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二个《摩纳哥王妃》
二个《摩纳哥王妃》
《摩纳哥的格蕾丝》这一个,是妮可·基德曼塑造的那个王妃,据说本片是根据真实历史改编,当然,这个真实应该更属于传记作家罗伯特·雷西。
影片中,将她描述为助君,力挽狂澜的国家女性。
1962年,摩纳哥与法国发生了长达6个月的政治危机,身为摩纳哥王妃的格蕾丝·凯利在重回好莱坞和拯救国家两者之间徘徊,最后坚定选择国家利益为重。
并且,在摩纳哥与法国危机之间,格蕾丝通过自己的方式最终帮助摩纳哥解除了危机。
这让我想起那个茜茜公主,还有贝隆夫人,这些银幕上的著名国家女性,但很明显,妮可·基德曼塑造的这位女性,即不迷人,也无气势。
为何?或许因为,还有一个更为科普的真实摩纳哥王妃。
1、王妃的夫君。
兰尼埃三世亲王1923年5月31日生于统治摩纳哥700多年的格里马尔迪家族中,13岁时被定为王位接班人,但父母的离异并未给其留下温馨的孩提时代。他在皇宫里长大,随后奔赴英国、瑞士留学,最后决定选择巴黎政治学院深造,这为以后执政生涯打下坚实基础。1939年他像大多数先辈们一样,从军入伍,曾驻扎在法国阿尔萨斯,参加过二战。
1949年5月9日,他继承外祖父路易二世亲王之位成为国家元首后,其执政能力和经验并未被外界看好,甚至被认为他的权力源于世袭而不代表能力。战后,欧洲百业待兴,社会背景复杂,再加上摩纳哥国小人微、资源极度匮乏,离不开法国的支持。因此,摩纳哥当时面临的生存、发展与赢得世人尊敬三大挑战,这使兰尼埃三世亲王施政步履艰难。同年,他号召国民“我们的未来在于团结一致、共同捍卫民族独立和保卫国家主权。”这种民族主义精神始终伴随他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历程。
2、1962年。
1962年初,摩纳哥曾与法国产生不悦。
摩纳哥出于发展经济而采取的优惠税收政策,使得法国感到有必要与之协商,另外,兰尼埃三世亲王与当时法国总理埃米拉·贝尔蒂耶之间的隔阂和冲突,再加上法国误认为好莱坞影星格雷丝·凯莉王妃当时拟寻求美国的支持来解决摩纳哥与法国的摩擦,使得法国极为不悦,并发出暂停电和煤气供应的威胁。在此背景下,全体国民所表现出的民族主义情感令兰尼埃三世亲王备感欣慰。次年,双方经过谈判达成协议,特别是随后的摩纳哥王室成员在爱丽舍宫受到隆重接待,化解了一度紧张的双方关系。
电影把历史上摩纳哥与法国之间的小摩擦放大成了一个国家的生死时刻,最后用“爱情”来拯救,煽情但无说服力,就像一出皇家肥皂剧,令全片透着一股好莱坞式的平庸。
电影中虚构了法国总统戴高乐参加蒙特卡洛慈善晚会、希区柯克亲自前往摩纳哥王宫送剧本等桥段。导演自己也强调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传记电影。
最后,摩纳哥王室2014年5月2日发表声明,指责这部影片篡改历史。摩纳哥王室在声明中指出,《摩纳哥王妃》“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被描述为传记片”,预告片已经证明了这部影片的“虚构性”,其创作依据是“被错误记载的历史资料和值得怀疑的文学作品”,摩纳哥王室不愿意与这部影片产生任何联系,而且很“遗憾”王室的历史因为“纯粹的商业目的”被篡改。
好吧,为了商业目的扭曲历史,除了赚钱,更大危害应该是让观众迷惑/迷失。
2 ) 摩纳哥王妃
最开始的时候就真的是个矫情的b----itch,
为了虚荣为了物质嫁给了王室,却又要像个美国14岁青春小少女一样叫嚷着做自己。
还要流着泪一脸委屈整个国家都欠自己的模样。真是够了。
这个世界给了你摩纳哥王妃这个角色难道都不值得你去挑战吗?成天想着演个杜撰出来的漂亮女贼?
