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1971

剧情片其它1971

主演:达尼尔·奥勒布里斯基  扬·克雷奇马尔  哈莉娜·米科拉伊斯卡  

导演:克日什托夫·扎努西

播放地址

 剧照

家庭生活1971 剧照 NO.1家庭生活1971 剧照 NO.2家庭生活1971 剧照 NO.3家庭生活1971 剧照 NO.4家庭生活1971 剧照 NO.5家庭生活1971 剧照 NO.6家庭生活1971 剧照 NO.13家庭生活1971 剧照 NO.14家庭生活1971 剧照 NO.15家庭生活1971 剧照 NO.16家庭生活1971 剧照 NO.17家庭生活1971 剧照 NO.18家庭生活1971 剧照 NO.19家庭生活1971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0:46

详细剧情

  30歲的維特在西里西亞的建築設計公司工作,某日接到家裡的來信,敦促他回鄉探望生病的父親。維特的故鄉是在華沙附近的小城鎮,當他抵達時才知道父親只是藉口患病希望他回來承擔家庭責任。但維特討厭他們的生活方式,他的父親是個酒鬼,他的妹妹貝拉是個花癡,他的姑媽髒亂而揮霍,維特要到外地工作來滿足他們的花費。  雖然距前作《水晶的結構》只有兩年,但波蘭的政局已起了變化。華迪洛.哥穆爾卡已經下台,愛德華.蓋萊克成為共黨第一書記。蓋萊克提出努力提高生活水平的政策,但是未獲得波蘭人的信任。  影片主題是逃避。維特擺脫家人到另一個城市就業;母親早就逃到國外;父親酗酒;妹妹透過性行為。贊祿西不是一個悲觀主義者,他通過電影建議我們應該努力改善我們的生活和工作,而不是後退,或沉迷於不能實現的幻想。

 长篇影评

 1 ) 家庭生活

虽然讲述的是一个女儿如何在父母的“管教”及医院”治疗“下成为精神分裂症病人,但是反映的却是社会及家庭的人文缺陷对人性的摧残。独立拿出任意一段谈话,都是非常熟悉的内容,父母以爱的名义施加情感暴力,医院以治疗为由吃药电疗,看似挽救失足少女,但在缺少真正有效沟通的前提下,只会加重心理的扭曲,父权母权包括医院作为病态强权的存在,在自我美化下却害人以无形,有着强烈的现实警示。

 2 ) 主流无法容忍非主流

这是一篇没有经过修饰的文章, 所以免不了幼稚. 我只能试着根据自己的记忆和想像把感受写完

影片放映的时候是1971年,里面的情形现在没有任何改善;和我2011.7在脑科医院见习时看到的没有太大差别。影片中的许多对白和场景都十分典型(我也发觉豆瓣上面的剧情简介好像和实际有不符)

这是在我看来一个(比较)传统的英国家庭,家教严格。在性方面,母亲无论对己还是对自己的女儿都十分的压抑;性格上母亲专制而“完美”,即她在符合一定范围社会规范之下做得非常好,例如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之类的;同时她对于当时的年轻人非常不满,觉得他们需要更多的管教。父亲是一个一方面专制一方面软弱的人,遵循社会规范过“正常的”生活;软弱体现在他并不会和老婆提什么要求;实际上他和妻子只是维持着表面的关系,无爱无性,但因为老婆是个符合社会标准的“好女人”,所以如果自己对此表达不满就是不对的,将会受到社会道德的谴责;更不用说因为性得不到满足而向妻子抱怨或在外寻乐,那样他自己的良心就可以把他杀死
父亲曾经提到是两个女儿维持了这段婚姻,大概这是这种家庭唯一的结局。他在和最先的咨询师聊天的时候提到过,在小女儿(也就是主角)小时候他和她比较亲近,关系还是不错的,但是妻子觉得他们走得太近了。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一方面是因为丈夫在妻子身上得不到性满足;另一方面是可以想像主角在童年已经开始被母亲所控制,而这之所以得以进行是因为整个家庭都在母亲的控制之下,包括父亲。如果父亲和主角的关系在小时候可以正常发展的话,这个故事就不会发生了。当然如果往大了说,是当时的社会规范控制了这个家庭;因此父亲只能听母亲的话,对小女儿不那么亲近。而母亲和咨询师聊天的时候,一开始就提到“面对这种情况,竟然有人会说女儿是这样是父母造成的,我不可理解”(大意),表明她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或者说完全被当时的社会规范所控制。后来咨询师在了解情况之后当然地向这位母亲提出了这一点,结果这是造成其女儿和咨询师关系结束的原因之一

