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照

吗啡 剧照 NO.1吗啡 剧照 NO.2吗啡 剧照 NO.3吗啡 剧照 NO.4吗啡 剧照 NO.5吗啡 剧照 NO.6吗啡 剧照 NO.13吗啡 剧照 NO.14吗啡 剧照 NO.15吗啡 剧照 NO.16吗啡 剧照 NO.17吗啡 剧照 NO.18吗啡 剧照 NO.19吗啡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5:44

详细剧情

 长篇影评

 1 ) 毒品引导人民

伟大与悲怆 有知友对同伴打算研究生之后去俄罗斯学习电影感到奇怪:“俄罗斯电影比中国电影优秀吗?”在韩国电影都不屑于跟中国比较的当下,此问之荒谬,不亚于“中国足球能否碾压巴西”。 岂止电影,自17世纪彼得大帝以铁血手段推行西化,俄罗斯文学、诗歌、音乐、歌舞、绘画、建筑、工业、科技跟中国比,都是高富帅对吊丝的差距。别扯理论贡献、美学追求、人性深度,俄罗斯1920年代电影的构图、画面冲击力,大陆导演迄今尚未梦见。 但就是这么伟大的国家,居然盛产暴君,多么滑稽、悲怆!东正教赋予俄罗斯忍耐、审视一切痛苦的强大力量,却也背负了弥赛亚的沉重负担,从恐怖的伊凡、彼得大帝到斯大林,俄罗斯的梦想就是强大到能够拯救人类,一度吞服解放地球的“赤色吗啡”。天地良心,人类何尝需要这个“神选民族”的拯救! 扯远了。说回俄罗斯电影:爱森斯坦(《战舰波将金号》)对于电影的重要性,相当于牛顿之于物理,这位创立蒙太奇的电影骑士,“将电影艺术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通过隐喻等手法,赋予电影全新的表现力和复杂性。” 电影人梦寐以求的戛纳、奥斯卡、柏林等各项大奖,英格玛•伯格曼得来全不费功夫,人类已经无法对他为电影艺术做出的贡献进行更多更好的奖励。可能的话,只有让他代表地球人去争取宇宙电影节大奖。 那么问题来了:电影领域,谁能让伯格曼这样的奇才五体投地? 伯格曼的赞美献给名列“圣三位一体”的电影诗人:“初看塔可夫斯基的电影宛如一个奇迹。我突然伫立于一直渴望进入的门口,而他却能在其中自由漫步,展现我长久以来想要表达却不知如何体现的境界。塔可夫斯基是最伟大的,他创造了崭新的、忠实于电影本性的语言,捕捉生命如同梦境。” 冷战时期,苏俄手握足以毁灭地球若干次的核力量,欧美之厌恶、恐惧、仇视,无以复加,但依旧无法抵御俄罗斯的影像魅力:《静静的顿河》(1957)、《雁南飞》(1957)、《士兵之歌》(1959)、《战争与和平》(1967)、《安德烈•卢布廖夫》(1969)、《莫斯科不相信眼泪》(1980)用光影呈现俄罗斯深厚的人文底蕴,横扫戛纳、奥斯卡等国际电影大奖。 红色巨球 1994年揭露契卡罪恶的《毒太阳》(烈日灼人)轰动世界影坛,作为苏俄体制与斯大林合二为一的恐怖意象,“毒太阳”这刻熊熊燃烧的火球穿越河岸、白桦林、客厅,具有毁灭一切的可怕能量:肆虐大地、荼毒生灵,反人性反人类反对美好的一切,红军将领、战斗英雄科托夫也未能幸免。当汽球吊着斯大林巨幅画像于金黄色的麦田上空冉冉升起,清风习习,斯大林的微笑顿时变得撒旦般狰狞,令人毛骨悚然 若想从《沙皇》(2009)领略伊凡雷帝南征北伐的恢弘场面,观众一定会大失所望。俄罗斯对历史的解读颇为纠结。从可与美国比肩的超级强国沦为二流国家,让具有浓郁的救世情结和大国心态的俄罗斯人无处话凄凉,迫切需要重温昔日的荣光,以凝聚民心、再度崛起;另一方面,暴政对人性、人权的践踏和血腥记忆,又让他们在梳理历史时,平添一分理性、审慎。    名导帕维•龙根对伊凡在领土扩张上取得的成就嗤之以鼻,只想从心理分析的角度还原暴君:俄罗斯在伊凡的统治下,即便称霸地球,也毫无骄傲可言。    东正教自9世纪传入俄罗斯,逐渐发展成影响巨大的宗教和经济实体,成为皇权必须倚重的重要力量。《沙皇》围绕伊凡与儿时好友、大主教菲利普的友谊和决裂展开。在菲利普的支持下,伊凡确立了至高无上的权力,“虔敬上帝、热爱和平,对人博爱、宽容与随和”等宗教理念被弃之如敝履。伊凡与上帝“对话”,确信为了国家的强大和稳定,自己可以无所不为。这个虐杀臣民、亲子的恶魔,后来成为彼得大帝和斯大林的偶像。    1568年菲利普以教权挑战皇权,伊凡勃然大怒,在教会当众痛殴菲利普,将其投入大狱。伊凡不明白童年挚友为何不顾多年友情、抛弃荣华富贵,冒杀身之祸来跟自己作对。菲利普回答:“因为你是个令人发指的暴君,必将受到上帝的惩罚!” 受害者原来也有助纣为虐的一面。科托夫、菲利普的悲剧让人想起红军之父托洛茨基和斯蒂芬•克兰的《巨球》:一大帮工人在山顶用砖石砌了个巨球\“真宏伟,”他们交口赞美\个个都喜爱这个巨球\突然,巨球开始晃动\它迅雷般掩杀过来\把他们一个不剩地砸成肉酱\只有几个人来得及尖声惊叫。 暴力美学 阿列克谢•日尔曼《路上的检查》(1971)被禁15年:游击队长担心殃及池鱼拒绝炸毁德军列车、政工少校偏执到底、叛徒反正归来忍辱负重建立功勋,在苏俄时期算是大胆突破,但与《西线无战事》(1930)、《现代启示录》(1979)、《全金属外壳》(1987)相比,只道是寻常。