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小学徒,你的师傅可能不是守塔大叔,应该是他的二儿子!”
资料馆 2016 07 08 周五 闷热
没事儿吐吐槽,有益身心。
资料馆,周五,可能不是一个盛宴的时点,周边的居民大爷大妈很多。
不得不说我以前特别喜欢,这帮大爷大妈,为啥因为周末家庭聚会要给孩子伺候孙子啥的,出不来了。而平时一张票20元,超值,能来的叔叔阿姨们都是铁杆的老影迷,没准他们当年的恋爱都是资料馆度过的也是。我很希望我得晚年也能,没事儿去资料馆转转,赶上啥看啥,没准就遇到了宝,而不是功利得查豆瓣看评分再去格瓦拉买票啥的,不恬淡。
这回要先吐槽的是啥呢?你说为啥每次去看电影都遇不到小妹子身边香气袭来呢?大叔就大叔了吧,也是爱影之人吧?对吧! 结果大脚丫子,各种乱蹬,也不不穿袜子,关键是好像还有灰指甲!啊啊!这体质,这素质,我也是醉了。
可能是我老了,看完电影喜欢看完字幕,总是觉得心里有点空落落得,喜欢酣畅过后的冷颤与回味儿余香和着语音。也是对于这部电影的工作者的敬意。也不赶时间,何必太匆匆得黑灯瞎火得往外奔,不需逃命。以往的资料馆,可能都是我这样的蜀黍吧,提前离场的不多,而时隔几个月再去,北京的高节奏生活可能也影响了到资料馆了。也好,腿长自己身上,whatever!
-------------------------------------------------
关于影评,
我看完了,听着背景乐,可能就是女主得钢琴得曲子吧。
四个字,替代满足!
芬兰版的虎爸,变态的虎爸而已。
照例说想到芬兰,就是北欧,小刀,诺基亚,宜家(不对好像是瑞典的哈哈哈!)
说道中国就是,虎爸虎妈、望子女成龙风、邪恶的丈母娘、房奴、条件物质、人民币信仰、元素周期表食品,等等等。
以前都觉得国人的痛苦不具有全球性的啊!为啥呢
因为中国人多啊,竞争激烈,对吧!不虎爸虎妈,又没有大额遗产留给孩子,所以倾家荡产搞教育拼了命想得到“成功”!
北欧,小国寡民,福利待遇超棒!不应该啊,没必要啊。
后来想了想,想起一句话“人会愤怒,往往是来自对自己无能的气氛与不甘。”
可是你想啊,愤怒了之后咋办哪呢?能改变自己无能的事实嘛?能活的恬淡吗,降低自己的欲望与期望,来活的安静一些吗?
我觉得不能,为啥欲壑难填,知足常乐,如果真的那么容易做到,大人们就没有把这些话挂在嘴上上千年了,对吧!嘿嘿
改变不了光阴,改变不了自己能力,改变不了自己的内心,看似是个无解的问题了,是吗?只能痛苦的求不得了这一辈子吗?
我认为答案是,痛苦是一定的,但是不是自己一个人痛苦了!是强行的拽上自己的子嗣,一起痛苦,他们还有光阴,还有无限的可能性,没准就实现了我的变态的理想呢,对吧。
好了!还是那四个字来了,“”替代满足“”,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靠父母,就要为父母实现他们未能实现的目的。忍还是不忍?你的理想=?父母的未能实现的理想,好吧这部电影很有意思了!嘻嘻!要排队买票《飞越疯人院》,扯呼!
