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难以企望的天国王朝
有的电影,虽然看不懂,但我不会说她是烂片,我只会抽自己嘴巴怪自己肤浅而已。例如这部《Kingdom of Heaven》,直觉告诉我,这是一部佳片。
为什么我看不懂,因为我对十字军东征的历史以及基督教与穆斯林之间的渊源了解不多,比不上咱们的三国。
所以看《赤壁》要比看《Kingdom of Heaven》来得轻松。
但一部电影的质量岂能单以“轻松”来衡量?
虽然我对这段历史了解不多,但是,我始终关注并支持着饱受战火摧残的巴勒斯坦以及她的人民。
和平要比上帝更永恒,更值得让人尊敬。
斯科特拍史诗片的能力不用多说。美中不足的是,这电影的演员整体表演一般,奥兰多·布鲁姆虽然不错,但仍难以跟罗素·克劳相提并论。戴面具的国王,我竟然没察觉出那是爱德华·诺顿,只是看着他的眼神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
2 ) 《天国王朝》:9.11之楔子
首先声明,本人素来喜欢老斯科特(Ridley Scott)作品,以下文字,或许有拔高之处,见谅。
看完《天国王朝》,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不是剧情缓慢主角迂腐
——不是骑士潇洒女王风流
——不是战争宏大战斗惨烈
恰恰是影片交待了9.11之来由,让我很是钦佩。这样的题材不愧是斯老出马。
正如他的《黑鹰坠落》虽然还是不把非洲人当人,但血淋淋战斗和死亡与显而易见的反战情绪就足以让我坚定反战信念。所以尽管《天》不过忠于(或者说接近于)历史,但毕竟由一部“好莱坞大片”不偏不倚地揭示伊斯兰世界与基督教世界的世仇,实在难能可贵——比照一下《真实谎言》。
耶路撒冷,三教圣地,你争我夺,无休无止。
《天国王朝》截取的正是一段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之间宗教战争——著名的“十字军东征”——中的一段故事。基督徒在耶路撒冷建立了小王国,暂时与周边的穆斯林维持脆弱的和平,但狂热的(或者说嗜血成性的)十字军贵族不断挑衅,最终引来穆斯林的无情反击,基督教耶路撒冷国灭亡。需要提一句的还有,片子里的穆斯林完全不像多数美国片那样邪恶成性、丧心病狂,反倒是有信有义,光明磊落,而恰恰基督徒中的战争贩子才是人品低劣,罪有应得。
不用精研历史,不必考证故事里发生的到底是第几次“东征”(尽管片末的英国狮心王出征是个很方便的线索),总之,耶路撒冷就一直这样,被万千人膜拜着向往着争夺着毁坏着。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对西方基督教世界的仇恨由此肇始。9.11自然复杂异常,本·拉登之辈与美国的冲突也不单单是宗教问题,“帝国主义VS人民反抗”必然也占了很大成份(这是我们所以乐见世贸倒塌的根源所在——那些所谓和美国人一样感同身受地痛苦的中国人,我直接怀疑是在矫情)。但不能不说,基督教世界与伊斯兰世界这横亘了上千年的宗教/文化冲突(信仰上的、即使是夹杂着掠夺战争及侵略战争的、混合了殖民和反殖民战争的)才是根子所在。
看看中东一锅粥的历史:泼皮野蛮的欧洲基督教十字军进攻异教徒穆斯林,抢夺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不吃素的穆斯林奋起反抗,夺回伊斯兰圣地耶路撒冷——你来我往交手了数百年,绵延到被希特勒暴行吓坏了的犹太民族复国,定都犹太教圣地耶路撒冷,再催生出三次中东战争,收获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和整个阿拉伯世界的死结,以及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对西方世界之间的刻骨仇恨。
怪要怪什么?宗教?
(我开始步入雷区了)宗教其实是中国人比较陌生的领域,骨子里都是孔老夫子敬鬼神而远之的实用主义,从来缺乏信仰的资质,今天到喇嘛庙烧香,明天请道士做法事(唔,真的,看看中国人的葬礼上和尚和道士亲密配合就可以看出我们是多么的缺少虔诚了)。佛教和道教从来没有真正成为中国人的心灵支柱(说是宗教,倒不妨说是文化,教徒信徒不过是某种沙龙或行会或帮会的成员罢了),基督教更不消提,不成气候的崇洋媚外之一例证罢了。
不过不能不说,宗教免疫真是中国人的一件幸事。虽然说五千年的政治战争、政治斗争也惨烈无比,但毕竟避免了宗教战争、避开了本·拉登怎么说都是好事。那么,干脆打倒宗教吧?——可惜世界上的事情没有这么简单的(西方文明往哪儿搁?),而且本身这么说就该杀头。
所以我的跑题先到这里结束。唉……
3 ) 另一个《天国王朝》(评加长版)
我爱《魔戒》,爱到想看第九遍,而且要看加长版。但那不是因为加长版比剧场版更好看,虽然爱《魔戒》爱到希望它加长到每部40个小时,可我还是觉得剧场版更紧凑,加长的那些内容90%属于可有可无甚至不如不加,因此在我看来加长版确实如人所说是电影公司拿来赚银子的。所以虽然早听说《天国王朝》加长版好过剧场版,还是不太有决心奉献那笔银子,虽然没几个钱而且也不是让电影公司赚是让D版商赚。实际上,我是不太相信加长50分钟就能让先天不足的畸形儿变成白白胖胖的健康宝宝。
事实证明我错了,又一次错的离谱。把电影公司的剪刀手叫“脑残”一点都不冤枉他们,《天国王朝》的加长版和剧场版简直就不是同一部电影,难怪看过加长版的观众会大喊“谋杀”,有评论认为电影公司谋杀了斯科特最好的一部电影,一部有可能名垂青史的史诗杰作。而被谋杀的原因竟然如此地简单——太长。美国有个资深影迷愤怒地说,如果一部电影好看的话,凭什么认为我会嫌长?可是,似乎也不能不承认,是观众养足了电影公司的胃口,如果没有习惯了边嚼爆米花喝可乐边对女主角三围评头论足的观众,电影公司凭什么来判断观众只能坐145分钟而坐不到194分钟?没能在剧场里看到本来应该看到的杰作,这也算观众咎由自取吧?
