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引以为傲的繁华,会有多少变成衰败? 你所瞧不起的衰败,又有多少会变成繁华?(《红楼梦》曹雪芹) 这部电影是西方导演递给小粉红的刀。
尽管一幕幕幻灯片式的沉闷场景、僵硬的表演、神经质的台词、延时过度的定格并不讨喜,固定机位让做爱都变为静止画面,但它是大师级作品,借助人物间细若游丝的关系,构织出一幅老态龙钟走向衰败的欧陆图景。
人口老龄、治理低效、思想保守僵化、观念落后、政经宗教人文全面崩坏……这些发生在世纪末,似乎能用宗教国度的末世情结来解释,但归根结底是社会体制走上了穷途末路,这从百岁将军所拥有的土地面积便可管窥。
人们除了在绝望中挣扎,毫无办法——他们连交通堵塞的原因都找不出。直到献祭儿童的一幕,其荒诞程度也并未超出设定。当然欧洲从未惨到如此夸张的程度,却能让你认同现实的残酷与那种颓丧感。这已经不是隔靴搔痒的讽刺了,而是硬揭、活扒。
安坐者总是可爱的……
歌声总是从二楼传来……
人们总是在拼命逃离云层下的垃圾场……
很难形容这部电影的主轴,可以说它几乎没有一条明确的故事线。电影由若干个段落组成,每一个段落的场景都是固定机位,构图精巧讲究得如名画一般。安德森在访谈中说过,他深受尼德兰著名画家老勃鲁盖尔的影响。但在我看来,他的拍摄风格更让我联想到美国现实主义画家爱德华·霍珀的作品。极简的画面中,现代人的异化、孤寂和疏离被赤裸裸地展示,人们就在其中上演着悲欢离合。 电影的数十个场景里,有人失业,有人破产;有人发疯,有人吟诗;房子在移动,车子却被堵在了路上;耶稣的十字架被人扔进了垃圾堆,可爱的小姑娘成为了宗教仪式的牺牲品;活人生不如死,死人却追逐着活人……所有这些莫名其妙的场景,都发生在一个莫名其妙的城市里。这个城市里的车子都堵在了一条路上,即使其他街道空空如也,所有人都依然一窝蜂地堵在那似乎唯一的道路上。他们或坐在车子里焦躁无奈,或效仿耶稣受难,一边鞭挞自己一边缓慢前行。所有人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些什么,所有人都不知道未来去向何方。 在这样一部充满末世隐喻的电影里,黑色幽默却是无处不在。蹩脚的魔术师险些把躺进箱子里的志愿者切成两半;精英“砖家”们看见房子移动的场景就惊慌失措丑态百出;失败的生意人把自己公司烧掉后,还遇上了已经自杀死去的债主……所有这些荒诞的场景看似无序,但实际上都和电影最开始出现的那位胖老头有着或多或少的交集。于是,以这个生意失败、儿子发疯的可怜人为线索,这个走向末路的世界中的病态和荒谬,一幕又一幕地上演。
泡上一杯咖啡,先来谈谈打开了两遍的瑞典导演罗伊·安德森(Roy Andersson)于2000年上映的“生存三部曲”第一部——《二楼传来的歌声》。该片制作历时四年之久(1996.3-2000.5),是一部长镜头组合而成的荒诞喜剧,曾荣获第5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审团奖。同时,这也是鬼才导演罗伊·安德森继《瑞典爱情故事》和《旅店怪咖》后暌违25年推出的电影生涯第三部长片。凭借此片,他成功巩固了其独树一帜个性鲜明的“安德森式”的电影风格。
该片用46个长镜头为观众铺成了安德森在新纪元来临之际对瑞典资本主义社会错综复杂的各种问题的透视和批判。失业、外来歧视、冷漠的社群、技艺不精的魔术、貌合神离苟延残喘的婚姻、纵火骗保而得不偿失的商人、交通瘫痪的城市、脆弱不堪的爱情、罢工游行的乌合之众、诗意与现实的不合、老龄化、宗教信仰的式微,经济的大萧条。这一切问题都将人禁锢在云层下的垃圾场中,安德森也用荒诞喜剧那情绪所作的小毯子紧紧捂住了观众,将现实撕碎了给我们看,然后在我们耳边反复呢喃,是的,我方了,世界确是荒谬的,人生真是痛苦的。将其定义为荒诞喜剧片,实则是其到处泼洒着人性的崩溃。有人说从中看到了大丧至极和绝望恐惧,还看到了屈服于命运的悲观主义,实在不能视其作喜剧,可安德森多么聪明,片中将黑色幽默发挥超常,极其扭曲地给观众带来尖锐却能忍受的疼痛,却没有造成真正的伤害,同时能继续前路,给悲观失望开出解药,即安坐者是可爱的,一下子这些悲都变成了还有救的启示和思考。
