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影里的奇幻和隐喻
原著:Boris Vian【法】“Mood Indigo”
导演:Michael Gondry
电影里的奇幻:
1、电钻钻浴缸;
2、科林的洗澡水使得楼下老阿姨的花茁壮成长;
3、科林的宠物老鼠,和人一样的生活方式,行为和科林一样,同时能当助手,吹泡泡,采摘,搬东西,递工具等,还有自己的电梯和卡丁车;
4、修剪眼皮(注意不是睫毛,惊悚);
5、旋转切菜桶;
6、擦桌子时自己移动的菜盘;
7、把唱片扔出去录制,电视和真人同时配合演奏(大楼上);
8、指导烹饪的电视机和冰箱“古德”,必要时会从电视冰箱里伸手出来帮忙;
9、老鼠和电视机都可以放在肥皂泡里;
10、可以弹奏的光线;
11、藏在水管里的鳗鱼;
12、菠萝引诱鳗鱼,薄荷、西红柿麻醉鳗鱼;
13、人定位系统,可以观察任何位置的望远镜;
14、旋转调料瓶;
15、利用光线加热芝士;
16、必须拍死的会移动的门铃(像蟑螂);
17、3600旋转的握手;
18、会变形的菜肴;
19、鸡尾酒钢琴,随不同乐曲调制不同鸡尾酒;
20、表面起伏,穿旱冰鞋的饭桌,用餐后饭桌会自己跑掉;
21、模拟人心情的国际象棋棋子;
22、垃圾自动清理与回收装置(像人的小肠);
23、像留声机一样的咖啡豆研磨机;
24、尼古拉的魔方记事本;
25、比倍尔瓦舞蹈(腿自由弯曲,伸长,像充气气管);
26、杜克艾顿留声机,放唱片的方式是将唱片拍碎,按音轨各自归位,手触头,可以看得见的音乐磁场;
27、工厂射击法消除故障;
28、钢铁胡萝卜、儿童鞋;
29、自己会跑会系带的鞋子;
30、扭转增高的双腿;
31、拿错礼物,临时用手套做出的小狗布玩具;
32、具有小狗特性的伊西斯的衣服,一刻不停上发条的伊西斯;
33、把话筒放在电视里的人物前边;
34、触地可亮的指示牌;
35、发出回声的药片;
36、拖把清理餐桌;
37、门外1秒钟换衣;
38、预测未来心想事成的蛋糕;
39、任何地方都能移动的固定电话;
40、吊车鸭子观景车(摩天轮功能),还可以自动抓拍;
41、开挖广场地坑里仍然穿梭的地铁;
42、跳下床自动换好衣服;
43、可以自动伸长的人体,清理尸体的铲车;
44、高超滑冰技术;
45、花房里开车观看花卉,随不同花卉变换服装的服务员,可以定制的花卉;
46、锻造的领带,上摩丝定型;
47、持枪牧师,牧师开室内飞机,教堂内跳伞,室内发射火箭;
48、赢得比赛才能结婚;
49、牧师收受贿赂才能主持婚礼;
50、全透明婚车;
51、3D活人指路系统;
52、人造彩虹;
53、自动变形的婚车后备箱,分割天气的雷电器,一半晴天一半光照;
54、尼古拉把人甩到二楼;
55、皮腿救护车;
56、碎尸机;
57、焦急破窗而入,撞碎玻璃人没事;
58、圆形房间;
59、活体生物制药(惊悚),吃钢锭胡萝卜;
60、流血的下水管;
61、胸腔透明检查法;
62、一坐就塌起立又变好的凳子;
63、随时上下车的火车;
64、一边抽烟一边做手术,自动手术机,远程现场演奏;
65、把书撕入水中,滴入眼中看视频;
66、工厂开坦克;
67、无法走下的楼梯;
68、抓心机杀人;
69、人压扁在门上;
70、不瞄准发射的枪;
71、门铃救了老鼠;
72、老鼠珍藏克洛伊手稿;
电影里的隐喻:
1、打字:工业时代(类卓别林的《摩登时代》小工人),重复性劳动;
2、水:死亡;
3、Porte 让。萨尔、伯瓦尔:萨特、波伏娃;(奇克在店里买的半身像,成为累赘;)
4、八角幕盖:黑暗,死亡;
5、鸽子:坏事;
6、羽毛:疾病;
7、睡莲:癌症;
8、滑冰场赢得奖品撞死的女性和压死的人:脆弱的生命;
9、肆意生长的藤曼:病毒蔓延;
10、裂开的大地、压迫的墙面、黑影:压力;
11、医生:都是庸医(第一个醉酒;第二个骗子;第三个精神病);
12、 花:生命力;
13、房子:经济。
现在觉得Tim Borton就是一坨屎。 Love Paris!
