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不是恐惧,而是不舒服
我火星了,居然直到最近才发现这个99年的片子,记得07年韩国人翻拍过一版,看完之后大为不爽,狠狠鄙视了一番棒子取其边角舍其精华的糟改精神: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434612/看完这一版之后,不禁感慨果然还是本土的同胞更能理解自家人笔下的感觉,贵志佑介原作里所有关于场景的压抑感全部被还原出来了。
但是也有很大的遗憾:我对演员的表演方式大为不满。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菰田夫妇的形象很符合其性格,但我还是那句话,原作想要讨论的是“情感欠缺者”的心态,“精神变态者”只是夹带的概念,不巧在电影里,我看到的菰田夫妇简直就是一对精神病。
原作中的菰田重德,木讷内向,几乎有严重的交流障碍症,记得N年前我看书的时候,脑内对此人的勾勒形象就是一个瑟缩在一边,微垂着头却又斜翻着眼睛鬼鬼祟祟打量别人的可怜虫,恨不得举个牌子上面写我是一朵蘑菇你们都看不见我。尽管在发现孩子尸体的时候从若槻的视角看去,菰田重德是一种冷静的旁观者姿态,但随后他躲闪若槻的目光,演戏一样的行为就凸显了他自身的性格。全本小说里这人都缩在菰田幸子的影子下面,只有和小狗嬉戏那一段算是难得的亮点。导演没有把这段当作无关紧要的边角料掐掉,我很满意。
菰田幸子的表现更是糟糕。在原作里这是一个四十多岁,粗陋无礼的愚鲁妇人形象,一开始若槻也完全没有把疑点放在她身上,毕竟和这种看上去没什么文化,似乎简单直白得很的家庭妇女相比,如同演戏一般的菰田重德更有杀人骗保的嫌疑,何况死掉的孩子是幸子与前夫所生,直到秋千画的涵义被醍醐教授想起来之后,菰田幸子才从幕后走到台前。但在电影里,这女人似乎有被美化的嫌疑……年纪变轻了,容貌变美了(当然也没有美到不可方物),身材变好了,喜欢打保龄球,有小游艇……而且最重要的是,那种时刻挂在脸上,看起来就很神经质的笑容真的很减分好吗!生活中看到这种人我一定会警惕心大起然后敬而远之的!我最讨厌有事没事露出诡异笑容的人!
现在好了,一个看起来就有点神经质的母亲和一个是不是精神病姑且不论,起码多动症是肯定的父亲……我觉得这家的孩子上吊没准还真就是自杀的结果呢。
……真的,每次看到菰田重德摇头晃脑手脚抽搐的样子我都特想给他加一段药药药切克闹的配音。
咱们还是这么说吧,这电影的剧情没什么可挑剔的,基本还原了原作,原作想要讨论和表达的内容基本上也都涵括了,算得上是成功之作。但这电影里到底有没有一个稍微正常一点的角色,有没有!
若槻先生……干保险业务的谦和是常态,但若槻显然有点情绪不稳定,原作里那个看起来很靠谱的若槻主任即使遇到难题也会深吸一口气然后不动声色地去解决,这位可倒好,遇到点事先摆出一副吊丧一样的悲哀嘴脸,简直分分钟就要和顾客抱头痛哭的节奏,满满的负能量。
阿惠么……我对这小姑娘略有偏见,那种自信满满的“人是很复杂的,没有一样的两个人,所以你不能给人贴标签,你相信这世上有没有心肝的人吗,我不相信”的态度简直让我肝疼,你不觉得这逻辑前后矛盾么,既然人是很复杂的,你怎么就能确定没有那种没心肝的人呢……所以后来她被现实打了一闷棍,我多少还有点幸灾乐祸的心态。
金石助教,原作里是个挺精英嘴脸让人不爽的角色,但他的理论自有其道理,我还是蛮赞成的。可是电影里的金石似乎也染上了多动症+神经质的特征,那种嘚嘚瑟瑟朝若槻显摆的态度很欠打啊。后来丫死得也真惨,若槻去认尸的时候把我吓了一大跳,日本人真敢拍 = =
