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了这个钢琴曲 就是不知道背景音乐是啥 在音乐app也试着找了好多次 没成功 丹尼尔克雷格是那种越看越不嫌腻的演员 第一部皇家赌场 刚开始 觉得他很不邦德 长大也很不风流倜傥 只觉得像克格勃 冷血 但这部戏讲的是 邦德怎么成为邦德的 他爱的女人也算是为他而死 他的感情世界从此封闭了 心路历程也很艰辛……
我看过的第1368部电影,《成为詹姆斯·邦德:丹尼尔·克雷格的故事》我给7.8分。 在这部纪录片中,丹尼尔·克雷格回顾了十五年来拍摄5部007电影的心路历程。从刚被制片方选为007主演,面对全球媒体和观众的质疑,到如今已经变成观众最喜爱的007扮演者,一路走来丹尼尔·克雷格收获的不仅是金钱和名气,更有心灵上同角色的连结。 期待即将于今年10月上映的《007:无暇赴死》。
影片分享的是丹尼尔从接下这个角色到后来拍下5部的心路历程。
从小看这个长大,觉得片头那个掏枪的动作简直帅炸。马上迎来丹尼尔的最后一部,其实是很不舍的。后来知道这个纪录片便找来看看。
相较于英国自己人对007的理解。我一直觉得丹尼尔是可以诠释好这个角色的。(个人只看过这两个版本)相较于皮尔斯南的“奶油老生”的英俊。丹尼尔赋予了这个角色更加内敛、阴郁、更果敢更MAN。看皮尔斯你能会感觉到这个男人知道自己很帅在到处芳心纵火,到处撩拨,多少显得油腻。丹尼尔给你的感觉更像是对一切的不屑与随意的酷而有时候又会有些可爱,于是到处的反差萌。他身上是一种有魅力却不自知的性感。
丹尼尔是个很用功的演员。接下《皇家赌场》外界全是非议。他没有迷失自己。天天约上训练师去健身,训练师都讲他像是个奥运冠军!刻苦努力的训练自然是有结果的。皇家赌场开场戏他从水中总出来的一刻,健硕的肌肉,一时间让他成为全世界最酷的男人。我是真的没有想到他接下《量子危机》后很多特技动作都是自己亲力亲为,以至于自己腿都受伤。连他自己都讲“我那时候超级自信,但的确有些打肿脸,充胖子”hhhh。拍摄最后两部腿伤依然缠身,他有选择让剧组等他九个月养伤或是带着腿伤拍完剩下的。他选择了后者于是后拍《幽灵党》开篇的戏都是吊着义肢完成的hhhh。真的很难想象。
写的没头没尾的,哪里算什么影评,说实在的也只是对自己忠爱IP的小小怀念,希望若干年以后我还可以记得当初喜欢过这个最酷的男人。
Surmounting the critical hindrance of the stereotype under previous incarnations portrayed as glamorous playboy, Daniel Craig created his own acting vocabulary awash with high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 even when the pressure of the public outcry of writing him off was already on. It’s a foregone conclusion to me that he characterized as a morally ambiguous killer and being a faultless embodiment of glamour turned into the most eminent actor among all the actors of James Bond instead of neck to neck. A gorgeous final curtain call is in the cards! Here’s to James BOnd aka Daniel Craig!
