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无声呐喊
命运是一张密不透风的网,网罗了各种亲情、爱情、伦理与本性、现实与渴望之间的博弈,有人用无言的挣扎与之角力,有人奋力呐喊以证明自己未被现实的噪音淹没,但结果却总殊途同归。电影《杨梅洲》以一种冷静得近乎得压抑的语调讲述了两个命运不同却同样在命运中沉浮的女孩的故事。
影片的英文名为“song of silence”,影片的基调也总体向静默靠拢。影片开头划破天空的火车鸣声与随后雨雾朦胧中无声的祭拜形成对比,更反衬出了影片清冷、孤独的意境。影片的前半小时仅出现过八次人物语声,时长不超过7分钟,故事在时断时续的简短对白与间或入镜的环境声中缓慢推进。影片遵循时间推进的线性方向进行铺展,画面充满朴实的现实感,外加无配乐的镜头流动,为影片营造了一种更为真实的纪实风格。
故事的前半段呈两条线索交叉推进的平行结构,一条线索由聋哑女生小静主导,另一条线索则由酒吧驻场女歌手阿梅牵引。两人因命运不同所形成的生存方式与生存状态的反差是此片最大的冲突:前者在无声的反叛中将自我与环境隔离,后者则在放声高歌中寻找自我超脱的可能性。虽然表达的方式大异其趣,但生活的不如人意却在无形之中赋予了两人同样的身份:现实的反叛者。小静不满于现实的安排,在离经叛道中自我放逐,她是家人的负累,也是同学眼中的另类,她在自觉与不自觉中走向人群的边缘,同时又渴望获得来自周遭的关注(为美术教师做裸体模特)。阿梅身处尴尬的家庭关系(与母亲不和)和社会关系(与朋友不冷不热的关系,为弟兄摆平纷争)中,却渴望在混乱的现实中看到“温暖的霞光”并保持自身的“雪白透亮”,回响在酒吧的高歌成了她寄托理想的常用方式。
在故事行进到一半时,两条线索开始交汇,交汇的节点是两人共同的依靠:小静的生父,同时也是阿梅的男友。两者对自我执着的固守在此时擦出了冲突的火花,不依不饶的相互排斥成了交汇初期的两人相处的常态。而在阿梅将内心积滞已久的愤懑以一种极端的方式(用力砸碎自己钟爱的吉他)在小静面前发泄出来之后,小静终于放下了内心的防守,开始主动接近阿梅,与阿梅达成和解,两颗属性相似的心灵开始走向相互认可。
两者都在生命的征途上遭遇了亲情的搁浅。小静与父亲虽身处同一屋檐下,交流的方式却是“相顾无言”的漠然视之;阿梅母亲好赌成性的恶习与金钱上的不断纠缠,让阿梅与其分道扬镳,各自生活。然而在阿梅与小静的关系走向融合时,小静的父亲也表现出了对小静更多的关心与爱护。为了不干扰小静来之不易的家庭幸福,阿梅痛下决心打掉了自己身怀数月的孩子,并毅然决然地退出了父女俩的生活,选择了重返曾经不堪忍受的家。
影片中出现了两处较为明显地隐喻。一个是在影片中重复出现的“鱼”,导演通过“鱼”这一意象隐射了聋哑女生小静受困的生存状态,而在父亲家中小静将浴缸中的金鱼弄死并捞出用晾衣架悬挂的一幕,则表现了小静内心的破坏欲和在破坏中解放自我的渴望。一个是影片即将结束时出现在小静睡梦中的三个梦境片段,前一个片段中小静走入阿梅曾经带她去过的夜店,人群随之围拢而来,而人群的外围却出现了母亲、父亲与外公冷漠围观的面孔。这一梦境揭示了小静内心对被关注被呵护的渴望和对亲人的冷漠的埋怨。