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

邦蒂富尔之行1985

剧情片美国1985

主演:杰拉丹·佩姬约翰·赫德卡琳·格林理查德·布拉德福德瑞贝卡·德·莫妮

导演:彼得·马斯特森

播放地址

剧照

邦蒂富尔之行1985 剧照 NO.1 邦蒂富尔之行1985 剧照 NO.2 邦蒂富尔之行1985 剧照 NO.3 邦蒂富尔之行1985 剧照 NO.4 邦蒂富尔之行1985 剧照 NO.5 邦蒂富尔之行1985 剧照 NO.6 邦蒂富尔之行1985 剧照 NO.13 邦蒂富尔之行1985 剧照 NO.14 邦蒂富尔之行1985 剧照 NO.15 邦蒂富尔之行1985 剧照 NO.16 邦蒂富尔之行1985 剧照 NO.17 邦蒂富尔之行1985 剧照 NO.18 邦蒂富尔之行1985 剧照 NO.19 邦蒂富尔之行1985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1:00

详细剧情

  瓦茨太太再也不愿和脾气不好的儿媳杰西、儿子路迪生活在一起了,一天,她悄悄离开家,踏上她朝思暮想的故乡“邦蒂富尔”之途,但邦蒂富尔早已名存实亡了,无论火车还是汽车站,行车表上都没有这一站,一位好心的镇长开车送她到了邦蒂富尔,眼前的邦蒂富尔:居民全部走光,房屋早已变成了废墟,久已荒芜的棉田里长满了杂草和野花。瓦茨太太在她家门前留连忘返……  杰拉尔丁·佩奇扮演的卡里·瓦茨,创造了一个丰满动人的形象,它不仅仅表现一个女人,更表现出了她的一生。她富有魅力的表演与整部影片融为一体,使她的第八次奥斯卡奖提名终于修成正果,获第58届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

长篇影评

1 ) 寻找一种无可替代的快乐

寄人篱下的生活总是有不如意的,你得遵守他人制定的一些规则,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在这种环境下)要失去自己的一些个性。 比谁都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随时可能死去,所以才迫切想要回已经离开了二十多年的家乡,她在城市的家中一直是一副比较死气沉沉的倦容(电影开头那段真的压抑),直到回程的途中才是发自内心的喜悦。 她可能想着回到家乡就跟老朋友住在一起不回去了,但现实是到了目的地后被告知她的朋友在几天前已经去世。在地图上早已不存的邦蒂富尔,完全被荒废遗弃的地方,对邦蒂富尔有着感情记忆的人不是将要死去就是已经死去。而老人还要为儿子(经济方面的原因)考虑,她不想让儿子操心,所以这是她最后一次回来,看起来有点悲伤,但⬇ 她用所剩无几的精力完成了她的一个强烈的心愿 她的儿媳从来不相信有邦蒂富尔这个地方,这次她亲自踏上这块土地,眼见为实,这就足够了 因为衰老的缘故,老人对家乡的印象已经逐渐模糊,而现在随着离家越近,那些往事在眼前一一显露,离开空空如也的老宅,这次她要把复活的[过去的时光][已经离开的朋友][逝去的情感]一并打包封存带走。对于老人弥足珍贵的东西,在儿子看来虽然也很熟悉却不想再接纳它们,各人都有看重的东西,无需责怪。最后老人也不需要任何人为她做出改变,邦蒂福尔对老人来说是一种精神力量,未来日子苦中作乐的源泉,我懂老人的心理,当然整部电影还是有点小丧。

2 ) 普鲁斯特谈 [记忆]

「我們記憶最精華的部分保存在我們的外在世界,在雨日潮濕的空氣裡、在幽閉空間的氣味裡、在剛生起火的壁爐的芬芳裡,也就是說,在每一個地方,只要我們的理智視為無用而加以摒棄的事物又重新被發現的話。那是過去歲月最後的保留地,是它的精粹,在我們的眼淚流乾以後,又讓我們重新潸然淚下。」——普魯斯特