其实主角会被带去看咨询师,本身就是一件荒谬的事情。然而导演为了用对比让故事更为深刻,在一开始为主角安排了一个可以让她真正成长的咨询师,而不是给她开药和做电疗的精神科医生。主角之所以会被带去看咨询师,只是因为她最近的行为在母亲看来是“叛逆”的,因为她以前“很乖”。以前很乖,只是因为以前太小没有能力反抗,当人成长到有一定能力的时候,便会想要有独立的自我,因此开始了对自我认同的探寻,咨询师很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但是这并不为母亲所认同。其实只要女儿不按她说的去做,便是女儿有问题而不是自己有问题。母亲和女儿的对话明显地体现了母亲对女儿自我的扼杀,诸如“我了解你”“你其实不是那么想的”之类的话十分典型。

后来这段咨询关系之所以会结束,一方面是主角母亲的原因,一方面是咨询师所在的医院不再和他续约。咨询师在这里其实和主角一样,代表的是和当时社会规范所不和的存在。这种存在对现存社会来讲就是一种错误。而实际上这种存在会出现,恰恰是因为现存社会本身出了问题,所以才会有这种存在来试图对问题进行探索。但这种探索往往十分困难,因为这不仅不受社会的许可,更重要的是不受身边的你认为是重要的人的认可

虽然这个母亲或者这个家庭在我(或者其他外人)看来是这么不堪,但对于主角来讲这毕竟是她的原生家庭,她必定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同,即使是在她进行自我探索的时候,她也希望得到父母的支持。这一点于我也是一样。由于她从小被控制,而这种对被认可的渴望并没有消失,所以她的“叛逆”十分有限,所以她才能像影片中所塑造的一样,任由父母和社会摆布,成为精神病人
另外,导演特别安排了她的姐姐和她作对比,这在她姐姐回娘家吃饭那一次体现得非常明显。她姐姐和她相反,姐姐正因为叛逆离家而过上了正常的生活。而其实,因为姐姐的离开,在我看来母亲对主角的控制会更甚,因为母亲不能容忍再有一个女儿不听她的话。在那种社会条件下,似乎一个人的反抗得以成功,相对地就有一个人要被压迫得更甚。所以才会有人觉得要真正解决家庭的问题,需要解决社会的问题。当然这有可能是一种让问题更难解决的框定方法

在离开了咨询师之后,主角被正式送进精神科医院,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其实这怎么下的诊断我也搞不明白, 没有联想起什么对应症状; 我还以为会被诊断成抑郁或者双相障碍),接受药物治疗和电疗。然后就是精神病人的典型发展。本来正常的一个人,因为对父母“叛逆”而被送进精神病院,叛逆行为被当成症状来下诊断,接受物理和化学治疗;之后真正的精神病性症状开始出现,妄想、幻听、视幻觉等;在我看来这些症状是药物以及精神病院环境作用下的产物,然后接受进一步的治疗,然后好转出院。因为实际上只要她对自我的探索没有停止,她会被父母一直认为叛逆,这些行为会被认为是精神病复发,又进医院接受治疗。这种循环是造成精神病高复发性的原因之一

精神病院和主角的父母代表的是当时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个人很难反抗。成功的例子是主角的姐姐,失败的例子是主角以及先前的咨询师

没有想要修饰所以没有什么逻辑,纯粹地想到什么写什么。影片里其实还有一个角色,就是主角的男友,他作为当时崇尚嬉皮士文化的年轻人之一可以说也在对主流进行反抗,所以他曾经给主角支持,后来还把主角从精神病院带走住到自己家里。然而他的力量不够,后来医院找到他家又把主角带回去
影片之所以取名叫家庭生活,是借了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这句话,想通过家庭的问题来反映当时社会的问题
如果要说怎么去改变这种情况,我倒是没有想过的,无论是微观还是宏观。看影片当时和看完之后,我有的只有愤怒。之所以说这篇影评是幼稚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我只是在疏散自己的情绪而没有去想怎么改变  

