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Beyond the drama of Anne Lister
要看改編的影片,最好再搭配紀錄片《Revealing Anne Lister》補充背景資料。
發掘Anne Lister日記的過程有段曲折的歷史.她以希臘文和數字組合的密碼,既保護自己內心世界,也讓這份內心紀錄躲過外在無情的社會變遷.而Lister家族的財富和地位,不但提供她在世的生活防護網,也庇蔭這批史料在她去世後仍安穩地收藏在深宅大院中.
1840年Anne Lister在俄國旅行時病逝,她的故居Shibden Hall由Anne Walker獨守直至1854年去世為止.繼承者是Lister遠房親戚John Lister,他熱愛研究古文物,曾成立Halifax Antiquarian Society,一直企圖研究他阿姨留下來的密碼日記.
後來他找來在Bradford的同好Arthur Burrell協助解碼.大約在1890年左右,某天的凌晨二點出現重大突破.但Burrell事後沒有欣喜之情,反而建議John Lister把日記燒燬:
".......The part written in cipher – turned out after examination to be entirely unpublishable. Mr Lister was distressed but he refused to take my advice, which was that he should burn all 26 volumes. He was as you know an antiquarian and my suggestion seemed sacrilege, which perhaps it was”.
「.....用密碼紀錄的內容,經過檢視完全不能公諸於世。李斯特先生很沮喪,但他否絕我燒毀全部26冊日記的提議。他是研究古文物的人,我的提議似乎褻瀆了古物,看來也是。」
Arthur Burrell的擔憂有其時代背景.Oscard Wild因「同性不當行為」,依據英國當時法令The Criminal Law Amendment Act 1885其中Section 11被提出訴訟最後關進監獄直至1897年.
John Lister雖然沒有燒掉日記,但也沒有更進一步的行動.日記就悄悄地原封不動,一直到他1933年撒手人寰.在《Revealing Anne Lister》紀錄片,另外還點明John Lister不再積極的原因,因為他本身也是同志,他害怕公開日記會連帶曝露自己的性傾向,而且會形成大眾的印象,以為同志基因會家族遺傳,對他不利.
李斯特家族向來人丁單薄,John Lister之後所繼無人,Shibden Hall便轉賣給Borough家族。這個家族有配置專門的圖書資料管理人,Edward Green和他女兒Muriel Green便負責整理李斯特家族遺留下來的檔案.追蹤殘篇破簡時,他們意外找回Arthur Burrell,獲得他的解碼教本.
眼見Anne Lister的日記公開出現一線曙光,但當時社會仍在同志的黑暗時代.女同志小說The Well of Loneliness(寂寞之井)於1928年出版,在查禁與熱銷之中引起社會爭議.日記再度歸於平靜之處.Green氏父女直到1992年才正式出版Miss Lister of Shibden Hall: selected letters (1800-1840)(The Book Guild).
到了1958年,倫敦大學學者Vivien Ingham前來借閱日記原稿進行轉譯,她在1969年去世,將部份完成的工作留給Halifax結識的好友Phyllis Ramsden(如圖).在《Revealing Anne Lister》紀錄片提到,Ramsden曾與Halifax市政府交換條件,她獲准取得原稿,但出版的文字須經市政府同意.最後結果是什麼都沒出版.
真正讓Anne Lister日記和她本人女同傳奇得見天日的大功臣要屬Helena Whitbread.她花了二十幾年的時間全心投入轉譯整理,率先在1988年出版 "I Know My Own Heart: The Diaries of Anne Lister 1791–1840."(Virago).接著在1993年出版"No Priest But Love: Excerpts from the Diaries of Anne Lister." (NYU Press)
很多學者研究日記中的當時英國的風土、文化、政經變化,但是Helena Whitbread坦言最感興趣的是Anne Lister漫長但熾烈的愛情生活.
二百多年前的日記,再經過一百多年的馬拉松解密.我可以想像之後會有更多出版品根據日記研究出當時的煤業發展與競爭,或是女性的管理風格....不過我很高興先將焦點放在她的女同傳奇,二百多年前可以轟轟烈烈地如此愛過,生活著.
