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是洪都拉斯,也有说是危地马拉。其实并不重要。
1945-1950年左右,南美洲某个小镇。
这些地方有一个共同点:①是原来西班牙的殖民地。②人种混杂。有原来殖民地白人后裔;有印第安原住民;有白人与印第安人的混血。有逃难来的原黑奴的后裔;有黑人与印第安人混血,还有白人与黑人混血。其中,白人与印第安人混血占有绝大多数。影片里有展示:
这个地方的特点是:地广人稀,非常贫瘠,而且交通极为不便。
当然,不晓得什么原因,这个荒芜的小镇居然聚集了一群来自美国和欧洲的各地的白人流浪汉。
这群人有德国人、美国人、意大利人、荷兰人、法国人等等,都没有正式工作。至于他们为何来此,不得而知。这个小镇有美国的一家石油公司SOC的基地。但这些人似乎并不是为开采石油而来。因为石油公司要么是从美国本部派来的正式员工,要么是雇佣当地的本地员工。这些欧洲的流浪者似乎是黑户,没有合法身份。只能打零工。
并且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离开这个地方。但都没有足够的钱。
影片总共时长02:28:09。不过真正精彩的恐惧运输从1个小时之后,才正式开始。前面的都是铺垫。
影片前半部分,大部分发生在一个酒吧里。下面对一些人物进行简要介绍:
1、酒吧
①酒吧老板: 埃尔南德兹,本地白人。开了这么一家小酒吧。雇佣了三个人。司机班巴(宾巴)。虽然嘴巴比较讨厌,喜欢骂这些流浪汉,但人并不坏。
②黑妹:本地人,端茶送水,没什么戏份。
③白妹:琳达( 兰达 ),本地白人,没文化,在酒吧主要是擦地板搞卫生。喜欢主角马里奥,挨打挨骂都对马里奥不离不弃。其存在的主要意义就是为了说明马里奥是个不负责任的花花公子。
④班巴:外来流浪白人中的一员,在酒吧当司机。每月的钱只够喝酒。电影后半段成为”死亡四人组“之一。
2、白人流浪汉
①斯梅洛夫:影片从他打狗开始。中间有帮助人照相等镜头,算是刺头一个。不过开车水平还可以,进入了“死亡四人组”。
斯梅洛夫退出“死亡四人组”是在贝尔纳多上吊之后,估计还是心有余悸,加上乔先生的威胁,于是就退出了。不过却因祸得福,保住了一条命。【有人说他被乔先生杀死了,并没有。影片后来他在酒吧跳舞来着。】
②贝尔纳多:有美国护照,但没钱回去。没有通过司机考核后,写遗书,然后上吊自杀。
③迪克:美国人。这个角色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他的口说出运输炸药的危险。然后他直接退出了。为后面的危险情节做铺垫。
④医生:医生也是这帮白人流浪汉的一员,收入刚够喝酒,但不足以离开本地。他这个角色的作用,是为了说明吕伊吉(路易吉)得了癌症,命不久矣。
3、美国石油公司SOC代表:比尔·奥布莱恩Bill O'Brien。
奥布莱恩是乔先生的老朋友,俩人年轻时候曾经一起闯荡江湖。现在奥布莱恩混得有模有样,但乔先生却落魄了。应该说,奥布莱恩这个角色也不坏。他为了规避企业风险,聘请了流浪汉。但开出了高价。这对这些流浪汉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4、死亡四人组
下面,介绍死亡四人组的情况。
①班巴(宾巴):前面已经介绍过了。这里再多说两句。他在酒吧当临时司机,但挣钱都用来喝酒了。
②吕伊吉:生性乐观,爽直,讲义气。得了癌症,一心存钱想回家。
③乔先生:混社会的典型代表。严格的说,乔的表现不算差。他跟SOC的老板是老朋友,随身带枪,还懂得贿赂海关。这个人设应该在社会上很混得开的。无奈“掉毛的凤凰不如鸡”,最后他通过威胁斯梅洛夫,成功进入“四人死亡组”,但前后对比太强烈。应该算是塑造比较成功的人物。
④马里奥:这是故事绝对的主角了。遇到乔先生之前,就是一个十足的混混。
遇到乔先生之后,被乔先生给迷惑了,乔先生成了他的偶像。
当然,这是为了后来,马里奥看不起乔先生做铺垫。
1、油井井喷事故处理:
SOC公司的油井井喷着火,死伤了几十个人。SOC项目部进行应急处理:
①舆情管控:项目部经理比尔·奥布莱恩亲自对付记者;
②原因分析:安排专人对付美国总部来的事故调查团;将原因推给死去的现场人员;
③家属安抚:给与赔偿金;
④制定现场灭火方案:运送硝化甘油到现场,炸灭油井。
严格来说,这个安排还是比较科学的。属于企业常规操作。尤其是里面把责任推给死者。估计大家并不陌生【常规操作不等于合法哈,这是从企业角度说的】。
应急处理的四个方面,应该说都没有问题。问题出在第四个方面:油井现场没有足够的炸药。
2、存在难点及解决方案
所以,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如何把炸药从项目部运送到500公里外的井场去?