2 ) 泡沫一般的人生
其实是值得打五星的,如果是从电影的角度,法国电影无与伦比的想象力,在全部时间段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前三十分钟的梦幻王国和后三十分钟的黑暗世界,从细节到暗喻,主角的话语,背景的衬托以及看似无聊但是层层递进的台词,都是无可挑剔。
但是,我还是给了三星,甚至连四星我都觉得不忍心给出来,无关电影,只是个人情节被触发,觉得打四星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观众。
本来是看到二十分钟就准备弃剧,手贱了百度了一下,看了一些剧透和一些影评,以及对原著的解释,于是乎耐着性子看下去,其实也是怕错过关键性的细节,但是最后还是没法给予正面的评价。
故事中的各种情节设置看似梦幻的故事,但是满满都是对现实的讽刺和无奈,主人公的无力感其实在前半截已经埋下了伏笔,因为天生的性子如此所以悲剧无可避免,如果主人翁是一个没有继承家族遗产的人那么其实也就是一个废物。
是的我看完就是觉得是个废物,因为沉溺于温饱的满足,对未来甚至自己的人生其实是毫无规划,毫无建树的废物。一来赖生于自己家家产,即没有改变自己也没有改变别人,没有产出没有责任也没有对所有危机的意识,没有追求,甚至对女主的追求也是基于你们都谈恋爱了所以我不能单身这种理由,最后女主的得病其实是对他莫大的刺激。可以说这时候主人翁小小的觉醒了一次,但是在之后的打击中,他其实已经在命运中毫无还击之力,天真的幻想社会给予的是美好而其实在社会中不过是一只弱到任人刀俎的白兔罢了。
女主的逝去宣告全剧结束,其实最后没有说到男主结局如何,但是这本书的出版也说明男主的结局如何。
泡沫一般的人生,虽然很梦幻但是很脆弱,我觉得这也是全剧要表达的思想,在不公的社会和难以预测的厄运中,人其实非常脆弱。在不自知的状况,陷入如此的境地,是否值得我们反思自己,若果有一天自己也陷入其中,是否能应对自如。
3 ) 具有童话意味的当代爱情故事~
L’Écume des jours, réalisé par Michel Gondry (1963 - ) - D’abord connu en tant que réalisateur de clips musicaux (Björk, The Rolling Stones, IAM, etc.) puis de spots publicitaires (Levi’s, Gap...), Gondry réalise dans les années 2000 ses premiers longs-métrage. Ses productions, tour à tour américaines (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 Soyez sympas, rembobinez) et françaises (La Science des Rêves, L’Épine dans le cœur) sont toujours empreintes d’onirisme, de futurisme, d’humour et de tendresse.
L’Écume des jours est une adaptation du roman du même nom de Boris Vian (1920-1959), publié en 1947 et devenu un classique de la littérature française. Conte fantaisiste et enchanteur dans lequel les objets sont animés et les animaux doués de paroles, c’est aussi « le plus poignant des romans d’amour contemporains [...] qui plonge le lecteur dans un univers dont les lois sont absurdes et impitoyables, où la mort s’abat sans crier gare. » (Raymond Queneau).