岂料影片结尾奇崛、孤高,酷得没朋友,秒杀欧美战争经典:    滚烫的枪管烧得雪地滋滋冒烟,生命的火花渐渐冷却——    伴随《告别斯拉夫女人》行进的钢铁洪流,胸口挂满勋章的老兵叼着雪茄神采飞扬,战友相逢不相识,指挥交通的缺牙女兵笑得如此妩媚,最是那一偏头的温柔,仿佛维多利亚(胜利女神)的天平倾向苦难大地,令人感怀为之抛洒的所有热血,包括躺在不为人知的历史角落中的“污点”烈士!    这个结尾异军突起,爽脆、厚重,回味无穷,分明是传说中的豹尾(堪比《杀人回忆》《第三人》《白气球》):战地黄花将“叛国者”的牺牲衬托得光芒四射,不着一镜,占尽风流,大气磅礴而又含蓄、轻灵,这就是艺术,这就是诗啊。 把战争拍得这么悲壮、温暖、隽永,唯有俄罗斯! 《哈鲁斯坦洛夫,开车!》(1998)描述1953年反犹浪潮,黑白光影的张力摄人心魄:寒枝静雀、黑夜白雪中涌动的特务、阴狠的斯大林雕像、坐在雪堆上给火辣菊花降温,暴力就象自动伞在车祸、偷情现场猛然张开一样突如其来;高大威武、趾高气扬的将军级犹太医生瞬间沦为被凌虐、强暴的阶下囚,转眼又成最高当局的座上宾,诊治缠绵病榻垂死挣扎的斯大林:撼动半个地球的巨人,成了一堆令人作呕的烂肉。 影片每一个镜头都是那么粗砺、强烈,充分契合诡异、疯狂的时代,才华横溢的阿列克谢•日尔曼,与俄罗斯诗电影形成双峰对峙的暴力美学。 邪典大师 塔圣、帕拉杰诺夫、阿列克谢•日尔曼如雷贯耳,邪典大师阿历克塞•巴拉巴诺夫国人还很陌生: 1997年,巴拉巴诺夫的《兄弟》轰动影坛。小谢尔盖•波德洛夫饰演的退伍兵,笑容青涩、甜美,路见少妇拔鸟相助,杀人如麻,却又心地善良,简直就是爱上嫂子的罗刹国武松,掺合比伏特加还要浓烈的民族主义(“美国佬别神气,我们迟早会把你们杀光”),迅速征服联盟解体后渴望再度崛起的斯拉夫青年。 看过无数邪典,巴拉巴诺夫的《彼得堡异人写真》(1998)一枝独秀:你干吗要做如此下流的事?枯槁、干瘪的熊婆婆照着少女丰满白嫩的屁股就是一顿猛抽,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故事化与形式化;捉弄连体男孩、餐桌旁杀人等本应令人反感、恐惧的段落,观众或笑得死去活来,或哭笑不得、瞠目结舌、怪异莫名。 邪,邪门! 可以把影片看作是俄罗斯虐恋文化从图片到影像的进化史。默片时代的架构、泛黄的怀旧色调,包裹着最大胆、前卫的探索,纯洁处子我心狂野:典雅、淫荡、残忍、慈悲,邪趣横生,精彩绝伦。 盛产大师的国度,邪典亦须极品:男主角踏上浮冰飘向远方,自杀居然如此浪漫,残酷的诗意、痛并快乐的SM感觉汹涌澎湃。 对体制的千重诅咒 《棺材200》(2007)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巴拉巴诺夫对恶魔警察(体制象征)丝毫没有吝惜火力:酒精考验的青年身着“苏联”字样的T恤,女伴失踪只当放了个屁。国家的失败,首先是教育的失败和道德人心的沦丧。 作为既得利益者,遭恶警绑架的党委书记之女,裸露体制内部互相绞杀的真相。大妈的同情极有分寸,提醒女孩并非完全无辜:“想想你和什么人在一起(才落到这般境地)?” 越南(苏俄阵营)人因良心发现挨枪子,是不是让你想起苏军在匈牙利事件和布拉格之春中的表现?懦弱、胆怯的无神论教授(代表沉默的大多数)跑到教堂寻求慰籍,还有比这更讽刺的吗? 恶警没有性能力,通过性虐、观淫来发泄,象征残暴、变态的体制丧失生命活力,苟延残喘;其母昏昏噩噩,无法正确应对现实,则在提醒观众,俄罗斯传统陈腐不堪,需要注入新的文明。 棺材里装的不仅是入侵阿富汗的炮灰,也是女孩绝境中的精神寄托,以及导演对体制的千重诅咒。噩梦在女孩听到恶警朗读爱人(尸体在她身边)的来信时达到高潮。条子靠不住,军队更靠不住啊,妹妹! 这部充满隐喻的黑色电影,强调事件结束于1984年末,暗示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时间开始了。 毒品引导人民 个人命运遭遇革命风暴,帕斯捷尔纳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日瓦戈医生》堪称典范,大卫•里恩改编的同名影片夺得5项奥斯卡大奖。 同样是医生唱主角,巴拉巴诺夫根据布尔加科夫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吗啡》(2008),艺术品质令《日瓦戈医生》(1965)甘拜下风,代表了新世纪俄罗斯电影的最高水平。冰雪大地的焦灼与苦痛,俄罗斯赤子的理解显然比英国电影大师深刻,表现也更加锐利。 “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与病魔缠斗的医生遭病毒入侵,借吗啡减轻痛苦。跑到教堂注射,神甫用袍袖为他摸顶赐福。面对现实的苦难,宗教的抚慰无足轻重。 毒品引导人民。瞬间超脱苦痛的吗啡足以贿赂一切,悬壶济世的英雄病入膏肓,在大笑中自戕预示苏俄免却战乱的安乐死;想用革命打造黄金世界?激情万丈横扫一切的暴烈行动比毒品还要痛快,足以麻痹、毁坏试图担负拯救人类重任的俄罗斯。 强大的文学原著、无比强悍的编导,成就了《吗啡》:临阵磨枪施行难产、开喉手术,急不可待隔裤扎针,暴风雪中与狼共舞,各种血腥各种隐喻各种震撼。若库布里克、鲁迅,给大师上课的大师均有一个共同点:不仅杀戮暴君,对草民同样见血封喉;廉价、肤浅的同情,如何对得起所有的苦难与牺牲? 俄罗斯电影大师具有欧美同行难以企及的艺术和人性深度,致敬吧,凡人!

