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

记录片大陆2004

主演:内详

导演:张以庆

播放地址

 剧照

幼儿园 剧照 NO.1幼儿园 剧照 NO.2幼儿园 剧照 NO.3幼儿园 剧照 NO.4幼儿园 剧照 NO.5幼儿园 剧照 NO.6幼儿园 剧照 NO.13幼儿园 剧照 NO.14幼儿园 剧照 NO.15幼儿园 剧照 NO.16幼儿园 剧照 NO.17幼儿园 剧照 NO.18幼儿园 剧照 NO.19幼儿园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5-01-03 04:38

详细剧情

  湖北武汉一家全托制寄宿幼儿园,一群天真无邪的可爱孩子在镜头前展现他们最真实的一面。他们会为了对父母的依恋而大声哭闹、会为了和小朋友偶然的争执大打出手、会为了穿不上衣服以及摆不好椅子而脾气大发、也会为了星期四和星期五的先后顺序讨论不休。孩子的心中没有对错,就如同一张等待书写的白纸却又不可避免地被强加了许多来自大人的既定价值观。孩子无所顾忌的言语,似乎也折射出一些不难捉摸的意味……  本片2001年5月开始筹拍,经过3、4个月观察和准备于当年9月正式拍摄,历时14个月前期拍摄工作结束,于2004年3月正式完成后期制作,影片荣获第十届上海国际电视节最佳人文纪录片创意奖、2004年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纪录片大奖。

 长篇影评

 1 ) 你们笑的,正是我每天的生活……

首先想说,这部片子没有什么所谓的和谐版。有些人没有看到有些段落,可能是大意,也可能是上传者疏忽复制者遗漏吧。我是在电影院里看这部片子的,听张导自己说,这部片子在正规渠道播放的很少(电视台),也没有正式出版发行的音像制品,主要原因就是怕触及孩子们的隐私和心灵,所以他等到他们都长大了很多的时候才拿出来放。这也可能是和家长约好的,才会同意他们拍摄。
    
这部电影太精致了,以至于很多地方让人觉得不象记录片。为什么那些好玩的话好玩的举动和表情你就能捕捉到呢?但真的是记录。靠的就是日复一日长达一年的拍摄和与孩子们的相处沟通,才让他们忘记了机器和大人的存在。机位也是和孩子平齐的高度,以至于摄像总得趴着。
    
记录片是不是应该有个人观点历来就为众人争论。我自己的观点是当然可以有,而且好的作品一定必须有。只是必须基于镜头画面的绝对真实记录,而且不能恶意扭曲断章取义的剪辑。
    
从这一点说,幼儿园和张以庆没有违背。至于他想表达的东西你喜不喜欢接不接受,那是他的手法和你的立场的问题。那些有些人觉得有问题的提问,在我看来其实不是为了单纯引导孩子看他们会怎么回答,而恰恰是为了引导我们这些成人观众的,在看到这样的答案时我们会怎么想,又该怎么做呢?

最后如题所说,我们笑的,正是这些孩子们每天的生活。在我们开怀大笑时,他们可能正在感到茫然、悲伤、愤怒、屈辱、绝望(那个找不到袖子的陈智鹏还有放不上椅子的孩子)……我说不清突然体会到了什么,只是觉得别有深意。

 2 ) 转:南方周末——张以庆:我所遵守的“幼儿园”法则

   1995年,单位准备进行体检,正对着一堆长达1200多分钟纪录片素材发愁的湖北电视台纪录片编导张以庆,心里咯噔一下,最后的反应却是,最好能得个乙肝,这样就可以推卸掉剪辑片子的责任。

    那时41岁的张以庆已经在全国纪录片界拿过几次大奖,但压力从没减轻,让他屡屡想到放弃。比如当时摆在他面前的是跟拍了两个多月、关于5名大学生实习经历的片子,却一直难以寻找到合适的结构进行叙述,这让他寝食难安。

    最终,“想”通过得乙肝来缓解压力的张以庆“希望”落空了———体检结果出来,他什么病都没有;而最后,那部“没能躲过去”的纪录片《启程,将远行》,获得了1995年度的中国电视“金童奖”一等奖。

    9年来,张以庆还将镜头对准了音乐世界中的智障儿舟舟,以及一位有着一半意大利血统的中国女人白,她和熊猫英在一间房子里一起生活了14年,并凭《舟舟的世界》及《英和白》两片,获取了多项纪录片国际大奖。

    而在本月刚刚结束的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上,他拍摄制作近四年之久的《幼儿园》夺得了本次大会的惟一大奖。此前的第十届上海国际电视节还授予该片最佳人文纪录片创意奖。国际评委认为这是一部“寓言式的”作品,既“完美地展现了童年生活本身”,又“非常清晰地展示了儿童世界是成人世界价值观的折射”,“全世界每一位观众都能产生共鸣”。

    “日托生”张以庆

  “我要回家!”《幼儿园》一片的开头,是小朋友开始踏入幼儿园第一天,死死抱着转身离去的妈妈不放手,并且哭声响亮。这次镜头对准了一家全托制幼儿园。但在打开镜头盖之前,足足有两个多月的时间。

    “从今天起,摄制组主创人员开始上幼儿园,所不同的是,对于我们的观察对象——全托制的孩子们,我们属于那种不用家长接送,自己来去,早出晚归的日托生。”在“幼儿园手记”中,张以庆这样形容自己在2001年时多出来的一种“新”身份。那一天是5月10日,他和制片赵虎、摄像刘德东以及灯光、录音、剧务在内的团队,扛着器材走进了武汉市一家历史悠久的、有着上千名学生的著名幼儿园。

    主题是在为《舟舟的世界》配音的曹海鹰家里确定下来的。比张以庆大1岁的曹海鹰曾经在武汉电视台当过主持,十年前差点成了张以庆纪录片中的主角。后来下海经商,旗下的天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从《舟舟的世界》、《英和白》开始就成了张以庆纪录片的投资商。当时大家不知道怎么谈起今天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准则缺失。曹海鹰提到了美国一位作家的说法,大意是人们一生中所恪守的,是从幼儿园到中学的规律。直觉敏锐的张以庆立即想到了人类社会中亘古不变的许多准则,小到生活规范“饭前便后要洗手”,大到道德准则“不要说谎”,无不是在幼儿园中就已经形成的,于是,张以庆便开始设想着,如何让成年人再上一次幼儿园,让他们再净化、美好、纯粹一次。