后一个梦境中,小静看到舅舅在“波涛涌动”的小船上尽情舞蹈,在小静即将被浪涛淹没时,舅舅及时伸出了援手将其拉住。这一段梦境展现的是舅舅对小静的关怀,揭示的却是小静对舅舅的依赖。最后一个梦境片段中,纸船在水中燃起了熊熊大火,小静因不忍看到眼前的一幕而放声大哭。在这里,水中的纸船可以指代四面环水的杨梅洲,即小静生存的现实环境,也可以暗示舅舅的捕鱼船,船的燃烧则隐喻了过去仅有的美好生活的消逝。通过隐喻这一特殊的表现方式,影片对女主角小静的内心进行更为深刻地刻画,让观众能在细细品味中更好地理解影片的主题。
影片的结尾停留在父女俩坐在船上雨中观看龙舟赛的背影,这样的结局设置虽然比较开放,但仍预示了生活中各种博弈的继续:生活本身就像一条不断涌流的江水,不会为谁而停留半刻,生活中各种关系的博弈就像江上你拼我抢如火如荼进行的龙舟赛,需要奋力拼搏才能冲出重围。
2 ) 《杨梅洲》的你我他
在循环着《鸭子》来写这篇。
里面主要的三个人:自闭且不会言语的小静,负责送小静上学、叛逆不安但独立的小梅、中年离异后又恋爱的张警官,其实都是我们自己。(关于普通却是小静唯一交流对象的舅舅,这里暂且不提)
少年、青年、中年。平凡的、不堪的、挣扎的。
家庭不和,父母离异,对于家庭的爱,其实是很多农村家庭小孩都没有,特别是父母多有争执的。从小静后来和张警官的相处,可也猜出父母在她挺小时就离婚了,或者说这个父亲很早就缺席了,你看他们相处得那么陌生。
小梅,必定也家里不和,母亲老搓牌,不仅偷拿她钱,输了还让她来付钱“赎人”,离家后却在酒吧这种越显她落寞的地方唱歌,手下的小弟也是只懂得惹事就找她。毫无依靠的她,和张警官。
张警官,第一幕是去看她的小女友在酒吧唱歌,那一脸的甜蜜,完全是一个落魄大叔重新恋爱后的小幸福之感,不得不感叹:演得好。对于小静,他是不懂得如何去负责,如何去表达。
三个人,在不同的三段年龄段里经历着一样的不顺,人生总有不顺,很多时候就是这个模样,你在人间满是无助。不管是在哪个年龄段,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这就是曾经的、现在的以及将来的无助的你。它是一个阶段的常态,就像这部电影以及这部电影以前。
其实,这两个女孩,我都很喜欢,她们都在不同的环境里不安无助着,但又拥有自己的一个小世界。所以她们碰到一块时,我有些意外,甚至她们发生矛盾时,我觉得有些难受。其实她们都是善良的,但是现实却是她俩不得不互相伤害。因为张昊阳,她们处在了敌对的位置。所以后来,她们和好相处,在玻璃门上用口红画画时,我有些啼笑皆非。张昊阳的角色变了,这时候他都是她们生命里挺重要的一个人,她们对他都有一样的情感。但此前不是,此前她们更像情敌。另外口红这个用得很好,我想口红有时候很能体现一个女人的无奈。
