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怀德1951年的黑白电影《倒扣的王牌》,时隔69年再看,电影讲述的故事、呈现的主题以及批判的力度仍是如此辛辣猛烈。新闻媒体、人性幽暗、政治权力,电影中描绘出了这三者如何亲密无间地合作共谋杀死了一个无辜之人。
身为分文、走投无路的查尔斯·泰顿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在阿尔伯克基的一家当地报社获取了一份工作,求得了安身之所。但是对于泰顿而言,这只是一次暂住,他想通过找到一个大新闻来引爆全国舆论,重获媒体关注和报社青睐,回到纽约甚至斩获普利策大奖,电影开幕不到十分钟,我们就能够了解泰顿的野心、狂妄、自大。(注意报社中两处出现的“Tell The Truth”)
当报社老板安排泰顿和赫比去采编捕捉1000条响尾蛇的新闻时,泰顿在汽车上说出了他对新闻的理解:坏消息最受欢迎,这根源于他自幼便在街头卖报,他从小就认识到普罗大众对坏新闻的渴望,认识到人性的幽暗一面。如果没有新闻,他可以选择制造新闻:比如说捉五十条响尾蛇放入城市里,为了持续新闻热度,甚至故意隐藏最后一条蛇的踪迹。汽车上这场戏把混社会出身的泰顿的老辣和正经科班出生的赫比的单纯进行了无情对比,以此凸显泰顿对新闻宣传和人性复杂的把控能力。
当他们驱车过程中发现路边小店店主里奥被困山洞时,泰顿以身涉险深入山洞去给里奥送物资并鼓舞里奥,他并不是想当英雄,他通过简单的对话把里奥的生平全部套出来了,最后还拍了几张照片,敏锐的新闻捕捉能力发挥了作用。一个挖掘印第安宝藏结果被困山洞的白人、让人浮想联翩的印第安人诅咒,一篇新闻大作诞生了,一个舆论爆点被泰顿制作了出来。
注意泰顿和赫比进入山洞时,泰顿那番关于“人类的兴趣”议论,一语洞穿人性的幽暗,就像他们进入的这个山洞一样深不可测。(赫比新闻科班的身份又被泰顿无情嘲讽了,泰顿的所作所为无时无刻不震撼着老实巴交的赫比)
深埋山洞的里奥对于泰顿而言是一个出名的机会,而对于里奥的妻子迈诺萨夫人而言则是逃跑的机会,对于外面“普普通通的美国人”则是满足围观猎奇的机会。
经过泰顿的劝说,迈诺萨夫人将里奥的被困当成了一个发财的机会,收门票、卖汉堡,因为丈夫的被困她挣到了人生的第一个一千美元,她甚至开始和泰顿调情。
正如泰顿所预言的,上千辆车拉着普通的美国人来到了现场,现场有了游乐场、救援基金会、唱歌的乐队等等各类设施,里奥专列火车拉着普罗大众疯狂地扑向救援现场,大家关心的不是里奥能否得救,而是围观猎奇心理得到极大满足。特别要提的是第一个抵达现场的美国家庭,他们是最先到的在现场支起了帐篷,在采访过程中还因为到达先后顺序进行了辩驳,最后得知里奥死去的消息时,这个家庭的女主人还流下了眼泪。真是无比的讽刺,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这些普普通通的人参与了杀死里奥的这场闹剧。而泰顿精准把握了他们的心理,利用了他们的欲望。就像我们现在关注娱乐新闻一样,我们根本不会关注王宝强、马蓉和孩子及其家庭所遭受的创伤,我们只会关注两个孩子的血缘、法庭的判决、进行荡妇羞辱、宋喆和马蓉的淫秽视频。这么多年了,比利·怀德在电影中所表现的普通人物,仿佛就是我们自己。
