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这居然是2011年的电影
感觉非常像在看一部老电影。不是粉丝,我连导演的名字都念不出来,但是这个个人风格太强烈了。
1. 导演:我要戏剧性,但那不重要
冲突1: 偷渡来的男孩被发现了!
在警察的重重包围下往反方向跑了,跑了?跑了!警察追都不带追一下的,努力一下好吗?
冲突2: 男孩在路边擦鞋,被路人举报了!
越南人按住了路人,我看路人一点反抗的意思也没有,男孩跑了,跑了?跑了!
冲突3:要帮男孩跑路,没钱!
歌手和妻子复合的速度,比起我面试答题劝老王和小李和好的速度还要快。
2. 面无表情的无厘头
警官和杂货店的老板搭话,问他是否认得马歇尔。杂货店老板:“他像钟一样准时报道,也不会因为赊账而半夜惊醒。”然后警官买了一颗凤梨走进酒吧。
马歇尔帮孩子筹钱,酒吧客人:“我存了两百块给我女儿买自行车,但那可以等等,她才两周大。”
......
3. 导演:这个电影来一点爱情吧
这个女主是导演的御用女主吗?作家妻子的形象,一头卷发,别着一个星星发卡,裙子有粉色的荷叶边,和她脸上的皱纹很是不搭。她为马歇尔做饭,为他烫平裤子,生病了怕被丈夫看到病容,丈夫去医院会买几支花,朋友会在病床前读卡夫卡,这些看起来很温情的细节被演出来之后又多了几丝莫名其妙的尴尬和好笑,最后还安排了一个小反转,看到病床上的衣包时候大概观众都会以为妻子去世了,结果等来了一个奇迹。
电影里的那种色彩非常赏心悦目,简简单单的生活也很令人向往,男主人公的衣柜打开只有一套西装,而且是上衣,女主的是一条荷叶边的裙子,一条黄的裙子。简单的餐食加上一小杯酒,看到需要帮助的人就去帮助。这样的日子也蛮不错的吧。
2 ) 救助 默默在行动
照开头的架势,往手里塞钱的那一刻,以为暗藏玄机是个谍战片,结果看来是我想多了,完全是一个温馨有余、朴素有佳的情感戏。
长镜头不多,但是所有的演员都喜欢用直视的目光长长的导播情感走向,让人觉得那同情和帮助,完全不带一丝怜悯,专注而且认真,充满平等和人性的感动,我想这是法国人理解的自由吧,完全意识上的独立。还有那每每探望都精心准备的鲜花,认真打包的黄裙子,法国和日本在这点上很相像,他们都有一种自恋的情结,但正是这种自恋,让他们的任何出品都更主动的自我要求到精益求精。
影片整体的颜色调得特别好,色彩艳丽而质感又古朴。此外,警察长得很可爱,完全是严肃版的憨豆。
3 ) 勒阿弗尔
马塞尔曾经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作家,可是,热爱自由的他厌倦了作家高高在上的枯燥生活,于是来到了勒阿弗尔,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快乐的擦鞋匠。勒阿弗尔可爱而又热情的居民让马塞尔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在这里,马塞尔过上了梦寐以求的平静而又安定的生活。 一个非洲男孩的出现打破了马塞尔规律的生活,出于同情和本能,马塞尔收留了这个被警察追得到处跑的可怜男孩。屋漏偏逢连夜雨,在此节骨眼上,马塞尔的妻子阿勒提患上了恶疾需卧床休养,一边是凶神恶煞的警察,一边是病危的妻子,马塞尔一下子被推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
4 ) 从资料上看
