很多提问和对素材的整体编排让人感觉到他很难理解这些球员对苏联爱恨交加的情感,但难能可贵的是他还是尽力地以中立的视角去观察和描述这一切,更何况这个故事本身就足够波澜起伏;一头一尾两种手势这种对比真是太可爱了。
老社会主义人民耳熟能详的戏码,毕竟是老大哥,从红色到灰色的过程里,所有的故事都早就上演过。红翼夺冠一段叫人动容。
本来把制作者操作性的部分弄进纪录片去,不一定算好事,但在此片中,加入的恰到好处,将费部长的喜怒哀乐都勾勒更漂亮。
推荐!不要看任何剧透!比之前的美式苏联纪录片进步的一点在于,不再是戴单色眼镜对冷战与社资论二元切割,所以结尾处交代如今境遇,这一惊天扭转使格局立即开阔崭新,同时具有难以疏解的讽刺意味。看至最后发现上了导演的当,难怪男主角夸他聪明,原来棋逢对手。
天朝运动员们排队求拍
跟想象(误解)的完全不是一码事,并没那么多比赛内容,但提到冰球的部分依然是燃,更有各种大背景小团队的悲欢离合。。很难说是不是喜欢男主,但他确实牛逼。。也刚意识到苏联解体的时候我已经那么大了,却毫无印象,果然从小就文盲政治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