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唐山大地震》的类型化叙事缺憾
(什么样的时代生产什么样的电影。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能提供给我们的产品。别抱怨别愤慨别内疚,这只是一部电影而已,你可以选择看或不看,但别道德绑架也别被绑架。)
作为一部“中国特色”的大片,《唐山大地震》其实并不是一部很多人想象中的“灾难类型片”。虽然在影片开场借助外国特效团队再现的唐山大地震场景。可以说是中国电影特效水平到目前为止的最高体现,但这部电影最重要的价值仍然不在于对灾难场面的展示和个人英雄主义的颂扬。如同《唐山大地震》的英文片名《余震》一样,这部电影其实讲述的是那些幸存下来的普通人,如何在地震之后的漫长时光里,重新找回丢失的家庭亲情。从这个角度来说,《唐山大地震》如果一定要按照类型片分类的话,它更应该算做是一部家庭伦理电影。
但无论《唐山大地震》是一部灾难片还是一部家庭伦理电影,它都不是一部适合全家观影的影片。由于影片故事所涉及到的极端环境下的惨烈人性选择,以及微妙复杂的两性情感关系,加上影片开头和结尾的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的场景再现,我个人建议未成年观众不要观看本片。
但对于大多数成年观众来说,《唐山大地震》则可能是一部能够打开他们情感闸口的电影。《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保持了冯小刚导演一贯的叙事风格和水准,对于那些期待看到一部艺术精品的观众来说,他们很有可能会失望。整部电影除了开场大量借助外国特效团队才得以实现的地震灾难场面外,其余的大部分时间里,《唐山大地震》的电影技巧都没有超过《手机》和《集结号》这两部电影。
作为一部从小说改编的电影,《唐山大地震》虽然具有一个气势很大的片名,但它的故事却仍然没有完成类型化叙事的突破。原著小说《余震》以姐姐的故事为主线,完成了一个跨度三十年的故事;而电影《唐山大地震》则将故事主线分散为三条,分别是母亲、姐姐和弟弟,而且母亲的故事线索明显是支撑起整个电影故事的主线。这个电影故事的切入点和改编思路,很技巧地回避了这三十年中国社会发生的激荡变革,而是将故事的重点放在一个普通家庭的情感变迁上。
作为一部有唐山市政府参与投资的大制作影片,这种改编思路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自然是一种最为安全的叙事策略。整个故事的重心从姐姐转到母亲,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这部电影的市场切入点的改变。如果《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仍然以原著中姐姐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之后的曲折人生经历为主线,整部电影的故事格局就会落入到相对私人化的个人情感体验范畴,势必无法容纳各个投资方在叙事和资金方面的要求,无法成为一部“中国式大片”。而现在电影将故事重心放在母亲身上后,整个故事就从相对私人化的情感表述,转变为更加通俗的家庭伦理故事。从当下中国观众对于这种故事的接受度来说,虽然整个故事仍然停留在电视情感剧的层面,但无疑增加了观众对这个故事的认可程度,扩大了观影人群的基数。