    每部纪录片开拍以前,张以庆的准备工作都会做得非常仔细。像舟舟,他先进行了一年的采访,《英和白》从认识主角到开机之间的准备与沟通也长达一年半。1990年他获奖的纪录片《红地毯上的日记》,纪录一群永远也不可能夺取冠军的艺术体操运动员,拍摄只用了3天半的时间,但是此前的三年里,他每周都会骑着自行车到武汉体院去探望那群孩子,对他们的熟悉程度,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就连“什么季节的几点几分阳光会落在红地毯上的什么位置我都清楚”。

    这次最大的不同首先是选定摄制对象。张以庆说,武汉的幼儿园历史悠久,中国的第一家幼儿园就是一百多年前由张之洞在武汉创立的。他几乎跑遍了武汉市所有的幼儿园。园长老师都会向他介绍说,我们这里教学环境好,还采用双语教学。只有一位园长告诉他,他们更注重对孩子的人文关怀,以及对孩子个性的重视和关注。这所幼儿园面积很大,园舍都是两层的苏式建筑,对许多成年人来说非常亲切,这正是张以庆要找的“幼儿园”。

    摄制组进入幼儿园后,经过两个多月的观察、比较、筛选,在园方的配合下,他们最后按小、中、大,每级各选了一个班级。紧接着他们在曲尺形的教室中的一角架起了机器,但并不拍摄,为的是尽早让孩子们熟悉机器,以免正式拍摄开始后孩子们因为陌生和好奇而造成不必要的干扰。一楼是孩子们的教室和活动室,红漆地板以及绿色的墙裙因为白蚁,都被敲掉了,趁着孩子们放暑假的当口,摄制组重新铺上了红地板,贴上了绿色的墙裙。同时出于光线的考虑,还把这三间教室的窗帘换成了百叶窗。

    首先学会不拍什么

  第一天进学校,有孩子问:你们来接谁呀?过了一段时间,有孩子说:你怎么又来了?再过了一段时间,一天不见,就会有孩子问:昨天你怎么没来?“我们每人的脑子里都有一到两本花名册,茜茜病了,贝贝没来,虫虫情绪反常,高扬又尿床了,我们门儿清。”在揭开镜头盖之前,只是两个多月的功夫,张以庆他们已经和幼儿园的师生们打成了一片。并且,他们还练就了在一米长的幼儿床上睡午觉的功夫,同时也重温了“睡觉起来叠好被”和“饭前便后要洗手,看谁桌上洒饭粒”的“古”训。

    摄制组每天早上6点多都会赶到幼儿园,中午就随便吃个盒饭,有时候晚上还需要拍夜场。为了保证与孩子一样的视角,学油画出身的刘德东拎着摄像机,或蹲或趴在幼儿园里呆了足足14个月。三十多岁的他是个自由职业者,以前为央视以及其他制片人拍过片子,有时候不高兴说走就走,连招呼也不打。但这次他每天准时赶到幼儿园上班,手机没有一天带在身上。

    60多岁的录音师头发都白了,每天举着七八米的吊杆,拾音话筒就在一张张桌子以及孩子们的上方,随着摄像机镜头的变化移动。张以庆说因为拍摄期长,大家把该说的话都说完了,结果几个月后在幼儿园里,整个摄制组就基本上只剩下他说的两个词“开机”和“洗掉”了。他们和机器就像是桌椅一样,已经变成了幼儿园的一部分。

    不拍讲故事,不拍做游戏,不拍唱歌,不拍画画,不拍六一,不拍国庆……后来,有人问张以庆,你们为什么这也不拍那也不拍,那你们拍些什么啊?张以庆说,像六一、国庆,都是成人按他们的想法,让孩子们先排练两个月,再跳集体舞蹈,我们以为他们是快乐的,其实他们是痛苦的。还有其他导演都会拍的东西,像排练,他不拍,还有老师他也基本不拍。他舍弃了一些概念性的东西。张以庆说,在不知道要拍什么之前,必须学会不拍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

    “或许就是我们自己”

    一天下午,小八班的茜茜带来了叔叔结婚的喜糖,有硬也有软,想让刘老师分给小朋友吃,但只有7颗,怎么办。后来刘老师提议,想吃糖的同学就上来表演,等分到最后一颗糖时竞争到了白热化。刘老师举着最后一块糖说,这最后一颗糖给刘老师我吃好不好?于是同时爆发出两种声音,说好的全是已经拿到了糖的孩子,没得到糖的孩子都愤怒地喊不好。刘老师又说,有哪个小朋友愿意让刘老师吃这块糖?一片寂静,高扬忽然粗声粗气地说,我愿意。刘老师诧异地问,为什么呢?高扬说,因为他们把软糖都挑走了,我不喜欢吃硬糖,就给你吃吧。

    这还只是张以庆在幼儿园的“实习见闻”,并没有出现在他的镜头前。张以庆的最初设想是,“幼儿园是快乐、美好的”,“孩子们是快乐、美好的”,现在终于发现,这些其实都是概念化的东西,也发现原来我们并不了解孩子。随着时间的推移,观察三四个月后,平时的耳闻目睹和镜头纪录下来的世界,则彻底颠覆了张以庆他们心中的设想。甚至就连摄像刘德东,其实每个镜头都出自他之手,但在片子剪出来后,当初来不及细看的他也大吃一惊,说不敢相信这就是孩子们的世界。

    原先的想法全部被推翻了,这让张以庆他们傻了眼。当时有很多人问张以庆“你拍什么”、“你要说什么”,张以庆说当时他也不知道。但他们也慢慢观察到,其实孩子们存在着好多问题,比如衣服总穿不好,鞋带系了个死结,板凳摞不上,那他就过不去,非常痛苦……张以庆说,在他拍摄前倒是主观的,后来慢慢地变得客观,他必须真实地面对他所看到的一切,这是痛苦的,因为选题的开掘变了。

    他的拍摄场记写了近5斤纸,每个镜头张以庆都背得下来。在最终剪出来的69分25秒的片子中,老师问孩子:你这么大个儿,你怎么长高的?他会问答:我是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帮助下长这么高的!还有问:你长大以后要干什么?小朋友说:当科学家做坦克。为什么研究坦克?研究坦克打日本人!

