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Cuz This Irish-Kindest Man Was Killed。
Danny是個好男人。
他從不傷害任何一個好人。
而且他也不隨便睡一個姑娘。
要睡叻便負責到底。
直到結婚。
這樣噠男人就算他是黑手黨又怎麼樣。
社會也認定他是一個除惡揚善噠好人。
但他死叻。
不是被某個人殺死。
而是被這個年代殺死。
被美國這個多民族主義噠熔爐所殺死。
他也許身負撒旦噠能力。
但絕對也上帝仁慈噠光環。
當他決定把身上噠十字架摘下來給一個陌生噠崇拜他噠小朋友時他就已經想好這一切都結束叻。
心愛噠女人、自己噠孩子、最要好噠兄弟都已經離開叻自己。
孤獨一世還有甚麼意義。
還不如化成傳奇。
也許有一天還會被拍成電影來被後人紀念。
2 ) kill the irishman
一部男性荷尔蒙横飞的片。剧情上来说不是很亮眼,最后danny的死也是可以做出提前预测的一种宿命论结局,有勇有谋有种有正义感的威猛帅哥最后一定会死掉,让全片染上悲剧主义色彩观影者才会印象更加深刻。本片节奏沉稳,基本没有大场面或者扣人心弦的场景,只是慢悠悠地讲述关于danny这个人的故事。对于danny这个人的性格办事风格铺垫很多,基本上黑帮电影该有的场景电影里都演了一遍,肯定是精彩的,但是正因为桥段重复,所以也必定不能成为经典。与方基默扮演的人物之间的情谊显得有点莫名其妙,被爱尔兰老妇女说醒又显得很突兀。。。。
可能这句是经典台词吧:you said you wanted to be the bigs, sometimes you gotta do the things you don't like.
3 ) 总感觉是一部港片。
这几年很缺黑帮片。但凡拍了也总像玩命速递一样,只是动作片。难得找到一部。配乐和镜头想起了很多港产片。
4 ) 没有谁是杀不死的,不死的只有精神
算是黑帮电影吧。
从码头工,到工会主席,到牢犯,到收债的打手,到垄断垃圾业巨头,到黑帮悬赏追杀的人物。
这是一个传奇人物的传奇一生。虽没经过良好教育,但却读通了许多书,而且极具商业头脑,科尔特人的勇敢、忠诚以及善良在他的身上表现无疑。
虽然影片中没有响当当的演员,但仍然很好看。
5 ) 上帝恩赐勇敢的人
下载这个片子很久了 一直没顾得上看 难得晚上有闲工夫 一个人静下来 演员的表演不用多说 觉得他们本人就是那个角色一样 就是觉得片子的节奏似乎稍快了一些 可能也是导演的影像风格 全片紧凑无尿点 但是很多地方如果多着重些笔墨也许会更有黑帮史诗的感觉 比如主人公如何一步步做大做强自己的事业 比如黑帮上层众大佬的阴谋权术勾心斗角等等 感觉应该完全可以拍成三个小时的戏 特别是格林的警察朋友 互动和冲突在多些应该更好
但是整体看 这部片子已经无瑕疵可挑了 以前的黑帮有原则 有底线 最重要的是有头脑 现在的黑帮也有头脑 但是原则和底线似乎随时都可以模糊 坏人也有让人爱的地方 而且让人爱的极致
整部片子配乐太赞了 爱尔兰风格音乐勾勒出的悲情配合影像将情绪渲染到极致
6 ) 令人痛心的黑帮火拼电影
这是一部纯粹的黑帮火拼电影。主人公从一个码头工人起家,经历了工会腐败,一直混到黑帮头目,让另一黑帮头目坐卧不安,锋芒毕露也让其引来了多次的袭击、谋杀。自己的小心翼翼和爱尔兰人的运气一直眷顾着他,不可能思议地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手枪和炸弹袭击。就情节而言,也并没有什么一波三折,但奇怪的是我看完以后,居然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或许是对主人公最后无法摆脱自己的命运的悲悯吧。主人公的死亡来临之时的音乐,已经提前告诉命运的结局。火拼的结果是两败俱“亡”,也许是最好的结果吧。这也就是因果了,终须报的。再好的运气,也总有一天会离去的,哪怕是偶尔一刹那的离去,也会了断因果报应。
7 )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一个流氓要如何才能让同行对他恨之入骨又不得不心生佩服?除了心狠手辣之外,还得有文化。正所谓“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所以丹尼·格利因出头露脸了,尤其是在没多大出息的爱尔兰裔移民中。
《杀死这个爱尔兰人》之所以好看,是因为它就是个真实的故事,生活永远都比编出来的故事更精彩,更能打动人心。丹尼·格利因是克里夫兰爱尔兰族裔里很普通的一员,高中都没有毕业,却“几乎读遍国会图书馆里所有的书”。我很喜欢看他跟黑手党和奸商斗智斗勇时那种气定神闲的样子,和一点点书卷气。还在码头当工会主席时,苏格兰运输商为了装卸费过来跟他叫板,嘲笑他是吃土豆的。土豆确实是爱尔兰人的主食,19世纪末,土豆霉菌在爱尔兰肆虐,欠收造成的大饥荒让爱尔兰饿死了几百万人,这也是美国迎来第一批爱尔兰移民潮的原因。从此“吃土豆的”就成了嘲讽爱尔兰人的说法。丹尼·格利因很淡定地回答:说到饮食习惯,苏格兰人吃的羊杂包是把调好味的猪油塞到羊结肠里,所以我或许是吃土豆的,但我从不吃羊屁股里流出来的油。苏格兰人哑口无言,讪笑着离去。