罗伊·安德森出生于1943年的瑞典哥德堡,毕业于瑞典电影学院,师从电影历史上封神的英格玛·伯格曼,时常暗暗对其叫板却不得不说承袭了其哲思方向,即对存在进行思考,对死亡、时间、幻境与梦进行剖析,只不过伯格曼更庄严肃穆,安德森则时常呈现出充满痞气的荒诞感。电影大师们成为大师,必然都大方涉猎了广泛的艺术,先成为了艺术的全才,这点两者却又是相似的,都以西方各种现代主义哲学思想为出发点,结合绘画、音乐、文学等经典艺术作品,用电影的手段输出他们的思考。出片自然有别于爽片,也有别于大部分所谓的商业电影,而正是如此,也使之免沦为只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与无规则游戏的消遣娱乐片,而值得观众像读书般庄重地打开。本片以超现实主义(surrealism[英] surréalisme[法])的风格,将现实观念和生命冲动,潜意识、梦与幻境相融合试图回归到一些理性话题。所谓超现实主义,便是渴求解决梦境与现实之间的冲突,达到一种绝对的真实,其哲学源头便是平民出身的柏格森提出的“直觉与生命冲动”(直觉是一种直接的意识,是自我的绵延;生命冲动是在绵延的时间里不断努力创造)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有意识是孤立的,无意识是本质;梦和精神病是潜意识得不到满足的现象,而潜意识是魔性的),以及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是运动的,有和无是同一的,矛盾是推动发展的)。安德森则将其通通糅杂在这部超现实主义风格影片中,将观众从矛盾冲突荒谬的情节架构中拉回甚至相信这形而上的绝对真实,告诉我们,是的,这些都存在而我们也该顺其思考一下。同时超现实主义设定也合理化地打破了该片时间的阻隔,模糊了时间的连续性。
安德森也曾提及本片创作受到了彼得·勃鲁盖尔(1525-1569)的绘画美学影响,这位来自文艺复兴时期荷兰的农民画家段子手,除了有时有超脱现实的奇妙幻想,如《伯利恒的普查》中将圣经人物放诸于当代环境,《反叛天使的坠落》中代表善与正义的圣洁天使和代表毁灭与罪恶的反叛天使之间的斗争与矛盾冲突。
多数时候他也画绝了愚昧不堪的小人物们在市井里可笑透顶的挣扎。此片影调也参考了老彼得《雪中猎人》的构图风格,该画以四只乌鸦的角度看尽了瞎忙的社畜们,用黑白灰色调塑造一切,让人顿觉寒冷透明。广告出身的安德森也善用了老彼得的艺术手法,用低对比度性冷淡风的黑白灰绿暗色调,让影像更加简明凛冽清冷苍凉。造型上安德森也承认其采取了日本能剧里面具的灵感,将其所有角色都变成了白面小丑,更能代表普罗大众,同时又像启示录中的身故之人来反映无可救药麻木不仁的浮世众生相。
