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于大厂
如果你没有在那样的环境里成长,也许你不会明白这个片子里的一些东西。
基于毛主席的三次世界大战理论,成千上百的厂矿被安置于深山荒野,只是为了避免被敌人过于集中袭击,但这样的地方无疑是最能葬送青春和梦想的地方。这里的人既不是农村人,也不是城里人,他们既因为能吃上公家饭而庆幸,同时又为边缘的身份感到恐慌。
国营大厂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以我的个人经验来说,它很像一个没有围墙的监狱,或者说因为过于庞大以至于你看不见围墙,它又像一个微缩版的社会,有自己的行政,邮局,医院,学校...所以你其实也无需向往外部,其实都一样。
我小时候就在类似的一个厂矿长大,理所当然地觉得我会子承父业继续在这样一个厂子里工作,找个同单位的女职工,结婚生子,孩子继续在子弟学校上学。当然,这想法如果被我妈知道会打断我的腿,她似乎觉得除了上大学之外都不是正道。可惜到了90年代国营企业纷纷倒闭,我父亲工作的厂也未能幸免,我找一个厂妹做老婆的梦想也没能成真。
对于同一主题的咏叹,比起《青红》从头到尾的压抑,《我11》藉小男孩的视角而变得有了许多灵动生气(窃以为“11”其实就是竖着的“一一”)。以白衬衣为线索一直到“杀人犯”出场前,就是一段清新版《阳光灿烂的日子》加《小鞋子》啊。很喜欢每天早上“我”被父亲的二八自行车载去上学的那段,最神奇的是,难道所有的国营厂矿都在清晨用大喇叭播放《新闻和报纸摘要》么?这绝对只有亲身体验的人才能懂的细节。
当然不可能一直阳光灿烂,当白色衬衣沾上血迹,现实开始显露狰狞,虽说75-76年已经是文革末期,所以像红卫兵串联,大规模武斗这些文革景象是无法呈现的(片中的群殴真的只是小打小闹),但一起刑事犯罪还是反映了当时的种种现实,例如体制对知识分子的束缚(那些整天想回上海老家的可怜人),漠视人性的法律和道德(当时枪毙一个人似乎跟现在离婚手续一样办理简单)。
从影片中部开始下起的雨似乎就没有停息过,这雨水浇熄了复仇者燃烧厂房的火焰,模糊了被放逐边缘的知识分子的泪水,打湿了被侮辱与损害的少女的衣裳。但对于11岁的“我”来说,这雨水却浇不灭来自少年身体里的高烧的火焰,青春本能性的懵懂和无知,才是与这灰暗世界抗衡的最好武器。
在大喇叭宣读审判词的结尾里,“我”没有像伙伴们一样去做枪毙犯人的看客,也许是莫奈的风景画,或是父亲的话语,改变了少年做一颗脑残流水线上螺丝钉的轨迹。
生于那个年代的人,看见了文革的尾巴,也看见了新世界的曙光。只是有些人,没有等到那一天。
2 ) 小贾和他的白衬衫
电影《我11》还没上映时,眼尖的人就发现了电影小男主角像贾樟柯,也有谋体问过王小帅此事,王小帅也觉得当初拍摄时没发现,成品出来后越发觉得那小孩像贾樟柯。电影无论讲述的是贾樟柯的童年还是王小帅的童年,对于生于60、70后的来人说电影中的一切都那么熟悉。
故事发生在1975年,文革已经结近尾声了,虽然我也生于七十年代,但出生时文革已经结束了,所以对文革的事情更多是爸爸妈妈那听到的。小贾同学是厂区子弟学校的一名初一学生,厂区子弟学校,那也是当年计划经济时的产物,较大的工厂就像一个小社会,有自己的医院、学校、浴室、食堂、商店。