 3 ) 家庭生活

看完这部电影的感受就是,她真该杀死她父母!!那些认为是权威的家长以爱的名义进行伤害!!可怜的女孩儿,她都不能为自己做主,仿佛一个活死人。那些自以为是的医生动不动就往一个正常人身上扣上疾病的罪名,直到把一个正常人变成真的神经病。
这部优秀的作品还反射出社会的偏见以及不宽容,年长者的权威以及自私和死板的教条主义。他们看不惯年轻人取得自由,他们不肯放手,不愿意把统领社会的第一的位置交给到年轻人的手中。他们自视为了不起的工作与家庭,其实这是扭曲与病态的。他们的人生就是忍耐与坚持,毫无理想,只是作为当权者的工具,在维系整个社会的所谓安定,让他们便于管理和被通知。家庭的维系关系到全社会,由一个家庭便可窥探整个社会。
在一个偏见的社会文化里,人性化的治疗方法反而没有用武之地,会呗医院撤掉,取而代之的是老旧的非人道的方式,强制进行喂药,强制打针让你睡觉,强行对你进行电波,等等非人极刑。女孩儿最后被冠名等等莫须有的病症,让医学院的学生进行观摩,连人的尊严也被剥夺了。
英国人的态度过于温和,导演真是个深刻的导演。

 短评

3.5星,对资本主义中产阶级家庭虚伪陈腐的无情揭露,一个向往自由的灵魂葬送在了一个一成不变的刻板可笑社会中,最后女主角被推上讲台当成是一个病例时那个教授的一番话真是太讽刺了。PS完全是纪录片感觉的电影连音效也是完全纪实风格。

10分钟前
  • 秦诺诺
  • 推荐

8.3 肯洛奇这部电影用一个正常而自由的女孩被保守愚昧的父母毁掉的极端案例揭露出当时英国家庭教育和精神治疗体系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由原著戏剧作者亲自改编的剧本对每个角色的动机以及背后深层次原因有着清晰的理性逻辑分析,肯洛奇在第一幕中将家庭矛盾与医生心理治疗的平行剪辑更是清晰明了直击要害

13分钟前
  • JoshuaLi
  • 力荐

女儿打碎了父亲25年工作的纪念钟表,这是肯洛奇电影中难得的愤怒时刻,即使在反叛年代的大背景下,这部和《发条橙》主题相通的电影也呈现出难能可贵的现实主义气质,那些家庭琐事的争吵镜头和电影开头的黑白静态照片大段的心理访谈都像极了一篇社会学论文,没有丝毫的煽情和脸谱化的人物

15分钟前
  • 幽灵不会哭
  • 力荐

肯罗奇对生活非凡的观察力令人赞叹。用冷静客观的镜头记录下一个家庭悲剧,又不外社会因素,类似《飞越疯人院》的题材,父辈与子辈之间的隔阂,父母观念的陈旧,社会的愚昧漠然,个体的软弱无力都是造成这个悲剧的原因

18分钟前
  • 把噗
  • 力荐

【C】可以完整地嫁接到中国的抓马家庭剧

23分钟前
  • ——
  • 还行

肯洛奇的纪实描写非常自然而轻易将微观的家庭生活反映到一种社会观察,似乎制造了两个同时进行的故事,但是观众又清晰的认识到另一个故事是这个故事的衍生具象。更为神奇的是当微观与宏观两个故事“同时存在”的时候,又是分别relatable。

25分钟前
  • Ron
  • 推荐

4.5 肯洛奇的家庭电影总是有种魔力,无论你打开电影前是什么心情,你都能浑然不觉地进入他给的状态,他只是冷冷地把摄像机对准了这些人群。和《发条橙》类似的主题,截然不同的表达方式。同样的,导演也总喜欢在最后给予观众一种大事要发生的感觉时,戛然而止。最后Janice如待解剖的青蛙标本展示在课堂的众人面前。

28分钟前
  • InvisibleHin
  • 推荐

3.5 四十五年后的“The A Word-2016”跟这个故事的内核完全是一样的。父母对子女的伤害真是难以言语。一边希望女儿独立,一边希望她听话。家庭聚餐那一段真是典型。

