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剧照

我们的音乐 剧照 NO.1我们的音乐 剧照 NO.2我们的音乐 剧照 NO.3我们的音乐 剧照 NO.4我们的音乐 剧照 NO.5我们的音乐 剧照 NO.6
更新时间:2024-04-11 15:42

详细剧情

  Divided into three "kingdoms" -- Enfer (Hell), Purgatoire (Purgatory) and Paradis (Paradise) -- Notre Musique is an indictment of modern times.    頑皮老頭高達在新作挑釁如常,堅持如舊,對電影愛情如一,但從形式到內容,卻續有新境。比前作《愛之頌》更練達更擊中要害,是他近年最激的反思作品。三段結構的開篇〈地獄〉,戰地實錄與荷里活戰爭片交替,寓意彰甚:人類真會嗜戰。〈煉獄〉借薩拉熱窩做說書人,真實與虛構人物(包括高達自己)到此舉行文化圓桌會議,大家在寬恕迷宮中兜轉,唯有佇立已修復的莫斯塔古橋,才感一絲希望。高達最後領我們到〈天堂〉,人間竟有春色如許?但-有美軍駐守!全片最動人一幕:學生問 DV 可否打救電影?高達哀哀面向鏡頭,良久不語......  (http://www.hkiff.org.hk/hkiff29/chi/prog/show_detail.php?fi_code=053)

 长篇影评

 1 ) 《我们的音乐》,无处不在的迫害和歧视

埃利阿斯.桑巴(Elias Sanbar)1947年生于海法,历史学家,后来分别在黎巴嫩、法国(巴黎第七大学)和美国(普林斯顿)讲学。1981年,他创办并主编了《巴勒斯坦人研究》杂志,他参加了在华盛顿的双边协商,并在有关难民问题的多边协商中主持巴勒斯坦委员会。

著作有:
1.《驱逐处境,1948的巴勒斯坦》(《巴勒斯坦人研究》,1984)
2.《百年的巴勒斯坦人》(Gallimard《发现》,1994)
3.《巴勒斯坦,归来的国度》(Oliver编辑,1996)
4.《缺席的正确》(《南方一幕》,2001)

戈达尔在2004年的作品《我们的音乐》里,开篇就注明此片献给埃利阿斯.桑巴(Elias Sanbar)。或许《我们的音乐》的拍摄初衷和最终成型除了来自于戈达尔在萨拉热窝的经历(见大旗虎皮译的Alain Bergala《戈达尔在萨拉热窝》),也来自一场与埃利阿斯.桑巴在Havre火山国家公园的对话。在这次于公众面前的对话中,两人深度讨论了关于影像、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反视野、想象以及纪录片等众多话题。

其实,作为左派的戈达尔,早在1968年从传统电影体制撤出来后,就以同情心关注着巴勒斯坦问题。他的吉加.维尔托夫小组在1970年于约旦实地拍摄关于巴勒斯坦解放运动的《直至胜利》,后来因为客观历史事件而被迫放弃。而这部未能露面的电影也成为吉加.维尔托夫小组电影试验的高峰。接下来的1974年,他与玛丽.密耶维尔在他们位于格勒诺勃城的声影制作室(Sonimage)完成了《此处和彼处》。

援引戈林.麦凯波在《戈达尔:影像、声音与政治》一书中所述:这部影片包含了《直至胜利》一片的部分片段,以及有关当代法国社会的影像。戈达尔将两者排列组合在一起,是想捕捉巴勒斯坦革命(彼处)和法国消费社会(此处)两者之间的差距。连接此处“和”彼处的这个连接助词“和”才是本片探索的焦点所在:我们在这里的生活、存在(法国)与那里的斗争(巴勒斯坦)两者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呢?一个电影工作者又如何创造出能够衔接二者的声音和影像呢?

