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

传奇字体

记录片英国2007

主演:Michael BierutNeville BrodyDimitri BruniDavid CarsonMatthew Carter

导演:加利·哈斯特维特

播放地址

剧照

传奇字体 剧照 NO.1 传奇字体 剧照 NO.2 传奇字体 剧照 NO.3 传奇字体 剧照 NO.4 传奇字体 剧照 NO.5 传奇字体 剧照 NO.6 传奇字体 剧照 NO.13 传奇字体 剧照 NO.14
更新时间:2023-09-16 11:09

详细剧情

  由独立制片人导演Gary Hustwit执导拍摄的纪录片《传奇字体》,讲述了Helvetica字体从起源诞生到它的特性和影响力,影片访谈了不同时期的老中青三代设计师,畅谈这款简洁、直接、醒目的传奇字体背后的故事。  1957年,新字体Helvetica由麦克斯·米耶丁格和爱德华德·霍夫曼在瑞士Münchenstein的哈斯铸造所作为排版铅字制作。新的工业化时代正在来临,这种容易辨识和阅读的字体形式更适应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业化生产的需要,很快风靡世界。2007年,Helvetica字体诞生满五十周年。Helvetica字体已然存在于我们随处可见的任何一处角落,几乎成为了工业文明和机械化的象征。

长篇影评

1 ) 其电影、历史、细节及语录

在6个月前还不知Helvetica为何物的我,忽见各大知名设计资讯网站上关于Helvetica50周年庆祝的系列宣传,方晓得这大名鼎鼎的typeface是平面商业广告的业内“标准”,sans-serif字体的典范。一个字体,为什么值得业内外如此广泛的关注,这部电影里自有答案。

大体总结起来,Helvetica50年的历史经历了现代化的拥戴,叛逆的后现代的反驳,和现代人不同观念的洗礼。20世纪50年代的字体设计师,觉得他们有责任有义务为社会大众设计一种理性的、易于辨识、充满现代感的字体。因它与serif字体的强烈对比,人们似乎在一夜之间便接受了Helvetica的简洁、干净、利落、现代。然而,流行总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更何况是风口浪尖上的角色。时代变了,人们的审美喜好变了,Helvetica的霸主地位也遭受到后现代的强烈震撼。话说回来,无论你觉得Helvetica是食之无味的垃圾食品,还是简洁理性美的化身,“只要在你的传单上,用同一磅大小的Helvetica Bold,它看上去都是挺不错的~”

--细节与语录--
"Helvetica是完美的...好的字体,不仅体现在有墨迹的地方,更体现在它的空白之处...像美妙的韵律"——Massimo Vignelli
"Helvetica无处不在,让人察觉不到它的特别存在。它就像空气、重力,一样自然...当任何一种东西被用滥了,它都会显得枯燥乏味。"——Michael Bierut
"没有限制我们什么都做不了。限制越多,我们越开心。"——Manuel Krebs and Dimitri Bruni of Norm
"Helvetica没有表现力。无论它写的是什么,就像一个很平凡的人在那里很平淡地say Hello一样。"
——David Carson
"Helvetica总是让我记起我凌乱的房间,它就像我妈妈一样,总是在提醒我该去打扫房间了。"
——Paula Scher
Paula Scher在访谈中多次抒发了对Helvetica的不忿,甚至还跟她的政治观点挂上了钩。她认为使用Helvetica的都是支持越战的,同时在当年的一个封面设计上,以支持各州里根的票数,来近似该州喜欢Helvetica的人数==b 当问及Helvetica对伊拉克战争有什么影响时,她笑言就是Helvetica惹的祸,意思貌似是这些人都是战争爱好者。。。
"我认为,有些美的东西不该被糟蹋了(shouldn't be messed up with)。"
——Michael C
他是Helvetica的爱好者,在回答时,他的猫(啊~ 好漂亮啊!很想知道是什么品种呢~)也不时地闯入镜头,还秀秀它漂亮的尾巴~~哈
接下来,就是我自爱的字体Tahoma和Verdana的设计师Matthew Carter啦~ 他讲的那句“你是字体设计师?我还以为他们都死了呢。。。”特逗。相比起Helvetica,Tahoma和Verdana是sans-serif的后起之秀,随Windows95版发布(不得不服MS在人机交互、界面设计方面还是很有远见的...)。个人最爱9pt的Tahoma,看文本很舒服,如果看代码的话,五颜六色的,更舒服~

--关于电影本身--
Indie风格的纪录片,与大厂牌的作品风格迥异。BBC拍摄的"Are you sitting comfortably",一部讲述座椅设计近百年历史的纪录片,应算是后者的典范。有趣的情节设计、角色扮演,为纪录片加了很多调料以杜绝干涩无味;制片人在片中游走四方,还有画外音的旁白,都为影片穿针引线。于是,当我惊异于"Helvetica"中丝毫没有露面的访问者(甚至连他提得问题都难以辨认==||)之时,也诧异于影片的连贯和流畅。虽说画面的剪接和音乐的搭配功不可没,导演用受访者的回答来讲故事的设计更是巧妙。

