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此类影片的观众群应该定义为小学生群体,祖国的大好花朵们应该被鲜血浇灌一下才可以茁壮的成长,我等朽木看了这个电影实在是浪费时间和电影院的资源。 2.主角是无敌的……这句话已经不用再说了,生命力之顽强已经让圣斗士星矢也要哭倒在地,机关枪扫射,飞机轰炸什么的都是毛毛雨了。 3.配角是必死的……可怜的连长,又死了,可能我军建制里既算的上是个体面的官又和兵的距离不是太遥远的就是连长了,当然有的时候是排长,他们会一次次死于各种场合之下,救人也好,杀敌也好,反正到最后活下来的人肯定没有连长。还有主角周边的各色杂鱼,都不会有好下场,年轻的男人会壮烈牺牲,年轻的女人继续牺牲,呃,死的可能会更惨一点,老人往往第一个牺牲,战友会随机牺牲……
电影开头莫名其妙地在飞机上开始,以一位老人的自述开始“长征既是快乐的回忆,也是痛苦的回忆。”很显然,导演是想悲和喜的情感交替表现的,但在后面的实际发挥上有很大的偏差。这里的飞机或许是暗示带来破坏的轰炸机,镜头向下,接着是一个长达几分钟的长镜头,导演想要表现被围剿时的危机感,镜头却被塞的过于满而只有一种脏乱感,这里很明显能看出来用21:9的影片比例更适合展现这种战争题材的电影,而且全片的美术设计也是如此,与其这样倒不如选择像《鬼子来了》采用黑白片,到最后跳转到改革开放时代的场景再变为彩色。镜头再转带两个人被洗脑了般在那里喊口号,空洞无比,基本奠定了整个电影用力过猛,情感过渡几乎没有的电影手法,后面也完全一致。
后面只挑几个重点的出来说,碰到彝族人的时候,先是武装对峙,然后女的就情愿去交流,结果突然间就唱起了国语山歌,而上一幕还明确说到别人听不懂国语,于是她就被抓起来了,被抓起来之后的一切更是匪夷所思,几句姐姐弟弟的谈话不但是化敌为友,并且下个场景就起歌弄舞,甚至要谈婚论嫁,这有不存在任何可以说通的逻辑,恐怕这就是意识流吧。
到了最后飞夺泸定桥的时候,本来是个很好发挥的题材,却再一次被这个导演的自以为是给破坏了,国军在对岸疯狂开火,还投有导弹,在桥上的共军却是像得了神助般一点事都没有,甚至于死掉的人也只是单纯的掉下去,而连长一开枪便是横扫对方,甚至还有单手持冲锋枪这样的搞笑场景,令人捧腹,达尔火中了枪,不是倒在废墟中,不是寻求救助,而是来到山顶插旗,唱山歌,这哪是飞夺泸定桥,这是飞升泸定桥,而导演对唱山歌情有独钟,可能这就是他所谓的快乐吧,反正我是不知道这几次山歌有任何情感可言的,可能只是单纯的热爱吧,热爱一直到了死亡。
整部电影充斥着这样毫无逻辑,为死而死的桥段,茅盾先生在几十年前就批判过这种为了这种手法,这就是所谓的“红色雷剧”。这种电影不要说是能够向新一代宣扬红军精神,我更觉得这是“黑红”路线的文艺作品,将红军夸张化,妖魔化,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红军在围剿国军,中间对于历史进程的过度和人物形象的成长和刻画都极为生硬,观众到最后甚至不知道开场的老头到底是不是那个小孩子。
主旋律电影的痛点从来都不在主旋律上,而是在于有没有用心的去处理电影本身和对主旋律的理解,美国就出现了《阿甘正传》这样叫好又叫座的正旋律电影,大陆也有《八佰》这样的电影,而《我的长征》明显就是,而这样导演的眼光甚至像是停留在过去样板戏模式下的故事与剧情,就应该被时代批判,被时代淘汰。
学校组织的,看过了《我的长征》,三分感动,七成尴尬。 不时的降智剧情真的一言难尽。
为什么飞机是特效?为什么飞机是特效?为什么??? 疼的不行为什么咬手腕不咬衣服? 台词一副精心设计过的样子,也不想想和场景搭不搭配。 大战进行还在扯皮玩笑? 泡水里不知多久的人能走抢走军人的大刀?还是在红军大本营?燕双鹰吗? 山歌想表达什么?吸引敌人注意? 寨子的几十个人从红军主力部队抢人还成功了?抓起来就为了认姐姐?然后就松绑了? 寨子的几十人能洗劫红军野战医院?他姐被杀了连凶手都不找?还“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是什么道理?当然选择原谅?
