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评分2星
我个人对这部电影的看法就是:满足了60年代普罗大众对战争的幻想的同时兼具了娱乐性,但是对于新世纪接触过许许多多写实的战争电影和大制作影片的观众来说,这三个小时非但不惊艳,甚至会有些难熬。我不推荐观看。
以下有剧透内容
影片的多线叙事是《最长的一天》的最大亮点之一。电影不以某一特定人物或者一些特定人物为中心构建故事线,而是创造人物以人物来展现整个事件的不同视角。这样做的好处是能让观众更全面地去了解某一特定事件,在本影片中是诺曼底登陆战。这样做的坏处就是观众的带入感会更弱,更难与某一角色产生共鸣。我对这部影片最后的观感更接近于一部纪录片而不是电影。一小块一小块的片段配上每个人物出场时的字幕给予了我一种影片正在复述这个历史性的时刻的感觉。包括电影的开头,紧张的音乐配上德军的许多镜头,给人一种紧张和压迫的感觉。我认为影片最大的问题在于开头的种种迹象都表明这是一部非常贴近真实历史的影片,那么以战争为题材的它应该是残酷的,应该是严肃的。可是到了电影的中期许多不合时宜的幽默片段出现了,打破了这个基调,并把整部影片的真实性和严肃性拉了下去。举两个例子:第一,随着空降师一起跳伞的神父,第二,擦肩而过的两军部队。神父跟着空降师一起跳伞本身就很魔幻了,居然还安排了一个神父一直潜水找随身行李的片段。这位神父出场没有名字,而且也只出场了一次。没有名字,这个人物并不是根据历史创造出来的,再加上如此魔幻的举动,降低了不少电影的真实性。这个神父只是博观众一笑的工具人,而这个片段也只是为了娱乐性而存在。一长列美军和德军擦肩而过甚至比神父还要神奇。美军发现了德军,大家怀疑这是德军,但却无法确定,那么为什么前一秒还心存怀疑的美军们就在下一秒笃定这些看不清的士兵是友军呢?德军刚刚结束交火,那么说明德军并不是毫无防备,已经意识到空降兵的存在了,又为何看都不看一眼迎面走过来的士兵?诸如此类的片段,不仅让我脱离了代入感,也让我质疑影片本身的严谨性。
最后想补充的一点是,对战争的描写,几乎全都是正面的。没有伤者的痛苦呻吟,只有服装上的表象。有对死者的哀悼,可是只有短短几句台词,剩下的几乎都是对胜利的喜悦。配上称得上是欢快的配乐,给人一种“我们是神佑的一方”的感觉,仿佛战争就是如此轻松。
我对这部电影观感上的冲突就在这里,这是一曲送给胜利一方未参战群众的凯歌,却又在描写中贴近真实试图给予观众代入感。我并不是觉得娱乐性不重要,或是喜剧无法成为经典,只是有些博人一笑的片段不适合这部电影的题材和基调。这是一个很好的娱乐题材,但是不是一部好电影。不兼容的的安排导致了这部电影观感上的冲突和只为了讨好观众赚钱的本质。
这部电影在它的年代是很好的电影,兼顾了代入感和娱乐性,是1962年的爽片。但是在21世纪回看,我们会发现它缺少对历史的严谨,对战争的反思,曾经的大制作在见过无数好莱坞大片的我们面前,也不堪一提。
真正的经典永不退色,而剩下的电影会被慢慢剥去包装,看到没那么闪亮的内核。
最开始喜欢上伯顿的时候,我开始恶补他的电影。无论是哪个电影网站,《最长的一日》里的演员列表,排行第一的永远都是伯顿,我还以为他是主角呢。结果进去看了半天,才发现原来他就是个打酱油的呀,我被骗了。
这部电影的实际主角是约翰韦恩,戏份第二多的是罗伯特米彻姆,他们两个是黄金时代的大咖,在62年时的影坛地位应该是高于伯顿的。
后面跟的一连串星光熠熠的名字,亨利方达,罗德斯泰格尔,罗迪麦克道尔,肖恩康纳利等人也是龙套,拿的片酬和伯顿是一样的,然而他们的排名都在伯顿后面。
因为伯顿是《最长的一日》里的群星之中最红的,就名列第一了,哪怕他只是个龙套。 另一个例子也很有趣。
在《每日邮报》的新闻里,报道奥逊威尔斯的传记出版一事。他在他的录音带里录下了大量他谩骂刻薄各位大明星的内容,从黄金时代到巨星时代无一不包。
卓别林——“傲慢” 奥利弗——“愚蠢,他的《李尔王》是我见过的最糟糕的表演” 吉尔古德——“演莎剧时念台词的语调就像在向秘书口述” 马龙白兰度——“不怎么聪明,脖子像一根巨大香肠” 詹姆斯斯图尔特——“一个坏演员” 贝蒂戴维斯——“叫人无法忍受,我不想再在银幕上看到她” 亨弗莱鲍嘉——“总是在酒吧里打架,需要酒吧服务生拯救的懦夫” 琼芳登——“在银幕上永远只会两个表情” 詹妮弗琼斯——“毫无希望” 瑙玛希拉——“最缺乏才华的女演员之一” 斯宾塞屈塞——“一个可恶的,可恨的人”
至于伯顿,倒不是在录音带里骂的,而是他告诉朋友的。
一次他在餐厅里吃饭,伯顿来到他桌子前,很有礼貌地说,“奥逊,太久没见了,你看起来很好。伊丽莎白和我在一起,她很想见你,我可以带她过来吗?”
