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逝去的岁月 不同的回忆
一连看了两部讲述产业工人的电影<钢的琴>和<纺织姑娘>
分别关于钢铁工人和纺织工人
其实对于生于80年代的人来说 绝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回忆
作为双职工家庭的孩子 大家基本上都是产业工人的子女
在那个思想还没有开化的年代 保守的父母都会守住一亩三耕地
下海做生意毕竟是少数 确实那得需要多大的勇气
因为毕竟产业工人在当年看来就是铁饭碗 犹如现在的公务员
小年轻从学校刚出来 到工厂 一张合同就是签到退休的 只要工厂不倒闭
当然这是后话 因为谁能料到 国家的工厂还能倒闭?
如果家里面 男的是钢铁工人 女的是纺织工人
那么这个家至少在当时整体的条件下不算差
过年过节两个人发的东西 够得上一大家族一起吃上几天
发得带鱼比人长 发得猪肉冰箱放不下 需要去借一辆三轮车(上海人叫黄鱼车)
而且在当年计划经济的年代 钢铁工人的粮票是有补贴的
当然这个补贴就给孩子茁壮成长用了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90年代中期
没有人想到 大风破浪的社会变革来得这么快 来得这么猛烈
90年代中期 苏州河沿岸的纺织厂由于经济效益相继倒闭
当然美其名曰 优化机制 兼并重组
其实对于纺织工人的辛苦 在<纺>电影中也有所表现
在高强度 高杂音 高密度的机床前
很多纺织工人的手、嗅觉、呼吸系统、视力和听力都患上了职业病
加上连续三班倒的工作 人体生物钟不规律 睡眠得不到保证
(以至于多年之后 我母亲的听力大不如前)
所以在当时 本来准备解放思想的职工大会 成了热热闹闹开开心心的欢送会
一听到 以后再也不用到这破工厂上班了
当年很多人都是 发自内心的高兴
多年之后 母亲用一句“纺织女工 就是头发长 见识短”
因为只想到现在 没有人想到工作没了之后 还能干嘛
呜呼怪哉?!
在我懂事之前的很多年 母亲没有和我提过从纺织厂下岗之后的工作
只是父亲有时候会零星说个一两句
当然也会被母亲制止 或是打断叉开到其他话题 比如我最近的成绩或是教育
这样一来二次后 父亲也开始采用委婉的方式和我交流
父亲是插队落户顶替爷爷回沪工作 爷爷当年也是老实人
正巧郊区附近需要开其他钢铁厂 抽干力量 就把爷爷的整个车间调了过去
在当年没有轨道交通 公交车也不是很发达的时候 即使有再大的困难
我们也得制造困难 克服困难上
当然也正好赶上父亲回来的名额 父亲就顶替爷爷在郊区的钢铁厂一干就是一辈子
事后父亲也提到 如果不是爷爷去郊区的厂 而是留在市区 早晚自己也得下岗
要知道 90年代中期开始
市区内的钢铁厂、化工厂以及其他扰民或是污染型企业都开始往外迁移
加上国家企业宝钢在上海落地 对地方性质的企业冲击很大
钢铁厂由于销量不好 产生生计问题 很多企业也就着这个机会兼并重组
当年在读小学和初中时候 父亲隔三差五 和我这样说到
不知道你长大之后 还有没有顶替这个做法
(其实现在想想 顶替就是传说中的世袭 老子在这个厂工作 儿子最差也能在这个厂工作)
现在我明白父亲说这句话的用意 他是怕我不能顶替他 怕我找不到一份稳定的工作
但是他后面又跟了一句 以后的工人都是合同工 工厂说不要你就不要你了
潜台词就是 他怕我像我母亲一样 哪天工厂倒闭了 连个就业的机会都没有了
现在来看他当年的预见还是有点儿准确的
现在确实没有顶替了 有的只是千方百计的走边门
现在产业工人也没有了 有的只是像fsk一样的代工企业
三十年河东 三十年河西
现在想想当年父亲和母亲反对我在课余时间踢球就有其合理的道理了
显然现在看上去 很残酷 还好 我站在他们的角度能理解
回头来看 当年的那代人
他们朴实无华 就像当年的社会大环境
没有普遍良好的受教育权利 却平平淡淡得过着日子
