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依照爱情:法国电影《痴男怨女》
最近看的片子多少都有些沉重,或许貌似最轻松的就要属特吕弗的《痴男怨女》了。这种轻松是因为不用背负太多的负担,不需要任何的价值判断,也不需要怎么用脑子去思考,单纯地只是观看,观看一个男人在活色生香的法国浮光掠影、游戏凡尘。他长得不够英俊,个子不高,但却跟无数的女子有过一夜情,或者一段短暂的夙缘。她们都还记得他,他家中的一个抽屉里堆满了那些女人写给他的缠绵悱恻、恋恋不舍的信,每一次,他都把信塞进同一个抽屉,读过一遍的,或者没有读过的。除了信件,还有一些女人们的照片。
伯特兰说过:“女人的腿就像罗盘,它能够缠绕地球,并为之带来平衡与和谐。”特吕弗的对白永远都那么诗意和文学,伯特兰在讲述女人的腿的致命诱惑的时候,彷佛就在诵读一首诗。所以偶尔会心生疑惑,究竟吸引你的是那些对白,还是故事本身?
对伯特兰而言,女人就是能够带给他平衡与和谐的,除此之外,有爱吗?也许有,伯特兰总是瞬间爱上一个女人,然后千方百计把她弄上床,春风一度后又总是追寻下一个目标。他的爱是泛滥了的洪水,涌向每一个女人,只要你有一双美腿,伯特兰就会爱上你。或许伯特兰爱的只是爱本身,以及爱之名义下滥觞的性。正如艾吕雅《爱情力量的箴言》中的诗句所描述的那样,“在我这寄身并遮蔽的荒漠/她拥抱我而且一边拥抱我/还指示我要倾听和观摩”。这样的泛爱大概只有法国人才会有,也只有浪漫的法兰西民族才会习以为常。是的,习以为常。伯特兰的同事们就曾经不无调侃地说到,下班以后,只有有女人的地方才会见到伯特兰。他们对于这样一个有着特殊癖好和行为的人给予了足够的宽容,这一点在别的国家大概是不可想象的。
影片的手法很新颖,从伯特兰的葬礼开始倒叙,然后在故事的当中又通过在蒙比利埃的伯特兰本人的回忆再一次插叙了伯特兰以前的生活经历,从少年时到巴黎到蒙比利埃,从对女性的懵懂到初次尝试到乐此不疲……特吕弗使影片在倒叙和插叙不断的切换中前进,偶尔也穿插这些许的幻觉,将一个表面上看起来风流倜傥其实内心忧郁敏感的男主角展现在了观众的面前。让我们跟随着他,进入了他的世界。
影片开头的场景拍得非常棒。伴随着激昂的交响乐曲声,一辆黑色的灵车从镜头中穿过,后面跟着一辆又一辆的小车,从车上走下来的,居然全都是女性。唯一的一位男性出现了,但他却是往相反的方向走去的,或者说他只是个偶然的擦肩而过者,在女人群中他闪身退了出去——进入墓地的就只剩下了女人了。女人们或者哀伤或者不哀伤,但都例行公事地走到了伯特兰的目前,丢下了花束。特吕弗在这里把镜头对准了这些女人们的腿,一双接着一双,走来又走去,没有什么比女人们的腿令底下躺着的伯特兰更喜欢的了。旁白中这样说到“天下的葬礼都一个样,唯独这个与众不同,见不着一个男人,只有女人,唯独女人。是的,我想伯特兰会为他的葬礼感到高兴。”
我们同样为此高兴。不是因为世界上从此少了一个不负责任的风流男,只是单纯地觉得这是伯特兰向往的结局。当伯特兰潜意识中出现的那个女孩的衣服由红色变成了蓝色的时候,我们就应该知道,故事到了这里应该结束了。伯特兰最后的死有些偶然,却又未尝不是必然。当他梳理了他的“逐裙”的历史以后,当生活变成了文字,一切都不再有意思,都已经无法激起伯特兰的好奇和兴趣,随后伯特兰蓦然惊觉,一种虚无正悄然地向他袭来 ……但他无法停下,为了追逐本身,而这,正是他的归宿。
2 ) 对不起,特吕弗。
中国电影资料馆放映。
大型男性凝视现场,男主角无时无刻都在想尽办法去凝视着女性的腿;
大型意淫现场,与那么多不同的女人只是见了一面就能在一起?一夜情之后还不了了之?最后竟然还能集体参加他的葬礼?如果这一切都是臆想,特吕弗想借此讽刺的话尚且理解,但并不是。
大型自恋现场,是不是在法国只要把自己的情史写出来就能出本书?还是这是一种偷懒的创作手法?(特吕弗不止一次出现此情节)。