作为一部目的明确的商业影片,《唐山大地震》并没有将重点放在唐山大地震事件本身,或者改革开放三十年中的普通中国人心灵史的层面,而是运用了大量通俗剧手法,渲染和强化了一个唐山大地震背景下的奇情故事。整个电影故事的三条人物主线按照时间顺序平行铺开(但同时又非常技巧地错开了所有过去三十年中的重要标志性年份),三个主要人物几乎毫无变化地跳跃完成了三十年人生历程,浓缩了几乎所有人生苦情场面。对于大多数普通观众来说,在观看《唐山大地震》的过程中,只要观众愿意在影院的黑暗中开闸泄洪,那么流泪这种生理反应几乎是不被个人主观意愿所控制的。换句话说,只要观众还是一个具有正常情感模式的人,只要观众不去故意违抗自然的生理反应,那么在看到《唐山大地震》中的诸多悲情段落时,流泪几乎是一种必然的观影反应。
这种配合商业策略的电影手法就其本身而言并无对错之分,现在的观众需要一部能够让自己释放各种压抑情绪的催泪电影,市场就自然会提供。但是作为一种流行文化的快速消费品,《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又要面对另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这部电影所讲述的巨大灾难和无法痊愈的心灵伤痛,都曾经真实地发生过,而且现在还在诸多普通人的心中悄然延续着。
《唐山大地震》等于是被迫遭遇了这样一个几乎是永恒的电影话题:如何完美地平衡一部电影的商业和艺术元素。从《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来看,它明显是无法完成这样一个艰巨的使命的。这部电影中出现的元妮一家人,固然悲惨的身世令观众不得不哭,但如果我们将视野上升到民族集体回忆或者普通中国人心灵史的层面来看这部电影的话,我们就会疑惑地发现,这部电影中元妮一家人几乎完全是和真实社会隔绝开的,这部电影的叙事结构中甚至连元妮家的邻居都没有出现过。
虽然从叙事策略来看,这种几乎是架空的故事手法无论从审查角度还是从市场角度都相对安全,但从艺术角度来说,这一点就成为这部名叫《唐山大地震》的电影的巨大缺憾了。片中和真实历史有密切相关的事件寥寥无几,除了直接构成叙事基础的1976年唐山大地震和2008年汶川大地震外,就只剩下1976年毛主席逝世这个具有标志性的事件了。但是在《唐山大地震》中,这个意味深长的历史事件变成了一个和影片故事以及人物命运毫无关联的一个奇观性的视觉展示,从电影角度来说几乎是令人费解的:如此巨大的社会变革,却没有和电影中的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件事产生任何联系,那么在电影中对此事件的展示,其目的又是为何呢?
如果我们放弃对《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在艺术层面上的要求,仅从文化消费产品的角度来看《唐山大地震》,我们就能很明确地看出,它所有的叙事技巧都服务于一个明确目的:满足观众的好奇心和情感消费诉求,通俗点说就是要满足观众进电影院看到一场真实灾难的再现并为之洒下同情泪水的欲望。
作为一部现实题材的影片,特别是它的故事基础是一场发生在34年前的真实事件,如何处理大多数观众在进行文化消费的同时必然产生的内疚或愤慨心理,则是《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在营销过程中所需要进行的微妙平衡。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作为一个民族的集体伤痛回忆,用何种历史观和态度来看待这场至今仍在悄然延续的集体伤痛,则会是观众能否和这部电影取得相互谅解的关键。而能够营造出一个适合全民参与的情感宣泄氛围,或许会是这部电影完成市场使命的关键所在。
2 ) 你的每一滴眼泪,都成为了他们利润里的每一分钱
有人问冯小刚,你是不是不应该拿伤痛来拍商业电影?冯小刚说:斯皮尔伯格能拍《辛德勒的名单》,我凭啥就不能拍《唐山大地震》了?从这个角度来说,冯小刚说的没错。确实,电影应该是绝大多数题材都可以拍摄的,犹太人集中营有人拍了,911也有人拍,所以南京大屠杀可以拍,唐山大地震更可以拍。但是,要看你用什么心态来拍了。