电影L’Écume des jours,由Michel Gondry (1963 - )执导。Gondry因为导演音乐视频(Björk、The Rolling Stones、IAM等)而出名,然后是电视广告(LEVI’S、Gap),随后拍摄了他在21世纪初第一的故事片。他的电影时而是美式出品(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Be kind、rewind),时而是法式风格(La Science des Rêves, L’Épine dans le cœur),并且时常探索梦想和梦想世界以及未来主义,而且灌输了幽默与柔情。
L’Écume des jours改编同名小说,作者是Frantastique最喜爱的Boris Vian (1920-1959),出版于1947年,是一部经典的现代法国文学作品。有点童话故事意味,在这部作品里,物品是活的,动物可以说话。根据Raymond Queneau的说法,这部作品是“最尖锐的当代爱情故事……它使读者深陷一个法律变得荒谬和不宽恕的世界,一个死亡到来得毫无预警的世界。”
4 ) 英雄主义的浪漫情怀
谁说过这世上真正的英雄主义只有一种,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旧热爱生活
片子看了快一年了一些细节还是特别清晰
被预告片中婚礼的幻想所吸引,两个人浸没在水中像被上帝宠爱一般坐上唯美的玻璃婚车云朵飞船
话剧式的情景和节奏是塔图的拿手,不要说她老了,十年后她一定更漂亮!
然而奇幻世界的痛苦更为残酷,仿佛告诉你童话里也有无从告解的悲伤,基本让人手足无措。这也是不太喜欢塔图电影的主要原因。
无论是荒唐的工作环境半晴半雨的野餐还是肺里的睡莲,都让人联想到现实中脱去了奇幻色彩的、真实的烦恼。
连泡沫里的人都认清了生活,我们还在做什么呢?
也许世上也有这样一种浪漫主义,吃掉现实,然后吹出泡沫。
5 ) 纪念一个寂寞而绝望的夜晚
嗯,看了几个豆油的评论后,可以肯定,在深圳法国电影展上的又是一个阉割版了,把黑暗晦涩的后半段中影射ZF的删除了,真是#¥%……&说什么好。。。不过看完已经回家哭了一场了,阉割就阉割吧,不让人看得过于悲伤绝望。。。
豆油们点评各类哲学,隐射分析到位,没有那么深的底蕴,几处明显的比喻还是能get到。关于影片中心点的评论非常正确。不知道是否受了某人影响,非常能体会那种法国式的幽默。用一种超现实黑色幽默的手法描绘了一段人生。包括连莲花病影射肺癌都那么美,不过其实看心术知道癌细胞在显微镜下真的跟花是长得一样样的。。。据说导演黑的那个XX知识分子貌似有夺妻之恨,导演报仇的手段真是各种高级连。。。
前半段的挥霍潇洒,后半段的凄惨灰暗是不是看得让你心惊肉跳?!连房屋都随剧情越来越逼仄,画面也失色以至于最后成了黑白胶片。也是,生前再过于风光,死后都是一杯新土。突然有黛玉葬花的绝望感袭来,容我再哭一会儿,555
6 ) 从靛蓝到灰蓝的泡沫人生
尼采曾说“上帝独独只把天使的语言留给了法国人”,恐怕谁也抵御不了法国人夹杂独特鼻音的“Bonjour”。还记得当年那部欢快明媚的清新小品《Amelie》吗?法国电影总有一股别于好莱坞的浪漫,荡向心底,泛起涟漪。
曾执导过《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的Michel Gondry重又回归其擅长的奇幻爱情片,为影迷们奉上了这部根据Boris Vian同名畅销小说改编的《L'écume des jours》。影片讲述主人公Colin(Audrey Tautou饰)与厨师Nicolas和宠物小灰鼠为伴,他爱好时尚、美食还有Arthur Wellesley的音乐。如同王子等待着公主,直到他与美丽纯洁的Chloë(Audrey Tautou饰)相遇。他们相爱了,浪漫的婚礼上,他们接受所有人的祝福,可在蜜月旅行的途中,Chloë却染上了“睡莲病”——一支睡莲侵入了她的肺部。为了医治爱人,Colin不惜倾尽所有,然而美好的爱情终究只是人生泡沫一场……