 2 ) 陛下之死

文_东方不亲

       2013年5月18日,俄罗斯导演阿历克塞·巴拉巴诺夫辞世,享年54岁。这位英年早逝的鬼才导演,留下的是寥寥十余部光怪陆离的电影。这些电影兼具政治性和艺术性,却因为过分晦涩、冷酷而绝少被主流观众理解与认可,2007年拍摄的[棺材200]和2008年拍摄的[吗啡]甚至因血腥场面难以直视,引起了观众广泛的争议。但如果从影片结构和内涵层面考量,[吗啡]绝对是一部质量上乘的力作,而且相比于巴导此前的作品,其创新性也可圈可点。

       [吗啡]以著名作家布尔加科夫同名日记体小说为蓝本,同时将布氏早期行医题材的多篇短篇小说糅合其中,最终整合成一部带有明显巴拉巴诺夫印迹的电影。影片将背景时间设定在1917年,那个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多事之秋。接连的两次革命让圣彼得堡和莫斯科等大城市生灵涂炭,偏远的西伯利亚山区却尚未遭受战火殃及,故事从这里开始。巴导的电影通常包含极强的政治批判性,2007年拍摄的[棺材200],就是一部赤裸裸描绘苏联解体前,执政党内部乱象丛生的电影。时隔一年,他却放弃从正面描摹那两场风起云涌的俄国革命,而将摄影机对准了太平而闭塞的小镇,这种看似让历史事件缺席的设计,却随着剧情的推进,逐渐显现出沿着“缺席”抵达“在场”的效果。

       巴导以往电影的主角,不论正邪,都拥有一副淡然自若的面孔。而[吗啡]的主角波拉科夫则是一个手忙脚乱的形象,他是一名面色惨白的青年医生,为人善良、谦逊,甚至带着几丝懦弱,刚从学校毕业,实施手术前依然需要临阵查书。恐怕也只有这样的医生,才肯去苦寒的西伯利亚行医,不过此时大城市正在经历暴力革命,比偏远山区也好不到哪去。波拉科夫主治的第一位病人是一名白喉患者,尽管他敬业地为口吐白沫的病人做了人工呼吸,但仍未能挽回逝去的生命。在助理医师的怂恿下,他学会了推卸责任,向病人家属谎称其死于心脏病,白衣圣者的形象从此有了污点。更重要的是,这一次徒劳无功的舍己救人,让他产生了对吗啡的依赖。为了满足自己的“毒瘾”,波拉科夫一方面命令护士安娜为他配药、注射,并且剂量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则在一系列重大外科手术中,罔顾病人生死,使用其他麻醉剂替代吗啡。所幸手术都还顺利,镇上所有人都对他顶礼膜拜,甚至一些女病人和护士安娜甘愿为他献出自己的身体,波拉科夫也在众人的爱戴中变得愈发自私和自大。随着波拉科夫的“毒瘾”越来越大,革命的战火也越烧越近,小镇附近的地主一家人被布尔什维克纵火烧伤,波拉科夫却因诊所苦无吗啡,眼巴巴看着整家人命丧九泉,这件事极大地震撼了波拉科夫的内心,他自责,更恐惧, 他去小镇邻近的市区医院戒毒,最终因失败而绝望自杀。