2 ) 无法逃离的绝对空间
芬兰位于欧洲北部,属于北欧五国之一。岛屿、湖泊众多,内陆水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0%,有“千湖之国”之称。温带海洋性气候,森林覆盖率极高,优美如童话般的自然环境让它被誉为“圣诞老人的故乡”。而黑暗死亡金属音乐又在这个国家风靡,诞生了一批批引领时代潮流的死亡金属乐队。
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去芬兰感受下那里世外桃源般的景色,但每个人大概都听过---诺基亚。1967年诺基亚成为了一家芬兰国内跨产业的大型公司,其产业涉及造纸、化工、橡胶、石油、军事等,而诺基亚的手机生产制造则是从1960年就开始了。自1996年以来,诺基亚连续14年占据市场份额第一,虽然在2011年第二季度被苹果以及三星双双超越,但诺基亚品牌依旧称得上是个传奇品牌,诺基亚企业依旧算得上是个传奇企业。
芬兰国家面积小,人口少,却被号称“芬兰教育世界第一”,当然这没有什么官方机构认证,我一度以为这是什么留学机构打出的芬兰留学的口号,后来上网一查,发现还真有一些知名媒体为此撰文过。九年义务制全免、实行小班制(不超过20人)教学、“宁可让学得快的人等,也不能让不会的人继续不会”,他们有全球最严格的师资标准:自1979年开始,芬兰的教委会就规定,中小学老师属“研究型”,必须具备硕士学历。学生没有成绩单,只有学习报告(中小学阶段)。
由Ulrika Bengts执导的影片《学徒》在2014年代表芬兰角逐奥斯卡的最佳外语片奖,Ulrika Bengts是一位出生于1962年芬兰的女性导演,她的代表作还包括了:《Goodbye Gibraltar》(1993)、《Iris》(2011)等。
你光听片名也能猜到一点剧情,这里面的确有师徒故事,但不像是《黑天鹅》那样,我逼着你走向完美,也不似《爆裂鼓手》那样,我是塑造一个天才还是毁灭一个天才。它应该改为《禁闭岛》(一言不合就撞名),或者更直白的《鸟笼》?故事描述了一个13岁孤儿独自前往孤岛,想要成为灯塔主人的助手,没想到却进入了一个无法反抗的封闭空间。
“空间造型参与叙事,不仅使影片在电影语言的叙事方式越来越摆脱戏剧化的影响,同时也是电影语言本身走向现代化的标志”,这是一部典型的封闭空间的电影。导演将人物放置在一个与外部世界相对独立、环境极端的封闭空间,让人性的弱点、丑陋在极端环境里更显而易见的暴露出来。人物行动少,而束缚人物行为发展的地理因素却难以撼动。人的无奈、失落到后面的绝望,一种无法逃避的宿命感油然而生。
影片一开头就是孤儿闯进灯塔,一个向下的大俯拍,将回旋式复合楼梯一览无余,这个画面极具冲击力和造型感,让你觉得走上灯塔的楼梯无限漫长。电影的场景非常简单,可以概括为,灯塔内,灯塔外。灯塔内有办公室、房间,灯塔外是荒地、看不见尽头的海。他们在这个孤岛上生存,也在这个孤岛上死亡。
作为这个孤岛绝对权威的父亲,经常是站在灯塔最高处,来观察孤岛上所有的情况。他是控制者,同时也是管理者,他是执行者,同时也是监控者。他极度自制,甚至残忍地完成他心中的一套理论。他教儿子知识,让他完成考试,想他成为守塔人,而不是船长。大儿子想要当音乐家,他却想让他成为船长,最后大儿子以死的方式来反抗父亲的意愿。在某种程度上,他把自己视为这个孤岛上的“上帝”,孤岛是他的世界,而他的意愿将主宰孤岛上每个人的命运。
他的妻子不能谈音乐,他的女儿只能做女孩子应该做的事情,他的小儿子老是做不出算数,他鞭打他,一遍又一遍。他其实是个很矛盾的人,他衣冠楚楚,冷静而克制,他用一种难以想象的顽强毅力来贯彻他制定的法规,一方面惶恐“他们以为那么容易就能取代我吗”,另一方面,又要培养出适合的接班人。他不允许小儿子做船长,因为他知道小儿子崇拜他,把他当做信仰,这样的性格更适合做个耐得住寂寞的守塔人。