的确是一场谋杀,不,简直是屠杀。男主角被杀掉一半甚至一大半,女主角干脆就杀得只剩下一具尸体了。故事被砍得七零八落,人物思想行为完全没了逻辑,只剩几个老戏骨屹立不倒,只剩一个面具国王辉煌灿烂,只剩一场攻城大战刺激观众眼球,有人戏称电影公司是把最贵的留下其它全砍。把剧场版叫“烂片”可能有点过分,毕竟就这些残缺不全伤痕累累的片断,也曾经让我震撼过,感动过。而加长版的《天国王朝》才是真正的杰作,看过加长版才知道这是一个由丰满的人物演绎的完整的故事,而不是一堆零星的场面拼凑成的杂烩。看完加长版才知道,被杀的半死的Balian原来是整部电影的灵魂,是导演理想的寄托。
救活男主角,还原Orlando Bloom
《天国王朝》票房惨败,让Orlando Bloom几乎彻底失去了成为演员的可能,似乎他命里注定只能当明星。有人偏激地认为是他毁了整部电影,这实在是过分了,如果一部电影能被男主角毁掉,那说明这部电影除了男主角什么都没有。我依然认为开花是花瓶,依然认为他没什么演技,但看完加长版我忽然明白了为什么斯科特会认为Orlando是“合适”的,我一直觉得是制片方的意思,现在我不这么想了。
剧场版的Balian因为教士偷了妻子的十字架而杀人逃亡,连累死了生父,却好命地跑到圣城去当了领主,更好命地受到公主的垂青、国王的宠爱,但是当国王要他跟公主结婚继承他的王位来拯救圣城,Balian却假模假式地拒绝了,结果莽夫Guy当了国王,狂妄地与萨拉丁开战而且全军覆没,危在旦夕的圣城于是落到了要靠一个铁匠来守卫的地步。最终选择了投降的Balian是个英雄,但这个英雄却对收复在自己手里丢失的圣城毫无兴趣。这个人物从头到尾都显得莫名其妙,行事没有逻辑可循,也不知道他的信念和原则到底是什么。看到最后实在很想如某网友一样拍着桌子喊,动机!动机!!人的行为是要讲动机的,从这个人物的行为当中却找不到动机。这个莫名其妙的铁匠算是把原就没多大本事的Orlando Bloom害了个彻底,顺便也把斯科特选角眼光的声誉也害了个彻底。
却原来,Balian从来就不是一个普通的铁匠,加长版告诉人们,他是个设计师、机械工程师,在这个故事发生之前他就曾设计制造攻城的机械,“帮一个王打另一个王”,所以他的骑士生父要带他去圣城,因为他有才能可以为十字军效力而不仅是因为Balian是他的私生子。他受到面具国王的宠爱是因为父亲曾经是国王的老师,是Balian自己的在攻守城池方面的才干,以及为面具国王倍加欣赏的正义感和对理想的坚守,并非莫名其妙或者是因为和公主的风流韵事,他不是莫名其妙地成为保卫圣城的领袖人物的。Balian杀死教士沦为逃犯并非仅仅因为教士从他妻子的尸体上偷走了十字架,而是一场被触发的酝酿已久的风暴。Balian去耶路撒冷也不仅仅是为了为自杀的妻子的灵魂取得救赎,而是一个从迷茫、怀疑到失去信仰,又在伊贝林领地上重新找到信仰的漫长而痛苦的求索过程。Balian不肯接受与公主的婚姻不是矫情,不肯“为成大善而行小恶”也不是虚伪道学,而是基于他更加神圣的信念。这个角色原来不是那么莫名其妙的,加长版让Balian的心路历程每一步都无比清晰。
Balian的父亲是上一辈的十字军骑士,那一代人为了信仰、为了土地金钱、为了生计,一生中历尽战争与杀戮,他们当中怀有理想的人必定会开始思考到底是为了什么而战?他们坚守的到底是什么样的信念?Balian是思考的成果,而且在继续着他们的思考。十字军以圣经名义进行着杀戮,不仅是杀戮异教徒,Balian也曾经“帮一个王打另一个王,却不知道为什么”。故事之初他就处在这种迷茫和怀疑之中,他的教士兄弟为了霸占他的财产千方百计逼他背井离乡,教规不准他自杀的妻子葬在墓地并且毁坏她的尸体,神父把他从监狱里放出来只因为他可以帮忙建造教堂。上帝是否真的存在?Balian飘洋过海来到圣城耶路撒冷,仍然没有找到答案,坐在耶稣殉难的山丘上,昏暗的夜色中朝圣的人来来往往如鬼影幢幢,他感觉不到上帝的存在,“无论如何我已经失去信仰了”,自此之后教士们打为旗号的那个上帝在他心目当中已经不存在了。圣城保卫战中,当主教阻拦他烧掉死难者的尸体时,他掷地有声地说:“上帝会宽恕的,如果不,那他就不是上帝,我们不必顾忌。”此时的Balian是作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站在上帝面前,而不是作为一个奴仆匍匐在上帝脚下。然而Balian决非没有信仰,他的信仰远远高于以往他盲目相信的宗教。Balian在伊贝林领地上带领百姓打井灌溉,在漫天的黄沙之中开辟出一片绿洲,望着亲手缔造的和平生活,望着亲手培植、护卫着的自然与生命,他找到了信仰,他知道了他守卫的是什么。Balian之后的所做所为正是他父亲的遗愿,保卫国王,国王不在了,保卫人民。Balian是他父亲的理想,是面具国王的理想,也是导演自己的理想。
因而我猜想,在导演心目中,Balian并不是“角斗士”,他不是一个猛士,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标杆,而是一个走向完美的淡泊、理性、智慧的人物,这个人物身上应该具有的气质不是粗犷豪放,而是细腻深沉,是一个近乎“神”的形象,这简直就是一个精灵的气质。所以,斯科特选择了“精灵”,让这个纯净的形象与其他人物的凶猛剽悍或暴戾狡诈形成强烈的反差。看剧场版会觉得Balian的战前动员很不够味,缺乏“Today, we fight!”那种慷慨激昂,但是看了加长版才知道那种慷慨激昂本来就不是斯科特想要的。看看这段台词:What is Jerusalem?Your holy places lie over the Jewish temple that the Romans pulled down. The Muslim places of worship lie over yours. Which is more holy? The wall? The mosque? The Sepulcher? Who has claim? No one has claim. All have claim!难怪主教大人要嘀咕这是亵渎上帝,是的,这时候上帝已经和安拉一起靠边站了。这样的声明不是要激起匹夫的血性,而是要唤起勇士的理性,让他们知道自己要守卫不是宗教不是圣地,而是这里的人民,是自己的亲人。整部加长版中Balian都是这样一种形象,对宗教狂热的否定批判,对信仰的思索和坚定不移,在Balian的信念中,神圣不在耶路撒冷,而在人的心中。所以圣城属于谁对他来说没有意义,守卫圣城的唯一原因是百年前基督徒攻占耶路撒冷时杀光了所有的穆斯林,现在他们正面临着穆斯林报复性的屠城。他们必须战斗,用生命去守护生命。而生命,才是Balian找到并且坚守的信仰。所以,Balian才对收复失地如此地云淡风轻。