当年能生为厂区子弟是一件相当光荣至上的事情,当你生下来的第一天就是躺在厂区的医院里,再大点随着父母在厂区的食堂排队打饭吃,在厂区的浴室光着身子泡澡。上完了厂区幼儿园接着是厂区的小学中学技校,读完这些无论你的成绩好还是不好,都能顺利的进入工厂接下父母的岗位,再下来就是在厂区内找一厂花结婚,为厂区繁衍下一代。直到九十年代,一批国企的倒下解体转制,厂区的生活才结束,那和谐安稳的小社会被融入到了大社会中。
小贾同学为了能得到一件新白衬衫向妈妈央求了好久。记得当时家里有肉票、鱼票、蛋票、糖票、布票、煤票,对于生长在七八十年代的人来说再熟悉不过,在当时物质计划分配,所有的东西都要凭票购买,所以做一件新衣服父母总要思前想后很久。只有在过年和过六一时,父母们才会让小朋友们穿上新衣服,对于现在只有要有钞票没有什么买到今天来说当年的日子是多么的贫乏。
小贾的妈妈用缝纫机为小贾为了一件白衬衫,在那个年代缝纫机是家里必不可少的物件,一家老少的衣服大多是妈妈做的,记得当年妈妈连夜为姐姐做过一条裙子,真神了,又快又漂亮。小贾同学后来还是弄丢了那件白衬衫,还目睹了一个杀人犯的逃亡。弄丢东西这样的蠢事我也干过,上学时弄丢了了二元钱餐费,连着两天装病呆家里,都没敢去学校。二元钱在今天来说真不算什么,当年可是一笔巨款。
十一岁的男生青春懵懂期,对于成人世界对于性又好奇又有些不安。不经意间撞见了父母在床上的亲亲我我,不经意间偷看了邻家姐姐换衣服,故意去惊吓在街角巷尾亲热的男女青年,故意用双腿紧紧夹着学校的双杆让一股暖流从身体内缓缓流出。每一个青春期的男生或多或少都会干些现在看起来比较二的事情。
电影从一个十一岁男生的眼中看到在一特殊时代下成年人身上发生的事情,记录了我曾熟悉而又已远去的生活。
3 ) 给王小帅导演多说几句
我十一。今年院线电影和少年派可以并肩的一部。之前,对第六代导演没特别多的好感,他们所肩负的使命和他们的才气对比他们的作为来说堪称不了什么。第一代的郑少秋他们建立了国内电影的拍摄范畴,把中国文化,中国的家庭伦理剧引入进来,第二代导演费穆他们在电影里多少有了那么点在一个极其复杂的环境下的人存在价值的探索沉浸了多少那个年代的风风雨雨,第三代导演谢晋他们,在树立一种所谓的民族主旋律电影,电影开始服从于主旋律,被奴役的艺人们偶尔抒发一下人生人性的激情,第四代导演谢飞他们在写一首民族的诗,写一首传统道德的诗,这首诗是在经历过那么多反复沧桑的民众的道德凯歌,第五代导演开始反思社会,虽然题材大都是在反思封建社会对人的迫害,有点过分的批判的意思,但是几部文革的戏《活着》《霸王笔姬》《蓝风筝》开始萌发了人在环境主题下该何去何从的苗头,第六代导演是人的放大器,个人的索取,个人的纠结,个人的挣扎,个人的命运他们都在探索摸索。张元的《东宫西宫》里警察因为逮捕了一个同性恋在在一种边缘意识的主和奴的关系里在探寻我是谁?娄烨所有的角色在这种悲剧的大环境里在唱着忧伤的小调,那个最为主旋律的陆川导演从《寻枪》到《王的盛宴》也在诉说着处于责任和权力之下的小人物和大人物以及模范人物他们的个人价值。2013年了,在回顾一下他们今年的作品,我想说他们进步了,他们已经把触角伸向了更大的一种空间,不论及个人作品的好坏,王全安的触角已经伸入到那个特殊的年代,而王小帅的《我11》较之《我17岁的单车》是一种跨越式的进步(抱歉,只看过他这两部)。没看过张元的《杂种》,娄烨的《浮城迷事》,管虎的《杀生》,但是就王小帅导演的作品来讲,导演的视角已经从一种单纯的成长的迷失为主题,到了一个环境的迷失为主题。
看了一些人写的评论,我想给王晓帅导演平反一下。
首先,中国有个电影审查机制,要让电影过审,一些场面必须得删或温和处理,如果有些人觉得故事是温和了文革的尖锐性,那我想说你必须得考虑中国电影的这个机制。