威尔斯毫不客气地拒绝了,“不行,如你所见,我正在吃午饭。”
他把他当面侮辱伯顿的这件事洋洋得意地告诉了朋友。
朋友责怪他,不应该这样无礼,伯顿受到如此冷漠的拒绝,一定沮丧得像只挨了鞭子的小狗,退缩了。
他却不以为然,说,“伯顿是个很有天赋的人,然而他却毁了他的伟大天赋。他成了一个娶名女人的笑柄,他现在只为钱工作,做最坏的事。”
威尔斯谁也看不起,骂的这些演员,基本是攻击他们的智商和演技,就算没攻击演技的,也没有夸他们。唯独伯顿,骂是骂了,但却在一开头就肯定了伯顿的天赋,称之为“伟大”。 明明威尔斯一口气骂了这么多大牌,几乎个个都是奥斯卡影帝,奥斯卡影后,其中有几位的影史地位是高于伯顿的。但是在《每日邮报》的题目上,却是《Hollywood laid bare: Orson Welles rips into the stars... but which one did he say was 'arrogant' and who did he think was 'a joke with a celebrity wife'?》
只提到“傲慢”的卓别林,“娶名人妻子的笑柄”伯顿。
另一家媒体报道这篇新闻时,称伯顿为“另一位表演巨匠”。
还有一家媒体的则更会吸引人眼球,把威尔斯背地里骂伯顿的话直接放在了标题上,《Go Fuck Yourself: The Real Orson Welles》
朋友问他是不是羞辱了伯顿,他吹嘘说,他骂了伯顿一句,"Go fuck yourself!"
显然,在媒体人眼里,论红,论人气,论知名度,论地位,只有卓别林和伯顿才最应该出现在字数长度有限的题目里。
13年时,因为纪念《埃及艳后》50周年,好莱坞突然想起他还不在星光大道上,于是追授他好莱坞纪念星。
媒体人愤怒了,“理查德伯顿竟然不在那里?我现在很怀疑是不是查理卓别林也不在那里,倒是那些垃圾小明星都在上面了。”
可见伯顿在西方的地位有多么崇高了,是可以与卓别林比肩的一尊大神。 下面列一下伯顿的电影里那些或眼熟,或响当当的名字。只列男配,不列女主,因为列男配更容易比对出伯顿在当时影坛男演员队列中的地位。
49年《多尔文的末日》,埃姆林威廉姆斯 52年《沙漠之鼠》,詹姆斯梅森,罗伯特牛顿 57年《沙漠大血战》,克里斯托弗李 60年《冰雪盟》,罗伯特肖 62年《埃及艳后》,雷克斯哈里森,罗迪麦克道尔 63年《一代情侣》,路易斯乔丹,罗德泰勒,奥逊威尔斯 64年《雄霸天下》,彼得奥图尔,约翰吉尔古德 65年《柏林谍影》,罗伯特哈迪,迈克尔霍登,伯纳德李 67年《驯悍记》,迈克尔霍登 67年《孽海游龙》,亚历克吉尼斯,彼得乌斯季诺夫 68年《血染雪山堡》,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迈克尔霍登 69年《楼梯》,雷克斯哈里森 70年《安妮的一千日》,迈克尔霍登 71年《恶人》,伊恩麦柯肖恩 72年《牛奶树下》,彼得奥图尔 72年《刺杀托洛茨基》,阿兰德龙 73年《苏捷斯卡战役》,韦利米尔日沃伊诺维奇 73年《屠杀令》,马塞洛马斯楚安尼 78年《魔力》,利诺文图拉,杰瑞米布雷特 78年《野鹅敢死队》,罗杰摩尔,理查德哈里斯,斯图尔特格兰杰 79年《铁十字勋章2》,罗德斯泰格尔,罗伯特米彻姆 82年《瓦格纳》,劳伦斯奥利弗,约翰吉尔古德,拉尔夫理查森