就连那个龙套警察松井,电影也不肯放过他。其实原作里的松井蛮有意思的,为了若槻之前让他没面子的小事,还以不登台面的报复,把若槻刺激得差点从嘴里往外吐肠子……电影里的松井似乎有肢体残疾的嫌疑,不禁想问问导演,是不是实在找不到演员了啊。(不知为何我很想让小木茂光来演松井先生……他最擅长这种冷静地刺激别人的角色了……)
(说起来,突然觉得若槻的扮相有点像织田裕二……我一定是大搜中毒了)
还有那个专业恐吓人的三善先生,也是个有趣的角色,业务性的声色俱厉,同样死得极惨………但为何要设计成菰田幸子疑似色诱的情节呢=。=
增加的保龄球桥段似乎是为了给菰田幸子偏执的“谁敢挡我”心理下一个注脚,毕竟跑上球道去拦球这种事不是正常人能干得出来了。最后死在保龄球上,比原作里被灭火器爆头更添了一分得其所哉的感觉。
并不太想讨论这电影本身,毕竟之前在韩国版的影评里已经把能想到的都说了,总之这不算是恐怖片,除了某些视觉刺激之外,并无太大恐惧感,满满的都是不舒服……
这是一个讲“人性之毒”的故事。又或者,这里面根本没有人性可言。
——————————
PS:搜索了一下,哎呀我艹,菰田夫妇的扮演者都是大明星啊,失敬失敬(演菰田幸子的大竹忍当时真的是40+了,震惊)……但我还是觉得修改后的性格不如原作出彩,爱咋咋地╭(╯^╰)╮
2 ) 你相信一个人没有心吗?
好多年前,当我还是个惨绿的大学新生的时候,整天的泡图书馆,把日本推理悬疑恐怖类的书架轮番看了一遍,如果说我要是跑去杀人犯罪什么的,警察问到我同学,他们可能会说:“啊……那个人我也不熟噢,很孤僻的样子,从没跟别人说上几句话……”呃,还好犯罪类小说都满足了我的各种幻想,我又属于懒惰类人群,所以危害社会的事情估计是不会轻易尝试的。
于是,我就想来说说历经各种恐怖悬疑小说里,唯有一部《黑屋吊影》让我至今颤啊颤的。以致好多年后的今天,我依然在犯罪小站里孜孜不倦的给大家推荐。
这本书并不是那种提起名字就能让别人记起的畅销书,也许没有名气,但只要你读完全书,保证让你过目难忘,尤其是接近尾声,男主角在各层楼梯被追杀的场景,可以说是在我个人阅读史上最让人胆战心惊的恐惧,真实显露了凶手的丧心病狂。
而经过此书改编的电影《罪恶之家》,我觉得电影跟原著比,很难出其右,然而我错了,我跟男主角一样都差点要吓尿了。书中有过一段对犯罪心理学的讨论,就是“你相不相信一个人是没有心的?”这段讨论相当复杂,但在电影中却展示得非常清晰。
从杀害亲子来骗取保险金来看,这不是恶意,而是没有心。就是反社会人格障碍,这样的人无法感知到爱,无法理解,无法产生,情感冷漠,什么事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去做。然而让男主把嫌疑从丈夫重德转移到妻子幸子身上的线索,恰恰是他从两人一起上学的小学校长那里得到的他们曾经写过自己梦境的作文。幸子做的是一个秋千的梦:“我坐在秋千上,开始蹬脚用力,秋千荡得很高……我荡到最高点的时候,我滑了一下,从秋千上掉了下来,然后我就掉到了黑暗,空无一物的地方,一直一直往下坠。”男主的女友是读犯罪心理学专业的,她指出幸子的梦境是不正常的,就像荣格说的,在梦里,天空和地面象征着潜意识的两个极端范围,在两者间剧烈移动,会对人造成巨大的压力,但是写这篇作文的孩子却没有一点不安,尤其是最后她掉进黑暗中的部分,一般人会感到害怕,但是却被她单纯地描绘成一种动作,没有任何情绪反应的字眼。这个人,没有心。
这部电影是1999年拍的,电影很难拍出人的精神层面的东西,所以需要很多暗喻,需要演员的演技。电影开头是向日葵的特写,向日葵上的黑点密密麻麻,老实说真的让人很不舒服,而且看起来会隐约让人觉得那是一个黑幽幽的眼睛。估计导演的意思是想说即使是向日葵,也有黑点吧。所以在人群里,偶尔出现一两个没有心的人,也是概率问题。幸子多次玩保龄球的场面反复出现,甚至保龄球在最后追杀男主的时候也出现,成为凶器。幸子的保龄球球技相当好,次次都全中,而在她扔出一次保龄球的时候,发现扔的轨迹不对,她整个人扑上球道,把保龄球给抱住,当时就觉得她的点不大正常,后来她把每个阻碍她拿保险金的相关人员都一一灭杀,甚至在被警方通缉的情况下,还要找男主来个你死我活,可想而知保龄球事件就是导演展示她异于常人的一种手法……