戈达尔作品内,艺术家对这种关系的探讨超越关系本身,独立于政治,体现着艺术的自律。

在《我们的音乐》里,戈达尔将“此处和彼处”的这种“差距”上升表现成如他所说的“无处不在的迫害和歧视”。为此,导演将时间轴剪了两刀,过去留在地狱,现在就是炼狱,未来献给天堂。这三段体的影像以各种样式展现着“迫害和歧视”。

地狱篇:
散乱的静态图像表现着人类战争和杀戮场面,伴随着挪威当代钢琴大师凯蒂.毕卓斯坦(Ketil Bjornstad)的演奏,剪辑进一幕幕战争电影场面。随着钢琴加速,战争场面也随之加剧。一个女声偶尔地阐述着一些点缀其间的观点,如“让我们原谅那些曾经对抗我们的人,原谅过后彼此没有分别”,“我们能以两种方式看待死亡,可能中的不可能,不可能中的可能”。这是一本沾满鲜血的历史书,内战、屠杀、种族灭绝充斥字里行间。纪录片更以侵犯性的镜头摄取和书写了这千万年来的残酷。“在寓言的年代,出现众多为了灭绝而武装的人类”,这是地狱篇的题头词。

炼狱篇:
戈达尔来到内战后的萨拉热窝给学生讲授关于图像与文本,身旁的海报写着“书中的欧洲人相逢”。在机场他与一个埃及籍的以色列年轻人聊起,这个年轻人的父亲是出生埃及中产阶级的共产主义者,接受天主教教育,关注贫穷,因反抗王权入狱一年半,他的母亲是犹太复国主义者。年轻人很小就离开以色列,到法国并适应了那的生活,虽然后来回以色列参军,但文化上已经完整认同了法国,掌握多种语言的他这次到萨拉热窝是为一个文学交流进行翻译。在此,戈达尔是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法国的包容能力?还是只不过是一个特殊的免疫于“迫害和歧视”的个体?
在萨拉热窝的许多场景,人物产生很多有意思的对话。在Mr.Goytisolo要进行“书写森林”的演讲前,戈达尔的女秘书问起:“为什么革命不会产生于人道主义者?”
戈达尔先回答:“因为人道主义者不搞革命,他们搞图书馆。”
Mr.Goytisolo附和道:“还有墓园”。
贯穿炼狱与天堂故事的女孩Olga是个操着俄罗斯口音的法籍犹太人,她被问及:“为什么来到萨拉热窝?”
她说“因为巴勒斯坦,我来自特拉维夫,想看看地球上是否有地方人们能协调相处。”
女孩Olga通过各种采访和学术交流活动,渴望获得对于人们怎能协调相处的答案。学者谈及作为隐喻的巴勒斯坦,“为什么巴勒斯坦人出名?”答案是:“因为我们的敌人是以色列人,大家感兴趣的是您,而不是我。”
另一教授在课堂上通过投影讲述:“以色列人渡海被好莱屋拍成剧情片,巴勒斯坦人渡海则拍成纪录片;以色列人渡海的影像不外乎摩西带他们渡红海充满神话色彩,而巴勒斯坦人渡海则呈现伤亡遍野的画面。”
Olga带着这种似乎是无法摆脱的宿命地痛苦最终走了极端。年轻的以色列翻译打电话给花园里劳作的戈达尔,说起这个悲剧的结局:Olga在耶路撒冷进行了一次自杀性人质劫持事件,她在问遍是否有以色列人愿和她为和平一起死去后,绝望地放走所有人质,并被狙击手打死,在她包里,发现的仅仅只有书本。
在篇幅最大的这个段落里还引入了另一被“迫害和歧视”的对象-被现代文明灭绝的印第安人,他们在被炮火毁坏的萨拉热窝老教堂里陈述自我,并在白人朗诵书本时,夺走并焚毁书籍。
在讲授“影像与文本”的戈达尔告诉学生们图像是确定的,而现实是不确定的。并又弄出一电影原则的观点:朝向光亮并用之照亮我们的夜晚,我们的音乐。
戈达尔在炼狱篇里延续着自己颠覆声音与影像正确关系的试验,这个发生在当代萨拉热窝戈达尔严重的终生像更应该是一部纪录片,即用影像来肯定声音所阐述的真相,可他却继续坚持用不对位的声画来打破影音固定关系,从中才带出对政治问题的关切。