《最长的一天》(The Longest Day)拍摄于1962年。因为20世纪福克斯公司拍摄《埃及艳后》耗资惊人已经没有多余的钱拍别的大片巨制了,只好节衣缩食把《最长的一天》拍成了黑白片。
而这部二战经典片子汇集了超豪华的明星阵容,然而除了戏份最多的约翰韦恩拿25万片酬之外,其他所有大咖全部只拿6000,其实这也就是个差旅费,等于在公司困难时期义务劳动了。
这时候的理查德伯顿已然爆红,天天上头条,片酬已经涨到了50万。福克斯拍的另一部片子《音乐之声》本来想找他演,因为付不起片酬只好另选他人。
伯顿从罗马《埃及艳后》剧组飞往巴黎拍《最长的一天》,他到了巴黎的剧组之后,就和福克斯的总裁万格吐槽起罗马那边一塌糊涂的管理乱象,严重拖延的拍摄进度以及烧掉的巨额经费。
也因此引起了福克斯高层之间的倾轧和人事变动。更是在《埃及艳后》上映前后引发了一连串官司。福克斯公司因此迁怒他和泰勒,把这对情侣告上法庭要求他们赔偿公司5000万。
然而这对称霸60年代影坛的“百万片酬夫妇”又岂是好惹的。
猛如虎精赛鬼的泰勒且不说,伯顿这个顶着表演艺术大师头衔的吸金之王难道就是好欺负的?能在好莱坞连续九年拍烂片还能拿着好莱坞男星里的最高片酬,还是瑞士一家银行股东的伯顿难道没点头脑?从他片酬25万的时候就敢给泰勒买70万的项链一事就可知道他多有底气了。
于是倒霉的濒临破产的福克斯公司不但没有从他们身上索要到一美分,反而被泰勒告的倒赔她和伯顿一人100万。
闲话少叙,再说《最长的一天》里伯顿的表演。我简直怀疑这个角色是专门为他量身打造的了。
他演的是个英国皇家空军的少尉,而他本人的确在1944年当过英国皇家空军,这是本色演出。
这个少尉因为一起入伍一起被选拔为飞行员的那批人全部战死了,就剩下他一人侥幸活着,也因此产生了强烈的厌战情绪,变成了一个消沉颓废的酒鬼。而大结局之前再次出场时,又展现出了烟鬼本色,这两点正和他本人一模一样。
他在这里面的台词堪称本片的点睛之笔,极其经典,“他(德国)死了,我瘸(英国)了,你迷路(美国)了,事情总是这样发生的,我指的是战争。”预测了德国英国美国在二战后的实际结局。
有意思的是,我看到这一段时完全没有预料到他会以这样的情况出场。人未出现声先至,然而一听就知道是他,因为这个声音简直太磁性太浑厚太有辨识度了。这段戏虽然不长,但精彩亮眼得可以,台词功底太厉害,不自觉间都能炫技啊。
Is your move a good move?
登陆日,选在隆美尔夫人生日——6月6号。元帅肯定要回家,被盟军料中,登陆的胜算大大提高,并最终拿下二战。
今天都提倡仪式感。正是仪式感,害死了德国人!
Too formal, too stubborn.
