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是浓缩时间的艺术。
一部优秀的电影,每一秒钟、每一个镜头、每一段情节都是导演编剧匠心独运的设计,为的是一步一步将观众的神思引入超越时空的胜地,直逼他们的“核心表达”。
可这部《攀登者》电影里,“浪费”处处可见,浪费可耻,导演出来挨打。
1.主线突兀
电影中共有四次登顶计划。第一次攀登是“铺垫”,正因为没有拍摄影像资料的遗憾,所以有了后面的故事;第二次是“启航与发展”,老一辈带着年轻的一代磨炼成长,然后在实战中遇到挫折,这一次的“出征”情节也是符合戏剧发展段落的;第四次是“高潮与结局”,是完成使命的见证,是家国情怀的情绪最高点。
可是第三次李国梁带队的征途,意义在哪?当这位年轻的攀登者意气风发提交了新方案,带着队伍登上顺利地来到第二台阶,然后轻而易举地——挂了。就好比点燃了烟花,你期待着它在天空中盛开,可它只在空中闷响了一声。
导演这里其实希望表现的是因为曲松林的冒进决策导致的重大牺牲,但在第二次登山过程中,冒进决策已经让突击队承受了很严重的后果了,连着两次重大决策失误,竟然整个队伍没有人阻拦,感觉登山像儿戏一样。
而且这次登山,只是改变了曲松林这个人物的个人想法,并没有对后续的攀登战略选择有改变。事实上,方五洲的第四次登山依然是没有扎实的气象数据支持下的坚持攀登,依然也是一意孤行的。
所以,第三次登山,既没有超越前两次登山的精彩,也没有制造冲突和矛盾对情节有推动作用,还让一个被观众寄予厚望的角色黯然离场,我觉得这段很失败。
2.群像单薄
虽然胡歌、井柏然的脸投在大银幕上很帅,可是这他们塑造的两个人物也几乎是浪费的(没有吐槽演员的意思)。
仔细想来,突然发现,他俩是低配版的方方五洲啊。
方五洲的人物形象是什么样的? 有家国大爱、一腔孤勇、富有智慧、身手矫健、责任感强,以及一往情深的。而李国梁和杨光不也是这个形象吗?连柏拉图之恋中的那股纯情劲儿都所差无几,他们身上异与方队的特性,观众们没有看到,所以这两个人物挺没意思的。
我本以为那么大篇幅去刻画年轻登山员们,是因为他们和老一辈的差异或者超越。
比如上面提到与主角相异的人物形象,比如在分工领域内更专业的能力;比如人生信念等等。
参考《流浪地球》里的李一一和老何,拥有主角不具有的专业能力和个性,对地球成功逃离太阳系起了直接作用,这样的配角非常有魅力,也让整个群像刻画更丰富。
3.支线莫名
无处不在的3条感情戏份,不仅长,还尴尬,尤其是黑牡丹和井柏然的偶像剧情节,在“山川星辰”的征途里显得格外调戏。这个吐槽的人太多,此处不做详细阐述。
—
攀登这个题材实在有太多内容可以挖掘:捍卫国土的热血,在冒险中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人与自然的关系沉思,山川星河下的浪漫(其实那段登珠峰的历史本身已经足够精彩)......可在李仁港的故事里,太多情节的突兀,让观众面对着演员们的精湛的演技,怎么也无法入戏。
我希望国内未来还有主创团队愿意继续挑战这个题材。正如方五洲第一次登珠峰没有录制影像资料一样,这部《攀登者》留下了一些的遗憾,也许这种遗憾会驱动着更多电影工作者去再次把摄影机对准攀登者们,完成对前人作品和电影艺术的一次次超越。
“山就在那儿”,会有人去吗?