P.S.影片完整的看了一遍,又拖动着确认了一些细节。另外,由于观看的是无字幕版,难免有误,欢迎指认~

2 ) 字体还是那个字体,变的是时代

2007年时拍摄的,采访视频里可以看到他们用的苹果电脑都是超级老款,当时是为了纪念这个经典字体的诞生50周年。倒是很好奇又过了整整12年,平面设计又继续突飞猛进地发展,来到一个更被重视、更民主化的高度——如果现在重新再做采访,会是什么样的。(内心也想说,虽然自己做设计掐指算来已经9年,但一直在产品经理的角色徘徊,现在倒是有机会倒回去去研究看看平面设计,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积淀到自己来评论梳理下12年间对于字体的使用。)

片子最核心的就是采访了很多人,很明显表达了不同的声音。在历史发展中,字体还是那个字体,不同的设计师、不同的设计结果,全都是时代的产物。中心是围绕着一个字体,但其实何尝不是对于生存、生活的核心理念的沿革及撞击的体现。

很认同片尾设计师们共同的观点,工具只是让你更有效率、但是创意、眼光、感受力这些东西依然还是核心

(设计的理念,这个idea或者concept是最重要的,当然用户研究、用户测试,这些都是帮助你调整的方式,但是只有核心的理念与用户的需求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助力产品,绝不是一味迎合用户、失去产品自己的方向。*又额外想到的,什么时候真应该把柏拉图的理想国里的那个idea拿出来说说,和concpet design结合在一起思考下。)

所以不论这些设计师对于这个字体的观点如何,他们至少都有自己的观点、自己的出发点,以此来立足、找到适合的项目和用处,这就够了。没有谁对谁错,那些反对Helvetica的设计师的论点无法就是反单一化,有反对质疑的声音就是一个健康的状态。秩序和无序就像阴阳相合,连小孩子在看的《小马宝莉》里都有一个角色就是“无序”(Discord),到了印度教更是把毁灭之神湿婆推为至高。所以这些质疑的声音绝不是在否认Helvetica本身的神话,而是起到了一个正常的多样化平衡的作用

回到这个传奇字体本身的故事线索。

诞生

50年代平面设计的主题词就是现代性 (对于”现代“的定义,记得在一本关于犹太人被迫害的历史的书中看到过有关的现代定义,德国人要求犹太人都现代起来,开始变得高知,当医生或律师或艺术家。所以什么才是当时所谓的“现代性”,之后可以另开一篇来写)。

战后,设计出现了理想主义Idealism、设计师有很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让社会更开放、民主运作更高效平稳,于是出现了“瑞士风格”或者“国际主义风格”。当时的时代呼唤一个理想的字体(rational typeface),可以用于各类现代的场景,比如标识系统、企业CI(corporate identity)能以清晰明了的方式来呈现。

到了1957年这样一个顺应时代背景的字体出现在瑞士一家名为Haas的字体厂里。老板(Eduard Hoffmann)和设计师(Max Miedinger)两个人配合完成。老板有很明确的vision,要现代,他选择在一个老字体Grotesk的基础上给出很多建议、方向和想法,比如某个字母的高度、粗细、结尾。

原本设计完成的字体名字是Die Neue Haas Grotesk,就是“由Haas厂设计的全新Grotesk字体”。因为Haas被德国的一家公司(Stempel)收购、Stempel又被Linotype收购,所以Linotype作为最终的拥有者出于推向市场的考量(当时主要是卖给美国市场),想用Helvetia(拉丁语“瑞士”),因为当时瑞士的平面设计也是很出名的。不过瑞士的两个人觉得用一个国家的名字不好,所以最终变成了Helvetica(意思是“瑞士的”)。

这个字体到达如何地好,片子介绍的比较玄妙,估计真的要细细研究才能领略到。就像设计师Paula Scher所说,“当你越接近的时候,你就越会欣赏当它是terrific的状态。” Mike Parker提到了对于字体负形的关注(negative shape),字体内部和外部空间的关系,这些空间把字母结实地锁定在一个矩形空间。另一个要表达这个字体很完美的人是字体设计师Matthew Carter,在90年代他为微软开发了适合屏幕的字体,主要是Verdana和Georgia。他介绍了如何设计一个字体,一般从h开始,serif或者sans-serif,然后是o(h是直线字母,o是圆形字母),然后是p(一半直、一半圆,并且是向下的)。就这几个字母,就可以衍生很多。然后就开始把字母组合在一起成为词来做测试。他提到了Helvetica在a的弧形,C、G等字母的结尾的角度等细节,他说如果是他都不知道如何改进、实在很完美。

一骑绝尘

一推出就被设计师广泛使用,MUJI,BWM, Toyota,Target,Nestle,Tupperware,Lufthansa、SAAB、Northface、FENDI、GAP……

拿设计师Michael Bierut的说法:如果看看50年代的宣传册,各种奇怪形状、手写字体的土气宣传册。然后到了60年代的CI设计公司,就是crisp white paper,干干净净用Helvetica印了大大的名字,thrilling!这就像从沙漠出来满嘴是沙、这个时候有人递给你一个清澈见底、令人精神一振的冰镇纯水,把历史包袱全抛掉了。