加长版救活了Orlando Bloom,让人们知道,虽然他不出色,但是他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这一个”Balian就是导演想要呈现给观众的形象,他就应该是这个样子。虽然换了别人可能会更出彩,但我怀疑能够更“合适”,如果换了莱昂纳多Balian肯定更有看头,但是那会让人更多地关注这个铁匠个人命运,出色的演员可能反而冲淡这个人物身上的思辨力量。对于Balian,这个样子已经够了。斯科特也从来没想打造第二个罗素·克罗,在前半部几乎所有的段落当中他都没有突出Balian个人,而总是让他成为群像之一。在群像当中被出色的戏骨所淹没,最能表现人物命运发展的段落又都被喀嚓没了,Orlando Bloom真是倒霉到家了。加长版没有让Balian被淹没,把他从一群彪形大汉中捞了出来,成功地显示了这个人物原本所具有的与众不同的性格与气质。Orlando虽然不出色,但至少Balian是成功的。加长版推出之后,很多评论对精灵的表演表示基本肯定,说明电影公司的剪刀手们的确是杀人不见血。
救活女主角,理清混乱的王廷
剧场版里的西比拉是只超大的花瓶,大过Orlando Bloom。这个角色的命运更惨,Balian好歹还剩下个莫名其妙,西比拉简直就成了相片。当然好歹西比拉还是张相片,最惨的是她天使般的儿子,干脆就没了这个人。没了这个天使般的儿子,西比拉除了给这部男性电影换换颜色就真是完全没用了。在这样的史诗大片里,相片似的女主角不仅毫无用处,而且画蛇添足,让人不禁想去之而后快。
看了加长版,我太理解为什么Eva Green拒绝参加宣传活动了,是可忍,孰不可忍。加长版里的西比拉是鲜活的,生动的,色彩丰富的。她是Balian一见倾心的女人,是面具国王美丽的姐妹,是野心勃勃狂妄自大的Guy自尊自爱的妻子,是天使儿子坚强又软弱的母亲,是特立独行的公主,是圣城耶路撒冷的王后。西比拉是个热情奔放的女人,也是个坚定果决的女人,她向Balian奉上一个世界,对除掉Guy和他的支持者所要面对的血腥毫不愧疚,因为她知道这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圣城的人民。而作为母亲,得知自己的儿子感染了麻风病,很快就将面对和面具国王同样的命运,她所做的选择既勇敢又软弱。她亲手毒死了天使般的儿子,因此不得不封Guy为王,将耶路撒冷彻底送上绝路。而导致她做出这样的决定,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她看到了面具下面那张曾经无比英俊现在却如此丑陋可怕的面孔,所以她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自己的儿子经历同样的命运。剧场版没有了这个因果关系,面具国王帅了将近两个小时却在最后毫无必要地刺激了观众一把,让人怀疑导演这样处理有虐待狂之嫌。
把一个丰富多彩的女人变成相片,把一个决定圣城命运的人物一刀坎掉片甲不留,使得西比拉本人和面具国王、Balian、Guy等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混乱不堪,电影公司的刽子手真是刀刀致命。
为不再神圣的宗教掘墓,为理性的信仰奠基
如果说剧场版的剪接有政治因素存在,那就只能是因为涉及宗教。从上映的效果看,可谓皆大欢喜,没有引起过多的宗教口水战,在欧洲大受好评,甚至在穆斯林世界也得到了肯定,应该说剧场版在敏感问题上的处理还是颇为成功的。人文关怀,和平主义,基督教徒满意他们有个极具风采的面具国王,穆斯林满意他们有个胜利者萨拉丁,世界人民满意两大宗教之间的战争以胜利者的宽宏为结局,确实是皆大欢喜。在这个问题上我一向对剧场版并无诟病。
但是看了加长版,我才知道电影公司剪掉的是什么。它剪掉了对宗教的思考,剪掉了教会在十字军东征这个历史事件上扮演的角色,剪掉了神职人员在百姓面前作威作福,在强敌面前懦弱卑怯,剪掉了对教会的否定态度,也剪掉了编剧导演设计Balian这个人物的初衷。Balian的意义在于,让信仰取代宗教。在Balian前往圣城的路上,一个教士催眠一般地念唱说,杀死异教徒不是谋杀,而是通往天国之路。就是这样的宗教思想指引着十字军扫荡东方,劫掠财富,以圣经的名义行圣经反对之事。如果不是打着宗教旗号的强盗,那些为了信仰而献身的骑士们如何面对宗教圣战变成强盗打劫的现实?Balian拒绝与西比拉的婚事,拒绝在宫廷里掀起权力斗争的腥风血雨时,曾对面具国王说,如果圣城行不义,圣城就什么都不是。圣殿骑士团已经变成了打劫阿拉伯商队的强盗,好战的骑士明目张胆地挑衅国王的权威,嗜血的狂热已经无法阻止,圣城早就不再神圣。当宗教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把人民拖入战争的苦海时,宗教就不再神圣。耶路撒冷已经是死亡之城,它和面具国王同一命运,把这个人物塑造得如此光彩夺目,其实就是告诉人们,和平的死亡值得整个耶路撒冷作陪葬。这个人物不禁让人想起不久前去世的阿拉法特,随着他的离去,和平也死亡了,耶路撒冷成了他的陪葬,历史在可悲地重复自己。而面具国王的对手,伟大的萨拉丁则是怀有同样理想的实践者,他对叫嚣屠城的穆斯林同胞并不认同,但他一样无法在道义上阻止这些手持利刃的宗教极端分子,他象面具国王一样,只能用战争的胜利和手中的权力来压制极端分子。当谈判结束时Balian问萨拉丁:耶路撒冷的价值是什么?萨拉丁淡然地说:Nothing。然后他双手握拳贴在胸口,充满自豪与自信地说:Everything。萨拉丁与Balian一样是个有信仰的人,但他心中的神只怕也不是安拉,这些是他无法言明的,所以一代天骄才会和一个铁匠惺惺相惜,因为他从Balian口中听到的不是宗教狂热的喧嚣,而是和他相同的对信仰、对神圣的理解。
从影片开始圣城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Balian是掘墓人。影片开始处出现的那个埋葬Balian妻子的掘墓人在圣城保卫战中再次出现并且牺牲,带出的是一个极其严肃的主题,而Balian亡妻栽下的那棵树苗在片尾处迎风摇曳,带出的则是另一个主题。为战争掘墓,为和平奠基。为不再神圣的宗教掘墓,为理性的信仰奠基。对生命、人民、和平的尊崇与信念,高于世上的一切宗教。这应当也是斯科特对于当今的耶路撒冷,对宗教信仰的态度和希望。
在现今保守主义甚嚣尘上的美国,这种对宗教的置疑甚至否定理所当然得不到大多数人的共鸣,电影公司的剪切迎合了各方面的要求,却让影片的思想性浅薄了很多,从票房的角度去考虑,在宗教问题上,也不得不如此动作。这原本不是一杯简单调和各方关系的甜酒,而是一颗引人思考、意味深长的苦果。
《天国王朝》票房的惨败原因很多,《特洛伊》、《亚历山大》、《亚瑟王》令观众对所谓的“史诗大片”不断失望,而《天国王朝》剧场版却删掉了几乎所有的光彩,丢掉了自己的风格,跟在几部劣质大片后面亦步亦趋,惨败是当然的,可想而知的。即使是梦工厂也多的是智商为零的白痴,因为外面有更多智商为零的白痴观众。老实说,即使当时上映的是现在这个加长版,票房能否飘红也是个未知数,撇开白痴观众不算,审美疲劳也足以让人放弃这部史诗片的强弩之末了。但是我相信,绝对不会在美国只收四千万,绝对不会被说成“烂片”,绝对不会有人说Orlando毁了《天国王朝》。难怪上映剧场版之前就有人说,即将上映的不是“这部电影”。有时候不禁想,杰作真的可以被这样谋杀掉,那么 被电影公司谋杀掉的杰作到底还有多少?