       这个表面上与俄国革命交集甚少的故事,实际上其能指被巴导赋予了深层的所指内涵。显然巴导并不满足于再现历史,他的野心是揭示本质,于是一切“缺席”就都有了“在场”的意义:小镇是整个俄国大地的缩影。影片中波拉科夫刚下火车时,负责接他去诊所就职的马车夫一脸恭敬地叫了他一声“陛下”,这一称谓不经意间道明了波拉科夫之于小镇的地位。虽然俄国的末代沙皇已在“二月革命”中交出了权杖,但对于这个自然环境极端恶劣的小镇而言,波拉科夫作为唯一的主治医师,无异于拥有近乎沙皇的地位,他执掌着小镇民众的生死,全镇居民必须仰其鼻息、毕恭毕敬,就像即将取得国家政权的布尔什维克党,将对举国民众予取予求。影片中有这样一个桥段,波拉科夫在暴风雪中迷路,他摸索到地主家暂避风雪,地主与他聊起革命,当地主问他支持哪个阶级时,他回答:“我只知道两个阶级,弱小阶级和统治阶级。”这何尝不是导演借角色之口道出了自己的心声。而既能满足一己私欲,又能救民众于水火的吗啡,则是权力的最佳外化象征。波拉科夫开始时对吗啡享有绝对的支配权,可后来出现了工会背景的犹太医生,向他借吗啡,发展到两人在药店争吗啡,这象征着随着革命势力的入侵,波拉科夫的极权遭到挑战和蚕食,也正是在此期间,地主一家被烧死,死于前两者的特权。再后来,波拉科夫赴医院“戒毒”,沦为吗啡乞讨者,这象征着其权力的丧失,与此同时,革命者控制了医院和整个小镇,波拉科夫彻底退出了角逐权力的舞台,他的死则预演着苏联的解体。

       值得一提的是,波拉科夫最终死在了电影院。他一面向大腿动脉推入最后一管吗啡,一面看着银幕上滑稽的默剧表演,癫笑着饮弹而尽。这一设定不容置疑地将电影与吗啡联系在一起,构成一组自反电影的镜像:两者一样,既是镇痛散,也是迷幻剂。波拉科夫的死亡和邻座看客的冷漠成了巴导对电影艺术最辛辣的揶揄和最狂烈的赞誉,不要忘记此前护士安娜的那句台词:吗啡救不了你!在巴导眼中,电影同样救不了迷影者,只能让迷影者丧失生活的勇气和热情,这或许也是阿历克塞·巴拉巴诺夫之死的最佳注脚。


原文载于《看电影》周刊562期,有删改。媒体勿转。

 3 ) 让腐朽心惊,这才是革命

外形俊朗且医术精湛的医生,面对手术无所畏惧,且能屡屡拯救患者的性命,然而却因为胆怯染上了毒瘾。同居的女护士屡次劝解都以失败告终。当医疗事故发生的时候,医生终于痛下决心想要彻底的戒除毒瘾。然而来到了区上的戒毒所,医生却被外界发生的革命震撼了。无法在新的世界找到认同的医生最终饮弹自尽。

怎么样?不是很刺激吧,但是整个过程如果都能看完,一个医生从拯救者到被惩罚者的心路历程一定会让你印象深刻。这部俄罗斯电影《吗啡》讲述的是一个新旧政权交替的过程中,一名痴迷于传统权力阶层的人逐渐的被革命者的热浪所吞噬的过程。《吗啡》的主角是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年医生。医生米哈尔虽然刚刚毕业于医学院,但是却小有名气。来到一个与世隔绝的乡村小诊所的他通过几台复杂的手术确定了自己的权威地位。

米哈尔一开始对于医生这个职业是充满敬畏的,他也知道自己的作用是拯救生命。然而在同事消极的思想浸淫下,米哈尔逐渐地意识到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医生作为手握生死大权的人,他可以位居权力金字塔的顶端。米哈尔这样想了之后,他的医生生涯便开始产生各种各样的附加值,比如说随意支配诊所的医护人员,甚至还可以跟面容姣好的患者免费偷情等等。

米哈尔沉迷于这种权力带来的巨大满足感中无法自拔,而当自己无法忍受接种了白喉疫苗后的生理反应之时,米哈尔给自己注射了吗啡用于镇痛。然而这一次的尝试却让自己染上了毒瘾无法自拔。以至于酿成了最终的惨剧。

作为医生,米哈尔比一般人更加了解吗啡的副作用,但是他却一再尝试拥抱死神,这对于一个医生来说,丧失了道德理念一次就等于丧失了一千次,一万次。米哈尔在片中坦言,吗啡是一种道德试炼的工具,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成功摆脱吗啡的依赖。然而对米哈尔来说,这种想当然的话语并没有给予自己特别的帮助,最终,他将自己的前途命运绑定在了毒品之上,且落得个悲伤结局。

作为一部讽刺电影,本片中的米哈尔对于毒品的依赖以及迷恋指代的是俄国的十月革命打响后,旧贵族们对于之前权力的某种眷恋。米哈尔在暴风雪中借宿到大户人家后,他与主人的交谈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只知道富人和穷人”。这句话充分体现了米哈尔对于阶层的差异化是非常认同的,结合他在小诊所的地位,很显然,米哈尔并不属于“穷人”。

而此时此刻,整个俄国正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这种变化直接冲击着旧有的社会阶层,且对于米哈尔这样的没落的旧有社会阶层中的精英人物是非常不友好的。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并不会允许“米哈尔等人”维持自己至高无上的地位的。因此,对于他们来说,新政权的到来则意味着失去他们的“吗啡”。即使他们死去,也会选择与“吗啡”共存亡。

然而“吗啡”毕竟是一个腐朽的东西,当这种腐朽彻底的深入骨髓,米哈尔一方面希望自己凭借所谓的修养能与它划清界限,另一方面却深深的迷恋这种感觉无法自拔。象征旧贵族权力的吗啡是无法阻止新生的太阳照耀大地的。对于米哈尔来说,是向着新政权生存,还是抱着就特权毁灭,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然而他的答案却让人唏嘘。

俄国的十月革命带给原有社会阶层的是一种天翻地覆的变化,一些旧贵族们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变化意味着什么。他们表面上可以安静地接受这种特权的陨落,实际上却依旧是精英思维主导着自己的意识。米哈尔代表着的旧有的传统精英们对于普通民众发起的革命的鄙视,在大户人家的谈话中,贵族阶层们言语中充斥着对于普通人的蔑视,他们认为只有律师等一批精英才具备管理这个社会的能力,而普通的民众们连接受基本的教育都没有,他们怎么能管理这个社会呢,他们怎么能制定社会秩序呢?