60年代的设计界教父Massimo Vignelli展示着他为AmericanAirline(美国航空公司)设计的logo,仔细表述着怎么把两个词连起来、用不同颜色做区分。那么多年依然没有改过CI。因为经典。他还玄妙地提到了黑色字的间距,类比是音符之间的停顿;他反对将字体作为表现力的方式,用字来写”狗“,不需要看上去像狗,更不需要让这个”狗“汪汪叫。

另一位泰斗的代表是来自荷兰的老爷爷Wim Crouwel,邮票、通讯录的封面,简直是代表并奠定了这个国家的设计风格。他认为,字体排印就是创造秩序,喜欢Helvetica的“中性”,本身不包含意义。意义来自内容,而不是字体本身。

而他代表的就是Helvetica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广泛应用。Helvetica就像空气、无处不在,已经成为默认字体。在各种地铁、垃圾桶、指示牌上被广泛使用。“就像是乳白色的墙漆。”

从政府角度,他们也希望自己看起来更亲切、透明、可靠。NASA的登月计划的媒体宣传全是用Helvetica(导演Stanley Kubrick的科幻电影也用了这个字体)。比如美国的EPA的表格全都换上了Helvetica的字体。

“当然不一定真的是这样,但可以看起来是这样”。 Neville Brody表示,同样的信息用不同的字体表达是完全不同的感觉,人们看到之后的瞬时emotional反应是不同的。字体在传达中、是终极武器。广告中的字体使用也决定了看者的反应。看包装,字体的secret spell神秘魔力。

Helvetica成了一种badge,用了它就是进了一个俱乐部、在昭示着我们是现代化社会的一部分、我们有共同的理想,我们圆润不会造成危险。这个字体其实也像是在说:所有问题都会被解决、可能这些问题都不存在。好像要显得自己clean,official, efficient,就要用这个字体。

这正是因为这一层隐患,到了70年风向就改变了。

反对

Helvetica变成了沉闷、标准化、全球化的代名词。Helvetica成了和巨大的、面无表情的东西相联系。纯粹的例行公事。

70年代开始出现了反对同一化、乏味的运动。

第一个反对的声音来自Erik Spiekermann(一个说话很快、很有个性的德国大叔,1991年设计出来Meta typeface)。他承认Helvetica适合了当时的需求、但之后成为苹果的默认字体(微软照这样子弄了个Arial),成为了“默认”。

他觉得瑞士字体把每个字母都做的很统一、就像军队一样。他强调每个人都有个性。每个人有独特的书写,不同的韵律、节奏、对比,可能易辨认性稍差,但是有个性才有趣。就像万宝路很远就能被认出,因为它始终用了一种字体(Neo Contact),使这个字体变成了它品牌独有的。他毫不客气的指出Helvetica有缺陷:它周围需要留有空间、要很多空白然后才清晰,如果很细很小,那就是噩梦。

Josef Muller Brockmann认为,Helvetica会让你做一些事情,因为这个字体本身的特性。(所以不能真的说这是一个极为中性的字体)

另一位反对者是一位女设计师Paula Scher。很喜欢她说的:你开始从事设计,你也进入了历史上的一个坐标点、但却不自知。通常你不知道之前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为什么发展到这一步、当然更不知道未来会怎么发展。

她大学时,一个方向是Helvetica所pervasive的corporate CI;另一个方向是唱片封面等,图钉工作室(Seymour Chwast,Milton Glazer)对她的影响。当老师引导她去手画字体,才让她恍然大悟,原来字体排印也可以有个性personality,就像画画一样。可以成为独特的韵味、媒介。因为身处那个时代,她的设计就是要远离orderly,clean,smooth。

Stefan Sagmeister是另一叛逆的例子,觉得查找字体不好玩,手写字体。

还有,David Carson(很喜欢这位说话的风格),在Raygun杂志上做了很有实验性的尝试。他不是科班出身,只是做自己喜欢的。他也不是有意要破坏什么现代主义,他要到很后面才知道有这么些的词。他的设计方式比如就是让音乐带着他去往某个方向,就做出了amazing的东西。

其他的实验性设计师还有Emigre,Fuse, Nevilly Brody等。

(感慨小时候看到的、青年时候被影响的、想要反抗的,都是塑造你这个人的;你的角色、你的任务、你的mission都是和时代背景有关的)

看了那么多离经叛道的设计师,再来看看Massimo Vignelli老爷爷(前文提到的美国航空公司logo的设计者)。他公司的名字Unimark,“始终一致的表达”。当他看到这样expressive,subjective,狂放的、irrational way

这不是barbarian站在门口、而是已经直接横扫夺门而入。

老爷爷的评论是,“年轻一代喜欢追逐迷幻剂一样的字体”。80年代,他们的思想一团混乱,被“后现代”所毒害,就像无头的鸡到处乱窜,用一切所谓“不现代”(反对“现代化”)的字体。他们不知道他们在乎什么、只知道他们反对什么。他们就是反对Helvetica。