看完这部片字很长一段时间我想不明白小梅为什么去堕胎,后来想到这里的两个家庭,我想我大概能明白了,这两个可以说是曾经都是很不幸福的家庭。也许,小梅想到一个不幸的家庭,譬如她的家庭、小静和张昊阳的家庭;以及不幸的家庭里的孩子,譬如她,譬如小静。还有以后的她和张昊阳的家庭和他肚里的孩子。也许,小梅还想到自己其实并不是爱张警官。电影里有一段,张警官大概洗澡出来,小梅跟着电视在唱潘美辰的《我想有个家》 :虽然我不曾有温暖的家,但是我依然渐渐地长大。张警官说:这里就是你的家呀,小梅一言不发地穿上鞋子走了。她真的想要有个家,这就是她的不安和无依靠。后来他们三个在玩积木,她看到张昊阳和小静的幸福,她想到的是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家,她开始觉得自己要去弥补、要去经营好自己的家,而不是躲到张昊阳那里;也许她还想到自己、小静和自己的母亲,她不确定自己能给自己的孩子一个幸福的家庭,她害怕自己的孩子将来也想自己一样。而关于后来她住进张昊阳家后,张昊阳的言行带给她的想法,实在难以猜测,因为没有感同身受。
关于《鸭子》,忘了是什么情景之后,小梅和她朋友在卡拉OK里唱这首歌,瞬间想哭。这首歌其实和这部片子挺贴切。“要自己像只骄傲的鸭子,不要爱的鸭子”,不管是对于爱情还是生活,有时你想说什么都不要了,但是最后还是要回去,就像这片子。
关于结局,其实结局挺好的,生活都在新篇章吧,虽然还在人生循环里。
关于其中导演的拍摄技法和一些比较幻想的片段就不分析了,这大概得看多几遍才能看懂。只能说真的是一部好作品。
3 ) 《杨梅洲》
每次看国内此类型艺术片,已然形成一种习惯性反应。
首先总觉得没啥新东西,叙事到影像无外乎就那一套。其次感慨此类影片其实真的还是匮缺的,特别能真正去影院看到的。
如果以看大师的眼光去审视,当然这部影片只算及格,如果放到当下国内大环境,陈卓的这部处女作还算不俗的。
叙事从故事性、条理性、逻辑性都还是做足了的,而整体对时代的捕捉、环境以及物品的投射也非一般化的无病呻吟。
4 ) 唱不了的歌
看到片名时就标记了,看名字选择电影应该是类似外协一般的存在吧,总之让我联想到了《观音山》和《浮城谜事》。
第一个镜头开始就很喜欢,可能会有很多人觉得很台湾,因为画面实在太清新了,但基调很不一样,它不像台湾片里那种,甜腻的,肉麻的,带点矫情的,会让人联想到青春之类的词,反而是一股湿冷,冷静,不造作。(更何况湖南普通话能和台湾普通话有联系?)
正和Song of Silence的意思一样,片子对白少,意象性大于故事性,水、鱼、矿泉水瓶、火、床、噩梦等等等等的隐喻其实很直接不晦涩,形散神不散。
也许单从欣赏的角度来看片子会错过片子真正要表达的,毕竟不是描绘湘江美景的纪录片,如果用心感受会觉得很悲伤:
哑巴小静与舅舅,两个年轻人相亲相惜,乱伦后的结果小静怀孕流产,舅舅在二人曾经一起电鱼的地方再次用电鱼的这种方式自杀。
重男轻女的局长父亲包养了驻唱歌手小梅,小静与小梅无法相处,后来却因为有着相同的处境而变得惺惺相惜。三人其乐融融的时光却让小梅重新认识了自己,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也明白小静想要什么,于是打掉了自己的孩子。
最后小梅回到了自己父母身边。小静与父亲一起坐在江边。这样的结尾让人遐想,让人伤心之余但不绝望。
很多话真的是只能想说而不能说。
他们都是敢爱不敢恨的人。
所以其实没有人是只敢恨的,谁心中没有对美好的追求?