警长出现的镜头是很特别的,他不在洞口关注救援,而是在店里逗弄纸盒里的响尾蛇,警长性格毒辣的一面被呈现出来,他宁愿关心给响尾蛇投食何种食物,也不在乎救援进度,事发当晚警长接到泰顿电话时还很生气,因为干扰了他的选举活动。当泰顿就垄断新闻报道和警长讨价还价时,他提出了警长无法抵抗的条件——在这场救援中将警长塑造为英雄,为他的竞选继任营造声势。新闻媒体和政治权力实现了合谋,正确快速有效的救援方案被警长否决,因为这个方案不利于泰顿维持新闻热度、不足以塑造警长英雄形象。警长根本就不关心里奥是否能够脱困,他只关心选票,当泰顿机智地给他说明营救里奥要采取何种方式、会对他的竞选起到何种作用时,他立马就信任并听取了泰顿的建议。警长至始至终都不关心里奥的死活,即使最后当他从泰顿口中得知里奥即将死亡,他也拒绝更改救援方式,因为这样需要向公众解释原因,这无疑会对他利用此次救援事件塑造的英雄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作为塑造警长英雄形象的交换,泰顿获取了独家报道和独家探访里奥的权利。当其他媒体进驻的时候,泰顿和其他记者有了一次精彩的对话,从这次对话中我们知道,这些记者和泰顿没有本质区别,他们都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只是这次泰顿比他们捷足先登。记者们大佬远跑过来只是想有所收获,毕竟无利不起早。当记者威胁举报警长和泰顿垄断独家报道权的时候,警长和泰顿有恃无恐,因为他们知道这样的举报肯定会变成官僚机构的相互推诿扯皮。就像我们面对李文亮医生的死亡真相时,一个人竟然可以在不同时间死去又在不同时间活着,背后真相不言自明。
导演的在人物塑造上无疑是成功的,迈诺萨夫人的冷酷无情、赫比的单纯无知、警长的独断专权等,但主要还是在塑造查尔斯·泰顿这个人物上,我们前面提到的都是泰顿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一面。实际上导演还表现了他的另外一面,当他看到痛苦虔诚的里奥父母时,他会不忍心去直视;当他面对迈诺萨夫人对丈夫里奥无情无义的时候,他会逼着她披上丈夫为她准备的五周年婚礼纪念物;当他被迈诺萨夫人刺伤时,他会忍着痛苦去找牧师给里奥做临终涂油礼;当他去山洞中探望里奥时,真实焦急地为里奥鼓劲打气;当他意识到自己的过错时,幡然悔悟想揭露这场悲剧的真实原因。导演塑造了一个复杂的人物,而他最后为自己成名的欲望付出了生命代价。
当泰顿失血过多在报社里倒地而亡时,他的眼睛是直面向镜头的,面向作为观众的我们,就像一个凶手看着另外一群凶手。
男记者说:一个人的死亡是死亡,一群人的死亡是数字。坏新闻才是好新闻。 他还是高估了人的底线,一个人的濒死,成就了一群人的自嗨。 在Leo的死亡中,围观群体达成了自我人性光辉幻想的高潮。 影片让人不得不仔细思考三个人性困境: 一、好人一念入魔 坏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始作俑者的主角开始后悔,想要挽救自己错误的那一刻,他身上竟然有了光辉,仿佛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也是,在漆黑不见五指的夜里,零星火苗才显得格外珍贵。 二、真相是存在的,可众人未必看得见,也未必想看见 与科学在不断探索开拓认知的边界不同,社会的善恶真假处在一种混沌的状态。 善恶的对立甚至是一种统治工具,有对立才有团结,有矛盾才有重心,不然人世间这趟水,该怎么不停流动 无罪的Leo在死前忏悔自己是有罪之人,有罪之人站在头顶挥斥方遒 三、冷漠是一种杀戮,热闹也是 冷漠的妻子是沉默的帮凶,她有理想有热情,只是热情不在这个村头,不在Leo。 热闹的众人在围观,像是在为可能到来的死亡欢呼 影片中对于小人物的背景线索的交代和刻画是悲剧冲突的必要,骆驼祥子让人心痛,是你看到一个鲜活的想爱有梦想的人如何被一步步压垮脊梁。对于Leo,导演选择了他的感情,他对于生活的热情投射在他对妻子的爱意上,是一个可能也会犯些小错可能愚蠢但是也不是什么大恶之人的平凡男人,有着无知的天真。 这种毁灭会让人刺痛,因为他可能是你的兄弟,可能是你的朋友,或者某个孩子的父亲。 这部影片放在现在这个时代,其实也有着现实意义: 一、新闻传播的反垄断 影片中记者想要获得新闻独家采访权,通过在新闻稿件中突出警长为此次施救做的贡献以及正义人道的发声,获得警长支持。 