以一个儿童的视角来看那个年代所发生的一切,以一个中心事件复仇的哥哥被枪毙作为视点的中心事件,个人觉得是十分巧妙的。儿童视角看残酷环境本身会更让人去思考那个年代的一些东西,这种最单纯和最丑陋的对比性力量是强大的。同理也存在于莫奈的油画,父亲对儿子绘画的教导,和那个年代处处谨慎的作风。白衬衫作为触笔应用到电影当中,他的多次出现有多次不同的意义,儿子要衬衫,那是儿子的小虚荣,是亲情的温馨点缀,衬衫掉到河里,小孩子的这种小行为,会让人联想到大人之间的斗争,衬衫被用来止血,开始成为叙事的重要物件,到最后衬衫的归还,犯人被判处的死刑,让这个衬衫在小人物之间的功能性和道德性作用,再次讽刺了那个年代的社会。人都是好人,为什么会有那个年代的那些行为呢,结尾处更加多的笔墨来渲染空旷的阴霾的天空下,黄色的,金色的字迹,伟大的毛主席的巨幅画像,和开头的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下的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
的确电影存在一些伤口,比如说整体来讲连贯性不够,家庭事件,环境事件,主线事件(谢家的事)在那个年代的环境和时间的缀笔下突兀了点,也许原因在于导演在儿童视角下,过多的导演自己的主观笔墨,比如说过多的空镜,过多的比较间离的运动镜头。这种视角的切换不成功,源自于主题的拿捏还是不够准确,这个时候需要考虑的就是做减法,隐藏自我,一切服务于当初良好的初衷。整体观影下来会觉得这个地方纪录性的笔墨为主,那个地方表现性的笔墨为主,这个地方又太有诗话家庭的意境。第二个是真实感不足,拿莫奈的画,以及各处重点叙事剧情宣泄,有点假的感觉。演员不是生活在环境当中,而是按照导演的笔墨在往下进行剧情。
总体来讲,他让我眼球一震,本来就想看10分钟就关了,结果硬生生的看完了,还很有感觉到的敲了那么多字。
4 ) 导演很适合拍恐怖片
我觉得这个导演很适合拍恐怖片,那种诡异的气氛渲染得太充足了,大白天看大白天的戏都一阵恶寒,比如:
1小孩趟进河里拿衣服,背影镜头配合周围一阵阵窸窣的声音,小孩背后仿佛随时会伸出一只手抓住他、或是突然被绊倒淹死在河里、或是挑起衣服露出一具女浮尸;
2镜头随着小孩探进树林,鸟儿扑腾的声音、空灵的鸣叫伴随那战战兢兢的背影,十分害怕镜头里突然蹦入一只丑陋的树怪,比如黑山老妖那样的;
3晃动的镜头里定格的谢家父女,像恐怖片里的一副画、一张照片,驻立着直愣愣的盯着你,无论你躲到哪里,他们的眼睛使终盯着你,似乎随时能冲出画面穿透你的身体吃掉你的心。
我不是那个年代出生的人,没有什么时代烙印,整个故事看完,看不懂导演想表达什么,并且过于平铺直叙寡淡无味,中途几度想放弃。
一部好的电影,首先要能抓住观众的心,让观众投入到影片的氛围中,随着主角的遭遇和命运变化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而此片比较欠缺,导演至少没抓住我的心,因此我的评价较低
5 ) 《我11》看着冗长,回味悠长。
冗长的慢镜头、压抑的暗青色调、手持摄影的摇晃、几乎贯穿全片的隐隐雷鸣,构成了这部电影的基调,这是回忆的色彩,往事的声调,是一个时代的莫名其妙,浮动而跳跃,懵懂而喧嚣。
我看到许多人在给这部电影下定义、做结论,正如米兰·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中写到的:人希望有一个世界,其中的善与恶泾渭分明,因为人心里有一个天生不可驯服的欲望:在理解之前进行判断。我希望做下面这个判断,不知道对不对:最好的电影往往都是暧昧的。《我11》不那么暧昧,但是也不是清晰到去符合人们给它下的判定。
