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
因为打三星,粉丝给我脑袋扣帽子分以下几级:
1级.‘我行我上’理论,让我去当导演
2级.说我高贵有优越感
3级.说我不爱国,膝盖软
4级.说我收钱办事,愤怒的问我写这么多字拿了多少钱。
5级.觉得我是台湾人,国家会制裁我。(我发誓我不是台湾人)
有些粉丝的言论逻辑把我打的哑口无言。我不看完剧,说我不看剧就没有发言权,不配评价。我从头到尾认认真真看完了,又说我不喜欢为什么要看完?是不是闲的?正话反话都把我话口堵死了。我就是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
问我剧评为什么不图文并茂,不配图片?我所有的剧评,影评,书评全都是纯文字。我行文写字时从没有配图片的习惯。
我真的很累,什么辩驳的欲望都没有了,一切都是我的错。我现在只想求助,豆瓣怎么能把剧评设置成仅自己可见的私密状态?
2022.1.13.
简评一下开端。
这部剧引人注目最大的点就在于无限流题材和时间循环,哪怕时间循环已经是被欧美影视里玩烂的梗,但在内地拍出来,仍然让人觉得‘天哪’,这种心情很复杂,不知道该喜还是该忧,但总归拍出来这点是好事。
抛开一切剧情逻辑,开端这剧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视觉画面是没有任何美感的。
影视里让你不由自主暂停截图下来,除了有哲理的台词,大多是人物那一瞬间的定格,演员妆发表演和背景相辅相成的那一刻,无论你看到了悲剧还是烂漫,你都感受到了美,所以你想把那一幕截下来。要不就是非常美的空镜画面,值得被截图下来保存。
但开端根本没有这样的时刻,画面太土太平庸里,感觉导演完全没有美感艺术细胞投入到镜头里去。以至于我写这段话前,跑去把开端发出来公开的图看了又看,我都挑不出来一张想让我存下来有美感的图。
这剧最吊诡的设定根本不是什么时间循环,无限流小说我看了不知道有多少了,类题材电影也没少看。
这剧最诡异的设定就是,这种说出去没人信的事情发生在了中国这个社会主义国家,这导致我看到警察就皱眉,再加上主角后面在被审讯时就差把心掏出来证明自己没说谎的时候,警察们依然不信,那时候我真的想冲进去往警察脸上打几拳,tnnd,信啊!为什么不信!
还有,这种警察审讯时很明显的诱供,诈供现实里也允许是不是?因为把嫌疑人分开审讯,利用囚徒困境来施加心理压力,让嫌疑人吐实话很正常。
但是,没有任何证据和作案动机,什么都没有就把人强制拘留这合理吗?最多48小时就得放人,没确凿证据不能一直扣留。
无限流题材的故事,要想逻辑自圆其说,大多数作者都选择了高维文明来把人类当成蚂蚁观测和玩弄这样的理由,来完成自己的故事。
可这种时候就是全世界的人类一起被抛入了死亡游戏里。政府,警察这种代表公正,坚定的唯物主义就自动土崩瓦解了。
这也是开端看的人非常难受的地方。两个普通人在此无名力量下挣扎求生和救人的故事,这看的人很烦躁,因为除了这两个人,其他人都把你们说的话当成疯话,没有人信。
只能一次次死去又活来,一次次找警察,警察仍然觉得你们嗑药编故事,吓唬要拘留你们,一切成了无解的结。
公交车爆炸是恒定的结局,不是和油罐车相撞爆炸,就是被车里的人引爆炸弹爆炸。
这里有一个画面处理的我很喜欢,只要你去干扰司机想提前下车,无论成不成功,车都会因为躲避外卖员和油罐车相撞,但外卖员又因为订单马上超时要被罚钱,所以‘兵行险路’。这同样是无解的结,我不知道导演这样拍有没有社会隐喻,但我很喜欢外卖员这个变量因素。
什么是缘分?
缘分就是偶然中的分离。
不论人事,故事偶然发生了,然后擦肩而过,无疾而终,是两条相交线,这就是缘分。
什么是命运?
命运就是偶然中的必然。
无论你怎么控制变量,但结果都不会改变,一切都是注定走向那个终点的,这就是命运。
命运可以包含缘分,但是缘分不能注解命运。
开端仍然有画面反复闪回拖沓的问题。剧情还是不够紧凑。
这个死局想要解开,肯定还是这两个人自己去找解里唯一一条生路,在一次次反复死亡中。
我现在在猜,凶手是不是黄觉演的那个司机啊?
总体来说开端这剧能看,就这样。
2022.1.19日凌晨1:48分补写以下内容。
针对很多重复问题作出解答。
▪️关于镜头美学的问题。
粉丝反驳我的点,总是认为我企图在国产电视剧找到美感镜头是不对的,我想在这部剧里看到美的画面,我就要被你们按头是高贵的,是有优越感的,各种帽子给我脑袋顶上扣。
你们似乎老默认镜头美学只存在于电影画面里,电视剧不配有美感。
电视剧觉得蛮委屈的。
以我的观剧量,我不扯什么欧美日韩北欧剧,甚至香港台湾的电视剧也不提。
就说大陆国产剧,觉醒年代,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无证之罪,这都是个顶个好的国产剧,不管是剧情还是画面美感,都堪称一绝。
甚至因为镜头美学,许多创作者创作出了以镜头画面衍生的二次艺术画作,获得大量转发。
你们总是错误归因于提出问题的人,来反证是说话的人错了。可这逻辑是不对的。
镜头没有美感是铁打的事实,我介意觉得这是很遗憾的点,你们粉丝觉得镜头美不美根本不重要,这完全没问题。
各有各的看法,再正常不过。
评论区有一位粉丝,大方承认了这剧的摄影就是不怎么样,但他很喜欢剧情,这就行了。
追寻美感是我个人的评判标准,但我从不要求我以外的任何一个人同意我的看法。
▪️关于警察的问题。
我早就说了,最吊诡的就是社会主义整无限流,到底为什么有循环也不解释,是高维度文明还是系统,也说不清。反正就是超现实主义的强大力量非要和我们社会主义的人民警察强行关联。
你要说你不知道无限流小说到底是什么,你就去多读读无限流小说,别在这儿丢人现眼硬和我抬这烂杠,你要是说这电视剧根本就不是无限流,那你们的宣传营销就是彻底的诈骗。(现在去看各个公众号推文,微博营销号,大写加粗的都是国内第一部无限流电视剧。)
奇奇怪怪的力量空降到两个普通人身上了,两个普通人害怕的要死,死乞白咧要和警察扯上关系,有困难找警察,社会主义这想法当然对了,那唯物主义警察不信你屁话也当然对了。
那你就把循环解释清楚,最后两集怎么解释,怎么把故事逻辑圆回来?
这是因为故事设定有循环,所以他俩不会强制被拘留48小时。眼一闭一睁,回公交车上了。
那要是没循环呢?警察说抓人就抓人?调查了一圈,发现男女主角之间没有人际关系,不信他俩的循环说法属实正常,但他俩的作案动机找不到,作案证据更是没有。因为上级压力,一拍桌子就要准备拘留啊?放刑侦剧也不敢这么演吧?(经提醒,现实情况可能更严峻,是我太过理想化了。)
那当然,你都设定里有循环了,不管你是睡觉还是过12点,准时回公交车上,拘留不拘留的,这都不存在了。(要给我普法,就平等尊重人的放下你的身段好好普法,我也能好好学点东西,别给我一幅知道点法律就藐视一切的嘴脸。越渊博的人越谦虚,越知道一点的越刻薄。)
我对警察没恶意也没敌意,我在此强调,警察的行事逻辑没有问题,没有问题,没有问题。不信循环的说法才是符合逻辑走向的。
但是观众看剧是下意识跟着双主角视角走,警察不信他们,主角着急上火,我代入所以也着急。最一开始男主角甚至想给警察科普什么叫无限流小说,两人嘴皮子一次又一次的重复说烂了就想让警察信他们的说法,我代入主角当然想让警察信了。你们要是看电视剧不代入主角,只代入配角,那是我唐突了。
这要是刑侦剧,我就站在警察视角上大骂穷凶极恶的犯罪嫌疑人了。这都是看剧的正常情感。
男女主角进入循环,我当然优先共感两个主角,我无法第一时间去深切共情配角警察。我做不到。
我得不断自证我对警察没恶意,对警察角色的叙述,只是单纯看剧时对角色的正常感受抒发。
再说一遍,警察不信循环是正确的,因为这是唯物主义世界观。
但前几集主角和警察反复拉扯的剧情是在太重复冗余了,删掉一些,剧会更精炼。还有卢迪的设定,就算剔除他两集戏份也不会影响剧情大致走向,突然穿插他糟糕的原生家庭剧情,我真的一头雾水,我还以为会对后面剧情有重大推动作用,结果什么也没有。
▪️关于三星的评分问题。
有粉丝言辞恳切或者居高临下质问我,不给五星就是阻挡国产剧前进的脚步,说我是国外影视剧的舔狗。
不好意思,但凡去翻我动态,都能看见国外高评分的电影,电视剧,但我依然有打一星,两星的。很简单,因为我不喜欢。我不会因为评分低就打低星,评分高就打高星。评分机制是很私人化,很模糊的,每个人的评判标准都不一样。这种来诘问我的逻辑是站不住脚的。
且不说豆瓣官方几次强调,豆瓣评分机制是不断改进的,不管是恶意打一分还是打五分,豆瓣本身都有净化机制,尽可能把分稳定在最真实的数据。(你不信去找豆瓣官方,别找我)
很多粉丝的内在逻辑是,粉丝为喜欢的偶像拼命打高分,是低级的,不可理喻的行为。
而你们作为剧的粉丝,对打三星的人要一个说法,怎么能不打五星,打五星是为了国产剧的未来,打三星就是阻挡国产剧前进的脚步。
所以你们剧的粉丝,想要所有人都打五星的理由是高尚的,是大格局的,你们就对吗?
