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

夺冠2020

剧情片大陆2020

主演:巩俐黄渤吴刚彭昱畅白浪朱婷徐云丽张常宁姚迪林莉刘晓彤颜妮惠若琪丁霞袁心玥龚翔宇李现刘敏涛陈展罗慧毛雯李紫微李冬徐马雪纯刘畅刘贞宏凌敏李阳一刘晨曦

导演:陈可辛

播放地址

剧照

夺冠2020 剧照 NO.1 夺冠2020 剧照 NO.2 夺冠2020 剧照 NO.3 夺冠2020 剧照 NO.4 夺冠2020 剧照 NO.5 夺冠2020 剧照 NO.6 夺冠2020 剧照 NO.13 夺冠2020 剧照 NO.14 夺冠2020 剧照 NO.15 夺冠2020 剧照 NO.16 夺冠2020 剧照 NO.17 夺冠2020 剧照 NO.18 夺冠2020 剧照 NO.19 夺冠2020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4:43

详细剧情

  2008年8月15日,北京奥运会女排比赛,中国VS美国。戴着金丝框眼镜的郎平(巩俐 饰)坐在美国队教练席上,大气沉稳,目光如电;中国队教练(黄渤 饰)站在场边,全神贯注,面带笑容。中国队教练望向郎平,目光充满深意,不断经过的人影遮蔽了他的视线,中国女排三十余年的沉浮图景被缓缓打开……

长篇影评

1 ) 电影《夺冠》中的女排精神,是“继承”还是“重构”?

首先,作为陈可辛导演的作品,《夺冠》的故事是工整的,叙事基本流畅,演员演技在线,在表现竞技体育的镜头语言上也很有看点,是一部质量偏上的电影。

不过我这儿不想深究电影的文本,只想谈谈《夺冠》的主题。

陈可辛是一个有表达欲望的导演,《夺冠》和他的其它作品相似,其真正的主题都是喻而不言的。观众都能感受到主题,但不一定能言说出来,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式的宣教。我不反对陈可辛导演表达他的观点,但并不认同,因此觉得有必要将之点明,再附上自己的观点给读者参考。

一、方法论:左旋与右旋

简单而言,《夺冠》中的郎平是一条线索,她作为队员,和作为教练,两次带着 “中国女排” 走上世界巅峰。两次 “夺冠” 有其共性,就是唤醒了女排队员的拼搏精神,并且最终赢得了 “胜利”。而主要戏剧冲突却不是拼搏的过程,而是两代人截然不同的 “组织方式”,一代是 “左旋” 的,一代是 “右旋”的。

何谓 “左旋” “右旋” 呢?这是一个哲学的方法论。假设我们站在未名湖边,想绕湖一圈。我们顺时针(左旋)走一圈,和逆时针(右旋)走一圈,都是绕着湖走了一圈,但看到的沿途风景却是截然不同的。湖边的花草树木、楼宇本身是一体的,但因为我们走的方向不同,一次只能看到它们 “一半”。

二、《夺冠》的主题

电影中的 “左旋”,自然是八十年代的夺冠,女排的组织方式靠的是集体主义精神、国家荣誉感、个人的牺牲、不怕苦不畏难的毅力。而21世纪的夺冠则是 “右旋” 的,与集体对应的是个性,与国家荣誉感对应的是个人成就与乐趣,与意志力对应的是 “科学” 的训练、营养、战术计算等等。

估计当代的年轻电影观众,会比较喜欢后者,而反感前者。

而按陈导的叙事,“女排” 的故事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是历史进程在竞技体育上的投影。我们可以看到其中的叙事逻辑,随着经济发展、物质丰富,人们也越来越个性化,技术也越来越进步;而80年代一味强调集体、国家荣誉和个人奉献的 ”组织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了,表现为直白的——无法 “夺冠” 。而郎指导回归女排,带回来了新的 ”组织方式“,新的这一套 ”组织方式“ 用 ”夺冠“ 证明了自己,赶上了生产力的发展。

最重要的是,两个时代用两种不同的方式得到了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拼搏赢取胜利(夺冠),和国家荣耀。不言自明的推论是,为了这个共同的目标,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应该 ”拥抱变化“,去学习和适应新的组织方法,或曰新的精神文明形态。

三、对主题的三点挑战

以上是个人的理解,陈可辛导演在《夺冠》中寄予的真正主题。我其实一直很喜欢陈可辛导演的电影,却几乎从来没有赞同过他电影背后的观点。这里也要对《夺冠》的主题提出三点挑战:

  1. 中国人对 “女排精神” 感到荣耀的本质是什么?
  2. 2016年之后的女排崛起,靠的真是新女排精神吗?
  3. “夺冠”,真的是女排精神的最高目标吗?

四、中国人对 “女排精神” 感到荣耀的本质是什么?

《夺冠》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个时代的人民对女排期望的差异。前一个时代的人民,万人空巷观看女排比赛,夺冠后举国欢呼,人民走上街头欢聚,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火把点亮了夜空。

而后一个时代,人们却在奇怪为何要把胜负看得这么重?赢了又怎样,输了又怎样?

按电影中郎指导的解释,是前一个时代还不够自信,因此不能接受失败。而后一个时代的人民有自信了,从而能够享受运动本身了,不再执迷于胜负了。

我认为郎指导的说法站不住脚,按她的观点,全中国最自信的应该是中国男足。

职业体育没有胜负心吗?尤其是投入数以亿万计资金的职业体育,那就是商业行为。比赛失败,主教练下课,队员开除,赞助商撤资,这才是这个时代的现实真相。

如果商业行为没有胜负心叫做 “自信”,那么最不自信的人上到上市公司的老板、CEO,下到小老板、技术经理……遍布全国所有行业。这个时代绝不是更自信了,而是更不自信了。

上一个时代人民把 “女排精神” 看得那么重,唯一的理由是人民觉得那是 “我们” 的女排。而现在如果看得不重了,只因为这 “与我无关” 了而已。

在世界人民仍未大团结、而是相互竞争的大时代里,每个国家、民族都有压榨出最大生产力的潜力,目的可能是为了国家进步、民族强盛、人民幸福,也可能是为了维持霸权或给大老板赚更多钱。

“最先进的生产力” 是双方共同的目标,也就是我们哲学话题中那个需要绕一圈的未名湖。

如何带领一个民族去前往目的地,究竟是顺时针走,还是逆时针走,是大哉问。看上去目的地一样,可沿途风景截然不同,挑战截然不同,因此也需要不同的组织方式。而组织方式产生的效果,无非是高度自主与充分服从两种策略。

我们这里不讨论监工的皮鞭、佃户的卖身契或是产线工头口中的Dio他妈。绝对的服从绝对不能发挥人类个体最大的创造力,最优秀的组织目标都是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或曰拼搏精神。