直到她开始了解历史,税收,外交,礼仪,学习法语,电影才开始变得有点意思。
转折和美丽都有目共睹,不过明显难度不够所以张力不够。
宫廷斗争,外交行动,公众演说都如同儿戏。
蒂姆罗斯也没什么表演亮点。
3 ) 妮可的独角戏
来看这部片子是冲着妮可的,不认识摩纳哥,不认识格蕾丝凯利。
妮可确实是老了,但是妮可依然是妮可。看这个的时候,总忍不住关注妮可,剧情似乎都是在位妮可做服务,几乎变成了妮可的独角戏。最后,那段的演讲,其实是很让人出戏的。
要是你是妮可的粉,看了绝对不后悔,精致的妆容,美好的身段,妮可虽老,依然美丽,王子不怎么王子啊~
4 ) 不知道为什么评分那么低
不知道为什么评分那么低,非常好的电影是能让你产生共鸣,更能让你感受到身边的美好之处,让你在那些不能改变的时候,就先从自己去改变,去学习从而才能更好的改变世界。摩纳哥王妃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女人可以那样也可以这样,选择什么样的生活就在于她内心是怎么去评价自己,怎么去感受着生活给予我们的有什么东西。
5 ) 不老的唯有故事和风景
很多人都分不清“摩纳哥Monaco”与“摩洛哥Morocco”,但只要去过一次,前者鲜明的特质绝对让人难忘。摩纳哥曾经是我生活里熟悉的一部分,蔚蓝海岸上那么小小的一个角落,熟的甚至厌倦了;然而离开之后,那里的一切——海景,花园,楼宇,豪车,游艇,甚至那充满了金钱味道的空气——都因太美而不真实,就像一个“童话故事”。只是那是属于巨富的童话故事,我只是个来了又走的画幅背景上的小人。
我常常想,这个国家的存在,真是神奇。为何法国和意大利会容许这样一个“避税天堂”的存在?对这个没有军队的弹丸之地,收为领土不是分分钟的事情吗?历史上法国也的确兼并过摩纳哥,但之后又恢复了它的主权。历史上的政治博弈可能不像影片里给的答案那么简单,但摩纳哥确确实实是一个传奇,Grimaldi家族的统治从1297年延续至今,期间世间多少沧海桑田啊。而且,今日的摩纳哥,真的发展得贵气十足,像个穿着华服、收拾得干干净净的有钱人家的孩子。
如果你对摩纳哥有兴趣,这部影片讲了个还算有意思的花边轶事;反之,它就是一个发生在还不如纽约中央公园大的国家上的琐事。我对Grace Kelly谈不上多有兴趣,她的电影我一部也没看过;明知Cannes那边的恶评还跑去看完全是因为摩纳哥和Nicole Kidman。
但就像片子里Grace说的,“我,就是摩纳哥。”她的确已经成为摩纳哥这个传奇的一个代表。或者,更准确的说,摩纳哥成就了她的传奇,她也融入了摩纳哥的传奇之中。她的嫁妆缓解了王室的经济危机,她的个人魅力增加了这个小国的影响力,或多或少帮助它度过政治危机。在摩纳哥,处处可见Grace的影子:以她命名的玫瑰园、台阶、街道,按她遗愿建起的日本花园,以及无数路边的牌子,写着Princess Grace,某年某年某日,在此XXXXXX,配着她的照片。最重要的是,她让人们,依然相信世界上真的有王子和公主终成眷属的童话。
片尾旁白说,“人们会一直轻声念出您的名字,Princess Grace”。看到这里因脑中浮现起摩纳哥的种种而感动,因为她真的做到了。我这才彻底明白海报上the greatest role of her life不是指Nicole Kidman演的Grace Kelly,而是Grace Kelly演的Princess Grace of Monaco。世界上留名影史的演员有很多,但Grace of Monaco式的传奇,真的就这么一个。
常说好莱坞这同辈的四人皆成传奇,梦露因她的死,泰勒因她的八次婚姻和作天作地,小赫本,我也不知道为什么,Kelly,因为她的"童话人生"。