    接受访问的小朋友就坐在黑板前面对着镜头回答,它们把孩子们发生在春夏秋冬以及晨昏之间的片断串在了一起。问题由老师、少儿心理学专家、助理导演以及张以庆的朋友完成。张以庆说他们并不是专家,也不是有意非要去问一些影射的东西,但小朋友就会自然地说他爹妈没时间管他,做生意到处请人吃饭,做美容什么的。张以庆忽然发现,其实和孩子是可以用成人的方式去对话的,他所接受的都是成人的东西。

    当初他们不打算拍摄孩子们春游,但听说是到开发区的可口可乐公司参观生产线,就决定去拍。当孩子们随口说出“开飞机,丢炸弹,炸死美国王八蛋”,与孩子对“9·11”的同情,以及孩子们春游看广告片,喝免费可乐的镜头并置在一起时,看似散乱的片断就折射出了成人世界中的深层东西。

    “纪录片不是纪实片”

    片子拍完以后,素材共5000分钟,看一遍就需要两个多月的时间。最后他把素材看了三遍半,就再也看不下去了。张以庆足足放了一年没有动。在32岁以前,张以庆有十年的时间,是在武汉手表厂当工人。以工人身份调到湖北电视台后,从事了18年的纪录片摄制。台里对两年前获得范长江新闻奖的他的节目是免审的。

    而对片子的产出以及回报,投资人曹海鹰也没有预期。这样的荣誉和信任,让张以庆再次陷入了像9年前“想”自己得乙肝的心理困境之中。

    当初剪《舟舟的世界》,张以庆每天晚上都会环武汉的东湖骑一圈自行车,然后每天只写一句解说词,这一次,煞费苦心的张以庆还是将《幼儿园》剪出来了。两位园长,三位班主任,还有每周末最迟来接走孩子的那位母亲,都看到了片子。本位的考虑还是让有心理准备的园方觉得难以接受。张以庆说,面对现实确实不容易,但你总得对几十年后负责任,我们应该想到的是,这些孩子在10年或者20年之后再看这部片时候的感觉,因为我们想表达的不是一个个体,而是这个社会共性的东西。那位母亲也在电视台工作,看了片子以后,她说她想过来和张以庆一起拍纪录片。

    关于张以庆的纪录片,无论是《舟舟的世界》,还是《英和白》,包括今天的《幼儿园》,争论的声音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比如,有人说他的纪录片过于讲究镜头、声音以及构图,唯美精致得不像是真实的,并且指出他片中的一些细节不真实客观。对此,张以庆说,纪录片不等同于纪实片,生活也不只是过程和线性的实录,除了故事、细节之外,还有思想、情绪这样一些形而上的东西,他要做的就是形而上的表达。比如很多人质疑他在《英和白》中,熊猫英和女人白所看的电视节目是后期贴上去的,张以庆说,你觉得这很重要吗?

    张以庆曾经在大学里和学生们说,你们都能够对我说纪录片必须是真实的、客观的,纪录片应该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的,其实你们在还没有真正拍纪录片之前,就已经给自己绑上了绳子。在一个追求多元、尊重差异的年代里,应该容许更多的创新和变化。张以庆说中国的纪录片教学其实也有着很大的问题。

    张以庆开玩笑说,其实自己挺恨曹海鹰他们的,因为他在拍片时兴致挺高,但是对于片子出来后的市场以及回报,却从不着急。曹海鹰毫不掩饰自己对张以庆纪录片的喜爱。他在《舟舟的世界》投了10多万,《英和白》投了20多万,而《幼儿园》的刚性和软投资加起来要多得多。现在只有《舟舟的世界》收回了成本,但主要靠的是海外市场。

    制片赵虎非常遗憾此次没有跟张以庆到广州参加纪录片大会。因为他起初没有想到本次大会的交易环节,采用的是欧美通行的买家和卖家面对面交流的方式,而不是以往那种传统的设摊摆卖的形式。赵虎说最大的问题是国内纪录片市场不成熟,像《幼儿园》获奖以后,也有各地电视台过来联系播出,很多都希望能够免费播出,要不就出价1000或者是2000元人民币。赵虎说,好的纪录片,就应该有合理的好价钱。(编辑:胡曼筠)

 3 ) 那时花开---纪录片《幼儿园》之我析

       第一次接触《幼儿园》这部纪录片是在大一的时候,当时看了以后很震撼,它深深地吸引住了我。这部纪录片描写的是在武汉一所寄宿制幼儿园里,一个小班、一个中班、一个大班幼儿园孩子们的生活,导演张以庆先花了三、四个月的时间观察,然后用了14个月的时间拍摄了5000分钟的素材,最后将它剪辑成现在我们看到的50分钟40秒的成片(另一种说法是近70分钟,但是目前我没有看见那个版本的成片,所以在此以时间较短的这个成片为例进行分析)。这部纪录片问世后可谓影响非凡,它先后获得了“第十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国际电视纪录片最佳创意奖”、“2004中国横店杯纪录片大奖金奖”、“2004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大奖”、“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大奖、最佳编导、最佳摄像单项奖”、“中国电视彩虹奖二等奖”众多大奖,如此具有轰动影响力的影片,究竟给了我们哪些不一般的感觉?

一、拍摄技巧
    最初导演张以庆开始拍摄的时候也并不知道要拍什么,但是导演从“不拍什么”入手,慢慢逐渐找到了灵感。不拍什么?不拍老师、不拍家长、不拍孩子上课......所以我们现在看见的影片中几乎没有老师、家长、上课的镜头,很少的一部分也是为了配合孩子们的需要。《幼儿园》拍摄的是从那些看似常态的生活中,捕捉那些非常态的、意想不到的、生动的东西,捕捉那些异样的、瞬间流露出来的东西。
细节抓拍。影片中有许许多多的特写镜头、细节描写。开场入学时孩子们声嘶力竭地要回家、吃饭时把米饭撒的到处都是、孩子们突然的打架、放学时孩子们等待爸爸妈妈的到来、看球赛时的呐喊、穿衣服怎么也穿不上又重新穿、一个人放板凳怎么也放不好......这些众多细节的描绘来源于浩如烟海的拍摄过程中,也正是这些抓拍到的细节一次次地打动我们观众,深深地将我们吸引在影片中。
    用光讲究。在整个影片中,我们都会感受到导演对光线的刻意安排和追求,每一个细节都追求最好的光线效果,将孩子们的世界展现得柔美、动人。如教室里上课从窗外透射进室内的柔和光线洒在孩子们身上、空空的教室下单独一个小孩子坐在那里的光线安排、一个小女孩站在门缝边上向外看,光线从外洒满孩子的脸颊、一个小女孩扒着百叶窗的光线安排、夜晚月光洒向熟睡的孩子们的身上......这些细节上的光线追求使得画面变得柔和曼妙,容易触动观众的神经,描绘给大家的是一个美好的孩子们的小小世界。
    虚化镜头处理。《幼儿园》展现给我们的空间很狭窄,就是这些孩子生活的小小空间,那间教室、那间宿舍、那间食堂、那些桌椅,涉及到的外景都被虚化处理了(除了去可口可乐参观)。在外玩耍时候的虚化、小孩子们看着窗外下雨时的虚化、大门口人们晃动的身影被虚化......这些被刻意虚化的镜头处理,配以主题音乐,塑造出了诗意般的画面,给观众的心灵震撼可想而知。另外这些虚化的外在世界跟没有虚化的孩子们的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孩子们对于现实也许就是这样的,他们对于外在的世界还是懵懵懂懂的认识。什么是真实?给观众留下了深深的思考。
    静止镜头的大量运用。纵观本影片,静止镜头几乎充满了整个影片的始终。静止镜头带给我们的视觉效果是稳重、深邃,孩子们的世界本是活泼乱动的不稳定的世界,但就是这种对比强化了这种矛盾。孩子们的世界还是单纯的、没有丝毫掩饰的世界,而种种躁动和不安恰恰是我们成人所特有的不稳重,导演用静止镜头处理整部影片,向我们展现的恰恰是孩子们心灵的单纯与善良,也能让我们平静地坐下来安安静静地看完整部影片。