可是,毕竟血浓于水。
感觉就是,是你认识的一个好朋友,他脑子里有很多想法,然后用自己拍摄的一张张照片,连贯起来,形成了一个故事。
总之是平平静静地向你展示了一幅幅画,但是饱含痛苦,也饱含了希望。
PS,画面实在太美太文艺。
5 ) 雪白透亮
歌女小梅第一次在酒吧唱出《雪白透亮》我就惊呆了,喜欢了很多年的一首gala的歌,突然穿越时空的机缘里再次击中我。于是想起来这首歌的ep正是写过电影《杨梅洲》主题曲。 中国导演在做家庭伦理片这方面是有先天文化优势的,混居的家庭成员,破碎家庭与重组家庭,无血缘的陌生人在一个屋檐下的碰撞磨合交融。中年危机和琐碎生活的一地鸡毛。小静那个梦境的表达很有趣,江面上燃烧的纸船,如果自杀的舅舅和流产在同一天夜里就更完美了,用自己的罚带走自己的罪,而不要畏罪自杀。小梅拉二胡的父亲这个安排也极好,女儿其实传承了父亲对音乐的天赋和热爱,但父亲却只想要儿子。 这个电影对于自闭症、哑巴(语言障碍)的人发展自我表达自我做了个提示,通过绘画来表达。人类的自我表达需求如果不能诉诸语言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图像(绘画)和肢体(舞蹈)。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显示,健全的人类儿童在4-7岁时又最磅礴的绘画需求,语言系统未完善,而表达诉求日趋强烈,绘画作为语言的补充或替代。七八岁以后语言能力得到充分发展,绘画的兴趣会骤然下降。同理可知,对于语言障碍不能正常表达自我的人来说,绘画几乎是首选的自我表达方式。片中小静经常制造噪音,借以体验自我的存在。
6 ) 角色与失语
忘了是多久以前,看了预告片,就在期待《杨梅洲》了。颜色清淡的画面和舒缓的背景音让我觉得,这一定是一部有意思的电影。看完却只打了三星,也许是某些"残酷青春"式的元素,似乎落入窠臼了。
在小静的梦里,小梅牵着她在草地上奔跑,这一瞬间我意识到,这是一部女性题材的电影。两个女孩,一个生活在寂静无声的世界,渐渐变得自闭,像只惊惧的小动物,另一个在酒吧唱歌,在“街头小混混”的群体里找到作为大姐大的存在感,看似对立的性格,却是互为镜像。Y字型的叙事,在她们发生交集以后,电影开始有了欢笑和亮色,“捡肥皂”的那一幕很好笑,可是在积木游戏之后,最终还是走向悲剧结局。作为女儿和作为情人,各有不幸。男人看似无辜,某种意义上确是始作俑者。
电影让我思考两个词:“角色”和“失语”。众生皆苦,因为我们受困于自己的角色,又在困惑中渐渐失语。
画面很美。这样阴雨连绵的临江小城,是应该有故事的,我们的倾诉欲望就应该有这样的天光水色作为载体。
7 ) 先活后生
今天下午看了两部影片《杨梅洲》和《光棍儿》 两者截然不同 唯一相同的就是真实性太强 并且导演都用了非专业的演员来演出 他们真是块璞玉 还好我有幸得之欣赏 还有就是两部影片的导演也都非专业 郝杰是河北大学毕业 他只是单纯地想要拍拍自己的家乡 所以他的影片纪实性更浓 陈卓是央美的教授 这也就注定了他的影片艺术性更强