虽然007系列电影只看过布鲁斯南和肖恩康纳利主演的几部,但是在我印象中007总是一边和各国美女谈情说爱,一边凭借一把小手枪团灭各路丧心病狂的大反派,在喝酒撩妹的间隙拯救世界人民于水火之中。说实话我个人一直不太喜欢这类臆想太严重的动作片,最近在电影院看了《007无暇赴死》继而把丹尼尔·克雷格饰演007的五部系列电影都看了一遍,一改对007的刻板印象,虽然谈不上丹尼尔就是最棒的一任007,但确实是为007这个系列带来了改变,而且我觉得还算成功。
首先是丹尼尔·克雷格的个人魅力,众所周知他被确认为新一任的007时,大多数媒体和观众是不认可的,其中最受人指摘的是他的个人魅力不足,与美女见了就走不动路的007帅哥设定不符,确实就单论外貌和身材这些外在条件,他没有也不会撩妹时迷人的微笑,没有与10个壮汉肉搏后依然西装笔挺的耍帅,但恰恰是没有了这些老旧的套路后,他得以创造了一个真实的不靠美男形象,靠真情实意打动美人的007形象。同时,007的身世一直作为一条暗线,贯穿丹尼尔·克雷格版5部007系列电影,007不在是一个完美的纸片英雄,而首先是一个鲜活的、感情深沉丰富、有缺点的人,才是坚毅的、矫健的一名特工,应该说007丹尼尔·克雷格的007形象变得前所未有的丰满起来,一些眼神、一些表情才能令人印象深刻,而不是看过之后只记得一丝不苟帅气的脸。
其次是丹尼尔·克雷格的动作风格,为了演好007他从文艺小生到强壮矫健的冷酷杀手,我觉他的动作戏很有成龙的影子,除了不躲子弹,大多数不是靠力量的一击制胜,而是充分利用场景中的地形、物品等以巧取胜,既表现了007的冷静和智慧,也让观众获得观影乐趣。当然,这种变化也是随大流的改变,动作设计中西融合,既有拳拳到肉的写实,又有潇洒写意的借力打力,既好看又符合观众基本的科学认知。
最后是未来007的设想,客观的说丹尼尔·克雷格的007确实为这个老旧的系列续了命,但接下来007在一众同质特工类型电影的挤压中该何去何从呢,在动作方面我觉得丹尼尔·克雷格的已经到了顶,非脑洞大开不然很难会有新的吸睛点了,还是期待第7版007。
007作为电影世界里最著名的秘密特工,谁能出演这个角色就意味着无尽的声望和财富。2006年丹尼尔·克雷格从数百名演员中脱颖而出,成为最新一任邦德的人选。
要知道丹尼尔的竞争对手包括克莱夫·欧文、休·杰克曼、科林·法瑞尔等众多已经成名了的优秀演员。
选角公布后,媒体和影迷普遍看衰,“新邦德”不仅没有名气,个子又太矮,外形也比前任皮尔斯·布鲁斯南相差甚远,37岁就已经满脸皱纹。
长相平平不说,他似乎也不怎么健谈。
在新闻发布会上,丹尼尔·克雷格并没给在场记者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多数媒体认为这是007系列有史以来最失败的选角。
《007:无暇赴死》是英国长寿间谍电影系列的第25部,也是丹尼尔·克雷格作为传奇特工007出演的最后一部电影。
在影片上映之际,苹果的流媒体平台Apple TV+上线了纪录片《成为詹姆斯·邦德》,回顾了他作为007一路走来的艰辛历程。
这部纪录片给苏莫的第一感觉就是“简陋”,从没见过这么拍纪录片的。
丹尼尔与制片人迈克尔·威尔森和芭芭拉·布罗科坐在一起聊了四十多分钟,再配上电影画面和幕后花絮的剪辑,纪录片就成了。
几位主创自始至终没有出境,只有声音“出演”,跟评论音轨有点像。
所以这不就是把播客节目配上画面么,诚意稍显不足,甚至比HBO Max的《老友记重聚特别节目》还要敷衍。
不过纪录片确实透露了不少独家内容,让观众看到了丹尼尔的与众不同,以及这个跨越了将近60年的电影系列的独特魅力。
开始之前,我们先来介绍两位重要人物。
迈克尔·威尔森最早在1964年的《金手指》里担任副导演职务,从1979年的《太空城》开始他成了电影的制片人,参与了之后的几乎每一部007电影。
芭芭拉·布罗科利则是1997年的《明日帝国》开始担任007制片人,资历虽没有迈克尔老,但也经历了布鲁斯南和克雷格两任邦德。
在出演了四部邦德电影以后,皮尔斯·布鲁斯南在《择日而亡》中正式卸下了007头衔,寻找下一任邦德成为摆在两位制片人面前最艰巨的任务。
芭芭拉和迈克尔很早就关注了丹尼尔的表演,从《我们北方的朋友们》到《古墓丽影》,再到《伊丽莎白》,虽然多出演配角角色,但在两人看来,丹尼尔的每次出场都充满了魅力。
试镜之后,常年混迹文艺片的丹尼尔优雅中带着粗粝的形象,与《大战皇家赌场》中全新的邦德十分契合,很快成为两位制片人眼中的最佳人选。
《大战皇家赌场》与皮尔斯·布鲁斯南的每一部007电影都不一样,这一集的动作强度更大,打斗设计更写实,有点“谍影重重”的风格。
有意思的是,《大战皇家赌场》的第三位制片人马修·斯蒂尔曼确实曾担任《谍影重重》第一部的制片人,也许这样的风格转变正是有意为之。
更有趣的是,电影找来了导演马丁·坎贝尔掌舵《大战皇家赌场》。
此人在商业片领域也是大名鼎鼎,布鲁斯南第一次出演邦德的《黄金眼》就由他导演,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后来他还导演过“小贱贱”主演的《绿灯侠》,但那部电影上演了史诗级扑街,整个DC电影宇宙差点都因为马丁版《绿灯侠》夭折,不过那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丹尼尔得到这份工作后,立刻投入到严格的体能训练中去,身材愈发壮硕,敏捷的身手让他胜任了系列中绝大部分打戏。
但选角公布后,舆论却炸开了锅,一会儿说他金色头发与邦德不符,一会儿说他坐快艇还穿救生衣,“邦德”成了胆小鬼。
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让丹尼尔出了名,这样的高热度好像双刃剑。
虽然《大战皇家赌场》在宣传期一直保持着曝光度,但都不是什么正面的评价。
愤怒的粉丝还建立了cragnotbond.com的网站,对丹尼尔大肆诋毁。
主创团队也觉得委屈,电影都还出来呢,怎么就开始口诛笔伐了?
