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碎
前言:美语中的pastor并不专指新教中的“牧师”(虽然直译过来是这样),也可指罗马天主教的(教区)神父。前者可以结婚,在某些教会中也可由女性担当,后者则必须是单身男性。前者可被视为“公职”(完成世俗的工作职能即可),后者一概是“神职”(是上帝派在人间的代表啊咧)。
本片中所有的pastor啊parish啊都指罗马天教,因此下文统一以“神父”称。
去年末在健身房的游泳池里被一位热爱老庄的俄罗斯大叔搭讪,闲扯了会东西方文化历史宗教问题后,大叔问我信仰为何。我道“没有”。都21世纪了,欧洲人每次听到对方不信任何教,都要露出友邦很惊诧的样子,对此中国人我也是很惊讶的。
当然下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就好像“信某个教”是理所当然的天经地义的,不信的如果不给出个让对方哑口无言的理由就是有罪——至少是低人一等——似的。
习惯了这个流程的本人当然早有准备,回答说信某个教就等于把自己塞了一个套子里,信这个教就不能同时信那个教,去想去做任何与教义相悖的事,就要按照一本几千年前不知道哪些个人写的小手册来生活来思考,这种自我限制是狭隘而盲目的。
假如任何神用末日地狱的恐惧和教会组织的胁迫要求人类放弃思考的自由,只是狭隘与盲目如飞蛾逐火一般去投奔,那即便伊真实存在,也并没有什么值得爱值得追随的。我宁可按自己的意志过这一生,然后在末日审判时下地狱。
叔于是更惊,说看您年纪轻轻,肿末能出这样的话。哎呀呀。
大叔您是看不出来,我曾经差一点就去做修女了。
当时我年纪还要轻许多,只身来到异国他乡,举目无亲沟通不便,与生父断绝了关系,患有轻度的抑郁症。有那么两次走在地铁里就想去卧轨。这时候上帝和教区神父多像风雪里的最后一根火柴。
本区恰有一个曾经在台湾传教说得一口流利中文的神父,瞄准了新来的留学生,常常组织些聚会,请大家一起品尝些自家采的蜜手工蛋糕什么的。聚会中也不传教,只是听大家诉说各种困难并提供教会的帮助。
天主教在欧洲还是很来塞的。找律师啊找房子啊找工作啊,什么都能帮得上忙。
渐渐的你就觉得欠了情了,渐渐的你就觉得有依靠有寄托了,渐渐的你就发现自己融入了一个社区有归属感了,渐渐的你就觉得与外面残酷丑恶的世界相比自己教会里的人果然是最善良最美好的,渐渐的被这个群体排挤被这个社区抛弃就成了你最不能承受的噩梦成了你最后的一根稻草。
那几年,是有不少认识的人,就这样入了教了——不止天主教,邪乎的教会也有。
我当时心真的很累,也是非常想从此就把灵魂取出来寄放在上帝那里,不再管凡世里的一切,了此一生挺好,省了很多麻烦。
可惜,臣妾办不到。因为发现自己读《圣经》时习惯地在字里行间找漏,看不顺眼的地方就想方设法要驳倒之。在意大利闲逛期间,也确实多次跟神父们打嘴炮。天生反骨没有办法。
然而,我仍然以为有信仰是比没有的好。只不过有些人,比如我这样的人,不适合仰任何信。
只不过,信仰与宗教是两码事。这点中文真是分得很清爽,信是不疑,仰是敬畏,都是私人的感受;宗是派别,教是传承,都是群体的关系。
没有罗马天主教,没有任何教,上帝都可以存在,你都可以信教可以仰。但是,现实里的宗教总是故意把因果关系倒转过来,搞得一副如果你跟他们不是一伙的就不能信上帝了似的。
因为事实上,很多人信教并不是真的为上帝,而是为了那个宗教群体。
任何动物以群体的方式活动,都是在谋取利益。宗教是一个以信仰为盈利点的组织机构。各个宗教机构暗中比拼其信徒的多少,四面八方派人去传自己的教,就是为了谋求各大的影响力——也即是隐性权力。
当一个教派得到了一个地区的大势力之后,其教徒就有福,而其他教徒就倒霉。信教不是给神站边,而是给人站边。
大家都是信上帝的,天主教和新教互殴不止,犹太人被清洗又清洗,穆斯林狂叫要圣战,就是一个传销机构和另一个传销机构的上线为了争客户争资源鼓动下线们大打出手。下线们可以说不,但下线们不会说不。
个体一旦成为利益共同体,甚至利益链上的一环,就是进了盘丝洞,难以动弹,且生生世世祖祖辈辈都难以甩脱。
一位一辈子都没去过教堂(参观性质的不算在内)也根本不care另一半信仰的同事,因为父母都是教徒,结婚前必须要带着无神论的未婚妻去洗个礼,婚礼都要按天主教的规程走一遍,生了孩子还要带去洗礼。自然而然,在被问道“有何信仰”时,他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我是天主教徒”。
这个系统如此庞大运营得如此久根植得如此深。如果你的好友亲朋父母叔伯邻居甚至邻居家的狗都是这个组织的下线,你还能不买上一份么亲?