二、剪辑结构安排
    从不知道拍什么到知道不拍什么,经历了14个月的拍摄,最后拥有了5000分钟的浩大的素材量,最后要把它们全部浓缩到50分钟的影片中,让这些琐碎的素材能够比较有系统地向观众描述一件事,或者说展现给大家一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幼儿园,可谓是煞费苦心。整部影片总的来说是按孩子们成长的顺序来结构的,从入学第一天到毕业,横向来看又穿插了大、中、小三个班的孩子们的成长、生活情况加以对比,结构清晰,而且具有强烈的可比性。
    访谈与实景拍摄穿插结合。一段镜头叙述,一段室内对孩子们的单独访谈,这种结构安排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效果。访谈是对孩子们内心世界的挖掘,而外景画面拍摄更多的是孩子们内心世界的外在表现,这两种方式的结合能够帮助观众更好的更准确地理解孩子们,我们也会发现,他们世界观、价值观的逐步形成。更重要的一点是,对孩子们的访谈场景采用了黑白效果处理。在影像世界里,黑白画面是最具有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的表现形式,黑白色彩特有的视觉语言带给人们无限的思考。孩子们的世界是五彩斑斓的,他们生活的环境也都是色彩斑斓的,对于孩子们的描述更多的时候也是五颜六色的,而在《幼儿园》里,张以庆导演却大胆的用了这种缺少鲜艳色彩的黑白色调,形成了强烈的矛盾对比,让影片的基调多了一份深邃和凝重。当对孩子们提出的问题上升到成年人的一些思想地步时,配合这种黑白影调,让我们不觉感到他们已不在是我们所认为的天真活泼的幼稚孩童,他们俨然成为了一个小小的思想家。而这种黑白色调带来的陈旧的效果使我们不禁想到了自己的童年岁月,自己的幼儿园。导演的这种安排不可不谓用意之深,孩子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确是引得我们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定格画面的处理。在影片中,有许多画面凑采用了定格处理,这也是影片的一个特点。小孩子怎么摆放凳子都放不好,最后用定格处理;穿衣服怎么也穿不上最后定格处理;在第30分钟35秒时候的定格处理。这些画面的定格同时也带给我们视觉的停顿,但是却带给我们思想的前进。在这些地方,我们不知道说什么好,我们也不再觉得孩子们的动作是否只是让我们轻松地一笑而过,我们并没有感觉孩子们的幼稚和单纯,我们隐隐约约感到了成长的力量,感到了成长过程中的种种艰辛。
    画面语言。整部影片没有一句解说词,只在开头和结尾各有一段字幕,可以说这部纪录片完全是靠画面语言支撑起来的,但是我们完全看懂了,没有丝毫的障碍,因为画面能够超越语言让人产生更多的共鸣,带给人的震撼更是语言无法媲美的!有人说这是“上帝的声音”,没错,画面语言带给我们的感受正如“上帝的声音”一样唯美动听。正是没有一句解说词,没有思想上的限定,使得这部影片成为一个无主题的作品,这种无主题恰恰又使得影片成为具有丰富主题的开放式影片,每个人看《幼儿园》都会有自己的理解,这种理解是导演不能左右的,但是有一点,那就是每个人都能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主题,属于自己的幼儿园。这也是导演这种安排的深刻用意。
音效处理。贯穿整个影片的背景音乐是大家再也熟悉不过的《茉莉花》,这种熟悉的音乐更能在某种程度上引起大家的共鸣。此片中共出现了四次,分别在孩子们睡觉的时候、等妈妈来接的时候、外景虚化下雨的场景和结尾孩子们毕业的时候,随着音乐的第一次出现我们可能还感觉到轻松愉悦的心情,但是随着音乐一遍一遍的出现,我们似乎并没有了那一份轻松和快乐,我们渐渐地陷入了略带哀伤的沉思,这种转换是令观众没有察觉的情况下产生的。用这首歌来作为主题音乐,也暗含了这群孩子们,甚至所有的孩子们都是正在慢慢盛开的美丽的花朵,他们慢慢地成长,艰辛地成长。所有的童年就像这样,像花朵在阳光下、在风雨中慢慢地、静静地开放。
    慢镜头处理。在此影片中,有许多地方采用了慢镜头的处理效果,但是大多都是和其他效果结合运用的,几乎都出现在背景音乐出现的时候。例如,孩子等待妈妈来接的时候与背景音乐的结合处理;孩子们爬在窗台看雨景的慢镜头处理与叠化特效的结合;最后结尾慢镜头配合以黑白画面处理。这些地方的精心安排使得影片充满了诗意的美感,让人心灵颤动。慢镜头将人物动作的细节最大化地放大了,给人的印象更加深刻。影片结尾处黑白画面回忆了这群孩子们在幼儿园生活的瞬间,统领了全篇,也将这些美好的记忆带到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三、影片的现实意义思考
    所有的影片拍摄出来都有其特定的现实意义,都有其存在的特殊价值。《幼儿园》作为一部纪录片创作也不例外,除了单纯从其拍摄以及后期制作等影片创作的角度来分析当然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我们透过这些还能看到什么更值得我们去思考的东西。
    在影片的开头,导演使用了大量篇幅向我们重点突出了孩子们在幼儿园生活的“第一次”:第一顿饭、第一个午觉、第一堂课、第一个晚上睡觉......这样大幅度的渲染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第一次,不管做什么都有第一次,第一次学会站起来、第一次学会说话、第一次上学、第一次遇到困难、第一次哭、第一次失败、第一次成功......实在太多。但是成长正是从这些不间断的第一次慢慢积累起来的,没有第一次就永远没有成长。孩子们的这么多第一次,我们看着很简单,但是可曾想我们就是这样过来的,我们现在也仍然面对着许多第一次,我们是怎么做的?逃避还是迎头追上?我们会不会像孩子那样哭哭闹闹地经历着这些第一次。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办法逃避,但是也不敢去面对,这就是逐渐消失了的承担责任的勇气。什么时候才能发现其实我们也生活在一个幼儿园里,只不过这个园子比他们的大了点,人多了点,我们复杂了点。
    影片中对孩子们的访谈部分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孩子们对于时事政治的看法,对于中日、中美关系的思考,都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看到这些难道我们只是在感叹他们很成熟,懂得多如此简单吗?这些哪些不是我们成年人留给孩子们的深深的影响呢?他们从小就有心算班、语言班、主持人班等各种训练特长的培训班,这不都是成年人将自己的意愿加载在孩子身上的吗?当心算班那个孩子有一个加法突然答不上来,在那犹豫了好半天时,心里不禁有点酸酸的,他们的世界真的如我们想的那样单纯和快乐吗?我们从来只是从自己的角度来看问题,殊不知当我们身处他们的世界,以他们的眼光看问题的时候,情况将大大不同。
    影片结尾的一段话寓意很深刻:大班毕业后的第二周,袁老师产下一个男孩,三年后她的孩子也将上幼儿园。这段文字将本片引向了一个更高的高度,这种幼儿园的生活在我们之间生生不息的循环着。我们走了,他们来了;他们走了,又会有人源源不断地来到这个地方......而我们,也永远不能停下脚步......
       我很喜欢影片开头的一句话: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很深刻的一句话,开篇就将人引入了思考。等我们看完影片的时候也不知不觉思考着这样的问题,我们是在看这些可爱的孩子,还是在看我们自己呢?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自己。不知是此时花开,还是那时花开。