这不是一部皆大欢喜的爱情喜剧,但却并不妨碍导演天马行空的想象。影片的导演是近年来指导过奇幻爱情片《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与《The Science of Sleep》的法国导演Michel Gondry,他短暂的商业片《Green Hornet》尝试之后,重又回到游刃有余的奇幻题材作品。他的影片中不乏天空翱翔、水下漫步、赋予物体以人性化演绎,这些超现实的表现手法已经成为他影片的标签,喜欢的人趋之若鹜,不喜欢的人则不知所云,也许天才只在一念之间。
靛蓝的爱情:与丝绒天使漫步云端
影片男主角Romain Duris是为数不多意外进入演艺圈的群体中的一员。偶然一天,这个站在巴黎一所中学门口等人的19岁帅小伙被星探发现,并一发不可收拾,成为法国影坛的一颗新星。他的表演充满活力、魅力四射而又有些落拓不羁,已获得三次凯撒奖垂青,但却又每每失之交臂。此次他所扮演的Colin是全片跨度最大的一个角色。影片一开始,无忧无虑而又多金的Colin与厨师Nicolas亦仆亦友,他们享受美食,下厨只是为了兴趣;他们品味美酒,调酒即是演奏,欢快的节奏就加点薄荷草莓,阴郁的情绪就加点朗姆冰块;他们演绎时尚,一出场的Colin身着靛蓝色西服套装,搭配一双白色的系带皮鞋,明亮的颜色,撞色的搭配,就像Colin此刻的心情,无忧无虑,欢快高调。直到Colin扬言要谈一场纯洁平凡的恋爱。
在好友引介下Colin认识了清新脱俗的女孩Chloë。Chloë身穿藏蓝色拼接蕾丝连衣裙,披散着秀发,坐在人群中,迷人的笑容一下子融化了Colin的心。Colin开始疯狂的追求Chloë,他们一起溜冰,Chloë的红色羊毛短裙,在冰面上犹如一朵盛开的玫瑰;Colin带着Chloë在天鹅装饰的座椅里,由吊车引领俯瞰整个巴黎,他们的爱情仿佛天上的云朵,唯美得不食人间烟火。此时的Colin已沉稳了许多,浅灰色粗纹西服三件套,告别了靛蓝的没心没肺,而Chloë一身简约、大方的杏黄色丝绒连衣裙,让Colin怦然心动,情不自禁向Chloë求婚。Chloë露出了Audrey Tautou那令全世界着迷的精灵般的羞涩一笑,仿佛又把我们带到了《Amelie》的纯真年代。
灰蓝的现实:和鲜花为伴亦难抵忧伤
两人在众人祝福下步入礼堂,Chloë一袭蕾丝白纱,圣洁中带着些许俏皮,端庄中透着一丝可爱。他们在教堂互相交换誓言,两人的幸福犹如漫步水下,轻飘得没有一点重力。他们坐着水晶般的加长林肯开启了蜜月之旅,就像王子与公主即将永远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然而Chloë却染上怪病,一颗偶尔吸入的睡莲种子在她肺里生根发芽,必须以鲜花簇拥才能防止病情恶化。庞大的医疗费让Colin散尽家产,然而却最终无法挽留“天使”的离去。此时的Colin贫穷、忧伤,唯有对Chloë的爱徒留心中。彻骨的寒冷也唯有仅剩的蓝毛毯裹住曾经的年少轻狂。与之前全身上下一身靛蓝的意气风发,到如今的灰蓝般冷漠淡然,就像作者所要传达给我们的,人生不论长短,始终不过泡沫一场。最坚定的爱也敌不过宿命,最富有的人也敌不过意外。
虽然是一出凄美的黑暗童话,但从靛蓝到灰蓝,至少我们曾经爱过,真心付出过,泡沫也好,虚幻也罢,靛蓝的西服套装虽然光鲜亮丽,但只有披在身上的灰蓝毛毯才是最懂主人的贴心之物。
ps:本文为《风尚志》杂志独家约稿,请勿转载,如约稿请与本人联系。
7 ) 就当是一场梦
原来电影还可以这么拍
比起前面让人应接不暇的天马行空与不着边际的浪漫虚空我更喜欢后半段克洛伊染上睡莲病的情节
连病的名字都这么浪漫
有一株睡莲植入心房会让人觉得可笑 但后面看过戈兰的付出又会觉得心酸
确实不太容易一下子看完