大型絮叨现场,通过男主角写书回忆一直哇啦哇啦说个不停,时而是画外音叙事,时而又是男主想象着的对场面的解说。
男主角在机场和遇到最初真爱后稍微清醒了一些,想要把书改一改,但年轻女编辑的出现又让他打回原形。似乎那阶段的他就像他工作时上上下下不停旋转的飞机,刚一落地,就被女编辑搞的像她身后墙上的那幅画里的飞机一样再次起飞。
或许全片只有年龄大的女打字员和出版社的几个男编辑是正常人,看出这一切不过是一个乐于展现自我魅力的男人之瞎胡扯。确实在前面交代了童年时母亲给他带来了伤害,似乎给电影增加了一些深度,但依然不可信并且讨人厌!(与颜值无关)。就这点事不值得一拍,或者说不值得长篇大论。
3 ) 《痴男怨女》| 高级炮王脱罪指南
特吕弗导演的《痴男怨女》,就是一本《高级炮王脱罪指南》,鉴定完毕。
十二天把半打女人骗上了床,睡过一觉后再让她们自己收拾打包走好,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没有承诺,没有金钱,也没有礼物,这些被他骗上床的女人不仅没有破口大骂,也没有上演狗血的歇斯底里剧情,她们甚至明知道自己被玩弄了,睡过他的床的还不止自己一人,却从不恨他,依然对这个男人抱有美好幻想,期盼着他能给予她们其实他也并没有的东西。
他是天下所有男人幻想成为的“榜样”——怎么会有渣得如此高级又完美的人?所猎艳到的女人,他不仅得到了她们的身体,还一同赢得了她们的心,各式各样女人都拜倒在他身下,为他痴迷却不打架。
究竟是怎样一个男人让这些女人甘愿追随?他很帅?或者隐藏高富帅?钻石王老五对不对?!还是才华横溢的名人文豪?不好意思,想多了,他一条都搭不上边。这个男人叫伯特兰,不高不帅,有点黑瘦的中年男人,一位普通的工程师,住在普通的公寓里,总的来说就是“样又冇,钱又冇”的中年大叔。
有没有颠覆你心中对渣男的美好想象?不要怀疑,就是这样一个其貌不扬的男人完成了近乎所有男人的心愿。一个人的外在不吸引人,那么魅力一定在于他的内在,“开脱指南”实用手册开始了。
整部电影的关键线索就是“腿”,优雅的女人的腿。为征服女人而生,为追随女人的脚步而死,恋足癖重度患者——伯特兰的一生也算首尾呼应,功德圆满了。所以男人对于腿的痴迷,是与生俱来的天性,女人的腿对男人像一扇神秘的门,更多代表了一种性幻想,是诱惑和欲望的象征。鲁迅说过这样一段话:“……从女人露出的胳膀,男人会马上联想到女人的身体,从女人的身体马上又会联想到一处奸情。中国人的思维只在此时才会变得如此跳跃……”,惯性的联想造成的心理暗示,伯特兰贪恋女人的腿也就不足为奇了。他从腿先认识女人,拥有一双美腿的女人通通逃不过他的魔爪。可是“腿”对于伯特兰又不仅仅是性幻想,还是他毕生的使命,终其一生也要与之为伴的灵魂寄托。他爱的不是女人的腿,也不是“独立的个体”, 他追寻的是“所有”,是“永远无法满足的完美”。
他的样子的确不够吸引人,评价他“长的凑合”都算是褒奖了。没有样子、房子、票子,他靠什么俘虏那么多女人的心?
他的杀伤力武器是眼睛。他懂得发现不同女人的特性,区别与其他女人的自身魅力。他深谙“男人女人都一样,需要快乐和成为独特”的道理,他不仅给了那些女人快乐和独特,也给予爱情。你不能说他对爱情不忠,不尊重爱情,他每一段感情都投入真诚,以他的方式。片中的男人和女人们,各取所需,你要快乐,我为了自由,谁也不欠谁的。
他睡过的女人都为他开脱,她们都说他爱过,他很好,她们依然怀念他。受害者不觉得被伤害,反而觉得曾经拥有过他为幸事,世人又有什么理由谴责他。
伯特兰葬礼上一双双美腿走过撒下的鲜花和泥土,至此,他的罪名完全开脱。他不是浪子,只是一个逃避孤独的爱的贪恋者。
他把自己的猎艳经历都写进书里,他的书始于一个女人——童年时期常年忽略他并同时拥有一大票情人的母亲,而伯特兰也意识到他所写的书正在重演他母亲的恋爱情史,他用这本书来作为自己真实存在的证据,也希望能找到“人们如何言说自己”这一问题的解法。
偶尔想宅在家看电影煲剧,
可是不知道有什么电影好看?
