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温情系影片但少了点味道
很凑巧又看了部郑振瑶出演的《台湾往事》有关亲情,在日本霸占台湾的几十年里,百姓不得不低头。蒋雯丽饰演的母亲非常坚强,丈夫被日本人迫害死后抚养大三个孩子,大儿子去厦门读大学后又去东京工作与母一别三十载,至母临终因身份也不能去奔丧,都是战争留下的后遗症。温情系影片但少了点味道,三颗星。
2 ) <台湾往事>观后
<台湾往事>早就有所耳闻,一部展现两岸骨肉情深的力作,今日才得以欣赏,实属不易而可贵.
该剧以主人公林清元为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娓娓叙述了一个普通台湾家庭的三代历史和一段两岸血浓于水的深情.
生于上世纪20年代末的林清元本来拥有一个完美的家庭,深谙中医的阿公对他慈爱有嘉,拥有一份固定工作的阿爸富有正义感,懂得相夫教子的阿妈虽然对孩子要求严格,但懂得教育孩子爱国,也不失为一个好妈妈.
就是这样一个美满的家庭却因阿爸正义多事使自己和家庭遭遇了家世的逆折,阿爸的死更加深了全家的苦难.在这种恶劣境遇下,勇敢的阿妈毅然承担起整个家庭的生活重担,使全家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终于迎来了台湾的光复和清文的被厦门大学录取.
但就在主人公被厦大录取后,却与深爱着他的阿妈失去了联系,直到30多年后的一个偶然机会他们才得以再次重逢,而这时的母子却一个白发苍苍,一个满面风霜.即便如此,阿妈却并未留一滴泪,因为"她的泪在苦等我的三十年中早已流尽"(剧中人物林清元语),这句话真实而感人,令每一个人懂得这段感情的人不禁潸然泪下.
看完全剧,我仍旧被一股暖暖的亲情所包围和感染着.该剧正是在展现林家历史的同时告诉了我们台湾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台湾始终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台湾人民与大陆人民的同为炎黄子孙的民族感情也是任何人都不能割断的.
<台湾往事>以史笔技法描述的故事感人至深,表达了两岸人民共盼祖国统一的心声,但这种表达的方式是委婉含蓄的,也许这正是它的高明之处,也是其极富感染的原因.
期待着更多<台湾往事>中的sweetness更多,但也企盼其中的bitterness不再重演.
3 ) 家和国,母与子
想看这个片子是因为想从了解台湾在二战后和战前的那段动荡时期,同样是中国文化的台湾人的生活变迁。按照故事的发展脉络,大致可以以战争胜利来把电影的处理分为战争胜利前后两部分,战争前的场景都集中在村落中,其中故事的转折也伴随着林家的兴衰和台湾的殖民史。这部分的感觉比后一部分跟细腻,毕竟侧重于往事。但是战争胜利后的叙述,同样是主人公的视角,相比于一开始旁白式的语言,让我们感受主人公的声音很微弱,经历了三十年,这种沧桑的情结可能不能这样轻描淡写式的结束。
电影的第一部分,一直到战争胜利之前,我觉得这期间林家的,电影的第一个场景,村口一群纳凉的老人,看病的赤脚郎中,这些都是每个在农村长大人的记忆,只不过,这一幕是在宝岛的一个小村子,老人们的神情也不是那么安详,老人们眼中流露出的有对殖民统治的饮恨。相比于大人,小孩是的童年世界总是相似的清澈,林家孩子的小时候也是在村口戏台下,溪涧边划过的,无忧无虑的生活,唯一的不快就是趾高气昂的日本小孩子的挑衅。