抛开理由不同,你们和个人为了偶像粉丝打五星的内在动机有区别吗?没区别,都是为了自己喜欢的东西打五星,谁打的分值哪怕在中间,你们都不允许。
一切假大空,宏大叙事的概念在我这里都行不通。什么国产剧的未来,华语音乐的未来,华语电影的未来。这些空泛,庞大的概念打动不了我。
Take it easy.请粉丝也放松一点,我只不过根据个人看完的感受打了一个三星而已,你们不必苦大仇深,不必愤慨激昂,这只不过是一个三星。撼动不了什么。
还有你们这些数不清的粉丝五星给剧动力和鼓励,不是么?
▪️关于粉丝觉得我重点跑偏,这部剧的内核是众生百态,是人性刻画。无限流,时间循环,科幻,只是最浅显的外衣。
我承认你们说的这点,人性描绘,众生百态是不错,但是15集的剧早已经开播过半了,
剧还没演到人生百态时,一次次循环的时候,粉丝出去吸引人看的发言是什么?是不是无限流和时间循环?
我就是被你们说的无限流和时间循环吸引过来看的,我看了微博那么多评论都是靠这个两个卖点来吸引人看。
所以我来看了。
我希望我们被你们用这两点吸引来看的观众依然配当观众。
也希望自来水用这两点真情实感安利的时候,也还配当粉丝。
⚫️我真觉得我挺好的,就因为写了个三星剧评,被粉丝骂到快没有感觉了。但我依然对剧没有任何偏见。
刚看完更新的第九集。有句台词非常好:
‘网上的那些人,只会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和道德标准下去评判他人。’
一个人说的话符合你们的想法,你们就夸赞说的真好,三观正。但我说的话不符合你心里五星的认知,你们就开始阴阳怪气,各种扣帽子,硬拔高价值观的高度来攻击我的立场。
仿佛我没开倍速,认真完整的看完每集剧情,说出我自己的本心观感,但这观感和你们打五星的认知不一样,我就不配当观众,做了什么罪大恶极的事情一样。
你们摇身一变又是正义的。那我还能说什么呢?我无话可说。我难道和有些脑子不清楚,说话脏的粉丝赌气,把剧的评分改成一星吗?这没有任何意义。
我从来都清楚试图在互联网上说服和改变一个人,是再愚蠢不过的事情。其实我只想‘和我观点一样的人抱在一起等死。’但我知道这在互联网上不可能,当一个人决定打下自己的主观评论时,不论客体对象是什么,大幅的个人观点被po在网上的那一刻,就要做好被狂风暴雨‘洗礼’的准备。
但一个人的观点是不可能尽善尽美,毫无破绽的。要和你缠斗的人总能找出问题来攻击你。一句话说出口,若是不同阵营,不同观点,不同派别,全世界的人都挑不出毛病的话。这句话只有两种可能,要不这句话是被写在教科书里公认的客观真理,要不就是一句彻头彻尾的废话。
但我仍然抱着近乎天真愚蠢的信念,希望各位哪怕观点,阵营不同当在彼此交流时,仍能求同存异,学会尊重人。
我希望不管你持有什么观点,来我的剧评下留言,都不要抱有极大的攻击性。
望各位在网络发言时,哪怕观点不同,但可以精神共鸣。祝福你们。
PS:我现在被有些粉丝骂出应激反应了,再有难听的留言,我一定不留情面的怼回去。
PPS:感谢你看到这里,要是还有粉丝不把我的行文全部看完就开始在评论区里鬼打墙,说一些我已经对重复问题作出的回答,我会一律删除。说话难听的人,我直接拉黑。 对,我很专制,因为这篇剧评是我个人的文字,而评论区也是我的评论区,我有作主的权利。
你若是愤怒经久不息,请去自己为你喜爱的剧写下属于自己的剧评,用脚投票。我绝不会去你的剧评下持反对观点。
请各位不要在我评论区提无关人员故意引战,这很恶毒。也不要发疯谩骂,谢谢理解。
哈哈哈哈觉得刘涛尴尬的带入一下其他剧里那个老谋深算,遇事喝茶,眯眼眺望远方的资深警官。我觉得刘涛可能是把那套传统剧里老谋深算警官形象模板直接套用了,那一套一般是套用在有一段为人不知的悲惨往事或者什么功劳的老男人身上来表现他的深沉,而现实中一般女性能做到剧中刘涛那个位置的一般都是有着非常干练、处事果断、敏锐的特质(例如解放西里的那个霸气女警官),是不会像上面那套模板那样的,这就让人感觉很矛盾,让人怀疑剧中角色是怎么坐到哪个位置的。
分割线~
本条剧评仅为本人对刘涛演技主观吐槽,看到有友友好像认为我打3星是因为刘涛,那刘涛可太冤了
我打三星是因为这部剧在我心里它就值3星,有那么多夸的了,我就只提我不喜欢的地方
我恨白和赵的演技,我本身对于剧情很喜欢,一些瑕疵我也都能接受,但是只要白和赵出现的时候我就没有带入过剧情,我只有对他俩的吐槽。演技略尴尬,不自然,情绪不到位,和其他几位老师对戏时勉强能接上戏,,,,确实他俩比那个卢笛强点,卢笛让我难受得都抓头发了
他俩的演技但凡再好点,我也是剧评里那些赞美的人了
看剧前我抱着很大的期望来看的,毕竟国产剧天花板、国产剧之光,但我只看到名不符实,这部剧扣掉的3分,2分在白和赵上,1分在剧情瑕疵,其他人的演技,和铺天盖地的营销上。
但,我依旧会推荐朋友看的,毕竟我这么“刻薄”的评价也只是希望,剧方和演员能看到更多的声音能不断提升自己,不要和某些粉丝一样只能接受赞美,停滞不前。
毕竟如果这就是国产剧天花板了,那国产剧才是真的完了
我不想说剧情办案细节的幼稚之处,也不想找剧情中存在的诸多bug,我想说,这部国产剧是可爱而亲切的!
1.于雕塑之下的善与恶之论
雕塑的凝视,它看似都朝着不同的方向,但却有着高度的统一视角,将其视为圣母,她则为善与恶的明确界限。
肖鹤云在循环里被迫杀了人,但杀人的印记不会随循环而清空。这到底是为了终止恶而必须采取的善举,还是阻止恶时自我也同样跌入恶的深渊?
镜头从人物对话再次拉到矗立的纯白雕像,留下这个发人深省、没有答案的答案。
2.国产审核机制之思
历年,国产剧审核各种笑话不谈自知。有人坚守,有人迎合,有人退之而求其次。
不可置否,外国的文艺创作环境更加开放透明。但《开端》向我们展示了:在国内环境中怎样带着镣铐跳舞。如果这藩篱现在无法解除,已为事实,中国影像该走向何方?《开端》或许提供了可行的方案。桎梏可以慢慢破除,而诸如此类剧的出现才有一丝丝可能重构审核的大墙,形成文艺创作的良性生态环境。即使此类无限流套路已被西方影视玩烂,中国影视依然有其赋予本土特色的独特能力。
3.不必强求的共情能力
在执法过程中,警察常做的事情就是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最常说的规劝的话语是“我能理解”。而片中再次发出反问,人间的悲欢真的能相通吗?理解有时会成为一种对当事人心境的变相“折磨”吗?
这几个发问与质疑,绝对有令人震惊的力量。“连我自己都不理解”“那些人他们懂什么”。
4. 大团圆结局
中国人喜欢大团圆没什么不好!你开心我开心大家一起笑眯眯,但是团圆得团的好,硬搞团圆反而是破坏氛围,而这次《开端》做的很好。
从一车人的漠视到一起帮忙,齐心协力,看似循环里的他们没记忆,却在被李诗情和肖鹤云一点点激发善意。临危不乱的刑警支队,有难必帮,宁可帮错也要帮的工作态度才让一切有了转机。
对猫毛过敏可以养无毛猫,香甜的西瓜办公室没人不爱,骑上外卖车供女儿读书……这一切一切的都源于中国人骨子里踏实而善良的本性,这种温情而不别扭的大团圆谁会不爱?
5.本土化创新尝试
如果从爆炸案本身,可以看作是对每位受害者本身故事的探讨,这符合正午阳光的温情路线。如果从爽剧出发,这部剧又绝对够上瘾,一环接一环,松弛有度,并不比《鱿鱼游戏》差。夹杂刑侦元素,作为无限流题材出现在中国影视市场,实为创新,值得鼓励。
6.鼓励之余
演员演技及美学构图、配乐方面可有所精进。对于循环的拍摄手法过于单一,镜头语言虽然易懂,但是却免不了些许枯燥。对单一事件的多次叙述可以更加灵活的开展,这时多种镜头的使用也显得尤为关键。
虽能反映现象,但过于生疏直白,不加修饰。网络暴力、性侵,及对人性深处的博弈可更入骨和大胆些。在一次循环中的现象反映问题自不用说,但大部分直白或者前行升华的段落着实令人“惊叹”。这是好的开端,但亟需后续的润色。
最后,完结撒花!
补充:
于我而言,为何大团圆结局不突兀?