这电影中幸子的演员真是选得好,那种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症状在她的活生生示范下,简直creepy到家,带着无所谓又有点智障的口气说话,平淡而怪异的声调,我边回想都会颤抖……而她的脸部表情真是吓得人抽筋……活脱脱就是……没有人心的鬼……
你相信一个人没有心吗?如果不相信,看看这部电影吧……你妹的我吓尿了我要回家跑到妈妈怀里哭……
3 ) 你和我
剧中的侦探并不是上帝,而是真正的鬼魂因为剧中的时候他曾经有过一个片段,就是他虽然站在那里,女主角却看不到他。由此可见,他确实被设定为审判者,我个人认为是导演想将他设定为,我们心中的更高层次的道德观。在某些意义上说,他就是我们,他审判着我们,他也看得到我们。我认为这部剧的主角是这个罪恶之家,而这个可怜的女孩,是这一部剧的线索,贯穿着整部剧的起起伏伏。至于为什么到最后,鬼魂所预测的事情没有马上实现,一个是因为导演为了制造跌宕起伏的情节,罪恶之家释然的开心,和他们最后的即将遭遇的恐惧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使他们的恐惧,更为鲜明。其次,作为观影者,在这一家人稍微放松的时候,我们的心情也得到了放松,甚至在道德感上认同他们,而导演最后的剧情安排,则将这些道德感完全击碎,使我们真正的认识到这一切,确实,很严重。它是两种刺激,强化了后者。现在我们再来分析剧情,首先是这个家的父亲,他解雇了女主角,然而我们可以发现这个行为并没有很超出我们的道德观念,对于女主的自杀并没有很大的刺激,甚至可以说是较为轻微。第二个则是他们家的女儿,女儿的行为,虽然有不合理之处,但是从我们的道德观念上来说,也没有过分的超出。第三个是他们家未来的女婿,他的行为也没有很不道德,甚至他对于女主的同情,还有一些令我们感到。。第四个则是他们家的母亲,他的行为开始让我们感觉到有不合理之处,想必分析到这里,你们已经发现导演对剧情的顺序安排是由轻到重,没错,直到最后一个儿子出场,事情就已经被推向了高潮,但是如果你细细想来,最后一个儿子的行为也并没有十分的,非常的有悖于道德以至于可以直接杀害一个人。导演想塑造的,正是一个累加效应。在一个生产流水线,工人们每个人只会做她手头的一点小活儿,但是整个流水线累积下来就可以制作出非常庞大的有价值的成品。我们每个人都在做着我们认为合理的事情,既便是当中有一些小小的别扭,但是大部分的人都会选择忽视。这也就是导演想要提出的关键性问题,她对于我们的道德水准基础线有了更大的要求。它不仅仅要求我们对于我们日常中所做的事从结果上不违背道德,同时要求我们在细节的处理上谨小慎微,处处小心翼翼,他要求我们不要以无可奈何为借口,对于整个事情完全负责。总之他要求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行为,对自己的道德行为真正的自我反省,非常直面。其实罪恶之家的所有成员才是懦弱的人,他们不敢面对自己的内心的,对自己的责问,而是选择忽略。其实他们明白他们的行为又不符合道德之处。所以我才说,鬼魂是他们心中更高的道德观念。继续分析,你会发现,其实他们只不过是一个时代的附庸之物,他们受这个环境所迫而做出了这样的看法合理,其实不合理的行为。