附上剧场版的观后感:《遥远的天国王朝》
http://www.douban.com/review/1140299/ 4 ) غسان مسعود :我是萨拉丁,我信仰正义。
除去宫廷动物的情感纠葛,除去回回炮轰击城墙的宏大场景,除去万军丛中那个硕大的圣殿金十字,本片的亮点在城破后的几分钟。纱罗帐下,巴利安内中不安忐忑,唯恐百年前的惨剧重演。对手却要他宽心,那人说道:
“I'm Saladin——I am صلاح الدين “
萨拉丁,这个名字的意思是信仰正义。
赫桑·马苏德是叙利亚的国宝级演员,我还看过他在《伊拉克狼谷》里饰演的苏菲派长者。那位有名望的阿訇,其养女在婚礼上丧偶,亲友被美军射杀,却依然能保持一颗平和公正的心。在年轻人绑架了西方记者准备斩首的时候,他现身施救,训斥狂热份子,夺下利剑为无辜者松绑。如同他饰演的萨拉丁,在克服耶城后恪守和约实行信仰自由,立新月而不害十字,端的是海阔心胸。基督教圣人戈弗雷破城之后大肆屠戮,萨拉丁却不要赎金便释放了城中所有付不起赎金的异教城民,声明来去自便,连但丁的《神曲》都对此赞誉有加,声称这异教徒虽不信天主最终归宿却在天堂,不似无良教宗在炼狱中受苦。
千年之前在这片土地上,穆斯林是最终胜利者并释放战俘宽恕了屠夫后代的罪恶。千年后的圣地依旧在流血燃烧,战斗双方变成了贫弱的巴人和华尔街代理人政权。都说天理昭昭,可我们看见天上飞的不是天使,却是以色列空投白磷弹搞“照明事业”的作战飞机。一个被割裂的民族囚居于大大小小的牢笼里,在嘶吼,在挣扎。信仰的天空还没有光亮照,黎明前的黑暗中只有犬吠声。惟愿世间有主,却不知这冥冥的前定指引着什么样的结局。
有关غسان مسعود 的网站
http://ghassanmasoud.com/ar/ 5 ) 宗教疯狂年代的理想主义―――评《天国王朝》
自《角斗士》开始,好莱坞掀起了一股“史诗片”热潮。不过,随着宏伟的《荷马史诗》被演绎成明星帅哥的多角恋情(《特洛伊》)、世代传奇的英伦之王变成了一个无味的武夫(《亚瑟王》)、纵横四海的盖世英豪为同性之爱而神经质地喋喋不休(《亚历山大大帝》)......观众和评论界产生了一连串的疑问:史诗片,我们还能看到宏大的历史与传奇吗?
幸好,好莱坞还有一块金字招牌:莱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如果说有哪一位导演的作品堪称“部部精彩、几无次品”的话,斯科特算一个。《异形》、《银翼杀手》、《黑雨》、《陌路狂花》、《角斗士》、《沉默的羔羊3》、《黑鹰坠落》,还有就是这部重振史诗类型片的新作:《天国王朝(Kingdom of Heaven)》。
故事发生在1184年,第三次十字军东征时期,法兰克铁匠巴利安(奥兰多.布鲁姆饰),因为受失散多年的父亲召唤,也为了替自杀的妻子寻求救赎(在天主教教义中,自杀者是不能升入天堂的),来到了三教圣城――耶路撒冷。其间,父亲亡故,他承袭了爵位和封地,并很快发现自己陷入了十字军政治的漩涡:当时,身染麻风病的耶路撒冷王鲍德温四世与阿拉伯的传奇英雄---“战神”萨拉丁维持着脆弱的和平,期望把耶路撒冷建成宗教共存、民族和谐的家园(多么崇高而难以实现的理想......),但是,以Lusignan(鲍德温四世的妹夫)和Reynald为首的好战势力却通过袭击穆斯林的方式不断挑起争端,很快,战争终于变得不可避免。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哈廷之战”。
据史料记载:十字军和耶路撒冷联军惨败,萨拉丁杀光了所有俘虏,天空中都是觅食的秃鹫,使得方圆数里看不到阳光,欧洲人的鲜血让岩石几十年内都是红色。获胜以后的穆斯林大军立即挥军直取已经失去防御能力的圣城耶路撒冷,欧洲人开始了大逃亡。这时,巴利安挺身而出,率领城中百姓抵御数十倍的敌人和战无不胜的萨拉丁,在挫败了穆斯林大军的屡次进攻之后,迫使萨拉丁签订了城下之盟,以让出圣城为代价,换取了城中几十万百姓的安全撤离和耶路撒冷城的完整。这就是著名的“耶路撒冷围城之战”。
(应该说明的是,电影中的情节框架是基本忠实于历史的,巴利安这个角色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哈廷之战和耶路撒冷围城也都是真实的历史事件。其他的人物,如萨拉丁、鲍德温四世、Lusignan、Reynald以及耶路撒冷军统帅提伯利亚斯、巴利安的情人――鲍德温四世的妹妹希比拉等人也都是真实人物。)
在“后911时代”,推出这样一部以十字军东征、基督教-伊斯兰教冲突为主题的电影,无疑是需要勇气的。如此敏感的题材,一旦处理不好,很容易引起各界的争议与批评。梅尔•吉布森的《耶稣受难记》所引发的风波相信很多人都还记忆犹新。还好,这次是莱德利•斯科特,这位被好莱坞誉为“十字军之王”的大师级导演再一次用他那不容置疑的艺术水准和对史诗电影的高超掌控能力为我们奉上了一道视觉与心灵的盛宴。
这部电影传达给我们的,不是宗教间孰优孰劣的价值判断,不是征服与杀伐的道德评价,不是上帝选民与异教徒的贵贱之别,也不是对历史事件的单向度诠释,而是颂扬了在宗教与民族纷争中始终高扬的一种理想主义―――以良知磨合争端、以“为民”为最高道义。
自“911”和“伊拉克战争”之后,“民族与宗教的冲突”成为舆论所关注的焦点。对伊斯兰世界的妖魔化逐渐成为一种大众的认识。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基督教世界对伊斯兰世界的“讨伐”为主旨的“十字军东征”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布什就曾经在多次讲话中把当前美国在中东的武力介入称之为“新的十字军东征”。那么,斯科特是这样来诠释这段历史的呢?