(本人未看过原著,仅为个人想法。)
1.情节需要。如果把李诗情看为这个循环的主导者,那么结束循环的关键就是“解决45路公交的始末”。李诗情之所以次次陷入循环,是因为一直没有找到准确症结,抽丝剥茧,最终完成循环内部该完成的事情而进入正常生活。李诗情从某种方面就像被突然赋予某种使命“超级英雄”。
2.主题需要。与其说我喜欢这个大团圆结局,倒不如说我喜欢每个人物都完成了属于自己的“救赎”。王兴德和陶映红需要的是一个真实的关于女儿的答案,刘瑶需要一个创口说出心中积攒的“秘密”。这社会也需要救赎,给键盘侠以耳光,给性侵者以惩罚,给无辜者以清白,给良知者以嘉奖。
ps:最后最后,其实我在看片头设计,以及其中一些配乐,一下子就想到之前看过的一部国产网剧《疯人院》。(强烈安利)
结果一看,老算真的是《开端》其中一位导演和编剧。惊喜,欣赏,并且期待老算更多作品!
结尾处梦回《疯人院》里的久山市!
有空的可以去看看罗翔老师的评论,比较权威的法律意见。【【罗翔】高压锅恐惧症?《开端》中的法律问题-哔哩哔哩】//b23.tv/79i0Cr8
剧中警察询问存在明显违法行为,然而剧情却未向普通观众做任何提示,男女主更像从没读过书一样无一点法律常识,一吓唬就六神无主。瞬间拉低了该剧的智商。
知法犯法1
第三集两位报警人被带到警局审讯室里“询问”。张队长对女主说:“如果你不老实交代我们是不会让你离开的。”
事实上,警方无权无限期扣留嫌疑人。公安部第六十九条 询问查证的时限规定“对被传唤的违法嫌疑人,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八小时;案情复杂,违法行为依法可能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
哪怕是正式拘留,也有时间限制。刑事拘留一般为10~14日,最长为37日;而行政拘留和司法拘留的期限为15日以下。
知法犯法2
第七集审讯过程中,小江警员骗女主男主已经把她供出来了,一切都是她指使的。同一集最后他问男主“你是什么时候开始计划这一切的”。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第52条规定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且任何嫌疑人在被证明有罪前都是无罪的。
失之偏颇3 违法嫌疑人认定不清
违法嫌疑人的认定是否能在无物证情况下进行?如果可以,即,光凭警方经验及主观判断就能实行强制手段(审讯、拘留等),如何避免顶罪陷害?如何避免屈打成招?我随便找一个人认定其为嫌疑人,关起来打到他认罪,再拿他的口供让法院判刑。把自己代入一下是不是窒息了……
--------------------------------------------------------------------------------------------------------------------------------
有人说“事件性质不同所以“特事特办”?”
法律tm是放着看的?法律制定的时候写了什么情况做什么事,没列举例外的当然就按法律来。
有人说“电视剧不是普法片,为什么要在乎是否合法?”
从何开始只有普法片才要讲究法律的?法律常识应渗透到日常生活所有的点滴中,同一个概念反复强调反复强调,一直到让菜市场普通买菜大妈都知道遇到问题怎么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不是这样吗?
且普及法律知识只有枯燥的教条方式吗?“米兰达警告”(你有保持沉默的权力,你所说的一切将成为呈堂证供…)之所以被人熟知难道是大家都看过什么英法体系纪录片吗?所以我们是怎么知道的呢?编剧有一百种方法能让观众不知不觉在追剧过程中了解法律常识,说穿了还是这个编剧法律意识薄弱。
有人说“上述要求太理想化了,剧中警察的处理才是一般操作。”
哇~为了替编剧辩护,有多少人“以身试法”,言之凿凿警察是这么办案的。看了一个守护解放西就好像把全国各地的局子逛了一遍了,啥啥都了解。
“警察依法办案”太理想化了,如果你真心认同这句话,那恰恰证明你太需要普法了。因为现实中已经有太多因不清楚自己的权力而蒙冤的案例。远有内蒙古报警人被冤枉成杀人,近有货车司机没法与自选律师会面并莫名被长期拘留。这些人在成为新闻热点全都是和你我一样的普通人,安知下一个不是你?不是我?嫌疑人≠ 罪犯,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嫌疑人的。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权力不重要吗?
然而我们从何而知呢?有多少普法节目讲到嫌疑人的权力的?有多少电视剧在这方面是严谨的?你不说,我不说,真的需要时。你说“警察同志请等一下,让我上网查查相关法律先”?
我觉得开端是一个传达了现在影视作品里非常欠缺的一种价值观的优秀作品。 ——少年人的破局路—— 一开始李诗情角色塑造其实很平,一个普普通通喜欢看书有爱心的女大学生,甚至有一点久在象牙塔的稚气冲动,一些细节表明她格外执拗。 肖鹤云,一个游戏架构师,他做公交车是在去和投资人交涉的路上,有很拿得出手的游戏作品,他不太愿意迎合市场去修改自己游戏里的暴力设定,他的朋友骂他,“你就逃避吧。”他本身是有实力取得世俗成就的一个人,也一直在对抗中左右摇摆。 毫无疑问,他们两个人身上都有某种理想主义光辉,对待社会有一种属于自己的温柔边界。 肖鹤云因为上一次循环中被警察在审讯室反复盘问有点阴影,回避监控那一次我觉得是把双方人设立起来的关键点。其实可想见肖鹤云并不擅长面对审讯盘问这种东西,在审讯室多无力啊,他经历了什么呢?因为爆炸被烧得满身伤口,在一次次喘息中迎接灰色而残酷的死亡,而一次一次的反复质疑和盘问就足以攻破他“坦然的内心”。突如其来的死亡是凶狠而痛苦的折磨,而回到循环的失望是反反复复的凌迟。他思考自己的处境,发现他快要失去他努力创造自我价值的人生了,他倾注无数心血做出来的游戏只差一步就能面世,在命运的玩笑面前那个“暴力设定”看起来微不足道。无法掌控令人灵魂震颤的无常剥夺了他的笃定,生命的反抗在某种既定规则里显得可笑又无力,就像社会评价对他的游戏作品,就像这个终会爆炸的公交车之于他和李诗情。
在沿江东路下车,他缜密地思考了几次循环的模式另外一种脱离循环的可能,在公园和李诗情的交谈里,因为李诗情特别急切的报 警。 他说“善良不是廉价的美德,需要和能力相匹配。” 李诗情说“如果循环一直会提前,我一定会在大学城站上车,可是你呢?” 他说:“怕死是人之常情,如果我做不到你那么善良,我就是恶劣吗?” 其实从争吵里吐露的一些东西来看,肖鹤云在之前的确对李诗情有所保留,他们各自的立场都很明确。但是这之后,或许愤怒于这个女孩子的冲动冒进和执拗,可他依然看到她她的珍贵之处,看到殉职的江枫警官,看到除了死亡之外看起来和他切身毫无关系的努力。 在他所认为或许是最后一次安然回到原本轨迹的循环里,他选择了和李诗情同行,同时在 下一次循环开头说“不冒险根本就不没办法阻止爆炸”或许说明他也认可了为救人努力,抛却这些顾虑。 之后的循环里他们认识了卢笛,瓜农大伯对肖鹤云触动很大,在一次一次循环里,李诗情都为生命的逝去无比自责,她愧疚于报警江枫殉职,在注定要死亡的结局里用儿子的话给予安慰,而瓜农大伯也把肖鹤云为了任务踢坏的瓜分给车里人,那是唯一一次,炸弹延迟爆炸。李诗情的态度让肖鹤云认识到的生命闪耀的别处,和人之所求的幸福与温情。 肖鹤云趴在公交车的栏杆上想什么呢?她为什么要那么做?可是不值得吗?西瓜不甜吗?那个女孩的笑不美吗?