你试想一下,如果一个资本家不维护自己的资本,不渴望向着更大的资本家去进军那么他就会被大资本家吞并从而成为普通的民工。说到底,资本家,是不能够站在普通民众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的,这是不可逾越的鸿沟。即便他们拥有道德,但是社会的趋向推了他们往前走,他们的本性之间相互矛盾。道德利益生存,其实导演一开始就有所暗示,罪恶之家的父亲,一开始时就说过,你总会明白这一点,男人必须要为自己的家庭生存所考虑,其他的就不怎么需要管。人类所具有的多样性使他们无法放开一切去遵守道德,只有在物质的基础上,保证不会有所损失,才能够放开一切去谈论道德。因为从人类,一开始道德就是不存在之物道德只是社会的一个延伸,是人类为了更好的合作而产生的。人类很可能会因为违背道德有所失去,其实,道德,更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法律。人们恐惧触碰道德,因为它触及的东西太多了。除非你让他们无所顾忌的说话,他们才有可能抛弃他们就有的观念,去谈论一种新的道德。鬼魂是无法拯救那一名,可怜的女性的,就像我们心目中更高尚的道德也无法消除这个社会的不平等,不公平一样。虽然无奈,但也应该提出警告,人类的肆意而为,最终只能造成人类自身的损失。每一个人都把自己的道德基准线提高一些,对我们并没有很大的伤害,反而有可以使我们度过危机的保障。即便你不去违背自己的个人利3益去做好事也不要做违心的事。
4 ) 日韩版本比较
日版更忠实原著。
若规的表演上,韩版较好,日版演员表现的太懦弱,动不动就吓的低头弯腰的,看到小孩吊死还惊倒在地。真有这么胆小,后头怎敢深入虎穴。
孤田重德的表演上,韩版过于有主见,不像能被女魔头控制的类型,日版好点,但演的过了,完全像个傻瓜,动个不停。
女魔头,韩版的太漂亮了,日版的比较好。只不过在最后的打斗中,加入一段舔奶头的戏有点突兀,尤其可乐的是若归还真张嘴伸舌头的舔,估计是为了票房。本来以为有名气的女演员真用自己的奶头上阵,仔细一看,奶头和脸没有同时出现,替身。
5 ) 还没看的人不要看了绝对失望
只是个为了钱就把杀掉自己孩子伤害没有感情的丈夫的女人罢了 没有心的人?也太文雅了吧,就是个爱财的疯子罢了,整部戏难道就是诠释这种人没有感情做出残忍的事情就是没有心的人。。。
真的很无聊耶,其实现实生活中这种事情很普遍吧,电影的素材没有新意反而很无聊得很,说到这个“恐怖”的标签,真不知道谁标榜的,只能说是剧情吧,超级无聊这部戏,完完全全不恐怖,居然看到有人评价比伽椰子更恐怖,就算是人心的恐怖我也不觉得这有多么恐怖啊,这真是我看过的最无聊的日本电影了。。。如果你冲着恐怖来看我是建议你不要看 你会非常失望
什么罪恶之家是在糊弄人吗 还以为是整家子都是鬼。。。。
不过女主穿上黄衣服在打保龄球的时候挺好看的。
还没看的人不要看了不要看了
对此片做出高评价或说很吓人的人大概没见过真正的恐怖片或者是心理片,1点点破皮流血就咿呀鬼叫的······
6 ) 鸡舍中的狐狸
“鸡舍中的狐狸”时而非正式地用于比喻社会中的攻击性反社会人格障碍者(psychopath)。形象的修辞不言而喻。贵志祐介在许多作品中对此都有表现,但他对“鸡舍狐狸”的兴趣之深显然不止于猎奇,或者犯罪心理学探讨,而是一个社会学概念。看罢《黑之家》,整个线索终于串联起来,个人也希望就《黑之家》《恶之教典》《来自新世界》三系列,对贵志祐介笔下的攻击性反社会人格障碍进行简单探讨。