斯皮尔伯格说:《辛德勒名单》是为了铭记历史,给孩子们看;奥利佛斯通说:拍911是因为有太多感人的故事;冯小刚说:《唐山大地震》,嗯,最少也要有个5亿票房吧。
我找不到斯皮尔伯格任何关于《辛德勒名单》票房的发言,1982年斯皮尔伯格买下原著改编权之后整整筹划了10年,期间环球的老总对斯皮尔伯格说:“这片子没有商业价值,你花钱拍不如把钱捐给犹太人纪念馆,何必呢?”斯皮尔伯格十分愤怒,因为他拍片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斯皮尔伯格原本在克拉科夫集中营拍摄,正当一切准备妥当时,美国犹太人协会给老斯发来电报:“请勿惊扰亡魂,让他们安息吧。”,老斯接到电报后,一言不发,下令摄制组全部撤离,在几十公里之外重新布景拍摄。在这里我看到的是老斯的谦卑和崇敬,对遇难者的尊敬,以及带着真正人性的光芒来拍摄的电影,《辛德勒名单》也正因为有这种气质而不朽。
当然你可以说,《辛德勒名单》在商业上是赚钱了的,的确,3000万的投资换回的是全球3亿的票房,可这个时候斯皮尔伯格依然没有对这片的商业性发表过什么言论,相反,在斯皮尔伯格的坚持下,本片所有的版税和他本人的酬金及全部分红都被捐献了出来,成立了Shoah基金会,用于记录和保留在世界范围内大屠杀中幸存者的文字和录音证词。
你也可以说,环球的高层就算嘴上不说,但心里肯定也笑翻了。是的,从结果来看,《辛德勒名单》肯定是给环球带来盈利的,可是环球从来没说过,直到今天,环球对本片的任何言论,都没有关于票房成功之类的话,有的只是:这是我们的责任,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这是要给孩子们留下历史的等等。哪怕他们自己在家里怎么偷着乐,也不会公开表达出要靠影片赚钱这种想法,更何况他们还捐出了不少盈利来平衡社会对此可能带来的批评。
陆川在拍《南京!南京!》的时候有这种谦卑和崇敬,暂且不论影片中的立场问题,至少他能够表现出对于历史的尊重态度。但可惜当影片票房过亿后,所有的谦卑就变成了“裸奔”,话题不再是历史,不再是屠杀,而是谁比谁先去裸奔。本性在这里露出来了。
《唐山大地震》是一个非常好的题材,电影可以从中间汲取很多故事和材料,可是你该用什么样的心态来拍摄这样一部电影?其实冯小刚那句‘不哭就跟砍孩子的没区别’的思想根源,也是为了给票房造势,如此赤裸裸的显露赚钱目的性,这片你就算去看了,难道不觉得别扭么?
F说的对,之所以到了一切都是钱的地步,是因为整个民族已经没有廉耻和道德了,已经把所有的东西都明目张胆的摆在桌面上来卖了。不懂得谦卑和崇敬,不懂得对死者的怀念之心,哪怕连装也懒得去装了,在这样一个大前提下,就算这个电影拍得非常好,拍得很感人,拍得让你哭得稀里哗啦,那也只是技巧的成功,没有一丝人性的温暖。
因为你的每一滴眼泪,都成为了他们利润里的每一分钱。
(电驴的一篇评论)
3 ) 别跟心较劲
在好朋友夫妇的极力蛊惑下,周日那天下午去悠唐看了《唐山大地震》。
——是挺好看。
我是个比较容易被感动的人,但我不喜欢在大庭广众之下暴露自己失态的一面。因此,看电影的时候,有好几次都憋的我嗓子发紧,眼睛酸疼。不过,在我们那间放映厅里,并没有听到很夸张的嚎啕大哭,只有几声低低的啜泣,其中有一份来自我的身旁。
电影的剧情很简单,一条线哗啦啦走完,徐帆、陈道明、李晨和小演员们演的都很棒,而那种微微泛黄的怀旧色彩很快就把人拉进了那个年代。当空气开始颤抖,大地开始咆哮,楼房开始坍塌,当那惨绝人寰一瞬间在银幕上重现的时候,我感到了一种真真切切的恐惧与绝望。单单靠着那种恐惧与绝望,不需要其他的感情戏,就足以把观众煽下泪来。而地震过后,唐山人在废墟中哭喊着寻找亲人的时候,才真真正正的体会到什么是大苦大悲。