(*又回到了什么是“modern”,以及延伸的一系列post modernism的主义的定义甄别。功能主义+实用主义;但现代主义最一开始的dadaism,futurism,都是有其颠覆性一面的、有辩证的一面。功能实用都是后面的)

不过总而言之,在那样一个后来被称为“垃圾时代”的时间里,大师开始的东西全都打破了,一切残破不堪。到了90年代末就是回归,但用全新的理论来支持自己。

重塑

当然全新的理论是什么并不清晰,片中只是用一些新设计师的观点来提供观看者新的视角。

比如片中采访了出生在70年代的荷兰设计Erwin Brinkers和他的伙伴们,他们这样的新生代是和Helvetica一起长大的,从小就是看着用着Wim Crouwel老爷爷的设计作品,“就像母语一样”,没有那么反抗,已经在血液里。

他们觉得挑字体是很费力的,而且对于Helvetica被视为global monster,不以为然。

“对于全球化、标准化的危险,我们也不觉得,因为相信每个人都有自我调整的能力。”这句话说得好,有的时候反抗者太杞人忧天,认为自己是审判者、救世主?

“我认为,在字体间距中体现国家个性,丝毫不亚于字体本身。”

另一个例子是Michael C Place,他也不是传统的字体设计师,就是做自己觉得对味的东西。他很享受让Helvetica用不同方式说话。

(感觉不是传统出身也是一件好事,不用管那么多讨论、不用因为别人用太多而不用,而只是忠于自己,自己觉得漂亮美好的东西)

最后的收尾总结,又重申了这一观点:“你发现自己永远是时代的孩子、你无法跳出自己所处的时代”。的确回顾诞生到无处不在再到秩序被打破和重塑,每一个时代的设计师都有自己的母题。

而联系到我们每一个普通人,当我们可以使用各种设计工具、门槛大大降低时,当在社交网站里定制个人的资料,可以随意改变背景、加入图片、选用照片和字体时,图形表达已经成了表达你自己的一种方式,这些都表明了你是什么样的人。这还是一个不错的结尾,点到和每个人的关系,引得我们思考你会选择什么字体来表达自己呢?

3 ) 对艺术设计窘境的爱与恨

《Helvetica》算来应该是地球上第一部专门给某个字体拍的纪录片,不知道后面不会不含有类似的字体纪录片出现,我想几率为零。毕竟没有哪个字体会像片中主角Helvetica一样在全球范围内有着如此持久的影响力。

出于人们对Helvetica的过度关注以及自己本身对它的兴趣,Gary Hustwit就拍了这么一部影片(Hustwit之前在02年拍摄过一部纪录片《I Am Trying to Break Your Heart》,中文译名:《我在试图让你伤心》,将镜头对准了美国民谣乐队Wilco和其背后的音乐行业,记录了Wilco的专辑Yankee Hotel Foxtrot'诞生的艰难历程,影片公映后大获好评),而借助这部影片,Hustwit把话语权交给了片中的那些大牌设计师们 (Erik Spiekermann, Matthew Carter, Massimo Vignelli, Michael Bierut, Wim Crouwel, Hermann Zapf, Stefan Sagmeister, Jonathan Hoefler, Tobias Frere-Jones等人悉数登场)。

通过全片,设计师分成了两派:一派力挺Helvetica,认为Helvetica是设计理念的一种重大突破,而另外一派则猛烈抨击认为Helvetica反映除了设计界的一种循规蹈矩和因循守旧。自Helvetica出现之后到现在,成了设计师头脑中默认的字体选项,从这个侧面看来,Helvetica的流行的确是设计平庸的一种表现。而当(企业形象)设计全部依赖某种字体来体现其设计理念时,更是如此。当然Helvetica大行其道也的确说明了它本身的实力,一种结构简洁,没有任何国别身份,没有任何地理感知的中性字体(不像Akzidenz Grotesk, Akkurat),任何人,任何企业都可以通过Helvetica传达出自己的声音。这也就必然导致了Helvetica被过度滥用。在国外,Helveltica目前是处于一种较尴尬的境地,而在以后的日子里,就如同一个行将没落的王朝。

不过在国内,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客观上由于国内typography和type design和国外有着极大的差距,许多人或者说很多人都对Helvetica不是了解(不知道Helvetica和Arial的区别),在设计论坛上,很多人都苦苦寻找Helvetica。对于他们来说,对Helvetica可以说是一见钟情。可以预见,即使Helvetica在国外如同Optima(世贸中心纪念馆再次让Optima重新焕发了一丝生机)一样过气,失宠,在国内设计界会依然受宠。而这种受宠会依然继续延续着国内的typography,type design,设计和国外的差距。

Gary Hustwit把《Helvetica》拍的如同Helvetica本身的气质一样,有着那种中性,有时是一种宁静,虽然激烈的争辩使得影片火药味十足,但精心选配的背景音乐和画面完美结合,相应冲淡了这种味道,让影片始终处于一个平和舒缓的节奏,如果单看画面和聆听音乐,犹如跟着一个字体导游游历各个国家。不失为一种惬意的享受。

PS: 现在字体传记电影已经过气了,那现在流行什么?现在流行的是玩转凸版印刷音乐视频(letterpress music video)。

PPS:在<>之前,也有人给Frutiger拍过电影,不过影片成了个人宣传了.