要干翻这样一个运营千年下线上亿的传销组织,告诉头脑发热大喊“买买买”的会员们说一个甚至几十个钻石上线携款私逃是不够的,因为人总有这样的侥幸心理,十个里面有一个会碰到的事,十一个人都以为自己不会是那倒霉的那个。
只有把信仰即是加入某个宗教这样分明逻辑倒转的思维拔去,会员们才会有清醒的那一天。做到这一点,不能用一个神去对抗另一个神,用一个组织去扳倒另一个组织,用一种煽动去攻击另一种煽动,否则只是打倒一个传销组织又立起一个新的而已。
而本片最难能贵,正是做到了不以新教去干翻旧教。
虽然中间还是有一场记者怒斥“他们正在对孩子做这样的事”的爆发戏,有一两句“要培养一个孩子需要一个城,要虐待一个孩子也需要一个城”这样的台词,来引正观众的三观。
但是全片在配乐和摄影上都呈冷调拒绝煽情;不对个体受害者的背景和身世做刺入和戏剧化描写来招惹同情心;不强势以教会的某个或某些人物作为反派(性侵儿童的神父们只是出现了名字而已);不故意丑化为教会服务的律师们,也不英雄化浪漫化追踪此事的记者们。不意图训斥仍然替教会辩护的人也不试图向观众进行任何说教。
从头到尾一副“这是事实且事实全部”的性冷淡表情。使影片不属于任何一个宗一个教的利益团体,成为一个“局外人”,反制了教会对信徒进行煽动(比如这是xxx教来抢生意,这是xxx党小题大做的诋毁)抵制的招术。无欲则刚说的就是这个冷淡pose。极少电影能无欲得如此彻底,一是胆量问题二是能力问题三是野心问题。
当然,外表冷淡不代表电影真的没有立场。The good germany和全片反复出现“其实这些事情我早就告诉过你们(Boston Globe)了,然而你们当时没报道。你们为什么不报道”的质问,像脚趾上的一根刺,看不清拔不出,只是红肿着诘问“然而你也是这个系统中的一环。你又为什么一度选择沉默?”
对于有着庞大宗教群众基础的国家来说,这一问就好比我反问上文那位结婚的同事“你为什么信天主教?”一样,肯定令得友邦十分惊诧。被“人类天生就该是无神论者”的理直气壮惊诧过之后,他想了几十秒钟才老实说“其实我本人并不信的”。
spotlight一整年的连续报道和这部电影都是为了那几十秒钟的。
2 ) 即使拿下了两座小金人,也不足以衡量这部电影的分量
人类的天性总是善忘而又渴望被铭记的。 于是乎,自打人类学会记录那一天起,各种“说故事”的职业便始终印刻在漫长历史图景里。朝廷史官、民间说书人、小说家,以及今天的相声演员、新闻记者还有电影人,都可以算是“说故事的人”。 可是问题在于,现在的他们似乎都不怎么好好说故事了。撕逼站队、歌功颂德、吸引眼球,这些好像都比认真说故事重要。也是,有了铁饭碗和金钱袋,谁还在乎那些“故事”呢。 还真有。
2002年,《波士顿环球报》发表了一系列揭露波士顿地区天主教会“娈童”丑闻的报道,引起了全球震惊。背后“聚焦”报道小组,花费了近2年的时间调查取证。 2003年,该系列报道获得当年的普利策公共服务奖。而这个奖项,是普利策最有分量的一个奖项。 2015年,电影《聚焦》在北美上映。导演托马斯·麦卡锡用128分钟的时间,讲述了当年那一段真实的故事。 2016年,《聚焦》获得第8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14年斗转星移,两队人马因为同一个故事,得到了业界的最高赞誉。
迈克尔·基顿与人物原型Walter V. Robinson,
马克·鲁法洛与人物原型Michael Rezendes,后者
瑞秋·麦克亚当斯与她扮演的人物原型Sacha Pfeiffe
先来说说电影。 与大部分不断营造戏剧冲突、通过配乐烘托氛围的电影不同,托马斯·麦卡锡讲故事的方式冷静到近乎“冷淡”。全片镜头平稳扎实,多用中景、近景,连特写镜头的使用都十分谨慎。和大多数纪录片一样,导演采用了最真实、最日常的观察视角来呈现故事,毕竟,真实的力量已经足够强大。 但真实和日常绝不意味着普通,导演对于构图和画面的控制,细节的追求,令人惊叹。比如说,在用于交待环境的远景中,永远都有一座若隐若现的教堂。
座落在城市各处的教堂,一如无处不在的教会力量。 斯坦利·图奇饰演的“维权律师”加拉贝迪安(Mitchell Garabedian)在与马克·鲁法格饰演的迈克·雷泽恩德斯的一次对话中,直接点明了这一点。
此外,配乐的风格同样也十分克制,好几处关键剧情中,甚至没有配乐。再加上精准的对白设计,清晰的人物关系呈现,层层递进的叙事方式,整部电影可以算得上一部几乎无可挑剔。 不过,这些都是讲故事的技巧。 更具震撼力的,永远是故事本身。 一群记者揭了教会这么大一个疤,其中经历的艰难和阻碍可想而知。天主教会在波士顿地区,甚至在整个美国影响力之大,绝不容小觑。 简单来说,罗马天主教徒占到了美国总人口的24%,而波士顿地区又是天主教重镇,教徒比例高达45%。说个不相关的数据,目前中国的“组织成员”,只有全体公民的7%不到。 如果不是强烈的社会责任心的在时刻敲打,恐怕没有人能够在如此巨大的压力下完成这项任务。这是记者对基本职业操守的坚持。 影片中还有几处情节,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当报道小组意识到吉欧根案绝非个例之时,他们决定通过反向追查的方式,找出“因病”或因其他“非常规因素”而调任或离任的神父。当时大部分的资料仅有纸质记录,因此小组成员只能采用“尺读”的方式进行排查。
于是图书馆、地铁站、咖啡厅、厨房,都成为了是他们秉灯夜读的场所。
一字一句,不放过任何一个线索。这是对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坚持。 当迈克费劲周折拿到了证据,证明红衣主教伯纳德·劳早在20年前就对神父娈童的事实知情,却选择视而不见之时,与组长沃特尔·罗宾森在是否抢先报道该事实的问题上,产生了巨大的分歧。在这一时刻,长时间积累的情感终于无法压抑。