《杨梅洲》是部令人瞠目的电影 电影表达的主题和方式太过沉重 也不是我所喜欢的 可我却耐心的看完了 也没有稍许不适 电影刚开始 导演平行叙述两个女孩 一个沉默寂静一个堕混乱落 对比鲜明强烈 直到一个男人的出现 穿起了两个女孩 一个是情人一个是女儿(这跟《光棍儿》截然相反)这样一穿使故事变得太过残酷了 残酷到我不想相信甚至不想称之为生活 导演又残忍的揭了一个伏笔 小静是聋哑人 这就注定了她和周遭是有隔阂的 这种隔阂未免太过残忍 小静生活在渔村 她喜欢鱼渴望水 小梅生活在一个糜烂的家庭中 她不能停止抽烟 她们两个都缺失父爱对生活无趣无望 这就注定了她们开始寻找她们的寄托 随着小梅寻找到了她所爱的男人 小静也被迫离开了她的寄托-舅舅 开始和爸爸生活 导演将物件线做得十分巧妙 一个离不开烟一个离不开水 他们都被生活困、捆着 都渴望自由却又不知道什么是自由 他们很痛苦又逢他们的寄托合一 小静电死鱼后又在水箱上用小梅的指甲油画满了鱼 这是我最喜欢的情节 这也是最为残酷的情节 一个舍弃旧生活一个幻想新生活 可矛盾与冲突也随之而来 这时导演的精明再次爆点 导演竟没让这种冲突继续反之化解了冲突 用“爸爸捡肥皂”来了个峰回路转 不仅升华了之前的矛盾 同时也更突出了之前的残忍 也重击了观众的心灵 观众开始为这来之不易的幸福而感动 但是导演又调皮了一下 这样的美好又是转瞬即逝 小梅无私的退出了 观众被惊得没了方向 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随着父亲的暴乱 观众更没了头向 就在这时 手铐的出现缓解了观众的神经 这是好事故事还是向好方向发展的 这手铐铐住了父女之情 但我们又大意了 导演并没有至此方休 一个梦境又是引出了一个更大的波澜 小静有了孩子 毫无疑问是舅舅的 从前那个小静的寄托 两种寄托再次冲突起来 导演又极为聪明的过渡了一下 舅舅因愧疚自杀了 生活再次平静 甚至这次导演不吝地给予了希望 小梅也回到了父母的身边 可这次观众反倒聪明了 故事会不会再起波澜呢 小梅与小静的生活能至此平静吗 导演还是技高一筹 影片恰时结束了 好在导演给出了希望 观众这才长舒一口气
导演是美院的老师所以整部影片的构图很美 这却更反衬出剧情的残酷 这部影片的艺术性和导演的功力太庞大 加之导演想表达的有点多 家人间关爱的缺失 社会伦理的昏乱 一时让观众摸不清头脑 但导演的艺术修养是足够的 导演是去放大了现象 而非教理 提供了思索 而非意义(摘)所以这部影片显得格外真实 让人不得不拜服 生活也许就是这样吧 你不知道它的模样 也猜不透它的表情 你能做的就是在绝望里寻觅希望 当你不再想去猜测生活了 那些希望就会自动送上门来
8 ) 在夜晚 船上传来歌声
———————————————— 船 骨头 (在这样无声的世界 生活在江河里) 舅舅善良 具有同理心 他愿意陪伴小静 容忍她逃学 和外公表明态度 戴上肮脏的帽子 一起放烟花 为她跳起笨拙的舞 最后在小静(看到了画中的美人被触动)展现了自己的胴体后 和小静发生了关系 最后也因此愧疚跳去了插入电线的水中自杀 这样的简单的 游离于正常社会秩序外的各种行为 恰恰是正在逃避父亲 家庭 学校 的小静的“原始状态” 为小静带来了快乐 但是这短暂和危险的快乐 最后也伤害了小静和舅舅 这样带着注定会和世界产生裂痕的“原始” 逃学 乱伦 虐杀 矛盾 流产 而代表着“原始状态”的船 同样也是小静与舅舅各自人性中纯粹的无法客观评价的存在 它保护着小静和舅舅 是漂浮在这不定世界上的庇护所 直到后来舅舅直面了内心 愧疚折磨下 “逃离”了船 而在梦里 小梅也“带”小静认清了那艘脆弱的纸船 在小静的哭声中燃尽 但即便如此 漆黑的船架依旧飘在水上 是血肉的坚硬骨头 因为自然 而不自然 ————————————————— 手铐 距离 光 (连接你与我之间的 冰冷但坚固的手铐) 与父亲之间的距离 并不是凭空产生的 因为她天生聋哑而不喜 