这部电影的创作者并不擅长营造整体的气氛,但是局部的氛围营造得到位。捉迷藏,人忽然都不见了,蝉噪声却响得让人焦躁;爸爸唱歌,歌颂的部分唱起前,戛然而止;在河里捉鱼,小伙伴谈到杀人犯,世界顷刻颠倒、随即昏倒;武斗的年轻人,在埋伏好后前去挑衅,在重重迷雾面前不敢向前;武斗正在进行,画面转到大好风光,音乐嘹亮地唱到: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面对懦弱的父亲、软弱的妹妹,孤单去反抗,切除了仇人的命根子——谢觉强想要切除的何止是这一个人的命根子?人已经杀了,他要去烧工厂,他想烧的又怎会仅仅是个工厂,但除了工厂他能烧什么?雨太大了,太大了,烧着了也给浇灭了,再不会让他第二次烧成。他信守诺言,寄回了白衬衫,纯洁的白衬衫是引领孩子们天天向上的,现在沾上了鲜血,杀人犯不复需要白衬衫,杀人犯的白衬衫寄给了一个纯洁的孩子。
结尾的时候,王憨停下脚步,没再去刑场看枪毙谢觉强,这是他自己的选择,这11岁孩子选择留给了人们一点隐约的希望。
又:听说导演王小帅砸锅卖铁拍了这部电影,对于热爱电影又拍了以前那些参差不齐的作品的人,我觉得你这样做值了。虽然还是一如以往无可救药的冗长,但是终究可以算作回味悠长。
6 ) 让时间安静的流过那段血雨腥风
博纳影院 早场 一个人的专场。买票时售票女孩低头自语:终于有人看着片子了。听这话心里酸酸的,这就是国产电影的现状,国产文艺片的现状。
小帅导演似乎要回应我的心酸。在影片开头,他用画外音说(大意,欢迎补充):小时总是看着别人,想成为什么人。长大了才知道,自己就是自己,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和时代。不管喜欢或不喜欢,都要尊重他们。
是啊,一个尊重,胜过千言万语。尊重不是妥协,而是更加有力、更加理性的抗争。尊重不是谄媚,而是一种平视,一种属于生命智慧的大度。尊重是你存在,我承认。是你有你的客观,我有我的主观。
回到片子来看,个人认为是一部属于电影的电影。在平静中,将我带进了导演的世界。没有娇柔造作,没有剧烈的冲突。但丝丝缕缕的情感,轻轻的在我精神空间里曼舞。回忆的、认同的、触动的,许多的这种细微,任我在平静中度过一段时间。回头想想,这一段时间竟是一个时代,这平静下竟是如此的血雨腥风。从中,我看到了一份经历,更读到了一种尊重。
在电影的技术层面上,不用多说什么。所有的试听语言都是电影的,场景是电影的,调度是电影的。可以说是一部很纯粹的文艺电影。到这里我笑了,现在要看一部纯粹的文艺电影很难。片子在剧作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感觉片子的内在张力是很强的,一件白衬衫对于当下很小,但对于那个时代的那个年纪,这几乎是生活的全部了。当这件衬衫和一个杀人案,一个生命联系在一起时,那份应该还属于白衬衫阶段的岁月,开始过早的成熟了。用父亲的话,早熟。早熟其实是实实在在的悲剧。
小帅导演,很真诚的贡献出了自己珍贵的记忆,很平静的讲述自己的故事。我为他喝彩。剧作上,很多人可能觉得过于平淡。但我相信,所有的平淡,对于导演来说,无不是激烈的冲突。
还是开篇的话,小帅导演应该是尊重现在快餐化的生活的,但尊重归尊重,还是照样用自己的方式讲故事。这可能是艺术的本质吧。这种独立的本质正是用来平衡那快餐的,这殉道式的平衡难道不值得尊重么?