虽然没有良好的物质生活 却也过得开心
只是不能拿走本属于他们的东西
不然他们会和你拼命
父亲常说 冷的风 穷的债
太太平平过日子 就不会出乱子
也许我能理解他们 也许我永远也理解不了他们
谨以此文
献给全天下像我父母亲一样经历过社会变革年代的人
2 ) 一曲青春的别离之歌
女主生活平静,直到自己得病后,又激起了青春的回忆,远赴北京,只是为了给自己的青春有个交代。
纺织厂女工的青春,也和厂子的破产一样,要结束了。
传统工人主导的国有企业,她的青春也在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击下,结束了。
苏联歌曲纺织姑娘,是一曲青春的别离之歌。
而在澡堂里跳舞的年轻姑娘们,她们的青春,融入了新兴的社会服务业之中。
3 ) 家庭伦理片。一场突如其来的重病让生命只剩下寥寥数周,于是想放纵自我,重活一回,才发现一切都是过眼云烟,虚无缥缈,只有现实生活才是自己走完一生最后的依托
家庭伦理片。一场突如其来的重病让生命只剩下寥寥数周,于是想放纵自我,重活一回,才发现一切都是过眼云烟,虚无缥缈,只有现实生活才是自己走完一生最后的依托,那个陪伴自己到最后的,并不一定是自己最爱的人,但是绝对是待你最好,对你最真诚的人。生活注定如此,又何必挣扎,虽然被人追赶是因为不合规矩,冲破俗套所致,赢回自我是多么幸福的事,就像脸上最灿烂的笑意闪耀在阳光里。
女主是个纺织厂的女工,很有个性,一点不公正的对待她都会争论不休。她丈夫是个买鱼的商贩,两个人的孩子由女主带到厂里照顾。有一天女主突然晕倒,经过医院诊断是白血病,但是家里又付不起治疗的费用。虽然丈夫极力隐瞒,但是女主还是知道了病情。一直抗争的她变得沉默寡言,女友告诉她有个舞厅,可以和男同志跳跳舞,还能挣钱。于是她去了那里,但是还是很不习惯。她准备以旅游之名,去寻找10年前的旧情人,但是找到旧情人后,才知道他过得也很好,有了孩子。并没有受到自己的影响。两个人一起去看北戴河的海,但是北戴河却结了冰,也没有想象的美好。原来所有的美好都只存在于想象里,一旦伸手触及,才发现平庸得让人失望。她逃离了与初恋的相守,准备去自杀,但是鼓不起勇气。最后她还是回到了家里,茫然地看着这片即将改变的土地,原来的纺织厂关门了,马上就要下岗回家,原来的院落满是苍凉,好想正在孕育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但是这些已经和自己没有关联。因为女主即将离开这个世界,她以为是将就的生活,但是陪伴她到最后的还是老实巴交的丈夫,他买了房子为妻子治疗,用最简单最纯朴的爱去温暖妻子,其实这样的爱还不足够温暖嘛?还至于为了遥遥无期的10之约,为了几百封一去不回的信而纠结难忘嘛?我觉得最后她轻抚丈夫的额头就是回答,她觉得只有回归家庭,陪伴自己到最后的爱才是最真实的,她想明白了。虽然冲破规则,不守规矩的活着真的很幸福,很刺激,但是这所有的都是过眼浮云,只可以用想象去丰满,去美化,真正来到跟前,就残酷得有如北戴河冰封的湖面,苍茫的沙滩一样。
余男的表演真心很好,对于这个女人的身世很是同情。其实老一辈人的爱情就是这样将就着就过了一辈子,真正喜欢的人只能存在在记忆里。争着吵着就过了一辈子,到底爱不爱想不明白。但是正是这么简单纯朴的爱情,却焕发出最动人的陪伴,最真情的付出。对生活的挣扎,一下子就颠覆了整个世界。镜头中的世界应该是上一代人熟识的。一起上下班的作息,嘈杂的厂房,一起唠嗑的午后,相互依偎的二八大杠,满目霓虹的舞厅,大红大紫的衣着,挤成一团的客车,时代即将把所有送去历史,但是有很多人不适应,或者说还没有准备好。但是这里的记忆有时还是很怀念,就像高高挂在墙头没有玻璃的窗户,窗框上满是飘零的灰絮……
4 ) 被误解&忽视所蒙蔽的双眼(剧透)
是从什么时候起,女主角开始抱着这样无所谓,过一天算一天的心态 过日子?