《黑之家》中的幸子,用美惠的话来说是个“没有心的存在”。幸子和后作《恶之教典》中的病友莲实老师在思维和行为,行动力和攻击性上都极其类似。一样的同理心缺失,一样的为了达成目的/解决问题而杀人,一样的脱离社会伦理约束。要说不同的话,哈佛校友莲实的智商显然胜于幸子,而社会危害性也更强,一晚上团灭了一个班,之前血迹斑斑的简历也比幸子家里的十几个尸体要丰富。Psychopath混进人群中,便是如此以匪夷所思效率威胁着与他们有所接触的任何人,就像毫无防备的鸡群混进了狐狸一样,大开杀戒,为所欲为,呼风唤雨。两个不同的故事中,贵志祐介呈现的,都是“鸡舍狐狸”的地狱景象。
贵志一遍一遍地叙述的“鸡舍狐狸”的故事,是否不过是德州电锯杀人狂一代目和二代目,提醒大家注意出行安全,慎重交友?如果仅限于此,贵志大概不会把大部分笔墨花在保险经理对幸子的分析,以及对莲实所有生活细节的挖掘。对他来说,幸子和莲实与其说是推动惊悚剧情的文学要素,不如说是整部剧研究、观察、实验、解析的两个独立现象——或说两例“鸡舍狐狸”个案。幸子的个案中有对她童年人格形成的分析,而莲实的个案中没有这一点。反社会人格形成是多余的,或说是多发的,它可以因任何偶然而出现。贵志无意写作一个心理治疗系或者心理分析/悬疑故事,他所关心的是名为“鸡舍狐狸”的社会现象:没有社会意识或者反社会的个体是如何生活在社会中,与其他社会成员相处?为何社会的正常防御机制难以防范这类个体的威胁(幸子,莲实以及现实中各种连环杀手的得手率),甚至在他们的攻击下变得不堪一击(尤其是莲实)?
初看《恶之教典》时笔者曾认为,贵志塑造莲实这个角色所代表的并不仅是反社会人格障碍,而是集力量于一身的神格(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6531293/)。但是看过《黑之家》后反思之,贵志想表现的绝非“神性”,或者权利与暴力这种抽象问题。《黑之家》和《恶之教典》是独立而又连贯的。在贵志的故事中,Psychopath是个进化学现象。《黑之家》与《恶之教典》都是一个庞大概念中的细小偶然的片段。
在《黑之家》中有一段对幸子的psychopath的分析,影评【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434612/】给出了完好的解释,此处仅作引用:
“天生犯罪”则是适应新的环境,比如生物的R战略(大量繁殖后代,任由其自生自灭)和K战略(少生优育),在社会进步,保障充分时,R战略的有利性便增加了,即使生下来后任其自生自灭,也会有社会为之把大量的孩子抚养成人,于是留下后代的几率便比K战略多得多了。这是一种利用,“用善意踏平的路,也会通向地狱”,优待弱者的社会福利,很讽刺地急速增加着冷酷的R战略遗传因子,这才是造就了精神变态者的真相。 ”
但是,助长了冷酷的R基因的并非社会的进步和善意而已。在严苛的自然环境中,离群的结果只有死亡;但在特定情况下,这种不受束缚的基因会让其个体具有极强的竞争性——当社会/集体本身成为了进化的束缚。贵志在构思一个关于人类未来的危险的猜想,虽然它依旧是一个断片。在他看来心理病症不是病症,而是进化过程中无比正常的变异。基因变异有强弱。秋千是一个更加恐怖的梦,幸子“没有心”令她强于常人;而在《恶之教典》中,懂得伪装成精英的莲实无疑是比幸子更强、更具危害性的存在。物竞天择的过程,在贵志的著作中发生着。当现代社会中越来越稳固的社会结构、越来越严厉的规则,将所有的“社会人”限制在框架中,变成鸡舍中孱弱的鸡群,偶尔变异出现的“狐狸”——不受社会规则限制的个体——便有如被强大的力量所加护,掌握鸡舍的生死大权。
这种强大的力量便是“恶”。看罢《黑之家》时我才终于明白《恶之教典》此名的含义。后者是关于“恶”的预言,此时贵志的想法已经大致成型,而《黑之家》尚是早期摸索。何者为恶?与他人不共感。无同情心。无同理心。感受不到他人的痛苦。不受伦理的束缚。不受社会的任何约束。甚至有意识地学习躲避追查和法律制裁(大概这才是莲实去学习法律的原因,为了达到完美犯罪)。狐狸们在鸡舍屠杀的时候,在鸡看来,他们是极大的“恶”,而狐狸们并不知道“恶”的概念。在这个比喻中,在贵志的故事中,“恶”便是力量本身。