人活须臾百年不到,湎于做社会齿轮或许又同循环没什么区别,文明里珍贵的总是超越人性而闪耀的那些东西,如果对于受难者毫无触动失掉轸恤之心,那也失掉了为人的英雄主义,因为永远是小小温良叠起大爱大勇的基石。
——晴空一鹤排云上,舍命陪君子—— 这个点是我很震惊在里面看到的,一种罕见的少年意气和江湖侠情,从卢笛“我等着你召唤我,只要你说我就会帮你。”到肖鹤云李诗情两次直面凶手的交锋。肖鹤云从不忍看李诗情一脸赴死的表情选择逃避到自己直面炸弹,舍身当刃的转变。 在肖鹤云因为直面炸弹的那一次延迟苏醒,李诗情恐慌害怕,眼里泛红。这是第一次时间没有提前的循环,他们认为循环已经结束了,六神无主,肖鹤云模棱两可地说了一句“咋们不是已经决定了嘛。”
而李诗情断断续续陈述了自己的胆怯害怕犹豫却最后说“我是一个普通人,想象力有限,如果能救下这车人,就是我能想到最出格最放飞自我的事情。”
肖鹤云听到这句话眼神亮了,这里李诗情面对了自己的弱点和胆怯,而肖鹤云也再次坚定了悍不畏死的心,他们都更加坦然地面对了自己和对方。 他握着李诗情的手说“最后一次。” 他为了保护李诗情腹部中刀,却还是眼睁睁看着李诗情被凶手杀死,太无力了,没有人反应过来,凶手好像杀鸡宰羊一样一脸冷漠地,杀掉了他的女孩,他面目狰狞,青筋暴起,颤抖,吼叫,可李诗情依然一点点眼神涣散,看着他,在一片冷然里失掉呼吸。迟来的爱意和恐惧在爆炸轰鸣声中消失——
李诗情因为被刀陷入待机状态,肖鹤云满眼心疼,胡渣都有了,一脸怜爱地抱着她等她平静。他准备拉着李诗情的手下车,但没想到李诗情经历那么残忍的事情依然选择再试一次。这次他拿起刀反捅了凶手。
很喜欢这种情感转变,一个人看到了另一个人而喜欢上她。某种意义上肖鹤云是一个很好的人,因为他有这种欣赏的能力。
我觉得这两次经历应该狠狠刷新了肖鹤云对于生命的认知,大多数时候我们守护秩序也是为了保护我们爱的人,没有人会永远不落入困境,总有人会为了珍视的人和事努力。 李诗情的身上有我觉得最值得学习的东西,就是勇气。 【对抗循环的办法就是永远不要失去面对无常的勇气】 就像在原生家庭里一次一次陷入习得性无助,就像面对世界的锤击一次一次丢掉自我的部分,麻木到毫无触动得过且过或是陷入虚无,真的是想要的过的一生吗。 可是我们都曾是少年人,少年人的颜色应当是最美好的颜色,因为它本可以五彩斑斓。 他们身染鲜血在城市里穿行, 他们为了救人踩着时间奔跑, 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辉和意义, 他们不曾沉湎于自我的软弱, 他们在一次一次的死亡里诚实面对自己并决定拉着对方的手。
朋友圈看到有朋友说最近新上的悬疑网剧《开端》不错,回家看了一部分,剧情是令人失望的。
《开端》这个故事讲述了男主游戏架构师肖鹤云和女主在校大学生李诗情在遭遇公交车爆炸后“死而复生”,不断经历剧情循环,努力寻找公交车爆炸案真相的故事。
这种无限循环的故事框架并不新鲜,比如阿汤哥在2014年就主演过电影《明日边缘》。相似的框架如何讲好故事还是很考验导演和编剧的功底,但是从实际的剧情看,显然导演和编剧的火候不够,特别是剧情在法律常识上出现了硬伤,直接让人失去了耐心。
看剧的部分刚好是第三集,此时男女主已经意识到自己陷入了一场循环当中,为了救下满车乘客,二人选择报警。然而爆炸案已经发生,警方到公园找到了二人开始对案件进行调查,问题恰好就出现了接下来的问话上。
警方对二人进行了分开“讯问”。注意这里用的是讯问而不是询问。因为在剧情中,男女主二人作为报案人,不是犯罪嫌疑人,警方最初只能是询问不能讯问。但实际剧情却截然相反。询问可以在现场也可以在当事人单位也可以是当事人选择的地方,但警方将二人带到了审讯室,并且让两人坐到审讯椅上,摆出的架势完全就是讯问。这明显违反了刑事诉讼程序。
然后警方分两拨人对男女主分别问话。一个热血年轻警察讯问男主,男主解释了自己经历了循环,所以提前得知公交车会爆炸。警察当然不相信,斥责:“老实交代,我们有的是时间。”排除观众的上帝视角,此时让警方相信所谓的循环确实很难,但这句话再一次凸显了编剧的法盲属性。不管警方如何怀疑,按照法律规定是不能随意羁押当事人的。即便此时把两位报案人设定是犯罪嫌疑人,警方讯问的时间也只有12个小时,案情重大的可以到24小时。如果没有证据,24小时后必须放人。而旁白剧情此时透露警方是没有其他证据的,那么所谓有的是时间凸显的只是剧中的侦查机关不讲法律、不讲程序的傲慢。
如果说前面两点还可以说是剧情的瑕疵,紧接的剧情就是明显硬伤,完全不讲逻辑甚至公然违反法律规定。
两拨警察讯问无果后,开始换班讯问。此时之前扮白脸的老警察张成开始扮起了黑脸,来到男主的审讯室问:“坦白从宽的下一句是什么?”这就更加令人窒息。从演员的动作语气上可以明显感觉出导演编剧想要塑造出一个审讯经验丰富的老警察形象,但又回到最初的话题,这俩人是报案人不是嫌疑人,坦白从宽这句话明显不适用于报案人。然后见男主不回答,老警察开始自问自答,坦白从宽的下一句是抗拒从严,自己说出来和警方查出来的性质是是不一样的。想以此吓唬男主,从而取得突破。
理论上确实如此,刑法总则规定了自首、坦白、立功、重大立功等不同情形对量刑的影响,加上最近几年司法机关力推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此时,警方在在事实上的询问环节,男女主若是自己承认犯罪事实,确实可以构成自首,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但问题在于这是一起公交车爆炸案,后果严重性质恶劣。除非是重大立功或者从犯,否则证据确凿判决死刑立即执行没有任何意外,自首这种程度的情形对实际的量刑可能不会有太大影响,所以如果男主真是犯罪分子且略微懂法,说与不说的结果一样都是死,那警方说这句话意义何在?
而后警方开始炸胡。对男主是不是女方指使你这么干并且编出了这么一套说辞,对女主说男主已经招供,并且把所有的事情都推到你身上。这事的剧情已经朝向违法犯罪的道路一路狂奔,难以挽救了。这种炸胡的手法在以往的司法实践中可能并不罕见,它的专业名词叫诱供,即诱使被告人按照审问人员的预设的案情作出陈述,诱供往往同刑讯逼供密切关联,构成冤假错案的主因。
因此,刑诉法和几大法律相关的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办理刑事案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中都明确规定:通过欺骗、引诱获取的口供属于非法证据,不能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不能强迫任何人证明自己有罪,也不能单纯以被告人的供述来定罪量刑,也就是重证据、轻口供,只有口供不能定罪。剧里的警察显然一举一动都踩在高压线上。不仅是年轻的热血警察,经验丰富的老刑警也是如此,甚至一直在监看的女局长同样不予制止,反而说出一句:小姑娘的心理防线还是很硬的,显得更加离谱。报案人有啥心理防线?
尽管在现实中有报案人就是最终的犯罪人的情形,剧中的警察不像观众一样的具有上帝视角,但是在没有直接证据且已经调查出男女主没有任何前科和交集的情况下,合理的剧情设置应该安排另一批警察去现场调查、周边走访、物证检验等交叉印证,而不是把两位报案人直接当做犯罪嫌疑人,关在审讯室进行有罪推定,执法者犯法,剧情完全脱轨。
当然,这并不是说导演编剧刻意把丑化侦查机关,也不是说现实的侦查机关就是这样办案,只能说导演编剧或由于专业所限,或由于疏忽没有请法律顾问把关,或者就是剧情本身设置就是为了营造男女主的不被理解的焦虑感,但不得不说第三集的这部分剧情让人身心不适。也再次凸显法治建设的必要性。
此时,又不得不提起TVB刑侦局的坏人们经常说到那句经典台词:警察了不起啊!跟我律师谈吧。没有程序正义不可能有实体正义。愿法治观念不光深入法律从业人员,也能够在各大平台热播剧中予以体现。
刑法不仅要面对犯罪人以保护国家,也要面对国家保护犯罪人。不单面对犯罪人,也要面对检察官保护市民,成为公民反对司法专横和错误的大宪章。 ——(德)拉德布鲁赫
说这部剧抄袭《源代码》的人可能就只看过《源代码》吧,也可能是接到的黑通稿模板里就只举了《源代码》一个例子,而你的阅片量又不足以支撑你做进一步拓展。
没关系,我来帮你。你好歹再加个《土拨鼠日》,再不济《忌日快乐》,还有《明日边缘》。
非要说像,最像的应该是去年火热过一阵的游戏《十二分钟》。
你可以说上面这些作品都是互相抄的。但是正常人都能看得出来,包括《开端》在内,对过往同题材作品的参考绝对是在正常人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表演到位,剧本扎实,独特的题材让素材和情节的重复利用具备充足的理由,不但不会让人有被迫看注水剧的烦躁感,反而在一次又一次的螺旋演进中,对一众角色产生越来越强的认同感。
追剧的沉浸感从一开始就近乎拉满,后续不但不会往下掉,反而还能不断爬升,各配角的支线展开也因此不显得强行和刻意,而是观众心甘情愿想要去深入了解的重要线索。
着眼于理性角度去找线索,最后却往往是在感性角度收获巨大的触动,于是对配角更加同情,对主角的拯救行动投以更大的希望。
以下重点分析刚看完的第7、8集,涉及严重剧透,没看过原剧的请快去看,不要往下读了。
第七集,故事进行到接近中点的位置,赌注随之提高——本剧中被提高的赌注就是两位主角对车上其他乘客的在乎程度,也是观众对这些配角的在乎程度。第一集女主角尝试停车,这些人都像是拖后腿的猪队友,而且各种找理由的丑态也会让观众觉得都是自私自利的小人,被炸死也不冤。
但是第七集从缅怀那个有点啰嗦的网络主播,到警局接待室里泣不成声的一众遇难者家属,两位主角以及屏幕外的观众开始意识到车上其他人不是可以随便死一死的工具人了,他们也都有血有肉,有自己的家人、情感,更有自己的辛酸、挣扎。
千里送瓜的老马已然很戳泪点,下一个验证对象则是处境之困难与他不相上下的老焦。前面男主角踩瓜已经扮过一次坏人了,这次如果真的按照原计划去扔人家行李箱,估计观众都要怒了,并发出胡万同款诘问:
如此一来,观众对主角的认同感和代入感就会削弱,整个故事都会写崩。
于是编剧非常巧妙地让待验证的老焦主动出手解除了困局。他并不知道这两个年轻人在怀疑自己,只是出于本能的朴素的善意,对女主角伸出援手,这一举动在他自己都没意识到的情况下,将他的嫌疑排除,扣回到数分钟前女主角对另一位嫌疑人的失败验证,避免重复且高效推进剧情的同时,也用不落俗套的方式再讲了一遍大多数人人生中学到的第一条也经常是忘记或舍弃或怀疑的第一条人生道理:善有善报。
说回到前一次循环当中的踩瓜验证。这次验证以一种蛮横荒唐的方式开始,却以温馨和睦的氛围结束,虽然最后还是难逃爆炸,却是看得人最舒心的一次爆炸了。而且主创也不是一味煽情,同时还利用巴士旁边轿车上的父子搞笑对话进行调剂,不至于让剧情因过度煽情而滑向油腻的深渊。
分瓜事件就是通常故事中点之后的那一次“虚假的胜利”,或者用我自己习惯的说法,就是主角团的期中考试。这一次虚假的胜利之后,反派要么就是得知了主角的秘密或弱点,要么就是由于自身原因而加快行动步伐,总之就是会更进一步的暴露狰狞嘴脸,实际情况也确实是这样发展的。
分瓜事件进行中,肖鹤云看了一下手表,爆炸时间被推迟了一分钟以上。跟我上面提到的一样,这还是那个简单的“善有善报”的道理在被故事中的角色用实际行动证明着。只不过这份善意换来的嘉奖毕竟十分有限,只给全车人多换了一两分钟的生命,最终还是要炸的。所以这次胜利才只是一次虚假的胜利。也许这份小小的善意比起凶手心中的怨念还是太过微不足道。但我想这已经点出了破局的关键。面对真凶,两位主角恐怕也需要像面对上述两位嫌疑人一样,怀着善意去挖掘和体会其人生故事。这份善意与他们在循环中不断锻炼出来的坚强斗志结合,才能从虚假的胜利走向真正的胜利,从近乎满分的期中答卷升级到真正满分的期末答卷。
---------------
更新至第13集,涉及严重剧透:
这次先说一点我之前漏说的对本剧不太满意的地方。大部分时间循环重置模式的故事,都只有主角一人在循环里,而《开端》最大的特点是男女主一起循环。我一开始有点难接受这个设定。肖鹤云第二集醒过来的时候,我以为这会是一场接力赛,之前是李诗情在循环里,现在换成肖鹤云,他每一次跟李诗情重新同步循环的最新进展。
之所以难接受这个设定,就是觉得哪有那么巧的事,两个人能每次都一起死。后来剧中又加了睡着也会进入循环、先进入循环的人会进入待机状态不停做梦等设定,算是打上了补丁。
但我依然还是觉得“睡着也能进入循环”这个设定太逆天了、太便捷了,一下子把难度降低了。
编剧显然早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最新的几集不断增加主角进入循环要付出的代价、完善任务失败的惩罚机制:除了每次死亡的痛苦之外,男主角肖鹤云还会因为循环次数的增加而身体恶化。意识到循环不是无限次的,观众才会真正紧张起来,与主角同步。
男主的血槽眼看要见底了,不过我觉得血槽空了他也不会死,而是大概率被踢出循环,从玩家变回NPC。最后一次循环,很有可能李诗情一觉醒来发现肖鹤云丧失了所有和她一起的记忆,她虽然掌握了事情的全部真相,但是这次只能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事件。
前两天跟人聊到这部剧,我说这个无限循环的题材就决定了,哪怕这部剧最后不幸烂尾了,它也至少是半部好剧,因为利用这个设定可以玩的花样太多了,观众只要一开始看进去了,直到结局都会一直被牵引着。
目前看到第13集,仍然看不出有烂尾的迹象,这已经是不止半部的好剧了。但是后面两集会特别难编,因为如果最后的真相引导观众认定行凶者就是小题大做、没事找事的精神病的话,那么编剧对那两个小人物(这应该是我这篇文字最大的雷了,因为点出了凶手的数量,不过相信大部分观众也早就猜到了,毕竟选角已经剧透了)太过残忍,也削弱了现实意义。
最理想的结局当然是所有人得救、行凶者也解开了心结、获得救赎。但是如何以令人信服的方式实现这一目标就很考验编剧的功力了,毕竟主角手上掌握的时间、资源有限,打出完美结局的难度不小。而观众肯定不希望最后是主角依靠圣母光环之类莫名其妙的方式翻盘。
如果最后真相指向一个足够深刻、足够令人信服的社会问题,我们又要担心结局是否能以原汁原味的面貌呈现出来,毕竟去年国产电视剧有太多惨烈的案例。
因此,如果以上问题都能妥善解决,那么我认为《开端》整部剧值得9分以上的分数。
当然就算解决不好,这也已经是至少13/15≈86.67%部好剧了。我觉得作为一个已经看了这部剧86.67%的观众,我对它最终质量做出判断的底气总应该多过那些只看过简介的评论者。
我看到下方留言有人提到这部剧看简介就跟《源代码》很相似。我年轻时,大概十年前,看过一部电影叫《饥饿游戏》,当时也是看简介就觉得像《大逃杀》,后来实际看了以后发现根本不像《大逃杀》,反而有点儿郭敬明内味儿,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感慨,它还不如踏踏实实地抄《大逃杀》,没准还能更好看一些。
这里我想说的就是,你要批判一个东西,得对它有起码的了解,看过才有喷的权利。如果你看简介就觉得这部剧可能涉嫌抄袭因而产生抵触心理,实在看不进去,那就绕开它,别给自己和别人添堵。我前两天写了一篇东西喷《永恒族》。那部电影上映之初,我通过当时了解到的一些信息就判断这会是一部我很想喷的电影,但我还是压抑住喷的欲望,直到上周把电影完整看过才发文开喷。
《开端》当然不是不可以批评,但是起码你得看过才有发言权。把已经出的内容都看过,然后你还想喷,那就尽情喷。建立在对剧集有了基本了解之上的批评,即便是立场不同,支持这部剧的观众也会欢迎。而没看过剧就尬黑(或者尬吹)就只是在制造垃圾信息罢了。
说回《开端》已经播出的内容。第12、13集靠着一明一暗的两个伏笔又让观众破防了。
暗处的是司机老王的手套。为什么手套破了还一直戴着,为什么拒绝李诗情送他作为谢礼的新手套,为什么拒绝之后又突然语气和缓、表情慈祥地提起女儿,一切都答案都在五年前那两通未接来电。
明处的则是张警官留给肖鹤云的电话号码。当他郑重严肃地回答李诗情那个在不知情者听来可能有些无稽的假设性问题时,观众就已经预见到他被更深程度卷入事件之后会采取何种行动、付出何等代价。
国内悬疑、刑侦类的网剧这一波新的热潮始于前年的《隐秘的角落》。可惜树大招风,那部剧热播之后不久,就因为反派太过抢眼而引起争议。有人认为剧方营销重点放在反派身上,三观不正。这种指责当然是很可笑的。观众又不傻,不至于因为看个电视剧就被带坏。拿反派玩梗正因为他是反派,开他的玩笑可以更肆无忌惮、尺度更大一点,而剧中的正面角色大家都是敬重的,因此不会随便调侃。
当初那番指责我当然认为是《隐秘的角落》主创承受的无妄之灾,不过也给后面的创作者提了个醒,在剧本创作阶段就花更大力气去塑造个性鲜明、存在感强的正面角色。
国产影视剧的正面角色经历了三个阶段,最一开始就是所谓的伟光正时期,正面角色是毫无瑕疵的完人。这么写固然是充分考虑到了教育意义和社会价值,但是角色距离观众太远,难以产生共鸣。如果观众压根儿看不进去,那么不管你的剧情和人物有多少正能量,在传递的过程中也全都耗散了。
第二个阶段是为了追求所谓接地气的效果,片面放大主角身上的匪气和痞气。本世纪头十年,如此创作出来的角色还有点新鲜感,但是再新鲜的招数用的人多了,很快也就成了陈词滥调。当然我不是说这种角色现在就不能创作了,只不过要考虑到角色的身份、前史,而不是不动脑子地套公式。
现如今的第三阶段,正面人物又回归了一身正气的状态,洗掉了或者至少盖过了上一阶段的匪气和痞气。但是在一身正气之余,这些角色也有身为鲜活个体的烟火气。第一阶段的创作者只着眼于塑造一个“好人”,而第二阶段的创作者则只专注于塑造一个“人”,到了第三阶段,就是要让观众看到这个角色首先是个人,更重要的是他还是个好人。
《开端》的张警官就是这样的角色,他有手捧保温杯和速食餐桶的生活细节、有和徒弟的有爱互动、有让主角无语的“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这种症状”的冷幽默,但是他更有面对来源未知的紧急情报毫不犹豫出警的决断力、有在最后关头一手接过炸弹、牺牲自己拯救全车人的魄力和勇气。
因为有上一次循环的铺垫,所以张警官的选择让观众毫不意外,但意料之中的慷慨赴死仍然感人至深,因为有更多更早的细节铺垫,让观众就像两位主角一样,不得不在乎这个人。也因为他的牺牲,这一次循环尽管伤亡降到了最低,但仍不能称作是一次胜利。
还有最后两集,必须得把老张带回来。
————
更新至第15集:
本剧的主创非常清楚观众想要看到什么样的结局,最终每个角色的归宿都符合大家的期待。光凭这一点,《开端》就好过数不清的强行制造悲剧给观众添堵故作高深的电视剧。
肖鹤云李诗情“领证”的镜头充满巧思,让我瞬间露出了去年看《你是我的荣耀》于途乔晶晶参加集体婚礼的同款姨父笑。
总的来说,最后两集主创的工作就是让大家希望看到的结局水到渠成地发生。
结局让人觉得过瘾之余,又有些意犹未尽。这种意犹未尽又存在正反两面的含义。
正面的当然是因为整个追剧过程都十分愉悦,观众还想看到更多。
反面的则是一些坑似乎还没填就收尾了,对于部分要求较为严苛的观众来说,这是一种偷懒。
接下来我就当这个挑刺的人了。首先是我个人的一次失败的预测。
上周看完13集,我猜肖鹤云最终会失去前面关于循环的记忆。最后一集,当他有力的大手伸进屏幕支援正在被锅姨压制的卢笛时,我以为这是失忆的肖鹤云出于本能一醒过来就加入了见义勇为的行列。在最初的几次循环当中,他曾经非常积极地照顾假装心脏病的李诗情,因此即便没有循环的记忆,我相信他在最后关头也一定会挺身而出。
随着肖鹤云和王兴德展开对话,我才意识到他是带着循环的记忆醒来的。由于这是最紧张刺激的决战,而且他出手的时机确实恰到好处,就像《正义联盟》最后超人从天而降、《复仇者4》蜘蛛侠从传送门走出来,包括我在内的观众当时兴奋还来不及,哪有空管他失忆没失忆?