天堂篇:
被狙击手打死的Olga来到一个陌生美丽的异域,疑惑的自语:“有两个人并肩走着,我就在她身旁,我从没见过她,却认出了自己,这像副画卷,而它那么遥远……”这个遥远的图景或许对应于炼狱篇中另一个年代的萨拉热窝桥畔。在这个陌生的异域中充斥着的只有溪流、河滩、钓鱼的美国黑人大兵以及幸福玩耍的家庭,守护着这个和谐图景的是美国士兵。草地上,一男子在读着一本《没有回程的街道》(Street of No Return),这里毫无疑问就是天堂,美国人守卫保护的天堂。在河畔树下,Olga与一男子同吃一只苹果,天堂就是人们的伊甸园?“这是晴朗美好的一天,你能一望无际地远眺,但不及Olga所去之远”
天堂充满着和谐,这个段落的声画也是完整对位的,它恢复了之前混乱的秩序。75高寿的戈达尔以悲观的浪漫主义讽喻着美国人维持的世界秩序。

 2 ) 《我们的音乐》:戈达尔的神曲

文/故城

我现在已经老了,人越老想得越深,水面上的事情我已经抓不住了,我在水底思想。
——戈达尔

我看的上一部戈达尔的影片是[阿尔法城](Alphaville),整个晚上我脑子里只有叛离、逃亡与赎罪,这般全身过电的梦魇至今还留有余孽,它会挑个明媚的白天,从脊梁刺激我的神经中枢,毫无征兆的,也毫无休止的。那天,我读雪莱的诗,发现那梦魇离去了,再也没有找过我。但随后一种怅惘、一种若有所失的迷惑又不自然地把我卷入了另一个困顿的世界。“世界没有了星星,世界的光源可以没入无边的混沌和黑暗。”今天,我看了[我们的音乐](Notre Musique),去寻找梦魇,去寻找地狱。

地狱
看!四周是茫茫的一片断瓦残阙/我们祖先的家宅已经坍塌、毁灭/只见胜利的敌人驰骋在国土上/而我们的战士都以横尸沙场/唉,以往令人欢愉的琴弦脆裂了/我们乡土的情趣妙舞也沉寂了/只有战歌传扬起来/我们耳中还似响着厮杀声和剑戟的铮鸣。(1809年)

这首雪莱的诗像云雀那般的高亢,地狱的焰火腾空而起,劈开黑暗的两极。影片的开始也是如此,黑白的影像中我们看到印第安人的头颅、翻动的尸体、蓬乱的散发与暗流的血浆,这些看似梦魇的乖张历历在目时,我们才发现那是珍视现实的记录。我搜索记忆的冥想,地上跪求宽恕的妇女,“饶恕我们的罪过,就像我们饶恕那些在我们身上犯下罪恶的人们。”(Forgive us our trespasses,as we forgive those who trespass against us.)

现在,只有“恐惧”在麻痹的大地上/率领着战争、灾祸、悲伤,阔步而行/它在战场上停下来,细心听了听/便急驰而去,让“地狱”和“死亡”来横行。(1810年)

卫道士们支配着战争,轧过浆河、头颅、四肢、灵魂,为的只是野心、虚荣、权力、财富,“你罪恶的皇基,那巨大的魔爪——‘这就是你的业绩,君王!’”地狱不是这样吗?膜拜着撒旦,猖獗的繁衍罪恶。一切虔诚都成为罪恶的种子,枯萎的生命被邪恶滋养。趟过这混水的人们被折磨得体无完肤,扭曲的面庞,腐烂的血肉。也许这个世界真的存在地狱,如果存在的话,那会是尘世。

炼狱
天主教管人生前罪恶没赎尽,死后灵魂暂时受罚的地方叫炼狱。从英文Purgatory的词根Pure来看,那是一个净化灵魂的地方。雪莱的诗倾注了天真与率直,我在他那里很难找到这样一个罪恶与清白共存的地方,即便是一块小小的空间,它也不存在。

一刻,影像来到一座威严的正在修葺的图书馆,三个印第安人的语言直白而尖锐,他们对权利和自由的渴望凸现无疑。面对他们的诘责与质问,老人无言以答。人类从降生下来起就不懂得如何救赎,我们全副武装奔向灭亡(extermination),强者欺凌弱者,强者之间又是弱肉强食这样循环往复。世界从来就没有打算终止这些,从人类用自制的钢矛刺穿荒野里第一只野兔开始,到荷马(Homer)笔下阿凯亚人渡过爱琴海发动浩劫般残酷而持久的特洛伊战争,再到广岛上空腾起的蘑菇云与地面的残亘断壁……