找了个老实人结婚生子,仅仅是为了气父母;
无端找茬和丈夫吵架,只因为她不爱他;
违反纪律被扣工资,就能无休无尽地抱怨一整天;
她带儿子去学钢琴,想起的是年轻时拉手琴的恋人。
她对所有事情没有热情,琐碎的事(因在车间吃饭被扣工资)会激怒她,事关生计的事(工厂即将倒闭)她又漠不关心。这种生活的核心心态显而易见是,不耐烦。
她在病房外听到自己患了血癌,既不显得惊恐也不绝望。
打开煤气,在蛋糕上撒上安眠药吃起来,却被忽然回家的儿子打断了。她在洗手间失声痛哭,好像自己连提前结束生命的权利都要被夺走。
她坐在工友的身边抽烟,一起骂骂领导,
也听工友讲自己的婚姻和病情,却绝口不提自己的。
工友嘲讽围在手风琴青年身边的年轻姑娘天真幼稚,她笑笑。
工友说可以给她介绍个情人吧,她依然笑笑。
她似乎一直在想,又似乎什么都不想。她好想什么都不排斥,又什么都不接受。外界剧烈的变化并不使她迷茫,她像是被抛弃在某刻的孤儿,之后只是随波逐流地被时间推着走。
她对丈夫撒了谎,搭上火车去北方找年轻时的恋人。
穿越重重的生产线,最后在印染厂的生产线末端找到一个灰扑扑的,已经在沉重的生活中憔悴不堪的中年男人。而她在生命结束前,她只是想来问一句,为什么她寄出的百十来封信,他一封也没有回?
这种质问,像是临终前的审判。而出乎意料的是,对方并没有收到她的信,而且像她一样,男人也心怀怨恨虚度了十多年。男人不再拉手风琴,不再向别人描述大海的样子。他有一个爱唱歌的女儿,身上仿佛有年轻时恋人的影子。
所有情绪失去支点,一下落了空。
两个人低头默默地吃东西,尝到五味杂陈。
两个人一起坐车去北戴河看了海,终于完成了年轻时的心愿,
第二天她不告而别,躺在了北方城市的轨道上。
依然想死。而火车开来前却自己缩成一团。最后在铁路职工追来制止她的时候还一路笑着跑了起来。她不再害怕活着了。
她回到家里,下了岗。丈夫依然不离不弃,无微不至的关怀守着她度过最后的时光。载着她和同事们谈笑风生地经过雪地;在舞厅外等她在音乐中最后的狂欢。
电影一直以克制的情绪进行着,直到她生命的最后一刻:
木讷的丈夫倾家荡产为她做治疗,追着说漏嘴的孩子跑出病房;
曾经的恋人从楼道里的废物堆里翻出手风琴上楼,拉起那首《纺织姑娘》;
恋人的爱很深,丈夫的爱很沉。2个男人木讷的表情之后的深沉感情,冲破了被误解和被忽视,终于以沉默的姿态爆发。
抗拒的心曾蒙蔽双眼,而生命结束前,她读懂了其中的温情。灵魂从病床上起身,抚摸熟睡中丈夫的头。她走到窗前,新年的焰火正在空中盛开。
纺 织 姑 娘
在那矮小的屋里 灯火在闪着光
年轻的纺织姑娘 坐在窗口旁
她年轻又美丽 褐色的眼睛
金黄色的辫子垂在肩上
她那伶俐的头脑 思想得深远
你在幻想什么 美丽的姑娘
在那矮小的屋里 灯火在闪着光
年轻的纺织姑娘 坐在窗口旁
5 ) 余男加油
我喜欢余男的很,漂亮又大方。她的表演不矫情不造作。
片子一直很平淡,如果王全安要的就是这种普通人的劲儿,那目的达到了。
片尾最后两个镜头,余男下床走到窗边和在铁路上边跑边笑,一个虚一个实,生命很美,余男很真。
另,她的角色很像吴越在09年那部《前妻/老丁的春天》里的样子,尤其是病发的痛苦样子。
6 ) 还能开心就好
还能开心就好
自从看了《图雅的婚事》之后,我就无比期待王全安和余男这一黄金搭档。去年看到媒体报道《纺织姑娘》,就很想看,但自知这样的电影,在影院上映的可能性不大,后来就转战网上,但是等来等去,等到了自己淡忘,直到今晚在网上偶然看到它出现在新近更新的影片里。赶忙点开,就开始看。
觉得整部电影,还是以前那种味儿,但没有《图》那么浓了,转而是一种云淡风轻。电影一开始就迫不及待的对准了“生命最珍贵的情感”,但展开的方式似乎不太常规,虽然在死前寻找自己这辈子最珍贵东西的这类桥段,在许多电影中反复出现多次,且多是温暖,让主角也让观者欣慰释然,久而久之,观众对于这类电影就形成了预期心理。但这部电影在这方面却处理的雁过无痕,主角从西安远赴北京,去看自己的初恋情人,追问一辈子都放不下的东西,但得到的却多是遗憾与无奈,而不是欣慰释然。这多少有点“反观众”,可正因为反观众的预期心理,才更靠的观众越近,才更易打动观众的铁石心肠,因为这才是我们常常遭遇的生活嘛。
电影不管从画面还是音效上,几乎都是和主角内心遥相辉映的——死寂绝望。但当女主角的初恋情人重新拉起尘封多年的手风琴的同时,那些远去的岁月,那些远去的情愫也跟着一起拉了出来。我亦是。我在西安的回民街也有那么一段,不可忘却的纪念。
电影就是这样,它在点到为止的同时,你就已经迫不及待的用自己的经历将它补全……
喜欢电影的结局,欣然一笑,不是波澜壮阔的笑对人生,而是在面对死亡间隙时的小开心。开心就好,不管是大是小,谁不是过一天算一天啊?