我们这代人所熟悉的拼搏精神,叫做 “Owner” 意识,源自于期权、奖金、财务自由理想、创富神话、35岁失业压力、对 loser 的恐惧感和末尾淘汰的业绩考核。

而上一代人熟悉的拼搏精神,是人的一生该怎样渡过、是为人民服务、是心忧天下、利国利民、为人奉献。

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 “组织方式”, 或用一个时髦的词,“生活方式”。

所以,冷战时代的竞技体育为何受到各国各民族的高度关注呢?因为它本质上,是以 “先进生产力” (锦标)为目标,不同 “生产关系” 之间的和平较量。

八十年代郎平所在的女排获得胜利,是在 “女排” 这一战场上,与列强不同、属于中国人的这种 “生产关系” 获得的胜利,尤其是在物质条件、身体素质远不如人的情况下获得,似乎更能证明 “组织方式” 上的优越性,女排英雄们不仅能够吃苦,而且愿意吃苦,把自己千锤百炼锻炼出来了。

那为什么当时的人民对女排的胜利如此热情呢?因为当时的很多人真诚的认为,属于女排的 “女排精神”,也是 “我们” 的精神。女排赢了,就像是 “我们” 赢了。

五、女排重新崛起,靠的是 “新女排精神” 吗?

结合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来看,更准确的说,八十年代女排的 “夺冠”,是一种 “旧” 生产关系的回光返照。当全社会各个角落的 “旧生产关系” 都崩塌了,女排精神无非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于是以电影《夺冠》中的郎平为例,“左旋” 和 “右旋” 两种前行方向的矛盾欲言又止地呈现了出来。与其他人不同,电影中的郎平青年时就会思考 “前途” 问题,所以她自己很早就学会英语,也建议陈指导要以中国女排总教练为目标。

而身处美国的郎平,已经是一名认证的残疾人,全身上下没有一片骨头是好的。而她昔日战友,也早早因为癌症去世。

电影似乎有许多话没有说出来,但我替他们说出来,“女排” 们为时代奉献了那么多,可是时代给了她们什么?

这种质疑的声音,是八九十年代时,四十岁以上的人们在艰难中回顾人生时最常说的一句话。

于是郎平成为了一名职业体育人,学会用属于个人视角的 “专业性” 和 “利益” 来重塑自己的动机,融入了新的时代,解决了自己曾经和时代的冲突。也通过个人能力,获得了最令她内心矛盾的成就——她带领的美国队击败了她出身的中国女排。

接下来的故事,就是郎平怎么带着新的思维、新的组织、新的技术、新的文化回到中国女排,把她们重新带领上了世界冠军的位置。其中最主要的戏剧冲突,就是郎指导怎么让这些年轻的女将们找到了自己打排球的快乐,找回了自己的主体性。

或许很多观众和我一样,看这后半段时,会有说服力不足的感觉。怎么新女排就从屡战屡败,一夜之间战胜世界第一的强敌了呢?靠重建人生理想,靠快乐排球?

试问,巴西队的那些女将们,难道也不知道她们追求的是什么?当她们鼓动全场欢呼的时候,她们难道不懂得享受排球的快乐吗?凭什么世界第一的强队,就这么败给了一个二三流公认的弱队呢?

必须得说,这一段在逻辑上是不给力的,与前一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前一代女排因为奉献精神,在物质不足、身体素质不占优的情况下,通过更强的个人能动性,更努力的拼搏,更多的汗水和血泪,才赢得了胜利。

这反而符合唯物主义(科学)的推理,而后者的一夜转变,却更像是唯心主义(精神)的胜利。

我对新女排并不了解,也许真的就是电影所说的那样,但不符合自己当年的感受。我当年看到女排战胜巴西重回巅峰,还一度以为是拼搏、奉献的集体主义精神重新回归,重新证明了自己呢。

这一段的真相,就留给读者们自己评判了。

六、“夺冠” 真的是女排精神的最高目标吗?

按陈可辛导演的叙事逻辑,“右旋” 的新女排精神,和 “左旋” 的老女排精神,在各自的时代赢得了同样的目标——“夺冠”。言下之意两个时代不需要互相否定,在目标一致的前提下,我们应该拥抱时代的变化,顺应新的文化和新的组织方式。

可陈导却仍然未对电影中的问题给出答案,为何这个时代不再看重女排的胜利,不再看重女排的精神了呢?

我觉得这个道理其实很容易说得通的。《夺冠》电影中的郎指导,靠着 “快乐女排” 的思想让女将们找回了自己的主题性,最终赢得了胜利。但试问那些没有入选阵容,或是被筛查淘汰掉的女将们,也能都像领取金牌的女将们一样快乐面对排球吗?

排球对电影镜头外的女将们,究竟是一门爱好,一块事业,还是一项职业、一门生意、一个将自己异化的运动呢?

对于赢者全拿的锦标运动而言,快乐永远只属于镜头前的少数人。如同企业老板将每天睡四小时视作一种自我实现的奋斗时,那些封闭开发中看不到老婆孩子的码农们不一定快乐;如同美团的算法工程师们追求着改变世界的理想时,一边闯红灯一边回复手机的外卖骑手不一定快乐;如同乔布斯在发挥着 “扭曲现实立场” 创造一个时代时,富士康产线上在工头dio声中一天组装三千件的员工不一定快乐……

“新女排精神”带来的快乐与自我成就,并不一定是 “我们” 的快乐与自我成就。

《夺冠》中老教练回想起66年拿到世界第九,不料十年没有球打,充满了遗憾。可职业运动员没有锦标比赛的时候,也许是中国人生活中体育运动最丰富的时候。

回想着小学时每周三晚上,在工厂操场和小伙伴们一起看车间篮球联赛的快乐,再低头看自己在工位一边敲键盘一边吃外卖吃出来的一米多腰围——

——这个时代的人为何不再看重夺冠与女排精神,对我而言是一件很容易理解的事情。

2 ) 《夺冠》真的尊重过女排吗?

《夺冠》这个电影真的命途多舛。

从《中国女排》被更名开始,就可以预见阻力不断。包括陈忠实的阻挠,以及据说不可知的很多力量。

大家对于女排的认知,和女排不断在升级的力量,郎平一直以来不断继续用自己的努力创造的科学的奇迹,其实或多或少都激发大家对这个电影的期待。

再是因为是陈可辛,用感情的高手,女排主力出演。

每一个物料的提及,都在拔高期待。

当然也或多或少在担忧删减。

又遭遇了谁都没想到的疫情,到今天终于看了。

失败是绝对难免的,难受也是,拧巴,期待落空,但又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就是我最强烈的感觉。

首先,这个作品,在陈可辛的序列里面,大概仅能排到《武侠》个滑铁卢的级别。能看出陈导有相对非常不擅长的东西,而他最擅长运用感情的技巧,在这里几乎被通篇的煽情和说教摧毁了。