在影片的开头,有一段篇首字幕:“欧洲军队占领耶路撒冷已经100余年......当时的欧洲,人民穷困、政治黑暗、人们奔向东方,或追求财富、或寻求救赎......”寥寥数语,点明了影片的基本态度:所谓的“十字军东征”,并非是像当时的基督教世界所宣扬的那样是为了“讨伐异教徒”的“神圣之战”,更多的原因,是为了侵略和掠夺。斯科特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更是直言不讳:“他们是想去洗劫耶路撒冷这个装满财宝的宫殿。”
中世纪的欧洲,是教士和骑士阶层统治的“黑暗时代”,这个阶层不仅垄断了政治、经济权力,还垄断了文化权力,绝大多数普通民众是文盲,连《圣经》也无法阅读。失地的农民成为领主阶层在经济关系和人身关系上的附庸。 而那个时代的耶路撒冷则是几大文明相互交融、自由开放的国际大都市,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在这里和睦共存。可以想象,这个充满财富和文明的“东方”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欧洲人心目中一块待割的肥肉,这就有了所谓的“十字军东征”。在斯科特的眼中,那是一个“疯狂的年代”。
不过,简单地挞伐某一方显然不是影片的主旨。在揭示了“十字军东征”的侵掠本质后,斯科特也没有忘记告诉我们:在这股横流之中,也不乏一些怀抱荣誉和信仰的高尚之士。如影片的主人公巴利安、巴利安之父艾贝林爵士、耶路撒冷军统帅提伯利亚斯、以及头戴银色面具的鲍德温四世,他们是忠贞的基督教徒,但是对于其他宗教的态度更为宽容、也更为明智,这些人是这个充满冲突的世界上的“开明人士”。与之相对应的,是在幕后策划战争的Lusignan和在第一线挑起争端的Reynald等人。
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矛盾冲突与当今的现实是何等相似。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非常熟悉的符号和信息: 原教旨主义与世界主义、极端派与温和派、保守派与自由派......
当看到Reynald率兵袭击穆斯林商队,挑起事端,破坏来之不易的脆弱和平,我们不难从“公共汽车爆炸”之类的电视新闻中找到21世纪的版本;
争端即起,面对十几倍于己的敌人,Lusignan与提伯利亚斯争论是否宣战,Lusignan振臂高呼“God Volition(神的旨意)!”群情激奋,热血沸腾,提伯利亚斯面对此起彼伏的“God Volition”声只有无奈地苦笑......我们很容易联想到一些和“God”一样神圣不可侵犯的“Volition”们是怎样一次次地煽动起民意、把一个民族推向激进主义的泥潭;
面对这些冲突和无奈,斯科特通过主人公巴利安之口做出了自己的解答:
―――“耶路撒冷如果是不是良知的国度,那它就什么也不是。”
―――“做事不可不问良知,不可推说权宜。”
―――“不可假借神意,胡作非为。”
在和平的机会被野心家们肆意破坏之后,巴利安表现出了一个真正的理想主义者的高贵素质:竭力维护和平,但如果战争不可避免,则挺身而出、决不退缩。他承担起了一个骑士应有的保家卫国的荣誉和责任。而此时,那些平日里高喊“耶稣大军不可战胜”的激进派人物们早已逃得不知去向。
萨拉丁的大军在众志成城的耶路撒冷城下屡攻不克,一筹莫展。此时,巴利安再次表现出了他的睿智和明达。在得到萨拉丁“不屠城”的承诺之后,他决定将耶路撒冷归还给穆斯林,为城中业已伤亡惨重的几十万百姓保全了性命,也避免了圣城被毁灭的命运,影片颂扬了这两位英雄之间的明智举动,也许只有这样,双方都能保持完整的尊严和责任。斯科特在这里是想告诉我们:在这片基督徒和穆斯林必须共同生存的土地上,“玉石俱焚”是最不堪的选择。对此,《华盛顿邮报》的评论是“这是对中东和平可能性的一个梦想。”
影片中有一段对话堪称经典:城下谈判结束后,巴利安问萨拉丁:“耶路撒冷究竟有什么价值?”萨拉丁回答说:“Nothing”,走出几步之后,萨拉丁转过身来,双手竖起拇指,在胸前用力一挥:―――“Everything!”
不错,这座“三教圣地”、千年古城,承载了太多的沧桑与历史,今天仍然要不断地舔着伤口前行,在“我们要屠杀”和“世界是一家”的反复挣扎与较量中,它是“Nothing”还是“Everything”,全在于世人的抉择。对巴利安而言,耶路撒冷之旅是一次路途与心灵的远行,他寻找救赎,最终归于“四海一家”的理想主义。对纷争千年的宗教们而言,共存于神圣的、和谐的、和睦的“耶路撒冷”,也许这才是走向真正“天国王朝”的救赎之路。
Kingdom of Heaven,其实就在我们的心中。
6 ) 来港港糯叔版的麻风哥(根本就只有他一个演过麻风哥好嘛)
我今天刷了五条麻风哥,又被人嫌弃了,于是我还是集中刷一发吧。
来港港诺顿的麻风哥。糯叔的麻风哥动作十分的舞台剧腔调。任何一个情绪的肢体动作都比平时的幅度更加夸张一些,但那种略微夸张的表演仪式感十足,却因为夸张中间有很细腻的部分并不显得浮夸,反而形成了一种气场。
跟萨拉丁对峙一场的两次行礼刻意压住了幅度和节奏,跟萨拉丁的飒爽干脆形成鲜明的对比,抬手是缓慢的只抬到胸口,告别时候的行礼迟缓甚至有些吃力的伸出手,轻碰额头,却有一种矜持,一种真诚。而在这种放缓的节奏里,它总是不知不觉在提醒你面前这个人身体里承受的极端的病痛。在亲征的过程当中,因为面具遮着脸,所以看不见麻风哥的表情,但是他的头一直是微微昂着的,加上长而帅的披风散在马背上,兼有地平线上如海市蜃楼一样忽然出现的真神十字和军队,简直不能更烘托气氛勒。
在决定亲征之前,圣殿骑士和医院骑士吵成一团,麻风哥一个人坐在那边孤零零的没人理。但是他看了信,胸口起伏,像是气愤又像是叹息,又像是挣扎,最后他下定决心。而万千思绪,表面上看到的只是一个木乃伊看着信,叹了一口气。
抽人那场欲扬先抑,从蹒跚下马到狂抽一顿,到不支摔倒,不能更多层次更多波澜叻。 而在这场戏里还有个细节:拽手套。手套是硬拽下来的,所以伸出的手血肉模糊,这种拽手套的气氛与他小心翼翼的下马,勉力稳住身躯的迟缓又是一组表里对比,内心狂风急雨,表面还必须勉力维持不堪重负的身体,而拽手套就好比是山雨欲来的夜间的第一道闪电,开启了之后的狂风急雨。如果糯叔的表扬是一幅画,是铸就足够坚实的基础的峰峦叠起,险峻却不突兀。
但是谁告诉我,他腰里挂的那么多玩意儿都是啥?重的要死,把185的糯叔拽得像不足170.