林母的塑造也是很难忘的,林家孩子从学堂学了日语回家说日语,林妈生气的家法伺候,半夜时分,烛台边母亲有悉心给孩子敷药,林妈对孩子的教育态度,跟电影开始阿公对日本村长厌恶的申请,林汉敏对他的从医同事的毅然决然,都是这个时代台湾对日本殖民的态度,这也是作者很明显想表达的态度。林妈身上也有一种责任感的体现,
林汉敏去世后,照顾家的重任都在她身上,尽管丈人做媒希望她重新嫁人,镜头以为深长的转向丈夫的遗照,可能除了恪守妇道,还有对这家中老人,膝下子女的责任,这都是她不能分心的理由。
也是通过这个片子,我回头了解了台湾被殖民的那一段历史,历史的伤疤和人的伤疤惊人的相似,现在钓鱼岛舒群纷争强烈,很难想象,在台湾竟然有政客想把它拱手让人。当然,排开狭隘的国家主义言论,50年的殖民史,不能否认,日本文化在台湾影响了宝岛文化的发展轨迹,也留下了几代人的精神记忆,对当今的民主政府来说,任何声音都是可以听取。
4 ) 台湾往事
#每日一片# 今天资料馆放映的是《台湾往事》,看片名会以为是台湾导演的作品,不过导演是大陆第四代著名导演郑洞天。影片由蒋雯丽主演,展现了台湾日据时期一户普通人家的生活。这是我第一次看郑洞天的电影,意外地发现他的镜头语言还挺舒服的,有台湾和日本电影那种清新静美的味道,节奏偏舒缓,不太像大陆电影的风格。 电影中没有强烈的抗日意味,大量空镜头描绘出了台湾草木茂盛的美好自然风光,但是一派宁静旖旎下仍能够感受到日据时期台湾平静表象下两族人的剑拔弩张与紧张的政治氛围如一潭静水下肆涌的暗流。 可惜剧本略微留有遗憾,不过似乎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有些地方不大好改动。整体剧情发软,不够深邃且略微煽情。但能察觉到导演有意剥离强烈的戏剧性想走偏纪实的稳健风格,可惜要做到如安哲罗普洛斯的影片那般质朴深刻动人却很难。不过好在没有某些大陆导演那种使人尴尬的强硬烘托和煽情手段,即便剧作稍显疲软还是挺优秀的片子,也就是说在对待“日本”这部分不过火。比较明显的剧作部分在于蒋雯丽饰演的台湾母亲三次妊娠都伴随了三次剧情上的小高潮,也就是三次创痛(丈夫为自己剖宫产、长子同日本孩子打架致使全家受辱、丈夫去世)。而结尾母子由于历史问题相隔两岸后的处理稍显狗尾续貂(不过真人真事没办法),两人30年后在东京见面从剧作上来看远不如从此再未谋面的悲剧性来得强烈。虽然批评了许多,但仍然要表扬一下电影在细节上的处理,还是颇为感人的。例如影片中的日本人,没有一刀切地表现他们“坏”的一面,而是能感觉到都是现世生活中很平凡很普通的人。比如“村长”,经常赔笑出现,在被老阿公甩了脸子后也是讪讪的表情。秀子是心地很善良和蔼的日本女孩,一直努力在双方的敌对情绪中周转斡旋,她深知日本的“不义”与自己地位的尴尬。而她的父亲八重医生也是,尽管嘴上很硬说吸鸦片的台湾人意志薄弱,却羞于启齿自己内心中对林医生(父亲)的愧疚悔恨。日本男孩因为拿了家里的苹果送给台湾女孩被父亲狠狠教训,长大后也成长为父亲一般偏执的大男子主义。表现台湾人和日本人的冲突整体上显得很轻微,不过这恐怕也是当时的真实状况,双方外表相安无事,内心里相互厌恶(也有少数真诚友善的交往),学校里说日语,回到家必须说汉语(闽南语)。