因为这个炸药硝化甘油是危化品,最怕震动和碰撞。稍有不慎,就爆炸。
项目部进行了问题分析:
(1)运输工具:
两辆车况最好的车。硝酸甘油是危化品,按照规定必须由特种车辆运输。影片里提供的也确实是特种车辆,但不是针对硝酸甘油运输的。硝化甘油最怕的是震动和碰撞,而这两辆车的防震装置达不到要求。
有分析说,这车身上喷着”50英尺内禁止吸烟“,这四个高度紧张的人、却不停的在吸烟,跟他们恐惧的心理不符。其实,这两辆特种运输车是临时调过来运输硝化甘油的,它们本身不是运输硝化甘油的。所以,这个”禁止吸烟“的警示,不是针对运输硝化甘油的。
这四个人了解的情况就是,硝化甘油怕震动和碰撞,不怕烟火。
(2)人员准备:
危化品的运输需要特种车辆,还需要取得特种运输证的司机。严格说来,还需要具有专业证件的押车人员。
但影片里没有说有人没有这类人员。我是倾向于有专业司机和专业人员的。如果没有,该公司这么大量的硝化甘油是如何运过去的?日常怎么保管的?日常如何使用的?难道不需要运输吗?
所以,专业的人员和司机肯定都是有的。但这些人员只有在满足安全条件的前提下才会同意工作。而影片里的车辆就属于不安全因素。【其实,严格来说,该公司既然现场有这么大量的硝化甘油,现场肯定也会有相应的运输特种车辆的。所以,说没有运输车辆,我觉得是一个BUG。但如果有的话,这个电影的前提”恐惧“就不存在的。】
而美国的工会对资本家要求非常严格,所以公司不敢安排这些属于工会的专业人员去从事这件不满足安全要求的工作【不晓得是不是美帝的阴谋啊,没想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会如此强大!】。
那么司乘人员就不能从正式职工里选择。只能从非工会的人员中选择。
那么为什么不选择当地人呢?①当地人可能也有工会;②当地人出事之后,会面临家属闹事,高额赔偿等。
最后,将目标锁定在当地流浪的外国人身上:①没有工会保护;②穷困潦倒,愿意冒险;③死后没人管,没人闹事,也不需要进行巨额赔偿。
当然,SOC公司项目部经理比尔·奥布莱恩还是很人性化的:
A、提前告知工作任务,告知风险,亲自演示硝化甘油的爆炸力。【不存在欺骗行为】
B、给与巨额报酬;【有分析说当时的2000美金,相当于2015年的20000美金。】
C、本着自愿的原则,可以退出。
D 、亲自把关,对司机进行考核;【其实是对公司负责,也是对司机自己负责。】
(3)路况分析
从影片看,这条路是项目部到井场经常走的路,大致分六部分,总长500公里左右。正常情况下,一天可到。
这条路熟悉的人还是蛮多的。比如”死亡四人组“里,就有马里奥和班巴俩人熟悉路况。从影片也可以看出来,马里奥和班巴也是比较冷静的,这跟他俩熟悉路况有关。而吕伊吉和乔先生是全程都高度紧张的。吕伊吉是因为本身得了癌症,虽然紧张倒不至于夸张;而乔先生从一开始就耍起了小聪明,最后到了心理崩溃的边缘。
这条路真正的风险路段只有搓衣板路和山路。电影中的”拐角“倒车处,其实属于”之字形“山路的一部分;高处”落石“,也属于山路的一部分。
出小镇的路、竹林、树林、进入井场的荒漠的路风险相对都是比较小的。
当然,影片为了情节刺激,在风险最大的路段虽然遇到了困难,但并没有出事。反而是在风险比较小的树林路段出了事情。
