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第9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凯西回家》,下面为大家带来前线底层市民们苦难横生的评价了!
盆满钵满赵+:
像凯西拿着相机视角下的某社会现象的纪实vlog。
George:
其实都不关心,只是都在假装关心,重要的不是解释世界,而是改变世界。
Pincent:
无房的人们,女性更为悲剧。精炼纪实,声音先行。五十年如一日为底层人民发声!
野凡:
冷峻的纪录片视角,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却不知为何产生了一种疏离感,没能激发共情能力。
曲有误:
全片呈现出纪录片的写实感,肯·洛奇很早就将镜头对准了中下层人民,不断下降的过程为核心,直至最后短暂又无力的爆发。
sparrow:
半纪录片的形式凸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描绘了底层人民沦落街头的过程,直至失去抚养子女的权利,不得不令人哀婉叹息,直指社会症结所在,发人深省。
无糖吐槽:
大量的画外音和推拉镜头还是挺像纪录片的,肯洛奇早期就把《我是布莱克》和《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里体制的冗杂低效和底层困境拍过了。所以 60 年后会更好吗?可惜这个世界和肯洛奇的电影技巧一样变得愈发保守了。
zzy花岗岩:
肯·洛奇很早就在用他敏锐的触觉为底层百姓拍电影了,他只用很简短的情节和台词便能指出社会的症结所在,手持摄影的记录风格和跳接剪辑的叙事方式都很令人印象深刻。卡罗尔·怀特演的太好了,可惜后来去好莱坞发展染上恶习英年早逝。
蝠蝠:
聚焦当年的没房一族,肯·洛奇以最直接的手法让观众感同身受,让生活在现在的人们得以观察60年代的社会底层,果然,排除个别案例,平凡人与天生好命的人之间的差距用一辈子都无法消弭,而人,只有一次一辈子,没有投好胎,就已经输掉了百分之九十,即使拥有爱情和自由,也都一文不值。
法罗岛帝国皇后:
五十年前拍凯西,五十年后拍布莱克,英吉利的社会矛盾和肯洛奇的创作灵感永不“衰竭”,他们相辅相成。让你失去工作的,是我,让你无家可归的,是我,让你夫妻分离的,是我,现在我连你的孩子都要剥夺,我令你失去一切,美其名曰职责,却不愿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和问题的根本缘由,公民可怜和公权可恨是一回事。
supremacyacron:
说是凯西回家,其实凯西回不去家。通过片中高能的对话即可知,整个片子的素材量应该不少,七十分钟的片子仿佛像开了挂的提词器,不停的重复着女主的独白和他人的冷漠。而这种全程对着大脸且摇摇晃晃的拍摄方式,居然还嗅到了一丝后生冯提尔的味道。片子的立意其实是好的,聚焦底层失业率以及已婚妇女的社会福利分房危机,但是过于密集的对话所呈现出来的效果并没有给人留下可供思考的空间,整体效果过于聒噪,观影感觉如坐针毡。
子夜无人:
在许多创作者不懈地实现着关于电影的先锋、实验、艺术探索时,仍然有肯·洛奇这样一部分导演,终其一生都在用电影来表现生活、群体、社会责任,而这本身就已经是他最高的艺术理想。整部电影用接近白描的极简姿态剥开了墙纸上已经开始掉漆的一角,住房、育儿、殓葬,各种困难的处境像电影加快了剪辑速度的叙事效率一样拥挤压缩在一起,每一件都是足以压垮一个普通家庭的顶天大事。怨言没有用,哭泣没有用,尊严没有用,只盼夜与梦有处容身。
Bob_Chow:
肯洛奇极早期作品,关注中下层市民的目光早已汇聚。镜头主要选取凯西的视觉维度,而画外音给予数据和事实播报,把这一影像处理为视觉证据或案例放置在寡言却有力的英国时代背景。前半段影像并不完全枯燥,较多富有诗意的剪辑和处理,后半段随着冲突升级,影像逐步让位给文本。凯西和男友的两个形象其实主要以“事件反应”为核心,观众知晓了一次又一次的结果“失败”“无房”但是具体过程很大程度上丧失“仅有凯西早期试图买房一段”,这样的伪纪录片形式又明显选取了站在底层人民的角度,是否有失偏颇。
#FIFF12#DAY9的主竞赛场刊评分将在稍后为大家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如今看来,电影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都只是大众娱乐的一种,并不会将其与“改变国家”相联系,但由于其强大的感染力与受众的普适性,它确实成功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改变了未来的历史进程。比如今天我们要谈及的这部电影:《凯西回家》。
《凯西回家》由肯·洛奇导演,讲述了一位名叫凯西的女性,因为住房问题逐渐失去家庭的故事。该片于1966年在BBC首播,首播观众占据英国四分之一的人口,引起轩然大波。