3 ) 从我触摸邦迪福尔那一刻起,开始新生

当我们老了,回忆,怕就是生活最大的乐趣。但很多时候,是你许多温热的来源。
拜迪富尔的日子,是瓦茨太太最乐于提起的,这似乎是瓦茨太太的寄托。当她失去所有时,她提,至少她还有拜迪富尔。
瓦茨太太的故事发生在1985年以前的美国,也很像是发生在当代的中国,及世界的各个正在蓬勃发展的国家中。成为一个城市人,让瓦茨太太的悲剧发生了。
瓦茨太太的儿子路迪,娶了一位城市的女孩,杰西,而瓦茨太太也因杰西的缘故,成为了“城市人”。在这个家里,路迪负责拼命赚钱,瓦茨太太负责做家务,杰西负责无所事事和拼命花钱。
在一天夜里,所有积压的怨都都爆发了:杰西责怪瓦茨不尊重她的隐私。因为瓦茨在她的抽屉找到了处方单,而这处方单正是杰西命令瓦茨去找的。瓦茨面对指责,一怒之下,将单子扔到地上。作为旁观者的路迪,却没有站在真相和母亲的一方,他要尊重这位“城市人”,他要求母亲向杰西道歉。瓦茨不能忍受这样的不公,他对路迪说:儿子,求你!我想回老家!

可路迪却第n+1次告诉他母亲:“对不起,妈妈,我无能为力。”
但某件事,一旦下了狠心,尤其是对瓦茨来说,当下生活的全部意义就是出逃,拿到钱去买车票。
当生活的全部重心都在一点时,想要解决也变得简单了。
瓦茨藏好了那张退休金支票,在杰西出门后的一天,逃出来了。
此后的经历,变成了这个有些悲剧色彩的么故事的必然经过。
拜迪富尔在地图上消失了……
在她陷入绝望时,生机也随之到来。最终瓦茨还是坐上了巴士,卖票员说“哈里森镇和科特镇间有个拜迪富尔。”
车上,瓦茨遇到了温柔的萨尔玛。瓦茨的圣歌终于有人欣赏,萨尔玛觉得那真好听。杰西总是勒令瓦茨闭嘴不要唱的圣歌,现在找到了欣赏者。瓦茨还很羡慕萨尔玛能嫁给心爱的罗伯特。
瓦茨的一生,都在被人告知如何选择,出生,这是全人类都无法自主选择的。婚姻是她父母的选择,这使她嫁给了她不爱的人,而放弃深爱的默里。而晚年生活,也因路迪是她唯一的儿子,唯一的依靠,而毫无选择的也成为一个“城市人”。
但,瓦茨,现在,选择去拜迪富尔。
拜迪富尔,拥有瓦茨的童年。虽然Bountiful(丰裕的)只是一块贫瘠的散发着臭味的沼泽,但瓦茨依恋那里,她想找到戴维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友),一起追忆她们的童年,她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而戴维斯不久前寂静的在她空荡的房间死去了。死的无声无息,很久之后才有人发现。


杰西和路迪报了警,他们把瓦茨形容成一个有智力问题的病老太太。瓦茨被治安长扣押在了车站。
瓦茨的拜迪富尔就在不远处了。她恳求治安长带她去。治安长似乎察觉这老人眼泪后面的理由,老人的胡搅蛮缠背后,大多有着悲哀的理由。他带瓦茨回到了拜迪富尔。
瓦茨看到了老家的旧楼,老树还在。门板,纱窗被蛀了,但记忆里的它们是完好的。
瓦茨抚摸着老树:“这扇门,好想让我看到了父母正从里面走出来,他们在欢迎我回家。”
瓦茨的一生的旅程,最终还是回到了原点。
瓦茨爱抚这满是尘土灰炽的家,笑了。这笑里,饱含着满足。瓦茨的一生的所有不幸,就在此终结,所有的一切也都完满了。即使在此之后,还是不得不和杰西和路迪继续回去做“城市人”。
邦迪福尔之旅后,瓦茨开始了新生。

4 ) 信者得爱

昨晚看了《 The Trip to Bountiful 》(1985),深深被女主角Geraldine Page迷住了,加上这部电影我只看过她两部作品,另一部就是《What ever happened to aunt Alice?》(1969)。她86年凭借《 The Trip to Bountiful 》拿了奥斯卡,但很遗憾87年就去世了。在这两部作品里,她扮演的角色反差很大,一个是阴险的谋财害命者,一个是怀揣朴素心愿的老太太。在《What ever happened to aunt Alice?》里我震撼于她的妖邪,而在《 The Trip to Bountiful 》里我则结结实实为她流了泪,这也是今年到现在让我落泪的第二部影片。