4 ) 由人们对Helvetica字体的态度想到的

电影中很自然的分为3派:
第一派是Helvetica的忠实拥护者,有大多是些老年设计师,他们正当年的时代还是活字筑排的年代。他们坚持Helvetica是最好的,其他很多字体都很烦人。他们认为最好的字体是让人不会特别注意到字体而直接看到其内容。
第二派则是以大卫卡森为代表的设计师,他们认为Helvetica是无个性的字体,不能通过字体属性来获得对文字含义的认知。他们认为Helvetica太无聊了,有个性的字体才是王道。
第三派则是新一代的设计师,他们觉得有限制是好事,不需要太多的困惑于如何选择,他们更注重效果。

实际上,这不正是从包豪斯的现代主义开始到现在整个设计发展史么?

包豪斯现代主义的那代设计师,是一批强调规范、简洁、没有过多的话语的设计师。而后来人们看遍了这些没有情绪的冷冰冰的设计后,厌烦了,于是出现类似于大卫卡森这样个人主义极强的设计师,于是时代进入了后现代主义阶段。个人主义风行,大家都疯了,过分的强调个人意志,过分的张扬个性,导致大家都很头疼,人们于是又开始反思,这便是第三派所代表的言论。他们觉得不管代表普遍原则的东西还是个人意志的东西,都无所谓,相对来说普遍原则的东西更能直接起效果,不需要过多的选择。

我们大致可以将Helvetica和其他个人意志较强的字体比较一下,得出如下结论,Helvetica实际上是一种带有普适性、通用性、国家意志(政府机关用之,让人产生信任感)、高效性(大企业用之,让人产生高效感)、社会意志等属性的字体。适合用于给人效率、信任、强势、规范等效果的地方,带有更多的包容性,因为形式太为人所常见,也最符合人们都习惯的审美感受以至于容易让人们不去过份关注字体而沉入到文字所表达的内容里。

而其他个性字体,则更多的是体现个人意志、叛逆、独树一帜、不拘教条的属性。适用于激起人们注意、标示自我属性、突出个人想法等场合。

实际上不管是哪种字体都有适合使用的地方,不管Helvetica还是其他字体都不能说在所有地方能代替对方,字体本身也没有对错的问题,“真正的对错”是字体是否与使用的地方相匹配。或者说,字体本身没有好坏,好坏在于你怎么用。

最后感谢snl、Alex、colourphilosophy、jjgod和cognito为这部伟大的电影(引起更多的人对字体的注意和思考,让人可以反思字体设计和整个设计史)所作的中文版字幕。

5 ) 世界上的两种声音

世界上评判一切事物总是有两种声音,幸好这个片子不是将一个观点拉向极端,幸好不是要给这个经典的字体一定要套上什么标签。这是值得庆幸的事。二元世界的事总是存在正反两面,我们最需要的是尽可能跳出来看待它们。
关于字体,不管是中国还是世界,总是很在意负空间,关注负空间,间距的实际意义到底在哪里,和印象有关?
设计中总是存在两种声音,一个是要秩序,一个要混乱;一个要经典,一个要个性。我还没真正理解。跳出来看,到底会看到什么。就目前接受的信息是,商业设计必须让人看懂,而活在自己世界里的艺术家会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和世界述说,不冲突,不过商业是面对所有人,不可否认,世人已经太过焦虑,不大能明白艺术家个性化的阐述,所以有这种经典秩序的字体大行其道,有了这样的环境,HELVETICA才有了生存并大行其道的环境。不在于它的好还是坏,只是时代的产物,是所有世人的要求,是所有世人共同创造的产物,它就这么出现了,存在了。包括那一小拨看起来混乱的字体和平面设计,也是现今时代的产物,也是遵从了世人的内心混乱而产生,只不过是借由设计师的手设计出来。设计师的设计作品是他所处环境的反射,是他对周遭事物,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折射产物,即便用他本身的设计方式和语言来表达,不可避免,他本身的思考方式也会受到空气中多数人的思维意识的影响,这种影响有的是直接的,有的是促使它向相反的方向走去。
设计师做商业设计,需要用到自己的思考方式,但就着现今的社会通用思维方式,是要有思维高度,实现时却是需要降低并简化多元性渠道。不然面对多数人做的设计,没人能看懂,也就失去了设计的意义。我们要将客户当白痴看,是大多数情况下的设计思维方式之一,需要秩序来表达,所以我目前做的方向也就是这个。而我也很疑惑这样的设计看起来干净,功能感强而有力,但到底最后对结果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到底是视觉设计影响了商业,还是一个企业的本身赋予了视觉表现的内涵。世界500强的标志都是趋向于质朴,都是企业的本身赋予了标志的内涵。但同时另一种声音也强调视觉营销对于营销的重要性。正如片中所说万宝路的logo如果变成了HELVETICA,那么很容易不被人辨识,那是多年来的视觉印象。所以总有矛盾的地方,需要在它们中间找到平衡。而且随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概念,商业思维应该更多元化,根据不同的人群来设计是个梦想,这个梦想需要企业家们的思维觉醒,也要负责人的教育工作者的培养,只是愚化同质的思维方式太多,不知什么时候能到那一天。
再回到日本人做的实验,关于水的实验,水知道的秘密。所有的艺术形式本质都是一样的,人们已经太浮躁,有很久都不研究哲学了。水在零度的时候结晶,形成雪花的形状,一个很神奇的实验,当给水看一副很美的画,或是听一首经典的交响乐,这杯水在结晶的时候,就是形状有规律的,形成的雪花图案是很有秩序感的图案;而给水听一首摇滚乐,那么形成的雪花形状是破碎的,混乱的。如果可以,我宁愿跳出来看。不去选择正面和负面,世界需要两种声音,两种画面,除非所有人都能跳出来,那我们就不存在于现在的二元世界了。但做设计的时候,我必须跳进去选择其中一个方向,因为存在社会关系和面向群体的关系。所以就这样,我们其实很幸苦,一面想跳出,一面被拉回去必须选择一边,站好边后,又必须找到倾泻口,比如听听摇滚,看看恐怖片来找找平衡。除非我飞跃红尘外。