最晚死的泰勒死了以后,每每想起她们其中一个就想起其他几个,想到最后总是一个词,红颜易逝。连Nicole Kidman也开始老了,不过还是很美。这并不矛盾。就像玫瑰花开得极盛后,最外面的花瓣开始失水、暗淡、显现出几条不易察觉的皱纹。
不老的唯有摩纳哥所处的那片蔚蓝海岸如画的风景,还有,只要人们还记得,你的传奇。在故事里,你永远年轻,永远那么美。
6 ) 天鹅绒女神的大时代
文/梦见乌鸦
摩纳哥王妃格蕾丝·凯莉闻名于世的理由很多,绝世的美貌、奥斯卡影后、王子公主的婚姻、悲剧的命运。但等到一切喧嚣散尽,她铭刻在人们记忆中最多的还是那不曾在时光中陨灭的优雅以及时尚。但最被世人铭记的便是她那真人童话般的生活,一个生活在最好时代,也是最坏时代的王妃。这不是格蕾丝·凯利的小时代,而是她的大时代,也是《摩纳哥王妃》所讲的事情。或许本片作为一部传记电影并不是一部完美的作品,但作为一部描写王妃的电影,电影拍出了格蕾丝·凯利最美、最大气的瞬间。假如有人问我有没有一部电影能表现女性最美的时刻,看这部就可以了。
格蕾丝·凯莉,1929年11月12日出生于费城,曾是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御用女演员之一,接连主演了他的3部作品:1953年的《电话谋杀案》、1954年的《后窗》以及1955年的《捉贼记》。1956年她凭借《乡下姑娘》一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随后便息影,嫁给了一位王子。这样颇具童话色彩的经历有完全有拍成电影的可能,这个颇具戏剧性的人生剧本乃是商业电影的标准配置,不过《摩纳哥王妃》并没有将格蕾丝·凯莉光彩的生涯搬上银幕,而是选取了其生活中相对跌宕的一段,也就是摩纳哥在上世纪60年代与法国的外交危机中,她扮演的那个具足轻重的角色。作为一国之母,她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通过外交努力化解这一危机的经过。
来自《玫瑰人生》的导演奥利维耶·达昂为本片打造了极具美感的镜头语言。美丽的地中海之滨、蒙特卡洛古堡、海克力斯神庙,一场风光秀丽的华丽之旅。电影的取景和镜头感相当惊艳,人物的站位、光影的渲染,其实在《玫瑰人生》中,奥利维耶·达昂超凡的镜头效果就以领教,在本片这种效果更上一层楼。
有了油画级导演的坐镇,妮可·基德曼,这位阿汤哥的前妻生涯出演过无数经典角色,却从未有一部作品将其塑造的如此美丽。早年间妮可曾因自己过高的身材(180cm)和白皙的皮肤而苦恼,因为很难找到相应的男星与其配戏。但在这部电影中,或许妮可已经年逾不惑,但相比起当年那些青春靓丽的少女,华贵成了其代名词。电影里,妮可饰演的格蕾丝·凯莉光彩照人,雍容华服和举手投足均魅力十足,加之导演运镜的独到之处,高亮背景光打在其身上,犹如维纳斯女神般的脱俗。有意思的是,现实中的格蕾丝·凯莉引领那个年代的时尚,片中很多镜头都对当年格蕾丝的经典造型进行了复刻,比如经典的露肩装及白手套,蓝绿色露肩装搭配伞裙,头巾连帽手袋等都成为当时最热门的潮流,这样的服饰搭配在片中都有展示,甚至当年格蕾丝著名的雕塑的姿势在电影里妮可也模仿的惟妙惟肖(只是由于剧情设置,电影里没有见到格蕾丝用Hermes手袋遮掩微凸的腹部的经典造型)。
就像摄影师格外偏爱格蕾丝·凯莉的侧脸一样,片中对妮可·基德曼的头像特写也是非常频繁,或许摄影师要证明她拥有完美的轮廓线条那样,电影对角色魅力的展现,将其优雅大方的气质塑造的淋漓尽致。毫不夸张的说,《摩纳哥王妃》中只要有妮可·基德曼出场的镜头,每一帧都可以用来当做电脑桌面和屏保。