初见开花那场,麻风哥站起来的时候还撑了一下椅子扶手才站稳,那会儿他还全是背影,根本没人知道这是烂脸王,这一下撑的不能更草蛇灰线叻。
开花真可怜,像@芤小芤 讲得,像是一个洋娃娃,被一群戏霸如此威逼还硬着头皮撑了仨小时,太不容易。
这个爱慕为要安利,做得特别好:
Baldwin IV (Edward Norton) Tribute:
//www.youtube.com/watch?v=hvfWLOoxaII&feature=youtu.be 7 ) 遥远的天国王朝
买这张碟当然也是冲着世上最美的精灵去的,虽然听说开花的口碑很差,还是没压住好奇心,想瞧瞧长了胡子、“失去了魔力的精灵”是个什么样子。何况,据说里边还有爱德华·诺顿呢。
第一次看的时候差点没认出精灵,加上片子色调很暗,画面感觉不舒服,所以没看几分钟就放弃了。直到前两天才又翻出来,想硬着头皮完成任务吧。评心而论,开花的表演算得上中规中矩,好是不太可能的,至少还不算差,比起《Troy》、《Haven》好得多了,《钙片小子》我都不要提。不过开花比较倒霉,作为铁匠和领袖,开花的体格上不那么粗犷,显得豪气不足,特别是在一群彪形大汉中间简直有点惨不忍睹,感觉上确实有点象“失去魔力的精灵”,这真是个经典评论。但重要的不在于此,而是在于Scott导演选了一大批耀眼的绿叶,把开花彻底给淹没了。别说Liam Neeson、Jeremy Irons这帮老戏骨,光是一个Edward Norton就抢走了所有人的光辉,包括那帮老戏骨的,而这位面具国王竟然从头到尾都不露脸的,最后只留下一张被麻风病毁掉的可怕面孔(这个镜头长约三秒)。我估计S导肯定没打算选个精灵来演这位不是国王的国王,肯定是制片方的意思,这片子很长,145分钟,但是给我的感觉仍然意犹未尽,很多事情没说清楚,据说出了个导演剪辑版,看了介绍不由得想,如果加上导演剪的那20分钟,至少不会感慨了半天却稀里糊涂。
除了那段“战争时代的爱情”(恨不得掐掉这段让这部片子完美),这部片子没有太多的商业元素,不怎么“好莱坞”,可能这也是《天国王朝》在美国票房惨淡在欧洲却很受欢迎的原因之一。难怪我一开始没看下去,好莱坞的片子不太可能有这种情况出现,它一定会在几分钟之内紧紧把你按在影院的椅子上或者家里的沙发上。但是耐心看下去就会发现,这部所谓“大制作”并不象好莱坞通常的做法,它的场面非常宏大,却一点都不华丽,圣城耶路撒冷满眼尽是漫天的黄沙和风尘仆仆的人们,战争一如它本身那样血腥残酷,除了在“国王不死”这一点上符合好莱坞的概念。开花被一大堆绿叶淹没,也被整个故事淹没。铁匠Balian并不是救世主,骑士们也不是,甚至面具国王也不是,他们都拯救不了耶路撒冷,都不能挽回失败的命运,他们只是在尽每个人应尽的职责,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耶路撒冷最终失陷,Balian并不如我们民族的传说人物那样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他和那些用肉体填堵城墙的勇士们换来的结果是向穆斯林投降,换来全城的百姓安全离开不遭屠戮。他们失败了,但他们还是在欢呼,他们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保卫城中的百姓,他们已经做到了最好。在这样的勇士们中间,没有国王,没有领主,只有真正的男人。
另一个真正的男人是萨拉丁,这位穆斯林王者完全不象《亚历山大》里那个画黑眼圈在战车上发呆几乎就没动作也没表情的大流士,他和面具国王的谈判,对Balian的受降都让人感受到一个真正王者的力量、智慧与仁慈。攻入耶路撒冷之后,他在王宫里扶起倒地的十字架,不仅仅是表现了作为萨拉丁个人的宽宏,更是提醒人们历史上的基督徒与穆斯林虽然经历了无数次的战争,但是他们原本也曾互相宽恕,缔造过和平。
Edward Norton简直就是个奇迹,竟然连一面都不露就为面具国王赢得了数不清的粉丝。那具被病魔折磨得奄奄一息的躯体,靠着顽强与智慧的人格力量,维护着圣城短暂的和平,御驾亲征逼退萨拉丁的大军。精美的面具后面,孱弱的躯体内,有着丝毫不输给萨拉丁的王者的灵魂。影片对基督教国王或许颇多美化,却也丝毫没有贬低他的对手而是给予了同样的尊敬。耶路撒冷的争夺战是王者与王者的战争,英雄与英雄的竞技。这样的战争尽管残酷血腥,却比杀人于无形的现代战争具有更多的人性和更高的尊严。
王者之间的战争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个世界已不再有王者,战争已不再有尊严,只有赤裸裸的利益搏杀。从那个血腥的时代直到如今,基督徒和穆斯林都在追寻的天国王朝从来不曾到来,而且似乎越来越遥远。
我丝毫也不为开花的铁匠被淹没而遗憾,宁可让他被淹没。
8 ) 不是布鲁姆的问题 是剧本的问题
《天朝王国》导演剪辑版
去我弟家玩,看了部他电脑里的大片,3个小时的导演剪辑版《天国王朝》,觉得挺好看的,但同时又觉得有点怪怪的。
上网查相关讯息,发现看剧场版的都说片子很烂,主角行为古怪面目模糊,只有耶路撒冷王和萨拉丁还算有魅力,即使是看导演剪辑版,能理解主角行为的内在逻辑,认为布鲁姆的单纯清澈很适合这个角色的,也大都更爱戏份并不重的耶路撒冷王。有人发帖说“对作为主角的奥兰多布鲁姆几乎没有感觉,却被一直蒙着面具只以声音示人的爱德华诺顿迷得七荤八素,掩盖在面具下面的丑陋的面孔丝毫不影响他的智慧和伟大”,后面的回帖全都表示赞同,还有人贴出关于历史上耶路撒冷王原型——鲍德温四世的生平,也被大家热烈追捧。
我开始有点明白这部片为什么有点不对劲。
这并不是诺顿的演技比布鲁姆好多少的问题,是剧本的问题。
我们先来看看故事背景和历史主线。
故事发生在两次十字军东征之间。基督教世界的国王鲍德温四世统治着耶路撒冷,他以卓著的军事政治才能和务实的外交策略与伊斯兰世界最强悍的军事领袖萨拉丁达成和平协议,在他的统治下,耶路撒冷王国对所有信仰所有身份的人敞开大门,两方都因这平衡而受益,但随着国王身体日渐虚弱,基督教世界里的主战派开始对萨拉丁挑衅,萨拉丁显示出他运筹帷幄的军事才华和领袖魅力,很快在战斗中占了上风,而雄才大略的耶路撒冷王也得到了消息,拖着病弱的身躯来到战场,凭着一己之力与萨拉丁达成退兵协议。但麻风病终于还是夺去了耶路撒冷王年轻的生命,主战派得到了国王的权位,轻率的带领大军倾巢而出,扑向萨拉丁早早布好的天罗地网之中,一场屠杀正等待这些在烈日下饥渴疲惫的骑士们,他们没能逃脱全军覆没的命运。获得完胜的萨拉丁挥军围攻已无战斗力的耶路撒冷,这时一直主和的男主角站了出来,率领一城百姓顽强抵抗多日,萨拉丁不愿再损兵折将,于是接受了男主角的条件,不屠城,放百姓回欧洲,于是男主角献城,伊斯兰世界代替基督教世界得到耶路撒冷。当然,之后又有骑士从欧洲赶来发起了最终并没能成功的东征,但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