挂着数十人命的幸子,和团灭一个班的莲实,最后都被“偶然”制止。但是,贵志问,如果这名为恶的力量出现在不止少数人身上?它是否能够发展为颠覆现有人类社会结构的力量?这个答案的集大成版便是《自新世界》。在人们普遍具有能影响物理的心理力量的后文明世界中,人类依然在更严苛的规则束缚下,以集体的形式苟延残喘,却同时被更恐怖的“恶”威胁着(《自新世界》中fox in the henhouse症候群,便是“神格/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形象写照)。(有时间的话再补下新世界的结构吧,完成度极高的反乌托邦作品——“历史不断轮回”)
在贵志看来,”反社会人格障碍“群体的存在、透明化、以及自身的进化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就像定时炸弹般的存在。说他对此兴趣之深也好,忧虑之深也好,这个病症本身便是对人类未来的預言:“現代社會就像是一個巨大的雞舍。它靠無數實踐與歷史的經歷而建立的規章與法律有秩序地運轉著。而加入某天,这个庞大的鸡舍中偶发性不确定地同时出现几只無視約束的狐狸,就能摧毁整个鸡舍”。所有的故事里都没有提出任何有效的解决方案,贵志佑介是恐怖小说作家,他只负责将恐怖淋漓地展现出来——从黑之家,到恶之教典,到自新世界,“恶”如天启般地爆发于偶然,最后也止于偶然,不管人类做了多少预防措施,谁都不知道下次偶然何时会发生。但他留给读者的不仅是恐怖,还有思索。人类社会本身便是如此脆弱,灰暗,摇摇欲坠的存在;而“恶”的威胁,自文明诞生之起就一直威胁着人类。
暂时FIN.
× 五星都是给原著的,改编实在不咋地。森田这个《黑之家》也是,三池改的《恶之教典》也是。贵志祐介的作品中有太多画面无法表现的东西,比如,一闪而过的灵感,以及合上书仔细思考某段话的空隙。
× psychopath在中文里翻译成精神变态好像不太妥当,变态杀人魔这词用得很滥,但实际变态心理有太多种,有攻击性也有非攻击性的。这个具体来说更偏向指攻击性的反社会人格障碍。
* 如果天童和宫部是社会派,那贵志佑介可谓是人类学派推理作家。。。
----------
补充阅读:
生命史理论(lifehistory theory)
黑暗三合一(dark triad)
拧巴的日本电影,节奏缓慢,杀人一点也不酣畅淋漓,还有拧巴的独白,看着畏畏缩缩的男主,心想着怎么还不快去死……
3.5星,杀人骗保的故事,前半段黑色幽默,后半段变成了恐怖片,整体风格怪诞且富有趣味,用声效和光影突出心理暗示、说得是个性化罪案,其实是描写生活重压之下日本流行的社会病,几位演员把焦虑、疯狂、偏执等形象演绎的入木三分,只是过于强调角色极端的病态形象有些突兀,最后也显得夸张。结尾大竹忍在楼梯上爬行的形象,跟同年《咒怨 录像带》中的伽椰子几乎一模一样
我真的好喜欢看男主角唯唯诺诺的怂样(习得性怂,越习越怂——活学活用)和女主角大开杀戒的风姿。照我说这种既不用当老婆也不用当妈只需要剥削家人就可以赚钱的好事不应该叫「反社会人格」,而是「学会像个男人一样」。但接近尾声时的小段coming-out-of-nowhere的性趣味(which莫名其妙地就让一直以来都性无能男主获得了反击能力?)这里我真的除了男导演/编剧的sex fantasy想不到其他合理的解释。Male impotence is pretty common among 东亚顺直男. Let's not make such a big deal out of it.