直到这个13岁孤儿的出现,作为整个封闭空间的外来者,让这里的其他人开始意识到父亲魔鬼般的控制。转折点是在父亲将妻子唯一乐趣---钢琴烧毁,然后残忍地要将小女儿的小狗狗们扔走。孤儿更绝望了,妻子开始疯了,小儿子一昧地向父亲讨好。
“厄勒克特拉情结”又称为“恋父情结”,弗洛伊德指出儿童在三岁左右开始,从与母亲的一体关系中分裂开来,把较大一部分情感投向与父亲的关系上。很多人以为只有女孩才会有恋父情结,很常见的现象就是,许多女孩在寻找恋人的时候会有意无意地选择和自己父亲有相似特征性格的人。但其实很多男孩也有恋父情结,男孩敬佩自己的父亲,把父亲当做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标杆,他们在意父亲对自己的评价,甚至会模仿父亲的言行举止。
但过度的恋父其实是会对儿童成长产生负面的影响,他们见到父亲高兴,想和父亲黏在一起,甚至会对母亲产生心理到生理上的排斥感。他们视父亲为权威,而轻视母亲,凡事听从父亲,让父亲做决定,父亲就是绝对的指南针。成年后的男孩女孩,如果他\她的恋父情结更加严重,则会引起一系列的家庭矛盾。
小儿子听从父亲的话,因为他所知的一切都是父亲教导给他的,父亲是老师,是亲人,是无所不能的先知。他希望得到父亲的关注,并不懈努力想要获得来自父亲的认可。他在最后一刻都还想救父亲,为父亲的伤而落泪。而父亲冷酷地不原谅他,并表示不想再见他,终会成为他人生中难以跨越的心理障碍。
一提起芬兰电影,首先想到的就是雅基·考利斯马基,这个芬兰的诗意现实主义导演,他的创作描摹了赫尔辛基底层人民的悲惨生活,常用闹剧的形式对此加以讽刺,表现人与人的关系,关注个人、家庭与社会的冲突。他的成功,让世界知道,北欧除了瑞典电影、挪威电影、丹麦电影,还有芬兰电影啊。
我突然想起有一年旅游的时候,遇到几个意大利的留学生。我们用英语交流,当时只想到自己看过的《十日谈》和朱塞佩·托那多雷的电影,《十日谈》的英文好解决,可朱塞佩我实在是不会翻译了。我就拿《天堂电影院》图片给他看,他一脸惊喜,说,这个你也看了啊。然后他给我看关于朱塞佩的意大利网页,并再次告诉我,嗯,莫妮卡·贝鲁奇在意大利也是国宝级女神啊。
前两天在图书馆看资料的时候,发现一本关于阿拉伯电影的著作,当时看到封面就非常井底之蛙地感慨,哇,阿拉伯电影呀,还真没怎么看过。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更感觉到,我们看过的那些电影,不仅承载了我们在观影过程中的悲欢,更加强了我们对于世界版图的一点点了解。我们虽不能遍及世界每一个脚步,但我们通过荧幕将视野无限扩大,将自己身心徜徉在整个地球间。第七艺术,真是人类发明的太奇妙的MAGIC。
3 ) 最大的说谎者是海边岩石上闪耀的光
学徒
这是今年看过最好的电影 近几年北欧的电影越来越惊艳 从一开始就有有一种欧洲古典主义的高雅气质加上北欧人民独特的性冷淡色调把我征服 此片音乐的代入感非常强 通过几种不同的乐器演奏一个忧郁悲伤的旋律来把控影片的节奏将观众带入阴郁的岛上。故事发生在芬兰的一个小岛上,一个十三岁的男孩卡尔来到岛上当灯塔看守人的学徒 而老守塔人却执意让自己的儿子来继承他的职位 在这里象征意味十分浓厚 在灯塔顶端掌管整片海域的父亲象征着无上父权 控制着整个家庭整个岛上的一切 甚至将自己不愿当船长的大儿子逼着跳海自杀,正如面前的愤怒的大海一样这里引出另一个在片中的隐喻。