 4 ) 这个世界注定没有安慰,也没有妥协~

张以庆导演的《幼儿园》,传说了很久,终于亲见~
是的,儿时的一切对人的影响是久远的~一个单位、一段日子、一堆成长中的生活碎片,总会承载点什么~
当我们弯下腰审视孩子的同时,我们也审视了自己和这个世界~
这片子很符合我个人的胃口,虽然有个别场景摆排的嫌疑,但仍以其细软的温情和那并不残酷的焦灼感染了我~
我相信片中的孩子们是幸福的,我也相信绝大多数人的童年都该是相对幸福的,那是种无目的的美好生活~
当刚入园的男孩无法自己穿上衣服,当那个小胖子难过地守望着总是最后一个来接他回家,当学习心算的女孩紧张的说不出话,当孩子们像模像样地讨论着中国足球、日本鬼子和911时,我有着深深的感触~我想,我是做不来纪录片的,因为我缺少镜头背后的那种克制~
亦或说,成长本身就是一种克制,对无忌与欲望的克制~
长大,也许注定是个费力不讨好的事儿,但这个世界注定没有安慰,也没有妥协~
20岁时的我,是个推崇文艺片的准文青亦或伪文青,而随着年龄的更迭,越来越亲近纪录片,喜欢通过它的客观和冷静,去审慎地体味这个世界~
很大程度上,这个世界没意义,也不荒谬,只是存在着~
所有的愤恨、矫情、怀疑、批判,有一日终将不在~
我们唯有学着在理性中,尝试与生活和解~
感谢张以庆导演的呕心之作,感谢推荐并与我分享这部片子的好朋友们~这个世界有时浮躁的几乎要被物欲量化,尚有我们一起分享感动,这是足以珍重的事情~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b29df30100939g.html

 5 ) 有一天啊,宝宝

有一天啊,宝宝。你不会不再死死抓住妈妈的衣角,哭闹着不让妈妈离去;你怀抱雄心壮志,甩开妈妈的手,头也不回地蹦跳着冲向外面的世界。
有一天啊,宝宝。你不会无法心算出35加56的艰涩答案;你在精品店和菜市场甚至要精明过小贩。
有一天啊,宝宝。你不会汲拉着鼻涕,低头才发现饭泼了一身;你衣着光鲜,干净整洁,吃起饭来细嚼慢咽、井井有条。
有一天啊,宝宝。你不会再和伙伴睡在一起,偷偷把手伸出栏杆,拨弄下他的头发,偷偷和她握住手,说说话;你一个人住一个大房间,有自己的柜子和衣橱,寂寞的时候也许说给墙上的洞听。
有一天啊,宝宝。你不会轻松的完成任务,只要和身边的小朋友们一样模仿着跟随“请你们像我这样做”;你需要创造力,你需要想象力,你需要一个人在无人指点的情况下,独立完成尖刻的工作。
有一天啊,宝宝。你不会再把长高的荣誉让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老师;你不再长高,慢慢发胖,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老师,都渐渐老去,慢慢离开你。
有一天啊,宝宝。你不会生气的甩开穿不好的衣服;你一颗颗扣起纽扣,套头或伸腿,流畅的好像生来就会那样。
有一天啊,宝宝。你不会再像一只小包子一样,五官挤在一起;你的眉眼慢慢分开,鼻梁高挺,然而你的脸却融入人群,越来越模糊。
有一天啊,宝宝。你不会不好意思说出“我爱你”,你忘记了那个你最喜欢的白白的小姑娘,也不会记得你总是欺负的笨女孩;你伤害别人,也被人伤害,更多的女孩来到你的生命,又离开,唯一的区别是,你总记得对她们说,我爱你。
有一天啊,宝宝。你不会再和别的男孩儿女孩儿一起洗澡,互相无视雪白的身体;你发现自己的身体发生了变化,什么情感正在你心中发芽。
有一天啊,宝宝。你不会需要老师叫你起来上厕所,迷迷糊糊的闭着眼睛;你在上床前订好闹钟,折好衣服,自己盖好被子。
有一天啊,宝宝。你不会随便告诉别人,你的干爹是个收钱很多的交警,你的爸爸是房地产界的青年才俊;有人对你不善,有人放冷箭,有人扔飞刀,你不再把所有人当朋友,你不再第一面就说出父母的职业、收入。
有一天啊,宝宝。你不会瞻前顾后,不知道为什么别的小朋友都被父母接走了,你的爸爸妈妈却迟迟没有来;你偷偷跑出去玩儿到深夜,要让妈妈挨家挨户找你,才肯恋恋不舍的回家吃晚饭。
有一天啊,宝宝。你不会随便唱出带有阶级情感的笼统歌曲;你会知道美国也有捐助我们的善良老爷爷,日本也有礼貌可亲的年轻人。
有一天啊,宝宝。你不会后悔你当初的选择,在金钱、旅行和快乐中,你选择了后者;你知道钱会越来越多,阅历也越来越多,去过的国家越来越多,见过的风景越来越多,快乐却越来越少,越来越难。
有一天啊,宝宝。你不会数错一周七天;你瞧,星期一,是最艰难的那天,星期二,是下午电视台没有节目的那天,星期五,是可以泡酒吧的那天,星期六是可以睡懒觉的那天。是不是很容易?
有一天啊,宝宝。你不会再关心土耳其足球队的成败;当然,你也放弃了对中国足球的期待。
有一天啊,宝宝。你不会找到那张幼儿园毕业照,也不会记得那些或喜欢或讨厌,朝夕相处的伙伴们;你曾经承诺,在成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的时候,要回幼儿园看望送给你蜡笔,教你跳《蝴蝶花》的老师,可是现在,你还记得她们的脸吗?
有一天啊,宝宝。你会像我一样,坐在屏幕前,看这部纪录片,内心温柔而酸涩;你会说,这,是我的童年。