这电影只拍了50天,花了380万欧元,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小成本制作,可谓寒酸。同这个故事一样。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每个细节,每个配角,龙套人物,每个细微动作,眼神,都有戏剧色彩,令人忍俊不禁,又泪流满面,这种从容不迫,点到为止,朴素又明确的表达力。
电影早已成为电影技术,电影高科技,有些人仍在持守他们的电影良心,因为这良心本来超越传媒,与电影无关。
这是一部无产阶级电影诗,是我们最熟悉的“新现实主义”。这是一部“登山宝训”,——在电影中被拿来调侃,主人公说:擦鞋匠的工作违背山上宝训,——这是一部基督徒的电影,尽管教会和神职人员永远是负面形象。
这是一部安慰穷苦人的影片,而这是耶稣命令的工作。
“凡为我的名接待一个象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马太福音18:5)
5 ) 《勒阿弗尔》:极简主义的温情首部曲
《勒阿弗尔》:极简主义的温情首部曲
文/灰堆南
勒阿弗尔(Le Havre)是法国北部的港口城市。之所以成为电影的名字,是因为芬兰导演阿基•考里斯马基(Aki Kaurismaeki)要拍摄他的“港口城市三部曲”的系列电影,《勒阿弗尔》是三部曲的第一部。在此之前,阿基在拍完“当代芬兰三部曲”的完结篇《薄暮之光》后曾有息影的传闻。而现在,这三部曲才刚刚开了头,看来这位作品个人风格显著的大师级名导还将再执导筒。对此,阿基不无幽默的告诉我们,“如果我不告诉大家我在准备三部曲电影,那么懒惰的我就一定不会去拍电影,而是在家里玩扑克。”
有时候,你不得佩服阿基大师对于影片拍摄地选址的眼光。电影镜头下的勒阿弗尔干净简洁,略显老旧却不乏温馨。城市和影片的风格相得益彰。但细想,又觉得好笑,导演所谓的“港口城市三部曲”会不会只是个噱头。为何是港口,而不是别的什么地方。难道阿基•考里斯马基是想找个别有风情的海港城市一边享受生活,之余,再随性的拍一部温情的小电影,然后,再考虑退休的事儿。
也许是导演要在这部自编自导的电影里缅怀一下自己失意的作家梦。影片的主人公马塞尔•马克思曾经是电影《波西米亚生活》中生活在巴黎的作家,如今却在勒阿弗尔这座小城干起了擦鞋匠的活计。他背着箱子游走在熙来攘往的码头车站,眉宇间偶尔还会流露出失意的艺术家气质。擦鞋摊的工作收入微薄,马塞尔却享受着接触人群的快乐和由此带来的简单生活。他往返于擦鞋摊、家庭和小酒馆。对于马塞尔来说,这样的生活看似失意,但并不失落。
影片没有纠结于马塞尔的前世今身,而是将剧情引向电影要表达的简单而温暖的故事。黑人男孩伊德里萨的出现,是马塞尔生活中的意外。这个被弄错了目的地的非法移民,在逃出了警察围捕之后,与马塞尔不期而遇。但一个自己生活尚且窘迫的老迈擦鞋匠,能帮这个孩子做些什么呢。让人出乎意料的是,马塞尔不仅解决了男孩暂时的吃住问题,而且要把好事做到底,将伊德里萨送到他本来该去的地方——海峡对面的伦敦,妈妈的身边。此时,马塞尔要面对的还有重病住院的妻子,但他还是不辞辛苦费尽周折的找到了男孩母亲在伦敦的地址,联系了偷渡的货船,并通过一场精彩的慈善演唱会筹到了所需的费用,最终帮助男孩顺利的离开勒阿弗尔。但这一切,并不是马塞尔一个人在战斗。影片中,除了那个鞋店店员和告密的邻居,几乎所有人都充满了善意,就连负责抓捕男孩的莫奈警探也加入了这场集体营救。