☟
良心影单推荐,每周不重样
分析看点,绝不剧透
辛辣点评,总有一个点击中你
八爪君专注辣评!
微信公众号:八爪君电影语咒(BZJDYYZ)
4 ) 所謂愛,其實只是對自己的愛。
愛女人的男人。所謂愛,其實只是對自己的愛。 Bertrand愛過很多很多的女人,多情也就等同無情。愛得太多,也就成了不愛。對於Betrand而言,女生並不是「人」,而是鍾情的對象,他所愛的,並不是獨立的身為人的某某,而只是身為女人的女人,亦即是說Betrand所愛的只是「女人」這個物種,而不是具有獨立個性的人。他的愛,就像是孩子的對玩具的愛。女人只是他所欣喜、喜歡為伴的東西,他從每個女生身上找到他所欣賞的地方,這些被欣賞的地方對於別人而言可能只是一些普通不過,甚或不值得欣賞的東西。然而,對於他而言,即使是最細微的東西也為不同的女性賦以特色,就像是《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中,Tomas為了看不同女生的臉面,才不停地與不同的女生作愛。
Betrand懂得欣賞不同女生的特色,但在他眼中,這些特性卻沒有為女生賦以與別不同的靈魂。他欣賞她們的特性,卻不能安與個別的特性。他所要的是「所有」,不是「獨立」,然而這世上沒有「完整」,即使在他口中集了不同女性特質與一身的女生,其實也不是真正的「完整」。尋求完整,老想找到自己心目中的完美,只會把一生都放在尋覓的道上,永遠找不到終站。
Betrand最後因尋覓而死,把一生都歸於找尋裡去。或許這是最合適他的結局,或許這也是最合適不能接受「殘缺」者的結局。
http://www.chinakolau.com/wordpress/?p=124
I like the flashback、I particularly like the unexpected ending。this is a beautiful, funny, touching and at times though provoking film。
[想看2011-02-12] 1977年柏林主竞赛入围,9月9号看这部“9月9号我写完了书”的电影实在是太巧合了!片名翻得不太好,只有痴汉哪有怨女(最多有一个算吧)。非常厉害,非常惊艳,从一个平平常常的痴汉故事开始,然后转成了以写作为核心动机的自指结构,旁白带来大量声画叠用和不确定叙事的可能,这声画关系和叙事声音真是妙极。男主约过的女人们聚集在葬礼,也与费里尼的《八部半》有个奇妙的对话关系。男主演夏尔·登纳也真和特吕弗本人及利奥德神似。阿尔门德罗斯的摄影和干净利落的剪辑让影片有一种非常别致的速度感(算是特吕弗调子?)。片尾略坑还是得刨一点分。
一个有点怪怪的男人.这电影的名字被译作痴男怨女.不知为什么.
@小西天。“痴男怨女”的译名不理想,但翻成“爱女人的男人”也过于粗暴简单。性病大夫一针见血挑明男主不爱女人。他爱的是撩拨是收集是不期而遇的云雨。女责编给的建议既是修正男主以裙子物化女性的无意识,也是用过去式双关男主走心的爱已成往事(男主见到女人总是主动迎上去侃侃而谈,只有在存衣处的一次被动相遇回避交流,他也有他的不堪回首)。在印厂把小说里的裙子改红为蓝的小细节,是特吕弗对电影元叙事意图的明示,也不无含蓄的挑衅:我偏偏更在意裙子。
无数女人为 一 中年 丑男 癫狂导演 你可以 在创意点嘛
法女普遍超美超气质,可惜这位法男…如果换做德隆,还能接受这样的猎艳轶事……
看来特吕弗已经不能满足于三角关系了。这次男主角12天之内可以和半打女人上床。对于女人的身体和爱的渴望最后让他送了命。其实快到结尾处那一段“情伤”感觉有些累赘,大可不必为他添加苦情的过去。ps 日以夜继里的小猫偷吃早餐戏的原型居然是在这里~~
男主的一切行为在今天看来都是变态,只有在70s的法国电影语境里看起来可以算情圣或浪漫。小说印刷前他将小女孩的裙子从红色改成蓝色,突然让我怀疑这一切艳史会否也只是他自恋的妄想。三星半。
新浪潮不是你想看,想看就能看...........最后竟然真的是好色而死的.......太贱了...........我就猜到这男人是水瓶座的,爱看美女的习性和我一样啊.....那个格雷泽太太我猜是摩羯座的........
为什么用aimait 这个过去时态呢?只是念起来好听。就像是对侯麦“午后之爱”的回应,完全的负片,只做不爱。
Love this film. It's a beautiful story, with a beautiful fantasy about women-- something too often dismissed as juvenile or sexist nowadays.