33分钟前
  • vivi
  • 还行

肯洛奇的电影只做两件事,现实问题的理性化,历史问题的理想化。

38分钟前
  • 黑狗成
  • 力荐

体制化里异化的人性,被以爱为名控制的人生,两辈人的矛盾不可调和,因为本就没有“理解”两字可以生发的土壤,一面是越上越紧的发条,一面是飞蛾扑火的不挠,发条拧得过紧总要断裂,飞蛾扑的越近定会消亡,最终鲜活自由的灵魂,沦为蒙尘的木偶,体制的标本…

40分钟前
  • 伊菲吉妮娅
  • 力荐

Docudrama,肯洛奇“吵架电影”的起点(两个以上的人同时说话什么的),倒是想起基斯洛夫斯基长纪录片时期的作品。好处是社会现实主义的触点,以及难得的冷静,问题是有些冗。

45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Morality of the society

46分钟前
  • [Deleted]
  • 还行

英国版的飞跃疯人院,竟然这么少人看过。

50分钟前
  • 王小妞
  • 推荐

有病推定很可怕。

54分钟前
  • 合纥
  • 推荐

观影过程如坐针毡,焦躁痛苦。这是一场以爱的名义进行控制与反控制的无情拉锯战。冷静的、不加修饰的镜头展示家庭成员间语言、态度的暴力伤害程度令人惊心,信任尊重荡然无存,赤裸的心灵撕扯,最终反目宛如陌路。可怖的是,正是以爱为旗,才掩盖了实质上的压迫裹挟贬低和情绪绑架。不寒而栗,女孩成为某些家庭自私阴暗祭坛上的典型祭品。

55分钟前
  • 漩涡之外
  • 推荐

家庭生活比被高估的 Kes 更“真实”;但是一部以偏见为主题的电影并不能从观众的偏见中获益。继续 Loach 对阶级剥削的考察,并且因为它的目的和功能比《Poor Cow》甚至 Kes 更清晰,所以它可以说是一部更好的电影,即使仍然受到电视衍生的视觉清教主义的限制。 洛奇自称受到Erving Goffman 的书《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以及大学时期关于心理学的广泛阅读的影响,“当某件事作为一个整体运作时,你不能将其拆分。这是一个单位。内容和形式——它是关于什么以及它如何表现——是一回事。”电影中的理论丰富性和思想既是内容,也是形式的表达,洛奇试图让电影尽可能准确地反映人们所处的情境,这个过程不可避免走向现实主义或自然主义。“我认为对我们所做的电影来说很重要的一件事是尝试为我们认为是唯一具有政治重要性的阶级——工人阶级——制作电影。

57分钟前
  • 彼得潘耶夫斯基
  • 力荐

乐死我了…… 豆瓣父母皆祸害小组话题集合

58分钟前
  • 鸡蛋煎蛋煎鸡蛋
  • 还行

看完这部电影的感受就是,她真该杀死她父母!!那些认为是权威的家长以爱的名义进行伤害!!可怜的女孩儿,她都不能为自己做主,仿佛一个活死人。那些自以为是的医生动不动就往一个正常人身上扣上疾病的罪名,直到把一个正常人变成真的神经病。这部优秀的作品还反射出社会的偏见以及不宽容,年长者的

1小时前
  • 气急败坏女疯子
  • 推荐

虽然说是有一定英国新浪潮滥觞的极端现实主义戏剧(kitchen sink drama就是厨房水槽运动了)延续,却也还是一个现实主义基调的片,低照度灯光,生活化口音口语,瞄准中产阶级家庭虚伪和腐烂的一面,整体调度、戏剧冲突的设置、对话的构思很凶狠是比狗十三强了不少的

1小时前
  • 纯肉锅贴
  • 推荐

"They think I'm being bad and I think I'm being myself and they said myself is crazy and destructive of myself because they don't know who I am, the me that they say I'm destroying, is them. I want to destroy them in me, yes. I don't want them in me." "If they say you're bad the only way to be good is by saying that you're bad so therefore you're good to be bad because at least you admit that you're bad. But if they say you're bad and you don't agree that you're bad then you're bad to be bad and it's really bad h-a-h-a-h-a."

1小时前
  • laamlaam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