接着再来看看,布鲁姆演的男主角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从始至终,布鲁姆从没主动选择投身战争,对他来说成为骑士并不是什么荣耀,他不是被任何一种狂热(无论对宗教、对财富、对权势)支配而主动投身“圣战”的,即使血统、品质、能力、机缘和工程学知识使得他进入了耶路撒冷王国的统治核心,他也从没对权力有过一丝兴趣更别说渴望。
他想要的只是内心的救赎。因为经历了妻子的自杀和教会的迫害,他的信仰曾坍塌,但经历种种后他以一个骑士的身份重建了信仰,他很看重这信仰,所以面对耶路撒冷王临终时的权力斗争,他才会拒绝“以小恶成大善”,因为无论多小的恶,都是对信仰的背弃,对好不容易重建的自我的否定。
耶路撒冷王曾对他说:“君令,或不可违;父命,或不可逆;人仍可自由行动,这样人才能开创自己的事业。但是记住,即使处于王权之下,霸者之前,人,不可不问一己良知。当我们面对上帝,我们不可推说迫于无奈,不可推说当时是权宜之计,推卸不得!”他对王位看似迂腐的拒绝正是对这一承诺的坚守。
并不是出于怯懦,也不是因为无能,他反对发起战争是因为他知道战争给个体的人带来的伤害。
他清楚知道教会的虚伪、当权者的贪婪、战争藏在正义之名后的掠夺本质。但他并不因此变得犬儒、玩世不恭、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当萨拉丁的大军兵临城下,他没有选择和医院骑士一起丢下百姓抢先撤走,当主教为了自己活命游说他一起逃回欧洲甚至皈依伊斯兰教时,他没有理会,他举起剑册封城中所有能拿武器的百姓为骑士,对他们也对自己重复着骑士的誓言:“强敌当前,无畏不惧。果敢忠义,无愧上帝。耿正直言,宁死不诳。保护弱者,无怪天理。”
他并不畏惧战斗,他只为自己的信仰,为自己心中的骑士精神而战。
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抵抗使得萨拉丁的大军损失惨重。当然,一城妇孺百姓是不可能打退装备精良的虎狼之师的,但他们的坚守换得了谈判的机会——我献出耶路撒冷城,你大军进城以后不伤害百姓,允许他们回欧洲。这正是他所要的。就像他在战前动员时说的:“什么是耶路撒冷?你们的圣城坐落于遭罗马人拆除的犹太庙上,坐落于穆斯林的圣地。何者更为神圣?哭墙?清真寺?圣墓?谁有权(判断、拥有)?我们守卫城池,并非为保护这些石头。我们战斗是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
结尾,当打算夺回耶路撒冷的英国国王带领再次东征的十字军路过他家门口,在马上豪情万丈的对他说:“我是狮心王理查”,他只是平静的望着对方回答“我是个铁匠”……
至此,似乎已经可以用人本主义者布鲁姆的角度对这部电影主题做个总结了:信仰坚定的铁匠并不比国王卑微,挥斥方遒的国王也不比铁匠伟大。甚至,高贵者最愚蠢,卑微者最高贵……
但是,且慢,这部电影可不能做这样的总结。别忘了之前提到的故事背景。跟大多数人一样,我把这部电影归为战争史诗片一类,我猜导演自己应该也不会反对这个归类。这并不是奥利弗·斯通的《野战排》,也不是库布里克的《全金属外壳》,这不是反战电影啊,这是一部观众清空脑袋瓜带着爆米花来电影院过瘾的美国大片。
影片花费大量笔墨正面描绘了激烈震撼甚至华丽的战争场面,描绘了两方军事领袖的英明神武,把他们运筹帷幄之间决胜千里之外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个人魅力表现得淋漓尽致。当耶路撒冷王以将死之身对内压制住反战派的骚动,对外令萨拉丁大军后撤,当他临终前对妹妹说,请永远记住我十七岁时年少英俊战无不胜的模样;当萨拉丁答应男主角不屠城,宣称他不会报复当年基督教军队屠杀穆斯林的行径,自信大度的说“我是萨拉丁”,当男主角问他,对他来说耶路撒冷意味着什么,他摊开手摊开手“nothing”,然后握起拳“everything”……当看到这些场面时,跟大多数人一样,我也同样被双方领袖迷得晕头转向。
可是,不对啊,我明明是认同男主角的……
是剧本的问题。
现实是混沌的,两种价值观,两百种价值观完全可以在一个世界共存。但对一部传统的主流电影来说,主题必须是明确单一的。不能在同一首诗里既说“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又说“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作者要慎重选择视角、运用素材、组织情节,主导观者的好恶倾向。对这部片来说,你不能一边构建宏大叙事一边解构宏大叙事。如果要建构宏大叙事(正面拍摄战争史诗),就应该大力表现战争的恢宏正义,士兵的忠诚和牺牲,突出领袖们戏剧性的传奇经历,他们的智慧、才能、王者风范,而不能去质疑战争的目的本身,也不能把伟人无好人的论点拿出来谈,虽然实际上所谓王者风范无非是冷酷、决绝、把活生生的人看成自己棋盘上的一颗棋子,因而可以轻易下令丢车保帅的能力而已,但这一点你想到了也是不能提的。相反,如果要拍摄作为解构宏大叙事的反战片,就不能去拍军事首领对战争布局的精密,对弈的巧妙,不能去拍战役本身的宏大华丽,只能以亲历战争的个体的人的视角描写战争的残酷,描述战争给人带来的巨大痛苦以及这牺牲的无意义。
接受多元价值跟同一部作品里表现出的价值观混乱是两回事儿,作者设置一个拥有跟主角价值观完全针锋相对的角色也没问题,但作者必须表现出自己的好恶倾向,不能不加取舍的将两种相反的价值观一起正面抛给观众,这会让观众的感情无所适从。(当然也不一定非得是一种战胜另一种的俗套,如果是价值观不同但却殊途同归的两条线,也会让作品结构会更丰满精妙。)
在这部电影中,战争是艺术和战争无意义这两种价值观是完全相反的,是相互否定的。如果承认双方军事首领是英雄,是伟人,是成功者的话,逻辑上就暗含着承认反对战争的男主角是小人物,是边缘人,是失败者的意思;相反,如果承认男主角才是看透历史真相的智者,是坚守信念以人为本的世界公民,就暗含着国王苏丹们的宏图霸业不过是为虚幻的过眼云烟做无谓争斗的意思……现在导演同时肯定了这两者,观众们就蒙了。《麦兜》很好,《狮子王》也很好,但如果把两个故事掺乎到一块儿讲,观众要怎么去代入呢?