这也是全片情感色彩最为浓烈的一段。 这里所爆发出来的,不仅仅是对竞争对手可能抢先报道的担忧,更是在发现了如此骇人证据面前的愤怒,甚至惊恐。 记者从来都是有血有肉的人。 但是,在人性之外,记者更需要冷静和理性。 说出故事,不过是投下了一颗石子。泛起涟漪,才是真正的目的。在新闻行业沉浸了几十年的罗比显然深谙这一点。想要揭露教会的罪行,需要的不仅仅是单个的案例,而是一个体系。 最后的事实也证明了,罗比的选择是正确的。 然而,经验再丰富的记者,也曾有忽略线索的时候。就在发稿一周前的一次全体会议上,人们才发现,原来早在1993年,代理过众多“神父娈童案”的律师麦克利什就给报社寄送过一份20人的名单,而当年作为都市版负责人的罗比,却选择了忽略这份名单。 报社主编本·布莱德利扭过头问,“是你吧?你当年负责都市版。” 罗比回答道,“是的,是我。”
一句话,说出的是面对自己,面对过去错误的勇气。 一周后的凌晨,成千上万份报纸印刷出来,罗比坐在自己的车里,看着送报车鱼贯而出,此时他心中究竟是平静亦或是汹涌,情感之复杂我无法想像。毕竟,这个一场景,整整迟来了八年。
接下来的一幕,也是我是我喜欢的一幕。 报道正式面试的前一夜,瑞秋·麦克亚当斯饰演的莎夏·菲佛皱着眉头,神情紧张地看着自己的奶奶。而带着老花镜,一字一句认认真真读着样刊的奶奶,是一辈子虔诚的天主教徒。背景里,是依然亮着彩灯的圣诞树。
文章还没看完,奶奶缓缓抬起头,用颤抖的声音说,“莎夏,能帮我倒杯水吗?” 短短几秒的画面和一句台词中,一篇报道,能给整个社会、给每一个人带来怎样巨大甚至毁灭性的冲击,已经淋漓尽致。 类似这样打动人心的细节,在电影里无处不在。 真实、坚持和勇气,在电影和现实里遥远地呼应着。 ... 既然电影说的是新闻报道,那就趁机再多说几句。 在我曾求学的人大新闻学院,素来有一句广为人知的调侃:女生当男生使,男生当畜牲使。的确,在传媒行业,不论国内国外,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又穷又苦又累。更糟糕的是,有时甚至不得不接触很多有悖于自身价值认同的内容。 再加上近年来传统新闻业支离破碎,新媒体行业鱼龙混杂,连段子手们都禁不住调侃:如果记者的女儿报考新闻专业,一定会被打断两条腿,如果是儿子,三条腿都打断(雾)。 而且,同学们之间也常常自嘲,后悔当年入错了行。 可是,当被真正问起,是否后悔进入新闻学院学习时,我的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百年孤独》和《霍乱时期的爱情》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也曾经是一名记者。他说: “新闻职业要求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新闻工作环境本身就说明了这一点。...我们将新闻工作称为‘世界上最好的职业’,我们希望能够在这个职业中不断进步。阿尔维托·耶拉斯·卡马戈曾经长期从事新闻工作,他两次当选哥伦比亚总统,但他甚至没有高中毕业。” 不管将来是否真正从事新闻职业,学习新闻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可以让人成为更好的公民,甚至成为更好的人。不仅是多角度多立场的思维方式,冷静客观看待问题的视角,都是一位现代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 今年号称“互联网内容创业元年”,放眼看去,四下的确是一副盛世景象。微博网红、直播博主,谁都可以成为“说故事的人”;不论是鸡汤、毒鸡汤还是热点八卦,都是吸引大众的眼球的“好故事”。KPI的压力,流量的诱惑,还有历年来记者行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和遭受的污名,媒体环境的窘迫,更是让不少新闻学子们羞于承认、甚至放弃曾经的新闻理想。 于是守护正义的成本越来越高,好像若是开口立下豪言,便是虚妄,而坚持信念和理想,仿佛也与守旧、笨拙再也脱不开干系。很多时候,在朋友圈里转发一篇文章,已经是能付出的最大努力。 这简直是一场可怕的逆向淘汰。 也正因如此,此时此刻《聚焦》的出现和获奖,就显得尤为重要和意义非常。 它是一个提醒,更是一次警醒。 毕竟,人类的天性总是善忘的。 所以,当人们走出影院准备上厕所之际,或是从电脑面前起身倒水喝的时候,能唤起心中的一丝真诚、坚持和勇气,那么我想,说故事的人和故事里的人所怀的最大期望,也就达成了。
3 ) 笔录现实的杰作——Spotlight 观后感
好的电影需要时间和感情的沉淀,而Spotlight正是这样一部片子。
IMDB上这部片子的评分一直在8.5以上,在好片并不多的2015算是一枝独秀了。作为一部基于现实的电影,本片的呈现竟然让我想起了刚刚看完的卡波特的《冷血》,不禁感叹好的影视文学作品往往也是有着深厚的现实基础。虽然文学与影视有时候需要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但是脱胎于真实的作品却往往能让你在欣赏完之后在心灵上受到更深的震撼:哦,原来这个在生活中也真真切切发生着。进一步的思考:生活中又有多少在发生的事情被世人忽略了呢?城市建立在地上,但有多少阴谋狡诈是在地下完成,有多少鲜血流向没人看见的地方,有多少不公在时刻欺压着弱者的同时大众们却在听着领袖们激动人心的演讲?
