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曾记得中学课本里的那一片《等待戈多》的节选文章,读起来荒诞而不知所云,老师也是一带而过。
今天晚上在法国文化中心放映的这部电影是#法国电影展映#作品之一,让我多少阅读到了《等待戈多》。本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讲述一群监狱中的罪犯编排演出戏剧的故事,导演通过拍摄演员的排练表演,构建出剧中剧的特殊体验,而电影中的观众和银幕前的观众又形成了两层观众群体。当电影结局让剧中观众苦苦等待“戈多”的同时,我突然意识到我也已经期盼着“戈多”的出现…
“演员”们没有如愿回到舞台,我们等待的戈多也没有回来
爸爸:你能不能关心下我,不要只关心你妈妈?我这么重要的演出为什么不来? 女儿:我在复习 爸爸:复习难道有这个重要么? 女儿:你从来没问过我考得怎么样。
演员(囚犯):法官来了么 导演:没有 演员:法官来了么 导演:没有
演员:法官来了么 导演:我不知道 演员:… 导演:演员呢? 我们总在等自己的戈多,可是我们忘了我们也是别人的戈多。对么,塞缪尔?
Etienne是一个不成功的话剧导演,他在监狱组建了一支戏剧表演队伍,带着一组囚犯排练经典戏剧——《等待戈多》。 在他终于获得了许可带着一租囚犯出狱巡回演出的时候,Etienne重拾了自信。他们的首次公演虽然稚嫩,但得到了剧场老板的认同,Etienne与这些特殊演员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密切。然而囚犯们却在谋划趁着演出期间集体出逃。
1.结尾也许你猜到了,但依然会让你觉得,希望自己没猜到;
2.中间有点重复,特别是各地巡演的类似劲头;也许电影导演想带出他对当时法国某些政治层面的思考;
3.开头让人感慨一声,法国监狱,这么好的文化福利!监狱里面可以组戏剧表演队,可以出外表演,由政府出钱请人(就是电影中的主人公)来教囚犯。
顺便说一句 ,这是导演库科尔第一部作品,猫眼上连他照片都没呢。
老师说她认为最好的结局是连独角戏也没有。
我看到最后的感觉是,好像所有人都等到了那个戈多:失业演员成为名声大噪的导演,监狱重刑犯等来了自由(尽管是通过越狱得到的),巴黎音乐厅的观众等来了导演的独角戏,这部电影的观众等来了一个“圆满”的结局。
今天学到了:
戈多是god的变体;
潘多拉盒子里的希望不同于位高权重者的承诺,前者是真正的希望,后者却永远等不到;
真正绝望的人将永远归于沉默,大声说出绝望的人恰恰怀揣着最强烈的希望;
另一部剧情设定相似的电影是2012年柏林电影节获得金熊奖的《恺撒必须死》,文本内外的对话强弱标记了社会事件与艺术事件的不同,也让这两部电影分出高下,“大圆满”的结局中规中矩,但让观众尚感不满;
社会主流沉浸于落后于旋生旋灭的潮流,经典艺术却越发小众,与社会边缘的、处于不变时间里的那些人们相遇;
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全球性的把戏剧作为教室、作为特殊空间的实践,却被囚犯当作获得自由的机会,因而促使人们思考,艺术的崇高的、拯救性的意义,真的能够像人们所相信的那样而化作现实吗?抑或是自说自话而已?
期待下周的《伊万的童年》。
男主是一个戏痴,可他已经三年未登舞台,无奈之下接受了一个监狱戏剧兴趣班的工作,在六周的课程里他成功地带着囚犯们完成了龟兔赛跑的表演,也在了解的过程中让他产生了排练《等待戈多》的愿望。他对方周旋,克服困难,经过了六个月的排练将6个罪犯成功带上了戏剧的舞台。演出大获好评,甚至开始了巡演,一年后当他们有机会登上法国最大的舞台的时候,囚犯们选择了逃跑,而男主本人登上舞台讲述了这段神奇的经历,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等待戈多》。
本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并且在影片的结尾放出了真实事件的发生时间,后续,以及当年的照片。看到最后的时候其实有些出乎意料但又是意料之中,谁能预测人类的行为呢?特别是当囚犯已经因为服刑对自由渴望已久的时候,逃离大概也是意料之中的结果。
整个片子花了很浓重的笔墨去讨论囚犯们登台前后的感受,对狱警的反馈,对导演的态度等等,让我感觉到了人性的多面。他们确实犯了错,也确实在接受惩罚,但他们是否可以在其他事情上取得成功?又是否可以获得些许的尊重和成就呢?