其他大报社的记者被拒之门外,只能通过他来采买新闻。一切握在小圈子手中时,很容易互相勾结。权利需要分摊,制衡手持利刃,杀心自起的人性弱点。 二、群众监督机制的必要性 草根专家在电台采访直播的时候对施救举措表示质疑,记者通过反问化解危机。 质疑的声音需要被听到。 三、教育平权的贯彻使命 Leo至死认为自己激怒了神灵,Leo的妈妈只知祈祷,Leo的爸爸也只是茫然的奔走,卑怯的感谢着每一个看起来善意的好心人。 愚昧是一种用来瓦解自己,武装敌人的武器。 回归到影片, 记者尚有底线,警长已无人性,享受投喂响尾蛇的乐趣,不问井底人的死活。 小人物注定在新闻事件中充当工具人,历史的车轮轰轰隆隆的碾过,没有迟疑,没有一丝丝怜悯,只有那个充满感恩,卑微而疑惑的老父亲,在人潮散去后的空地上,拖着坡脚一步一步走向儿子的葬身地。他没有做对什么,也没有做错什么。 影片接近尾声,只有最初那位女游客流泪,表现出对于同类痛苦逝去的悲伤。 最接近真相的地方看到的是人性的荒漠,而荒漠,散落着些许绿洲,时而闪耀,时而刺眼。
看热闹不嫌事大没有分辨和思考能力的普通群众,趁机捞一把政治资本谋求连任的警长,闻风而来的各类一丘之貉的新闻媒体,以及一开始以为自己名利双收一心想搞个大新闻的落魄记者。男主从底层做起,拥有敏锐的市场直觉,过硬的文字功底,和各色机构人等打交道的丰富经验,嬉笑怒骂,一切手到拈来,游戏人间,掌控局面,大好前途放佛尽在眼前。 被困绝境被隔绝的里奥,完全相信男主,他说起自己在战争期间的恐惧,恐惧时唱的歌,男主也会说明男主也有类似的从军经历。说起自己对妻子的爱,说起五周年的计划。单纯善良的父母,破败无人光顾的小店,一直想分开的妻子。人生在世,举步维艰,到头来成为别人的棋子还心心念念都是信任和感激。最后忏悔的时候,镜头给到了记者,仿佛在替他说,我犯了罪,请原谅我。 这封面很有误导性,感觉要掐死女主,其实没啥关系。
片名翻译成 倒扣的王牌,我觉得挺合适的,这张王牌是什么只有洞周围的人知道。电影一开始男主就是一个偏向反面的人设,他是新闻记者,一个被各大城市报社开除过的新闻记者,来到小城只是为了给自己找一个新闻爆点,如此就可以 welcome home 了。果然是黑色电影,才能看得人气愤又无奈,50年代存在过的问题现在依然存在,又因为网络的发展似乎更为严重了。新闻的存在到底是为了什么,人们喜欢看什么媒体就报道什么,坏消息最受欢迎是因为好消息都不算消息……这些台词只是轻描淡写的从主角口中说出,刺痛感却是一点也不少。我一直对标题党、大数据什么的有点反感,这种对读者的 恶性谄媚 真是不好看。片尾那张王牌死去,男主悔悟,也许他一直都有良知在,只是一直把新闻当成他重回纽约的工具,他以为自己可以掌控一切,包括七天之内救下那个遇难的人,也包括实现他所有愚蠢的抱负。
意识形态极度保守,但不复杂。我确信这部电影将使每个做媒体、公关,以及营销的办公室白领再度自我感觉良好,他们总是十分愿意被提醒廉耻心,这有助于完成自我感动的循环。正是这种道德感,使他们感觉自己与贱民区分开了,与那些文化景观绝对被动的承接者不一样了。电影出色地完成了中产阶级抚慰剂功能。
站在作者立场,这是一部清晰、顽固的道德说教片。身处加州好莱坞,一个消费主义天堂和文化景观生产总基地,一个够聪明的导演也许早晚会产生这些愤世嫉俗的反思。他将环顾包围着他的策展商、出版公司、报社等一众现代资本主义文化装置,然后进行一次最最微末的控诉。
我们似乎看到,有人对社会道德的败坏痛心疾首了,而那些文化装置是罪魁祸首。我们看到,有人在将传统当田园牧歌怀念着,这是美国早期清教徒移民的传统,那时虽然贫穷、落后,传统虽然古板,但却象征着忠贞、诚实、虔信等一切美好价值。甚至印第安人的传统,都比现在的新潮玩意儿更正派,更士绅。