尤其是前面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直到后来影片的色调逐渐转向了黑白
所有的美好随着睡莲一起凋零了
本以为克洛伊会好起来
结果最后所有人的人生都荒诞的如同泡沫一样破碎了
开始我一直在追寻每一个不切实际的暗喻背后的真实性与存在性
到了后来又觉得大概这些暗喻真的不需要明白
钢琴鸡尾酒 小灰鼠 会跑的闹铃 逼高舞 睡莲 这些无论如何看起来都是像在梦中才会出现的事物
又或许真的都是梦境中的
这也难怪有人说里面的作家影射的是存在主义的萨特
其实不论情节急缓 深刻或是肤浅
不如就将它当做一次白天的睡眠
梦境中的一切都会如此令人信服
即便不是
毕竟也没有人愿意去同一场迷梦较真
8 ) 泡沫比武器重——《泡沫人生》的黑色幽默和存在哲学
一直苦于没有字幕,昨日才看过这部法国奇幻爱情电影《泡沫人生》,看完之后想以这片为契机写写法国电影的浪漫艺术和思想性。
这部电影由米歇尔冈瑞(《暖暖内含光》《科学睡眠》《东京!》)执导,奥黛丽·塔图(《天使爱美丽》,《漫长的婚约》,《达芬奇密码》,克拉皮斯法国青年三部曲),罗曼·杜里斯(《我心遗忘的节奏》,法国青年三部曲)和因为在《不可触碰》中的表演而广为国内观众熟知的黑人奥玛·赛主演,摄影师是Christophe Beaucarne。从商业角度讲,本片的题材非常讨巧,卡司也有一定吸引力(单有塔图女神某些人就心满意足了吧= =不服的请看影片第36分钟),但是实际观感一般,情绪肆意地弥漫而不加控制,观众容易失去注意力而陷入到眼花缭乱的幻想世界的疲倦之中,可见商业电影还是要把观众想得蠢一点比较好,想起冯小刚把某些文化批评者认定为“大尾巴狼”“文化纳粹”,潜台词不就是“我骗傻瓜的钱你们管得着嘛你们”嘛。
闲话少扯,回到正题。我非常喜欢《泡沫人生》这部电影,并且被它细腻的幻想,绝望以及人物的诸多符号所深深地打动。本片建立在一个混杂了蒸汽朋克、工业乌托邦、超现实主义的幻想世界背景上,以男女主人公从遇相识到相爱结婚人物关系为叙事线索,男主人公科林时尚、富有、爱好美食却没有丢掉身上的孩子气,女主人公克洛伊美丽、纯洁而善解人意,然而在蜜月旅行中一支睡莲侵袭了克洛伊的肺部并使她病倒。科林周围还有一群有趣的朋友们,热心帮忙、言语奇怪而风流成性的厨师尼古拉,能够反映科林情况的助手宠物小老鼠,痴迷汪星人自己的行为也向宠物一样的尼古拉女友伊西斯,疯狂喜爱左翼知识分子偶像让萨尔-保持(虚构) 却在一家奇怪工厂工作穷困潦倒的奇克,深爱着奇克但对奇克的不务正业深感绝望的女友爱丽丝。为克洛伊看病的经济压力压垮了原本富有的科林,但克洛伊的生命还是不可逆的向死亡驶去。
本片充斥着原作小说中文字描写的装置和玩具,电影开始前十分钟基本上就是用来展示这些怪异而难以捉摸的物品,包括像爬虫一样需要拍死才能消音的门铃,可以弹奏的光线,随着旋律不同调制不同味道的鸡尾酒钢琴,全透明外壳的婚车,甚至包含宇宙飞船、卡丁车和持枪教父的婚礼,这里不一一纪录。但是电影中的人物并不因为这些奇妙工具而无忧无虑,有着和现实世界同样的经济、婚姻和生老病死的压力,剥离本片中幻想的元素,电影讲述了一个十分悲观的爱情故事,一见钟情的恋人因为疾病而分隔阴阳,影片中的睡莲病很明显是对于“肺癌“的隐喻(“咳嗽”“扩散”“手术”),也毫不避讳因为治疗造成的经济危机将这对恋人的苦难引向不可恢复的境地。
以患病作为分隔线,影片由鲜艳的颜色、精致的构图、高调的摄影转向暗淡的光线、混乱的构图和低调摄影,甚至到最后完全褪为黑白片,这是对于电影情绪的大胆想法我特别赞同,而且影片的黑白不分不是简单的褪色,而是在摄影、调色和打光上都有考虑。在情绪上从前半的浪漫幻想转为后半的痛苦、残忍和强颜欢笑让人唏嘘。