第一辆车出事不明原因,但显然是疏忽大意了。俗话说”淹死的都是会水的“。班巴是熟悉这段路的。面对搓衣板路、之字路、高处落实等困难,他都完美解决了。进入树林后,班巴认为没有什么风险了,放松了警惕,开始刮胡子聊天。结果,很有可能是树枝的敲击、甚至于从树上掉落的枯木等,造成了硝化甘油的震动或者碰撞,从而车辆爆炸了。
班巴和吕伊吉,”像飞机起飞一样“,在爆炸中消失了。但他们把本来风险很小的树林这段路中间,炸出了一个大坑,且被炸断的油管还在源源不断的往坑里流石油。
这给马里奥和乔先生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当然,马里奥还是克服了困难,但害死了乔先生。
这段路况,在出发前,SOC公司的项目部的头头们是分析了风险的。他们采取的管控措施就是:①派出两辆车,两车相隔30分钟路程,以提升运输的成功率。②提早出发,尽量在一天之内赶到。
这个措施是有效的,且达到了最终的目的:确实在一天之内,炸药送到了。
但是,还有没有改进的地方呢?
其实,运送如此重要的危化品,真正的重点是实时路况的掌握,确保危化品运输过程中道路通畅。
如果是我,我会:
①再安排一辆空车、再雇佣两个人。让这辆车打头阵,提前半小时出发,以便及时发现危险路况。【这两个人必须是像马里奥和班巴这样对路况比较熟悉的。】
②在关键路段等候。比如搓衣板路的起始处。在后两辆车到达后,这辆车按照60迈的速度把搓衣板路跑一遍(也就30分钟路程),确保搓衣板路全程无障碍。【当然不是100%确保,但可以降低搓衣板路上的发生事故的概率,比如石块、还有印第安人放牧的牛羊、对面来车等等】。再比如,可以提前发现山上的落石,及早往回开去通风报信,确保危化品的安全距离。
当然,不是说这样就可以避免事故发生,但至少对降低发生事故概率是有帮助的。且也不过是多增加了两个人的报酬(4000美金)而已。这点钱,对于SOC井场事故的损失,实在是微不足道的。
上面我们分析了,运输过程中最大的风险是实时路况不明。
但这四个人遇到的困难,都跟路况关系不是很大。
第一段搓衣板路,风险点居然是车辆用油不合格导致的。说明出车前的检查是多么重要。影片中,老奸巨猾的乔先生对胎压、汽车灯等都进行了检查,应该是绝对有必要的,也是极其正确的。但他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要去检查油品。毕竟,加不合格的汽油,对SOC公司自己也没好处嘛。可惜,恰恰就有这么不负责任的员工,加了不合格的油
第二段路之子路口,完全是有惊无险。整个倒车过程,就让人不理解,指挥的人直接站在车辆的正后方,司机根本看不到后面的人,也听不到后面的人的声音。导致整个指挥的人根本发挥不了作用。比如乔先生掉落那一段。要我说,乔先生对之子路口的风险评估是极其正确的。只是马里奥不听,硬是凭借运气,挺过去了。
第三段的炸毁高山落石。当时应该说是最佳方案了。但对安全距离评估不够。车辆还要多倒一倒。但也挺过去了。
第四段过油坑,马里奥有点意气用事了。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马里奥亲自下坑去探明情况,毕竟他是司机。为了确保行车安全,并且是生死攸关的安全,难道不应该自己亲自去探路吗?