关于电影的剧情,不得不承认本片作为一部传记片,相对波澜不惊,其实乍一看这个片名,很多人会觉得本片是在拍摄格蕾丝从奥斯卡影后到王妃的那段往事,实则电影从另一方面展示了前者作为一国之母的不俗之处。电影代入感不佳,前20分钟令人有些昏昏欲睡,而随着剧情的推进,外交和格蕾丝的婚姻危机逐渐暴露,电影逐渐进入正轨,结尾动情的演说又让人看到了《玫瑰人生》的味道,但基调不同,平静中透露着激昂,就像整部电影一样,始终波澜不惊,但光彩表面之下暗涌不断,可以这样说,《摩纳哥王妃》带着一点宫斗剧的影子,而且在片中夜晚的反间谍跟踪一场戏中,完完全全的致敬了希区柯克的《捉贼记》,后者正是格蕾丝·凯莉主演的电影之一。
所以本片在最初定位的选择上无疑是有理可循的,《摩纳哥王妃》不是《公主日记》,将传记片拍成浪漫色彩浓重的电影本无可厚非,但格蕾丝·凯莉的一生本身就是一出浪漫童话电影,根本无需在银幕上复刻一遍。而《摩纳哥王妃》就是让所有人,包括熟悉格蕾丝和不熟悉的朋友,从她身上看破时代的魅影,从她的另一面更多的了解这位传奇王妃。
1982年9月13日,格蕾丝驾车载着小女儿斯蒂芬妮从罗卡角回摩纳哥,路上发生一起严重车祸,车子冲出道路,径直摔下悬崖。最终,斯蒂芬妮活了下来,而格蕾丝遭受了不可逆转的重度脑损伤。9月14日,格蕾丝·凯利因医治无效被宣布死亡,享年52岁。在电影开场30分钟左右,有一场妮可·基德曼在公路上驾车遇险的戏份,是对这位王妃的追思。
7 ) 比想象中深刻
影片讲述了当年好莱坞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Grace Kelly嫁给了摩纳哥大公雷尼尔三世之后的故事。 典型的商业片的节奏,虽然牵扯其中有爱情,阴谋,政治,励志。但每一样都没有淋漓尽致,和看公主日记的区别也不是很大。不过不得不说妮可基德曼有点神似凯莉。 电影给我的感受就是,好莱坞巨星嫁入了皇室,但并非代表两个人的爱情开枝散叶,开花结果,相反正因为美国人和欧洲人价值观的不同,自由独立和注重形象的皇室而产生了矛盾。 影片中格蕾丝最一开始虽然息影,但没有彻底的放弃好莱坞的艺术事业,心中矛盾不堪,痛苦非常。虽然尽力的去做好王妃的角色,可作为自由的美国人,她接收到的教育却与王室需要的礼仪格格不入。她自己也并没有真心的去感受如何做一个王妃,因为这时的她心里其实也只有她自己,并没有意识到嫁入皇室,作为一个王妃的意义。 影片中期,矛盾显现出来,疑似内部的篡权,外部有法国给予的巨大压力,本来为全世界称道的爱情也近乎支离破碎,无法转圜。 但主角的光环迫使她领悟到,这些问题其实都不是问题,于是她用美国式方式去改变这些,去捍卫一个内属于自己的家庭和国家。 其实影片传达出来的,还是有些美国主旋律的灌输,尤其是最后的演讲,相比很多同样有演讲片段的电影,显得娇柔做作,那一刻就好像是赵宝刚附体。相比AlPacino在《闻香识女人》中最后的学院演讲,显得有些牵强和稚嫩。 但影片的构图,色调我都很喜欢。也成功的讲述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有得必有失,但要看你怎么去想和做。 格蕾丝是一个好莱坞巨星,是一个演员,她对舞台是有眷恋的,对艺术和自己是有责任的。但抱着这样的想法下去,毕竟是痛苦不堪的,作为王妃没有登台的先例。格蕾丝在最初只是想着要去尽一个母亲,一个妻子,一个王妃的责任。而非热爱这个生活舞台所赋予的角色。当把视野放大,着眼于生活,她会发现更大的自己,整个世界都是她的舞台。 当她发现了这一点,认真思索后转变了自己的态度,认真的投入了自己是摩纳哥王妃的角色后,她发现了原来这个角色比所有的好莱坞角色都要有挑战,而舞台,是整个王国乃至世界。 生活中有很多人,有很多困扰。但大抵是不能适应角色的转变,毕业了还以为自己是学生,当妈了还觉得自己是少女,还停留在过去的功劳簿上,不去适应变化,结果只会徒增烦恼。
8 ) 提纯却乏味的肥皂泡童话