 6 ) 《幼儿园》:真实记录下的主观表意

“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这是纪录片《幼儿园》一开头的两行字幕,前一句是片子中所拍摄的、清晰可见的客观事物,而后一句便是站在摄影机后、坐在剪辑台前的编导想要通过片子来表达的主观思想。“纪录片之父”费拉哈迪的学生约翰·格里尔逊说纪录片要“创造性地处理现实”, 俄罗斯纪录片创作家吉加·维尔托夫也曾提到纪录片要“将现实的片断组合成有意义的震撼”。可以说,张以庆的《幼儿园》正是这样一部通过对真实记录画面的重构,从而恰如其分地渗透创作者主观倾向的纪录片。 文学中有五种表达方式,分别是叙述、描写、说明、抒情和议论,而在《幼儿园》里,我们也能看到这五种表达方式的运用,它们承载了“幼儿园”这个题材本身,同时也承载了张以庆以其猎奇的视角所蕴涵的深层社会文化意义。 叙述——没有故事的细节 张以庆在谈及《幼儿园》的前期创作时说,“一直到了第14个月我才总结出来要拍什么,之前是一种直觉的判断,是直觉告诉我‘不拍什么’。”作为握有内容选择权的创作者,张以庆从选择“不拍什么”,继而逐渐在14个月里捕捉到了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化的内容,他要拍的是大家看不到的东西。于是,《幼儿园》里记录了很多富于意味、情趣和内涵的幼儿园的生活碎片。可以说,整部纪录片没有用完整的故事来串联,也看不到任何明显的情节线索,张以庆用细节结构全片,其不同于一般纪录片的提炼方式,不仅仅是对真实生活的素材进行采集、加工,更是一种选择性的更高层次的创作。这些细节不同于观众固定思维模式中的幼儿园——上课、游戏、天真无暇的孩子等等,在《幼儿园》里,我们看到的是另一种独特的视角,张以庆选择将一般人忽视的生活细节拼接在一起。这些细节乍一看是琐碎的、散乱无章的,但随着影片的进行,我们能够逐渐找到前后的呼应与联系,比如孩子们嚷着“炸死美国王八蛋”,但同时又会不自觉地喝着可乐。——这种对美国文化根深蒂固渗透于生活的表现正是建立在对细节记录的基础上,张以庆善于在这些话语、动作上做文章,这里就体现了其作品中的主观倾向。就如他自己所言“你得把这个文章做下去,这就要有主动性了”、“我特别注意选题天然流露出的承载力,只有在这个阶段是我刻意的”。 因此,《幼儿园》是创作者通过选择、摄取具有“承载力”的现实生活场景、人物的生存状态,依着主观的心绪去超越直接纪录到的纪实影像,在清醒充分运用影像“表意功能”的前提下,经过重新建构,组合出流淌着创作者个人心绪的、记录着创作者独到认识空间的无故事化的纪录片作品。这种“主观的重构”便成为了真实影像下的“虚构的表意”,以呈现创作者的“情绪真实”。 描写——精雕细琢的画面 在镜头表现上,《幼儿园》同样基于一种客观中带有主观色彩的影像风格。说它客观,是因为全片选择的记录角度是低机位的平视视角,导演尽可能地把摄像机放低,以取得和幼儿园的孩子们一样的视角,展现的是孩子们眼中的世界。此外,大量长镜头的运用再现了幼儿园日常生活原貌。但同时,当拍摄者耐心冷静地客观记录以及在一些场景中摄像机的长时间地停滞时,会让观众时而有一种间离感。这种间离感并非是不真实的虚幻感,而是提供了一个让观众静下来细细思考的空间,在笑过以后,重新审视画面里的孩子,发现其实他们就和我们一样,孩子的世界已无异于成人的世界。《幼儿园》在镜头、光线的处理上可谓精雕细琢,没有晃动、没有曝光不足或过度,一切都很细腻精致,这是导演所追求的作品外在的部分,至于内在的部分,就是其主观倾向的东西,便是观众从中读到的、感悟到的,在平稳的长镜头里细细品味到的那部分。 说明——消色之下的对话 张以庆说:“当你用画面的表达达不到的话,就要靠文字和解说来补充。”《幼儿园》没有用一句解说词,它的“说”是用对话完成的,那么让这些孩子们“说什么”、“怎么说”,就成为了创作者表达其主观思想的另一种方式。张以庆说当摄制组和心理专家在选择问题时,并非要特地去影射些什么,但当这些成人化的问题问出后,得到的竟然也是很成人化的答案,此时导演才发现“其实和孩子是可以用成人的方式去对话的,他所接受的都是成人的东西”。 孩子的价值观、社会观、情感观、世界观,不如说是他们周遭的大人灌输给他们的价值观、社会观、情感观、世界观,虽然里面仍夹杂着些许孩子纯洁的想法,但不得不承认,那颗心的确是被“污染”过的了。从孩子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背后是怎样一个家庭状况、他们的父母是怎样教育他们的,所以孩子的身上全是成人世界的影子。我想,导演在这里用消色的影调也暗含了一种无奈的态度,因为孩子们的世界与成人一样,充满了阴霾与烦恼,从暗黄的画面中,我们仿佛看到的是一个灰色的童年。 抒情——淡淡哀愁的《茉莉花》 童声无伴奏合唱的《茉莉花》在片中出现了多次,像一声叹息,烘托出了一种淡淡的忧伤。这后期加配歌声的手法,是一种具有作者强烈主观倾向的做法,承载着张以庆独特的心绪和审视心理,也是我们成人一种自省的映照:在带着淡淡忧伤的婉转歌声里,我们根深蒂固的关于童年的美好,在孩子们身上化为一片透明的记忆,透露出的只有无奈和感伤。在叙事层面上,《茉莉花》的乐声往往在动静转换处想起,游刃有余地将段落单元连接起来,强化了对立处的统一性,仿佛一声叹息。 议论——看似缺席的在场 《幼儿园》全片没有一句解说词,没有我们印象中导演滔滔不绝的旁白式说教。张以庆在冷静旁观的同时,表现为一种“缺席的在场”。说他“缺席”,是因为他没有直接进入到观众所看到的片子本身,没有用画外音的形式来明了地说他想说的话,因此在表现形态上显现出的依然是一种客观风格,使观众感到真实、亲切,但说他仍然“在场”,是因为他的主观思索仍深埋于对题材、镜头、拍摄角度、剪辑手法等一系列的选择之中,每一个镜头的选择、镜头与镜头之间的组接方式等都是根据导演的主观意图完成的。张以庆在5000分钟的素材里,选择了这70分钟,用这样的拼接形式呈现给观众,都是源于他对这一题材的认识与思考,以及他希望观众从中得到一种全新的审视与感悟,从而激发观众从新视角的影像文化中去拓宽视野,培养新的思维习惯,并由感性画面再次上升至理性归纳和对审美意味性的认同。 这种认同不是导演强加给观众的,而是观众自然而然地感受到的。张以庆的《幼儿园》让作为成人的我们在儿童世界里产生了这种相似认同,尽管画面上的形象并非我们自己或亲朋好友,但由于“他们”与“我们”类似,并为这种类似而感到惊讶,它颠覆了我们对于孩子的概念化的读解,让我们看到一个真实的无异于成人世界的幼儿园,这里面有爱、有关怀,也有纷争、有暴力,有我们身边能看到的一切,于是幼儿园成了社会的缩影。——这是导演观察到的幼儿园,也是他想让陷入概念化思维模式的观众看到的。 安东尼奥尼曾说过:“每一种真实后面都还有一种真实,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我想,纪录片所追求的真实或许只是一种创作手段,深层表意才是创作目的,才是我们看到另一种真实的途径。《幼儿园》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它用张以庆所洞悉到的“真实”画面讲述了他眼中的孩子,于是我们被震撼了,便自然而然地去接受这种全新的“真实”。 转帖http://www.mtime.com/my/cocoqi/blog/3072411/