。。。你說我一不看恐怖片的人,而且還是看過原小說完全知道情節的人到底圖啥看了這片呀=-=。。。以及,發現小說真忘得差不多了。。。
在「社会派」(骗保)的故事框架中,增加探讨「人性」中终极「恶」的犯罪心理探究,用夸张(日剧特有)的配乐、剪辑和节奏让这个越来越惊恐的故事充满非常规的古怪感,结合世纪末的背景,颇有点全民「末日」之感,从人心的异化来烘托跨世纪的不安与绝望。
我曾梦见一个女杀手穿着大片向日葵图案的衣服,她家地板下面有十几个人的尸体,她睁着大大的眼睛有点羞涩,喃喃说着,我也没有办法的啊。。。
极好的恐怖片,氛围绝赞而作者性鲜明。景别、镜头角度运用反常规,运动非常丰富,拍摄对话也多以镜头对人物逡巡凝视,不安感挥之不去。剪辑凌厉,有一种病态的癫狂感。色调上在大块的压抑的灰中以黄绿两色调入诡异色彩,向日葵和保龄球会成为观众难忘的意象。几乎所有人物肢体都带畸形之态,甚至出场不多的警察和心理老师。森田芳光真是鬼才。
恐怖片也可以拍得这么无聊,后半段渣一样
以压抑病态的风格影射罪恶社会的杰作。片中有很多精彩的心理描写、别具一格的镜头运动和剪辑,耳目一新。
第一次为了看一部电影而自己做字幕(翻译现成的英文字幕)。充满实验性质和独立电影精神的一部电影,故事并不复杂,在阅片无数或视频站x分钟讲电影故事视频阅片无数的观众看来也算不上多猎奇,然而其充分利用声效、色彩、符号、剪辑形成心理暗示的手法混搭喜感的基调,于日式诡异数一数二。
勉强两分。这片子的主题完全是黑泽清的,不知森田芳光为什么要来做这个项目。保险公司调查员是个犯罪片、悬疑片常见的主角设定了,这里通过男主对骗保的精神病一家的调查,渲染出人人精神异化的现代病氛围——在电影中段,直接用男主与同事的对话来点题,片尾同事们去打保龄球,而这是片中女精神病的爱好,预示着某种传递。电影整体观感很碎裂,开头男主的调查就站不住脚,男精神病诡异的让男主开门,展示自己儿子被吊死的样子,这一看就是有骗保的重大嫌疑啊?难道不该警方介入吗?男主调查个什么劲?之后引入精神病专家的视角,稍微有点误导观众的意思,但是不够,很容易猜到大竹忍才是狠角色,男主跟女精神病的对决只有闯入她家那段氛围挺好。森田芳光用了很多视角小花招,重视局部和间接镜头,但效果一般,男主用灭火器喷人还有点无厘头。大竹忍有裸
“我坐在秋千上,不停用力蹬地面使千秋荡得更快,这就能更接近高处,我荡得很高,高得几乎可转一圈,在最高处,我滑了一下从秋千掉下来,然后我就跌入了黑暗,空无一物的地方,一直一直往下坠”。她比想象中要更神秘更邪恶,深深地把好奇之人吸引着。
为什么不把秋千梦展现出来呢,那是我印象最深的地方了。开场喂狗是提示,虽然我不需要了。有些特地的音效还是放弃的比较好。起先我很满意大竹忍,但是越往后看越觉得,没有感情的人,真的是这样吗。剪辑过的胸部,不稳定的监督。
起先还带点荒诞有趣,结果一路直落到黑色惊悚,而且惊悚味都出来了。改编自贵志祐介的《黑屋吊影》,一场道德大冒险。大竹忍的表现真实够惊悚了,颜色起到了很有趣的作用,以黄色代替犯罪者。
大竹忍跟西村雅彦,两人年轻时就是怪物了啊……(映画はぜんぜん怖くねえけど<<寝ちまった
“精神病症候群不断壮大,使其有了保护色,而真正的精神病人就不再那么凸显了”
恐怖得有点儿搞笑 但越来越喜欢森田芳光了
看得时候有深深的不适感,不仅是神经病很神经,连着男主及其女友同事都一副神经相。只讲到了犯罪心理学的内容,对于社会福利什么的反思呢?无心人什么的开始有点用烂情节的倾向。
不行。不合时宜的喜剧基调、莫名其妙的运镜剪辑以及有违原作的浮夸表演方式使得这部改编显得非常奇怪,风格糅杂得太乱了,最后的楼道追杀戏更是不明所以地加入了强行猥亵(??)的尴尬戏份,保龄球的原创想法也很...傻气。全片唯有进黑屋那场戏比较满意,肮脏腥臭的感觉拍出来了。这个故事本身可以拍得更阴暗一些。
远远不如原著,加入了很多莫名其妙的东西,前半段的那种轻喜剧一般的氛围不知道在干啥,而演员的表演也真的是非常做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