还是因为她是个女儿而不喜 可能是其一 也可能两者都是 他先退了一步 第一次手铐 他铐住了逃跑的静静 他始终要为她负责 不会让她一直在“船上”待着 在沙发上他主动坐在小静的身边 拿走她有样学样叼在嘴里的烟 走进了半步 他将小静拉进了他的世界 直到小梅与他爱情的渐入佳境 和小梅对于小静了解后的同病相怜 这半步是靠着小梅走出来的 而在后来小梅人流离开 爱情和重启生活的希望破碎 和得知小静流产后的 混浊内心的黯然神伤 他不声不响的迈出了另外半步 和小静一同生活下去 从逃离到主动靠近 敏感的小静明白父亲不喜欢自己 她不打扰父亲同时也保护自己 退了一步 被迫从“船上”来到父亲的家里 在和小梅矛盾又交好后 她为父亲做饭 一起打篮球 玩游戏 她像是用胶布粘连起被砸碎的吉他一样 化解了与小梅矛盾甚至得到了独特的友谊 修复了和父亲之间亲情 她在不经意间自然的迈出了半步 而后虚假的温馨生活急转直下小梅流产后离开 她像那天来到这里一样 坐在沙发的父亲身旁 拿走他叼在嘴里的烟 发火后摔门而出的父亲 借酒消愁回家耍酒疯的父亲 在一片混乱和父亲的吼声和推搡下 她一如既往的脆弱的哭泣 但在情绪爆发后的早晨 父亲发现的是小静用手铐铐住的两人的手 小静迈出了另半步 从代表的“原始状态”的船 到了父亲的家 再到和小梅去的舞厅 场景从相比于之前单调且破旧的 更有生活气息和温暖色调的 最后到了疯狂且躁动的 可以说船 和 舞厅 两个都是极端 一个清冷只能以烟火取暖 一个刺眼得让人无地自容 小静并不适合任何一个 被迫的沉默的暗淡无光 和卷入短暂幸福的照耀 只是她找不到最普通的光 ————————————————— 音乐 家 (用歌声和世界对话) 音乐中寄托了小梅的内心世界 她永远在现实中受挫 却不抱以语言 反而沉闷的一言不发 指挥肢体表示愤怒的动作 滥赌的母亲甚至拿走自己的钱做赌资 她愤恨的走到棋牌室把钱拿了回来 在和张昊阳约会吃饭时 他提及推荐给她的工作 调侃她不该一直在酒吧 会成为一个流氓 这些在她的歌里便是“雨下得狂”“砸碎梦想”“把梦关了”“害怕伤”“让雨洗清过去”她像每一个在小酒吧无人问津的歌手 对未来幻想又惆怅 困于泥泞的现实里 与张昊阳约会的宾馆里 她跟着电视中的歌唱着“我想有个家 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虽然我不曾拥有温暖的家”“但是我一样 慢慢的长大”直白的表达了 她对爱情的归宿 对逃离对她如同沼泽的出生家庭的渴望 “虽然我爱你 不许你再孩子气 寂寞的鸭子 也可以不要你” 与朋友一起在ktv里大声吼唱着的歌 小梅对张昊阳的爱是复杂又不确定的 既渴望一个家庭来弥补自己内心的创伤 同样也因为种种不安 而不坚定 分不清是为了爱而爱 还是为了逃而爱 最后也致使小梅做了人流 离开了张昊阳 “穿过血和伤 我雪白透亮” 作为女儿 她被迫替母还债 作为大姐头 她需要帮不良的朋友们平事儿 她为了维持身份而逐渐扭曲了自己 她只能走到棋牌室里 把自己所有的钱交给母亲的债主 只能“凑了一夜”接下上次被自己扔在一边的张昊阳的钱交给小弟 恶性的关系正如同小梅和一帮小弟集合时候 侧后方墙上贴着的标语“远离毒品 关注未来”不摆脱毒品 又哪来的未来?