6 ) 设计师着一种强列的社会责任感

一个人看完了80分钟的Helvetica的纪录片,因为片中都是一些设计师前辈级别的,讲的东西都很非常的有鉴解,也是因为自己的英语比较拙劣,要看懂还真的是不容易,中途一直占停才能真正理解他说的意思。
感觉电影中主要写的就是关于不同设计师对Helvetica这款字体的不同看法以及一些争执,他们说的,分开来听时每个人都很有道理,但其实大家讲的也有许多共同点,只是角度不同罢了,并没有人彻底否定这款字体的实用性能,和整体美观,只是在不同的领域和场合下会给人不同的想法。
完全机械化的字体,虽然没有人文的气质,但这正式在走向现代化的人们对易读性更高的向往。清晰,明确的传达现代信息,正是所有爱简解,爱享受的人们所追求的。
很多设计师觉得 字词应该具有一定的表现力和感情,要有词的感情,Massimo Vignelli则觉得字体不应该有表现力,因为字词本身就应该有自己的意思了。而我则觉得,不是每款字体都是一个扳子,还是要看最终试用于哪里的地方,不是每款字体都需要感情,也不是每款字体不需要表现力,例如人文一点的字体就可以加入一点感情和气质,而机械的比较中性的字体就不那么的需要那些,这完全取决于怎样的用途而已。
50年代 瑞士风格的Helvitica是所有热爱现代主义的普通人和设计师所喜爱的,它不但清晰的传达了社会信息也让视觉上显得极为干净和富有美感。
然而在那个时期人们铺天盖地的乱用这款字体不但让社会看上去毫无人文的气息,也更是侮辱了这款完美的字体和扭曲了Helvetica设计使用的原本意义。重新审视了这个误区后,它应该得到它原本的光辉,应此Max Miediger和Eduard Hoffmann的成功是被大家所认可和尊敬的。
我觉得,所有的争执 其实都取决于设计师本身心理有着一种强列的社会责任感,设计中有争执才会不断的前进。

7 ) Helvetica:一个字体的是是非非


如果不是专业从事平面设计,恐怕知道Helvetica的人实在寥寥无几。这件事情很有思考的价值:几乎每天,我们从睁眼开始就要面对的Helvetica,却很少有人真正认识它,了解它。
作为全球影响力最大的字体之一,Helvetica刚刚迎来50华诞。为了向这项改变了平面设计半个世纪面貌的创造致敬,英国导演Gary Hustwit特地拍摄了一部名为《Helvetica》的记录片,将这款字体的前生今世、辉煌寂寥都浓缩在短短80分钟里。影片结束的时候,当观者再抬眼四处张望时,会发现我们已经很难找到一个没有Helvetica驻足的角落了。