就是卡尔和古斯塔在海边看到想要离开大海的自杀的海豹一样是对父权的反抗。而卡尔和古斯塔之间的羁绊和二人的内心变化推动了整个影片,先说卡尔 这个在孤儿院受尽折磨的十三岁少年,刚到了岛上时完全被父权忽视到后来渐渐被父权所接受,心态也发生了改变从他的背影中俄狄浦斯的影子越来越明显,亲儿子古斯塔的心态也在渐渐发生变化。当父亲对儿子的谎言大发雷霆多次殴打了他之后,儿子却发现最大的说谎者却是父亲,在儿子心中高大坚定的父权渐渐崩塌了,在儿子不断黑化,母亲备受凌辱,以小女儿艾玛的小狗被杀死为导火索整个戏剧走向高潮,正如整部戏剧从阴郁的天空走向了暴雨降至。在灰暗的天空中所有人压抑的感情得到了释放,这是对父亲强权的颠覆,在高塔上的父亲不能左右卡尔的未来,也不能左右儿子古斯塔的未来,只有禁锢,像禁锢自己妻子一样禁锢住那个高塔下的小蚁,精彩之处在于当冲突的最激烈时是颠覆父权的时刻,当灯塔上每天被擦拭的汽灯被打破的时候,是父权在高塔上被燃烧的时刻,塔下的人发现高塔上的父亲也是小蚁一个,和塔下的每个人一样。父亲燃烧后贯穿整部影片阴郁的天空出现了阳光,就如父亲最后只原谅母亲一样,这就是人。
2016年7月8日 电影资料馆
一个甘愿被统治,一个被塑造成另一个暴君。似蛾,拼命撞窗,却不知是死路。你无法逃离围栏,即便我已毁灭。
孤岛,父权,简单直给的表达。一个甘愿被统治,一个被塑造成另一个暴君。似蛾拼命撞窗,却不知是死路。你无法逃离围栏,即便我已毁灭。结尾的大火,离开孤岛的船与人。(学徒)
如《恶童日记》般关于男孩的阴暗成长电影,它想表现的东西也许更多,还有家庭的复杂性和父权的控制欲。但是,电影在人性方面所带给的震撼与深刻却不如《恶童》。
想描述些深刻的人性恶,可惜功力不够
全片最惨的还是这个拧巴父权,崇尚暴力的人内心都不堪一击,全是拿破仑那套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
特别有赛金萨夫[回归]的笔触,一个像极了7,80年代中国式爸爸的父亲,一个生存孤岛。航海出行的唯一逃离途径,被儿子渴望到反过去去崇拜父亲,还有一条定全片基调的大儿子暗线,片尾各怀心事起伏的男孩长镜头,冷峻到了极致。
其实总是觉得北欧和东欧的好多国家都过得好苦,像芬兰和波兰,比如《学徒》与《之名》。就像前一阵看一篇关于西班牙电影的文章中写道,其实在这些社会福利保障最好的国家自杀率却最高因为这里的人民最绝望,思考的永远是生存与死亡。电影看着虐心,少年由顺从到改变再到爆发,人物心理刻画过分到位。。
喜欢芬兰的电影
烧了钢琴太过分了
对下一代的过份期望反为孩子带来无可挽回的身心创伤
这孩子眼神,身材消瘦,还有那破旧的衣服,咋一看还以为是刚从集中营出来呢
中段的钢琴曲还蛮好听的
孤岛灯塔人,父权控制狂,造就了密闭的惊悚空间。强势人物的塑造本来就容易增加故事的紧张度,电影因此富有张力,观众投入到剧情当中不在话下。风格化的电影画面给人好感。
7.4 张力来自外部人员的介入导致的法西斯家庭成员间关系失衡,不过影片着实用了太长时间来积累情绪
可怕家庭的平静由外来的男孩打破 由此我们窥见了这个受限于岛上不被外人知晓的小小世界 那些 隐藏在外表下的缺陷人格
俄狄浦斯情节
跟诺基亚一样,已经落后于时代万年
广角镜头/封闭领地/绝对男权/Elfo's rhythm/自溺/六角仪/外来者/秩序重组/失力/Forgiveness
观影过程倒是很舒服,静谧无声的北欧小岛,芬兰人写的钢琴曲自然入耳,格局终究还是小了些。
孤屿灯塔守护人,北欧大叔制服控,父权之强童之虑,遂出禁岛获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