而即便是违背了自己初心的自己 依旧能雪白透亮的活着 至少她相信 (家是有一扇门 太阳照射下 屋顶有雪的房子 家是爸爸在捡肥皂) 小梅与小静的相同之处便在于家 但是不同在于小梅是有选择的余地 即便那是痛苦的 小梅在与小静的相处下 消弭了隔阂 甚至于产生了介乎于友情和亲情之间的感情 可由于小梅始终无法抛弃的“陈旧家庭”其实更有她的寄托所在 而在小梅与张昊阳的孩子之讨论中 小梅意识到 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 对于现在她们三个组成的这个家 没有任何好处 她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伤害到小静 也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被张昊阳伤害 甚至于她认为自己也未必不会变成另一个自己母亲那种的角色 而在别的方面 生下这个孩子自己所谓的梦想更是化为泡影 她不想让自己和这个孩子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互相摧毁对方的人生 (这也是每个父母都有可能面对的问题)所以她选择了流产 并回到自己曾经最想逃离的地方 面对现实 而院子里拉二胡的男人暗示着 小梅的音乐启蒙可能也是来自于父亲 小静的家更为简单 一个父母离异的家 被丢在外公外婆家 天生残缺带来的痛苦 缺失的父爱母爱 能称之为家的 是有舅舅跳舞 一起放烟花 电鱼的船 是玻璃上的口红画 是有小梅 爸爸在的时候的欢快的 餐桌 房间 球场 是铐住父亲 蜷缩冰冷的沙发 是远离龙舟赛 打着两把雨伞的一只小船 ————————————————— 男人 (一团聚在江上的雾 一包抽剩下一半烟) 舅舅在外公的话中 是不务正业的废人 至始至终我们也确实只能看到舅舅在船上打鱼 开船摇橹 他代表着一种原始的浪漫 为爱去做一切 看起来愚蠢的事 以至于最后模糊了爱的性质和界限 浪漫化为现实 为爱而死 更像是一个杨梅洲头 江面的倒影 而张昊阳则是一个现实性的代表,将钱挂在嘴边,压力性的易燥易怒,忽略孩子的感受,功利的追求爱情,甚至表现出疑似重男轻女的陈旧思想,但依然有责任心 不为违法行为走后门 在爱情和亲情中沉沦时表现出幼态 对女儿手铐般复杂的爱 冰冷却坚韧 就这样隔着十几厘米 很难靠近 但也难分离。
————————————
江面的倒影
(是镜子里的人在模仿我
还是我在模仿镜子里的人)
小梅是个歌手 热烈而奔放 将一切诉之于歌
小静听不出 也无法发声 她的一切被克制在无声的动作里
小梅她逃出自己的生活 逃出自己的家庭 这一切是她避之不及的累赘
小静的父母离异 自己被看做包袱 她没有可选择的路 所以逃离是另一条路
小梅寻找爱情 寻找梦想 是别人的支柱 作为一个成年女性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在混乱的生活中也尽量随性随心 最后选择自己结束了那个生命
小静的世界是蒙上薄幕的画板 有过欢乐的舞蹈伴着懵懂的美丽胴体 也曾泼上不明所以绚丽的颜料 她用眼睛和手临摹世界 画布总飘忽不定不知掌控 ———————————— 纯业余的瞎写的
浅薄的评价就是 人物和意象等处理呼应的恰到好处 对于爱情 亲情等的探讨不让人反感 演员表演的干净贴合 很适合这种文艺片 男主尤其 可惜没拍很多电影
小静与父亲关系的微妙变化、小梅与男人关系变化,都处理的细腻自然,都有痛楚,都很无奈。感觉导演想说的太多,小静与舅舅那段稍稍多余。。
等了这么久。太失望了
情绪营造的很细致,但时而记录风时而文艺范儿的跳tone还是让人不明所以,以及湖南本土剧真的好不适合文艺,你能想象重庆森林里边的人都一口湖南话吗?