炼狱中的那个女孩对于死亡的观念颇似雪莱,雪莱在致友人信中写道:“灵魂岂非就是使一个有机生命成为如此而非如彼得东西?当地上的花朵枯萎,那使花朵成为花朵的灵魂起步仍旧存在?……或许,死后的存在仍然是现实的存在,只不过换作了另一中存在形式罢了。”最后,女孩在最接近天堂的地方——耶路撒冷,用一种近乎残忍的方式被射杀,被以色列士兵以自杀袭击的恐怖分子射杀。

时间在那一瞬间静止了,[阿尔法城]中银河的中央没有过去,也没有将来,只有现在。时间仅仅是一个符号,我宁愿相信真的存在那样一个地方。因为在那里天堂与地狱都化为乌有,没有罪恶也没有圣洁,女孩可以平静的安息了。

谁讲过无言的死底故事?/谁揭开过死后景象的帷幕?/谁到过去这广阔的墓穴里/把它下面的阴影向人描述?/或者把对现世的爱与恐惧/和未来的希望联在一起?(1816年)

天堂
一种渺冥灵气的庄严的幻影/虽然不减,却在我们中间漂泊/它来访者五常的世界/倏忽得象夏日的风在花丛里潜行/象是月光卸下了山中的松林/它以流动不定的实现照耀人的心和容颜/它又象黄昏的和谐与彩色/象形也下铺展的刘云/象音乐的绕梁的余音/象一切优美的十五那样可贵/但由于它的神秘,更令人欣慰。(1816年[赞智信美])

而现在的戈达尔似乎从绝望的泥潭里超拔出来,那些被无情地淹没在现实的黑流底下的愤慨抑或复仇似乎俨然转化为平息的沉思。在幻妙的天堂,人类的生活安详而平静,人们不在去思索天堂里有什么,那适身的衣着,随身联翩,轻柔的肢体,随着生命的乐曲在其中跳跃。

在眼前的花园、田野、或丛莽间,我无法断定那是快乐的喘息、颤抖,还是迷惘的踱步、思索?在戈达尔的影像中,从来都是无倦怠的永远战斗,从来就没有这般的亦是亦非,他先锋的笔端似乎寻找到归隐的静谧,遁世的逍遥。

看[我们的音乐]前如果有人问我看到“地狱”、“炼狱”和“天堂”我会想到什么,我想,那会是[神曲]。自此以后呢,我想那会是[我们的音乐]……


04/12/20 12:24 发表于05年2月下[看电影]

 3 ) 朝光走

诗意 现实 实验 自我 批判 政治 电影导演戈达尔
相信那些选择电影为自己表现的导演中
从现实中狂热的“操”现实无疑成为最重要的手段
而“操”或超电影也注定成为他们无法得到的追求
电影死了
绘画死了
一切的死亡注定着重生
而重生注定着死亡

我们的音乐 最后天堂中都具有着政治(美国大兵把守着一道门)
可见对于那些回避现实的人来说是一种批判

从 芳名卡门惆怅的回归
到 我们的音乐 继续惆怅
戈达尔在挣扎

我们的音乐中戈达尔扮演着自己
不管片子如何对于那些迷恋戈达尔的人知道
现实中的戈达尔老透了
死亡也似乎不远了
人们也放下无所谓的片子去迷恋一个老头
就如一个歌迷爱一个人一样完全的接受

回到电影
一切从最开始
进过炼狱
树立共产主义式的理想
一切从我成为其他人开始

在以色列的自杀爆炸
一个姑娘的行为
为了完成自己的统一
这种统一与她的环境是一致的

自杀前姑娘说:
“有两件事情是我的主要矛盾
一件是次要的 痛苦
另一件是主要的 来世”

“生命是一回事
死亡是另一回事”

“暴力可以切断生命线”
戈达尔又开始通过电影告诫观众

革命给想象一个事物
时代需要革命

以色列建立国家
巴勒斯坦的敌人以色列
美国建立国家
印第安的敌人
世界将是一个国家

电影是:
朝灯光走
然后在我们的夜晚点亮
我们的音乐
就是这样的过程
如同美好人生

牺牲者在之前看着自己的肖像
因为会有人记住的
但是她全然不知道
我是如此的爱女人
戈达尔让女性完成事业
完整的事业

幸福的人就是被击败的人
如此坚强
看透一切
我要这样的法国女人
或者美国
英国
不知道戈达尔 中国姑娘 有么?