这种全世界使用率最高的无衬线字体,是瑞士的Haas Foundry公司在50年代推出的代表作之一。当时 “国际字体风格”( International Typographic Style,也称为“瑞士风格”)十分受欢迎,其中的佼佼者是Josef Muller-Brockmann 在1896年推出的Akzidenz Grotesk——一款已经有半个世纪历史的无衬线字体。为了和Akzidenz Grotesk 在竞争市场份额,Haas Foundry希望能设计一套新的无衬线字体。于是Helvetica应运而生。它是由设计师马克斯•米耶丁格(Max Miedinger)和爱德华德•霍夫曼(Eduard Hoffmann)于1957年设计的。当时米耶丁格和爱德华德在瑞士哈斯铸造所(Haas’sche Schriftgießerei)将其作为排版铅字。这种字体最初的名称是“Neue Haas Grotesk”,意为“哈斯的新无衬线铅字”,后来被哈斯的德国母公司斯滕佩尔(Stempel)在1960年改为 Helvetica(为“瑞士”的拉丁文),使其更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
因为Helvetica字体的设计简洁中性,几乎不流露任何多余信息和情感,它在60、70年代风靡一时,被广泛用于全世界使用拉丁字母和西里尔字母的国家。当然,同样的风格后来也被移植到希腊字母、希伯来字母和汉字。Helvetica大量出现在标志、电视、新闻标题以及无数的商标中, 如3M、美国航空、American Apparel、BMW、Crate & Barrel、德国汉莎航空公司、Fendi、Knoll、英特尔、无印良品、雀巢、松下、Parmalat、SAAB、三星、Staples、Target、Texaco等,数百间企业的标志都在使用Helvetica字体。
同时,Helvetica字体清晰规整、易于阅读的设计,让它成为很多政府部门和公共设施的标准字体,因此拥有了更高的辨识度。特别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当设计师Massimo Vignelli 为纽约城地铁设计了标识系统和地图后,Helvetica就几乎垄断了政府部门的所有Logo(以至于有人认为使用Helvetica的人都支持越战,在设计界甚至遭到过抵制)。加拿大政府的联邦认证制度(corporate identity program)使用了这个字体及其各种版本,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将其列入最早的馆藏字体。Helvetica还是苹果操作系统的默认字体,微软常用的Arial字体也来自于它,这也为其在平面设计中赢得了不少出镜率。
正是因为坐拥此等巨大的影响, 2007年Helvetica诞辰50年的时候,才有了全球范围的庆祝活动。伦敦设计博物馆举行了“50-Helvetica”展览,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推出了Helvetica 五十年(50 Years of Helvetica)特展,这部《Helvetica》自然也是献礼之作。
和Helvetica字体设计风格神似,这部纪录片的拍摄手法也是——简单、明了、规矩,易于阅读。全片以对Helvetica相关人员(涵盖美国,英国,荷兰,德国,瑞士,法国和比利时,老中青三代字体设计师,创意人士、评论家等)的访谈串起,穿插大量由Helvetica构成的广告、招贴,再辅以轻松明快的音乐,毫不拖沓的剪辑,没有一般涉及专业领域纪录片的艰涩,但务必让你随时都能接收到有关Helvetica的信息。认真看完八十分钟,相信你转眼就能分辨出周围哪些字是Helvetica。

Helvetica字体在世界范围如此受欢迎,它的优势自然不用多言,倒是影片中几位设计界大腕对它的批评值得玩味。David Carson 说:"Helvetica没有表现力。无论它写的是什么,就像一个很平凡的人在那里很平淡地say Hello一样。……一件东西可读并不意味着传达了信息,更重要的,并不意味着正确传达了信息。反过来讲,有些刚开始难以阅读的东西,也许表达了完全不同的信息并且值得读者花更多时间去参与。”Stefan Sagmeister的批评则近乎指责:“我对通常意义上的现代主义是失望透顶的。他们太无聊啦!我们拿到一份手册,它们都有着大量的留白,上面写着几行用Helvetica一类字体的小字、下面来个抽象的小LOGO、再配一副商务人士走路的图片……这些狗屁无聊透顶。”这些中生代的设计师,将对传统的反叛和颠覆视为己任,在他们看来,Helvetica毫无感情和个性,可算是最坏设计的范例。而年轻一代设计师的观点则充满着实用味道和去政治化倾向:“只要在你的传单上,用同一磅大小的Helvetica Bold,它看上去都是挺不错的。”
放下Helvetica字体设计到底是好是坏不谈,不可否认的是,它代表着战后一种全新的设计思潮,它和包豪斯建筑风格、欧普艺术等,有着浓重的血脉联系。尤其是欧普艺术,画家摒弃了传统绘画中一切的自然再现,用规则重复的几何图形来代替原本的具体形象,目的是为了达到视知觉的运动感和闪烁感,从而产生令人眩晕的光效应现象与视幻效果。不可否认的是,这种艺术形式深具野心。我们都知道,人对艺术品的欣赏体验与其受到的教育、人生经历等紧密相连,可欧普艺术却希望通过人类一致的感官和生理反应,达到对艺术作品的“无差别体验”。从某种意义上说,Helvetica字体要完成的任务,不也是“无差别”的信息传递么?相比复杂的手写体,庄重的衬线字体,Helvetica均衡、简单、冷静到缺乏感情的设计,正是为了让字体不至凌驾于内容之上,使读者全情投入文本本身。这是Helvetica的长处,同样也是问题所在。过分强调设计形式为内容服务,却忘记了形式本身传递出的信息,以及它有可能带来与观众的互动。设计最终沦为简单的实用主义,这Helvetica深为反对者诟病的最大弊端。
经历了反叛年代的沉寂后,Helvetica在新世纪重新焕发了青春,究其原因,却难免有些尴尬。风靡全球的互联网浪潮,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空间,人人都感觉自己似乎拥有无限选择权力的时候,却发现世界绝非我们想像般美好。选项固然增加了不少,但我们为决定付出的成本也成直线上升。在“速度决定一切”的前提下,简单明了,不带任何倾向性,又不会产生歧义的Helvetica,就顺利成章地成为最经济可行的预案。更可怕的是,这种操作系统的默认字体,经常会有意无意出现在大众视野中,长时间的视觉轰炸后,你还能确定自己的选择中又多少是经过主体思考而来?尤其是在中国,传播业各个环节还显稚嫩的大环境中,选择“默认”,似乎永远是最安全的……
就像影片里那纷繁缭乱的蒙太奇一样,如今,周遭的Helvetica实在太多,传递的全是关于现代化的种种信息,无疑让正朝这个方向行进的人们兴奋不已,躁动难耐。但是,有时候我们必须停下脚步,仔细分辨一下,这些既强烈又隐蔽的视觉符号中,到底哪些应该欣然接受,哪些应该抛诸脑后。Helvetica50在瑞士举行的大会上,主要议题就是“Helvetica会一直流行下去吗?”。没错,按照现在的状况,Helvetica依然会流行下去,可问题是,默认代替选择,不愿加以取舍地滥用下去,Helvetica的价值,除了流行以外,还能剩下什么呢?