本片一大特色技巧还在于其固定长镜头的运用及构图的统一性。有强迫症的安德森将整部片子的镜头除了一个移动镜头和两个相对移动的镜头,其余都设置为固定深焦广角长镜头,让观众像看舞台剧一样关注其画面场景中的一草一木一举一动,又像打开上帝视角的局外人冷静客观地审视这一些的发生。他也让画面尽可能的干净简洁,绝不出现无关紧要的人事物,这点来看广告出身的安德森很懂得如何将想传达的传达给观众,让观众心无旁骛地沉浸其中。安德森在影片构图方面统一到即使不断切换场景,视觉上也没有多丰富的刺激新鲜观感,不得不说本片还是一本晦涩难懂的书,得极具耐心反复观看才能体会其中各种象征和隐喻。其非线性的叙事方法让不断跳跃切换的故事场景得到了合理性的解释,情节也就不必强调其完整性了,只用随心所欲地延伸展开,同时安德森还使用了表现蒙太奇的对列技巧,突出了其反情节的荒诞冷酷之感。本片语言音乐表现不多,台词简单还多有重复,反复叩击人心灵的同时,还让人不免随时想要拓展其寓意,引发思考。与此同时,音乐的插入除了交响乐弦乐在必要时候突出其情感的迸发和递进,在信仰沦丧极致荒唐的场景中故意出现的教堂音乐与其对比便更显荒诞之感,如献祭小女孩安娜,以及卡勒在地铁上产生的幻觉中周围人的一路哀歌合唱也都是其情绪表现的叠加,用现在的话来说便是,当你伤心沮丧时,世界都在为你哭泣悲鸣。反言之,伤心的人别听慢歌,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痛苦表现也夸张化地呈现了出来。
下面涉及严重剧透,谨慎阅读
前段都在快闪铺陈各种安德森想要体现的社会议题,影片开头便借想买新高尔夫球场的生意人皮勒的镜头点明整体时间背景和总议题——生存于遍布不幸的地方有何意义,同时引出了接下来的各方思考。
整整干了23年的拉斯精致打扮上班后被辞退,不得不羞辱不堪地抱住上司大腿跪求其留用,而出门前伴侣还在重复“凡是都有个变数的”,这变数于他便是推入深渊的打击。
外来人到大楼找人从楼上到楼下无人回应,直到走到大路上,一群仇外的青年人将其刺伤在地,旁观者却冷漠到无人上前去帮扶。人际关系的疏离可见一斑。
魔术师表演魔术,魔术烂透到将志愿者当场开膛破肚;到医院,医治志愿者的医生护士婚外情,医生闲暇时冷漠吃着汉堡看着书,小三护士抽泣着质问他什么时候离婚。不免引人发问,社会到底怎么了,婚姻到底怎么了?
随后戏份最多的卡勒出现,姑且算是一条主线索。他刚刚纵火烧毁了自家的老家具店只是为了骗保,当时以为有人能看见会来救场,却未曾想到真将其烧成了灰烬惹了一身麻烦。他还有尽写诗直到人为之狂丢了脑子而进精神病院的大儿子,人们还在认为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一切的一切都糟糕透了。店外主干道上交通在堵塞,人们在毫无休止为了股票下跌糟糕的国家状况罢工游行。远处街角拾荒老人和丢失爱情的弃儿冷静地对话,再次点出了这呆滞社会的荒谬。
接着镜头又转回卡勒,他去教堂找神父疏导,想问问到底都是怎么了。深受房地产经济泡沫其害的神父和另外一个炒股破产的神职人员丧气比惨,谁不是这样的呢?而卡勒居然用深恶痛绝的大儿子洗脑念叨的“安坐者是可爱的”反过来安慰神职人员们。懵逼扯淡之至。
扯到主干道上拥堵社群中的一幕:一海军下属在乘坐卡勒二儿子帮忙开的出租车上前往百岁老司令的养老院为其庆生,事实上他只是在其位写演讲稿,工作简单重复却将其哲学神圣化,自欺欺人,但借由两人之口,却是在点明我们社会守旧摸瞎前进,却十分缓慢。
画面切到养老院,这位百岁老将军老司令被关在一个四面围上的婴儿床上,部下们来献祝词却像是在对着牌位祭祀。老将军的手势显现出他很可能是当年的纳粹,无论如何就算如此残暴的人,老了也像是挂在拐杖上的破衣裳,夜深时,只能喊出帮帮我这样的绝望求救信号,这也不得不说是老龄化严重的问题。经济烂透了,刺激政策有没有呢?有呀,世博会召开了,有刺激到吗?反正故事中的人物经济状况还是一样烂。卡勒的老友开始做卖十字架的生意,以为人们肯定在糟糕的当下能依托于信仰,可谁曾料想,新的纪元信仰出走了丢失了,他终究还是失败了。故事讲到此,后半段就大量地加入了幻境,开始了极致荒诞之旅。车站,卡勒真的碰到了之前还在笑话怎么可能遇到的手指被夹者,随后便产生幻觉出现了已经自杀死亡的前债主,被纳粹用绞刑未来得及在生前对自己同样被绞刑的姐姐道歉的执念未了的俄国小哥。经济理事会上,因为对面会移动的房子而引发骚乱的滑稽无厘头场面。不知何时何地,人们选择圣女小女孩安娜去荒唐献祭。