這是所有Anne Lister的系列文章索引
http://www.orange-review.com/2010/08/anne-lister-index.html 現在不用代理了,可以直接打開
2 ) to be tib or lister
这部瑰丽童话中有每个人的最终身影
若不是那位有着Miss Walker的幸运主角lister
那我也愿成为哪怕一直在les道路上踽踽独行直到生命尽头的tib
当不断背叛,已能想象所有的谎言,所以不要再无辜
当不断失约,没有人再会原谅第一百次,灰黑白落只会历练的一次次的准备好直到不需准备;
曾经有过的背叛会付出代价,承受命运带给的又一次捉弄,作为一个虔诚的平衡教徒,是该去相信上帝会赐给下一个更好的人么
若只是索取者,若只是依仗着别人给予的爱而蛮横的以为掌控对方全部的感情,做作的转身也只会在对方心底彻底死掉。
一段存在欺瞒背叛的爱情是肌体上的一块溃烂,能不能像剪掉长长地头发一样狠心的剜掉连血带肉的疮疤
3 ) 爱需要原则,也需要放弃
I want to share my life with someone, or nothing at all
无尽的等待,彼此的诺言和守候,因为你值得,因为你愿意属于我,因为你愿意跟我生活一辈子,哪怕只是没有期限的一个梦想。
但不会接受一个懦夫的爱,一个不敢承认自己的爱,一个因为和我在一起而羞耻的爱,哪怕心里有多少不舍,也毅然放弃。
看了一篇守候十年自己真爱的帖子,想起许多因为一个人苦苦孤独等待,在一起或孤独一生都成就了很多伟大的故事,但也挑战了我的价值观,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不是真的有一个人值得不知道是否看得见希望,是否看得到尽头的守候。
因为很多时候是不一定有苦尽甘来,水滴石穿的幸福。每个人都会恋爱,每个人都会心碎,心碎的时候不是一定要固执的等待初恋的回归,人都有能力爱上另外一个人,而不久就会发现,碎了的心是可以被另外一个人补好的。
但是一个守得云开的浪漫爱情又让我们怀疑,是不是只因为自己太早放弃了,是不是若真心耐得住寂寞,若真心守候,总是回等到她回头,而在我们对爱情放开手,忘记了伤痛,重新寻找的爱情就不是真正刻骨铭心的爱情?
我想Anne Lister给了我想要的答案。值得你守望的人要是你爱的人,爱你的人,更要是敢面对这份爱,愿意跟你share life 的人,也就是愿意跟你走一辈子的人。哪怕满足前两条,一个懦夫的爱,也不足珍惜,一个不敢想跟我走一生的人,不会是我想要的那个人。原因很简单,你不值得。
关于tib,对不起,我不爱你,not in that way。我多希望你也能不要为
我守候下去,找到一个值得你爱的人。
关于玛丽安娜,只因为你说要和我生活在一起,我会一直等下去。
而知道你根本不敢面对自己,觉得我们没法生活在一
起,你已经不是我要的那个女人,没有人离了谁就不
能活。我会懂得放手。
关于Ann walker,我喜欢你,也许再没有像对玛丽安娜那样的感觉,
但因为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你勇敢坚强的去承受
这一切,当你愿意我成为你生活全部的同时,你也成
为我生活的全部。
爱情应该是公平的,人生短暂,不要用一厢情愿和幻想守望一生,守候一个值得你守候的人。第一个不一定是最后那个,合适的才是。珍惜自己,珍惜生命,对于浪漫的守望,要有原则,要慎重,要懂得放弃。
仅以此告诫所有被盲目守候一生冲昏头脑的浪漫主义小朋友。
我大爱此片,Anne Lister 是真实的,演员的表现也是上乘的,某些极度外貌主义的小朋友就不要看了,真实的人也拥有爱情,爱情才没那么肤浅。
4 ) NO idea
呵呵 这个女人不由得旁人不爱她,那么懂得赞美
没有什么立场去谴责离开的那个人,每个人的追求不通 安妮要的是可以一同分享生活的爱人 TIB要的是陪伴 陪伴在爱的人身边,愿意为爱牺牲一切 只求能在一起 那么勇敢而卑微 玛丽安娜,追求安宁 不愿打破生活的平静 要求地下恋情 想要理想中的爱情,又想要世俗眼里的幸福。现实生活中的玛丽安娜很多吧。
其中我喜欢TIB 为了爱而放弃成全,甚至帮助爱的人挑逗别人,多少可以做到呢?
谁对谁错呢?
爱情里谁对谁错呢?