但马里奥却安排了乔先生去探坑,这也没有关系。等乔先生探坑完毕,摸清楚情况之后,他再去核实。然后再去开车,也没有问题啊。
但他却选择了让乔先生去探坑的同时,他去开车。
只能说,他对这个坑的风险评估不足,认为没什么。即使乔先生真发现了什么情况,在他眼里,也是胆小的乔先生在小题大做。
他让乔先生去探坑的真正用意,只怕是故意想整一整乔先生吧。
但很不幸,他害得乔先生出事了。最后死在了车上。
这段其实还是满合理的,跟马里奥的性格很合拍。如果全程马里奥都那么冷静,那就不是马里奥了。
也不会有后面拿到钱之后的得意忘形,最后跌落山崖了。
【未完待续】
第一幕
男主登场,一个贫穷的青年,祖登场,做足了时髦范,受到酒吧老板的招待,两人接触才知道祖已经落魄。两人找到一份危险的司机工作,立场的竞争者告知观众多危险,少女知道这场冒险有去无回,带着未知贫穷的阻拦(我不喜欢这个世纪塑造的女性角色),但soc的老板和祖是久交对他有偏见,祖利用手段进入四位司机行列
第二幕
两人开始旅程,这才发现祖也没有表面的镇定,他的精明上流随着他的衣着一点点褪去,①另一队过转折口的互帮互助与主角组形成对比,让观众代入,同时为他们提着一口气,②炸石头,将甘油搬出,同时主角合租伙伴的受伤让观众提着口气。
第三幕
继续前行,本以为一片光明,不想另一队炸了,两人前行中祖指挥车被折断腿,主角含泪上路,祖死亡。 化工厂的人看到主角来了,主角得到一笔钱,却不想在路上的时候因为得意而死亡
★
这部剧给我带来的是极致震撼,非常经典的故事电影,一个好的简介也会帮助观众顺利故事路线,如果没有简介,我的揪心会减少一半,当然体验感也会减少。
人物弧光处理完美,尤其是男主从一开始的小人物在处事时的英勇,而祖是从刚开始的绅士,如他的衣物一样褪去,最终观众发现对方只是一个怯懦的胆小鬼! 女主的美貌在这部电影里成了最艳丽的装饰,但以男性视角的描写让我无法接受。酒馆老板被演得活灵活现,男主合租伙伴因为肺部有水泥而拼死一搏,让我代入感十足。
一部精彩的黑色幽默片!
补充:刚才看短评有人质疑为何让卡车倒退这么大一截,同时浪费胶片特写水泥搅拌炉掉落山崖。以我的第一情绪来看,大多是让观众产生抵触情绪,例如“看!这就是你不听同伴指挥的下场!对方非但掉落下去,你也差点奄奄一息!”毕竟在卡车出来的时候,轮胎明显已经过了木板线。观众在跟着主角无措后悔时,却不想镜头一转,祖转头已经登上山崖,就是他胆小鬼害怕甘油爆炸!
《恐惧的代价》 首先感谢韩老师千里迢迢来北京看北京国际电影节,并且请我看电影[笑cry]。遗憾的是之后的场次我都有课去不了。开心的是原来韩老师也看我影评并且认为写的不错哈哈哈。受到电影学大佬的肯定。 我和韩老师看电影都是想追寻那种电影带给我们的直接感受! 这部电影在深影看的,巨幕挺好的不过字幕在最下面,前面女士一探头我就看不到了。总体而言看黑白电影还是费眼啊。 个人觉得这个电影还可以但不能算是优秀。因为首先作为惊险类电影,导演的剪辑手法确实让观众声临其境,尤其是两辆卡车,四个司机的面部表演,都很会让人入戏。不能受到颠簸的易爆品,在困难重重的路上。每次看着那路况都觉得要炸。说实话后一个小时我的心是一直悬着的。从一开始宾巴吓得摔了杯子,到后面Joe总不敢加速。导演完全让我陷入那个紧张恐惧的场景,并且面临的是未知而随时的危险。不过一直演下去,当成功炸了石头他们握手,我感觉圆满结局要来了,结果莫名前面车被炸了。说实话我觉得宾巴和鲁奇不该死,他俩很和谐也很有牺牲精神。Joe每次怕得要死而且不帮忙,马里奥呢,他其实也离不开Joe。但马里奥每次都不管Joe的死活。里面的人性值得思考。耀武扬威的Joe在车上彻底失去胆气,马里奥为了成功不顾同伴安全。 当马里奥最后成功送过去危险品,他回来时,一开始放《蓝色多瑙河》马里奥笑着胡乱开车,而酒馆里大家也都在跳舞。真的非常放松,我作为观众其实也感受到那种脱离死亡恐惧,可以迎向美好生活的开心。不过马里奥一直那么骚操作我就知道他得凉了,果然,乐极生悲。 影片的问题在于核心表达不明,它反应了人性反映了资本的黑暗,但是面面俱到,却全部突出,以至于我和韩老师出来都很懵逼。 哈哈哈不过刺激还是刺激的!