一度有说法,这可能是陈可辛的博弈,因为他需要拍《李娜》,所以也要拍一个主旋律女排。但显然要么就是阻力过大,要么就是陈可辛的配方不适合这个电影。

当然我认为删减的可能还是很大的,因为陈可辛导演做感情最成功的就是够绝,这种够绝来源于反复的铺垫。但在《夺冠》里,铺垫完全被那种宣扬价值观的语言给破坏得一塌糊涂,中段陈导似乎又想做一些价值观思考——天,那也是一种败笔,是《中国合伙人》那种最差的结尾,那个电影哪哪都好,就是三个合伙人因为要中华崛起而上市,这是最烂的部分。经常拉片的时候,要给学生解释,这是时代局限。

这次这种问题,在这个作品里放大了几倍,实在是,尴尬、拧巴、别扭。

我们先来说说影片的整体框架,其实还是蛮有野心的。着重讲女排三场重要的比赛,用陈忠和和郎平两个多年战友见证与贯穿,比赛的选择也颇有建树,先是女排一鸣惊人的惨烈一战,女排精神成立。中间是郎平带队美国让中国队输,算是一个过渡。接着是郎平接棒,一路输,但一路改革,最终在对决巴西逆风翻盘,从此女排到2019达到巅峰。

这个戏剧结构其实还是可以成立的,问题就是拍法上,还有内容取舍上,大概真的雷区太多,就非常失真和尴尬。

我这里要再次强调一个核心原则,我们只讨论电影,因为单纯从女排来说,郎平也好,无数女排工作者都是伟大的,任何跟她们有关的东西都闪闪发光。

这也是我特别别扭的地方,也许是因为不能拍和拍不好,但也能看出来,一直在使力的地方非常奇怪,恰恰让这个本该生在华人血统里的感动,变得怪异而尴尬。

主要体现在哪呢,第一场战斗是放在彭昱畅演的年轻陈忠实作为一个视角,切入由吴刚演的袁伟平不断用魔鬼训练方式让女排迅速崛起的过程,最终陈忠实完成了人物成长,从不愿意给女排当陪练到变成了女排的一份子。

其实这里的戏非常好看的,一是女排这种训练方式,袁伟民和女排姑娘的矛盾,大家的确都想赢,但要用非人的方式,到底对还是不对,教练和球员如何建立信任,以及这个过程一直以来郎平是当种子选手,更被摧残更被忽视,但关键时刻才能催生成长。方方面面,这三个人物本身就足够好看,足够刺激了。但现实拍的是……

据说可能是彭昱畅抢鸡腿等很多喜剧桥段的戏被删除,总之彭昱畅这个人物塑造非常地粗糙,从不愿意到愿意,几乎没什么事,就突然被感动了。而吴刚纵然演技再好,总是要在观众和女排面前持续输出很多官方的振作语录,就非常不尊重人物成长的创作规律——我们的确会被女排姑娘的训练,她们的坚持这些细节感动,但整体这些主线剧情几乎可以说是粗糙对待的,逼着你感动。

包括吴刚怎么讲了去国外发现国家落后,如何追赶,如何对抗计算机的这些过程。表演上是非常认真,这种认真就特别失真。其实这些都是真事,但表演方式和加上没有铺垫,给人一种吴刚运筹帷幄的感受,让比赛本身的那种残酷和不确定性,变成了莫名被故事操控的把戏。纯为煽情而煽情,不克制,不好看,很别扭——当然此处如果我们接受这叫“主旋律”,经过了删改,我也就只能认了。

总之第一段的比赛,除了比赛,其他真的都乏善可陈。看到女排很多辛苦是感动的,但其他都很怪,包括郎平和陈忠实要聊除了打球还干什么,一些人生抉择,在没有铺垫下能让人看出创作者的捉襟见肘,非常地跳戏。

这段戏有一段能看出来是陈可辛用感情用得很不错的戏,那就是跟江苏男排打的过程里,女排的发力让男排开始认真,刚刚有点赢球,对方又崛起的时候,吴刚快速地打灯,让她们适应以后会发生的比赛现场。我隐约感觉到了当年陈可辛监制的《七月与安生》里面巧妙增强节奏的拍法,在七月送安生的那场戏里,先是姊妹情深,突然七月发现安生戴着家明的挂坠,彼此都发现以后突然沉默,安生喊着你只要愿意我就留下来,但七月啥也没说。

这种才是陈可辛的功力!我们不是机器,感情不是你让他哭就哭,不是直给的,是迂回的,同时残酷地推进的。当推进的过程里,人物特别痛苦,特别挣扎的时候,观众的心才会跟着走。这方面陈可辛是非常厉害的,我甚至觉得他用情如此之好,虽然有温情的一面,但他可能对感情有很深的不信任,才懂得如何让观众代入。

但在《夺冠》这一段里,就那么一点点地方有他的味道,其他的地方,也暴露了陈可辛对于动作场面戏的节奏是远远不行的,也跟《武侠》的问题一样,他真的比较适合拍感情。

总之第一段戏我觉得是垮掉的。

接着是过渡段落,在女排五连冠以后,巩俐和黄渤之间的君子之交,惺惺相惜。这可以算国内最顶级的演员了,他们演的真的是到位。但从内容上来说,其实真的还蛮拧巴和说不上来的,有点虚构的成分给真实中的人物大减分。

首先就不提老朋友见面开着车,巩俐疑似把战术放车上,莫名让黄渤拿到,黄渤说怎么也不注意。俩人似是而非讲话,刻意规避掉爱国心和比赛——这一段就是主创的虚构想象意思都能明白,要表达郎平的那种纠结,但处理得真的……我真觉得对不起这两个人物。主创完全要想出更好的桥段方案来。现在看反而有种奇怪要谈恋爱的味道,真的很粗糙!

当然从剧作上,它还是在铺郎平理念的某种升级——这条线也是主创一直想做的,我不觉得是删减的问题,我觉得这条线的矛盾也做得拧巴,包括后面讲郎平怎么带女队,引导到让女队不能只是训练,还要去谈恋爱——不是不可以,是压根没做好,自圆其说都没做到。这真的不该是陈可辛的水准,这次的模棱两可连自圆其说都懒得弄了,总之一旦深究人物逻辑扛不住就开始煽情打球,也是服气呀。

总之郎平带领的美国队赢了,有隐约观众对郎平的质疑,郎平自己的沮丧,同时女排一蹶不振以后大家把他沦为第二梯队,以及渴望辉煌都是20几年,此时陈招娣过世,激励着郎平要改革重振女排。

这几段倒是真的有价值观冲击的,也好像真的触及了一些根本,比如郎平围着专家谈话——但问题也出现了,因为从线索人物上,由于事件是被取舍的,所以戏剧张力它是靠人物对立来构成,比如第一段是郎平和袁伟民构成的野性和非人性训练,以陈忠和为视角(其实这条矛盾线压根就没做起来,非常顺拐),第二段则是郎平对陈忠和,爱国心和职业教练素养,这里也莫名暧昧,主要是郎平的挣扎,陈忠和就沦为功能性人物了。到第三段的开初,陈忠和退位让贤等,这些桥段都非常儿戏,意思能明白是要突出人物,但简直是把体育运动当过家家,阻力也就变成了好像特难,但郎平的地位又能解决——我是非常讨厌,在没有想到非常好的可以体现矛盾的桥段,用一些戏剧惯用套路来处理真实人物,虽然看上去矛盾冲突很强烈了,但其实就很儿戏。