可是兴奋过后,看完全剧冷静下来的我却不得不较真儿。编剧当然不是非得按照我一厢情愿的预测走,但是前面铺垫了那么多的肖鹤云身体状况恶化,总不能就这么糊弄过去吧?所有观众一定都会认定肖鹤云最终会为不断进入循环付出代价。当然,你可以说待机时间越来越长、醒得越来越晚也是一种代价,但是其严重程度显然与之前渲染的生离死别的悲情氛围难以匹配。
我想编剧会这么设定,可能还是限于剧集体量,不想最后事件结束之后再花额外的笔墨去刻画男女主角的凄美爱情,以致拖缓整体节奏。
现在这样干净利落的结局肯定比男主死了或失忆了、然后女主为了走出阴影或唤回男主再寻死觅活个两三集要精彩得多。但我还是想试着挽救一下我自己的思路。
假如肖鹤云真的失忆了,最终颁奖大会上他还是和李诗情站在一起,然后李诗情深情地看着他,他先是羞涩躲闪,然后仿佛读懂了李诗情的眼神,与她四目相对,这时剧情戛然而止,定格在他们“领证”的画面,让观众脑补他俩由领证开始一段新的感情,这不是也挺好嘛。
另一个没填好的坑是王萌萌的手机,一开始我以为手机破解会成为揭开真相的关键。结果最后这几集主线就没再提手机的事,只在回忆里出现了一下,似乎解释了一下为什么要用《卡农》作为炸弹触发音乐。
我的理解是,如果最后两集手机派上大用场,那么观众关注的焦点就还是已经登场的角色。王萌萌确实遭到侵害这一事实揭晓之后,观众就有可能回看登场过的角色,并希望个别与当年王萌萌案有关的人士受到清算,而这个剧情走向是非常危险的。
同样的道理,之前评论区有友邻提到女警官的铃声,其实我也很在意这个细节,我也觉得铃声除了刺激李诗情做出反应之外,如果能在剧情上承担更多作用,那故事也会更有趣。但我知道这条线是不可能深入的,正如我上周更新之后提到的,本剧的主创非常清楚该怎么刻画正面人物,也非常注意维持正面人物的正面属性。小江的暴脾气(当然最后人物弧光完成,脾气也收敛了)就已经是本剧主创在给正面人物编写缺陷以增加多样性方面所能做的极限了。为了剧集能安全和相对完整地被观众看到,编剧选择不在这个问题上玩儿火。
因此,倒数第二集引入了新角色刘瑶,并将矛盾焦点转移到她身上,由她提供关于真相的最后一块拼图,这样观众就暂时无暇揪着前面出现的角色不放了,只会把怒火投向阻止刘瑶报警的刘母以及校园论坛里的喷子。
而且刘瑶这个角色的作用也并不单一,除了提供还原真相的关键信息,本剧也借她探讨了关于女性着装问题的偏见。
本剧未填的最大的一个坑就是循环的原理。我的观点是,不解释是对的,与上面提到的我能理解肖鹤云平安归来的理由一样,良好的叙事节奏胜过一切。牺牲节奏和效率去试图解释原理,观众剧没看爽,当然也就不会关心你是什么原理,只会越描越黑。
前年王千源和鹿晗主演的《在劫难逃》,也是时间循环类的,开场给人的惊喜感不亚于本剧,但是最后开始傻乎乎地解释原理,而且那个解释明显是受到各种力量左右之后无奈硬掰出来的,结果故事全面崩塌,后半段质量一泻千里。
能把原理解释清楚又能让观众看得爽,这当然是最上乘的。如果非要在解释原理和提供爽感之间做取舍,那必须优先确保爽。让观众看得进去是第一位的,保证这一点,再谈其他的。
而且我也不觉得《开端》真的回避了循环的原理。最终事件解决之后,锅姨看到的女儿的幻象就已经说明了本剧到底是个什么题材、这到底是科幻还是科学无法解释的力量。
为什么只有锅姨能看到?因为她是执念最深的。第14集的回忆里,王兴德下定决心加入妻子的计划就是因为对公交公司的人感到失望和愤怒,不能接受对方只过了不到半年就忘了王萌萌的惨剧。而他自己身为一个父亲,肯定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女儿,但那种巨大的悲痛和不甘,用五年时间也差不多可以消化了。但身为母亲的陶映红不可以,除非真相大白,否则她一辈子也不会释怀。
陶映红的扮演者刘丹老师的演技已经被无数人夸过了,不差我一个,但我在这里还是要说,第14集她在桌上摆着两个手机质问王兴德那场戏演得实在太神了。现实中我曾经见过一位失去女儿的母亲面对她认为该对女儿的死负有一定责任但又绝非罪魁祸首的一位男性家庭成员时,抬手欲打却又狠不下心来、满腔悲愤无处发泄的样子,那正与剧中刘丹老师的表演一模一样。这真的是把角色琢磨透了、用生命在演戏的好演员。
说句题外话,强烈推荐前年的《摩天大楼》,那部剧里刘丹和倪虹洁两人所扮演角色的CP非常好磕。她们的精彩表现让你甚至可以忽略Angelababy.
最后说一下一句台词也没有、全片唯一真恶人何鹰骏——这个名字还是最后字幕打出来观众才知道的。导演没让这个反派出来废话、直接给他送进去了,我觉得这种安排很好——谁关心你一个色狼有什么心路历程,毕竟在正常人眼里,这种货色连人都算不上。甚至有的观众嫌现在给他的镜头都已经太多了。
不过我比较介意的是他受到的所谓“应得的惩罚”是个什么惩罚。除了猥亵之外,起码该给他加个过失杀人。
即便判轻了也没关系。他现在跟王师傅是狱友了,看看两人的体格对比,我们可以期待王师傅好好疼爱他。
再退一步,即便王师傅不想惹事、不想给看守人员添麻烦,他也可以去找何鹰骏摸清底细。凭他坚持开公交车四年摸路线的毅力,要做到这一点应该不难。等到出去以后,他和锅姨夫妻俩可以再次联手。这一次锅姨的新锅可以精准投放,不至于伤及无辜了。
小小的公交车里盛满了"小人物"的人生百态;主线环环相扣,车上人的三条支线也有血有肉。
一、时间线、剧情真相大还原~~1.【主线:王萌萌一家+反炸CP】1993年10月15日,肖鹤云出生日;1993年12月21日,王萌萌出生日;1998年09月29日,李诗情出生日;2014年,司机大叔原本是货车司机,锅姨是化学老师,因为女儿王萌萌的死因,从而走上了不归路。5月13日13:45,王萌萌坐45路公交车,途中遭遇色狼性骚扰,给爸爸打了两通电话没人接(13:42、13:44),她完全慌乱了,前言不搭后语,拍车门抢方向盘,强烈要求下车,于是司机违规停车,下车后出车祸身亡,警方调查无果草草结案。 锅姨悲痛万分,只想知道女儿下车的真相,为让妻子走出痛苦,司机选择不再深究,安抚妻子:"你还有学生,总归是念想"。此后,锅姨继续生活,把对女儿的念想,寄托到自己的学生身上。 之后女儿的事又遭网暴,车祸视频被传播恶搞,舆论却说女孩不该抢方向盘,活该车祸;在学校,女儿被学生诋毁,锅姨听后深受刺激,一怒之下打了学生,后辞职,这一念想破灭。网络暴力+对女儿的执念,让锅姨产生了厌世思想。
2015年,她来到了女儿生前城市,入职化工厂做了质检员,潜心研究炸弹,选择在女儿忌日引爆炸弹。而大叔则入职公交公司成了45路司机。种种元素造成了开端这个故事的起始。
2019年5月9日,13:29~13:45,众人做45路公交车,司锅姨CP计划报复社会,于是以卡农铃声为闹钟,引爆炸弹,公交车发生爆炸。
为了阻止父母复仇,解救全车人,洗脱冤屈,王萌萌选中了李诗情,来完成她的救赎使命。
天选之女的李诗情醒后,接连进入了25次循环,发现爆炸原因,设法寻找凶手,但要避免炸弹引爆,必须找到循环的起点(五年前,王萌萌死因真相),最终,女主在第25次循环里,告诉了锅姨夫妇真相,锅姨释然,心结打开,全车人被解救,循环才得以结束。
2.【支线1:行李箱大叔父女】自己赚的钱除了还债,还要供女儿读书,因为没钱只能住在没窗户没水的车库里,一瞬间所有的不幸仿佛都降临到他身上,工地出事没了工作,车库不让住要搬家,女儿不想继续读书拒绝和他沟通,就这样他还心存善念,主动帮锅姨拿东西,给女主找卫生巾。然而他想帮的人却炸死了他。
3.【支线2:西瓜大叔父子】2006年,马小龙15岁,准备中考,马国强开三轮车撞死了人,肇事逃逸,外逃了四年。2010年,马小龙18岁,刚上大学,马国强被抓入狱,做了七年牢。2017年,马国强出狱,有了前科,为了不影响儿子的前程和工作,妻子要求他不要再见他们母子,于是与家人断绝了来往。在宁夏务农种西瓜。2019年,马小龙从事房产中介,马国强长途跋涉来到嘉林,做45路公交给儿子送西瓜。
4.【支线3:芦笛一家】一个乐观的中二少年,患有哮喘的卢笛仍坚持养猫,做自己喜欢的事。从小被母亲过度保护,当卢笛的日记被妈妈看到时,指责卢笛胡闹、不懂事;而爸爸更多的是关心和包容。