其实原本是没打算去电影院里看的,因为我想抵制冯小刚。在北京台看到关于《唐山大地震》的采访,冯导说,自己无论把商业片拍成喜剧还是悲剧,票房都绝对是这个(竖起黄白斑驳的大拇指),我就是孤独求败! ——顿时大骂这人傻x,拍个大片至于狂成这样么?——后来又看到他放出话来,说去电影院看完《唐山大地震》而不哭的人,跟去幼儿园砍孩子的暴徒没什么两样。 ——虽然知道这句话是经过了媒体的曲解,但依然默默的诅咒这位白癜风病人早点儿被真正的暴徒砍死。——尽管如此,我还是屁颠屁颠的跑去看了。所以说,即便网上有九成以上的人都在说这是一部超级大烂片,但只要身边的好朋友大力举荐,那么这就不会是一部“烂片”。毕竟,大部分没脑子的家伙总爱去网上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意见来彰显自己的特立独行,而朋友之所以成为朋友,总有一些品味是相似的,即便是一些不足为外人道的恶趣味。幸好,我去看了,而不是听信那些没有去电影院看过电影的跟风者们的意见誓死抵制这部大片——在这个缺乏原则缺乏信仰的年代,并没有什么是值得誓死抵制或誓死捍卫的。
在我的眼中,它当然没有它们说的那么差,因为我没有带着一种看人出丑的心态去跟自己的心较劲,没有自始至终的对着自己默念“为了证明这是部烂片,为了看完之后破口大骂,千万不要哭”,也没有目不转睛的盯着电影里的所有细节去寻找传说中的广告。——老子花钱买票是来享受电影的,不是来当什么傻x影评人的——最鄙视那种骂遍了所有国产电影的电影批评家,成天无所事事,只会写些酸腐文章,搞点儿背后扎针的小阴谋,大半辈子了还一事无成,有劲么?就从广告植入这点来讲,许多外国大片里也有广告啊,很可惜这帮专业写手们的外语水平不够或是没有国外生活的机会与经历,所以很少见到过哪位影评人会对着一部好莱坞巨制喋喋不休地写字指责其中的广告植入过多过滥而导致它变成了一部傻啦吧唧的广告大片。
回到正题,《唐山大地震》的确有许多缺点,比如片名的刻意夸大,比如略显拖沓的情感细节,比如选了一个笨蛋来演一个坏蛋(不要误会,我说的就是路易十三)……但它的大部分还是好的,还是值得一看的,还是不应该被这样千夫所指的。或许,千夫所指的并不是电影本身吧?如果导演那一栏里的名字变成“宁浩”,会是一种什么情况呢?变成“罗永浩”呢?——好吧,既然大家的心灵深处都有着阴暗猥琐的小肮脏,干脆就谁也别骂谁,或者看完再骂好了。
看到片尾处,生离死别了二三十年的姐弟俩在汶川的救灾现场重逢的时候,我突然感到一阵后悔。我曾经在那个月下定了决心奔赴灾区贡献一些微薄的力量,可惜终究还是顾忌会失去工作而放弃了使人生猛然变得闪亮的机会。女友却是差一点儿就被她们公司派过去了,可惜,终究也是差一点儿。所以,看到热心的好人们救灾的画面,心中再次涌出一股暖意,好似看到别的人替自己完成了最初的梦想,险些喷出泪来。
不过,希望再也不要有这种机会出现在我面前了,老天保佑。
欢迎关注哟:@天亮天黑
4 ) 渴望被感动的人们
按照朋友的说法,《非诚勿扰》是一部里程碑式的商业电影,它可以做到不需要导演、仅凭几个段子就能拼凑出一部电影,植入广告无孔不入,生怕别人不知道。也正是这种信手拈来的成功带给冯小刚莫大满足,《唐山大地震》要拿五亿票房自然不是话题炒作,熟悉冯小刚的人都知道他敢喊这话。
只作单纯比较的话,《唐山大地震》比《非诚勿扰》确实有进步,冯小刚成功地回到了导演的位置——可惜是个黄金八点档的电视剧导演。我的情感能接受这部电影,但我的理性不能,它其实不怎么好。再后退一步讲,《唐山大地震》终究是一部平庸的商业电影,手法平平无奇,不存在闪光亮点。可即便如此,《唐山大地震》依然能够如愿以偿,升级为一部里程碑式的主旋律电影。倒不是说冯小刚有故意的投机取巧,而是电影要讲的意思跟主旋律电影不谋而合,感谢解放军之前要先感谢国家。
时至今日,当评价一部电影是“把故事讲好”和“不哭不是人”之类的标准时,我们就知道中国电影其实已经病入膏肓了。讲好一个故事是起码的基本原则,能让观众哭否和电影的好坏完全是两码事。如果光追求这两件事的《唐山大地震》被捧上天,进而堆造出五亿票房,那这个市场确实有些恐怖,所有人只能愿赌服输。