我们还看到,罪责被市场稀释后,将一切都推诿给道德后,愤世嫉俗将无法收场。要避免犬儒化,那个在文化资本上同为弱势的女人,就要被牺牲。她对大城市的向往被彻底污名化,她只有以一个不择手段攀升的乡土淫娃形象出现,男主角醒悟后的崇高化进程才能完成。这是男性共同体的胜利,也是既得利益者的胜利。这是合谋。
这个叙事暗含着这样的观念:一个能在爱情与家庭中安分守己、知足常乐、敬畏传统的小县城人,才是美好而值得歌颂的;而一个贪点心想通过不正经手段发财进入大城市的人,则必死(偷印第安人东西被困的男人),或是道德败坏(男人的妻子)。 所以我说,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绝望与希望都很可笑的龌龊故事。
片名翻译太难懂了,把自己理解的片名放在标题。
电影虽然是51年作品,除了结尾丘克之死和他的悔悟颇显老套外,故事本身已经超越了时代,因为人性始终未变。很容易在今天找到相似案例。比如那个只拍照不肯救人导致拍摄者饿死的摄影师。
本片之所以经典,并不仅仅因为主题,剧本的完整与严谨更令人惊讶。影片详细说明了一个老练的记者如何通过利益捆绑最终害死了报道对象~里奥。
写到这,忽然想起2千年韩国的《隧道》,当时还觉得十分深刻,没想到半个世纪前同样的故事就被人拍出来了。
丘克自己的能力和野心,使得其第一时间成功见到受害者,取得信任;随即以帮助竞选宣传为由成功拉拢警长,获得了独家采访权;接着又通过利益诱惑向往大都市的里奥妻子留下来继续扮演自己新闻中读者喜闻乐见的贤妻角色,并冷酷的拒绝了里奥妻子的求爱,发现事态不妙后又主动示好;事件发酵后,又以此为要挟大报社重新回纽约。
当然,故事最后丘克还是被自己的良知打败了。但是这个转折并不生硬,里奥的表现还有丘克的挣扎都清晰地传达了出来。
电影另一个有意思的地方是蜂拥而来的游客,类似于中国的葬礼,很神奇地将悲剧变成狂欢。入口处的收费,由50美分涨到1美元,唱给游客而非里奥的歌曲(忽然就想起了现在的所谓致敬),甚至还有摩天轮等各种娱乐活动。
正如丘克所说,读者喜欢的是一个人的冒险故事,像鲁滨逊一样。读者将严肃新闻当作娱乐休闲的方式,诞生了丘克这样的记者。也许换一个角度,芸芸众生对平淡现实的不满,对英雄传奇故事的渴望,催生了丘克。
Kirk Douglas饰演这种幡然醒悟的浪子相得益彰,此类角色也较为讨巧;现实中每天都发生着这些真实的悲剧,可惜并无一个倒下的记者绽放微光。
“最后一分钟巨牛逼。镜头从一般男性高度,降到桌椅高度,再降到地板高度,然后男主角像一座大山一般地倒在镜头面前,绝对堪称影史最牛逼仰拍镜头。”——仁直
洞外嘉年华群相谱&娱乐至死的前瞻图景。比利·怀尔德的妙语连珠与人性的黑暗面构成了荒诞而不无苦涩的反讽。狡诈而野心勃勃的记者Chuck Tatum也成为柯克·道格拉斯演员生涯中最为癫狂的角色。结尾倒地定格很有力度,但其死亡编排得过于刻意了。 | 帐篷与专列 | 我在船上,你们都在水里呢。(8.5/10)
出名要趁人之危,炒作至死方休~
本片获1952年奥斯卡最佳编剧奖
一个人的落难,在媒体策划下迅速被开发出观光价值,演变成全国范围的娱乐事件。各方人物在利益驱动下纷纷入场,进入角色,形成一种合谋关系。苏珊桑塔格所诟病的现代奇观社会中,他者的血泪痛苦、乃至生活隐私都成为公众消遣的对象,被大量制造大量消费。比利怀德是预言帝、讽刺大师和专注细节的魔鬼。
B+/ 相比人间,地狱似乎更接近天堂。编排确有刻意之嫌,格局的铺开与收拢都略显仓促。然而比利怀德的功力放到六十年后同类题材中依然无可匹敌。群像不可谓不精准,各个焦点的平衡操纵简直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观影过程中最可怕的联想竟然是伍德斯托克音乐节:(