4对父母,王兴德和陶映红太过偏激,偏激的让人害怕。 马小龙的父母都活得太卑微,一切都以儿子为中心,完全放弃了自己的人生! 老焦虽然穷,但却活得很坚强,为了女儿读书,负重前行。 卢笛父亲是理想型,母亲是一种想完全控制孩子的妈妈。
二、循环脉络梳理~
1、45路公交路线高新区站(肖上车)→→大学城站(李上车)→→港务新村站(箱叔+锅姨上车)→沿江东路站(芦笛上车)→经过清水巷→十字路口(相撞)→引桥→跨江大桥
2、进入循环的条件:两人无意识(死亡/昏迷/睡着),会进入下一次循环,若有一方还有意识,该人进入待机状态。
3、 爆炸方式:❶车祸炸:被外界干扰,司机减速/停车,导致延误时间,在十字路口遇到红灯,与油罐车相撞爆炸。13:42十字路口炸。
司机减速:5(装心脏病,下车失败)、 7(抢方向盘,下车失败)、 8(拿锤砸窗,下车失败); 司机停车:6(色狼计策,下车成功)、 10(色狼计策,下车成功)、 15(下车时拦口罩男);
❷拉阀炸:有外界干扰时,锅姨/大叔拉阀炸;
13:45跨江大桥炸
第3/4次:李强行下车/李拿破锤砸窗,警报响,车炸; 第11次:女主醒后大喊有炸弹,立马炸; 第12次:桥上,警方拦车检查,拉阀炸; 第14次:男主抢包,芦笛哮喘发作,司机桥上停车,炸; 第23次:两人到站下车,主动到警局配合调查,得知王萌萌死因,13:45车炸 第24次:肖鹤云李诗情短信报警,警察在跨江大桥逼停公交, 肖破窗递出高压锅,张警官接过,13:45在扔炸弹时,被炸身亡。
13:35沿江东路炸
第17次:男主抢锅,锅姨拉阀炸; 第18次:男主抢锅被捅,女主被捅死,锅姨拉阀炸; 第19次:男主捅死锅姨,下车后,大叔拉阀炸; 第20次:两人借活动引导乘客下车,锅姨看出端倪,拉阀炸; 第22次:女主质问司机,激怒锅姨,13:31被引爆;
❸定时炸:在跨江大桥,铃响,定时炸(13:45)
第1/2次:刚醒,铃响车炸; 第9次:装心脏病→过十字路口(女主及时提醒+司机灵敏反应,避免车祸)→上桥,铃响车炸; 第13次:抢芦笛包,桥上,铃响车炸; 第16次:排除瓜叔,桥上,铃响车炸; 第21次:让司机开门扔锅,发现司机是帮凶,铃响车炸;
三、人物百态众生皆苦,即使生活不易,但他们依旧善良,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平凡又伟大。肖鹤云+李诗情:反炸CP,两人同坐45路车,男主是游戏架构师,去数码广场见投资人;女主嘉林师范大二学生,去书店买书。一个理性,遇事逃避;一个感性,善良勇敢;两人在一次次循环中成长,哪怕遇到各种问题,最终解救了全车人。卢笛:中二少年,充满正义感,虽患有哮喘+父母反对,但仍坚持养猫,即使没能进入循环,但却选择了相信。西瓜大叔+行李箱大叔:一个有过前科,长途跋涉给儿子送西瓜,车上分西瓜给众人;一个生活艰苦,为了女儿读书,仍负重前行。对待他人,心存善意,主动帮忙锅姨,给女主找卫生巾。暖的人想哭~~司锅姨CP:一个是端锅高手,冷漠无情,心存怨念;一个是开车老司机,沉默寡言,心存善念;同样为了女儿,却选择了复仇,引爆炸弹。可恨又可悲~~主播一哥+耳机肌肉男:两人爱管闲事,一到拼刺刀时就退缩了,躲的比谁都远。作为普通人,也实属正常。药神大妈:乐于助人,啥药都有。王萌萌:司机大叔+高压锅阿姨女儿,长相似李诗情,坐公交车被性骚扰,遇车祸身亡。张警官:沉着冷静,审讯女主时超级温柔 ,办案也讲究实事求是,出任务时救徒弟导致右手受伤。 好警察一枚~~杜局:号称药检局长,全程一副严肃的表情,眼镜一戴,气场全开,杀手锏"准备药检",就问你怕不怕~
四、一些细节梳理
1、角色名字~~肖鹤云和李诗情:“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陶映红:“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锅姨)“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王萌萌);江警官和余警官:“江枫渔火对愁眠”,的确是愁死人;杜局(杜劲松):“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王兴德:虽老实本分,却在炸车事件中失了社会公德;朱永全:连王萌萌的性命没能保全;老焦(焦向荣):事业没能欣欣向荣;何鹰骏:听起来是英俊,实际是禽兽;
2、正午元素的梦幻联动~~
1)45路公交站:宏强电缆厂(我是余欢水)、东海化工厂(大江大河2)、食荤者餐厅(都挺好)、欢乐颂小区(欢乐颂1-2)、嘉林医科大(外科风云)、金滩农夫市集(山海情);原来大家都是邻居!2)海报:大学城和沿江东路站牌海报是《欢乐颂》;3)油罐车司机的手机里播放的是《我是余欢水》(卖电缆口号)和《欢乐颂2》插曲《咖喱咖喱》;4)嘉林市:《外科风云》嘉林市仁和医院、《如果蜗牛有爱情》嘉林市公安局刑警队、《我是余欢水》、正午阳光办公地址嘉林花园。本部剧中还出现了“嘉林仁和医院”;5)背景音乐:反炸CP去的咖啡店里播放的是本剧片尾曲和《大江大河2》片尾曲周深《和光同尘》6)嘉林快报记者:白麦苗、马得宝《山海情》;
3、无处不在的循环符号~~1)公交车上循环利用logo♻️;2)螺旋环形的楼梯和天桥;3)芦笛帽子、笔记本上的∞符号且写着“RESET”;4)片头循环符号∞的颜色变化:前7集:不明真相(混沌)的灰∞;第8~14集:见血了(惨痛)的红∞;第15集:生命力(治愈)的绿∞,走出循环!5)女主在医院里和天桥上看到的飞鸟环绕;
4、“高压锅”的伏笔1)片头中出现了高压锅镜头:红色气球不断变大,高压锅上一条白线连着旁边的公交车模型,暗示炸弹的那条引线。2)第1集中爆炸的公交车里出现了高压锅,旁边炸出了一个洞。3)剧中出现了两次手拉引线的镜头。第一次是大妈拉的,她的右手中指上贴有创可贴,估计之后会提到手受伤的原因。 另一次是大叔拉的,因为那只手的中指并没有创可贴。
5、凶手细节的暗示1)剧名暗示:"开端"=开公交车的+端高压锅的;2)陶映红是高中化学老师和化工厂质检员:她的身份,为制造炸弹和引爆炸弹埋下伏笔;3)陶的言行表情细节装聋:李诗情用卡农铃声钓鱼时,陶映红明明听得见却毫无反应。慌张:李诗情叫陶映红时,其眼神有些慌张,身体往后闪躲了一下。格格不入:分西瓜时,陶拒绝了瓜叔的好意,人群中显得和大家格格不入。说谎:陶说红色袋子里装着肉,却紧紧夹在脚边,且没有肉香味。4)司机大叔反常的细节❶犹豫开门:行李箱大叔和高压锅阿姨一起上车,行李箱大叔敲了两次门,司机犹豫了很久才开门,说明他知道妻子的计划。 公交车是2元,而投币箱里只有3个硬币,说明高压锅阿姨没有投币,与司机认识是一伙的。❷引爆炸弹:高压锅阿姨被杀,男主下车后,剧中出现了右手拉引线的镜头,说明司机起身随后引爆了炸弹。
6、主题曲MV里人物结局的细节❶反炸CP在一起了;❷中二少年回到猫屋,父母也接受他养猫;❸西瓜大叔背着瓜见到了儿子,一家人和好;❹行李箱大叔买了电动车送外卖;❺高压锅阿姨抬头看向天空,阳光撒在脸上;❻司机大叔和同事有说有笑;❼主播一哥和粉丝团合影;❽药神大妈抱着可爱的小孙子;❾张警官扔出了高压锅炸弹,生死未卜;❿杜局看着张警官空空的座位,眼里含有泪水
7、剧中bug细节~~1)身高bug:王兴德身高只有1.82厘米,现实版拇指小人~2)手机bug:肖鹤云使用的手机 realme GT 发布于 2021 年 3 月 4 日。3)墙贴bug:特利迦奥特曼是2021年7月10日上映的。
8、李诗情和王萌萌有太多细思极恐的巧合~
王萌萌(1993年生,2014年死,20岁,焦岛人)李诗情(1998年生,2019年循环,20岁,焦岛人)李诗情和王萌萌何止是长得相似~同一个户籍地~同一所大学~同样的20岁~同样给司机送手套~同样拼命的要下45路公交车~同样给父母打电话未接通~同样车祸~甚至同样的包~李诗情比王萌萌小五岁,炸弹报复正好是萌萌死后五年发生的,细思极恐!