戈达尔在片子中让一个女同志死去
一个俄国血统的法国犹太女孩(共产主义倾向的无国界)
“如果一个以色列人为了和平 不是为了战争和她一起死
她会很开心”
而最后大家都离去了 就她一个人
一个戴面具的人把她杀了
而她的红色手提包中全是书

在天堂中遇见了遥远的自己
或者近处的自己
我哭了
我知道我是被我自己感动了

这条路上的我
远到我看不见

 4 ) CLIT2007 Film Culture I: Notre Musique

The film is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like a poem or a novel: Enfer (Hell), Purgatoire (Purgatory) and Paradis (Paradise).

The first part, Hell, is presented in a non-narrative way. It is made up of lots of clips from documentary or fictional movies which depict violence, massacre, and wars in different places and different phases of time. The narration is talking about forgiveness; however, can anyone really manage to forgive if they experience hell like this?

The second part is called Purgatory. Purgatory is set in Sarajevo, a city which accommodates various races and has experienced cruel wars before. To my surprise, there is no blood or killing anymore but just normal daily life when the war has past. I think the director was trying to express that Purgatory is right now, right here. Even though the violence cannot be seen at this moment, but its influence still exists. For example, the Indians whose land has been robbed and civilization has been ruined by the violent conflicts, came to Sarajevo, which is also be ruined by the wars, claim their pursuit of freedom and rights, grabbing the white people’s books when they are reading. In Purgatory, characters are from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 the French, the Israeli, the Jewish, the Palestinian – and it is exactly the differences in backgrounds that make their dialogue interesting. There are some dialogues which really impresses me. “- Why the revolution does not arise from humanitarians? – Because humanitarians do not make revolutions; they make libraries.” “- Why are Palestinians famous? - Because our enemy is Israeli; everyone is interested in you, not me.”

The final part is Paradise, where is full of flowers, by the sea, and everyone seems happy and painless. In the Purgatory, when Olga is asked why she came to Sarajevo, she answered that she would like to find whether there is a place on the earth that people can get along with each other in peace. However, she finds such a place only when she is killed and came to the paradise. She used to worry about her afterlife after her suicide, but fortunately, she came to the Paradise where seems to have no worries. It may be a clue that the director believes that there is not such a dreamy place in the real world. However, ironically, the Paradise are guarded by American soldiers with guns. Is it a sarcasm that America always participate into wars in the name of peace and human rights?

In my opinion, Hell is about the wars, which happens everywhere. It took place in the past and would never stop. Purgatory is about what the war left to the people. It is happening right now and would last long. Paradise can only happen in our dream but not the real world.

 5 ) Notre Musique: 萨拉热窝、辩证法、神曲

趁着记忆新鲜,总结一下映后听香港大学讲师Dr. Derek Lam讲座中的一些内容。

11/27/2020 @K11 Art House

Notre Musique英语名Our Music,港译《高达神曲》。我觉得本次港译名更胜一筹,因为这就是导演戈达尔(高达)按照但丁神曲(地狱、炼狱、天堂)的结构范式所作的一部essay film。相比之下,Our Music《我们的音乐》说了个啥?(p.s., 个人感受:这种essay film真是太难了,每次都太难了…)

1) Sarajevo to Godard 萨拉热窝之于戈达尔

Yugoslav Civil War (1991-2001): ethnic cleansing, genocide, failure to intervene, role of artists/intellectuals

Godard: Je vous salue Sarajevo (1993), For Ever Mozart (1996), Historie(s) du cinema: Chapter 3A (1998), Origins of the 21st Century (2000), Notre Musique (2004)

前南斯拉夫解体后引发的一系列战争让巴尔干半岛至今战火纷飞,已造成数十万人伤亡,民族对立与冲突、种族清洗、战争罪不计其数。Jean-Luc Godard(让-吕克·戈达尔)的一系列作品都与这样的大背景、与萨拉热窝这个城市有关。在另一部作品《永远的莫扎特》的前二部分中,也有两个年轻人要到萨拉热窝去。时值90年代中期,萨拉热窝还正笼罩在波斯尼亚战争阴云下,戈达尔在作品中传递出压抑、悲观的感情。但到了Notre Musique (2004),戈达尔还是通过Judith这个角色展现了略为希望、积极的一面。