过泸定桥,十几个人上桥,几挺机枪愣是打不到,到眼皮底下都不看一眼,被一锅端了,,,看看《建军大业》怎么拍的!真正的战斗都是人命堆出来的!
敌人没打光就强行插旗,然后就被一枪崩了,真就强行煽情? 浓浓的商业气息与个人英雄主义,省经费式的删减战斗场面,八成剧情是平常的情感交互,父子,战友我不说什么,还特么有男女情???这特么是长征!!!! 全是教科书的套路气息,要不是那几个老演员真的是看到我裂开。 看完了,除了一身鸡皮疙瘩没任何感觉。记不住剧情,完全没了解长征的过程与艰难。看着看着到赤水了,看着看着到遵义了,看着看着到泸定桥了,,,战斗镜头基本超不过五分钟,,,
成神之日不比这催泪?博人传不比这燃?
---记观《我的长征》有感 伴随着稍微轻轻摇曳的红烛,电影结束了,猛然发展坐在屏幕前的自己,已经泪眼婆娑。 湘江之战,是一切的开始,面对敌人的狂轰滥炸主人公王瑞惊慌失措,无助地寻找着父亲,他是胆小的,是茫然的。当他问父亲要去哪里时,父亲毫不犹豫地告诉他“跟着走”,战火无情,夺走了王瑞父亲的生命,年幼的他第一次感受到死别的痛苦。丧父之痛没有没有打垮他,反而让他变得坚强,当他把父亲埋入黄土之时,他便不再是那个遇到困难只会求助别人的孩子,这件事也马上得到了证明,四渡赤水,在为首长送年糕的途中,那个曾经胆小的孩子独自杀了六个敌人。可以说这是他质的飞跃。四渡赤水后,当他问连长去哪里时,如出一辙地得到了这样的回答“跟着走“遵义会议后的四渡赤水只是前奏,正如毛主席的诗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入凉山,红军里来了一位彝族小伙达尔火,在他的帮助下红军成功地取得了当地人民的信任。敌人并没有放过逃到凉山里面的红军,袭击了红军的医疗队,王瑞的姐姐惨死敌手,死不瞑目!怒火中烧的王瑞操起大刀,发疯似地跑到了战俘面前,他要手刃这些人,为姐姐报仇!然而理智阻止了他,作为一的红军他不能破坏铁的纪律,一把钢刀猛地插入泥土,他学会了忍耐。红军也是人,也有情,一位彝族姑娘与达尔火倾心相恋,“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如若在组织与你之间只能得其一,那么,我愿负你。有谁能知一去便是今生永别。 飞强渡江,夺泸定,这是故事的高潮。大渡水急,泸定天险,一个鬼见犹愁,一个自古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红军要求在一天之内过大渡河,这本事不可能完成的,更有甚敌人死守泸定,泸定桥只有铁索,桥下是奔涌的激流,渡河,夺泸定,似乎都不可能完成。只着草鞋,踏进江中,日夜兼程,硬生生走出泥丸!泸定一战,殊死拼搏,前面的战士倒下,那么就踏着他血的脚印继续前进,多少人失足落入江中,被奔涌的大江吞噬,多少人舍生忘死,在枪林弹雨中奔跑,嚎叫,高举军旗,高喊前进!奔涌的江呀,你难道就没有为这群拼搏的年轻人泣血么?你见证了这悲壮的历史,你也一定记住了那些英雄的名字!你是否记住了这样的画面,奋勇杀敌的王瑞姐夫,跌入大江,被浪涛吞没;中弹身亡达尔火致死都紧紧握住党旗。王瑞再次在在战争中失去亲人,战友。记得他的眼神,死一般的沉静,如一潭死水毫无情绪那是绝望。经历了那么多生离死别如何不被麻木。那时毛主席是这样感叹的感叹:“有红军这样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还有什么能阻挡我们呢?”大渡桥横铁索寒,如何不寒,那上面浸满了烈士们的鲜血!cueb