 7 ) 也回忆一下我的幼儿园生活

前几天,姐姐晚下班却没交代其他人帮忙接她那在幼儿园读大班的男孩,等到我母亲确认姐姐没空去接孩子的时候,幼儿园已经放学超过半小时了。要知道,现在基本在15分钟里幼儿园的孩子就被接空了。大家都很惊慌,父亲火烧脚跟一般卷出门去,其余的人在屋里等着,都在猜测孩子是不是正因为没人来接而哭闹着。很快那5岁的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就出现在我家门口并大声叫开门,和平时并无两样。大伙纷纷上前去慰问他:“只剩你一个人在幼儿园了是吗?怕不怕啊?”小男孩神气轻松、老气横秋地回答:
“没所谓啦!我在玩玩具啊!还有老师也在啊!”
我听了觉得很佩服啊,“处变不惊”这个词可以用来夸奖他了。
我自己就深刻地记得小时候那次父母很晚都不来接、只余我一个孩子孤零零地在幼儿园等待的彷徨心情。虽然也有老师在旁边陪伴,可分毫不能减轻我内心的委屈和惊恐。打小便平时很大胆地独自四处游玩的我,在那刻体会了思念叫“无家可归”。但当时的我却是默不做声,低头一直在铁门后拿着一只沙锤左右上下地摇,直到暮色中终于出现来接我的人。多年后的今天,回忆起那个沙锤,它已经是我生命中的一个象征。

说到幼儿园,似乎很多人都有关于那里的悲惨回忆:被老师虐待、被小朋友欺负、在恶劣的环境中受苦……就连我的同事,也曾心有余悸地说:要不是给老师送礼,就难保她的孩子不在园里吃苦。
于我自己,不曾有多少鲜明的“受苦”的印象。即便母亲曾经诉说过幼儿园里有过粗心甚至冷酷的某老师,有过凶恶、屡次在我身上打出瘀痕的某班长,我自己却并不太记得。如此看来,我天性真是宽和善良呢……
幼儿园啊幼儿园,除了那矮矮的椅子,装饰着彩画的墙壁,我都还记得些什么呢?
必不会忘记一块黄色的烤蛋糕。小时候我总是参加园里的跳舞唱歌活动,常常代表幼儿园出去表演和比赛。每次老师都会奖励我们小手帕,上面多数是印着蝴蝶的图案。有一次表演是与平常不同的—— 内容已经忘记,特殊的,是集会后老师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一块方形的蛋糕。是真正烘烤出来的、黄澄澄香喷喷的蛋糕啊,不是那家里放在蒸格上蒸出来的加了蛋的黄面糕啊!这对于我来说,真是太稀罕了。从剧院里出来已经是天黑,还下着小雨,似乎还有点冷,但我都不在乎了,我的小小的心,都被那芳香的蛋糕所占满了。
常常会记起的还有移动着的、湿漉漉的沥青地面。每到雨天,父母会把我装进自行车的雨衣里带着。我坐在放置在自行车横梁上的藤椅里,一路低头看着移动的路面。沥青路面上的小颗粒不断地出现与后移,成了断断续续的灰白色的线。雨声打在雨衣外,湿了路面却不能让我沾上哪怕一点,父亲(或母亲)的身体离我只有几厘米,我的眼前就是不停出现与消失的“线”。世界在那一刻很简单,很小,也很有趣。这一幕情景,在我的幼年记忆中也莫名地深刻,延续至今。现在想来,大约那样的空间体验,既狭窄又开放,既新鲜又安全,色调单纯而明净,因此让我印象深刻吧。
我还记得自己进幼儿园时因为短发,在第一次上厕所的时候被老师拦住,说:男孩子不能去女厕所!之后委屈地回家诉说——其实这也算悲惨记忆了,现在看来。
以及,那小小的自己坐在板凳上认真学画画,线条上上下下地折,下面划一横线,框里填上绿色,就是草。一根竖线,旁边两个椭圆,顶上一个大圆,大圆周围几瓣半圆,那就是花。
慢慢地想,发现自己记住的往往是零星的片段、局部的没有前因后果的特写。除此之外,我对幼儿园中的“人”没什么具体记忆。一般人,多数会记住和他们很要好或他们十分讨厌的对象。我是个奇怪的孩子么,既不记仇,也不记亲。这是冷漠、过于自我;还是天性“淡泊”;或者更热中于寄情于物呢?……
那些留在虽然幼小却情智初启的心灵里似是不经意的一些印象,也许暗藏着独属于我个人的生命密码呢……