影片的开场部分还可以,地震毕竟不是拉锯战,猛烈袭来又无情离去,留下了无数尸体和遍地废墟。光从看点来分析,《唐山大地震》下重金去打造的地震场面是电影的精华,IMAX巨幕同步发行看的也就这么十来分钟。如果对比《超强台风》之流的山寨特技场面,那受益于外来团队的《唐山大地震》还凑合,可实质上还是袭人故智,又一组视觉特效的流水作业。其余一个半小时,这部电影放在十寸上网本上观看都不会有任何影响。
由于地震的短暂,《唐山大地震》把讲述中心放在了内心的余震上,一个拆散开来的家庭和几个阴影未退的亲人。试图以小见大,这个想法也没错,然而冯小刚所呈现出来的效果实在一般,他就是不停试图要打动你。当年哥能让你笑,这回要让你们哭。惨不忍睹的地震现场,步步紧追的生离死别,片中人物时不时会落泪,进而希望观众也跟着落泪。
电影有个不错的头,后来小孩开始长大就自乱阵脚,一会下海发了财,一会女儿生小孩,太过仓促。盘算下来,笑场的次数还真不少,至少可以跟植入广告们打个平手。最需要点睛一笔的高潮部分,影片卯足了劲要煽情,可徐帆的一跪和张静初的对不起都没能镇住场,情绪酝酿实在不够。如果说中国人懂中国人,天灾无情人有情,那么冯小刚的亲情牌打对了,可他打对牌就能赢取一切么?事实并非如此。这帮人想的也没错,渴望被感动的人们实在太多了,可惜里面真的没有我。【凤凰网】
5 ) 母女结,双生蔓——这明明是一部心理剧
全部剧透。
我想大家都知道了,这不是一部灾难片,就算和唐山有点关系,也看着像宣传新唐山的广告片,因为这样的家庭伦理剧可以放在任何一个灾难或者非灾难的场景里,唐山大地震与构成这样的悲剧没有必要关系,所以冯导做的一件不厚道的事情就是篡改了小说的原名——《余震》,只有英文名字还比较老实,叫“After Shock”。
但这仍然是一部摆在国产片里水准不错的片子,情节很抓人,情绪很起伏,徐帆和道明叔叔的演技也很好,张静初和陆毅还是那样滴偶像派。不过和小说相比,我觉得电影拍得有点仓促,很多情节展开得不够饱满,年代和地点的转换也比较生硬,看上去更像是一部三四十集家庭伦理剧的梗概。
当然,原著小说就写得有点像小说提纲,许多语言和情节像压缩饼干。作者据说是旅美温州人,但能有这样一个故事的构思也算捷才,如果她能改出一个电视剧剧本应该更好。
说一说我对这部电影的看法,这对母女之间存在一种双生藤蔓型心结,即彼此给对方折磨都是虚妄的,这种情绪持续了三十二年,就算最后是大团圆,这么长的时间仍然是一种悲剧,比大地震悲剧得多。
母亲保子弃女的选择,在我看来没有错。因为非此即彼,总要放
弃一个,放弃谁都是错,于是保住谁都是对。
小姑娘很聪明伶俐,也更厉害些,从她那么利落地帮弟弟抢回冰棒就看得出。所以按照她那么聪明,她应该能够明白母亲的苦心,就算当时不能明白,长大后总能想明白:当时那种情境,如果救她而不救弟弟,难道就不是错误么?恐怕小姑娘从母亲把西红柿先给了弟弟就开始了自我暗示:她开始一厢情愿地认为母亲极大地偏爱弟弟,并且
在日后的三十二年里不断以刻意回避、加深厌恶来灌溉这株自我暗示的情绪之苗,把它养成了一棵写着“抛弃”“背叛”、“冷漠”等不良暗示的参天之树。
母亲从来就没有抛弃过小姑娘,在后来的三十二年里她把小姑娘照片和亡夫并排安置,不改嫁、不搬家、像苦行一般“不许自己过得花红柳绿”。对小姑娘的思念和愧疚是刺入她背上的一把梨花针,痛苦难捱。但是小姑娘却始终觉得自己是被母亲抛弃的,于是小小年纪的她就颇有心机地装失忆,和家境宽裕的养父母过了十年。十年后远游求学,在我看来是一种刻意的回避,她要彻底忘记关于唐山并远离唐山。小姑娘啊,她不知道,其实她才是真正抛弃和背叛家人的那个人,所以母亲听说小姑娘远嫁加拿大后,叹了一口气,“原来她躲我躲得这么远”。
并不是说小姑娘不痛苦,她的痛苦和她的母亲等量,她拿自己的死亡折磨母亲,母亲拿她自以为的背弃折磨她,最后大团圆到来时,彼此才发现彼此折磨的桥段,竟然都是虚幻——她从未死去过,她的母亲也从未抛弃过她。这时的喜剧其实比悲剧更悲凉,毕竟中间隔了三十二年,人生还剩下多少时间?