亏好当年大禹治水时,没有回家。
1
看了半天的纪录片,他们没有揭露一个事实,当时扎努克正在赌博,如果这部片子不叫卖的话,20世纪福克斯就破产了。
但他提到了一个事实,里面那个法国小美女就是当时扎努克包养的情人,故意把她放里面要造星呢。导演阿纳金说,和制片人女友合作,是这个行业中最危险的时间,他成功的度过了5次难关!哈哈
2
夺桥任务的演员托德,奇迹的就是参加这次运动的幸存者。
直升机拍摄赌场那一段,是最成功的。
Sainte-Mère-Église大教堂的伞兵,是最成功的龙套。
一开始的军事任务是夺取两座桥:Pegasus Bridge,Horsa Bridge。
3
历史考证的小问题:
影片中使用的伞兵用的降落伞——鲁珀特,比历史中真实使用的(Operation Titanic)精致逼真多了。当时只是帆布或装满沙子的麻袋。
美国特种部队遭德军射击;一群法国修女冒着枪林弹雨抢救联军伤兵……
跑龙套的都是明星
1962年的电影,至今看来大场面依然不过时,几十个角色个个鲜明。只能说,电影技术在进步,人性在退步。
这种真实片子的拍摄手法很中规中矩,意味着差不到哪里去
相较十五年后的遥远桥,选择诺曼底会让自己叙事受限。首先这是一场胜利,以历史胜利者的姿态重述重大胜利历史,难免正向情绪过满(即使影片插入几场盟军败衰戏以平衡),对手的整体迟钝懈怠也无法有效反衬我方战力士气。其次,全景叙述到了一定程度就会顾此失彼造成叙事断流:观众刚开始移情,很快转向他处迟迟不归。几乎所有群星&大战电影都是如此,本片明星数量更多才更显突出……但一些与大场面无关的小桥段的构思甚佳:空降挂钟,两声回响,敌我对面不相见,“他死了,我瘸了,你找不到北”。三星半。
看完更坚定了自己完全反战的立场~
所看过关于诺曼底最轻松的一部片...钟楼、风笛、擦肩而过的德国兵、鸽子、香槟、修女....感觉很得意
《建国大业》深受此片影响。大场景、大题材、近百位明星客串。一千万的投资黑白片中少见。大量实景拍摄、大量航拍,估计斯皮尔伯格都眼红。盟军美军、盟军英军、德军的上至高级军官下至普通士兵、法国的普通民众等N条线并进。“他死了,我瘸了,你迷路了,这就是战争吧”
三星半。全明星阵容的二战史诗片,诺曼底登陆战。战争场面比较逼真,尤其是对德军的表现,也比较真实——不像天朝的某些战争片,以正义的名义做失实之描述。多线叙事、人物众多,除了明星脸,感觉叙事略显混乱,节奏感也欠佳。
打开就知道是老片,但是没有想到老到这种程度...很完整,甚至很恢宏,并略带轻松的展现一场残酷的战争!
终于完整的看了一遍。三个小时似乎还不够长。如果能给六星,我也会毫不犹豫
在没有电脑特技的年代 通过紧张的小场面表现恢弘的战争场面 这部电影是典范
叹为观止的战(yan)争(yuan)史(zhen)诗(rong),庆祝反法西斯就应该看这些经典好伐!
7.9分,三个小时,整体评价:难熬。我就是认为反战的战争片比不反战的战争片强。你说它反战吧,结尾那欢快的配乐是咋回事?这么高兴?这种感觉跟我看《拆弹部队》结尾听到那慷慨激昂的配乐是一样的。配乐有时真的能奠定一部电影的基调。三个小时,基本都在拍打仗了。虽然结尾也点了句:″他死了,我瘸了,你迷路了″和刻画了几个倒霉的伞兵,但对战争的残酷,人性的探讨仍然是浅尝辄止。似乎是最早拍诺曼底登陆的电影,《拯救大兵瑞恩》是它的后辈。
小时候没看完过,这种全景式的安排,是否算好难说,而且片子很老了。但亦不会有其他的故事表现形式超过这种体验。
7/10。集中展现了盟军行动的关键细节和宏大景观,以至故事头绪繁杂而乏味,长镜头结合奇佳的烟火效果再现攻占桥梁/海滩攀岩/镇巷冲破堡垒,处处征服观众;空降教堂无法动弹的军官看着队伍被屠杀,摸不清响声口令和上膛声的冤死鬼,特别是残了的飞行员面对敌人尸体悲观交谈,点题性批判了战争的愚蠢。
关于改变二战格局的诺曼底登陆,有很多电影和纪录片,也有很多导演和演员尝试过,但这部确实堪称经典,即便在半个世纪后的今天看当年拍摄的电影,也完全不觉得有丝毫简陋或者粗糙的地方。影片里既有对大场面大事件的铺排展开,也有对小人物故事的关注,故事穿插进行又安排有序,导演把握剧情功力的很强
为去登陆海滩做预习。没想无论从上级到士兵的清楚人设,到多角色和线索的复杂推进,再到大场面调度,一点都不必半世纪后的战争大片差。法军突袭乌伊斯特雷昂那段更用了今天时髦的全景俯瞰长镜头,当时可没后期合成技术。这四个导演丢到当下,加上同时代的大卫.里恩这些,电影产业起步更加牛逼?
巨细交织,平行叙事。伟大的战役,伟大的电影。躲在空调房里看三个小时也过瘾,当然,若能重返影院大幕就更爽了。
恢宏壮烈,经典史诗。三小时的电影,尽显英美法对这段历史的无比骄傲。二战是人类的浩劫,也诞生了不朽的史诗。有时候有些嫉妒英美,原本中国的抗战也可以拍成真正的史诗,国人也可以带着骄傲回顾历史,英烈们可以无数次被毫不犹豫地歌颂,如果,1945后不再有战争。2018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