短评

用了有几年,从来没用心看过它的名字到底怎么念

8分钟前
  • 大作人家王書紀
  • 还行

不错,远不只是关于Helvetica。OL:http://www.jlpfans.com/player/a99880d39e5daec3-1-0.html

10分钟前
  • 宇宙真理猪大肠
  • 推荐

so cool

15分钟前
  • 白铁Jazz
  • 还行

Helvetica 对于我来说,就是冷静、清晰、精准的代言词。能简单,绝对不要复杂。不要有任何情感,每一个细节无可挑剔。

20分钟前
  • 胡天翼
  • 力荐

detail matters

21分钟前
  • ZEricy
  • 推荐

http://www.helveticafilm.com/ | Download Helveticafilm here: http://www.mininova.org/tor/1018081. + Chinese subtitles here: http://tinyurl.com/4xkv72 | 这篇讲Arial和Helvetica的文章很有学术味道,写作方式也很学术。什么是我们真正需要的英文字体——由Arial和Helvetica 的比较引发的思考。 http://snurl.com/25f

23分钟前
  • zonovo
  • 力荐

Helvetica,拉丁语“瑞士的”,完美的现代主义字体设计,读起来看起来都好舒服。原来身边存在那么多Helvetica设计,惊讶于设计师可以用如此充沛的词汇来描述形容一款字体。字体和空间的关系,字体本身的正负关系和结识的矩阵体系,神奇的美学。大师说,真正算得上好的字体大概有一打,他常用的只有两三

26分钟前
  • SSEN
  • 推荐

平等理性的看待海尔外提卡 睡前我想了一下 这是哲性问题 先是人们需要一种新的事物打破现在的混沌 然后新的来了 一窝蜂的赞美和普及 然后又权威混沌垄断了 有人维护经典 有人开始质疑权威 有人认为已经到达顶端 有人固步自封 有人认为这是另一个混沌 有人还不知道这一切

29分钟前
  • Shy
  • 力荐

Helvetica用了这么多年的字体 哎 很好的片子 很直观的表达

31分钟前
  • Amandachun
  • 力荐

70年代时,年轻一代都追捧迷幻剂一样的字体,到了80年代,他们的思想完全乱成一团,他们不知道在乎什么,但他们知道要反对什么,那就是 Helvetica。当字体排印设计终于陷入了不可挽救的混乱中,设计师们在90年代末能做的就是回归了,回归到早期的设计方式,并用一套新的理论来支持它。

33分钟前
  • mockee
  • 力荐

很直观、丰富、中性、有教益的纪录片。Helvetia=瑞士/Helvetica=瑞士的

34分钟前
  • btr
  • 推荐

想到关山最爱的大标宋

39分钟前
  • 赵叉叉|她是最好,没有之一
  • 力荐

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

41分钟前
  • Manchild
  • 力荐

在科普之后非常辩证地分析了Helvetica背后的意义,本质上非常像(Helvetica代表的)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间的碰撞。H的中立、简洁、秩序感代表着一种风格,受到一部分设计师的推崇,也就不可避免地被另一群人认为是乏味的、缺乏个性的。潮流即是不断在变化的,经典虽是经典,只是不要盲目崇拜便好。

46分钟前
  • NovemberRain
  • 力荐

里面那些字体设计师一个个都是大毒舌,听他们骂人可真是丰富了表达词汇呢。

49分钟前
  • 容安
  • 力荐

字体也有大学问。

52分钟前
  • Bill
  • 推荐

journalism课上放的。还算有趣。

53分钟前
  • SingLesinger
  • 还行

为一个字体拍一部纪录片,真是难得。每天都在用这个字体,知道它名字的又有多少。实用主义的理性和美学的结合,它真的很耐看。

55分钟前
  • 半透明
  • 推荐

非常骄傲呀~西文字体盛大YY~

57分钟前
  • 消失
  • 还行

认识和了解这一伟大的无衬线字体。后现代主义典范,纯粹,理性,权威。中文字体感觉唯有微软雅黑有此份量但也望尘莫及。片末的主题升华很不错,从字体到设计,学问很多。

58分钟前
  • Ruler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