小姑娘的痛苦和母亲的痛苦,有一种参差对照的效果。两者都是真实的痛苦,却用了不同的救赎方式:小姑娘急于在这个世界上抓住一个陌生的、血亲之外的人,努力和他发生各种关系,以期建立一种新的家人关系,比如她早早地和男友发生性关系(夫妻关系之基础),并且在怀孕后执拗地不肯堕胎(母女关系之基础),我相信她说的那句“你懂得什么是牺牲么?”潜台词其实是“我是被抛弃的,所以我再也不能抛弃我的孩子”。曾经看过一篇心理学的文章,说的是家庭破碎或者被遗弃的少女,做单亲妈妈或者早早失身于男人的可能性很大,因为她们柔弱无依,她们渴望重新和这个世界建立联系,虽然她们大部分中的花朵很傻很天真,最后不过是让她们的孩子重蹈她们的悲剧覆辙。小姑娘的命倒还好,虽然被孩子父亲抛弃,但毕竟她有一个又帅又腔调又有两杠四星(正师级,大概是大校之类)的养父,后来又嫁了一个虽老犹帅、又有花园洋房的外国律师。小姑娘过得太折腾了,但在我看来有点作,她带着孩子时完全可以回到养父的羽翼下躲避风雨,她的颠沛流离在我看来是在消耗,她的内心始终有无法安生的力量,那是地震后始终没有释放掉的力量,只有消耗掉,她才能安宁。
母亲的痛苦的救赎,就是纯悲剧了。婆婆劝她改嫁,她不愿意;牛师傅是个实诚好人,看上她,她也不嫁。小说里写母亲在地震前是这条街上遭人嫉妒的一朵花,徐帆虽芳华老去,但也的确演出了小城少妇风韵犹存者不可一世的那点腔调。诚如小弟弟告诉姐姐的话,母亲心里早就塌了,崩为齑粉,在含辛茹苦到含饴弄孙的三十二年里,虽然母亲没有小姑娘那样的颠沛和挣扎,反而很安稳,但这种安稳更悲凉,因为她还是如花少妇时,这种安稳的守寡就降临了始终没有驱散过,如同天黑前的薄暮持续了三十二年。
因为有唐山地震的开始,所以汶川地震成了转折里必然的一环。这可不是应景,这大概是老天赐予的“现场重现”,给予小姑娘(已然是熟女)一次心理治疗的机会。只有在重现惨剧的现场上,小姑娘得以旁观者目睹一个母亲的艰难选择,她才能部分原谅母亲——诚如我在开头所说,地震时母亲的选择只是小姑娘自我心理暗示的催化剂之一。但有了原谅的契机,才可以有进一步原谅的可能——于是母女相见了,张静初的脸上还是淡淡的,直到她看到自己的墓碑里母亲准备的书,她才明白母亲从未背弃过她,而她,却用三十二年来隐匿生还消息的方法,给了母亲如此巨大的精神枷锁。
然后,从张静初抽泣的表情看得出,这位小姑娘的内心又经历了一次大地震。之前她活在被抛弃的憎恨里,虽然痛苦,但不会比知道真相后的内疚更痛苦。恨一个人,是一把刀戳在心里,而且被伤害的人总可以抬起头来说“我恨你”;但对一个人的内疚,却是绵里藏针,必须低下头去说,“我对不起你”。
我觉得母亲的结局是喜剧,然而小姑娘是过不好这辈子了。因为她太纠结,而且固执。或许冯导安排了一条暗线:小姑娘有个学心理学而且眼睛明亮没有创伤的女儿,或许她,可以用她的知识治愈好她的母亲,这将又是一个精彩的母女结的故事。
此外,最后一幕:唐山的地震纪念碑和王菲殿下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响起时,我才滴下第一滴眼泪。这一幕太美了,蓝天白云之下、碧水方碑之边,一个曾经阖家丧生的人面容平静地看着方碑上的名字,说过几天再来看你们,然后骑车离开。一切山崩地裂、撕心裂肺的惨剧,终于得这样宁静温柔的方式纪念——他终于可以活在正常的情绪里,安宁地生活,疮疤有了安慰,这才是正常人性的归属。