5 ) 《安妮•李斯特的秘密日记》——做女同性恋需要钱和勇气
文/李昱琨
安妮•李斯特是在英国的历史中实实在在出现的人物,有“英国现代女同性恋第一人”的称号,她生于1791年,死于1840年,是约克郡的一个地主、企业家、旅行家和日记作者。尽管当时的英国不像现在这样包容同性恋,可是安妮•李斯特却公开地与自己的同性爱人同居,不惧流言,这种勇气实在让今天的人都佩服。性别女、爱好女的安妮还有一个记日记的爱好:她有一本四百万字的日记,事无巨细地记载了她的生活、爱情和情感,字里行间充满了吸引力和令人心痛的真诚。
这部电视电影《安妮•李斯特的秘密日记》就是根据其日记内容拍摄的,我实在很迷恋英国人能把电视电影拍得比我们的绝大部分大片都像电影,那构图的精细、服装的讲究、演员的高水平演技等等都使得我们好像去了一趟一百五十年前的英国。这种感觉在我后面要介绍到的同是BBC出品的电视电影《指匠情挑》 《南茜的情史》《灵契》等都有所体现。
安妮•李斯特之所以能够“放开地”做女同性恋,我觉得很大部分原因是她本身的经济独立性,她是个地主家族的唯一的继承人、而且自己还很会经营、使得她不需要男人的钱财就能过得很资产阶级。她也有纠结:她最爱的女人也就是她的初恋情人——玛丽安娜却非得通过嫁给老男人的形式来满足自己的虚荣与社会对女性的期待,这使得安妮很苦闷,在玛丽安娜结婚后,安妮每次与她的见面都是安妮的天堂,但是在随后的见不到玛丽安娜的日子里安妮就又陷入了地狱般的思念中。看到这里,一般人都会对安妮产生共情,很同情她,希望玛丽安娜能有勇气离开那个老男人而和安妮在一起。但是这是一部根据现实拍摄的电影,而不是好莱坞的意淫片。安妮最爱的玛丽安娜始终没有勇气跟安妮公开在一起。我想玛丽安娜大概是那个时代的女同性恋最通常的存在方式,毕竟,不是人人都是“英国现代女同性恋第一人”。
其实,在见不到玛丽安娜的日子里,安妮也没闲着,她偶尔和自己的好朋友睡上一觉、时不时地去勾引一下小萝莉、研究一下数学和文学等等,生活挺丰富的,看到这里都觉得白为前面的她揪心了。全剧最让我感动的就是那位朋友,她是那样深爱着安妮:可以让安妮不负责任地与自己做爱、可以帮着安妮去勾引小萝莉、可以对安妮说玛丽安娜辜负你还有我呢、可以一生未婚守护自己心中的爱。爱一个人要爱到什么程度才能像这位女子似的呢?
安妮的结局还是很HAPYY的,她遇到了另一位同样有财产的可爱女子,这女子尽管表面看起来像个什么都不懂的乖乖女,实际上她却有勇气和安妮共同生活,于是,安妮选择和她在一起。也许对于世俗还不那么包容的感情来讲,最后和我们在一起的不一定是最爱的人、却一定是有勇气的人。
6 ) 隨便說說
這就當我寫日記吧,觀後感日記。
很多事情都不知道怎麼說好,包括是否寫下這篇文。我不禁想起了往事,相似的地方,只是我沒有lister勇敢。
一切都只是一個誘惑人的祕密。祕密這種東西,說不出的誘惑,蠱惑人心,暗地裡發生,像比光天化日下更加刺激,若不想給別人知道,大可以不發生,那麼既想發生,卻又不想別人知道,苦苦用各種謊言去填補這快要被揭穿的祕密,何苦呢?
我會繼續寫信給你。
為甚麼呢?為甚麼還要找我呢?
因為沒有我你活不了。
之前沒有你我不是照樣活著嗎?