Sarajevo as a character: recovering from trauma; bearing scars of conflict; absent in For Ever Mozart; traffic & markets (daily life vs siege); library, bridge, cinema

在《永远的莫扎特》中,萨拉热窝作为两个年轻人最终没能到达的目的地,实际上是缺席的;但Notre Musique影片中给出了许多萨拉热窝的镜头。这是一个正在从战争创伤中恢复的城市:轨道电车往复的镜头、冬日风雪、行人街道、和熙熙攘攘的市场,看起来与欧洲其他城市并无二致。与此对照,实际上在1992-1996年间的波斯尼亚战争中,萨拉热窝曾经被围城长达一千四百多天。影片中出现的地标性建筑镜头还有一度被焚烧的国家图书馆(National and University Library),历史长达四个世纪的Latin Bridge(1914刺杀事件亦发生在附近,影片镜头中在重建修缮),以及出现了两次的萨拉热窝市中心电影院Imperial Cinema(founded in 1913,一度是市内唯一开放的剧院)。

2) Dialectical filmmaking: a key to Godard's late cinema 戈达尔后期电影中的辩证法(?

Marxist philosophy, Eisensteinian montage, collision of shots (thesis vs antithesis) based on oppositions ("shot"/"reverse shot"), cross-cutting (parellel editing)

For Ever Mozart themes: art & politics ("intervention" as engagement, committment); young & old ('60s youth: idealism & utopianism); existentialism "failure" (Camus, Beckett: absurdism, the void, despair)

无论是镜头、人物、还是影片结构,戈达尔后期的很多电影(Nouvelle Vague, Helas pour moi, Notre musique, Adieu au language 3D)都运用了特色鲜明的辩证式拍摄手法,以制造冲突。《永远的莫扎特》中同样存在艺术与政治、年轻与长辈、existential crisis等辩证法式的电影冲突。具体到Notre Musique里例如:正反打镜头,互为对照的人物,影片中神曲三段式的结构等。主要的对比之处包括:(1) artists和intellectuals之间:思想家/行动者,创造/毁灭,胜/负,电影里面的戈达尔电影讲座的正反打,lock & key,等等。(2) ethnic conflicts in history, including Trojans vs Greeks, Indians vs Cowboys, Jews vs Germans, Palestinians vs Isralis, Serbs vs Croats(真都是血海深仇…)说到这里,Indians在图书馆里出现的时候有个细节:一直都是男人在大声讲话,女人想要开口讲一句却立刻被制止,也同样代表父权制人类社会中女性的失声。

Judith vs Olga: journalist vs fimmaker; intellectual vs artist; interview w/ ambassdor vs films Godard's talk; dialogue vs terrorism; light vs darkness; philosophy/social sciences vs arts/religion

Judith and Olga这两个人物是非常工整的(其实我也困惑好久,直到听lecture才完全弄明白),戈达尔甚至故意选用扮相非常相似的两位演员,真的非常考验观众的阅读理解和对细节的专注程度。Judith是记者,她研究社科哲学,去参观图书馆、桥、当地学校,企图通过与大使、作家等人的对话去唤醒反思;Olga则是艺术工作者,她去听戈达尔本人的讲座,拍摄短片,思考存在与死亡的意义,并实际上以恐怖主义行为的方式完成了殉道者式的自我终结。

3) Hell, Purgatory, Paradise 神曲:地狱,(人间)炼狱,天堂

影片一开始,「地狱」部分就是异常激烈的战争蒙太奇,惨烈、震撼。在这部分的念白里面,戈达尔分别引用了孟德斯鸠的The Spirit of Laws;卡罗尔的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The Lord's Prayer;以及Lévinas' thought on death。这一部分也是由Judith的声音负责念白。

「炼狱」部分由Judith切入。从机场回去的车里一开始有对Judith特写镜头,面无表情;通过切换到旁边的翻译再切换回来时,Judith已在流泪。Lecturer解释说这是种通过移开镜头而切换情绪(w/o transition)的技法,包括后面:颜色鲜艳的花->黑镜->颜色黯淡的花,都是同样原则。随着影片进入到中间部分,Judith和Olga产生短暂的交集。Olga刚登场时依然在阳光下行走于街道,但很快变得cynical,她以艺术家的方式行事,去关注哲学意义上的殉道、死亡?(这里真的没能follow到…)