“我的人生之所以被描绘为童话,是因为它确是童话(The idea of my life as a fairy tale is itself a fairy tale。”
这是今次戛纳电影节开幕片《摩纳哥王妃》给出的第一行字幕,好莱坞影后、摩纳哥王妃格蕾丝.凯利一句盖棺定论式的自我定位,颇为准确的历史观。故意以16毫米效果做旧的摩纳哥蔚蓝海岸公路行驶片段,与1956年4月19日好莱坞那场世纪婚礼的黑白影像,在片头以双屏呈现,似乎昭示着从皇室平民联姻到驱车陨落山崖的王妃个人悲剧命运,就差没让光良来嚎哭出:“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接下来这个“确是童话”的故事,却真的被“光良化”了,历史中的小摩擦被放大成王国将倾的生死时刻,格蕾丝.凯利被提纯成放弃梦想、精忠报国的西方王昭君,只是蛮夷的一方,成了凡事直吐不快的美国糙妞,算得上是为角色行为演进和戏剧冲突埋下还不错的性格,所谓文化撞击,公主和平民都不能避开。一则有那么点小冲突小矛盾,留待恩爱情人去解决的童话建立起来了,如若将它浓缩到10分钟以内,且满布上口水歌,我真会以为是肥皂泡MV导演周格泰,为欧洲卡拉OK市场度身定制的最新作品。
可以说,曾以《玫瑰人生》证明自己善拍人物传记电影的奥利维耶·达昂,这次刻意提纯的童话搞砸了。就连一贯嫌欧洲电影不够亲民不够肥皂的美国发行方都忍不了了,韦恩斯坦放出狠话:“不会发行当前这样的欧洲版本。”
本来,将一部全新出炉的《摩纳哥王妃》搁在戛纳电影节作开幕片,是再合适不过的选择。事实上,在1955年的戛纳电影节上,刚以《乡下姑娘》荣获奥斯卡影后殊荣的格蕾丝.凯利,就是在这里遇上了后来的丈夫、摩纳哥公国的雷尼尔三世。
转变来的如此突然,金童玉女热恋、王室盛大婚礼,可刚在好莱坞获得的地位往哪搁置?电影处理这番戏剧化转变的开头段落还算不错,符号化的希区柯克挺着大肚子,以其著名的剪影形象,走进有着235个房间的摩纳哥王宫。“你得尊称她为王妃殿下”,冷酷的女管家向这位骄傲的电影大师下了命令,可没几年前,他可是那个在片场把这位初涉影坛的美女骂哭了的暴君。乏味的宫廷生活与随性的美国习惯形成着有趣冲突,坐到丈夫雷尼尔三世身边,在一群王室政客对阿尔及利亚战争高谈阔论间,唐突插话进去:“在我看来,殖民地是属于上个世纪的事情。”似乎还停留于一战思维的骄傲欧洲王室,被大大咧咧的美国女人弄尴尬了,丈夫也开始呵斥格蕾丝不要把美国那套德行带过来。王妃看来急需回到相对自由的好莱坞片场去。
可随后,导演就选择并严重夸大着一个看似内忧外患的1962年。将历史上摩纳哥公国与强大法国之间小到微不足道的矛盾——法国企业和个人通过边境管控漏洞避税——虚构成一个民族生死存亡之际还勇敢抗击强权的政治童话。雷尼尔三世狠狠扇了法国外交官一耳光,法国军队竟屯重兵关卡于仅是蔚蓝海岸一条公路的边境,最不可理喻的,是戴高乐总统居然在电话那头威胁雷尼尔三世:“答应我的条件,要不我把摩纳哥送回黑暗的中世纪去”,要知道,摩纳哥不过是一个还没纽约中央公园面积大的山国!于是,我们那抑郁寡欢的格蕾丝王妃适时登场了,决意牺牲表演梦想,永远不回归好莱坞。与此同时,重振摩纳哥红十字会,建立慈善医院,为大型晚宴满世界飞奔,面对戴高乐之前,选择发出Invitation(邀请)以不被Invaded(入侵)。
政治童话与爱情童话相伴相随,好莱坞明星拯救了王国拯救了世界。可历史远比这样主流而乏味的童话精彩,大公和王妃两人的婚姻压根没幸福多久。电影中确实也表现了他们分局而眠(毕竟235个房间!),却又在面对来自姐姐的间谍夺权威胁时,黏在一起倾吐心愿,“大不了不要这王位了,我们可以去图卢兹买个农场”;而现实中却有着闹到不可开交的绯闻,两人都各自在外面有着不少情人,王妃还和歌王弗兰克·西纳特拉搞到了一起。即便我们设想导演是为孩子去建立一个国与国互敬、人与人平等的“纯洁童话”,身型和神情都神似王妃的妮可.基曼也确实用了自己的表演功底进行挽救,可肥皂剧式的故事演进,也实在不能满足愿意进电影院看文艺片的观众,更何况是作为艺术电影大师云集的戛纳电影节开幕片,四起的嘘声是影展观众给予童话的回应。