接着整个影片就出现了较大的断裂,其实后半段完全是可以拍个电影的,讲在改革之下,即便是郎平也要面对信誉扫地,而她手下的队员又都是新旧较弱,她必须一路带着他们体验,才能逆风翻盘。这明明是一个电影可以讲的题材。

结果整个影片的一半的确是在讲这个事,但和前面就非常割裂。所以就得快进着讲,对女排们的展现也不多,拍拍朱婷喊话,讲讲郎平让他们谈恋爱,不是过去的训练方式了,而是更科学。然而效果不明显,所以主创要聊到热爱。这其实在这个篇幅里聊不到,都是硬给。

于是陈忠和这个功能人物,黄渤再次被派上用场,给女排姑娘看墙上的球印。然后两个老朋友彼此和解,接着比赛前面一直输,输到巩俐怀疑人生还在扛,突然回忆起过往找到了能量,跟女排讲了一通话,女排就干掉了巴西……

这种拍法真的有尊重过体育吗?

我也在想,也许的确很难拍,很难找到某种命定的会取胜的又能说服观众的力量,但也不能这样走马观花完成啊。

这里你到底是要表现郎平错了,不该是松懈讲科学,还是应该激励振作,还是你想讲郎平从来都对,她只是很难,最后释放,这两头都在第三段不合理。

所以讲白了就是主题概念先行,不断摧毁人物来完成到让观众跟着看比赛,比赛单纯用场面和我们共同对女排的爱来完成感动激励和振奋。

所以整个电影,我觉得是有很大问题的,也许的确是审察和阻力,但整体的方案也非常粗糙,老化,再经过这么一番摧毁,这就真的沦为一个主旋律,不需要讲人性,讲合理,讲真正的抗争的,一个纸面赞美,把真正女排的讲科学,讲拼命,讲拼搏的精神,彻底粗糙化了。

这是我觉得这个电影,我不能接受的部分。当然我相信她票房也还是会好吧,大家就看一个感动的话。但这真的应该算陈可辛的败笔之作,在《武侠》的这个级别。

我不相信他真的只能到这个程度了,他还是要升级自己的技术,当然阻力就不是我们知道的了。然后期待一下《李娜》,如果那个也不行,陈导,你也就很难了。

3 ) 无非是新瓶装旧酒

新瓶装旧酒的「情绪电影」。调动观众泪腺的究竟是「爱国主义」精神还是体育电影本身的紧张曲折?时间来到里约奥运会,黄渤面前那台九十年代的电视机还是露了馅,所谓女排精神,不过是画幅以外那个属于上世纪的陈旧外壳。剧本写作不可谓不工——前半段突出八十年代「老女排精神」的无名/共名特质:队员被介绍时全部用号码和个人技术特点来概括,集体以外,没有什么会被正面曝光。教练的指导则几乎全在精神层面和超出限度的加练;后半段则力图凸显新一代人的「个性」,不仅奥运夺冠的每位队员姓名都出现在荧屏上,也全部使用女排队员本色出演。然而侧重个人、个性化的战术、人性化的管理究竟也只是诓骗不懂行的观众——这些「改革措施」如能实施,也只不过是以新的规训手段代替旧的,权力借此渗透到了毛细血管处。真实的情况则是,场内、场外两方面复杂的现实被缩减到了场内的一个小层面:领导支持、专家反对,郎平的境况简直不要太好;屡战屡败,依然能获得体谅和信任,这是很多名教都不敢想象的待遇。至于「改革」走到拐点,又要靠「唤醒初心」来加油打气,实在显得有些滑稽。女排终究是因为在三大球里热度和普及度最低,联赛运作过程中,各路资本进入的程度着实有限,因而多年来面貌没有过多的改变,只要将二十多年前的小集体换成大集体,仍旧是姐妹几个一起谈谈心切磋切磋技术,还能适应世界排坛大局势。如果用足球加以比较,则会发现一切脉脉温情的集体主义叙事在这项已经全球化和商业化多时的运动里几乎荡然无存。10、14两年笑傲世界杯的西班牙、德国,无不是以一个以本国球员为主的成功俱乐部及其打法为核心,统合整支队伍。甚至在足球世界里,很多球迷的关注重点从不在国家队层面。如果仔细思量一项运动的兴起与发展,则首先绝非国家队的建立,而是随着规则逐渐确立,民间参与的热情高涨和专业比赛的渐成气候,随后才是运动跨越国界之后,成为权力借以形塑民族主义与国家形象的工具。中国国内现代运动则在没有获得普及性之前先被国家收编,长期以来专门教育层层选拔的制度成为「输送人才」「为国争光」的最好路径。运动员「奉食于官」,如同拿不到劳动合同的工人,只能委身就食。整套体制则高度内向封闭,闭门造车,只要「大赛检验」合格,车轱辘就能继续转下去。然而在符合运动自身发展规律的情况下,国家层面的竞技锦标在竞技水准上的缺陷已经越来越突出——如任何一场NBA比赛的技战术水平都要高于绝大多数国家队比赛。而这种缺陷因国家队按期集散和只能选用本国国籍运动员的特性,更被放大。国家层面体育竞技的政治性与象征性着实大于竞技性。然而菜鸡仍然要互啄,权力在考量结果时决不会相信「友谊第一」的说法。正如女排不能完全代表中国体育,「新女排精神」是对「老女排精神」的「新瓶装旧酒」而非解构和覆盖;如将中国男足数十年来屡败屡战屡战屡败导致的长长的多米诺效应细细加以考量,则会发现,当一项世界性运动在全世界人口第一的国家始终发展坎坷,而其国家队层面的成绩又尤其与「体育大/强国」形象不相称时,对竞技结果的渴求终于战胜了「必也正名」的虚情假意。在「中国队一定代表中国」的自我安慰和最高指示的不断催促下,在中国足球短期内即将青黄不接的深深忧虑下,中国足球终于走向了归化提升即战力之路。归化对集体叙事的解构与破坏才是致命的,不再是看似个人vs集体实则两者同出一路的「新女排精神」和「旧女排精神」的小打小闹。在不久的将来,也许电视机前的观众会惊讶地发现穿着国足球衣的是一群陌生的外国面孔。如若风云际会,中国男足在将来某年依靠归化球员打入世界杯决赛圈甚至最终摘金夺银,我不知道那时被塑造出来的「男足精神」会是什么样。在一个欠缺故事的集体里,想塑造一种「精神」作为「主旋律」是十分困难的。不过,如果你强如梅西,也就根本不需要什么故事——球到脚下,一切都顺畅无比,还需要什么精神和故事吗?