另,还是开篇的话,既然导演有了导演的尊重,那是不是可以走进电影院,花上些时间和金钱,支持和尊重下国产的电影呢。毕竟在将来,我们是要通过这样的影像来回忆的,我们的孩子,要通过这样的影像作为寻找真相的支点。当看到片尾字幕上,如此多的英文法文时,我有心碎的感觉。为什么,一部属于我们民族的影像,要靠那些外国人来资助。我不是民族主义者,我爱电影,会走进电影院,和那些值得尊重的导演交谈。
早场很好,一个人的专场很好。
7 ) 给十年后的我
11岁那年,女生之间开始流行那种有两种穿法的水晶凉鞋,那时家里出了点情况,母亲心情一直不好,我便忍着没说,只是有次跟同学换鞋子穿被她看到了,第二天一早一双崭新的水晶凉鞋就摆在门口的鞋柜上。
11岁那年,跟一个一直玩的很好的女生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情吵起来,后来两人互相都说了很多恶毒的话,于是到现在都一直没有联系,算起来这是第一个闹翻的朋友。
11岁那年,春游的时候被一个高高大大皮肤黝黑的男生问有没有喜欢的人,我说没有啊,你呢。他说,我喜欢你呀。第一次被男生在公共场合表白,脸红到脖子根。
11岁那年,写的一个小故事被语文老师选送到某比赛,意外的得了一等奖,有一笔不少的稿费,这是人生第一笔真正属于自己的收入,在学校也一直风头无俩。只是因此被人嫉恨,处于风口浪尖上,一时成为众矢之的。
11岁那年,被选为少先队大队委,每周四值日,似乎从那时起周四就成为我的幸运日。那时的大队辅导员总是喜欢开我和周三值日的那个皮肤白净的男生大队委的玩笑,每次这个时候,心中总是满溢着小女生矫情的欢喜。
11岁的小男孩王憨,第一次看到死人,第一次被选为领操,第一次有了一件特别的白衬衫,第一次遇到杀人犯,第一次被小老鼠出卖,第一次撞见父母的性生活,第一次对一个大自己五岁的女孩有了不一样的感觉,第一次遗精,第一次不明白这个世界。
十年之后,我21岁,坐在只有四个人的电影院看我11的首映场,看那个叫王憨的11岁小男生的悲喜故事。王憨,我想他父母大概是希望他大智若愚的意思吧,也或许是因为在那个年代装疯卖傻才能活下去。不过其实细想,哪个年代不是这样呢。也是因为如此,我才不在乎这部电影背后的那些政治寓意,不在乎导演埋下的那些伏笔。对于我来说,这部电影能够让那些尘封已久的回忆都一一浮现,这就足够让我感动了。
十年之后,看着这部讲述三十多年前故事的电影,才发觉,原来十年前那个11岁的少年就已经经历过爱、善良、信任、欺骗和背叛,而到了21岁仍旧在经历这些。
还行,比较少看到那个年代的电影。虽然跳着看了很多
典型的王小帅风格。一直以来就喜欢这种风格。
有点台湾小文艺范儿
感情上值得尊敬,环境还原得不错,看来下了大功夫,人物选得挺灵,演得很扎实。但是,叙事方式老套,拍摄手法流于庸常,从头到尾都是电视剧一样的视点,扁平慢不凝练,缺乏活络的神采,没有印象深刻的段落和触点,像一顿夹生饭。从电影语言上看,导演真没什么大进步,甚至比起先前略有倒退。
全是细节的堆砌,看的出导演有着严重的情怀在里面,故事性弱到半钟头后每一分钟都能当结尾。感受不到小男孩的成长和成熟。四个小演员太棒了!那个男孩长得像士兵突击里五班班长!导演上台还幽了一把薄熙来的默
“西南旧事”,过于追求细节还原,营造出文革末的时代氛围。用11岁小孩的眼光回望《青红》,结束于“反革命、强奸犯、死刑”的高音喇叭中,对王小帅的个人意义大过了电影本身价值。姑娘分明就是年轻版的高圆圆,至于作者(我),分明就贾樟柯(第六代)的集体化身。但是,为什么演老爸的块头像王
三线小城,下放知青,布票,广播体操,旧房子,躲迷藏,拉钩上吊一百年:一切都那么真实,勾起童年的淡淡回忆,似乎这个故事也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样:电影通过一个11岁孩子的纯真双眼,对一个特定时代客观回望。倒不觉得松散,叙事很娓娓道来,有时候不必去苛求导演要营造的点,更重要的是自己的观感
别名:那年贾樟柯11。片段事件有些散乱,但是儿时对于记忆本就如此。父亲对儿子关于绘画的教育大概影射了当时社会现状,遗憾的是为了上映有些放不开手脚。闫妮适合演这类角色,所以还是远离骗钱的黄百鸣导演吧...