开场的画面很美,一对母子在一片花海里肆意奔跑,暗含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然后故事开始了。老太太瓦茨与儿子儿媳离开家乡住在休斯顿, 每天铺床叠被打扫卫生做家务,儿媳妇对她的态度很不好,一直惦记着她定期会收到的养老金支票。开场就发生了一次正面冲突,儿媳妇故意找茬说没看见让老太太放进自己抽屉里的处方让老太太找,老太太说明明已经放好了,进屋继续寻找,结果在抽屉里找到了,谁知儿媳妇大怒认为老太太动了自己的抽屉是窥探隐私,但明明是儿媳妇自己要求寻找在先。老太太气得把处方扔在地上,引来儿媳妇大吵大闹不依不饶非让老太太给自己道歉才肯罢休,儿子为了息事宁人居然让母亲给自己的妻子道歉并且把地上的处方捡起来还给她,老太太觉得很委屈,儿子依然坚持,老太太悲伤地喊了一声儿子的名字,抽泣着伏在儿子肩头,拉着儿子的领子哭,但最后这个母亲说了一句”all right",捡起地上的处方,一下一下捋平整,进屋递给儿媳妇并低声下气道歉,儿媳妇故作大方姿态表示原谅,却狠狠当面把处方握成一团扔到地上。。。。然后儿媳妇开始抱怨说每天老太太都爱在家唱圣歌,只要自己一进门歌声就停下来让人很不舒服,老太太要不就是坐在家里看天花板。。。老太太听了之后感到很痛苦,她对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再也无法承受更多,于是她决定回到自己的故乡Bountiful,一个她离开了有二十年的地方,也是她日思夜想早就想回去生活的地方,那里有她从小玩到大的朋友,她想自己带着新寄来的养老金支票回去后住在老房子里会很幸福。

于是第二天她趁儿媳妇外出借机收拾好行李偷偷出发了。她先打算乘火车,但工作人员说没有这一站,这个地名已经不存在了。她失望之余又赶去汽车站,得到了同样的答复,但她意识到Bountiful是个位于其他两地之间的地方,于是她买了一张到达Bountiful周边一处地方的汽车票。没多久儿子儿媳妇发现她出走后追到了汽车站(因为她多次表示想回到Bountiful),她赶紧躲起来逃过了被发现。然后她的新旅程开始了,在半夜到站后她意识到手提包落在汽车上了,于是在汽车站等候工作人员送回。谁知第二天早上和手提包一起到来的还有警探,警探说老太太的儿子已经报警,他必须带回老太太,老太太很崩溃,因为此时她距离Bountiful只有十二英里了,期盼了多年的心愿却在这一瞬间那么近又那么远。她痛哭,她恳求,最后把自己的心愿压缩成可否在七点半儿子到达之前先让自己去Bountiful看一看,就待上一会儿。人心都是肉长的,警探被打动了,亲自开车送老太太来到她朝思暮想的故乡Bountiful,一路上以示遍地荒芜不见人烟了,老房子也破旧不堪,老太太屋里屋外地回味着那些逝去的岁月,和残破窗帘一起随风飘摇的还有她的思绪。很快儿子儿媳妇也来了,他们来接她回家,然后他们一起回去了。

儿子还是以前的儿子,媳妇还是以前的媳妇,于是生活也将会是以前的生活。好像一切都未曾改变 ,但对于老太太来说,她也算是圆了自己一个多年的梦想。可是她依然要过着与儿子媳妇同一屋檐下的生活,她会幸福吗?不禁让人有些担心。我想到了另一部电影《Umberto D.》(1952),片末因为困窘无奈被丢弃的忠犬回到了主人身边,主人大受感动,一人一狗温馨和谐渐渐远去,然后呢?没有王子,没有玫瑰,没有穿上水晶鞋的灰姑娘,生活永远是最严苛的十二点钟声,又重新把一切变回原样。