4 ) 到头来还是一句话:我看爽了

豆瓣热门的几个低分评论,是有些道理。一类低分,认为有无法言说的外力干扰影片创作,使得表达模糊不清;另一类低分,认为本片创作本身并无高级之处,形神皆散。

我自己看的时候,也有一些低预期,一开始的心态的确是挑刺的。比如我特别希望陈可辛能在视听上对排球这一非常具有力量感的运动进行新的技术尝试,但是没有看到。所有运动镜头都剪得很碎,最关键的几球的视听表现力表现力甚至不如小时候的《青春的火焰》和《灌篮高手》(当然日本人拍起来又实在太夸张了)。最早的那两场比赛(对江苏男排和日本女排),甚至球路的追踪都不是很清晰。

第二个疑惑的点是上半节对名字的回避和下半场对名字的张扬。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会变成这个样子,但我清楚地感受到自己对这些英雄们名字的渴望。

然而,随着渐渐看下去,我实在架不住,“中国女排”这四个字所激荡出的猛烈回响。从小到大我能看的几场中国女排夺冠的直播都看了,大家都是明白人,都知道女排姑娘们夺冠跟自己的人生其实没有什么关系。但是,看到她们登上冠军奖台,看到五星红旗跟在国歌声中缓缓升起,我无法从中离间出来,实在做不到,就是激动得不能自已。这是竞技体育的魅力,这也是爱国主义的感召力,这是朴素的、原始的、炽烈的、真挚的情感,在对此是该冷静刻奇还是该坦然沉浸之间,我都毫无保留地选择后者。

因为,英雄无论如何就是英雄啊。

而作为企图在影院中重新唤醒这几段国民记忆的《夺冠》,我没看出它在处理上有什么致命的大问题(或许终究有人会觉得这些问题大得不得了),也没看出它距离自己(或者外力)所预设的目标离得很远。这些导致的结果是,我没有办法把这部商业电影与中国女排做非常冷静的切割。

同志们,银幕上的她们,就真的是她们啊。

一句话,我看爽了。谢谢中国女排。

5 ) 时代变了,我们是否还需要女排精神?

2004年8月29日深夜,还在上学的我和全家人一起端坐在电视机旁,观看了雅典奥运会女子排球决赛直播。这场比赛持续了将近三个小时,中国队在先失两局的不利形势下后来居上,以三比二的比分成功逆转俄罗斯队,拿下了久违的奥运冠军,至今我还能清楚的记得那时家人激动到不能自已的欢呼和邻里之间持续良久的热议。

在当时的我看来,排球只是一项冷门运动,既看不懂其中的规则门道,也不认识场上的球员和教练。但这场胜利对于家里的长辈来说,可谓意义非凡,这从他们溢于言表的欢悦神采便可窥见一斑。我还记得,直到第二天、第三天,他们都还在反复不断的翻阅着相关的报刊杂志,关注着赛事重播和CCTV5的相关报道。

后来我抽空问了父母,你们为什么这么喜欢看排球,尤其是女排。平静些许的父母便给我讲述了他们年轻时,也就是“铁榔头”郎平带领中国女排拿下三连冠时的故事。

父母说,中国女排从80年代以来就是他们的骄傲,中国女排的每场比赛都足以牵动他们那一代人的内心,女排精神,就是中国精神。

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排颁奖仪式

陈可辛16岁时,第一次在现场观看了中国女排的比赛,亲眼见识了所谓“女排精神”。而在他56岁时,终于收到体育总局的请托,拥有了把“女排精神”搬上大银幕,拍摄《夺冠》的机会。这算得上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体育电影,之前我就好奇,我们明明有那么多引以为傲的“经典时刻”,为什么就不能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绝杀慕尼黑》,体育类型片一直没人敢于尝试的背后必然有它的原因,而陈可辛光是敢于揭竿而起,就值得我们的肯定。

面对这样一份命题作业,陈可辛深知责任重大,在团队的组建上下足了功夫。不但找来曾多次合作的编剧张冀操刀剧本,还请到了《少年的你》剪辑师张一博,甚至还不惜血本请来天后王菲、那英合唱片尾曲。在电影剧本的创作和构思上,他也不落俗套,没有如法炮制已经成型的好莱坞体育大片标准范式,而是做到了两点突破。

第一个突破,是找来大量素人演员,最大程度还原电影中热血沸腾的赛事场面。

而这些素人的来头也不小,是包括体校在校生、朱婷惠若琪等货真价实的女排姑娘、郎平女儿白浪在内的一众排球专业精英。跟剧组其它专业演员相比,这些姑娘的演出经验基本是零,而且中国女排当时正处在集训期,能参与拍摄的时间只有8天,这大大提升了拍摄的难度,也让陈可辛伤透脑筋。

在若干挑战面前,陈可辛做出的决断是这样的——留下大量的空间,让这些素人姑娘去自由发挥,摄制团队需要做的,仅仅让摄影机跟着她们的节奏走。毕竟,如果说到电影拍摄相关的知识,那是陈可辛比较专业,但要说排球赛场上运动员应有的神情、反应和状态,那肯定谁也不会比这些姑娘更懂。

白浪”DNA级“还原郎平

事实证明,《夺冠》中所呈现出的排球比赛场面精彩绝伦,远超想象。尽管比赛的过程和结果早已毫无悬念,观众还是会不自觉得被女排姑娘的汗水和泪水所感染,为一次次的呐喊和暴扣而激动,并无法自控的血脉喷张、紧握双拳。

排球比赛部分我最喜欢的一场戏,是最后的中巴大战中,中国女排队员前一天晚上的检讨和比赛场上的表现彼此互文、交叉行进。这一幕所呈现出的观感近似漫画分镜,是体育系动画中经常用到的剪辑手法(灌篮高手、排球少年等均有使用),这样的艺术化处理也使电影中排球比赛镜头超越了现实,给了我们在观看一般赛事转播时未曾有过的美妙体验。

第二个突破,是不止围绕着某一场关键比赛展开,而是用中国女排的发展与传承,映射中国长达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史。

如此长篇幅、大跨度的恢宏构图颇具野心,对于剧本创作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稍有不慎就容易落入流水账的泥潭。但陈可辛做到了完美的取舍——他用三场至关重要的比赛,串起了中国女排这四十年的起伏和变迁,其它部分则用字幕一带而过,最大程度上做到了精简和聚焦。为了让宏大的叙事不散,陈可辛还选择了郎平这一关键人物作为贯穿电影始末的主轴,电影中所有的伏笔和起承转合都是围绕着她来展开,所以,即使有人开玩笑称这部电影是“郎平传”也丝毫不为过,因为她的存在就是这么重要。