米哈尔作为持有这种思想的代表性人物,他对于既有的社会规则保持怀疑态度,而去戒毒所则意味着对于现有的社会秩序的一种屈从。因此,在戒毒所中的米哈尔并没有彻底的服从医护人员的指引,而是凭借着自己医生的职业特性,最终成功盗取了吗啡且逃离了戒毒所。

纵使米哈尔成功逃脱,但整个俄国的变迁是没法就此停止的,米哈尔在看到维持自己旧有体系无望的情况下,饮弹自尽或许是最好的办法。临死前的米哈尔也不忘完成注射,可见他对于旧阶层的爱深入骨髓。

……

 4 ) 没被监督的吗啡

抵抗白喉疫苗的疼痛,居然用吗啡,悲剧的起源。

不只是偏远地区,那个地方的病人面对医生时不是诚惶诚恐?!这就是无知时的典型症状,谁也无法避免。面对自己不知道的事物,无法掌控的事物,几乎每个人都是这样的表现。

米哈伊尔·波利亚科夫医生,一开始怯场,但非常敬业。做了几件漂亮的诊治:一次漂亮的接生,一次漂亮的截肢,声名鹊起。

后来逐步享受医生的各种潜规则福利,潜了护士,潜了女病人,在很多地方颐气指使。在他眼里,只有两个阶级,弱小阶级和统治阶级。那时他是统治阶级。

但事情变化太快,一旦沾毒,就是一条不归路。。。。。。无法控制的毒瘾,严重稀缺的吗啡,只有死路一条。

教堂里的这段影像,在上帝面前,还是如丧家之狗。

在电影院,播放着喜剧,波利亚科夫医生最后的一针吗啡,死前的最后欢乐,悲剧结束。

吗啡类似权力?什么是男人的春药?让人欲罢不能!有很多,权力是其中一种。权力,不是个好东西,太容易让人迷失方向了。有几多人能抵抗住因为权力带来的各种诱惑?各种诱惑真的是无孔不入,防不胜防。

晚期癌症患者,在临终前一小段时间,通过吗啡减轻痛苦,死的稍微舒服点。我将来假如也到了这一步,不开刀,没必要救治,有质量有尊严的活着最后这么几天。

 5 ) 失控上瘾戛然而止

本片以俄国著名作家布尔加科夫同名日记体小说为蓝本,讲述了一位年轻的医学生下乡从医,经验不足又略显拘谨的他在这个简陋的环境里救助了一名白喉患者,但因为他为病人做了人工呼吸他必须注射疫苗,又因要缓解疫苗痛注射了吗啡开始上瘾。他与病人暧昧与护士保持关系,他手术前临阵磨枪回去查资料,语言强势态度冷淡。迷路中又认识了贵族,了解了生活的奢侈与放纵。他享受着生活和吗啡,也欺骗了一心和自己共进退的护士,最终在药品短缺的状态下不得已进入疯人院治疗。暴乱来了,他趁乱偷了药跑了出去,混乱中射杀了贵族医生,最终在喧闹的电影院注射了最后一支吗啡自杀而亡。

俄罗斯大导演的作品就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俄国,冷漠暴力,冰天雪地之下的所有事情都变得直白又粗糙。手术,治疗,混乱关系,枪战等等,冰天雪地下的一切都非常的冰冷暴躁,没有任何的柔和和回转。特别是故事的结尾,在喧闹的电影院里,一声枪响,甚至没有引起关注,身边的人也只是擦了擦脸,过于无视和冷感的对待和戛然而止的电影结尾一样,荒诞又真实,也是众多俄国创作者眼中的国家的样子。被吗啡控制成瘾失控只是一个表象,其下面所隐藏的无数人的道德的缺失和对生活的失控才是真正的主题。在一个混乱的年代,各种战争和反抗又何尝不是吗啡。本是止痛的良药,却又硬生生的成为了致死的毒药。

电影的配乐特别的可爱,特别是医生跑回宿舍临时抱佛脚的时候,就一串轻快的交响乐,配合整个电影小说一样分章节的结构,加剧了整个电影的复古感,也让整个影片的结构更加轻快,不至于因为过于沉闷的光线和大量室内夜晚的场景而显得过于压抑。