整个剧组仿佛打了鸡血似的憋着一股劲,誓要把丹尼尔打造成最成功的一任邦德。
转机出现在拍摄巴哈马沙滩的时候,有一场戏是丹尼尔从海水中走出,路透照片很快登上各大媒体头条,舆论转而盛赞丹尼尔身材完美、看起来好像冷血杀手,是世界上最帅的男人。
电影于2006年11月16日在伦敦首映,立刻获得压倒性好评。
新作没有重复四年前《择日再死》的套路,而是借着新邦德的登场紧跟时代大胆创新,拍出了新世纪间谍动作片应有的水准。
丹尼尔给邦德带来了更丰富的内心层次,让这个人物更丰满和立体了。
特别是他与伊娃·格林饰演的女主的爱情戏,让邦德更多的展现了普通人的一面。
影片在口碑和商业上都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全球票房6.16亿美元,成为当时票房最高的007电影,让之前不看好影片的人都闭上了嘴。
可是他的第二部007电影《大破量子危机》却在从一开始就遇到了麻烦。
影片拍摄时正赶上好莱坞编剧大罢工,当时他们手里只有一个剧本初稿,故事还远没有打磨完美。
再加上本集导演马克·福斯特是临危受命,掌控这种规模大制作的经验相当有限。
后来《大破量子危机》虽然磕磕绊绊的拍完了,也有不少壮观的精妙的桥段设计,但整体故事不够流畅。
影片成本由上一部的1.5亿美元增加到了2亿,全球票房却只有5.89亿美元,口碑大不如前。
另一方面,对于丹尼尔·克雷格个人而言,从默默无闻的英国影坛小人物,成为了世界上最著名的电影演员之一,频繁登上电视节目和杂志封面,丹尼尔开始有点飘了。
《大战皇家赌场》和《大破量子危机》之间只隔了两年,第三部《大破天幕杀机》的上映却已经是四年后的2012了。
在空档期,丹尼尔有意从邦德这个角色中抽离出来,出现在《牛仔与外星人》《梦宅诡影》和《龙纹身的女孩》等影片中。
他还在纽约与休·杰克曼联袂主演了舞台剧《连绵的雨》,没错,就是当初007热门候选人之一的那个休·杰克曼。
四年筹备让剧本更加完美,丹尼尔也调整好心态,满血回归,以最好的状态重装上阵。
2012年这部《大破天幕杀机》在很多层面上都是一部特别的电影。
首先是故事走向的调整,朱迪·丹奇饰演的邦德上司M女士在这集告别007系列,拉尔夫饰演的角色将成为军情六处的新主管。
包括本·卫肖饰演的Q在内的多个新角色在本片登场,让007系列从邦德个人秀变成了更专业的团队作战。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大破天幕杀机》是系列一个全新的起点。
接下来是幕后阵容的全面升级:
早在2002年的《毁灭之路》中,萨姆·门德斯就与丹尼尔·克雷格有过愉快的合作。
《大破天幕杀机》时,丹尼尔推荐这位曾经凭借《美国丽人》,获得过第72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萨姆·门德斯。
虽然后者缺少大制作的拍摄经验,芭芭拉和迈克尔还是同意了这个提议。
影片摄影则找来了《肖申克的救赎》和《老无所依》的金牌摄影师罗杰·狄金斯。
2019年萨姆和罗杰还再次合作,拍出了伪一镜到底的一战大片《1917》。
再加上请来阿黛尔为电影创作音乐,《大破天幕杀机》罕见的请来全奥斯卡幕后班底,拍摄一部耗资2亿美元的商业动作大片。
萨姆·门德斯发挥了自己叙事方面的优势,把复杂的故事融入简单的情节中,出色的完成大场面的同时,不忘深挖人物情感,让《天幕杀机》重回《皇家赌场》的高度。
影片让007系列走上巅峰,全球票房第一次达到了11.08亿美元,还成为次年奥斯卡奖的热门选手。
除了这次口碑确实够硬,丹尼尔以007的身份出现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起到了巨大的宣传作用。
同时也在中国内地取得了3.76亿人民币的票房成绩。
2015年的《幽灵党》投资进一步追加到2.45亿美元,萨姆·门德斯回归导演职位,带来了比《天幕杀机》更火爆更有创意的大场面。
拍摄时同样遇到了不少的挑战,最难的一个就是丹尼尔·克雷格在拍摄时摔断了腿。
摆在剧组面前有两条路,要么影片停拍9个月让丹尼尔去做手术,要么就拖着断腿将电影拍完。