在这部电影里有一条隐形冲突始终贯穿其中,就是以Bountiful为代表的乡村和以Houston为代表的城市之间的冲突。母子二人当年都生活在Bountiful,但是片子开头地点已经是Houston,导演没有具体交代搬家的细节或原因,但我们不难推断出无非是因为成家或者打拼事业,就像影片中儿子多次强调要像老板申请升职,连在看的书都是《如何成为精英人士》。。。儿子心不在焉的听母亲忆旧,让母亲放弃回到Bountiful的念头。他不是全然忘记了曾经,只是更喜爱城市生活,不肯回头再望一眼过去,过去在Bountiful的日子可能在他看来是上不了台面的,他需要迅速融入Houston成为真正的一份子,所以他必须把关于过去的一切从血液里狠狠剔除干净,他认为回忆过去是无用的无意义的,于是他骗母亲说不记得过去的事,不记得外祖父的模样,其实他依然都记得,只是不敢迫使自己面对,所以只能逃避回忆消极抵制。当回到Bountiful的老屋子前,儿子不愿进去多看一眼,他说不再看到房子会轻松一些,相比如今破败不堪的老屋他宁愿脑海里只留着当年老屋的样子,然后继续自己的新生活。

20年后的Bountiful成了一个不再存在的地方,它从地名上被抹掉了,除了年老的人,没人知道它,也没人记得它,连老太太的好友,唯一最后一个坚持居住在Bountiful的凯莉也于几天前去世了。大片荒芜的田野,破损的老房子,和寂静的四周。老太太说,如果未曾离开,如果继续在田里耕作,住在这里会比现在过得好。她说,我的力量来自于风,土地,树,不是房子和人群。她希望有一天人们会回来,清理了田地继续种棉花,使土地焕然一新。然而她也知道,“孩子们会卖了它,去城市,树啊草啊又会长起来了”。她说,我们都是这种循环的一部分,我们离开,但永远带着它所给予我们的。

Bountiful是老太太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这里有她从小到大的密友玩伴,有她无疾而终有情人未能成眷属的痛苦爱恋,还有她关于旧日的满满回忆。当她回到Bountiful,她唱着喜爱的圣歌激动得哭了,她住在儿子媳妇那里是不允许自由唱歌的。她听到了熟悉的鸟叫,想起了儿时因为父亲爱鸟护鸟,自己家门口成了鸟类大本营。站在门口她感到父亲母亲好像从房子里出来迎接她回家一样。她想到了自己第一次跳舞。她再一次感受着Bountiful的寂静,抚摸着木头房门上多年留下的痕迹,在一座可以被看作是废墟的破旧老房子里回忆着多年前与家人在一起的温馨点滴,久久不愿离开。她坐在屋外廊下的摇椅上,好像一切还在昨天她只是在屋外浅眠一样。尽管她已经失去了唯一的旧日时光见证人(好友凯莉),以及Bountiful曾经有过她的伤痛--她永远失去了自己的真爱,又在婚后夭折了两个孩子。但她的痛苦,也是她内心里Bountiful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Bountiful的美好正在于它的真实,开心的,不开心的,都存在。时过境迁,回味往事,即使是伤害也会觉得亲切。

临走的时候,老太太坐在老屋前哭了。 她知道自己再不会有机会回来了,即便回来,“老房子会毁于下一次海湾刮来的暴风”,这一点旧日的温暖痕迹也将不复存在。青春啊,时光啊,无处安放,亦无处祭奠了。

老太太回家后,不难想象她的乏味压抑生活依旧,她依然要从早到晚老妈子一样操持家务,依然会受到儿媳妇的不时寻衅,依然很难在儿子那里得到精神慰藉。她想去Bountiful,她想在那里开始新生活;她终于去了Bountiful,但她最终又不得不回来。生命像周而复始的圆舞,看似华丽又回到了原点。她美丽的梦破碎了,但我知道她会一点点捧起地上掉落的玻璃渣重新把它们拼成一只玻璃球,混合着眼泪和受伤后流出的血。那个叫做“梦”的玻璃球从此会布满伤痕,但这一道道细小琐碎的伤痕终将会成为老太太最强韧的地方,因为她重新拼好了这个叫做“梦”的玻璃球,她的“梦”,是圆满的。已经不需要天长地久,只要曾经拥有过,那么这一时刻就会被永远铭记,并将闪闪发光。人生太短,生命太苦,有一个梦,或给自己造一个梦,是最好的止痛剂。 从此以后这份美好将支持着她足以对抗一切压抑不顺委屈痛苦,她会因有梦而强大,也会因有梦而幸福。每个人心底都应该有一座小花园,有一片净土,对老太太来说,那就是她的Bountiful,尽管对别人来说,Bountiful已经是个不存在的地方,也很少有人知道在哪里。20年后的Bountiful早已荒无人烟,但在老太太心里却依然芳草萋萋,宁静怡然。Bountiful已经不再是一个旧日的地名,一处破败的老屋,一段有家人相伴带着欢笑泪水的往事,还是她的信仰,她永不熄灭的灯塔,她将与Bountiful同在。