但是患病的分割点只是本片的情感转折(用好莱坞的话就是到了故事“中点”),本片对于导演悲观的哲学观点的阐释是一以贯之的,仔细观察我们就会发现,全片从未意图过讲述一个真正的乌托邦,无论是男女主人公在喂养着不知所云的灰色鸽子的隧道出口处约会(事实上这是一个值得琢磨的地点),还是桌子对面不同天气的野外午餐(很容易让人想起“东边日出西边雨”的古诗),更不用提那场十分恐怖溜冰场死亡事件的黑色幽默,游戏赢家为了奖品而撞死在玻璃上并且导致数十人死亡,奖品则是将她的遗言翻译成27种语言,这些死者的纪念碑在清理尸体的同时立刻出现在溜冰场中供人们悼念,而主角们一转眼已经把这码字事儿忘了。与其说睡莲病是主人公悲剧的开端,不如说睡莲病将原本富有的科林带到了这个浪漫世界的残酷一面——到处充斥着无聊虚伪漫无目的的人群,工厂里站着为了一点点工资而卖力甚至丧命的工人们(后半段一场死亡事件过于血腥),公务人员平时为市民服务关键时刻却冲进市民家里进行谋杀,在广场肆意射杀,为了爱好而偷朋友的救命钱,因为孤独而上了朋友的妻子,科林因为心急而随意杀人。影片后半段科林为了解决生计而找工作失败的可怕经历提醒观众:这本是一个冷漠的世界,尤其是你没有钱的时候!
难能可贵地是,本片在讲述受睡莲病困扰的爱情故事的同时,还穿插讲述了奇克和爱丽丝的悲剧爱情,这场爱情更加悲惨,奇克痴迷于哲学事业最终导致工厂工人大量死亡,爱丽丝一气之下将哲学家和书店老板杀死,最终两人都命丧黄泉,死前却仍不能互相理解而是彻底拒拒绝(场景中的“一半海水一半火焰”),奇克和爱丽丝的爱情正是科林克洛伊爱情的反面——完全失败的爱情。
本片中的哲学家Jean-Sol Partre可以确定是对于萨特的影射,不仅名字和长相相似还戴眼镜,并且缺一只眼睛(萨特是盲一只眼睛且斜视),中间Partre从美国回来的时候我听到女伴的名字明显就是波伏娃,据说本片原作小说作者对萨特有夺妻之恨,感兴趣的自己去扒吧,最终安排爱丽丝把这哥们的心脏挖出来也真够狠的。这部电影不遗余力地黑萨特,可以通过各种具体情节来验证,这也不再补充了。但是有意思的是,本片的政治和哲学观点恰恰是存在主义倾向的左派生存哲学,以一种黑色幽默的形式表现。本片中的主要角色都如同萨特小说中的人物,,坚定地认为人是自由之人,并且有着享乐主义的倾向。我们可以观察到几个有趣的细节,科林家的餐盘吃完以后都直接摔在地上扔掉(有钱也没必要这样啊),角色都没有任何的信仰(教堂的婚礼明明就是用来黑宗教的),电影第25分钟科林和奇克还使用了致幻剂。本片中两个局外人尼古拉和伊西斯是较为典型的存在主义者,他们为朋友两肋插刀,没有终极价值追求,生活在“自为”的世界中。本片中对于军事和工业的鲜明批判也是左派的一般观点,最令人的震撼的情节莫过于当因为造作失误出现多人死亡事件之后,工厂竟以延误生产率的原因而将奇克辞职。
但是本片对于生存哲学的理解是完全悲观的,不再有戈达尔《精疲力竭》中的男性形象,不再有暴力抗争或者“彻底抵抗”,而是将它们停留在对话之中。“-事情闹大了? -没有只是说说而已。”一朵睡莲成了这些存在主义者的墓碑,上帝已死,但是恶魔并未因此消失。影片后半阶段人性恶的一面全面爆发,偷情、贫穷、盗窃、凶杀、疾病、权力专制等等都出现在黑白画面之中,也正因为这样,前半段看起来过于理想化的女主人公显得尤为可贵。克洛伊患病之后,男主人公科林的脆弱、神经质和天真暴露无遗,相比较克洛伊,科林是一个有缺陷的人,现实世界对于他来说是绝缘的,因此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自由,而是沉浸在注定分离的恋爱关系之中,他不是一个存在主义者。
全片流露出原作者很强的个人情绪,其中很多事物是先入为主进行描写,除了疯狂攻击萨特以外,本片中雪和鸽子都是灾难的象征,比较难以想到的是血腥的滑雪场里的工作人员都有一个鸽子头(其中一个鸽子人还死在科林脚下),片中很多的场景设置都有明显的修饰痕迹。让人不禁联想到电影背后是否存在一个十分悲惨的爱情故事。体制的无情,难以捉摸的命运,不可挽回的损失,我们都知道现实中的遗憾和偶然不比电影少,如果你因此认为人生是虚无的,那么请记住“此时此地”的自由意志,You still have a choice.