这样体量的电影不是说停就停的,最终他们硬着头皮拍完了全片。
片头有一段邦德在屋顶走路的经典长镜头,此时的丹尼尔正承受着剧痛。
整场游行戏也因为他的身体状况不得不重新设计,使用大量的人群遮挡和快速剪切,让邦德与镜头保持神秘感和距离感。
整个拍摄过程异常艰辛,媒体却没有给出太多正面的评价。主要还是剧情不行,大场面被松松垮垮的拼在一起,对比“碟中谍”等间谍系列显得臃肿和老套。
丹尼尔在这部之后萌生了退意,《幽灵党》是他出演的第四部007电影,当年皮尔斯·布鲁斯南也是总共饰演过四次邦德。
在《幽灵党》宣传期间,他接受了《Time Out》杂志采访。当被问及想不想再出演一部邦德电影时,他的回答是:“现在吗?我宁愿打破这只杯子然后割腕”。
丹尼尔很快又出面反悔,表示不确定是否回归007系列。
他的解释是,《幽灵党》拍得太辛苦了,刚结束完痛苦就被问及下一部电影,“不出演”只是他当时的想法。
其实他也不知道会不会演下一部电影。
直到2017年,丹尼尔参加扣扣熊深夜秀的时候,终于确认回归“邦德25”,也就是《无暇赴死》,并明确表示这是他的最后一部邦德电影。
毕竟《幽灵党》算不上成功,他更希望能在巅峰时刻,而不是低谷离开这个角色。
当然也不能排除之前的发言是因为合约没谈拢,毕竟这些年传出不少丹尼尔与片方不和的新闻。
邦德的最后一部007耗资高达2.5亿美元,根据2018年《Variety》的报道,克雷格的片酬就有2500万美元,还不算票房分成。
上一部电影中,克雷格版邦德的故事还没讲完,所以《无暇赴死》的故事就是冲着给这版邦德一个完整的结局努力的。
最初导演定为《猜火车》《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以及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导演丹尼·鲍尔,但他很快因为拍摄理念不合向片方提出辞职。
后来是《真探》和《简爱》的导演凯瑞·福永接手,项目才得以继续。
拍摄过程中也不顺利,剧本一改再改,丹尼尔还在牙买加的拍摄中再次受伤,剧组只能被迫停工。
好不容易电影拍完,又赶上疫情全球肆虐,电影从原本的2020年4月10日上映,数次调整档期,最终影片定于2021年9月30日在英国全球首映,10月29日中国上映
毕竟这么高的成本,如果不能让全球观众进入影院观看,八成是要赔本的。可这个新档期距离上一部《幽灵党》已经过去了6年。
按照丹尼尔·克雷格版007前四部作品好坏口碑接替出现的规律,《无暇赴死》应该是好看的。至少顶着“丹尼尔最后一部007作品”的噱头,电影票房应该不会太差。
无论下一任邦德是谁,是什么肤色、什么性别,丹尼尔·克雷格饰演的邦德将汇入007系列,在多年后成为被人反复重温的经典。
有始有终 有血有肉 他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邦德
感情分。虽然就是个花絮片,不过实在太喜欢男神了!(全身每一个直女细胞都在尖叫“正面上我”的程度)皇家赌场和天幕杀机百看不厌。好的,立刻重看起来~(芭芭拉老姐姐yyds)
「Let's be honest, leaving this role is not easy. It's a really difficult thing to do. And it's not about money and fame because I've got it. It's about a psychological connection to something that has taken up 15 years of my life. And to walk away from something like that, is very, very tricky.」
作为电影幕后纪录片,构成上唯一有意思的是明明影像上有着声音的主角,但声音却成为第三者来观看自己。
如同你爱这个角色的每一秒,观众亦是。
最迷人的一任007,ever!把之前俗气浅薄的帅气花花公子,带到了新纪元!!