你說過除了我不會愛別人。
但我挺喜歡現在的這個人的。
對的,愛你愛得心力憔悴,或許真得無法對別人再有愛得感覺,對於面前這個不是你得人,或許還會感到歉意和羞愧。但還是挺喜歡這個人得,愛過你以後經不過第二次傷心了,你或許會離開,但我或許就會死了,而面前得這個人,平淡得或許很幸福,起碼她應該對拜倫得詩能感興趣。
把一個大活人變成祕密,真得很辛苦。原來一開始就沒有想過公開,只是你得一個情人,這付託終身得承諾突然間變成了大眾得笑話。心都已經碎成粉末狀了。或許是她想得到的太多,不能放棄,anne只是其中她想得到的一部分,mariann只是想這段關係能繼續祕密進行,讓心裡有一段安慰罷了,若要用承諾鎖住,卻覺得太無理取鬧了,或許她明白了這種關係在當時會毀壞名聲的,她不能像anne愛自己那樣愛anne,愛得很有保留。
既然成為了祕密,anne也將一切用密碼得形式來記載,她不害怕別人得異樣眼光的,她是那樣得勇敢,只是她不願意和別人分享,她知道別人無法分享她得喜悅哀愁,不知道也罷,祕密也罷,最後能有個適合自己得人陪伴,也是一件很好得事情。
再一次證明了,適合得人,往往不是愛得最深刻得人。但起碼對拜倫的詩有興趣,也算是一個比較適合的人。
柏拉圖式的愛情,還能不能相信了呢?物質和精神脫離了彼此,如何去取捨得失。我始終不明白,不知道。我心中那純粹的事,發生過幾個月,後來夢滅了,要散架了,真遺憾我沒有anne那麼勇敢。大量時間的麻醉心裡的痛,浪費的光陰別人也不知道,唯獨留給未來的自己去憐惜,頹廢得一塌塗地。不敢追隨心中得想法。我還不如獨自撕破這美麗的畫算了。
社交得重要性,我沒法體會,因為社會得社交變得沒有以前這樣嚴肅。但當然仍有人樂於其中。我沒法為社交定下意義,我也沒有任何社交可言。
讓一切藏於祕密中,只要是兩個人都能開心得祕密,也是幸福。開始妒忌她們倆了。
7 ) 不錯之選
HKLGFF另一齣選看了來自英國的"The Secret Diaries of Miss Anne Lister".
故事簡介:
十九世紀英國女同志歷史人物 Anne Lister 的人生愛情美麗詩篇。四百萬字的密碼日記現身大螢幕,深入刻劃這名繼承家族遺產的女大地主如何勇於脫離塵世傳統枷鎖而成為「當代第一女同志」,並揭示兩段金釵戀與當中一段心碎的愛。熱戀Sarah Waters時代小說(<南茜的情史>與<指匠情挑>)的粉絲一定會看得津津樂道。(資料來源)
電影今年三月於London Lesbian and Gay Film Festival放映, 之後五月在BBC TV播放.
看此片前對Anne Lister全不認識, 原來被視為"the first modern lesbian". 故事背景及劇情都頗吸引, 很有興趣想知道十九世紀時歷史人物兼女同志的軼事.
電影90分鐘, 流暢沒有悶場. 當中也不乏幽默.
主角Anne Lister由Maxine Peake飾演, 完全不漂亮, 但演得不錯. 反而喜歡飾演她的情人Mariana Belcombe的Anna Madeley, 漂亮又有味道, 角色令人信服.
Anne Lister的情人Mariana稱呼她作"Fred", 而當地居民都叫她"Gentleman Jack". 喜歡一身黑衣打扮, 把自己的戀情都寫在日記裡. 她的日記還記錄了許多生活瑣事. 四百萬隻字的秘密就在一百五十年後被人發現. 當中六分一都是用code(碼)寫成的, 包含數字及古希臘文, 都是關於她的戀情及情慾事. 連怎樣"找尋獵物"也有留下筆觸.
天意弄人, 得不到的愛情原來也可以來個"鬥長命". 和誰鬥? 當然是情敵了. 皆因Anne Lister一直想等情人Mariana的丈夫逝世, 那麼她們便可以一起了. 當然事與願違, Mariana屈服於世俗的眼光下, 拒絕離開丈夫. Anne Lister沒有再等便遇上Ann Walker. Mariana的丈夫活到89歲. Anne則於49歲那年便離世了.