Olga死后来到「天堂」,但天堂是个小小海岛,竟然由US Marines持枪守卫(笑)。坐在海边吃苹果,海洋是无际的永恒,苹果是宗教意味吗?Olga走了一圈之后选择闭上眼睛。

4) Themes

Arts vs politics, young vs old, hope vs despair, artist vs intellectual, self vs other

spiritual vs material, interior vs exterior, though vs action, imagination vs reality, movies vs life

听完讲座之后更加觉得是非常有张力的一部电影。有精妙的细节:Judith作为记者去找大使做访谈,这位大使甚至在二战期间救过Judith的祖母(犹太人),但对她很不热情。右边墙上挂着两幅肖像分别是卡夫卡和阿伦特(小说家 vs 思想家);而左边电视里放着时事新闻,又构成了normal life vs high arts的对比。坐下访谈时,Judith固定在镜头里,随着她的头左右朝向移动,我们可以知道大使在不耐烦地踱步,内心十分躲避。随后Judith又追下楼,更追去车门,连续两次在表达强烈的愿望。此时左半边屏幕是大使坐在豪华的轿车中,代表一个身居要职、在他的轿车中失去了面目的institutionalized person;右边则是Judith,作为怀有理想、试图思考、传递信息的年轻一代。豪华官邸里的香槟酒会和整体的战争大环境也同样是很强烈的对比。

Olga的境遇又始终和Judith形成对照:大使好歹愿意与年轻人交流,最后还握手;但Olga想把拍摄的短片拿给戈达尔时却完全被忽视(香槟!戈达尔喊。)

(我觉得最好笑的小趣味:酒吧里吐槽communism是可以战胜individualism的两个45分钟,是说1953年匈牙利在温布利6-3击败英格兰)

 6 ) 地狱、炼狱、天堂

片子分为三个部分:地狱、炼狱(Purgatoire)和天堂。

地狱是用战争的影像,一些老电影的战争画面,有在战斗的人群,被毁灭的村庄,有黑白的,有彩色的,配意不同的音乐。

炼狱是发生在萨拉热窝,一个女孩参加了一次讲座,女孩把一张萨拉热窝的DVD送给了戈达尔。戈达尔回到家中得到奥尔加已经在恐怖袭击中丧生。

天堂是描述了奥尔在田园牧歌一样的风景中漫步,美丽的场景,她遇到了一个美国士兵,一起吃苹果。

散乱的静态图像表现着人类战争和杀戮场面,伴随着挪威当代钢琴大师凯蒂·毕卓斯坦(Ketil Bjornstad)的演奏,剪辑进一幕幕战争电影场面。随着钢琴加速,战争场面也随之加剧。一个女声偶尔地阐述着一些点缀其间的观点。“在寓言的年代,出现众多为了灭绝而武装的人类”。

 短评

2005文化大劇院

3分钟前
  • 推荐

第二部分“炼狱”作为散文电影建立起互动商议的情境,戈达尔的演讲位于“炼狱”的中心,年轻人的疏远与不耐烦令文本信息的传递与交流被阻断,构建出了一个自我嘲讽的导演的形象。在炼狱的两头,开篇是无秩序暴力场景的堆叠,结尾是美军把守的只有年轻人生活着的安宁之所,而影片的空白之处则是导演提问之后,留给观众的思考空间。

8分钟前
  • 鹌鹑之丘白桃挞
  • 推荐

Je n'ai rien compris et j'ai failli m'endormir...

10分钟前
  • 新竹
  • 还行

一格格影像和一句句诗带来一种新的langage的渴望,高达展现了一条艰难的险境,但又是充满爱的,试图将象征对立的正反打揉为一体,世界的所谓对立也未必不是如此。

14分钟前
  • TWY
  • 力荐

先记一下,字幕怎么调都不行,总延迟几秒,别扭。这片很吸引我,改日买碟。

16分钟前
  • 枯川满
  • 还行

好彩是和zhihan一起看的一起听的讲座 (显然一开始都没看明白但仍觉得艺术性真高啊) 戈达尔无处不在的辩证和对称里 最喜欢“艺术家”和“知识分子”这一组 - 用对桥的理解 用对谈和闭上眼睛 用卡夫卡和阿伦特的相片 去表现这两种人之间的thinking vs doing, apocalyptic vs utopian imagination, lock vs key的辩证对立 - 好像一首工整又丰富的诗。二段开头post的问题 why aren't revolutions started by the most humane people很impress on me