看的时候,小胖子问我“什么是入党啊?”我只能说:“就是加入中国共产党。”哼哼,他一定很后悔进来看了~
是一部主旋律电影 该影片通过长征亲身历者王瑞老人对历史的回忆 讲述了我国红军在长征途中翻雪山 过草地 解救贫苦百姓 飞夺卢定桥等一系列英勇将士的感人事迹 片中的一幕幕感人致深的场景 使我记忆非常深刻 遵义会议后正是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 红军才能摆脱敌人一次又一次的围剿 朝着胜利的大方向走来
我实在不好意思给一部小有成本的国产电影评一颗星。。。
小学时候看的,当时挺感动的,以为是上世纪60年代的,结果是06年的= =
2007.11.30影院 我怀疑自己已经不能客观评价此片了。可能是由于片子的视角依旧是领袖角度思考问题,而我现在带领着一两个人的队伍,想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真是百转千折,其间心态暗合革命低潮时期的艰苦,和出路不知道在何方的困惑。影片过程中几度落泪,脑海里只有一句话:“为有牺牲多壮志”。相比之下我也有了信心,领袖们都有这样的牺牲,我这点挫折算什么呢?开篇的过湘江的场面拍的还是不错的。在我看到过的主流片中算是真实和有气势的了,应该是最好的。从商业来说,抓住市场上的需求和手中掌握足够的资金,或者说资源,一切就有办法。
将说烂了的故事拍得很感人。重要的是细节。细节。细节说得很仔细。
唱歌退敌 啊哈哈哈哈哈啊哈哈
小学时学校统一组织观影,忘记了当时是否要求写观后感。不打算重新观看,简单地看了一下影评。根据记忆中残留的些许印象,这部电影对我当时还是挺触动的。电影开场的民航飞机和回忆,长征中的飞夺泸定桥情节至今还记得,其余的已忘记了。
每个年纪听长征的故事都会有不同的感触 我喜欢影片最后的立意 我们应该充分理解活着的意义 要对得起自己 对得起那些用生命为我们换来和平的人们
战争是苦难的,牺牲是苦难的,奋斗是苦难的,关键在于其意义,奋斗牺牲的意义何在。。。
小演员演的有点过,不过还挺是感人的,飞夺泸定桥实在壮烈,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啊
作为这种题材的影片,其实拍得还不错,党课放的
补标。高中时,在东方绿舟军训时,全年级一起看的。当时就记得王瑞小娃子,好惨的一家,为了党和国家,爸爸死了、姐姐似乎是被少数民族??、姐夫牺牲了,哎,太惨了。
红色电影,都不予评分。反正当年是被逼着写观后感的。写个狗屁啊写。
CCTV-6 八一厂出品
导演没事多看看好莱坞大片,比如说钢琴家等。要表现伟大的东西,说出来了就叫矫情,手法多了去了,别拿无知当资本!那个山歌唱的,我去,导演你是高端黑吧?当然,对本片恶语相向的朋友,回家问问你们爷爷奶奶同意你们这么说吗?感恩之心是天性,没了天性你们还是人吗?
那时姚晨还没起肖。。
大一时系里组织看的,偏偏我们班分在最中间的位置,还是第一二排,妈呀,一开炮坐我个隔壁的女生就害怕的掐我,电影看完了我回宿舍一看,左边胳膊全紫了。。。
那一年,在高中的操场上。
高中暑假在CCTV6看的,有些场面太假太神话了,比如毛主席一个人没有保卫夹在人群中过湘江,还有飞夺泸定桥那个效果太大了,如真像片中演得那样,再冲几次恐怕也冲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