法官的考量也有道理,监狱长的想法也没毛病,男主的执着要求也很合理,但好像一切可能到最后得到的就是生活给你的大惊喜。就像《等待戈多》一样荒诞无望。我想这也是所谓的戏剧来源于生活但要高于生活吧。
故事是非常精彩的,只是我们等待了一个没有结局的意外。
不管真相如何,这确实是一部宣扬爱与和平十分成功的电影,有被打动到。最喜欢他们第一次演出的部分。
到底是不是专业演员?到底是有文化差异还是没有?前面剧情一再推进令观众等待的理所应当的剧作高潮,我们被教育灌输的争取宽大处理的千载难逢的机会,就是戈多吧。被导演这样玩弄得欲罢不能就很不爽啊不过中间第一次成功还是挺自我感动,难得的机会(结局来看戏剧最后成了stand up comedy? 我会要求退票吧)不理解演了这么多长都没受到文化内核的熏陶是何不食肉糜?导演家庭和女律师两条线是不完整干脆全部拿掉啊,几次说服也不理解,除非有奸情。剧本还是有问题,最后真实黑底白字也毫不感动…还是来被玩了一次
戏剧演员的一把辛酸泪。同台演出的好友一个“晋升”为剧院经理,另一个到处跑开临时的戏剧工作坊。“戈多”成为牢犯、这两位搭档、更是主人公自己,等待的象征。落幕之前的一个游魂。真实事件改编,很煽情,逻辑欠佳,但也映射了法国戏剧界的“阶级”。odeon的出现非常讽刺,想吐。
#2020深圳法国影展#好喜欢啊!大惊喜了!等待戈多的隐喻虽然很明显但是很棒,演员们在台上表演的状态也很惊艳,没想到可以是那样自由又绝望的状态。好几次看着台上疯疯癫癫的戏中人都有泪目到。但是结尾不太喜欢,逃跑了的部分就有点没处理好,导演上台独白的部分不足以压住这么戏剧化的转折和这么深重的课题,更没有处理好罪犯脱逃的道德冲突。但还是非常喜欢这个很妙的故事
成群的观赏者看着落单的指导者,等待着那不会再出现的,四散的表演者。《等待戈多》的回声,一场冲破各自命运束缚的荒诞现实的“演出”。
喜欢这种有叙事色彩的文艺片,真实故事改编,囚犯巡演等待戈多,最终导演等不到逃跑的演员,挺有意思。
一直到結尾都沒有揭曉誰是其中因為殺人而被判入獄的,但正如法官的角度,這對於受害者而言是殘忍的,即便最後法官也被打動了,但安保和越獄這事兒,卻不應得到盛讚和吹噓
文学,艺术终是无法救人于苦难的
等待戈多与排戏相结合,结尾尤其感动。有《驾驶我的车》的味道。
自从开始搞了EAC, 以及接触了culture carcérale后,对这个片子的理解好像本能就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了。监狱艺术文化项目实现的困难,各机构协力及角力,艺术家的参与问题,囚犯们出行安全问题,生活落差问题,以及最终艺术文化项目的目的和实用性问题电影都有所体现。《等待戈多》这一剧目的选择也极其有象征意义。真人真事改编,所以欧洲监狱艺术文化教育开始的真的够早啊。但依旧任重道远。
出逃了还是会被抓回去,何必呢?
2021.1.14 成都法国电影展,这是近年来看过最喜欢的电影。终于,在电影院第一次看到影片结束后观众们一起鼓掌。太感动了,“等待戈多”!
荒谬绝伦
7.3 和很多“零基础参加比赛”之类的励志电影不同,对于演员来说这出戏从一开始就没有意义,既不能减刑也没有金钱,欢呼的灿烂障碍了他们在监狱一直所等待的——自由;而对于导演,他一直借助这个故事来获取实打实的成就,名誉,借助一个虚无主义故事来满足自己的存在主义心理本群足够荒谬。因此这个结尾非常重要,它分别对虚无和存在进行了消解
口罩时期结束后的第一场精神解脱,在百讲和同学们一起看电影体验的很好。
想不到的一次经历,失败的导演和无能的素人演员,但是迎接他们的是别样的人生
3星半
#法国电影展映# 反功利,又给理想主义一巴掌
这部因为要给学生剪片段当听力作业,所以抠得比较仔细。原版事件发生在瑞典,够精彩,如果让脑容量小点的编剧来生造,应该不会用这样的结局。这事件本身就是对《等待戈多》的最佳致敬啊!难怪当年贝克特本人也表示满意
完全没有人物,也看不出真正的关怀,连后半段的转折都是完全依托于事件本身(甚至可以说,导演就是为了把原型事件作为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局,才拍满了前面的80分钟),这个25年前的故事有任何必要被搬到当代来讲述吗?戛纳2020确实就是几家欧洲传统大厂的废弃回收站,没什么必要再看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