丹尼·格利因确实很像个现代罗宾汉,在当工会主席的时候从穿着到楼梯和车的颜色都是绿,在邻居爱尔兰老太太的教诲下——爱尔兰人虽然酗酒、爱说谎,但每个爱尔兰人都有善良的一面——丹尼·格利因开始行善。爱尔兰人是很虔诚的天主教徒,邻居老太太送给丹尼的十字架在影片里就成了一个隐喻,他做大量的善事,甚至在圣诞节给警察送礼物。在记者问他为什么总是能逃过黑手党的暗杀时,这个爱尔兰人说,上帝要我死我就死呗。影片的结尾,他把这个十字架送给了一个爱尔兰小孩,身边的汽车炸弹随之就爆炸了。送出十字架的那一刻,上帝已经离他远去,于是,他死了。
饰演丹尼·格利因的雷·史蒂文森本来就是北爱尔兰人,对本民族的特性和文化的理解自然是得心应手,影片中讲到爱尔兰文化的东西不少,比如丹尼送给女友的克拉达戒指:皇冠朝向指尖戴表示已经恋爱或结婚了,心朝向指尖戴便表明现在单身。丹尼要女友自己想好了再选择如何佩戴,一个重情意的爱尔兰人形象就在展现在观众面前。《杀死这个爱尔兰人》并不是一部瞄准国际市场的电影,从爱尔兰移民的文化,到爱尔兰人和意大利人的斗争,再到当时的社会环境等等,对美国的现代史和社会现状没有一点了解的话,这个片子会有很多看不明白的地方。当然这种故事,和这类叙述方式在很多美国电影里都出现过,尤其是黑帮片,当电影开始时会让你想起很多同类电影,比如《美国往事》、《忠奸人》、《教父》等等。
由于躲过数次黑手党的暗杀,丹尼被称为杀不死的爱尔兰人。有些看过该片的观众就总结:在公园做俯卧撑的人惹不起啊。有好几次,丹尼都是早上在公园做俯卧撑时遭到暗杀,又被他成功躲过,有一次,仇家开车过来撞他,还朝他连开三枪,结果他一枪就把对方爆头……
雷·史蒂文森之外,这部电影里最出名的演员就是方·基默,他在电影里扮演一个警察,其原型就是写《杀死这个爱尔兰人》原作小说的那个警察。方·基默,从前的方法派演技帅哥如今已经变成了一个中年死胖子。去年他在一个独家采访里说,宁愿用饮食来代替精神的沮丧。后来美国一家报纸的文章写得也尖刻,说什么“再不控制体重银幕就装不下了,哪怕IMAX技术现在很流行”;什么“他现在出镜的机会越来越少,除非他有足够的钱,否则那些容易吃胖的食物也不便宜”等等。我只能把这些话理解为“怒其不争”。
确实,在整个上世纪90年代,方·基墨就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1991年,他为了在电影《门》里演好“大门”乐队的主场吉姆·莫瑞森,用他所特有的热情游说导演和编剧,并花了六个月的时间减肥,留长头发,熟悉吉姆·莫瑞森所唱的每一首歌,并且时时刻刻穿着皮靴及皮裤,性感异常。后来他出演的《蝙蝠侠》也让这个漫画英雄的形象在银幕上得到认可。方·基默最擅长演性格复杂的英雄角色,比如1997年的《圣徒》,他就扮演一个英雄,用各种圣徒的名作作为化名,对付犯罪份子。
在演戏这件事上,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国产“方·基墨”——贾宏声,都憋着跟自己较劲,想要出好作品。只不过贾宏声最终选择了自杀来对抗执着带来的心理问题,而方·基默的选择是暴饮暴食。
《预言者》之后最好的黑帮片。
这个角色天造地设的扮演者应是John Wayne。可惜墓木已拱。
三星半
好久不见的好电影。
这个来自爱尔兰的凯尔特人有着上帝的恩赐,讲原则、有头脑、会打架、重兄弟、疼女人,性格饱满的传记人物、史诗感强烈的黑帮片,最后爱尔兰风笛响起的时候,将这个怎么也干不掉的爱尔兰人的传奇宿命渲染到了极致。
哪都有爱尔兰黑帮,哪都有都柏林土匪。
面条电影
就喜欢这种黑帮片 有很强的写实意味 演员表演也都非常到位
或许这是一曲挽歌吧,某些地方煽情过度了,某些细节处理又过于简单,若是老马丁来拍这片子应该会更凌厉更冷酷,但节奏感是真棒啊,真实影像资料和影片的结合也不错;沃肯还真是戏精,短短几次出场,过目不忘。
像雅克梅林,不够帅
传奇
轰!轰!轰!最后一幕,爱尔兰风笛忧伤到爆炸。
本年度最好黑帮片,结尾的时候爱尔兰风笛一响特有感觉,真的强烈建议各大二三线城市,县乡各级中下层黑道从业人员观看,非常不错。
好复古的风格啊 相当喜欢
美国的黑帮片拍着拍着就拍出了人格魅力,中国的黑帮片从第一分钟开始就被绳之以法。
一点都不花里胡哨的黑帮片。其实换个人物,就是一部英雄成长的史诗片。这片子反而让我想起梅尔吉普森的《勇敢的心》,同样是具有很强的民族性的刚毅男人,豪情万丈又柔情万千。
很赞的一部传记式的片子
纪实的总是好的
倔强的爱尔兰,不灭的凯尔特精神,忧伤的风笛声,Potato Eater!为什么汽车安炸弹谋杀法可以屡试不爽?
克利夫兰的骑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