9、数字伏笔
数字闭环:五年前(5)―5.13(13)―13:45(45)―45路公交:这是在玩接龙游戏吗?而且45路公交车的5又可以连上五年前的5,闭环了,这不就是循环?!细思极恐啊!
“45”的暗示:这个数字有毒!
45路公交-45分下车-45分爆炸-45万赔偿-锅姨的刀刻有45(竟然是化学老师的直尺磨成的) 反炸CP的座位是 第九排(4+5)王兴德虚岁45岁(1970年生~2014) 老焦45岁(1974年生~2019) 年龄相加45(李诗情20岁+肖鹤云25岁), 还有女主20岁循环25次,男主25岁循环20次
“25”的暗示:
肖鹤云他年龄25岁,纯狱风新囚服25号,开端大结局25号,最后一次循环25次
9、黑板上写的热化学方程式是制黑火药,一硫二硝三木炭
11、几大疑点梳理分析~
1)王萌萌为什么突然下车?回头看到了什么?
王萌萌回头看也许并不是因为车上有色狼,而是在看后方失控的来车!以为是她爸爸的红色货车,其实不是同一辆,她知道要撞车或发生车祸,情急之下,她抢夺方向盘,打电话给爸爸但没人接,怕爸爸出事,于是强烈要求下车,逼司机停车来避免车祸。
2)为什么肖鹤云的身体越来越差?
肖鹤云最后一次循环没醒来,他是被动带入的,循环对于他不是无限次,最后一次靠李诗晴自己完成。
3)怎样才算是循环结束?
李诗晴告诉了凶手夫妇女儿死亡真实原因,凶手释然,手机铃声停止在最后一刻,除循环者外无人伤亡,循环结束。
五、关于大结局的多种猜想~~
1、梦中梦:循环是李诗情治疗中做的一场梦。
女主是车祸的唯一幸存者,但大脑受到损伤,因为自责得了"幸存者综合征",导致在梦里一次次循环救人,当所有人在循环里得到解救,也许这个梦就能醒来。听到的卡农铃声出自照顾她的女警,肖鹤云作为事故里唯一还有生命体征的人,也到了女主的梦境中,循环里身体状况越来越差是因为现实中肖的生命体征越来越薄弱,最后死去。细节1:第1集警察问话时,李诗情的口型说的是"鬼打墙",而配音改成了"梦中梦"。
2、一个关于小说的梦女主坐车去书店买书,也许买的书就是开端,由于女主看《开端》这本书太投入,整个剧其实是女主在公交车上做的一个关于这个小说的梦。
3、游戏论:循环是肖鹤云设计的游戏
肖鹤云活着,其实李诗情只是一个NPC,救下全车人圆满大结局通关。细节1:肖鹤云微信名"造梦者”,职业是白日造梦工作室游戏设计师,这一切都是肖鹤云的游戏设定细节2:剧中有一集男主说过"鬼压床",且后面有直播一哥调侃说,大白天的得是多大鬼才能压成这样啊。细节3:他和搭档关于游戏暴力设定的吵架。
4、双循环:循环是真实的。
五年前,王萌萌多次进入循环,发现只有牺牲自己解救全车人,才能破解循环。所以她执意下车,迫使司机停车。
五年后,男女主多次进入循环,最终发现了王萌萌下车真相,阻止爆炸,救下乘客,结束循环,两人牵手成功,回到正常的生活。
5、开放式:跟小说一样的开放式结局
既不解释时间循环超自然设定,也不解释是一场梦或是一个游戏的设定。
你觉得会是哪一种?
达到了可以出口的水平
本来准备四星的,但是真的内心有很多疑问。1⃣️为什么王萌萌不在站点下车非要逼停公交?2⃣️所以她妈妈没有幻听嘛?还是纯属猜对了?3⃣️为什么很容易找到的线索,当年警察匆匆结案?剧里甚至提过不止一次结案速度很快,所以是为什么呢?4⃣️卡农的声音到底哪来的,给我解释一下吧,我纳闷了几个星期了。5⃣️最最纳闷的是,不是说好了上来就和司机说王萌萌的事情吗,为啥非要等到最后了才说呢?6⃣️我不李姐!!!!!你们李姐吗?
为什么叫开端呢?因为一个开车的,一个端锅的
【完结】这是个没有太多改变却让我很安慰的结局。尤其最近一个接一个的社会新闻看得我心碎。虽然有遗憾,大家的脑洞都比这个结局丰满,但这个岁月静好,没有人再受到伤害的结局,是我想看到的。毕竟现实已经很苦了。///符合预期!张警官提到的公交车司机遇到色狼时该有的处理方式,修补了剧情bug还埋了伏笔。赵今麦真是成长得很好,没有什么童星残留的幼感,演技也很自然。小白真的太可爱了,第二集有笑到。小说里快递小哥的线应该也融进剧情了。第六七八集关于乘客的剧情各有拓展,在原作的基础上加以扩展润色,不拖沓反而动人,推荐。
emmm感觉打五星不至于但是仔细思考了一下没想到有什么可以诟病的地方好像…甚至男女主人设都挺合理的,女主比男主多一些善良少一点谋划,但是智商也是在线的不至于让男主一直给她擦屁股;男主比女主聪明一点更多一点“自私”,但是完全是正常人会出现的情绪,而且后面也义无反顾地回来找女主,逻辑上都是通顺的。就…可能这个“循环”的套路不新颖,但是整部剧依然O的K。好爱这种不注水的剧嗷…五星观望哈哈哈(另外该怎么防剧透!甚至不敢看别人的豆瓣评论真是离大谱! 一晚上二刷了,女主被捅和男主告白还是看哭了。最后几幕男女主好配哈哈2022.10.27
本来想给四星,但大结局太拉了,为了大团圆连逻辑都不要了。王兴德夫妇要带一车人去死,路线方法想了五年,早都不是激情犯罪了。他们恨的是调查不清死因的警方 ,冷漠无情的网友,健忘的公交公司,拿人命吃瓜看戏的学生,他们要报复的是没有同情心的社会。凭啥这种深仇大恨能被李诗情几句话打消啊?她的嘴开过光吗?还有给儿子带瓜的有前科父亲,明明是他儿子主动不联系断绝关系啊!见了面不应该惊讶尴尬百味杂陈吗?爸爸不应该是心酸亏欠骄傲瑟缩吗?一下子开心地抱在一起这是我没想到的。结局写成这样真不如网友想的双循环……
也就放国内欺负一下没怎么看过国外影视。
全剧让我觉得逻辑最奇怪的地方在于陶映红听到李诗情喊肖鹤云色狼的时候竟然无动于衷。。。。。她就不怀疑肖可能是当初间接害死她女儿的凶手吗?!
最大的剧透就是找黄觉来演公交司机,黄觉怎么会是普通的公交司机
全剧最给我留下印象的其实是老焦,我总觉得现在的国产剧已经剔除出底层“低端人口”了,没有人关心“老焦”们,只有偶尔的一个个流调才会让人们注意到他们。
目前来看完成度并不好,第一集通过女主讲述循环事件,可惜大特写+长台词没撑起来,第二集小白加入循环,虽说是循环,但没必要重复镜头过多(还原速),本该紧张的气氛莫名放松下来。第一集讲述节奏慢可理解,结果第二集更慢了[手动捂脸♀️]。|我觉得很多方面都可以拍的更有氛围,但导演好保守。
《舍友出去买书,回来却说要结婚》
好失望,拍得也太无聊了吧。节奏其慢,叙事效率极低,“女主陷入循环”这种10分钟能讲清楚的事,拍了一集。其他有一半时间是警察问话+录口供,感觉是俩小时的电影撑成了15集。
我想在沿河东路站下车然后跑到公安局把刘涛的假发扯下来,我忍了她13集了
恭喜卡农成为继“小白船”和“祝你平安”之后的新一轮阎王爷召唤曲目/捂脸
注意剧中的手机铃声是卡农,这种形式的音乐简直太符合开端的剧情了。卡农(Canon)是复调音乐的一种,这种曲式的特征是间隔数音节不停重复同一段乐曲,同一旋律在各声部先后出现,最终完美融合在一起。而主角两人就是每次重复循环但是又提前一点,很像卡农
少一颗星因为最后两集把一切都毁了。剧作的大忌就是机械降神,辅导员、刘瑶的出现完全没有任何铺垫,就主动找上门来解开了一切,那当年的警察甚至父母都不去学校了解情况的吗?江枫在师傅死后明显沉稳了许多,心理变化完全没有;男主身体变坏最后竟然跟没事儿一样;循环到底是怎么开始又是怎么结束的?俩人不好奇吗?不害怕再出现吗? 追车戏里,前一集说好的不停车就提王萌萌,结果直到爆炸前最后一分钟才说。剧作极差,全是硬伤。 另外前一晚接吻,领奖台俩人白衣红墙红本本,把这层窗户纸全捅穿了,前面拥抱的含蓄全没了。十分怀疑最后两集是不是编剧换人了
好看诶!!!!居然好看诶!!!!应该是第一部无限流国产剧吧?居然真的每个角色都智商在线逻辑没乱而且演技也还ok,好让我震惊!只求别烂尾别烂尾别烂尾保持这个质量更完我愿意夸你三千遍字!
属于高开低走型的,这种剧本该越看越紧张才对,结果越看越寡了。所谓的推理悬疑就是无限无脑试探。你要不就集数短些,去掉那些没用的剧情,气氛紧张起来,要不就拉长战线,好好刻画所有人物。半吊子想既要又要,结果变成既没也没
如果不用行动支持这种电视剧,在座各位以后只能接着看烂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