郎平作为中国女排现任总教练,是中国排球史上最有知名度的运动员,她的运动生涯被赋予了太多戏剧性色彩。对于很多人来说,她的名字就代表了中国女排,而在她身上,我们也能充分的感受到女排精神在不同时代所产生的变化。

巩俐的表演是一大亮点

1981年大阪女排世界杯,是郎平代表中国队打的第一次世界级大赛,这是中国女排传奇三连冠的起点,也是中国女排精神的源头。电影伊始,我们就跟随镜头回到了那个破旧、落后的旧社会。当时的中国正值改革开放初期,经济、文化、教育、科技水平全面落后于世界,沉睡太久的亚洲巨龙非常需要在世界舞台上找回自信并证明自己,于是这份重担就落在了正在备战世界杯的中国女排身上。可是当时我们没有美国那么发达的训练设施,更无法借助科技的力量,只能在物理方面挑战人体极限。这段剧情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爆裂鼓手》,吴刚饰演的总教练用教科书般的演技塑造出了一个“追求极致的教头”所具备的威严:别人练50000个球,你就加练到60000个;别人有计算机辅助练习,你就把拦网升高15厘米;别人比你弹跳好、体格壮,你就去跟男排打训练赛打到对手心服口服为止。

当时所谓的女排精神,就是抛头颅、洒热血,豁出自己的一切为祖国荣誉而战,为追赶落后的差距而战。郎平就是其中代表,她没有别的选择,所以只能冒着断腰的风险练习负重深蹲,导致后来“脖子以下没有一处好地方”。可以说,中国体育后来长达数年的辉煌,都是从这一刻起,由这帮人靠身体和性命拼出来的。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美大战是一个转折,郎平作为教练带领的美国女排在半决赛击败中国队进入决赛,郎平因此被部分中国观众扣上了“叛徒”的帽子,电影也特意用特写群像镜头如实反映了现场球迷对她的谩骂。在郎平的眼中,这样的排球比赛跟往常相比已经不再单纯,中国女排背负了太多比体育运动更繁重、更复杂的东西,在比赛前她和陈忠和教练的对话中,提到了“空杯子”这个比喻,中国女排可能真的需要卸下一些东西,重新开始了。

于是就有了第三段故事的核心主题——新时代的女排精神,应该是什么样的?

电影的第三段故事以郎平重回国家队执教,并为中国女排带来变革开始。她提出中国女排需要三项改革,这三项改革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充足的人员储备和更专业的训练团队,换句话说,她给予了女排队员更高的自由度和更专业的保护。在郎平的调教下,中国女排不再只有枯燥的训练,还时不时鼓励大家去谈谈恋爱;女排姑娘们也并非只有死磕排球一个选项,而是可以拥有更多自己的时间和生活。在郎平的眼中,她手下的女排姑娘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和个体差异,未来的中国女排应该尊重丰富多样的个性存在,更应该尊重运动员作为人的主体性。只有让每个女排队员都活出自己的尊严和价值,才有可能在自我认可的基础上主动的拧成一股绳,发挥出最大的能量。

她的所作所为,不但让女排队员们明白,过往的辉煌皆是绑住手脚的枷锁,只有为自己而战,打出属于自己的排球,留在赛场上才有意义。也让大家明白,在祖国自强不息的新时代,一场比赛的胜负输赢并不能决定其价值,我们应该放手去相信年轻人,要坚定不移的向前看,这便是专属于这个时代的“新女排精神”。

中巴大战的”名场面“

在最后的里约奥运会中巴大战中,卸下包袱的女排姑娘一鼓作气逆转比赛,战胜了处于绝对优势的对手,顺利拿下冠军。这也预示着中国女排正式脱胎换骨,重回顶峰,迈入新征程。

三场比赛,横跨近四十年,从拼命证明自己,到被一场比赛的胜负左右情绪的不自信,再到自信满满的打出属于自己的比赛。这中国女排的四十年,也象征着中华民族稳步复兴的四十年。这也再次印证了父辈的那句话,女排精神,就是中国精神。

6 ) 向顶级女团中国女排学习:永不言弃、坚持到底!

正式海报

2020年,不平凡的一年,《夺冠》终于上映了,从一开始定档到如今正式进入院线,这中间经历了很多,恍如隔世,虽然它姗姗来迟,但期待依然还在,为了陈可辛、为了巩俐,为了中国女排,也值得一张电影票,值得重新走进电影院。

《中国女排》,现更名为《夺冠》,陈可辛要给我们讲一个怎样的故事呢?在这之前,真正的体育故事片很少。1958年,谢晋拍过《女篮五号》,讲述解放前夕的上海,那时候秦怡还很年轻,篮球比赛的大场面也很震撼,女篮运动员胸前的“上海”字眼格外亮眼。相隔62年,陈可辛带着《夺冠》重新将体育片带入公众的视野。

一、陈可辛的女排和铁榔头

陈可辛将主要角色瞄准了大名鼎鼎的郎平。郎平外号“铁榔头”,这个称呼的由来据说是“宋世雄看到郎平扣球经常是一锤定音,又根据她的姓,就一下子想到了铁榔头这个称呼”,当然,网上的传说只是传说,我们只知道,铁榔头这个称号确实叫了三十多年,也很能体现郎平的性格,电视屏幕里的她总是一脸严肃,眼神坚定有力,只要有她在比赛现场,女排姑娘们好像就有了底气。郎平是那种就算你不喜欢看体育比赛也一定知道的人物,只要提起“中国女排”,就一定想到郎平。她的名字似乎注定和“女排”联系在一起。

巩俐扮演郎平

谁来出演郎平,成为了坊间谈论的焦点,直到名单最后锁定在巩俐的身上,大家欢欣鼓舞,扮演郎平,巩俐无疑是不二人选,不是她,还能有谁呢?大家都爱叫她“巩皇”,不仅因为她真的演过皇后,还因为她拥有皇后一样的气质。巩俐的演技是毋庸置疑的,她早已不用再证明自己什么,从张艺谋的谋女郎一路走来,巩俐真正蜕变成了她自己,她的气场,足以支撑这个人物。某种意义上来说,巩俐就是电影界的郎平。看到她的定装照,更敬佩她的职业精神,几乎素颜,没有抹口红,剪了短发,穿上运动衣戴上眼镜后,几乎认不出巩俐,她甚至在声音和走路的姿势上都做了处理,电影中她的声音极像郎平,还有稍微耸肩和驼背,背后看,不就是郎平吗?

导演陈可辛

二、为什么喜欢排球?