简单的剧情和纯朴的画面延续了阿基•考里斯马基作品一贯的简约风格。但这个简单的故事里,却涵盖了真挚平凡的爱情,与人为善的友情,这些人性中温暖的情感。同时,在马塞尔•马克思愿意接触人群,而远离了“山上宝训”的选择背后,并不是信仰的缺失和行为的无动机,而是心里深藏着一个坚硬如核,而且让人尊敬的价值观。在电影的结尾,妻子阿尔列蒂本来毫无希望的重病竟然神奇的康复了,这让人在惊喜之余,也给了电影一个温情而完满的结局。
电影《勒阿弗尔》曾入围了去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虽然最终没有获奖,却获得外界的一致好评。因为电影不仅再次诠释了简练的对白、缓慢的叙事节奏、僵滞的人物表情等这些阿基•考里斯马基作品中的极简主义风格,也让人感受到了他对社会底层小人物的描写中的难得一见的温情。
刊于《假日100天》
6 ) 勒阿弗尔
这是一部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电影。
它表达着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人性,宣扬着朴素到不能再朴素的价值观。
但在这个特殊的时间段里,我会觉得它特别的难得,特别的珍贵,特别的温暖。
电影的故事内核其实非常简单,擦鞋匠马塞尔生活困苦,入不敷出。某天,他无意间遇到了一个非法偷渡的男孩,即便明知保护男孩是犯罪,他还是果断地向男孩投出了援助之手,帮助他联系家人,并将男孩送往了去往伦敦的货船上。
他的帮助之路也并不孤独。他身边围绕了一群善良的人,那些善良的人赠与他粮食,帮助他照顾孩子、筹集款项,也帮助他隐瞒消息。甚至是那个身负职责的警察,也选择在紧要关头帮助他隐藏真相、渡过难关。
这个故事里好像就没有坏人,仅有的一个也就只是告密而已,没有采取进一步的行动,与我们自己的人相比,显得格外善良、格外天真。
那个故事甚至还显得格外理想。擦鞋匠的妻子明明重症在身,但最后却出现医学奇迹,她完好康复,活力充沛,又回到了善良的擦鞋匠的身边。
就这么一个简单的故事。可是我真的好喜欢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没有刻意去描述人性的光辉和美好,也没有故意去塑造伟大的付出和奉献,它就是一个普通的人,在一个普通的时候,做出的遵循人性的普通的选择,而这个选择得到了其他同样富有人性的人的支持和帮助。
他们没有死板地遵守规则,而是愿意去相信自己本真的善意;他们没有因自己的贫穷而堕落,没有一味放大自己的苦难,而是愿意去浪漫地贫穷;他们没有屈服于规则,也没有黑暗的投诉或举报,他们相互照应,相互扶持,彼此支撑着些微人性的光芒。
他们就是淳朴地善良着,朴素地相信着,简单地帮助着。没有内斗,没有阴谋,没有苦难,只有始终地相互关怀。
它的价值观也很朴素。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良的人会得到上天特别的照应,他的愿望会得到上天的特别的照顾,他的人生会因为他的善良而变得更幸福。没有那些流血又流泪的场景,也没有那些恩将仇报的戏码,它传递着一种最最简单的价值观,却在这个时代显得弥足珍贵。
以前的我可能会瞧不上这个故事。我会嫌它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没有明争暗斗的各种戏码,甚至会嘲笑这种happy ending的形式,认为这只是一种天真的善意,和难以为真的幻想。