从背负骂名到成就新经典,克雷格还是做到了善始善终。
三星半。虽然形式简单到几乎难以称之为一部成型的纪录片,但是,还是提供了一些值得一看的信息。
无暇赴死大型卖惨预告宣传片,作为纪录片给人感觉真是没啥可讲的,就四部电影这么点事还要避重就轻,看完之后对无暇赴死更没信心了
看过所有007电影,丹尼尔·克雷格是我最喜欢的一任邦德(虽然他的几部剧情不一定是我最喜欢的),他多有型多性感啊,在我最喜欢的英国男演员里也能排到前四。
流媒体平台时代新体裁:可视podcast.
皇家赌场,最喜欢的一部007,因为绿娃,因为拔叔,因为这个冷冰冰的硬汉柔情邦德
私心五星。作为最特殊,也是我认为最棒的,最好的一任邦德,经历却如此坎坷。刚确定出演之时,丹尼尔克雷格被舆论攻击,认为他不适合邦德,选他演邦德是最错误的一个决定,可《皇家赌场》让他一炮而红,告诉世人他是最好的邦德。然而这位最好的邦德,在任内除了《皇家赌场》和《大破天幕杀机》基本上摊上的都是烂剧本,但仅仅这两部,就达到了整个邦德系列的天花板(《皇家赌场》娱乐性系列最佳,《天幕杀机》艺术性系列最佳)。《幽灵党》作为这位最好的邦德的谢幕完全不够格,他值得一场更为盛大的谢幕。No time to die.无暇赴死对于邦德来说,The world isn't enough.My name is Bond, James Bond.
当初因为龙纹身的女孩开始喜欢金毛丹,对007系列没太多感脚
电影《007无暇赴死》的杀青意味着丹尼尔·格雷格就此告别詹姆斯·邦德,这个角色他饰演了十五年,与丹尼尔合作了《007:大破天幕杀机》《007:大战皇家赌场》《007:大破量子危机》三部影片的制片人芭芭拉·布罗科利用“历史性的一刻”来形容那场夜戏。那个晚上没有人愿意离开,所有人都来到片场,大家抽泣着互相拥抱和道别,一起见证这一重要时刻。丹尼尔·格雷格:“我饰演邦德有很长一段时间了,片场的各位有一些人甚至和我共事了三十年左右,也就是我的大部分职业生涯。也有很多人是和我一起参与了五部邦德电影,我只想说,每部电影的每一秒钟我都深深热爱,尤其是这一部。对我来说,每天早上起床之后能够和你们这群人一起工作,是我生命中最大的荣幸。”
分明就是一期播客,为了做纪录片而拿电影片段和花絮拼拼凑凑惹……论“诠释邦德”这点克雷格确实完全不输前任(就不说老布压根没演出自己风格这事了哈(你))但长相嘛确实……想当年还算着时差去蹲了NTTD的发布会,现在已经爬墙到新预告都懒得点开了。还是祝不要扑街吧,还等着22年开第七任呢|Ps.终于官方吐槽了摩尔叔也是金发这个事!hunk是跟老肖泳装照做对比,笑死了
一代偶像,Daniel Craig永远是我心目中最棒的007
去年为了第25部电影(但因为疫情推迟到今年上映),重温了前面4部,很多画面都历历在目,而那些最让我感动和印象最深刻的几场戏都在这部纪录片里有提到,看着竟然情不自禁又湿润了眼眶。丹尼尔·克雷格是6任邦德里面我最喜欢的,他出演的4部007在我这里也基本能排在系列的前5。最爱皇家赌场,次爱天幕危机,量子危机也再重温的时候觉得动作戏无比精彩;最爱的三个片段:麦斯·米科尔森拷问邦德、邦德与邦女郎伊娃·格林的诀别戏、M的死亡(朱迪·丹奇)。
丹尼尔·克雷格的邦德15年,演员和角色互相成就,丹尼尔为邦德加入更复杂的情感(和健硕身材),出演这一角色也让他成为超级巨星。在第25部007上映之前能看到关于新片物料超级满足,结尾谈到新片遭遇的困难却又戛然而止,转为宣传新片好到载入影史,让我考虑是不是得放低预期。
短平快的简义式上片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