整部电影看下来,并没有几个典型的好莱坞商业大片的那种穷街串巷生死时速传递消息的激动人心的场景,也没有可有可无为了制造噱头生硬插入的激情戏,取而代之的是简单的场景转换:围绕着再普通不过BG的办公楼(也就是一座平房,此处用的俯拍视角更显得建筑的不起眼),进而在律师事务所、法院、小咖啡馆、住所之间转换。两个主要负责采访的记者(一男一女)各司其职:男的去探索法庭记录卷宗,女的找上了其中的受害者进行访谈记录。镜头在spotlight的几个职员和他们的上司之间切换:我们可以看到Keaton饰演的上司在碧绿无垠高尔夫球场,在玻璃幕墙的高大雄伟的办公楼,在几个Boss之间如何斡旋;可以看到Ruffalo作为一个工作狂的形象,如何让工作占据自己的生活——简陋的公寓里,镜头只给到了一张放着永远不曾关上的笔记本电脑和几个啤酒瓶的办公桌,甚至晚饭都是上司从单位里拿来的剩下的披萨;也可以看到女记者在采访Gay说自己幼年遭受的经历时,颤抖的记下笔录不愿遗漏任何细节……
千辛万苦的报导到了最后的时候也濒临胎死腹中的命运,于是有了Ruffalo那段慷慨陈词的对着Keaton的咆哮,有了Keaton圣诞夜拜访老友索取签名的执着,也有老友在颜面与良心面前的最后一次挣扎与情感的最终释放。当最后的运送报纸的卡车一辆辆驶出,女记者的奶奶颤抖的手打开新一天的报纸,内心波澜起伏;Keaton与Ruffalo在公司门口的停车场相视无言了几秒,然后一起走入那个再不起眼不过的BG的平房办公楼,却看到了自己小小的spotlight办公室已经挤满了人忙着接电话,作为观影人的我也长舒一口气。最后的字幕写的是那个叫Law(这名字也是讽刺至极)的主教引咎辞职,随后过了段时间又在罗马恢复职位。
文字没有感情,但是幕后的真实的艰辛却让我们看到,要想揭露隐藏在圣洁之后的罪恶,扳倒满口圣人言却做着小人行径的居高位者,需要克服多少的困难。Spotlight是这样一部电影,用虚构的真实,写实的手法,不厌其烦的讲述了一个获得普利策奖的报道从发芽到开花的全部过程。洗去铅华,还原质朴的拍摄初衷,没有任何的特技渲染,亦没有任何的说教,就像一个淡定的广播员,不着色彩的朗读着今天的新闻一样。而观者,却在这不刻意营造的平淡中,深深受到震撼:时代的大潮中,究竟有多少潜行的罪恶细流?作为普通的社会一员,我们究竟有多大的力量去揭露罪恶,又有多大的勇气直面现实?就如鲁迅先生所说: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献血。
问问自己,恐怕我还只是个懦夫。
4 ) 一桩事先张扬的性侵案
《聚焦》无疑是2016年角逐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热门和黑马,由众多好莱坞一线演员加盟。该片取材自一篇《波士顿环球报》针对天主教会内部教父娈童案的长期报道,这篇新闻曾赢得新闻界的最高奖项“普利策”奖。该电影在2015年冬季举行的各类电影节中横扫各大奖项,在威尼斯影展和多伦多影展荣获炸裂好评。在第73届金球奖最佳影片提名公布前,《聚焦》已连续拿下美国工会、评论家、评论协会、独立精神、在线影评人、电影学会以及芝加哥、洛杉矶、波士顿、纽约、哥谭、华盛顿等影评人协会的年度最佳影片奖。目前《聚焦》凭借高达97%的烂番茄新鲜度,有80%+可能拿下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电影开始于一个深夜发生在警局的纠纷调解。臭名昭著的神父盖根,曾对一个家庭中七个男孩实施长期性侵,剩余一个因为是女孩而幸免于难。在90年代中期,盖根长期累积的罪行再也无法掩盖,针对他性侵的诉讼高达134件。波士顿环球报的一篇小专栏针对盖根的84个未了诉讼进行了报道,这篇报道引起了新上任的主编马蒂·拜伦的注意,他决定让聚焦小组对此报道背后的事实进行深挖。
<图片1>
导演托马斯·麦卡锡没有卖弄性地在电影中布置悬念或制造噱头,也没有利用这桩丑闻中受害者们任何的伤疤和隐私来吸引关注度,相反,充满自信又低调简速的叙事手法,凌厉无缝、一气呵成的高超剪辑为这部电影赢得尊重和独具能量;以接近纪实文学的清晰骨干携带起整个故事累累脉络,掌控好了多名人物表演之间的平衡,多重因素相互交织和微妙联系,一步步带领观众,不知疲倦地走向终点。节奏紧张严密,叙事冷静完整。难能可贵的是,即使这部电影崇尚讲故事的简洁高效,却依然成功地把对每个人物的细描、情绪上的捕捉安置进了每一个细节、每一句台词中,展现了使用电影语言和镜头暗示的上乘功夫。导演麦卡锡曾是《权力的游戏》的编剧和导演之一,精确丰富的台词和行为设计使我们得以领略每个出场人物他们的身世背景、性格特点与选择;引领起一场精彩纷呈又深厚迷人的群戏:
如果说新上任的总编马蒂给聚焦小组设立了调查性侵案的目标,那“聚焦”组长罗比森在波士顿地区的深厚人脉,在新闻行业的资深地位、丰富工作经验则确保了这一目标顺利实现。电影从黑夜里“私了”神父盖根性侵男童案的黑暗隐晦场景,切至波士顿环球报新闻办公室那明亮宽敞的工作间内;封闭的神权包裹着如此寒心的冬夜,而环球报的工作室却充满欢声笑语。对比的意味不言而喻。聚焦的一线记者迈克出场就是个“爱打听”,他接连向参加完欢送聚会的罗比森询问报社情况,有着喜欢刨根问底的行事方式和敏锐的嗅觉直觉。总编马蒂言简意赅,他“犹太裔出身”和“不结婚”的生活方式塑造了他在波士顿传统上流社交圈中特立独行、油盐不进的形象,也为他不受干扰、持续推进性侵案调查提供可能。
电影开始没多久,每个人物的特点、特长、性格和人际关系互动均已速写完毕,这部电影在故事性上的高能概括性和强劲的表达能力令人折服。影片并没有刻意使用正面手法去衬托新闻人们的形象,是他们本身的言行,逐渐证实了自我。
电影叙事线是新闻调查线的还原:定目标—挖掘细节—验证消息来源。“聚焦”报道组最开始以为这只是个案和小任务,但很快他们发现,事件扩大到单单波士顿教区就有249名教父,多年中涉嫌性侵1000余名受害者,而红衣主教劳尔和教会却屡屡私下赔偿受害者、调离涉事教父,掩盖这些罪行。不仅是神职人员,就在波士顿以外的全世界天主教会内部,都在频繁上演着这种暴行。教会娈童、利用神权性侵弱势家庭似乎成为惯例和规律;而针对男孩实施的性侵也并非出于性向原因,只因为这些教父看准男孩受到性侵后耻辱感更强,更倾向沉默/而不是说出真相。这则新闻在格局上发生了质的变化,延伸至对性虐待精神病理的分析,上升到足以撼动天主教会体制。它不仅将质问神权,也将质问那些选择忘记真相、为施害者帮凶的人们,那些自认为是正义和公平代言人的人:警察、律师和新闻工作者们和教会领袖。
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聚焦”调查小组屡次接触的受害者们、证人、线人,还是教会雇佣受理此案的律师,他们都在重复一句话:“我十年前就向你们报社寄过二十名性侵教父名单!为什么不回去翻翻你们报社的剪报?”——曾为教会调解的前代理律师埃里克·麦克里希;“我上诉过多次,把故事告诉了报社,却为此差点被吊销律师执照”——受害人代理律师米切尔·盖瑞比迪恩;“我一直在不停向你们写信!你们却一无所知?! ”——性侵互助会“SNAP(折断)”的领袖,也是受害人之一的菲尔;“罗比森,你为什么现在才想起来这件事!过去几十年你干什么了?!”——罗比森的球友、关键线人和教会律师吉姆·沙利文。
其实在2002年前,不止波士顿环球报一家报社对神父性侵案进行过断断续续、心不在焉的表面报导,这意味着,早在几十年前,就有受害人、心存良知的律师和线人曝出消息和不断努力争取媒体注意,但波士顿封闭顽固的天主教信仰环境、人际关系稠密复杂的传统社交圈让人们选择忽视和遗忘、明哲保身。这使教会性侵儿童肆无忌惮、愈演愈烈。有些家庭父亲和儿子均遭受性侵;有些教父自己被性侵,长大后性侵儿童,不幸成为神殿里重复上演的轮回。盲从和包庇不能维护这个集体,而只能制造了更多失语的悲剧、集体的沉坠,信念的崩溃;沉默不能维护信仰,却纵容了信仰内部腐朽,放任神权体内/恶魔们的诞生和胡作非为。这部电影的演绎方式就像人们承认真相的过程,事实在影片一开始就毫无掩盖地呈现在人眼前,但人们却要经过很长时间去跳出思维桎梏与从众习性、鼓起勇气认可它的存在和危险。值得玩味的是,信奉天主教的女法官斯威尼最终裁决解封和公开了一部分关键性的保密文件,这些文件不仅指出教会性侵/确凿存在,也明指红衣主教的帮凶作为,为整个事件浮出水面,坐实了证据。
《聚焦》既有《虐童疑云》、《不良教育》,《熔炉》中性虐脆弱儿童的类似故事;又有着《总统班底》、《对话尼克松》、《惊爆内幕》中新闻人挑战权势的勇气和纪实新闻气质。从一桩丑闻扩展到对制度的批判——强大清晰的叙事能力、层层推进、严密工整、毫不煽情,完美还原了一场新闻媒体人对真相和正义的探索与征途,多方人等在这件事上的良心和助力,彻底将这起“自上而下的制度性丑陋”搬上银幕,这部电影不但揭露了天主教丑闻的根源,极权体制内部的溃烂与阴暗,也直指人性深处的冷漠、趋利避害的本能与集体盲目性。
2002年一年,“聚焦”小组针对此案发表了600余篇报道,报道持续至今;2003年神父盖根被捕入狱,次年被狱友殴打致死狱中;2002年红衣主教劳尔被迫卸任波士顿教区职务,返回梵蒂冈。2015年圣诞前夕,《聚焦》上映,收获了北美地区、美国、甚至波士顿本地电影院里如雷贯耳的好评与掌声。我们敬佩敢于说出真相的人、黑夜中敢于点灯/追索光明的人;那些逆流而上、真正为人类生活谋求福祉、支撑弱者的人。在这部电影里我们能感受罪恶披着宗教的外衣,如此强大和隐蔽;但也能体会善良的坚韧不屈。一点一滴的善良和正义感汇集起来,最终击败了暴行。信仰本质上其实并非对一个神、一种教义的崇拜,而是对人和世界的相信;信任我们能克服自身的局限,能够超越私欲,可以拯救自我与他人。引用电影中天主教会内部精神病理专家、证人之一理查德·赛普的话:“教会由人建立,它终将随时间流逝;而我的信仰将永留心中”。(署名党阿飞,原创影评,严禁抄袭或转载,违者必究!)