短评

片子本身其实还是有点闷得,但是片子所传递出的那份情感还是非常动人的,7分作品。杰拉丹的表现相当的出彩,非常质朴动人的表演,有很多场戏都演得十分细致。拿奖实至名归

5分钟前
  • 罚款时间y
  • 推荐

她富有魅力的表演与整部影片融为一体,使她的第八次奥斯卡奖提名终于修成正果,获第58届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

8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香奈儿说,人们在非常疲倦时会谈论它,那是抱有希望,有所期待的时光。而瓦茨太太着意于他人的共感。可明明只能是自己的Bountifu啊;情怀是很私人的。

10分钟前
  • 名残り
  • 还行

好像什么都没有找到,好像又找到了些什么...

11分钟前
  • 大宸
  • 力荐

多么美好的影片,80年代纯靠演技台词摄影剧本演绎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的电影黄金年代,让人无限怀念!佩姬奶奶的表演堪得上当年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荣誉,整部影片仅仅讲一位古稀老人的寻根之旅,让我想起姥姥,人到暮年总要与往昔童年父母做一次诀别才能再次上路。

14分钟前
  • 樱子
  • 力荐

所谓故土难离,即使土地荒芜,也仍然不改思乡之情。短暂的旅途中,暗藏着人生的无奈与妥协。杰拉丹·佩姬的表演自然朴实,获奖实至名归~

17分钟前
  • zzy花岗岩
  • 推荐

老太太心中的邦迪富尔,无论是座花园还是片荒地,都是她心中永远最为珍贵最难忘怀的故土。我们长大以后都会离开故乡、去追求更好的生活;我们离开了故乡,但我们不能丢弃这块土地给予我们的东西。

19分钟前
  • 百草味
  • 力荐

老太太演得太好了,整部電影太有尊嚴了。

23分钟前
  • Mango
  • 力荐

佩姬的奥斯卡影后终于如愿以偿的加冕了!

26分钟前
  • MattPassmore
  • 力荐

Geraldine Page表演感染力十足,徒劳地回去,有所失去但欣然地离开。Bountiful在每个人那儿,都有不一样的名字,是一方土地、一趟巴士、一间屋子或一个人。是念念不忘,哪怕没有什么在原地等着还是能够聊以慰藉

31分钟前
  • SundanceKid
  • 推荐

一场追忆之旅,老太太最终得偿所愿,也勾起一路上遇到的每个人各自的回忆。即便是在80年代,也很少见到这么老派的电影了,对白的书本腔好似回到了黑白片的黄金时代。五颗星,其中一颗给这个明亮的结局。

33分钟前
  • PSH
  • 力荐

与四年后的为黛西小姐开车一样都是老妪担纲奥奖影后类电影。虽然演技上可能实至名归,但在角色性格上,或许是方法派表演容易陷入一种过分神经质的自恋炫技,又或许是一个人的怀旧旅程偏于内心相对单调缺少摩根弗里曼的精彩对位角色,瓦茨太太显然不如黛西小姐那么生动有趣。PS“邦蒂富尔”四字译名让这片乍看上去好像是大卫里恩或韦斯安德森又拍了一部印度题材的电影?

36分钟前
  • 赱馬觀♣
  • 还行

为何乡愁无处不在、故土深埋心底,因为它是你回不去的过往、是你到不了的梦幻,它是你旅程的起点,也是你旅程的意义。一部框架古典但内里相当丰盛厚实的返乡类公路电影,难免龃龉的代际关系、情绪共通的偶遇情谊以及作为主题的生命与乡村的挽歌,在其中都得到了自然生动又真切深入的呈现和表达。叙事上,本片在细节处理中不时闪现粗糙,甚至有一些动作和表情不连戏的情况,但整体上三幕的递进、人物兼具鲜活和深度投影的塑造还是显出导演功力。而杰拉丹·佩姬充满情绪代入感又不失微妙的表演和霍顿·福特一贯大巧若拙的剧作则同属影片最大亮点。虽然呈现方式和主题映射都有着80年代电影的独特风致和某种局限,但本片在这些背后的那股对于生命流光将近和乡土生活已逝的巨大伤感和几分释然,实在是太动人了。