可能那时候的我总觉得,这是一种不值得表达的人之常情,是一种不必要歌颂的习以为常。那时候的我没有见过这么多的离奇和荒诞,也没有体验过这么多的隔阂和距离。
可是,现在的我真的好喜欢这个简单的故事,好喜欢这种歌颂人的本性的故事,好喜欢这种相信上帝有眼睛的故事,好喜欢这种不大肆宣扬人的无私奉献、而是在描述这种淡淡的善良的故事。
好像就是这样。人与人的相处,就不需要太多的奉献,也不应当有太多的奉献,它应该服从人内心深处的良知,应该换位思考地去体谅对方的难处和处境,它需要建立在最基础的善意之上,而不是建立在死板的规则之上。
希望我们也能回归这种淡淡的善意,少一些不必要的冲突和对抗。
7 ) 冷幽默线控木偶戏
阿基考里斯马基作为芬兰最重要的导演,也是欧洲最多奖的导演之一,作品历来风格鲜明,返璞归真,充满幽默与反讽,被奉为“结合了摇滚风格的极简主义”。新片《勒阿弗尔》沿袭他以往风格,以简洁冷峻的试听语言,天真善良的人物,结构出曲折必然的命运。
阿基的电影被总结为四类:经典文学的改编作品、临时起意的冒险旅行、摇滚音乐有关的故事和人物、最底层生活的肖像。新片《勒阿弗尔》应该归为第四类,讲述了一个擦鞋老人,如何集同各路社会底层朋友的力量,帮助一个偷渡逃跑的黑人小孩,躲避警察追捕,离开《勒阿弗尔》去伦敦的故事。
如前面所提到,这部新作与之前许多作品一样,关注的是社会底层人物:温饱成问题还嗜酒的擦鞋匠,他善良忠诚的妻子,宽容明理的面包店老板娘,温婉坚定的酒店老板娘,还有同是擦鞋匠的越南移民。这些人在帮助偷渡黑人小孩的过程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流露出人性善意的一面。就连追捕的警察,也在最后改变意图,放弃行动,转而帮助。
有几部电影能从第一个画面就交代出导演这一生所追求的幽默感?从《我雇了一个合约杀手》,《薄暮之光》到今天的《勒阿弗尔》,阿基的电影风格之所以如此统一,在于他对摄影,表演等方面的把握特立独行,与众不同。阿基电影中的演员,表情呆滞,动作机械,但却出奇一致,介于舞台表演与机器人之间。相对舞台表演,他们的演出不富含情感,甚至流露处“表演”痕迹,例如两人同时缓慢地转动头部表示回忆等方式。而相对机器人,当然,这比喻有玩笑的意思,主要指他们的动作一板一眼,非常模式化。而这种有些间离的表演,正是令阿基影片中人物充满幽默感,同时又形象鲜明的原因。
另一个控制就体现在摄影的风格上,其实这一点与他对场景的选择也联系密切。他很喜欢封闭幽暗的室内空间,并在人物与其之间建立起密切联系。例如本片中的非洲小男孩与衣柜,老擦鞋匠夫妻与客厅,告密邻居与其卧室等。每个空间中的光影变化,都影响着人物的塑造,而这类关系的建立,帮助阿基表达出人类的孤独和卑微。
总的说来,阿基作为奖项的宠儿,又带来了一部令人满意的作品,至于结局如何,则无从揣测。
第一部大银幕考里斯马基作品。OST大赞。帮助偷渡黑人少年的设定,怎么看都有些流俗,但很喜欢苦中作乐的人生姿态,冷中藏暖的影像调子。一度把电影想得绝望,比如觉得腹绞痛的妻子一定会挂掉,但最后,樱花开了一树。
鼓掌!火柴厂女工的神迹。他们有白头发的老人在大提琴边摇滚,有风光一时的明星去街边擦鞋,有在病床边读卡夫卡的杂货店老板娘。他们生活在底层,他们的船名字叫升空。
里面每个人都像是退隐江湖的大侠
小津+布列松,极简主义;色彩极为讲究。人间的温情与上帝的恩典。
虽然还没看过阿基的电影,但这一部立马让我产生浓厚兴趣啊!非常刻意的布光,舞台剧式的表演,生硬不自然的剧情,感觉一切都如此“复古”,难道就是传说中的【极简主义】?阿基之前的电影要列入看片单!大爱主题曲...