最后说一下本片中的隐喻:
溜冰鞋(桌子也穿着溜冰鞋)、鸽子(最早出现在隧道中)、泡沫(看似纯真却都是人工制造的,包括彩虹、云朵什么的都是人工的有意思的设定),另外Duke Ellington的画像出奇地像梵高自画像尤其是挖空以后,Partre的演讲画面很像是五月革命那种左翼街头活动,哦还有本片中那个十分像某个器官的射击武器。
不得不感慨,法国电影中始终存在一种高于好莱坞”人性“的对于命运的理解,而现在去电影院只能看王晶,这可真让人伤心。
本片的观看得益于“亵渎电影”大神的翻译,据说这是片子流传到大陆后没有字幕组所以亵渎一怒之下自己翻译的版本。如今网络上已经有了几个版本的翻译,大家观看时也就不必担心了。
此文 献给我提到的朋友们。
前一天看完了原著,趁热跑去电影院。观影过程如同重读了一遍维昂的小说。从喜剧到悲情的转变导演试图自然的过渡,但前后基调悬殊太大反而使得后半段冗长沉闷。且我对女主角的选角十分不满!法国女演员没人么?
法国荧幕金童玉女。每次看这种讽喻电影,都恨自己知识储备太贫乏。
看到一半多没坚持下去。
后半部分怎么能这么悲伤呢 悲伤到画面都黑白了 害我胸闷了一整晚。导演是悲观主义者吗 为什么我记得之前的片子没那么悲伤 #MIFF2013
把真人影片用动画的方式拍,各种奇趣的小东西。再加上停格漫画的使用,就更动画了。包括颜色的过度,从开始的绚丽彩色一直暗下来,直到黑白。或者是玩得太花,反而不会在情节和情绪上有太多触动。
每一分钟都充满了各种动人的奇思妙想,主题却是个极为现实残酷的生活爱情故事,看完挺难受的。以保尔萨特为原型的萨尔保特让人投入理想失去了生活,但投入生活的男女主角也终归因现实而失去生活。既然怎样选择都会失去生活,那还是尽兴地用鸡尾酒钢琴高歌一曲,再把自己的遗言翻译成四十七种语言吧
明天起来写评论
问题很多.......
还挺好。
开始玩的是天赋,那些或讽刺或冷幽默或者絮絮叨叨的天马行空真的都好赞好赞啊!后面做情感虽然略显深度不够但还是有逐渐深入的迹象。这剪辑,这摄影,这牛逼闪闪的想象力,随随便便拿几条出来都给跪了好吗。当然稍有过誉的成分,但仍是不吝啬的给五星了!
比科学睡眠还要神经病,但是其实是一个非常非常悲伤的剧情。男主并不是超级富豪,只是小富到不用出来工作而已。 比科学睡眠耐看是因为有了一个阴郁激烈的大背景。 喜欢幻想和实际之间反复切换,导演不容易。
定格动画的童话质感,慢慢慢慢就悲伤了起来。不知道看小说的话会有什么感觉。
疯了
不喜欢。
超想看
奇幻得可爱!
Michel Gondry的浪漫奇幻片都无条件支持,虽然这一部大不如前,但是那些窝心而独具匠心的情节设计,还是很能抓住人。
最次的那类电影
一得绝症就往山上跑是什么意思?
科幻就是把情绪放大:)不过我以为会有个欢乐的结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