在通灵blog里看到这样一篇文:
再也不哭泣,再也不恐惧。再也不畏惧在战斗与鲜血中死去。即使花坛里不会开花,我也已经有过可以满足一生的恋爱了!我还奢望什么呢,活着的证明,早已在此了!若是陛下要我杀一千个婴儿,我就去杀吧!要我灭掉一国,我就亲手将它化为灰烬吧! ——克里斯汀·V《五星物语》
什么是男人的浪漫呢?就是环境破坏!看见不爽的人就把他碾成渣!看见漂亮的女人就独占!骑着大大的车子招摇过市,不管走到哪里,身后都留下一片寸草不生的焦土。不管面对什么人,都要有能够单手就轰碎一整个星球的勇气!这就是战士的荣誉,这就是男人的浪漫!——绝火《铳梦LastOrder》
天啊,这一秒他真对我胃口!
我理解她这样说的原因。对商业电影、商业小说来说,重要的不是理智逻辑不是政治正确不是中庸之道,恰恰相反,重要的是宣泄情绪、是沸腾热血、是“全世界的人都死光了也没关系只要我爱的人爱我就够了”的任性、是“地球毁灭算什么重要的是赢”的壮志凌云豪气千秋……就像《绝爱》,我当然知道这种极端的感情带给双方的是各种伤害,但我还是看得很过瘾,整天把晃司挂在嘴边,因为这不是摆事实讲道理的社会学论文,这是虚构情节鼓动情感的商业小说。所以,看《天国王朝》的观众也大多都不喜欢淡泊理智清澈率真热爱生命的男主角,而喜欢大权在握壮怀激烈管它是否血流成河关键是我的姿态要华丽丽的双方军事领袖。
无论任何艺术作品,世界观宏大是很了不起,但世界观矛盾就很不舒服了,在这一点上,《骇客帝国》系列是成功的典范,而《天国王朝》显然并不那么成功。
鲍德温四世:我十六岁打仗,就赢得一场大胜。当时,以为会长命百岁,现在自知活不过三十。你看,人的命运…全都由不得自己。君令,或不可违;父命,或不可逆;人仍可自主行动,那样人才能开创自己的事业。可是记住:即使处于王权之下…霸者之前,人,不可不问一己良知。当你面对上帝,你不可推说迫于无奈,不可推说当时是权宜之计,推卸不得!切记!(寡人十六岁亲征,大获全胜。当时还以为可以活到一百岁,现在自知活不过三十。没人知道自己的结局,真的,也不知道操纵命运的是谁。国王也许能命令臣民,父亲也许能影响儿子,但自己同样可以决定命运,且只有自己才能真正掌握自己人生。记住:就算有谁支配你…你的灵魂仍然是独立的。无论支配你的是国王还是权贵,都如此。……)
一定要看导演剪辑版。。。
director's cut 151119。十字与新月之争,绵延千年。感觉在选角方面,按照雷德利·斯科特一贯的虚构与现实的互文性倾向,奥兰多·布鲁姆,疯狂的奥兰多,存在可能性的字面指涉。
蒙面Norton
同类题材里面算好的了...比什么《特洛伊》《亚历山大》《亚瑟王》高出不知道多少
高贵的王者! | 结局已知,人的这一生应该怎样度过。| 战场上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一番对话、nothing还是everything、I'm Jerusalem.说到底还是两大文明的冲突,喜欢导演的立场。DVD的解说音轨提到了结尾阿拉丁扶起十字架的地方是圣墓大教堂里鲍德温四世的墓,知道这点的时候特别感慨。
要看加长版.
剧场和加长版是两部完全不一样的电影
虽然有一堆大帅哥老戏骨的豪华阵容,但让人瞬间心碎的却是从头到尾都戴着面具且镜头不多的Norton。当他要巴里安娶王妹被拒后,一句淡淡的“so be it"把一个临死之王的高贵,凄凉,无奈又从容表现得淋漓尽致。
想想里面思考预定论的那段话挺有意思的,虽然是萨拉丁说的。“胜败由神决定,但也取决于备战、兵力以及健康和储水“。改成五分吧
毕竟故事宏大 本片只有看接近200分钟剪辑版这唯一选择:片中 耶路撒冷城 x 十字军的大历史上 鲍德温四世 居伊 和 萨拉丁被放在了次要位置 令西贝拉公主和贝里昂成为主角 消解当年政治意义 不惜丑化居伊和主教来美化贝里昂 以希腊式守城法的悲壮 创造片尾面对狮心理查时深藏功与名的大气 战争场面有加成
【强敌当前,无所畏惧。果敢忠义,无愧上帝。耿正直言,宁死不诳。保护弱者,无违天理。耶路撒冷的众骑士,这是你们的誓言。】奥兰多在这片里真是俊美如天神,而且绝对纯爷们。
尽管奥兰多布鲁姆的俊脸演硬汉怎么看都有点让人出戏,这仍是一部不可多得荡气回肠的史诗巨作。全片多名上品大叔撑场,Liam Neeson,Edward Norton(全程戴面罩不露脸但气场破表!),卢平扮演者等等。另,一定一定要看完整版。
What is Jerusalem worth? Nothing, but everything.你的王国将以另一种形式存在,它将永远不会灭亡。这才不是个人英雄主义,这是哲人红尘看破,回归山林,对生命的尊重最值得景仰。每一帧都美得丧心病狂,看得我两眼泪汪汪。
要看就看加长版!太辉煌宏大了,沙漠里的耶路撒冷异域风情好美。虽然诺顿只露了眼睛,但是听到那软软的声音秒懂,诺顿叔真演技,鲍四爷和萨拉丁真王者。两军对战那场戏真是太好看了。奥王子真帅,不过为了英雄主义史诗感把guy和主教丑化,还狗血来段感情戏。还好我是看完才了解历史。
刚才回味的时候,突然觉得,片尾应该加点巴利安对亡妻的祈祷或者什么的,毕竟那是他来耶路撒冷的主因。
加长版还是非常不错的史诗战争片的,难得也没有弄得很狗血。当然真的是很长。。。诺顿弱得就跟豆芽菜似的,全程见不到脸,真是牺牲很大。
1、史诗感很强!并不是所有这种历史片都叫史诗片!2、节奏上毫不拖沓,所以虽然3小时,也不觉得长,内容也非常丰富。3、场景、道具、服装、布景全部都超级细致,质感超强!4、配乐很丰富,让人印象深刻。5、虽然许多角色蹦出了很多格言警句,但整体上挺让人感动。6、导演整体思路风格很爷们儿。
有幸看的是画面字幕俱佳的导演剪辑版本。有的小肚鸡肠的电影非标榜自己是史诗,而真正的史诗电影气度非凡,无需自夸。本片就是。剧情、摄影、音乐和演员演技,无不堪称一部让人顶礼膜拜的伟大史诗。波澜壮阔的攻城战让我这个骑马与砍杀玩家看得热血沸腾激动万分五体投地。福克斯的剪刀手毁了电影剧场版
奥兰多.布鲁姆扮铁匠一定很有心得。爱德华.诺顿令人倾心。十年来刷了无数遍,仍旧觉得荡气回肠。只恨拍得太短,还可以更长些。此片最初因为阉割的公映版,一度被黑到只有六点几分,十几年间慢慢回升,现在的分数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