也算是一部老片了,还是值得一看的。

 6 ) 存在与虚无

这是第一次观赏邪典大师巴拉巴诺夫的作品,百度百科以及维基对该导演的介绍也是寥寥无几。俄罗斯电影总是给人一种绝望、衰落、冷漠和颓废的感觉,《吗啡》亦是如此。导演更是通过个人风格强烈的电影画面,将这种感觉极力地放大。 1917 年冬天,年轻的医学毕业生米哈伊尔.阿列克谢耶维奇.波利亚科夫从莫斯科跑到乌格利奇附近的一个村庄的地方医院担任医生。空旷的大陆盖着蓬松且看似永恒的白雪。慈眉善目的护士姐妹与外科医生在茶炊室与波利亚科夫相见。然而,周围炙热的茶炊与人情温暖只是一种幻影,它无法欺骗沉迷于自己忧郁中的医生。 顷刻间,一名半死不活的患有白喉的病人被例行送往医院,年轻的波利亚科夫在救助过程中做了人工呼吸,为了避免被感染他要求护士安娜给他注射疫苗和吗啡。 于是,医生成为“吗啡”的人质,他上瘾了。 只精通理论的医生并没有忘记查看在办公桌抽屉里的教科书,每一次成功的手术都得益于他的“临阵磨枪”。他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医生,但在他眼中只有“能救的”和“不能救的”。他只是机械地,没有灵魂和没有热情地在做着自己的工作。他不在乎病人的死活。 周遭的人崇拜他,没有人不青睐他。没有人在意到这是他第一次拿起锯子做截肢还是第一次做气管切割。 在这种狂热的谵妄中,他冒着暴风雪去帮助另一个病人,但当他到达时,已经没有人可以帮助。 他结识了当地贵族,同时结识了狡猾的有着社会民主工党身份的医护人员戈林布尔格。 他在轻浮的上校遗孀叶卡捷琳娜和几乎神圣的安娜的裙下来回游弋,当然后者是更爱他的,她用同样的方法对自己注射吗啡——只是为了劝诫波利亚科夫不要再痴迷于此。 卑微的女人早已预见到悲惨的结局,但米哈伊尔.阿列克谢维奇坚持认为这一切“并不可怕”。 但他错了,很快一切就变得很可怕,非常可怕。在药房里偷天换日,换来的就是无数病患的死亡,他意识到了吗啡的可怕,但根本摆脱不了毒瘾的控制。当他手不稳地为自己填写转诊到疯人院的单子想改过自新时,“布尔什维克赤卫军”却无情地卷入了这场事件中。他们宣告了新的历史时代到来:配方,证书,许可证什么都是统一的 -- 这意味着没有人可以再私自配备吗啡了。 在骚乱中,他偷了医院的吗啡并逃了出去,在街上碰到了已经成为布尔什维克领导的戈林布尔格,他威胁并要拘留波利亚科夫,波利亚科夫开枪打死了他并逃到了电影院。他注射了最后一针吗啡在影院的欢声笑语中开枪自杀了。 影片不间断的情节(导演将影片划分为多个章节)和对人物细节的精心把控令人印象深刻。 不得不为男主角的精彩表演拍案叫绝,吗啡成瘾者的日常生活被他表现得如此逼真,冒冷汗,呕吐,全身抽搐。起初,你会同情主人公,希望他早日摆脱这种魔掌。但紧接着,看着他人格一步步退化和瓦解,你会体验到更多矛盾的情绪。到最后,你对面前这个堕落的男人感到厌恶。当波利亚科夫抽烟时,不小心抖落下来的灰烬落在胸毛上,你不由自主地会担心一下它是否会燎到皮肤,但主人公已不屑于去碰那些烟灰。他如此沉浸在自己身上,他已不再关心周遭发生的事情。吗啡吸的越多,他的人格也退化得越多。最后一幕中安娜那绝望没有灵魂的眼神,告诉我们这一切都完了。 导演强烈的个人风格为影片增色许多。 尽管影片有许多cult镜头,血淋淋的截肢场景,产妇临盆接生,抑或是开喉手术什么的,总让人看了不仅头皮发麻,那种隔着屏幕的痛感渗透入骨。或许这也是波利亚科夫被毒瘾折磨所能体会到的痛苦。 契诃夫曾说道,如果第一幕中有一把枪挂在墙上,那么在第三幕中它应该开火。而在这部影片第二幕《狼》中,主人公就曾用勃朗宁手枪驱赶狼群开了火。在这一幕中也已经揭示了主人公的悲剧命运,如果勃朗宁能够救其于水火之中,吗啡注射血管才能真正让他变得生龙活虎,给予他存在下去的动力。有意思的是,波利亚科夫一共开了三次枪。每一次开枪也象征着他人格的转变。 第二次开枪打死了已经成为布尔什维克领导的戈林布尔格,是对虚无和个人悲剧的一种反抗,也是堕入深渊最底层的写照。 影片结尾,医生从包里拿出勃朗宁,对着自己太阳穴上开了最后一枪。这看似是一种悲剧性的欧亨利式结尾。却也将整部电影带向了真正的高潮,波利亚科夫的人生轨迹在一部三流喜剧中结束。“存在还是不存在”的根本问题在银幕的嘈杂声、醉酒的笑声和粗俗的画面中解决了,在一个烟雾缭绕的房间里,燃烧殆尽。就那么一秒钟,所有这些嘈杂的声音都被一声枪响淹没——医生倒在了长凳上。但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盯着屏幕,谁也不在乎。 《吗啡》与卡夫卡的《城堡》想传达的思想殊途同归。他们的核心都是基于周围现实的荒谬性和难以置信。“没有意义”潜伏在各种各样热情洋溢行为活动的背后。波利亚科夫对吗啡的热情无非是一种逃避的尝试。逃避恶心的现实,腐蚀的日常生活,逃避每天从早到晚,从晚上再到早晨的生活。逃避不想看到的人,逃避那些文盲和不信任的医生的患者以及歇斯底里的家属。逃避这个无意义不需要自我存在的世界。 波利亚科夫吸收的不是吗啡,而是生活中令人窒息的忧郁和对如何继续存在的无知:在一个没有人需要任何人的永恒的时代。冷漠的永恒的白雪将医院和不幸的医生紧紧的裹挟在一起,不动声色,他无法逃离。他不断地用针筒扎自己,忘记每一天,然后入睡。 留声机自顾自一个接一个地播放着维尔廷斯基的唱片,那是富有浪漫情调色彩的俄罗斯古典乐。地主的女儿塔内奇卡用训练有素的响亮嗓音用一首《可卡因》无情地撕扯着观众的心。多么激昂,多么明亮。 开喉、截肢、妇科手术以及形形色色带着奇怪病症的人等等,都被呈现为打破这些“幸福光彩”之间的插曲。 一样的雪,一样的光,一样的疲倦,每天都期待着不同的新事物,但是根本没有,也不会有。 从一家医院到另一家医院,再到疯人院。对存在的绝望幻想等同于知识分子的死亡。波利亚科夫医生,这个知识分子作为一个集体的象征,淹没在历史洪流之中。在欢笑和喧嚣中,一个理性的人比起其他人的唯一优势是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最终出路 —— 用子弹击中头部来结束这一切。电影没有大篇幅对时代背景做介绍,它只出现在最后一幕,革命就像是那剂吗啡,不能除去病的根本,反而引起接二连三的副作用反应:呕吐、抽搐......让社会愈来愈糟糕,布尔什维克反抗暴政并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 相比那些过于自然主义的截肢、断腿、分娩、呕吐痉挛还是大面积被烧伤的人体,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生活往往更残酷更糟。这是这片辽阔土地上的历史必然,这里一切都不好,因为它是俄罗斯,它是泛斯拉夫主义与农夫式的新民粹派的罗曼蒂克。