当一切荒谬上升到了极致,生活变成了一团乱麻。安德森便随即借由皮勒、卡勒大儿子来安抚人心。Calm down! Calm down! 凡事都有时间限制,包括痛苦。努力有什么错呢?所以继续努力;写诗有什么错呢?所以继续诗意地活着;信仰有什么错呢?所以继续相信,当个好人。
最后的场景定格在了丢弃十字架的垃圾场,原始谋生之念还是战胜了信仰,所有的牺牲者蜂拥而至,卡勒还在强调,人生在世不过是为了一箪食一瓢饮,或者说更加好一些。那这个好又是什么沟壑难填的欲望呢?安德森再次将问题抛给了观众。
纵观整部影片,表现了一个熙熙攘攘利来利往的社畜群像,到处是荒唐四下皆痛苦,人心作古麻木不仁,人性在这些一幕幕场景中,梦与幻境的交织下,正如尼采所言,显得太人性。一切的荒谬体现出了极大的无力感,而唯一清醒的居然是精神病院的病友们,或者说算是二楼传来的歌声,告诉一楼浮沉的芸芸众生,有信仰是好的,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也是好的。映射至今,生活也常常是一地鸡毛。说回是电影上映20年后的现下,这场全球性的疫情,晃动危及了各行各业,人们对未来开始出现极深的恐惧。前段时间,不仅一位朋友问我,你说接下来经济该怎么办呀,就业市场怎么办呀,教育怎么办呀,社会怎么办呀,生活怎么办呀……我们承受着内心和外界的双重折磨,那能怎么办?我想似乎安德森找到了一部分答案:安坐者是可爱的。
(作者公众号:關耳慢慢記)
人格面具般的造型,戏剧化的故事冲突,天马行空的电影结构——三部曲一起看完:因为是20年電影经典,所以票一把,真的是第一次看该导演作品。
当初怎么会想看这么冰冷灰色的电影呢? 但它又不是直接的冰冷,里面的人物和故事僵硬灰白沮丧停滞,迟缓压抑如行为艺术, 一开始就不舒服,看完仿佛自己都变成这种灰白色。 还是不要想不开去看它了,人要避开心理暗示。 20110628@home
仅有一个移动镜头和两个相对移动镜头,Roy Anderson全凭构图和导演调度完成了一部惊世之作。
极度晦涩的悲喜剧,从头到尾的固定长镜头。人的物体化,景致的舞台化,剧情的空心化,每个人都是别人眼中的小丑。很有魔性的一句台词:“安坐者是可爱的”...(看完后觉得自己都变煞笔了!)
不名一文者是可爱的,仰天长卧者是可爱的,遗忘童年者是可爱的,栖息安坐者是可爱的,无帽秃者是可爱的,无花偷者是可爱的,戴表亡者是可爱的,荣耀生者是可爱的,宽容者是可爱的
12/16 这北欧导演用电影定焦广角的镜头,特意编排好简单的场景简练的对白用极简的手法拍摄/异常白的妆容有种荒诞和体验冷漠的人面具感[与寺山死者田园祭有异同处]/油画般的场景和长时间发呆的人体现都市冷漠疏离感/像英格玛一样用现实主义表现超现实主义的东西/受到98年经济危机显示转化为无为的思想
大智者不悲情
高冷荒诞超现实喜剧。有时候你只需要把某种思维方式具象化为一种常见的却是大多数人想不到的符号,往往就能获得戏剧化的喜剧效果,比如本片的宗教被具象化为一个个十字架。魔术那段太搞笑了。两段主题曲都很好听。
被二战亡灵少年所缠绕的自己,精神病院里的诗人长子,这两个画面所造成的蒙太奇,不正是阿多诺在“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当中,人类遭遇历史浩劫面前,所面临的表达之不可能,语言无法承载的身体?一场一镜一个象征性主题,批判的信息量其实很大,很多没看懂,也不想去搞明白。
理智的表象之下,一切都荒谬如斯;总体感觉很布努埃尔。