一切,还真就按光良式的MV结束。红十字会的盛大晚宴中,帕兹·维嘉饰演的歌剧天后玛丽亚·卡拉斯唱起《蝴蝶夫人》中最著名的咏叹调《晴朗的一天》,台下的希腊船王奥纳西斯、肯尼迪时代的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作为摩纳哥敌人的法国总统戴高乐和大公王妃一道,其乐融融。地中海旁晴朗的一天,总是最适合虚假童话的。
Nicole Kidman写真集
你想看到的是银幕上的女神,还是现实中真实的王妃。反正这片子里都没有,只有“完美“的拯救了摩纳哥的妮可。
妮可真是无死角。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如此乏善可陈味同爵蜡的公主童话,韦恩斯坦怎么还嫌不够好莱坞。PS:不过还是比《戴安娜》好多了。
五星好评:1.妮可脑残粉不解释 2.剧情流畅配乐赞 3.影评人装逼不解释 4.那些自己标榜高大上的....呵呵!这不是妮可一个人的电影,请给予她的努力一点掌声。(5刷成功)
把“小国无外交”的冷酷现实织成一个温暖动人的爱情童话,不但不沉闷还意外的优雅迷人。妮可实在太美!法媒铺天盖地的差评让人齿冷,不就是戴高乐政府被塑造成反派了么?至于这样去黑?
三星的水准,多一颗星,因为Grace是我眼里穿DIOR最美的女人,在Nicole还美的时候去演一个在历史里永远美丽的王妃。
我一直等着,等妮可·基德曼在“假下去”和“老下去”之间作抉择,这是个历史性的艰难选择,作为粉丝,我等着。
Grace长得超美的好么!Nicole脸上有打过肉毒太多次的感觉。。。
各方面都惊艳不起来。身扛137个头衔的格蕾丝只是又一个挣扎在政治和爱情游戏中的女人而已。妮可真是老了,曾经风尘媚人的样子变成了一种强装的优雅。Tim Roth更差,170的个子在妮可边上简直迷你,各种屌丝表情感觉是刚从蒙特卡洛的赌桌上下来。拍成royal soap drama也就算了,但不煽情不励志是怎么回事
导演一直拉近妮可的眼睛透露着她复杂的心情
最后那段嘴炮毫无说服力。暗梗是妮可·你凭什么是影后·基德曼跟王妃一样善于利用媒体是么。
我愿意花80块坐在第一排中间看90分钟妮可的面部特写
格蕾丝的长相温柔,圆润,大眼睛里带着友善的亲和力,而妮可无论线条还是眼神都过于凌厉,虽然她已经尽力去模仿,但她们气质上确实是截然不同的女人。希区柯克则完全是被毁容了。。。老头其实也还是有帅的时候的好吗。
这部片当时是去电影院看的 印象还不错。挺佩服女主角的,身为知名演员原本在美国已经一身光环, 放弃一切嫁到摩纳哥 还因此卷入了政治风波。 结局有点不记得了 不过我喜欢情商高的女性~
我是尼可粉,五星不解释。
妮可基德曼华丽MV,只是有点长
其实就三件事:演戏顾家两难抉择、王妃捉叛徒、王妃外交公关。Nicole还行,但Tim Roth驼背耸肩颓废得完全不像个国王。希区柯克和卡拉斯的出现是惊喜,尤其是卡拉斯那一首"O Mio Babbino Caro",惊鸿一瞥太美❤
比特么新版希区柯克还平凡……另外爱琴海的座椅很好,看什么都很好睡……
也许有人会想,身为一个王妃,远非表面看的那么风光,然而事实上,即便处于一个普通家庭,你也需要为之付出你作为一个女孩时不曾知道的一切。Grace Kelly是什么?她展示的远远不止童话、奢华和优雅,她展示的是作为一个女子应有的处世之道。
不是普通人的生活再怎么拍看到的也只是表面上的浮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