 7 ) 很沉闷,但坚持看到最后,结尾强而有力

朋友推荐的,她是个苏联粉,特喜欢男主演及男主角,觉得人家“特别真诚而无敌”,“我觉得我喜欢这一款的男生”。以前推荐给我我是拒绝的,这电影我耳闻过,似乎很沉闷,还很至郁,后来又推荐,我想了解这丫头的内心,就去看了。结果工作和恋爱太忙,家里网络也坏了,她就老疑心我明明不想看还应付,心口不一发怒,今天问我周末有什么打算,我说要看《吗啡》,她又逼逼逼逼,还说我自己老是提不然她不会问,我就囧了,明明是你问我打算我如实答,也错了= =。后来网络修理师傅来了,我好声好气跟她说,她又烦起来,说一件事没做完拖到第二件事来了,我这不是也想早点能上网看电影之后讨论吗,真是的。反正这丫头怪可怜的,自己心理有问题,当然什么事都容易烦,容易觉得被触怒,容易感到压力。上帝保佑她。

这电影照我看来是够沉闷的,可以当做理解她的一面镜子,内向阴郁孤冷。她喜欢男主这种人,又说鄙视约炮的,男主却也炮友不断。男主帅倒是真的,看脸没错。不过她本来就情绪不稳定,上帝保佑她。

豆瓣才4篇影评,B站刚开始还有弹幕,看到最后我一个人,一条弹幕也没有,我还算一般人中看电影比较能抗住的了,我都是跳着看的,太难看了。但是结局是真棒。最后男主和女主对望,塞吗啡到她手里也迷之感动。

“凝视深渊太久,自己也成深渊;与恶龙缠斗太久,自身异变恶龙。”无论是怯懦敏感的男主,还是深情善良的女主,为了救他人反而陷自己于万劫不复,都是不可取的,虽然这是大环境下难以幸福的悲剧,但一定要尽量慎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吧。至少我想成为这样的人,健康,阳光,幸福,坚强,勇敢,善良,聪慧,忠诚。

吗啡救不了人,就像对于缺爱的人,和一个能偶尔给自己高峰体验但无能好好爱人被爱的人在一起,一时的爽只会造成万劫不复。就像刷爆信用卡去购物和豪赌,没有血汗浇灌付出,欲望大于能力,透支获取太强烈而迅疾的快乐,只会加倍反噬。幸福的人生要学会为了更长远更高级的享受去推迟眼下的诱惑和满足。这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其实他本可以,其实他本可以,好好行医,读书和休息,和护士姑娘踏踏实实过幸福的小日子的。

其实他本可以。

 8 ) 不是影评的同题诗

吗啡

死者女,年轻,皮肤变蓝
从十五俄里外来,夜间有暴风雪。
安娜,我随后来,晨曦降临仍在落雪的后院
是时候去吮手术刀划伤的指头,抽一支烟
翻看书页变脆的拉丁文外科辞典。
它令人颤栗,病例或我们灰白色的远东,
安娜看见我是灰白色,发抖,俄罗斯的灵薄狱。

安娜,请给我药房的钥匙,安娜,
否则我就自己做了,燃亮松明子,摸字母表顺序排列的暗格
(时间,别人手上的油脂使它昏暗与黏腻)
掂起砝码,配百分之零点四的溶液(我骗你是零点二),
我的躯干发抖,安娜跟进来,看。
给我一支慈悲的针头,安娜,秩序会再临,
仿佛有人在云层裂隙里弹巴赫,按响管风琴键。

从这里往西五小时,大都会的梦已做完,
医科大学的林荫路恒常寂静,灯火高悬。
水流是清洁的,我带她去福尔马林池
经过一房间的死者,她做作地尖叫,我们呼出的雾在灯下发紫。
很快莫斯科会梦见我们,我想象М是浅金色的字,
在天井亮得人睁不开眼。很快,红场吃人的绝望活着,
莫斯科梦见我们吃它的梦活下去:
玛丽,玛琳娜,莫斯科娃,吗啡……
并无不同,俄罗斯年轻的灵薄狱。

     “你走后我梦见你,米佳,仍在这座患败血症的医院,
      雪,一片高过一片,隐没我们两人。
      我们领受的祝福每俯身望去就更流失一点
      女人们分娩,河流融冰,那使我们消散的从未将我们垂怜”