为之生,为之死,为之奋斗一辈子。现代唐璜的一味自我满足。初看尚有趣,类似经历不断重复上演后就变得乏味,到最后葬礼回顾时看着那些洒土的女人,甚至记不得每个人的特点。
豆瓣显示的7400以及2022年的最后一部片子//男人寻求女人的爱 或许某种程度上真的是一种思乡情绪(。否则或许很难解释他们的这种痴狂//最后女人们出现在葬礼的场面多少有些壮观//就是觉得特吕弗后来的创作走向和他的电影风格契合得很 在我看来他是能够拍出既能让人看懂也能自我表达的那类电影作者
——女人的腿是圆规,她们环绕地球🌐…使地球保持平衡与和谐。《爱女人的男人》書名也是片名在不足二个小时的电影里涵盖了男人穷极女人的一生,到底他追到睡服了多少女生女人,电影没有确切数字🔢,片头到他墓地参加葬礼的女人是全部还是部分……(独白)所有这些女人…现在都在写最后一页。而我就是其中之一,然鹅,我有一种奇怪的感觉…觉得自己是伯兰特的同谋我是这里唯一知道他一切都人那些被他伤害的女人错误地期望,他能给予他自己身上没有的东西,对于那些需要快乐的人,他也给予她们快乐和关爱,他以他的方式爱着她们所有的人。人和人不一样,每个人都有其他人没有的东西,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但他生命中所有的这些女人身上,有🈶一种东西会一直存在: 一个纪念品…一个长方形的物体… 三百二十页装订在一起我们称之为书📖。
1男主从头到尾没换过衣服,女人换了几十个,所以本山大叔说的对,高低攒钱买件皮夹克。2特吕弗的电影里,只要餐盘往地上一放,立马就能召唤出一只猫来,从不失手。3《祖与占》《两个英国女孩与欧陆》《爱女人的男人》《爱情狂奔》是我喜欢的特吕弗,还是喜欢看法国人探讨男人与女人,而不是模仿希区柯克。
我过分了哈,其实baye出现了连5分钟都没有,可确实从容貌方面看是片子里绝对数一的了!可惜特大仙爱的是浮动群摆下的腿,套在裤装里休闲打扮的美女也无法让这男人动心啊~果然男人和女人看的地方不一样
一句话概括就是“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电影比较一般吧,感觉楚浮和男主都有点走神,美女如云却整体重复冗长。这种色棍的故事就应该让尼古拉斯罗伊格之类的来拍嘛!肯定是肉体横陈剪辑如神,想想就非常刺激...
男性对女性的欲望,无非美腿美足加丝袜。女人的腿就像罗盘,它能够缠绕地球,并为之带来平衡与和谐。除此之外,有爱吗?
这片子应叫“一个嗜爱女人小腿如命的直男”,什么多情种就是色搋子!看片内编辑出版书时的解读,英文版用词时态语法显然没有翻出法语的味道,而中文“痴男怨女”这片名又太过两边平衡没有重点。感觉,片中男主角写的书应该比电影好看。而豆瓣这冗长的简介又说了一堆不怎么符合的剧情。很久没看到这么浪(漫)这么法国的片子了。“女人的腿是圆规,她们绕过地球,保持平衡与和谐。”法国女人难道喜欢这样的男人?年纪大又嘬腮,一脸忧郁一点儿不喜幸,理解不了。最后的女编辑也和伯兰特裹一起去了挺俗套的。目前豆瓣7.6分。安乐版权。内嵌英字外拍中字。片尾走字幕时字幕机打出“祝您中秋团圆”,观众唰唰掏出手机拍照。特吕弗诞辰90周年特别纪念放映。资料馆1号厅。五六成满。今天凌晨国内发布了英国女王去世的消息,想起来还是挺不舒服的。
大型男性凝视现场,男主角都在凝视着女性的腿;大型意淫现场,与那么多不同的女人只是见了一面就能在一起?大型自恋现场,是不是在法国只要把自己的情史写出来就能出本书?大型絮叨现场,通过男主写书回忆一直哇啦哇啦说个不停,时而是画外音叙事,时而又是男主想象着的对场面的解说。男主角在机场和遇到最初真爱后稍微清醒了一些,想要把书改一改,但年轻女编辑的出现又让他打回原形。似乎那阶段的他就像他工作时上上下下不停旋转的飞机,刚一落地,就被女编辑搞的像她身后墙上的那幅画里的飞机一样再次起飞。或许全片只有年龄大的女打字员和出版社的几个男编辑是正常人,看出这一切不过是一个乐于展现自我魅力的男人之瞎胡扯。确实在前面交代了童年时母亲给他带来了伤害,似乎给电影增加了一些深度,但依然不可信并且讨人厌!(与颜值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