纺织产业的衰败,仰慕苏联时代的终结,微渺人物命运的凋零
这部电影,一真,二诚。西安东郊纺织城是一个特殊的地方,影片给了空旷偌大的纺织厂一个长久的特写:它如此破败,它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并没有什么代表性,年轻的纺织姑娘,你在幻想什么?
毫无疑问,卑微渺小的《纺织姑娘》是滚滚历史浪潮下一个时代的挽歌。比较遗憾的是王全安在这首大合唱当中加入了过多戏剧性(诗意)的“高音” 段落,作者这样处理无非想要照亮人在被剥夺生存权利之时的愤懑和挣扎。然而实际上无论是环境还是底层工农这种垂死时的无助时常是活在不被人们注意到的暗角里,他们与命运作着抵抗忍气吞声的姿态往往也是被工厂以及社会选择性忽视的对象。影片从走出去开始渐入佳境,那场寻爱之旅既是对与幸福生活失之交臂的弥补,也是对个人与时代彼此错过的抚慰。
王全安需要个好编剧
这次的非专业演员们 表现的有点抽离啊
一个时代过去了
二伯平安
桥 自行车 风扇 王全安你也要和老杨一样来折磨我对不?不过 经过了广院的一个半月 确实能多留意到很多电影元素哇。。总体感觉 比《左右》要更淡定些个人些 但非常有嚼头 douban打6.8分可真是委屈了 余男的表演的确很好
有几场戏处理得假了,摄影属于藏起来那种.
还算挺喜欢王全安拍吃饭的场面的,这也总是他能控制好的场景,不能接受结尾赵鲁寒重新拉起手风琴的设计式呼应。
余男的表演真是不错。
王全安真是个会拍电影的人。开篇节奏稍慢,不知道要讲什么,后来没想到把一个这么简单的故事讲得这么丰富。感觉女主这样的坚强是真实的,有挣扎有遗憾有疑惑有无奈,台词很少但都对剧情有力地推进。怀旧感也很真实,不造作不美化却有种自然的诗意。好几处让镜头真美:染布机下铁轨上工厂舞台,结尾阳光
长镜头,呆滞,无奈的生活。
如果这是二十年前拍的电影,它无疑是一部好电影,但它拍摄于2009年,所以,它只能是一部经不起时间推敲的好电影。但余男演得很好。
这片儿比《月蚀》好,比《图雅》好,王全安大师气度已现,第六代里上一个是贾樟柯,如今看来也就这两人而已。不必说卢茨的自然光和长镜头是多么的牛逼,也不必去挖剧情的合理与否,就凭语言自觉这一点五星没有商量。何况此片谈到的国企话题已是与《二十四城记》堪比的厚实,苏联老歌更是神来之笔
本片涉及了许多吸引人的元素。余男有几场戏演得真棒。不过整体总觉得臆造的成分太大。
为《团圆》练手的?不少空镜头和固定机位。雪景。现在我是越来越喜欢看些可以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故事了,神马宏大叙事神马戏剧冲突神马俯瞰众生都不需要,导演你能不动声色讲好个简单的故事,让我在观影的某时某刻小心脏突然那么嘣一下,就很满足了。
悲剧感
余男真是演技派,剧本力道欠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