17分钟前
  • Tev
  • 力荐

这部实在太实验了,各种影像的交叉剪辑。。据法国影评人介绍,戈达尔把他扫过的能用的影像全收集在一起,有一个非常大的影像库,到这部影片时就随手拿来用了。。。据说他还希望有人告他侵犯版权,这样他才能在所有人面前解释他的理念。。。可惜并没有人给他这个机会。

18分钟前
  • 余小岛
  • 还行

神韵未失!可见戈达尔仍然醉心于直蒙场三位一体,醉心于新闻摄影反思;而且,绝对让你不能同时理解电影的多种层面。

20分钟前
  • hitlike
  • 推荐

电影与现实的模样,存在差异,但竟毫无区别。想起最近的龙虾中无声的反乌托邦,超新约全书中的“心曲”,想起1958年《一部电影》,看到了爱森斯坦。当世界从眼前流逝,无数个人生以及与之相关的“世界”纷纷崩塌,这样的序列便是时间的旋律。地狱随时随地,炼狱此时此地,天堂无时无地。

25分钟前
  • Superhat
  • 力荐

"Because life exists, death doesn't."

26分钟前
  • [已注销]
  • 力荐

探讨人类民族命运常常流于形式,同样,对电影语言丰富性的“意外”贡献也不少。当然,总体趋势是越来越差

28分钟前
  • 一灯
  • 还行

地狱,炼狱和天堂分别是什么模样?当他垂垂老矣,依然激进,但是同时也沉默平静,最后的天堂,绿树碧水之间,可以毫无对白,比起以前的絮絮叨叨,似乎到了感叹 天凉好个秋的年纪。萨拉热窝,他心中永远的伤痛。 (其实没有好好看)

30分钟前
  • 李子鲤|Lilith
  • 推荐

8.0/10。①主题是各种关于战争/暴力的痛苦与残暴(并非纯历史影像,很多是扮演)。②一种优美而灰沉(契合文本主题)的氛围。③运用台词、摄影/过曝/极端调色、声音、剪辑等影像元素互相之间的「对位」(类似声画对位那样)谱写了一种超越理性的、完全旋律化的诗意。④有些地方叙事脉络太具体,有些地方又抽象地如后期戈达尔,这种拼凑导致影片“四不像”。

34分钟前
  • 持人的摄影机
  • 推荐

茫茫一片瓦残阙之,耳中犹响剑戟铮鸣。天堂地狱化为乌有,随命之乐翩翩起舞。高达先锋之笔,觅隐之谧,遁之逍遥。

38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推荐

戈达尔最后一部“”叙事“电影,还算比较容易看明白,依然是超脱的境界,离电影儿越来越远,离影像越来越近,人物有布列松的模特感觉,人物在电影里承担的只是说出文字的载体。我感觉戈达尔在用电影写书。就是你很难感受到他要用视听语言(传统的)做些什么表达,灯光?构图?这都是什么j8玩意,不需要,但是....啊,难以表达

42分钟前
  • 已经注销了
  • 力荐

三段式,死亡之于和平,《周末》式横移镜头收尾。

46分钟前
  • Jeannels
  • 推荐

政治和种族问题不断促使着戈达尔拍摄出一部部激进的意识形态电影,正是这样的电影的存在赋予了影像残存记忆新的生命力,时刻提醒着我们不应在历史的前进中迷失方向。有些话语不能被言说,有些电影同样不能被拍摄,戈达尔献给我们的是一部不可能的电影,一部随着记忆律动而起舞的现代神话,在从地狱走向天堂的旅途中,战争和混乱充斥人间,而电影却捕捉到了其中最温柔的旋律,一部属于我们的音乐。

51分钟前
  • 不朽浩克
  • 力荐

踩点鼻祖

52分钟前
  • 较差

看戈达尔的日常就是“我看不懂但是我大为震撼”。

57分钟前
  • Adkins_Jiang
  • 推荐

聖經、尼采、罪與罰、卡拉馬左夫兄弟、白痴各文本交匯的野心之作,但導演似無力統合各文本,各自困於原本的範疇內重覆陳述一遍。 尼采的演員不要再找猥褻中年男了!!

1小时前
  • lento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