非同寻常的电影语言,人物作为符号在舞台似的场景中出现,以僵硬而极不真实的表演展现一种超现实的真实。
国际友人、好心好报、红花黄花樱花、意外结局、最后响起的那首歌好赞、警察讨好人民。
这应该是阿基·考里斯马基最温情的一部电影,满是阳光和可爱的心灵,老导演总算没有再愤世嫉俗,就连最后妻子的小悬念都是悲观后的圆满。依旧无产阶级的故事,依旧是敏感的社会问题,只是这一次你只需要敞开心扉享受那份老导演带来的难得的温情就够了。★★★★
1.最温情暖心的一部阿基,除了让-皮埃尔·利奥德客串的邻家举报者外,全员俱为好心人,结尾双线故设虚惊后竟然皆大欢喜,恍如神迹临降——这恰与男主为教堂外神父擦鞋的段落相契合(谈及[马太福音]“但基督还是来了人间”),另一有趣的反讽是擦鞋匠自嘲自己的职业是“最不尊重[山上宝训]的”,无怪乎本片在戛纳获了天主教人道精神奖-特别提及(笑)。2.探讨偷渡难民问题,却毫不苦大仇深,尽管片场移师法国,却仍是熟悉的阿基,极简气息一如布列松,空镜转场与收尾樱花犹似小津,考究如油画冷中缀暖的配色,还有复古的陈设与怀旧的影调。3.又见唱机与收音机,小鲍勃的摇滚演唱会真够劲!4.酒吧的小鲍勃独自隐没在黑暗里,妻子前来的那一刻,两人霎时沐浴在亮光中,抒情音乐响起,至为动人。5.-“我干嘛要相信你?” -“因为我有蓝眼睛。”(8.5/10)
颜色调配,非常老乱。红、蓝、白、黄,参差出场,各种语意。尤其是黄色,人物的心理转变,通过换装完成。最后的那束小黄花,穿行过红色和蓝色搭配的楼梯,完成最终的使命,迎来白色樱花。最后的嗨皮嗯定我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要是悲剧收场,这个电影就弱下来了。
不喜欢,睡过去三次
看的时候还以为是上个世纪的诺曼底,看到欧元才铁定心思只不过一切都很复古而已。底层人民的互帮互助,幽默的方式也非常有风格。有些镜头妙极了,配乐也很有意思。Little Bob的演唱会单曲巨献有点雷到我了。不过看完之后想想,还真是别具一格,别有风味啊。
岁月催得安托万和御用马脸姐齐齐老了,永恒的是阿基大叔外冷(布光表情色调表演)内热(互依相靠心灵希望);白描式简洁将故事处理得干净优美;同是天涯沦落人,走夫贩卒亦有情;这个世界有little bob在,还不算糟。
刘聪快来看你流落芬兰的兄弟
昨天看了一半,意识到应该先看《波西米亚生活》,果不其然,不但人物有延续,而且还有很多情节互文。生病的咪咪对应马赛尔的妻子,非法入境的画家对应非法入境的黑人男孩。而《勒阿弗尔》里,阿基给两个人物都安排了完美的结局,用奇迹填补了《波西米亚生活》的遗憾。 阿基中后期的电影,无论是情节还是色彩,都越来越有种不真实的童话感。
第一次看考里斯马基,却满是惊喜!1,白色风格,零度写作,类加缪的《局外人》,冷冰冰又极为迷人。2,叙事上的简洁,想起布列松,布之极简乃缩减后的简,考之简为除杂后的简。2,动画式镜头处理与人物形象,似雅克塔蒂。4,传统的蒙太奇叙事,几近教科书。5,画面色彩与质感是60年代的新浪潮。
8/10。到法国依然很阿基:忧郁的颜色光线,清愁的小城建筑,从不出现的大型商场和现代化家电,穿着老式风衣的呆滞人物。对往昔文化的追忆触到了心底的神经,这或许就是独立电影的魅力。擦亮鞋步向死亡杀手的手铐犯,冒用身份证的越南移民,慈善摇滚会外停留稍长的镜头,蔬菜车偷渡。善良才是人间天堂。
little bob一出来我就燃了,果然还是那个不羁的阿基。片子拍到最后太浪漫了,导演难得这么温情一回,看得好感动。无论是法国还是哪里,他的片子都像是几十年前的北欧,冷色调,低调布光,不知道在哪淘弄的破家具。这些年阿基最有人情味的一回,不再是讽刺和批评,而是心底的温暖,四星半
释小龙被刷黑偷渡到法国有没有
很有意思很有趣的电影,幽默的温馨,“极简主义”的表演~不过说来,还真是有点像《钢的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