罗伊·安德森“生活三部曲”之首,2000戛纳评审团奖。千禧年恐慌+末世启示录,信仰失陷,诗人已疯,精神贫瘠,物质至上。依然是白面群像式的荒诞剧影像,冷幽默中透现着悲凉与绝望。除一处后拉镜头(火车旁初遇已逝者)外,均为固定机位深焦长镜头。群戏场面调度精妙,后景中亦有不少重要信息,如无尽的堵车(比较戈达尔[周末]影史最长塞车)与只朝一个方向走、间或弯腰鞭打前排人的游行队伍。最捧腹之景:失败的大锯活人魔术&敲打垃圾堆旁电线/灯杆后溜出的群鼠。| 安坐者是可爱的 | 找不到人却遭街头路人毒打| 全城人齐声张嘴高唱 | 只能呆在铁笼般床上的百岁亿万富翁大地主 | 倾斜晃荡的耶稣+卖耶稣失败将其丢弃的商人 | 惊慌逃跑的开会者&向内开的门 | 诡异的祭礼与震悚的收尾 | 众逃亡者拉挪着过载的行李车。(8.5/10)
罗伊安德森真是奇才,这种人海固定长镜头的模式,特别难拍不说,竟然生出这么多匪夷所思的笑点,大多数还非常通俗,虽然我大概还是没有看到所有的… 更惊人的是,虽然好笑但它不是喜剧片,说的是人类对千禧年未知的恐惧,以及岌岌可危的表面的平静啊…
罗伊安德森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卡夫卡,只不过更喜剧些。这种喜剧效果来自于它对于空间的专注:它们把观众倏忽推远了。[二楼传来的歌声]则带着鲜明跨千年特征,它展现的是当历史发展到尽头时,人类可笑而徒劳的试图与"楼上"重建起联系的努力。但最终人还是被独自留在了此岸,被那死去的过往所审视和拷问。
象征、超现实,甚至有鬼魂,话剧一样简洁的布景。场景:被鞭子抽打向前的上班族游行队伍、大大小小的十字架、献祭、沉默的疯诗人(儿子)、坐在婴儿床样栅栏里的百岁老将军……“人生就是个市场,买东西,然后在后面加一两个零再卖出去”他是个好人,是个诗人,开不了出租车,也不会做买卖,所以他疯了
8/10。尴尬派导演的高逼格怪片,极富创意的场景构思,甚至用超现实的还原手法打破时空的间隔:纳粹吊死的俄国青年、债主鬼魂和生者同在一个空间里游荡。管道将尾气送入一群裸体女人列队走进的闷罐车,离奇屠杀同[寒枝雀静];结尾扔掉十字架的广场远方不断有蒙眼的人们聚集过来,象征着集体赎罪的主题?
不是很能确定它是电影……正好最近在看英国的黑喜 果然还是欧洲玩得艺术感更强啊 每个场景都像一幅超现实主义画作 或者是行为艺术的集合(不过果然它们都和诗意有关)不仅是场景的设计 场面调度的凝滞感 吹一波的话它的价值就在于 它时长90多分钟 所以情感累积和其他长度都注定不同
【#1200】追求极致美学自然不错,但我认为安德森僵尸化的动作调度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他想要达到的讽刺效果,最终还得透过语言进行表达,整部影片的悲观情绪不仅混乱了社会,更消解了人的意义,这么一来反观卓别林和塔蒂的伟大之处,化平凡为不凡的视听才是真正的电影。
虽然和《寒枝雀静》一脉相承,但要比较的话, 这个还是偏虚妄无趣了,而近作无疑更笃定更透彻,就算同讲哲理,把观众看得云山雾罩还是似懂非懂抑或一目了然,基本也是执导能力的反映。罗伊·安德森认为伯格曼不幽默,其实他自己,何尝不是慢慢进步的。
很多隐喻的恐怖片。
虚掩的门,摇晃的耶稣,街上的苦行,莫名的堵车,游荡于荒野的鬼魅…只要开心无害是现代病,意外事故都是笑料,托马斯的病友说哭是好的。埋葬下一代,库布里克法斯宾德也有类似的“展望”,同样是2000,对国人来说反倒是值得怀念的。还想到了词语,德莱叶活在21世纪还会那么笃定吗?不得不说十字架质量很好,安坐者是可爱的,怪不得霍克尼爱画椅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