后革命时代的一曲青春挽歌,对细节的还原颇为到位,寄托了第X代国内导演的年代情怀,摇摆在残酷青春与人性纠葛下的小清新。对于环境空间的设定既处心积虑又颇具符号代表性,以点带面的效果基本达到。内小男猪脚简直就他妈少年版贾樟柯嘛我擦!
20121124 难得在电影里听到比较正常的上海话……好欣慰啊……
一个特殊的年代里,一个孩子的蜕变。一个不为人知的浩大工程,随着时代的结束,渐渐被别人忘记。
关于成长的记忆。这是不是也该算做私人电影,应该融入了很多导演的私人记忆,未必是完整的事件,而是一些细节碎片。问题在于这种自我表达是否真的能和观众形成互通。这部电影一如王小帅以往作品的干巴乏味,缺少情节的吸引力。那个长得像贾樟柯的小孩子也毫不讨喜。两颗半星。
王小帅的个人回忆,同时带出文革后期的时代感。画面很美,风景绝佳,小时候的细节动人。有《阳光灿烂》+《西西里传说》的影子,堪称西双版纳的美丽传说。不过,那小孩太像贾樟柯了实在。。
很偏爱儿童视角的电影,在细节和时代感的还原上很有代入感,很想从孩子的眼睛里看到那个时代更多的东西,这也算那一代人的童年记忆了,表面上残酷似乎很远,但早已在不知不觉中烙进了记忆深处。小帅还是又倒回到几年前了,可惜情怀有了,情节没了,在一个不平凡的时代有着一个平凡的童年,挺好。★★★
力求自然,不太自然;缺些灵气,所以匠气。
没想到能如此入戏。孩提时那种追求体面、互相攀比的虚荣心,直抵心坎。闫妮的角色让我恍惚有那么一瞬,以为她就是我的亲妈。小孩们性格和脾气的刻画不差于《伴我同行》,还有片子所带的70年代怀旧感和革命气息,甚至非主线的悬疑氛围都营造的神秘朦胧、异常撩人。唯一遗憾就是童年性事着笔太轻。
爸妈应该要看
王小帅最大的长进是视听语言终于成系统了,这次是标准法式中小成本的运镜和剪辑。演员口音是大问题(这点比[青红]退步太多了)。除去导演自我美化的部分,剧作上其实比大多国片要好。纠缠历史叙事实在是冤枉他了,毕竟儿童视角是八股文,无甚新意其实也无需新意。所有的文革片在姜文面前都弱爆了。
这题材,好莱坞制片人来拍就是super 8了吧。
有时候记忆可以清晰到改变现在的人生 有时候模糊的年纪会给时间太多假象 影片中的孩子真实的长大缺又不清晰的成熟 我想我也有过青涩的十一岁 也想念第一次来号儿的那个夏天 对于时代来说时间是荒芜的 经历和记忆才是我们心中的过去与未来 差别就在于一个死去了一个未来到 共同点就是不可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