8 ) Ann和Anne
从Ann出现的第一个镜头的时候我就有一种直觉,这个后来没有一句台词的在影片的前一个多小时里只有一个镜头的shy Ann绝对会和Anne走到最后,而不是表面上爱得勇敢而为了虚荣嫁给Charles的Mariana,也不是一直默默付出陪在身边的好友Tib。
随着故事的慢慢展开,一直在想,Ann怎么才会和Anne走在一块儿呢?她是如此的害羞与柔弱,像是别人一句重话就会哭的小女孩儿似的。果然,快到尾声的时候,终于有一个矛盾点,Mr. Rawson wants to buy her land。因为采矿,更深层的因为Anne," I have been an Icarus but shall fall less fatally。 From this moment I will,without remorse,suit my convenience 。 我是伊卡洛斯,但不那么致命了。从此刻起,我会忘记悔恨,开始自己的生活。” Anne想开始自己的生活,来和Rawson对抗,于是,意料之中的两个人有了了解彼此的机会。
“We have much in common.我们有很多共通之处。”Ann如此回应她的姑妈。
回到第一个镜头,Ann是怎么喜欢上Anne的?Maybe,就像第一个镜头呈现出来的那样,Anne在众人面前说明她和such a pretty ,innocent, stupid Miss Browne 的八卦,她说perfect esteem,这么八卦的一个婆婆团体,Ann估计也听了不少Anne的传闻,性格互补的人往往互相喜欢,Anne做到了Ann做不到的直率。当Ann的姑妈说Anne是“the most natural person I know”时,Ann望向Anne的小眼神,如此温柔。也许,这 一眼便情根深种。
后来,当Anne推开门走向Ann,Ann有点儿小紧张地双手不停地揉搓。我知道,哦,原来Ann也喜欢Anne, "somedays more than others."Ann对Anne说的第一句话。
当两人住在一起时,Ann的姑妈来找她说,流言传开的话将会影响到她securing a husband, Ann从 I...到 I don't...再到肯定地说出来 I don't want…a husband,直到最后用强调句式 I do not want a husband.Anne应该也被Ann的柔弱身体下所蕴含的力量所震撼到了,她给她解释,怕她认识不清她所选择的是什么,直到do this。
很多人,不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安妮·李斯特却不,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一个适合自己的人,一个能和自己同样勇敢地在一起生活的人,尽管不是love,而是like。很佩服安妮·李斯特的勇气,不只是勇敢去爱的勇气,还有勇敢放手的勇气,当马瑞安娜一次次的向安妮说明她的老公很快就会去世,安妮一次次的退让,忍耐,等待,终于安妮到达要发疯的临界点,谁能容忍的了自己拿全部去爱的人竟然觉着两人的爱情是一种耻辱呢?然后,安妮果断决然的放弃她的最爱,这的确需要勇气。这种勇气,甚至连安妮的好友Tib也做不到,虽然Tib有爱人的勇气,却缺少一种放手的勇气。
现在,越来越发现爱上一个人很难,因为有爱也不一定会在一起,而且,现在谁也不会真心地觉着离不开谁,谁也不会离开谁而活不下去。佛学中说,爱而不得,大苦。与其痛苦,不如彻底放弃,与其不能在一起,不如随遇而安,不去强求。因为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爱情灵药叫做时间。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再深厚的感情也会变得索然无味,这和白酒不同,和友谊不同,爱情这种东西或者感觉,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沉,散发迷人香气。
当然,也同样欣赏安·霍克的勇气。玛瑞安那真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吗?很显然,她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尽管她自己made her choice,人生总是充满讽刺意味的事情,譬如,玛瑞安那和她不爱的丈夫一直生活到她丈夫89岁去世。越想得到便越得不到,一切随缘吧。得不到并不一定不好,说不定失去之后会得到更好的呢?正如Ann和Anne。
背景是19世纪,故事好像近代像现在,好真实,太真实了。快200年过去了,世界已经面目全非,人还是原来那个样子。
阳光穿过你 却改变了自己的方向
还是要看BBC
历史实情没怎么体现。英国南部郡本该是潮湿阴冷的地方,也许是为了画面的漂亮,他们生活的时代总是充满阳光。
就是,结婚了不起吗!李斯特能用拜伦的诗歌泡妞有没有!哈哈女猪脚们要是能有一点儿美感,我就果断四星了,可惜料
拉丁文、古希腊文神马的我都会了,看来还得弄个大庄园才能去到处勾引美女。。。 -_-|||
我能为谁写下400万字呢。。。
很讨厌。
同性和异性恋没什么区别。。。
当我以为这片子又在致力刻画充满懦弱、欺骗、索求、独占、嫉妒、背叛的所谓“爱”,所谓“致命吸引力”时,外表安静柔弱,而内心坚定柔韧的Ann的出现,及时挽救了这个故事。苟且、懦弱者不配得到幸福。也不会得到幸福——这不是什么俗套的happy ending,这是事物发展的永恒因果律。
还是作煤老板好啊!
女人需要独立与坚强,尤其女同。
佩服她們的勇氣. 羡慕嫉妒恨她們的愛.
心向往之
为什么有好文笔的几乎都是T?不管是安妮李斯特还是邱妙津。那么杜修兰呢?
若有一天这般奈何,你必不可这般待我
BBC完美的剧情片
英国的古装戏总是不可能被拍得很离谱,我很想知道他们怎么总是能做到那么靠谱,那么永远很英国。好了,戏是离不了平庸了,也就此而已,复习一下英国、古装、乡村之类气息
裡面的女人再好看一點就好了...
我会在所有人面前保持缄默好似从不认识她。但我愿在她本人面前解释所有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