排球,是我最喜欢的体育运动,究其原因,是因为小时候看了日本电视剧《排球女将》,小鹿纯子的那一招“晴空霹雳”迷倒了无数人,也包括我。那时候对排球充满了敬畏之心,到了高中,每个同学都可以选一个兴趣小组,而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排球”。

当看到《夺冠》中女排运动员们一遍一遍地练发球、接球和在墙壁上抛球,我一下子就想起了我的高中时光,也不禁流下了眼泪,因为我真的打过排球,知道接球的时候手有多痛。如果不是对排球的热爱,一般人根本不可能坚持下来。体育是考验耐心、毅力和信仰的运动。以前我们总听老人们说,只有家里很穷很苦才会送孩子去练体育,不然谁舍得让孩子受那份罪啊?所谓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就像电影里教练说的,只有当你的肌肉记忆形成了惯性,才能在下意识里做出正确的反应,而这种下意识,需要成千上万次的练习。

中国女排的夺冠之路异常艰辛,80年代,我们国家刚刚改革开放,几乎是一穷二白,条件各方面都不能和欧美抗衡,也别说邻国日本了,而那一年的世界杯正好在日本东京举行。中国女排就是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拿到了1981年的首个世界杯冠军。那时候全国共有电视485万台,按照全国八亿人口计算,每165位中国人才拥有一台电视,当年的世界杯,是几十个甚至几百个中国人挤在一台电视机前面观看的,当看到女排运动员们拼到最后一刻,终于拿下这个冠军的时候,全国人民沸腾了,大家相继涌上街头,欢庆这来之不易的冠军。那时候,我们多么需要证明自己能赢,证明自己可以,因为我们受苦的日子太久了,我们渴望新生活,也渴望在全世界的面前证明“我们中国人,也可以拿世界冠军”。

中国女排

老一辈的教练说“我第一次去美国的时候,看到酒店房间里的电视、冰箱,心想,什么时候,我们也能赶上他们的步伐呢?”这句台词让我想起小学六年级的时候,第一次代表学校去日本福冈文化交流,第一次出国,第一次坐飞机,到了那里以后感觉自己来到了新大陆,什么也没见过,第一次用“自动贩卖机”,想喝可乐,不会用,洒了半杯,心疼地哭了,那时候团里每个人的零花钱就那么点。回去的路上,我心想,什么时候我们也能用上自动贩卖机啊?这东西真方便,只要投币就能掉出好吃的。现在,我们什么都有了,大街小巷最不缺的就是自动贩卖机,甚至不用硬币,只要扫一下二维码,就能掉出一杯咖啡。但是,我们缺了什么呢?中国女排的精神还在吗?

老一辈女排们艰苦奋斗得来的金牌不可磨灭,我们回顾一下老女排的战绩:1981年之后,1982年,中国女排在首战0-3输给美国的情况下,迅速调整状态,一鼓作气连赢6场比赛,最终夺冠。1985年,中国女排再次以全胜战绩夺冠,成为全世界唯一一支连续四次夺得世界大赛的球队。1986年世锦赛,中国女排3-1击败古巴队,赢下五连冠。那时候的队伍里,有年轻的郎平,在电影里,由她的女儿白浪扮演。

但是就像郎平说的,“我们不可能一辈子打球”,长江后浪推前浪,到了20世纪,2003年女排世界杯,中国女排再一次站在世界的巅峰,他们以11连胜赢下冠军。随后2004年雅典奥运会,在连失两局的情况下,中国女排连胜三局击败俄罗斯,再次夺得奥运冠军。

中国女排

之后,中国女排就开始一路下滑,一蹶不振,直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一次戏剧性的相遇,注定了郎平之后的选择。当时的郎平是美国队的主教练,而中国队的主教练是陈忠和。没想到的是,美国队打赢了那场比赛,而作为东道主的中国人心里过不去这个坎,因为郎平作为一个中国人居然带领美国队赢了我们。比赛都有输赢,但是这个输赢对每个中国人来说又是那么重要。在影片的后面,导演终于借巩俐扮演的郎平的口说出了我们的心声:“我们那么在乎赢,是因为我们还不够自信。我们身上的包袱太重了。等到我们足够自信的时候,就不会那么在乎赢。我们这一代人的包袱就让我们背吧,我只希望你们为了自己打球。”陈可辛,他太懂我们了,我们中国人,一直活得那么沉重,为了父母、为了国家,什么时候,我们可以为了自己,开开心心、轻轻松松地上场比赛?

郎平回到了中国队,她希望改革,希望所有的女排队员,不仅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还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只有当你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的时候,你才懂得真正的体育精神,不是什么输赢,而是享受体育本身。终于,她可以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打排球?

练习

三、从80年代至今的爱

《夺冠》这部电影在灯光、美术上面也做得极其出色,从80年代的训练场开始,就像历史在重演,看到那些小时候的场景重现大银幕,我的眼泪夺眶而出。八十年代,是一个美好的年代,虽然那个时候我们都没什么钱,但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就像《明天会更好》里唱的:

“唱出你的热情,伸出你的双手,让我拥抱你的梦,让我拥有你真心的面孔,让我们的笑容,充满着青春的骄傲,为明天献出虔诚的祈祷。”

中国女排的运动员们怀着对祖国虔诚的爱踏上竞技的征程。让我用帕慕克在小说中的一段话作为结尾吧:

“我们一生当中至少都有一次反思,带领我们检视自己出生的环境。我们何以在特定的这一天出生在特定的世界这一角?我们出生的家庭,人生签牌分派给我们的国家和城市——都期待我们的爱,最终,我们的确打从心底爱她们。”

短评

彭昱畅长大之后果真变成了黄渤

3分钟前
  • 段尽欢
  • 推荐

总体过于冗长,个人戏份太多了,叫《郎平传》更合适,中国女排在我看来应该是几代人一个大集体,而不是某个很突出的个人,比赛戏挺燃的,算是亮点

7分钟前
  • xkc1117
  • 还行

陈可辛对情绪的抓取,依然很好,哪怕是在这种文章里。早已不对比赛成绩热衷,那些赛事仍能唤起竞技的热血,热的也不是那些大而不当的概念,还是为了大写之下小写的人。“中国女排”是被需要的,八十年代因为国弱,现在则是过来人的记忆承托,新一代的自我定位,以及永不过时的女性互助力量。除此以外,有郎平与陈忠和的情谊,更有声誉几度沉浮后逆战的漂亮。再早几年,故事就不是故事。但部分对口型、不道名、删减与割裂,故事也只能是故事。三星半。(映前看到《风林火山》预告,激动。片尾又见余静萍,几阵涟漪。映后听说中巴大战动用11个机位,其中沉浸式的镜头,就是她扛着机器在场内穿梭而得。)

8分钟前
  • Mr. Infamous
  • 推荐

什么时候能有一部记录国足的电影,哪怕叫《出线》,我也会热泪盈眶吧。

12分钟前
  • 第五个希望
  • 推荐

陈可辛还是厉害,算是国内体育题材的新高度了。从国家到集体到个人,看完这个片对女排精神会有更多的理解。以及巩皇和白浪演的真好啊。2021.1.15,二刷with toto。