一小时起的公路历险实景豪华紧张得百爪挠心,择友线贯穿始终也是一波三折,男主浪子一搭上老江湖立马踢开胖子室友和倒贴女友,胖子开车时和美国硬汉迅速建立友谊而且证明自己也是条硬汉,老江湖却临危变狗熊甚至弃友不顾,牵出男主的种种薄情和人情味,人心炎凉,命运难料。
太他妈的精彩了好么!全场几百人一起窒息,一起尖叫的感觉真不赖!两辆自爆卡车的死亡之路,四个老司机的绝命之旅。然鹅这个故事还是告诉了人们两个永恒却质朴的真理:1.重赏之下必有勇夫。2.乐极可是要生悲的。
不读简介就看电影,开始以为是劳苦革命片,然后是赏金任务片,再然后是兄弟义气片,两个配角死后成了紧张的悬疑片,主角送货成功我以为是主旋律英雄片,人们庆祝时英雄得意忘形车祸死掉我才知道原来是黑色幽默片。断腿老配角一定是洗点加了机敏减了胆识,前后差距让人掉眼镜。
今年北影节第一场,谢谢赛人推荐。慢速版《狂暴之路》,希区柯克炸弹理论的完美范例。1953年就能把爆炸和惊险场面拍到如此逼真,实在惊人。以“一根绳上的蚂蚱”开始,连场的动作戏都既有执行的实在感又有物性想象力,第一流的观影享受。为钱搏命的赌徒心态带来强人所难的道德困境,第一辆车爆炸时缜密经营,最为令人难忘。片名好像应该译成《恐惧的报酬》吧。
黑白片看得我好兴奋,尤其是修复版的,画面好有质感啊!扣一星是因为:1、个人觉得那个拐弯的桥段实在拍得太费胶卷了,根本没必要往后倒那么多;2、第一辆车你能稍微透露下是怎么爆的么,不至于连片废铁都没了吧;3、要女主干嘛呢?被欺负么……种种比较不好解释的部分。
有趣的是,相比于长年在美国工作的希区柯克而言,克鲁佐或许才是真正对芬奇、诺兰以及当代美剧等商业类型作品产生直接作用的导演――影片不以社会文化的、精神分析的抑或影像自持的元素取胜,而单纯凭借玩弄叙事来营造悬疑感:公路片框架下的"闯关游戏",险象环生的种种细节巧合,渐近加速的平行剪辑,无不以渲染故事、操控感官为目的.然而正因其太过执着于"讲述",故事反而只剩贫瘠的枝干,失去了刺激之后的余味:电影没有显现为声画形式,而是仅仅成为了具有更强视觉烘托能力的惊险小说――攫住我们的乃是"恐惧的概念",并非恐惧本身;对电影媒介的误解即由此发端,如挥之不去的幽灵,一路纠缠着二十一世纪的好莱坞工业.
前一个小时的背景人物介绍和铺垫稍嫌过长,但之后则迎来令人感到窒息的一个半小时。克鲁佐对悬念的把玩太厉害,53年的电影在今天看起来仍然如此惊悚好看。其实我更喜欢《乌鸦》的故事,但这一部又的确更精彩。PS:片名直译该是《恐惧的酬劳》。
惊悚公路片!记得看过彩色版的翻拍版但找不到那个片子了。。。据说是《超级玛丽》主角名字的来源???