也正是清朝、日据、民国翻来覆去的割让、殖民、光复才使得台湾人的国族认同无比混乱,即使当年自福建移居台湾不忘祖宗家法的先人子孙经历几代之后恐怕对家族源头的追溯意愿也消磨殆尽了,谁会在乎自己家曾经是不是“清河衍派”呢?被称作“亚细亚的孤儿”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似乎真怪不得台湾人,不过这段殖民历史倒是使得台湾融合了中日两种文化风格。实际上台湾当时为日本的侵华也是出了不少力的,不过或许正如影片中清文的境遇,即便国族认同是中国人,为了升学还是得进入日本人开班的中学校,在学校里学习日语,向前辈鞠躬,甚至进行军事演练时刻像其他日本学生一样准备着“为天皇陛下玉碎”。而尽管他并未正式参军,却仍有飞机投下炸弹炸死了他无辜又善良的最好的朋友。台湾沦为日本附庸的代价是惨痛的,很多事情发生得很莫名、无道理,但相比较中国大陆而言还是过着较为平和的日子,比如片中“美国和日本打起来了!”“老师说要为‘圣战’交后援金”“好像被日本招纳去做‘看护妇’了”等等台词都能看出当时大家对具体发生了什么其实并不很了解,可能连日本侵略的是中国都不知道,只是过着自己的日子,但好像事情就越来越不对头。“母亲包的粽子”是个重要意象,是主角清文最爱吃的东西,在影片中串联起母子二人,比如在家法伺候后母亲又亲自为清文上药,清晨醒来后床柜上摆放着一碗粽子。以及曾经颐指气使的武夫在战败后回到台湾后十分潦倒以摆摊为生,母亲送给了他几个亲手包的粽子。两次同父亲去钓鱼,第一次父亲在火车驶来前飞快地抱着清文跑过铁轨。第二次父亲被日本人释放后精神崩溃面对铁轨呆若木鸡。这些剧情的设计、细节的描写都是很有意思的。 电影中母亲、父亲、阿公、阿忠、武夫、村庄以及医生父女等角色的塑造都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蒋雯丽作为主角自不必说,母亲这个角色是牵动全片的重中之重,她的发挥可以说是挑不出毛病的。父亲的扮演者白凡是位看起来书卷气很重又浑身正气的男演员,尽管不知名但表现也很不错。冯汉元先生是老演员了,阿公代表了身为中国人的气节与不忘祖宗的执拗,几乎是个功能性角色。青年阿忠是个挺憨厚老实的孩子,却不幸成了牺牲品,不知道他最后未说完的那句话到底是什么,挺让人心疼的。演员叫做刘蔚森,演这个片子的时候只是个微胖的男孩子,结果现在居然胖到这种程度未免太可怕了… 不过影片描绘的仅仅是偏向于中国一边的知识分子一家,台湾的其他群众呢?他们在那段时间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并没有讲到。这恐怕也是郑洞天身为大陆人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吧。
5 ) 大陆的传统思维太重
这完全是以大陆人的心理拍的 只能说是形似而非神似
不过里面还是有些精华在里面的 比如比较正统的闽南文化
6 ) 怎么重温旧梦?
最近看了这几部电影。台湾往事-----这部DVD是在谍报杂志里附送的正版,我很早以前看过的,记得当时很感动、只不过故事情节想不起来,因此就买了杂志要了这张碟。看过了、总算想起来了-------而且想起来的时候居然还是在碟片快放完了的时候。不由地感叹,唉,多么铭心刻骨的感受终究难免被忘记,既然如此, 感动的记忆显得多么的‘浪费’?反正要被忘记的,各么痛苦也好愉快也罢,总归记不住喽?