在近期各种国产烂片的轰炸下,看到这部制作尚可的独立文艺电影算得上是小惊喜。灰蒙蒙的摄影调调我挺喜欢的,关于杨梅洲的景观看起来也挺有味道。至于影片,故事情节较弱,人物关系网建立较慢,演员表演和镜头语言都中规中矩。在这样失意的生活里,短暂的欢乐只是为了让失望更彻底。我说烟少抽点行吗?
决定去看电影,结果豆瓣上没有票卖啊,还好选了个好座位! btw 座边上的两姐姐,拎着两瓶红酒去看电影,真霸气。
不可多得的方言电影
对于爱,责任,孤独的阐述毫无痕迹,但是情节的安插还是可以窥见做作的痕迹。叙事从开始的双线交叉到融为一体表达很娴熟,人物设计表现空间很大,情感表达够饱满但是情节及人物推动还是需要再推敲。总体很不错的小成本文艺片。三星半。
无论是现实生活还是电影世界,我的确都很喜欢灰暗的风格。正常人也许一辈子也无法理解一个从小就没有听觉的孩子的世界是怎样的!比起那些光鲜的电影,这种风格让人感觉更贴近生活!3个人之间的微妙关系拍的非常好!关于舅舅的那段感觉没有串好!小静演非常棒!不愧是年轻导演,能拍出这一代的故事!
看完第一感觉像<观音山>,就连片名都很对仗。但比<观音山>更加克制和含蓄,影像极其沉稳,完全不像是处女作。
一遍SIFF 117版,一遍98分版。舒缓冷静,懂得克制。「玻璃涂鸦」设计巧妙,从“房子”(我想有个家)到“?”(沟通)再到“父亲捡肥皂”(父亲是双方的桥梁)达成和解,化解矛盾。两姑娘看起来截然相反的,骨子里却是镜像关系。「积木抽离」则是三点一线的瓦解,三人的关系只能一对一,不可能一对二。
“爸爸捡肥皂”其实是拿来主义,但无疑契合得十分巧妙,从容克制的气度看起来确实不像处女作,要忌讳的是符号(鱼缸纸船塑料鱼梦境之类)太多,个个标签像口号,逼人往意象处联想,反而显得匠气,感觉还是不自信所致。
意料之外,但还是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因为Gala的歌才知道这部片子的,片子的视听效果和细节处理都很棒,但是96分钟的片子中塞了太多东西要表达,情节又有点跳,主旨也不太明确。和张赞波导演的感觉一样,从小静住到爸爸家之后片子就在走下坡路了。长沙话听起来倍感亲切,雪白透亮和长沙话有加分。三星半。
爸爸捡肥皂
整体有点伪文艺片的感觉,塞了很多世俗人觉得所谓文艺片应该有的元素。乱伦、堕胎、破碎的有问题的家庭的孩子、聋哑的孤独少女、等等。关键是没有拍出让观众感动的通感。也没有真正文艺的思维,很多情节太容易猜到了,比较程式。节奏不行,俩女孩应该早点碰面。梦那一段还不错。整体还行吧,一般。
摄影和剪辑有趣,两个女孩各自情绪线始终拿捏得当,方言+非专业表演加分。那些夸《少女哪吒》青春和《聂隐娘》留白的,可以看看这部处女作在这两方面是怎样胜出的,把狗血剧情讲到了雁过无痕却暗潮涌动。此外,纸船起火惊哭的梦境太像相米慎二的《搬家》了,连救赎与分离也是,不知是否致敬/照搬。
好熟悉 都是湘潭啊~
又是方言电影基本听不懂,实在看不懂为啥得奖
349g
现实主义情绪佳作。故事起承有序,情绪控制适度,表演及音乐也同样优异(堪比春晚)。双线行进,相交、碰撞、谅解、沟通及治愈(不得不联想到观音山),又延转至分叉别离,或释放或救赎或迷茫。渔船起舞及纸船起火带有很强的舞台及装置感。或许会是争议部分。方言、渔湾龙舟赛都是加分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