据说是最早把“交通悬疑片”做到了一个高度,不过千万不要把这部影片当成悬疑惊悚片看,否则会失望的。准确说,这是一部反映人性的黑色电影,电影心理刻画很精彩,结尾的意外虽然有点突兀,但确实是最好的结局,符合黑色电影的精神,蒙太奇配上《蓝色多瑙河》的音乐把那场悬崖翻车拍得美极了
【上海电影节展映】4K修复版。首刷留给大银幕,没有被剧透所以全程心脏吊到嗓子眼一般的紧张揪心,情绪始终被电影所左右。剧作太强大,高潮迭起险象环生。剪辑和音效无比高超。角色形象生动鲜明,深刻表达人性的善与丑。结尾更添讽刺与荒诞,回味无穷。唯一不解是前车的结局没有交代清楚
危险作业生存指南,蔑视恐惧和深陷恐惧都是即将玩完的症状···铺垫也太长了点吧,五零年代能有这样的特效和场面实属不易,确能让人手心湿润呼吸急促,当然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满卡车的硝化甘油
亨利-乔治.克鲁佐(法) :《曼侬》金狮、《恐惧的代价》金熊+金棕榈;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意):《夜》金熊、《红色沙漠》金狮、《放大》金棕榈;罗伯特.奥特曼(美) :《陆军野战医院》金棕榈、《水牛比尔和印第安人》金熊、《人生交叉点》金狮。电影史上只有以上三人获得过欧洲三大电影节三项大奖。
“你负责开车,我负责吓个半死”。这种奇妙的关系,也是导演和观众的较量丫。152分钟的DC修复版,开场飞机降落小城一幕有被惊艳到。大转弯和炸巨石的紧张感也完美。对比了下剧照,掉进石油坑的修复效果,更加有粘稠和窒息感。路弯路直,人物性格的深化和转变,也带出“什么都没有”的命运归宿。
前半段入戏很慢,看完整部才知道是预示了这些人的不归路。困死在小镇还是冲出去,横竖都是死,命运掌握在付得起2000美元的人的手里。开车途中非常惊险,我总是想起《速度与激情》,我完全没感觉的,却在这二十码三十码的换挡中冒了冷汗。牛逼。
“不要冒不必要的风险” 同时获得戛纳金棕榈和柏林金熊,还以为多沉闷,没想到是类似《洞》那样的缓缓紧张、如履薄冰…去程的压力和紧张、回来的释然和放松,悬殊的心态继续酿成悲剧。“如果我一定要死,我希望自己仪表堂堂”
战后年代的绝望沼泽中孕育的黑色经典。前半段营造了人间炼狱的景象,充满各种燥热不安,痛苦焦虑,放大了人的各种本能,所有冲突都一触即发。这才让看起来荒谬的运送之旅,像是通往天堂的唯一路径。跟着悬疑的节奏,仿佛空气被一点点抽走,直到最后的令人窒息,油田的画面极为摄人心魄。
挺过略显冗长沉闷的铺垫便是一路惊心,实打实拍出来的高难度实景场面配上准确的节奏和剪辑,看的人无比震颤,技术大帝克鲁佐;恐惧之旅中人物性格的展示和变化在技术的推动下好生精彩,法国二人组入石油坑中着混身黝黑真是完美的总结和象征。
1.先后获得1953戛纳金棕榈与柏林金熊,此后单片只能参加一个A类电影节。2.克鲁佐的悬念设置与气氛营造极佳,后半程令人胆颤心惊紧张不已,可惜开头人物交代与铺垫部分过长。3.以小孩玩5只拴在绳上的蟑螂起首,命运缩影。4.蓝色多瑙河之舞,个体乐极生悲vs集体否极泰来。5.栅栏后什么也没有。(8.5/10)
《恐惧的代价》所呈现的两种影像机制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视为类型思维之下对于巴赞的反讽,并对其真实性产生质疑,正如同在影片中,他令真实性与社会问题建立在完全架空的南美小镇之中,而这些群像般的非叙事性逐渐被一个相当简单的事件,却又被强烈的黑色宿命氛围与各种喜剧桥段作为支撑。克鲁佐营造了一个徳勒兹《时间-影像》的反面,时间-影像的危机被古老的运动-影像代替。从电影语言来看,是蒙太奇与特写镜头不断入侵,逐渐成为揭示关键时刻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在影片的结尾,平行蒙太奇与“最后一分钟死亡”完全回到了格里菲斯的时代,但影片似乎在此之前就早已完全凝结于Jo布满机油而濒临死亡的面孔之中,令《蓝色多瑙河》的炫技不过是机械降神的伪英雄主义,当它出现在影片的封面,即是对于作者反动性的消解。
剪辑节奏与景别变化的教科书。所谓冗长的铺垫个人纬度反而是亮点,这正是古早经典的独有魅力,不急不缓地交代环境特征与人物面貌。而景别的使用以及叙事手法现今看来压根没有过时,或者说甚至没有过时:足以说明当下电影进步空间之小。石油是魔鬼的浴汤,这一主题亘古不变。即使被生命的温度所感化,空留皮囊终将驶向自我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