说到这里,我想起每次看到那些糊里糊涂的老头老太太的时候我不免替他们难过。人家说,“老小孩儿”就是指年纪大了,什么都记不住,而且容易发小孩子脾气的老年人。我难过得是, 也许命在延续,其实真正有意义的那些人和事请其实已经过眼云烟已经被遗忘的好像没发生一样,GOD!这该多么可怕?! 然而事实上大部分人就这样生活着。
往事啊! 多么可贵的记忆,怎么能够留存它们呢? 只好尽最大努力记录&刷新。 可惜就算记得再多,也是枉然!不是‘物是人非’你记得住人家没记住、空留你一人感慨昔日的甜蜜or辉煌,不是更加郁闷;要么就是即便你们都记得、除了眼睁睁看着一切不可重来,今日的你们连再走出门的力气都没了,怎么重温旧梦?还不是抱头痛哭,感慨人生、到头来也还是郁闷啊。
7 ) 母子亲情
影片讲述的是儿子与母亲的感人故事。在失去父亲之后,母亲独自艰难地抚养“我”和弟弟妹妹。在日本侵占台湾后,“我”和几个同学成了日本军队的学员。战争让“我”的好朋友失去了年轻的生命,这让“我”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在母亲的抚慰下“我”克服了伤痛,长大成熟了。“我”去大陆求学,没想到与母亲的分离竟是几十年。数十年后“我”与母亲在日本相见,“我”已经是人到中年,母亲更是白发苍苍。可是浓浓的母子亲情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距离的遥远而被割断,“我”仍然是母亲的儿子,母亲也仍然是“我”亲爱的母亲。
这部影片的感人之处在于在历史变化的大背景下,向我们传达了简单而浓厚的母子亲情。这不禁让我想到了余光中老先生那首著名的诗《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http://www.m1905.com/vod/85396.shtml乡土气息浓;怀旧味道足;都不像是大陆拍的了;父子二人去钓鱼,路上遇到火车,第一次父亲抢在火车前过马路,第二次呆呆的等火车先过去,对比可知,在监狱的那段经历给父亲造成了怎样的改变......
从这个片子开始,喜欢上了蒋雯丽。
改编剧本,略感生硬。压抑的感伤和苦痛。自然光。蒋雯丽的表演
抗日胜利了?胜利了为什么要承受更多的苦难?
缩影
这真是讽刺啊,大陆人见台湾人(一家人)竟然要在东京团聚,而不是从直接通达,更讽刺的是日本是罪魁祸首。给予团员帮助的是敌人而不是我们自己。蒋雯丽不继续作导演真是影坛一大损失
课上看的 质朴的故事片最能打动我 不过到底是中国人拍的 视角还是不够客观 但还是值得推荐
主要是,我好愛蔣雯麗。她穿白斜襟衫的樣子真美。
导演,你不懂台湾。
成年后的故事略显粗糙,遗憾了。
太他妈好了,太他妈中国化的一部电影了,无限的情绪以一种稳重而内敛的方式表达,极其稀有的让我哭得稀里糊涂。小情节叙事的典范之作。
好似一場尷尬的單戀。
日本给台湾留下了太深的伤痕。。。。。
小时候很认真很投入的看过。非常客观充满情愫的影片,政治上无论如何,台湾都是中华文化之堡垒。
从台湾光复到国府迁台这四年的时间里,台湾经历了最动荡最不堪回首的社会变迁,可惜在这部大陆视角的电影中这一切都被抹去了,只剩下一个家庭的分离来替代那一段大历史。
故事情节太密集,意识形态的影子太刻意。
不喜歡她
一个滞留大陆的台湾人的家史,长河电影,九段结构颇有韵味,撷取从日据时代开始到1994年台湾每个关键历史时期中河衍林家的家事,平淡的叙事之中将国事家事天下事扭股前行,令人回味无穷。① 我出生了(林清文);②苹果(林清仁); ③鸦片烟、万岁和禽兽(林清黛); ④天宝( 慰安妇、圣战援助金和爱的无言结局); ⑤江口中学(与江村武夫下战约); ⑥阿忠死了(那一天,我长出了胡子); ⑦台湾光复(八只粽子、歌仔戏、阿公去了); ⑧从此长别离,各自分两端(厦大是无情的长堤); ⑨东京三日重聚(你是长子,阻隔仍在继续)。最大的缺陷是影像气质平庸,最大的优点是平实中催人泪下的感伤与温情,所有的殇与痛都凝结为一首小诗——“山那边离天尚远,人却说有幸福在啊,我一个人去寻找,含着眼泪又回来”。
很少有人知道这部电影的,但是我非常喜欢,片子拍的很美,故事叙述的委婉动人。
快进版的侯孝贤,有型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