救救我,医生,我的喉头长出鸽子,我的眼睑变凉
是女人们揉亚麻的手种下的,每天每夜
它们飞起来,它们哭泣,我们六面体的天花板颤抖
救救我,可尊敬的同事,我针孔密布的灰白色躯体
正在凋败,和所有人一样
沉重、驯良,宜于捆扎或丢弃,盖钢质戳印
守药房的玛丽睡着了吗?她的头巾在灯下
将影子投向橱柜暗格,宪兵队从大路驶来
仿佛雪地上四散的人群都成了我,我成了白色正在粉碎的晶体,慌不择路地
跑,一直跑,推下注射器针头
再一次推下去

或是承受着最终的爆裂。

 短评

补巴拉巴诺夫名作。开场雪车调度嗲。章节切分总超出该情节一部分。欢快小调贯彻始终,阅读乐趣+黑色幽默一路并进,直到电影中的电影院哄堂大笑。白喉废奴,截肢贵族,方兴未艾的革命乱浪则似尚未被研究出结构式的morphine,一浪更比一浪凶。

7分钟前
  • mecca
  • 推荐

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担任乡镇卫生院长期间为了缓解白喉带来的痛苦,导致吗啡成瘾,最后还是在妻子的帮助下摆脱了毒瘾。当然电影中的米哈伊尔则没这么好运了,在一次次的尝试中沉沦,酿成大错最终只能靠死——或许是谢罪,或许是摆脱痛苦。巴拉巴诺夫从成名作《兄弟》以来就一直喜欢给电影塞入高密度的音乐。本作的音乐运用也颇为显眼,在轻快的剧情很有苏联喜剧片的味道,但男女主角赤身裸体瘫在床上,神智不清地讨论吗啡问题这段剧情的音乐运用很精彩。特效化妆很棒,电影看起来很像旧俄小说。另外我不得不说,巴拉巴诺夫是少数几个能把女人美丽的肉体拍得魅力十足却难以引起丝毫色欲的神奇导演(也许是因为我看的多了?)

10分钟前
  • 玉玉的注水阿龙
  • 推荐

二月革命大背景

13分钟前
  • 𝐓
  • 还行

帅气的青年大夫来到小镇染上毒瘾最后自杀的故事。改变自某位俄罗斯作家的小说,除了最后的部分,影片有种舞台剧的感觉,本以为会很闷,结果生机勃勃。各种做手术,各种女人戏,还有最后医生在电影院一张脸(表情)的逐渐转变,很有感觉。

16分钟前
  • 假仙女
  • 推荐

今年五月去世的俄罗斯鬼才导演阿历克塞·巴拉巴诺夫争议最大也是评价最高的电影,描述一位年轻英才的堕落和毁灭。全片以戏剧的分幕叙述镜头调度相当成熟,非常喜欢结尾的处理,推荐~

17分钟前
  • 叔是
  • 推荐

为什么我看这电影就想起了《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19分钟前
  • 白天星
  • 推荐

毛子就是毛子,伏特加戒毒瘾。巴导真是把电影当做信仰,配乐总是点我抖腿穴。印象深刻的是神父在男主嗑药后沉默地祝福,茶炊和狼,火车上无尽的雪野。六年前同样的失眠在被窝里看完梦之安魂曲,这个结尾更安慰我一些。

21分钟前
  • Vokobaniram
  • 推荐

还是那么熟悉的味道,依然一如既往的那么阿历克塞·巴拉巴诺夫。纹理清晰、成色显著。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再次书写一曲他最擅长的魔幻现实主义。

25分钟前
  • 老珂
  • 推荐

对比英版,改编的真的太出色了,那个只能快进看

28分钟前
  • 侃侃而谈
  • 推荐

导演的片子总是很酷,突如其来的暴力死亡!话说这片子要参加国内创投该怎么写简介呢?一个优秀的贵族青年医生偶然沾染了吗啡瘾,从此走上了毁灭的道路。或者是,十月革命时的一个贵族青年医生沉溺在毒品中直至开枪自戕?这里两个意思是不一样的。

30分钟前
  • 枯藤和老虎
  • 推荐

拍得十分精彩,将个人与政治进行了交互隐喻。吗啡成瘾却戒不掉,权力崇拜也同样难以戒掉。最后主角在笑声中举枪自尽,悲凉感油然而起。

32分钟前
  • 东北洪常秀
  • 推荐

像在看小说,结局设计得很讽刺。

36分钟前
  • 熊仔俠
  • 推荐

7.7,好精致的作品,看没太懂,但应该很不错。

41分钟前
  • 梦里的花
  • 推荐

旧制度与大革命。爱死巴导了!虽然也导过个别不太好懂的烂片,但还是希望一百年后中国也有这样的导演来拍拍那些荒唐的旧事。想去俄国看看……

46分钟前
  • zitsunari
  • 力荐

吗啡带来的空虚。结尾很不错,想了想,男主角最终也只能选择自杀。

47分钟前
  • 懊恼的土豆™
  • 推荐

到位了

52分钟前
  • hitlike
  • 力荐

吗啡注射,画质比较可悲

56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还行

BAM 5/12/2013 4:30pm

59分钟前
  • 何倩彤
  • 还行

Ingeborga Dapkunaite 简直美得不可方物。只能那样结局了,在播放喜剧默剧的电影院内结束。

1小时前
  • vivi
  • 推荐

除了分章节没有什么必要,其他都是完美的斯拉夫式cult。香艳,冰冷又残酷的二月革命时期,口交、伏特加、破碎注射器与肢解动物一样的残酷手术,还没构建已经残破的现代废墟。如果沙俄是白喉,革命是截肢,那吗啡是什么?

1小时前
  • cassetteman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