<图片2>
5 ) 八天奥斯卡 - 实至名归的年度最佳
前言
这是八天奥斯卡系列的第六部影评,包含其他七部(均为提名奥斯卡最佳影片的作品)的影评长文可到这里浏览:
http://www.douban.com/note/540784638/
----------------------------------------------------------------------------------------------------------------------------------------
<图片1>
《聚焦》的最后一幕中,迈克尔•基顿所饰演的新闻调查团队主编沃尔特•罗宾逊因为始料未及的大量受害者来电而感到不知所措。他所在的这个与电影标题同名的调查团队在当天报纸上揭发的,正是后来受到大量关注而获得美国新闻界最高奖项普利策奖的波士顿神父性骚扰幼童事件。镜头在他惊讶的表情上稍作停顿后,迅速移到他的身后。这个平常至极的摄影手法,却可能已经是全片中最具戏剧性的镜头动作了。我们随即在远处静静地观察着罗宾逊拖着飞快却沉重的步伐走向办公室。“聚焦……”正当他提起话筒准备跟被害者交流时,电影却就此戛然而止了。正当大多数观众的心情都还因为震惊和愤怒而未能平复时,导演托马斯•麦卡锡却用黑底白字告诉大家,这些让人神伤的事件不仅发生在波斯顿,还遍布着世界的各个角落。
虽然很多人不认同这个看法,但在我看来2015年确实是一个异常好的电影年。我原以为给我们带来了《爆裂鼓手》,《少年时代》,《鸟人》,以及一众其他佳片的2014年已经是一个电影大年了。但当我在脑中回顾整理十佳时却发现,2015与2014相比其实在影片质量和多样性上还要好出不少。这里面包括有《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所带来让人瞠目结舌的特效,有《奎迪》去重振拳击片的风采,有《年轻时候》诙谐地讲述新旧两代的冲突,有《机械姬》所窥视的那个让人胆寒的未来,有《45周年》缓慢安静却痛苦深刻的爱情讨论。当然,还有《原力觉醒》带我们走进那个很久之前的遥远星系再次踏上冒险之路。还有更多其他数不过来的优秀影片,使得我到今天为止依然无法为自己的2015年十佳榜好好排序。但在这个八天奥斯卡的放映之前,有一部电影的位置我是确定的。
《聚焦》,排名第一,毫无疑问。
<图片2>
今天已经是我第五次观看这部节奏平缓却又让人坐立不安的电影了。对新闻工作题材的电影有特别偏爱的我,最直接的感觉就是《聚焦》毋庸置疑是《总统班底》后关于这个逐渐逝去的行业的最好电影。这是一部对新闻行业的情书,同时也是一出可怕的纪实故事。相信大多数观众在忐忑中看完这部电影后,除了会对教会的恶行感到愤怒,更多地会为我们生活的这个环境感到恐惧。
从某种意义上说,《聚焦》就像一部没有评论声音的纪录片。它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故事背景和细节我们大多数都可以在网络或者书报上找到。而这部缺乏特殊角度的电影,或许在很多人看来是导演过分保守的表现。为什么它不像《房间》那样试着用一个新的角度介绍这个事件?我无法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
但有一点我可以肯定,那就是它对于让人敬仰的传统新闻行业精确的描述让我为之动容。在那个正受到互联网冲击的二十一世纪之初,在那个每个真正新闻从业者都害怕成为无业者的岁月里,就连编辑部外的停车场都挂着硕大的AOL(美国在线)广告板。但这帮在现在看来注定要被新媒体取代的落后纸媒新闻从业者,却依然恪守着自己的原则。他们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去调查这件值得被大家知道的社会事件,他们为了搜集到更好的证据而走访众多的受害人,他们为了让报道能在更大范围内得到关注而等待最好的发布时机。再看一次前面这句话吧,这才是真真正正的新闻团队所应该做的事啊。但《聚焦》所呈现的这种本应受人尊敬的做法,在当今社会看来却显得那么的格格不入。在大众注意力日渐降低的今天,在大家都忙碌得连看完只有140字微博的时间都没有的今天,在大部分新闻媒体都仅仅关注怎么能最快把可以得到更多转发的消息发布出去而不是先去考证消息源头可信度的今天,绝大多数印刷媒体只能为了苟延残喘而选择放弃他们本该有的社会责任。也正因为这样,《聚焦》的存在才显得那么的有必要。正因为它在乎的是这个调查和报道的过程,而不是随之而来的结果,它的存在才显得那么的不可或缺。
<图片3>
我总是忍不住设想如果由普通的团队来制作《聚焦》,它最终的样子将会与现在大家看到的佳作有多么的不一样。大概不会按真实事件去安排那么多的角色吧?可能会压缩为只有两个主角,这样他们所分到的时间会更多,甚至其中一个还能有一场浪漫关系?但是《聚焦》的制作,就像电影中揭露丑闻时调查团队所采取的方法一样,以最靠近真实的形式展现在了大家面前。除了迈克尔•基顿所饰演的编辑以外,马克•鲁弗洛所饰演的雷森德兹,瑞秋•麦克亚当斯所饰演的费弗,甚至连布莱恩•德阿奇•詹姆斯所饰演的卡罗尔,均有着分量相当的上镜机会。这种与普通制作背道而驰的做法虽然让观众们看到了更写实的新闻工作情况,却也同时让演员们少了表演的机会。虽然鲁弗洛和麦克亚当斯都得到了奥斯卡的最佳配角提名,我却很难说哪位演员在这部电影中演得更好。鲁弗洛是阵容中的头牌演员,而他对雷森德兹谈吐和行为举止的模仿让我深信这位记者的真人就是这么的稀奇古怪。但除了似乎是导演兼编剧托马斯•麦卡锡为了补偿影片的平缓而加入的那一幕冲着奥斯卡而去的愤怒喊话之外,所有人的表演其实都是那么的收敛。
在我看来,比起鲁弗洛,上一年大热倒灶的“鸟人”基顿对于编辑罗宾逊的诠释,其实才是全片中最精彩的演出。虽然他这次没有获得提名来至少补偿一下上一年的意外败阵(对,我就是觉得他上一年应该赢),但他却可以说是电影中为数不多的叙述中心。而通过这位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波士顿那种“小城市”的感觉,那种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些龌龊事情的存在却坚决不能让它公之于众的排外感觉,则是电影另一个鲜明的主题。基顿的表演没有什么炫技的地方,但他却是那么的真实。无论是作为一个记者去拷问别人,还是作为土生土长波士顿本地人矛盾心情的挣扎,观众们都能从他细致的面部表情和眼神中有所体会。
<图片4>