 短评

【50:40版本】其实成人看孩子是一件很不公平的事,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他们也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只是有样学样而已,这种不平衡的缺失只有他们长大后在下一代身上才能弥补。愿孩子的心都纯净无比,孩子的生活都能无忧无虑。(大学时儿童心理学老师给我们看过孩子访谈的部分)

9分钟前
  • 狷介有乌青
  • 推荐

“爱,就是我把你抱着”

11分钟前
  • 还行

除了难看的带下划线的小标题以及难看的片头名字体,同样不明白为什么单独采访的小朋友几乎全是小男孩。- -,(我常常在想这个片子究竟在表达什么,因为更多的我看到的不是孩子们身上与生俱来的东西,而更多的是在成长过程中耳濡目染的大人们和社会上的各种“德性”而对他们的影响!真可悲。)

16分钟前
  • 如花就是小妖
  • 还行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能唱出“I love you”,却觉得“我爱你”是恶心的话、说不出口?为什么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就会被冠以“害人”的罪名而无法为自己辩护?为什么孩子会去憎恨没见过、甚至不确信是怎么回事的“日本鬼子”和美国人?

19分钟前
  • 理想多钱一斤啊
  • 力荐

很不错,有现实意义,摄影构图很美,基本五星。

24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力荐

简介说的挺好的,除了被孩子的天真无邪打动之外,一些大人和外在环境所强加的价值观已经印在孩子身上了。他们不知道去辨别,只是吸收,然后长大了也便忘记了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么一道记忆。如果让8年后大班毕业已是初中的孩子们看自己,可会突然湿了眼眶,还记得当年的四季朗诵,还有勾手指约定的眼神么

29分钟前
  • Strelizeia
  • 力荐

我一直认为 没有解说词的纪录片才是好片。。这是张以庆最好的作品 他用14个月的素材带剪成了没有尿点的70分钟 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过去 让3岁半的非非看到他自己的现在

32分钟前
  • 周鱼
  • 力荐

太好看,完全原生态,教育心理学读本。简直是面凸镜,折射出整个中国社会与中国人的面貌。“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可有些自小已丑陋的面容与话语,让人心中一凛。看一看,就怀疑中国二十年后也不会大变。哦哦,最感人是那呼唤妈妈后,一瞬间黯淡下去的小眼神吖…让我真想回到小时候被爸爸接幼儿园的一刻

35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张以庆说,“或许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幼儿园》是一则成人寓言。说童年是美好的,只是成人的一厢情愿;说孩子是单纯的,也只是成人的一种预设。《幼儿园》让我们在孩子身上看到成人社会。对于下一代,我们并不了解。

36分钟前
  • 喻鸣
  • 推荐

一半是天使 一半是恶魔 尽是真

39分钟前
  • 哪吒男
  • 力荐

“看上去很美”的真实版 看后让人会心一笑 因为生活在shzy国家的我们大多都是在这种类似的环境下稀里糊涂地长大懵懵懂懂地随着社会摆弄,渐渐失去自我却浑然不觉,然后老去…可悲又可叹的人生..而我们再也不回不去那个没心没肺的年代 再也无法把悲伤的歌唱得那么无忧无虑 我们青春的小鸟一去不再复返…

42分钟前
  • 猫龟🐌
  • 推荐

我们是在怀疑啊那本就自己的童年,谁都感觉单纯来的直接喜怒发的纯粹可为毛都不愿延续了。如果你记得那孩子焦急等待的模样那我说人生来就孤独你一定承认如果你记得死抓衣角不放嚎啕大哭的孩子,那我说人无论走多远其实都为了回家你也一定点头。如果你记得顽皮女孩被训斥那我说天性早被既定规则给扼杀.

47分钟前
  • 力荐

幼年时期所展现的属于人类那些毫无保留而纯粹度极高的悲欢、爱恨、善恶、愚蠢和智慧,其纯粹、强烈和直接的程度让我无法直视。第一天的分离焦虑撕心裂肺的哭,和最后毕业照上熟悉的坐姿——只想要忍泪唱起那句歌词:“不要走,大钟即使敲响你别放开手。”

48分钟前
  • 力荐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差劲的幼儿园,但是只有从很差劲的幼儿园升入很差劲的小学才不会有心理落差,我们的服务都是配套的

50分钟前
  • 王xx
  • 还行

其实这部高分纪录片挺差劲的,可以说浪费了大好题材,甚至后来让人感觉一切都是事先安排好的摆拍。但我却很喜欢它,相信小时候上过幼儿园的八成可以从中找到共鸣,孩子的世界也和成年人世界一样,从小就是各种虚伪欺凌假模假样杀鸡儆猴。天朝的环境莫非真的适合赚钱,不适合抚养孩子?★★

52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较差

因为王菲的推荐,终于看了完整版。。。小孩的世界没那么简单,大人的世界没这么复杂。。。还有,武汉。。。

53分钟前
  • 肖浑
  • 力荐

“你爸爸是做什么的?”——“警察”“当警察要做什么?”——“收钱”“收上来的钱怎么样了?”——“给领导”

56分钟前
  • 柳无码🌈
  • 推荐

众生相从幼儿园就开始了~

57分钟前
  • littletwo
  • 推荐

哭的闹的打的骂的听话的调皮的恨的爱的,其实就是我们自己。幼儿园,一个提前的成人世界,一个微缩的世间百态。

1小时前
  • 花儿果果
  • 力荐

---------“请你们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中国儿童的批量制造

1小时前
  • 格子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