唯利是图的新闻机制把一场简单的营救变为景观,“谋杀”了一个人,并使美国梦与美国精神在此交锋。比利·怀尔德将一部有着近似黑色电影开头的影片转向了卡普拉式的诘问,游乐场的段落甚至让我想到费里尼。
这是我现在看过的怀尔德中最有泄愤欲的一部了,说它是黑色电影,更不如说是纪实文学。五年,十年,五十年,媒体公知与社会的关系从未改变,他们吹嘘,膨胀,自我埋葬。你有亲眼见证过道德崩塌吗?那应该是柯克道格拉斯猝然倒地的模样。
新闻与传播学专业学生必看,自媒体从业者,新闻标题党,内容策划党……统统必看。读者需要,市场需要就是王道?没有新闻,制造新闻也要抢头版头条;没有热点,制造热点也要博取眼球关注。
曾担心会怎样收尾,看到结局由衷赞叹,怀德还未让我失望过。它完美呈现了始作俑者或许会悔过但他造就的世界已与其本人的意志无关的现实。最坏的是世界就是电影描述的样子且看起来它永不会过时,而这个不伪善的结局是对受伤或清醒的人最好的交代。
难以想象这是六十年前的电影,片中发生的事情现在还在上演,这也是剧情能够吸引人的地方吧,很难说这种一成不变是源于社会还是人性的本质。媒体是审视世界的双眼,有什么样的社会,就产生什么样的媒体,看到什么样的人性。 比利怀德自编自导的经典黑色电影, 结尾十分精彩,兼具鞭挞的力量和温暖余光。
Billy Wilder对他的主人公真是一贯的立场暧昧,不过这次却又异常的清晰,可能是Douglas人太有“正气”?开始希望他们能让讽刺以闹剧收尾的,可这个三观如此正的结局竟然也收得这么自然不做作。这比后来The Apartment的HE强多了
这部电影加一部《成功的滋味》,都该是给新闻人梦想最大的打击吧,坏的不是主角,他们只是棋子啊,有利可图时几千人围着转,事情结束下一秒就人走茶凉。现在网络时代大家就点点鼠标分享一下,五十年代的蹭热点可完全不一样,真是壮观啊。虽有心理准备,看到电影里的场景还是吓到咋舌
8/8.5 一人落难万人狂欢 树倒猢狲散的背后是对吃瓜群众 无良媒体 污吏横行的社会的无情嘲讽 科克道格拉斯那一倒象征着媒体的道德素质的破产 怀尔德恐怕早在几十年前就预见到了今日媒体的现状 human interest与tell me truly 和真相相比更重要的是一个吸引大众眼球的big news 正是如此才有今日被媒体牵着鼻子的大众。而又是什么在牵引媒体呢?当人们无法从物质消费中得到满足而陷入精神贫瘠的状态时你我都有可能是下一个深处山洞困境里的那个可怜的人。
本该是生死营救却变成全民围观的狂欢,近乎癫狂的黑色幽默背后是现代新闻业无情的本质:没有新闻就制造新闻,眼球关注意味着一切。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个行业不但没有改变,反而在自媒体和标题党的加持下变本加厉,上演着一幕幕秃鹫饕餮尸体的盛宴。媒体人必看。
8.6《倒扣的王牌》的失败似乎的理所当然的,揭露与讽刺传媒业,扇媒体的耳光结果被媒体扇一道耳光,于是受尽了口诛笔伐;又尽一切所能描绘一群受媒体摆布的愚蠢大众,他人的灾难成了观众的嘉年华,于是票房失利,之后比利怀尔德就再也没有拍过黑色电影了,但看完后没人能忘记柯克道格拉斯倒下的定格
自作孽,不可活!丘克,到了最后热闹是属于那一群披着慈善外衣装出一副热心关怀样子的旁观者们,你什么也没有,是的,作为记者,你制造了新闻,一个引人注目的新闻,并引导着新闻趋势,但是你忘了,一切都是不可预知,一切都在变化,你不能按常理出牌,不能对你做出批判,你的悲剧是新闻体制下的无奈
比利怀尔德绝对是天才导演,让人敬佩得五体投地。每个镜头切换都关联紧密,将故事讲述得简明犀利,还不失去思考空间。老道格拉斯演技一流,很容易看出父子相同的眼神。为了新闻这个题材让我想到了夜行者。
【B-】觉得蛮一般的,所有的剧情编排都太刻意了。凯歌的《搜索》是从这片找的灵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