要把平凡的新闻题材搬上大屏幕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是2015年的《真相》就是一个很好的失败例子。而要把新闻题材的电影拍得真实却又能抓住观众的心,在1976年的《总统班底》后真的就没有出现过了。但托马斯•麦卡锡这次做到了,而且他完成得如此的出色。虽然不是《狂暴之路》和《荒野猎人》这样的巨型制作,但相信没有观众会否认真挚的《聚焦》是一部甚至更加引人入胜的作品。
在这个八天奥斯卡的观影结束之后,我为2015年十佳排序的烦心估计不会有所改变。但同样不变的,则是轻松锁定最佳位置的《聚焦》依然是我心目中2015年实至名归的榜首影片。
《聚焦》,2015年实至名归的最佳电影。
6 ) 关于《聚焦》的15件小事(151130更新)
来源:IMDbhttp://www.imdb.com/title/tt1895587/trivia?ref_=tt_trv_trv其实现在IMDb有三十多条了,更新一个本剧演员出演过超级英雄电影的列表。(图我做的,转载请标明) (其他大家感兴趣的去上面链接看原文吧(懒 _(:з」∠)_
=========================更新的分割线========================= 1. 本片被认为与经典新闻题材电影《水门事件》(All the President's Men)风格类似。 2. 本片剧本入选2013年“好莱坞剧本黑名单”。(数百位好莱坞资深从业人士评选出的榜单,涵盖了评委眼中当年最受欢迎却尚未被拍摄出来的优秀剧作) 3. 拍戏的每个空档, Mark Ruffalo都会请原型Michael Rezendes帮他念一下台词。 4. Mark Ruffalo第一次在Michael Rezendes家里见到他本人的时候,准备了笔记本做记录,还用iPhone录下对方的声音。 5. Mark Ruffalo曾问角色原型Michael Rezendes能不能对着别人大吼两声让他参考。 6. Michael Keaton接下角色后担心角色本人会有波士顿口音而他没有。但是看过Walter V. Robinson的一段视频之后,Michael惊喜的发现Walter并没有很重的波士顿口音,这样他就可以不带口音的进行表演了。 7. 劳工节后Michael Keaton第一次跟角色原型Walter V. Robinson在纽约格林威治酒店的酒吧里见面。握手寒暄之后,Michael Keaton皱着眉表示:“你还真没有那么重的波士顿口音”。 8. Michael Keaton接下角色后,跟Walter V. Robinson本人正式见面前悄悄跟踪了他,在对方不知道的情况下住到他家附近,还搞到了Walter V. Robinson当年制作的影音文档。在当两人第一次见面时,Walter V. Robinson对于Michael Keato刚见面就对自己无所不知这一点十分惊讶。 9. 当Walter V. Robinson去片场参观时,眼前的场景令他印象深刻。坐在他当年办公桌复制品旁的Michael Keaton,双唇禁闭,透过老花镜凝视着波士顿环球报2001年的复古电脑屏幕,跟他一样用两个手指打字。 10. 除此之外,Michael Keaton的桌上还放了一张现实中Walter V. Robinson女儿Jessica在2000年拍的照片。它旁边放着的照片中,Michael Keaton环抱着在剧中饰演他的妻子Barbara的女演员Elena Wohl. 11. Walter V. Robinson本人表示看Michael Keaton在剧中饰演的自己让他想跟很多曾经采访过的人道歉。 12. Walter V. Robinson还开玩笑说:“我出现在大众面前的形象被盗走了,如果Michael Keaton去抢银行的话,警察会很快来把我铐走”。 13. Michael Keaton为了更恰当的模仿Walter V. Robinson,花了很多时间跟他待在一起。 14. Michael Keaton曾通过观看1976年电影《水门事件》(All the President's Men)中Jason Robards的表演来寻求灵感。 【MarkRuffalo的胸毛字幕组】http://weibo.com/markruffalosubtitles
7 ) 金瓶梅与红楼梦
其实两周前我看过了《大空头》,我想过一些着眼点,但一直没有写出合适的影评。直到昨天深夜,我看完了《聚焦》,才发现不能不和《大空头》相比较。两个片子是如此类似,都是精选出了不太容易接触到职业的某一类人,或朴实或略带夸张的叙述了他们的生活。
这期为什么会有这么奇怪的名字呢?两部小说都有很高的成就。《红楼梦》不用说。《金瓶梅》至少郑振铎,钱钟书等很多人都对它有极高的评价。莫言先生接受采访时说:不仅是我,所有搞文学的人对《金瓶梅》的评价都很高。那么这两本书的区别在哪里呢?毛泽东先生有一句话非常直接的点出了二者的区别:有些小说,如《官场现形记》,光写黑暗,鲁迅称之为谴责小说。只揭露黑暗,人们不喜欢看。《金瓶梅》没有传开,不只是因为它的淫秽,主要是它只暴露黑暗,虽然写得不错,但人们不爱看。《红楼梦》就不同,写得有点希望嘛。
是啊,这就是看了《聚焦》和《大空头》之后的感觉。《聚焦》这个片子里面寄予了主创的同情和希望。
从电影角度来说,看似全是普通的对话场景,片子的镜头扎实,各种技巧非常隐藏但是严谨。主要人物非常多,但有些微的主次不同。故事线多而独立,但却非常用心的交替着慢慢引导情绪逐渐上升,直到最后的时候达成高潮,水到渠成。
有人说媒体并没有创造任何东西,而且我们也早就知道,媒体并不能改变观众,只能引导观众。那么,媒体的意义是什么呢?应该是片中总编辑最后说的:广泛的而立即的引起读者的关注。是的,一个新闻或者观点,存在每个人内心的时候,都是难以有力量的,但是媒体成为了这样的一个宣言,它宣告,知道这件事情的,不只你一个人。只有当知道别人和自己有同样的想法的时候,大多数人才敢勇敢的站起来在大众的沉默中声明自己的想法。伟大吗?是的。但伟大的前提是这种共鸣本身是好的,客观的,基于真相的共鸣。这个行业特别需要新闻工作者的良知。有幸的,在聚焦里面,他歌颂的,是一群道德自律的,诚实的,自省的,良知满满的记者,他们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
报纸在印刷机上,如同流水一般前行,带着聚焦组员几个月的全情投入走向了观众。是啊,正义得到了声张,我相信这是让所有的人长吁一口气的。或许我们可以想想,为什么我们会如此揪心和共鸣呢?难道是我们所期望的,在电影里面的美好故事,太少了?