毕竟,哪怕受过伤害的人,不能走出来却总活在自己想象的伤害里,其实都有点“自作孽”的意思。宽恕与和解,才是人间正道。
6 ) 冯小刚的哭泣艺术
灯光暗下那会,朋友还拿出纸巾问我要不要,我自然多谢她的好意,心里始终不信冯小刚能呼风唤雨撒豆成兵。要你泪流成河,你就得乖乖听命,我还真的不信了!
早先的上海电影节,冯小刚又火力全开,随便放炮,一边说中国电影跟中国足球一样不行,一边说电影节上观众是礼貌鼓掌,诸如此类。只见冯小刚不停戳指别人痛处,招招致命,惟独落下了自己,可能在他看来,自己已是内地商业第一人,早已跟下面的猢狲们划清了关系界限。不说别的,这是一名严重缺乏自省精神的电影导演,他经常会打自己嘴巴,比如《非诚勿扰》就是当初《大腕》所挖苦取笑的对象,然而他就那么得意起来,觉得玩什么都来劲。别人拍古装大片,他也跟着来《夜宴》。别人说他驾驭不了大场面,他就搞《集结号》。别人说他不会玩续集,他就拉着王朔再搞一个段子续集。
这番《唐山大地震》尚未上映,新闻里的纸巾满地尚无可考,此类夸张渲染的通稿真正做到了满地都是,引诱观众做好被感动的准备。如果观众实在没兴趣也不要紧,上映之后电影院就是历经一场地震,多数影厅和好时段全被《唐山大地震》给占据了,不看也得看了。有了这些里里外外的事儿,也难怪冯小刚倍儿有自信,只要弄哭了你,票房自然到手——不就跟那逗你笑的《非诚勿扰》一个道理嘛。
相比有害毒素超多的前作,《唐山大地震》确实有所进步。它讲了一段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徐帆的表演很用心,陈道明等配角也尽职尽责,并且不会招人反感。但是看完下来,无论是从镜头语言还是演员表演,我愣是想不起有什么灵光一闪的段落值得回味一下,同时我也肯定不会再进电影去看一次。这电影越往后看,越觉得累。一是跳,缺乏联系赶时间,恨不得让姐弟赶快长大,生儿育女好重逢,二是怎么看都觉得是为了等待母女冰释前嫌,那一跪和一连串的对不起,太沉,消受不起。
我知道很多人会说哭了、感动了,然后脑海里自行过一遍汶川大地震的就近记忆,那会电视网络上到处都是人间惨象。可地震过后到底留给人们什么,仅仅是先感谢国家再把所有人都感谢一遍吗?这个剧本不错,可惜被改编得有些温吞,无益枝叶实在太多。对话对话再对话,演员说的基本是人话,但也仅是人话而已,要想提炼出什么经典台词是不必了。《唐山大地震》表现了一个家庭从破碎到完整的过程,却完全没有任何的深入与批判,好一出落难家庭的温情重逢剧。可冯小刚偏偏有了优越感,他被自己感动了,不停地问,你哭了没。这就好比一个考六十分的学生,成天跟不及格的人炫耀自己的学习秘籍,完全把自己当人民表演艺术家了。
对于电影本身,实在不想多说,因为这部电影跟它的植入广告一样真没什么多说的必要。至于开头说的,散场时掌声稀拉,朋友很郁闷纸巾没用上。有人肯定会跟冯小刚一样跳出来,说你一个人不哭并不代表什么,我可以找到成百上千个人哭,整齐划一,好似某场追悼会。可那样有劲么?如果泪水有用,制造它一吨又何妨。一部电影无法透过表面去看问题,给观众带来更多思考,这样的电影根本不值得多说。