38分钟前
  • 以昼为夜
  • 推荐

不可描述kino版美A蓝光 八十年代拍摄的反应二战后美国社会状态的杰作 杰拉丹·佩姬封后之作 舞台剧改编让剧本异常扎实 台词绵密又不让人觉得冗长疲累 三段式的剧情编排 从室内戏到公路片再到回到故土回归家庭 结合优美的乡野风光 家庭中的戏份探讨了母子婆媳之间的相处与龌龊 瓦茨太太就像个老小孩 思乡之情与故土难离是贯穿始终的情感 回去看看更多的是一个心愿和支撑的信仰 车站买票与躲藏段落有趣又抓人 成功上路时望着满眼的田野和迎面吹来的风是自由的信号 同行的年轻姑娘让她打开心扉 关于爱情与婚姻的阐述不深刻却很真实 一个早已搬空不通车的小镇 唯一的牵绊也在12英里处得知已经过世 撑着她的唯有信念 即使一切早已物是人非 “今天我来过了 今后的日子我每天都可以这么开心了” 如清泉汩汩流动的情感让人不时泪目

43分钟前
  • 木易
  • 推荐

边看边回想一次类似的旅行,所幸我的Bountiful几乎还跟十几年前一模一样。

48分钟前
  • Caneloni
  • 力荐

这种老婆肯定要被我打死的什么狗逼女人我操。。。这种儿子也绝逼白养了。。我不想打低分的。。。真的比较难看得下去。。。就看一老太在说话。。。。而且结局很不好。。。老太在有养老金的情况下为什么要被迫妥协和媳妇生活在一起继续受压迫?媳妇开出的4大条件是没道理的。。。老太1.5星。。。半路美女半星

49分钟前
  • 无涯子抵制修音
  • 较差

重回故里只是为了完成自己临终前的一个心愿,也许那么什么都没有了,只是一座空荡荡的房屋,但重温那些珍贵的少女时代的记忆才是最美好的。影片看似平铺直叙,内里却情绪暗涌,正所谓平淡见真情。Geraldine Page的演技让人欲罢不能!★★★☆

51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勉强及格。开场16分钟的室内戏是美国版婆媳矛盾,配色有复古特艺七彩的质感,通过寻找退休金支票和儿子要加薪俩事件,带出这家的具体情况,这种家人之间的日常状态如何不突兀的交代给观众,是花了些心思的,演员的状态也是对的。接下来用老太太心脏不适、儿媳马上紧张的戏码(毕竟之前婆媳俩一直唇枪舌剑的),很顺滑的完成了电影基调的转换。接着是电影主干——老太太感到大限将至,一定要回荒芜的老家看看,这一路上设计了结识路人小媳妇(那个年代陌生人的交流方式塑造的挺好)、丢钱包等桥段,但镜头过于聚焦在演员身上,当然本片押的就是表演,而老太太也的确得到了奥斯卡女主,但就这个题材来说,缺乏外景导致角色跟故土的链接感很稀薄,表达上还是弱了一些,最后儿子儿媳找到老太,一家人完成表面上的和解,这个处理不夸张偏写实,还是比较冷静的

55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还行

根据舞台剧改编,大部分的表演场景还是充满了舞台剧味道,但是这样一个弥漫着怀旧和淡淡忧伤的本子非常的讨巧,虽然是80年代拍的电影仍然很好的渲染出了40年代二战刚结束后的美国味道。女主角杰拉丹.佩姬经过了多次奥斯卡提名之后终获殊荣。PS配乐中的圣歌非常的动听

58分钟前
  • 秦诺诺
  • 推荐

本子好,一场寻根之旅写的妙趣横生。开头的室内戏突显了家庭的矛盾,不同价值观的冲撞,在为故乡行蓄势。中间倒有点像公路片,有些人只是生命中的过客,但他却会给你温暖与抚慰。社会在发展,乡村文明的毁灭是必然,所以老太无法回到过去,但bountiful会随着她一起新生,那里有她的悲与喜,她的过去,

1小时前
  • WillGoWild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