最近正在看《娱乐至死》。里面提到当美国开通了第一条电报线路时,举国为之欢腾,但并非所有人都持乐观的态度,梭罗在《瓦尔登湖》里这样写道:“我们满腔热情的在大西洋下开通隧道,把新旧两个世界拉近几个星期,但是到达美国人耳朵里的第一条新闻却可能是阿德雷德公主得了百日咳。”新闻越来越有趣,但是真相却越来越少。娱乐替代了严谨,而认真的新闻精神,越来越不合时宜了。在这个早已经可以比拟亿万个电报线路的互联网中,大家需要的是如同公主得了百日咳这样有趣的新闻,而不再是需要思考的真相。那么,说出这样的真相对我们仍有价值,就是这片最伟大的现实意义。
原本我会以为最佳影片的评选是一个折衷,但我错了。这个影片确实应该是最佳影片。片子描述那个新闻严谨时代的极大的辉煌,也是那个严谨时代的华丽谢幕。用心的新闻,看的人越来越少。我们要迎来的是一个再也没有纸质媒体,到处是图像,人们都在分分钟换着口味,前一秒还是哪个明星走光,后一秒已经是某男子重婚八次,再后一秒是小狗扮成熊猫上地铁吸引眼球了。有趣吧。是啊。为什么会有种悲凉的无力感呢?许多年以后,这样的新闻工作者会越来越少,认真严肃的文字会越来越少,印刷品的时代已经谢幕,娱乐至死的年代正在全盛期,而且看不到峰回路转的时刻。
正在此刻,我屏幕的右下角出现了一张钢管舞的图片,标题是国家钢管舞开课。其实新闻内容有可能是正经的,但这标题和配图已经说明了一切。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新闻需要的是点击,真相到底值多少钱呢?
木鱼的完全主观评分
隐忍严谨的分镜和导演 8.5
令人印象深刻的群像人物刻画 8.5
分散多条纪实线中提取集中寓意剧本 8.5
这个娱乐的年代提出严谨新闻的伟大社会价值 10
总评:8.9
强力推荐
伟大而悲凉的主题,最佳影片实至名归
摒除所有抓马和猎奇,以极度冷静克制的表述抵消偏见和煽情,暗中积聚能量抽丝剥茧层层深入,如一篇扎实负责的新闻报导,将判断和情绪的释放留给观众,坚持写实的态度令人敬佩。结尾字幕更鼓励关注调查记者并请受害者发声,报道结束而思考不止,这不正是新闻的意义所在吗?
这个时代,宗教似乎变得越来越虚伪愚蠢,自由媒体的力量却无孔不入!作为一部披露天主教性丑闻传记片把控着类似惊悚片的速度节奏,条理清晰、丝丝入扣、严密工整,完美还原了一场媒体人的报道征途。如此优秀剧本下一众大牌的群戏互动更是精彩异常!【这完全就是冲着奥斯卡来的嘛~
事件的真实性震撼人心!对系统的拷问,对记者工作的刻画(比较更戏剧性的Newsroom),对事件进展本身的关注而不是沉溺于廉价的抒情,对几位主要记者不同角度不同态度的有节制的描绘,都为此类社会传记剧情片的最高标准做出了表率。不断询问something bigger,我想这该是一切艺术形式的终极责任。
一部非常沉稳扎实的investigative thriller,再现聚焦报道组调查大批天主教神父性侵儿童丑闻的攻坚过程,原报道曾获普利策奖,电影也如厚重的纪实文学,抽丝剥茧,丝丝入扣。基顿、鲁弗洛不动声色展露极高表演水准,麦克亚当斯状态也不错,片很有奥斯卡相。基顿在办公室尽头接电话一声喂聚焦,收尾太棒
有点像“撞车”,都是群戏电影,每个人都有精湛发挥。聚焦天主教性侵丑闻,凌厉割喉的步步求证。电影最成功的是将亵童和性向做出切割,指出这是教会这一全世界最藏污纳垢组织自上而下的制度性丑恶,看完会让人失去对宗教的所有敬畏。
作为一个前记者,看完这种电影真是感慨万千啊……如果不能坚持新闻理想,倒也不必把选择悲情化。做记者本身就要有一点理想主义才行,因为是你主动选择了那个桅杆上的瞭望哨作为岗位。只可惜我们受到的教育和现实完全是拧巴的……电影本身非常棒!尤其是演员的集体表演!
“怎么忍心拒绝上帝?” 各方面都很稳重,碍于太政治和工整,题材也不新鲜,赞赏却不心水。这样的震撼更多来自真实事件本身,作为电影其实没有到8.9分这么好,更像是给纪录片习惯打高分一样。
整部电影就像一篇优秀的新闻报道本身,陈述来龙去脉,介绍人物,寻找证据,解决难点。冷静又条理清晰,据说对真实的记者办公和生活环境还原得也很贴切(没有人在办公室里大呼小叫...)。当然为了保持这种基调,新闻本身的故事性就被削弱了,记者本身的性格也无法深刻塑造
唯冷峻克制的表达,更具“于无声处听惊雷”的震撼效果。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movies that make you want to make movies
住在波士顿看这片感觉真是……全场白人老头老太最后鼓掌认真得不行。BP强力选手水平
明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改编剧本的最大热门,不仅三观正,片子的完成度也非常高!片子的拍法和这群新闻人很像,客观冷静理性,干净利落不煽情,剧本是非常传统的类型片叙事套路,既扎实又踏实,剧组的团队精神就像精彩的群戏表演,没有任何主创抢风头,凝聚到一起却力量十足,让人敬畏。★★★★
没有猪队友,没有渣Boss,没有性生活。不得不说美国梦真的可以洗脑,每每洗毕都感觉自己也香喷喷的。
奥斯卡最佳影片你好!(从第一篇的影评开始我就预测它拿奖,非常值得!)
本来想打四星。然后我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如果这个题材让韩国人拍…”不由得虎躯一震,赶紧改成五星。
高三那年就是怀揣着这样的新闻理想填报了志愿,现在我在党委宣传部写新闻稿。
完成度很高,剧本好,节奏好,表演好,调度好,啥都好,独缺惊喜。
紧张精彩的行业片,节奏也不错,而且该煽情的时候也有煽情。
国内记者看来更像是一曲纸媒悲歌,近年国内调查新闻环境每况愈下,传统名牌报纸、电视调查栏目纷纷衰落,不仅仅是舆论环境持续收紧,未被政治打败的,也被资本击垮了。对我们而言,这是一部屠龙之技的鸡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