如果冯小刚真那么喜欢看观众哭,那么我会真心推荐阿巴斯2008年的《希林公主》,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毕竟他认为电影节奖项是“肮脏拉关系”,而阿巴斯大概拥有现世的最高段位。里面从头到尾就是一群女性观众哭泣的面孔特写,但片中从未点明她们是在看什么电影。冯小刚完全可以把这些人想象成《唐山大地震》的观众,可事实上,电影里的女人们在看一部并不存在的电影,仅此而已。【TIMEOUT】
很多人说冯小刚举着地震旗号卖亲情,但我觉得这部电影很值得去看,因为处于这个嘈杂的社会里,人们已经很难平静下来思考亲情的伟大以及珍爱生命的意义,给这部片子两个小时,坐在电影院里认认真真看完,很多东西值得去想一想
这电影如果叫《唐山一家人》或《天崩地裂一家亲》,可能大家接受起来心态会平和得多。其实我感到最可惜的是,以后再也不会有一部电影叫《唐山大地震》了。
是有感人的点,但达不到预期,浪费了好题材。
强震23秒,余震32年。——憋开政治和商业,个人感觉电影还不错,自《妈妈在爱我一次》之后很少见观众挥泪影院有如此壮观场面的。那句话很好“活下去才是开始……”
天灾地祸无法避免,受到的伤害也是惨痛的,我们能做的只有预防和互相帮助,共同度过难关
毛尖老师说《唐》:它挟持了一个民族最大的伤口
首先是无法理解那些给予电影一星两星评价的人。当然,各人有各人喜好,不过,看了不少评价觉得实在是装逼装过头了……影片时间跨越很大,在这点上冯导做的不好,让人觉得有流水账之嫌。但就故事而言,我并不觉得是在打国难牌而刻意煽情,很多东西都是实实在在能够打动人心的。★★★★☆
为什么不把原著里养父性侵犯那段演了啊 陈道明好符合那个角色。。。
帆姐,你迎来了人生最精彩的一个角色。
首先我并不认为冯导是利用地震来炒作挣钱,总有些特殊的时候需要用艺术的手段让那些未经历过的人们记住那一天。相反,我认为这种题材与内容还是很值得一看,不只是地震,更多的是血浓与水的亲情。其次演员的演技都是可圈可点的,很投入很动情,有些桥段我甚至也会心酸心痛得差一点哭出来。~
小的不用跑 大的你也跑不了
唐山大地震是国人心中永远的痛。救姐姐还是救弟弟,对一个母亲还说太残忍了。
一个母亲真的很难抉择,哪个都是心头肉,但是一个女孩也真的不容易,最后温情的和好,可是却错过了最珍贵的时光,遗憾,悲凉,也有些许温暖。
这不是有人性没人性的问题,是真的不好看。
陈道明每次出场我都像一个花痴一样发出赞叹...
把前十分钟拍成短片就行了,用特效再现了地震,震撼完了观众立马黑幕,上演职员名单。后面的也太八点档了,掉价了!
5分钟的灾难片+130分钟的家庭苦情肥皂电视剧。哭点又多又明显,但就是挤不出半滴眼泪。
真是好片子,本来就是看了豆瓣影评差点打算不去看呢。结果根本不像影评里说的根本就没有刻意煽情,都是很合情合理的台词剧情,就象是你的父母你的亲人一样会做的事说的话。但是这才是最感人的。感谢导演能这么细腻的发掘出来,拍出这样的好片。 地震虽然不是好事,但是关联的是亲情。
浪费好题材
什么样的时代生产什么样的电影。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能提供给我们的产品。别抱怨别愤慨别内疚,这只是一部电影而已,你可以选择看或不看,但别道德绑架也别被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