影片采取了仿纪录片的拍摄手法,让许多观众都以为是真实发生的事情,以至于女主角卡罗尔·怀特走在大街上,还会被当成没找到住处的凯西,被塞上一大把钱。
之所以能引起这么大的触动,还不是因为肯·洛奇导演抓住了英国社会的痛点,那些无家可归的人被英国社会认为是“没有能力”“品行低下”的“寄生虫”,但他们只是翻身无力的普通人,遭受着失业、高房价、高房租、行政效率低下等情形的折磨,还要因为他们无力改变的现状承担着母子分离的惨痛结局。
《凯西回家》播出后,无家可归的人被媒体充分报道,连当时的议会都在讨论此事。巧合的是,慈善组织“庇护所”在几天之后成立,因为这部影片获得了意料之外的支持与赞助,很快发展起来。一年之后,英国保守党William Shearman和Ian Macleod以《凯西回家》之名、共同发起旨在解决无家可归之人生活困境的公益运动,并成立了著名的慈善组织“危机”。
又过了十年筹备和努力,在以“危机”、“庇护所”为首的机构组织的共同努力下,《英国1977住房法案》问世了,该法案第一次尝试为无家可归的人提供永久性住房解决方案,并且将特定群体的住房权利确定为法定权利,这些人群包括非有意性无家可归(unintentionally homeless)的家庭、有孕妇或需要照顾的子女的家庭。这在整个西方国家里,都算是一次前所未有的独特尝试。
而《凯西回家》的导演肯·洛奇,依旧几十年如一日地关注着英国底层百姓的生活百态,更是在80岁的高龄、凭借《我是布莱克》拿下戛纳金棕榈。虽然本人不甚喜欢那部片、对它击败《托尼厄德曼》耿耿于怀,但毫无疑问,肯·洛奇对社会发展和民间疾苦的关切,值得尊敬。
居然没有收藏这部,十几年前上大学时看的。
肯洛奇早期。这种应该称为“时评片”,强烈的社会批判指向和纪录片风格,利用声音(评论)来凸显主题。
godardian jump cut
人物旁白的插入和环境声运用皆具有纪录片感,镜头的跳切将前半段铺垫前情的大量信息整合压缩,重点着墨于无房可归的过程,对底层民众的关注关切真是半世纪未改(女主的生存环境可与2016年《我是布莱克》对比)。从租房到房车到沦落于各种机构之间的踢皮球,直至被剥夺为人母的权利,生活下跌的趋势下令人心酸。
纪录片改变政策
前一秒还在唱500 miles, 后一秒就抱着孩子流落街头,从喜剧到悲剧的变化太快,有点承受不来... 半纪录片的形式很棒,大量特写直击观众内心。(肯洛奇的第一部,BBC的电视电影)
不时插入的画外采访音强化了影片的纪实感,镜头调度十分灵活,直击颠沛流离的生活现状。
肯大爷在BBC“周三剧场”的早期作品。非常具有社会批判力和情绪上的煽动效果。带有明确的纪录片风格。本片最出色的是声音的剪辑方式,经常使用外加声音:对白、女主的旁白以及新闻广播。
很棒了
肯洛奇三十岁拍的,英国的贫民窟及住房问题。五十三年过去了,问题还是没解决~
#561|節奏飛快,問題現實。CC收於Kes。
早期的肯洛奇 还是关注着社会底层的生活 一个时代状况的反映 纪实性很浓
肯洛奇很早就在用他敏锐的触觉为底层百姓拍电影了,他只用很简短的情节和台词便能指出社会的症结所在,手持摄影的记录风格和跳接剪辑的叙事方式都很令人印象深刻。卡罗尔·怀特演的太好了,可惜后来去好莱坞发展染上恶习英年早逝~
半纪录片,通过弱化角色性格和插入对真实人群采访的声音来达到社会性。影片的调子随着故事发展由一部浪漫喜剧发展成现实主义悲剧。
7.0补标
8.0 叙事有强烈的纪录片风格,每场戏都是被压缩以及高效的,在这个基础上影片通过实景拍摄以及剪辑进真实采访录音,将主角一家的悲惨遭遇提升到对当时英国社会面对的严峻住房问题的质疑与批判,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很难想象当时英国社会在穷人住房问题上存在这么多的catch22。
肯洛奇这部早期电视电影明显受到了英国自由电影运动和捷克新浪潮的影响,大量的跳接剪辑和手持摄影都很好地营造情绪,大量使用旁白画外音,加入新闻报道,都是肯洛奇政治先行的创作理念,凯西没有房子的跌宕人生还是很让人有共鸣的,耳畔仿佛响起“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
相比后期在影像上的精雕细凿,我更喜欢这样的肯洛奇。或许可以说素材组织是粗暴,突兀的,但肯洛奇在这种方式下,创造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现实主义表达语境。匆忙,混乱,极其颠簸的镜头,就像生活本身的不稳定性。直面这一切,影像也就有了力量
好绵密的声墙,绵密得像沼泽一般的困境。想起之前译的一篇九十年代的访谈里肯师说“他们竟让人们觉得一切的困境是他们咎由自取”,这种不平在《凯西回家》中已经被点明。
肯洛奇真是教科书级别的一辈子只拍一种电影的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