13分钟前
  • 阿德
  • 推荐

它不像传统意义上的体育电影,它是一种精准的民族情绪消费,导演把精力都算计到了情节的煽动性和爱国情绪上。电影用二元对立简单粗暴的手段,把训练和比赛都处理成可以煽情和燃起热血的情绪宣泄,片中的女排比赛被简单粗暴的处理,真不如直接看一场女排比赛时更有戏剧化。因为故事的时间跨度大,故事前后的戏剧张力也割裂了,后半段直接变成《郎平传》,让她一个人对抗三十年不变的体制,营造出体制在进步的错觉。最终的女排精神成了迪士尼童话里最常见的美式主旋律——做自己,女排精神这件事前后拧巴了,却还是不得不转向新时代的女排精神这个主题上。其实电影讲的是时代进步了,我们这个时代已经不需要女排精神了,姑娘们做自己开心就好。供消费情绪的作品一般都没什么价值,因为这其中没有智慧,更多的是算计。

14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原名叫《中国女排》,后来改名叫《夺冠》,看完电影发现的确不该叫《中国女排》,应该叫《郎平传》。导演并不具备拍摄整个中国女排的能力,人物太多了,每个人都拍了,但每个人都没拍好,还不如选两三个人,主要讲她们的故事,讲透彻。老队员全都没有名字,全部叫的编号,我还不如直接去看比赛录像或者纪录片,至少还知道谁是谁。中国女排为什么曾经夺得五连冠,后来又跌入低谷,再后来又重回巅峰?电影从头到尾都没把这个问题讲清楚。电影多次提到“女排精神”,但自始至终都没说清楚什么是女排精神。前半部分讲女排刻苦训练,这都还很正常,到后半部分就跑偏了,往成功学、毒鸡汤发展了,什么“可以输球,但不能输人”“你不需要成为我,你应该成为你自己”……她们拿奥运会冠军不是因为勤奋,而是因为教练每天讲讲大道理,说几句人生哲理?

18分钟前
  • 朝暮雪
  • 还行

和脑海中所想象的完全吻合分毫不差,换言之,是一部被民众想象与民族期望绊住的电影。“无路可退”本是电影的题眼,前半程暗指挣脱物质匮乏,后半程靠近抛弃精神压抑,但无法明说无法深谈。眼神和身体足够强悍,更倾向于瞬时的捕捉而非常态的构建,相较之下语言则显得苍白,无论是赛前鼓舞、赛事解说还是赛后感慨,都不如沉默更加有力。

23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还行

那代人背上家国的包袱,攻防的是民族的尊严。因为不够强大,输了比赛将后悔一生。这代人卸下民族的重担,触碰的是世界的摸高。只管享受体育,不再需要成为任何人。她赢了此生最想输的比赛,他弃了此生最想要的职位,冲出亚洲的呐喊言犹在耳,走向世界的标语字迹已干,墙上的球印却凿进了每一代人心里。

24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是中国女排好看,而不是电影好看。

25分钟前
  • lanmons
  • 还行

为了谁打球,到最后也没说清楚。拍得像cctv5的专题片,节奏却没专题片做得好。电影本身不及格的,动人的是真正打球的人。

28分钟前
  • 明月何时照我还
  • 还行

【年前观影团】“为什么我们那么在意一场排球赛的输赢?因为他们太看重赢”能借郎平之口说出这句话我觉得够了,中国银幕上应该听到一些不同的声音。女排精神、国际标准…能看出来陈可辛把两个时代的碰撞感拍出来了,他真的明白不能单一的教育式拍电影,他真的很会抓重点。后半段确实撞了《绝杀慕尼黑》,可能每个故事的奇迹,都需要一个偏执的疯子。

30分钟前
  • 壹安²
  • 推荐

人物没立起来。太悬浮了。个人不咋喜欢

32分钟前
  • 梳打小饼
  • 还行

能感觉是各方角力下最安全的结果,陈可辛小心翼翼完成了任务,维基百科般复刻关键节点,直到郎平带领美国夺冠后人物的情感和矛盾才终于得以落地。“不以输赢为标准,也不必成为其他人”,大概是第一次在国产体育题材电影里看到这样的价值观吧!

35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推荐

如今时代不同了,年轻人可能体会不到那个什么都没有、所有一切都要靠大家拼搏的时代氛围。这正是电影要传递的主题,只有我们了解那个年代需要前辈们拿命去拼的那种精神,才能更深体会如今这个什么都有的年代拼搏又是为了什么。话虽然老套,但永远不过时,蒙太奇手法的赛场氛围点燃热血,35年之间新老中国女排的花样年华,拼成了两代人的“集体回忆”,去呈现一个时代的荣光

39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推荐

确实有点抱不平,04年雅典奥运女排陷入低谷多年重回世界之巅,振奋人心的0:2惊天大逆转,本应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却一笔带过了。甚至连冯坤,赵蕊蕊,周苏红这些提都没提,冯坤可是继孙晋芳之后最棒的二传兼队长了,他们也是女排精神重要的一部分啊!何况那届还是陈忠和执教的。难怪从《中国女排》改名《夺冠》了,我明白这部电影主要想要突出郎平,我同样也非常非常喜欢郎指导,但这不是《郎平传》啊…

44分钟前
  • 手稔花琴
  • 还行

非常不满意巩俐的表演,纸片人的演法,看似气场满满,但空如纸老虎。

45分钟前
  • 朝阳区陆依萍
  • 还行

比想象中好。平行剪辑剪得淋漓畅快,节奏行云流水。女排真实队员演技也不俗,不错! 当年机场的速溶咖啡苦如药,如今机场的瑞幸咖啡香饽饽;当年国人为女排精神振奋上街摇旗呐喊,如今哪儿还有这份狂热与躁动?陈可辛点题点到了关键,使得后半段猛于前半段。结局收尾得恰到好处,简单、有力量!最后王菲+那英的片尾曲动听极了! (彭昱畅被黑得好惨…哈哈,也很可爱~)

47分钟前
  • 科林
  • 推荐

谁说的丑化陈忠和?明明塑造得超级伟光正好吗!这是一部你知道所有剧情但也依然会看得超级激动、热泪盈眶的电影,女排姑娘们太棒了,女排精神太棒了!

48分钟前
  • 安心
  • 推荐

反对逢煽情就批判的另类政治正确,这样的题材就应该有这样的张力。陈可辛是实打实的细节狂魔与情绪大师,从袁伟民到陈忠和到郎平,三代脊梁,选的片段太过合适。前期争议很大的“和平大战”的魅力在于中国教练、中国理念与中国技术的碰撞,这就是最“中国”的女排故事,又完美地串联起女排的兴替脉络,远比单纯的胜利来得更重要。看过很多十几年前报道的老球迷表示白浪太像她妈了,陈忠和的形象没有半毛钱歪曲,而巩俐就是郎平,她的表演是精准而立体的。当然,郎平也值得这样的戏份,一把斧凿起中国女排经久不衰过去和将来的铁榔头,一个把“夺冠”两个字从一种结果上升到一种艺术的女人,值得这种精彩的铭记方式!

49分钟前
  • BARRYoung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