(小声说:豆友们可以关注我,一起聊聊电影,唠唠家常)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这是毛主席在《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写下的诗句,1965年完成,1967年发表在诗刊上。1975年5月27日后的几个月,因中国登山队第二次登上珠峰,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在反复引用它,使它成了传诵最多、影响最广的名句。
这次登顶成功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
女性首次从北坡登上珠峰;
找到1960年中国登山队首次登顶留下的证据,“中国人最早从北坡征服珠穆朗玛峰”得到世界公认;
首次以渤海为海拔零度确立珠峰高度;
多项开创性的科研活动……
需要说明的是:当时我国经济状况、综合国力远远无法与今天相比,甚至登山队员们补充热量的巧克力都需从国外进口,在装备、后勤、组织等方面,均有不足之处。
用今天的眼光看,这次登顶成功堪称是一个奇迹。正因如此,它成为那个时代的精神地标,曾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人们。
感谢《攀登者》将这段传奇搬上银幕,留下了宝贵的集体记忆。一个民族理应牢记曾创造过的那些奇迹,因为在奇迹的背后,是人类的勇气、忠诚、热爱与奉献,不论时代如何变化,我们都有义务将这些精神财富传承下去。
作为艺术作品,《攀登者》对具体史料会有取舍和剪裁,对不熟悉这段历史的观众,也许会产生一些误解,但愿本文能对理解本片有所帮助。
为什么苏联教授写信质疑首次登顶
在《攀登者》中,主角方五洲(吴京饰)作为首次从北坡登上珠峰的中国登山队队员,却遭苏联教授写信质疑,这成为压在他心头15年的、沉重的精神包袱。
不少观众会感到奇怪:为什么苏联教授要写这样的信?
一般认为,珠峰北坡难度的攀登难度大于南坡,人类从南坡登顶珠峰后,几十年来,多次试图从北坡登顶,均告失败。上世纪50年代,中苏关系密切,苏联表示愿组织联合登山队,和中国人一起攀登珠峰。
1955年,苏联邀请中国运动员一起攀登了苏联的团结峰(海拔6773米)和十月峰(海拔6780米),中国派出4名队员,与苏联运动员成功登顶,此后,中苏联合登山队又先后登顶了几座高峰。这大概就是《攀登者》中,方五洲等人赴苏“学习”的经过。
为此,我国成立了中国登山队,计划在1960年5月登顶。
然而,中方很快发现,苏联想独享首登成功的荣誉,遭中方拒绝后,态度开始冷淡。当时我国尚不具备航测珠峰的能力,便向苏联购买两架新型飞机,但苏联反复拖延,并提出一个奇怪的借口,称苏联登山队已解散,暂无法与中国登山队合作,登顶时间应推迟。
反复沟通无效后,中国登山队只能靠自己。
1960年,中国运动员在没有航测、没有线路规划,甚至在冲刺阶段没有氧气、没有食物的前提下,完成了登顶壮举。
在《攀登者》中,真实地记录了当年为突破第二台阶,曲松林(张译饰)光脚攀登的细节,这段其实特别有当年攀登者英雄屈银华身上的影子,他为此失去了10个脚指头和1根手指头,戏称自己成了“小脚老太太”。
苏联教授刻意挑刺,是嫉妒心理在作怪。
首次登顶为什么没留下影像证据
首次登顶为什么没留下影像证据,成为《攀登者》中重要的故事线之一。并艺术地处理成方五洲为救队友曲松林,不得不抛弃摄像机,曲松林因此对方五洲充满怨言,也为曲松林后来冲动决策提供了心理基础。
从艺术角度看,这种处理的效果可能更好,因此对历史事实有所改动:其实,中国登山队当时带了摄像机,但登顶时正赶上夜晚,无法拍摄。下山时,在海拔8700米处又拍了两个镜头,但拍摄技术不高,镜头晃动而模糊,这是那次登顶成功留下的唯一胶片证明。
中国登山队在山顶留下了物证(五星红旗包裹的毛主席像),后来国外登山队从南坡登顶,未发现这些物证,因此国外舆论一度不承认这次登顶。
但中国登山队在第二次登顶时,找到了当年的物证,如今,国际上已承认这是人类首次从北坡登顶珠峰。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次登顶时,为测量珠峰高度,中国登山队在顶峰中心点竖立了觇标,过去登顶需360度环绕拍摄,才能得到国际承认,现在只要和觇标合个影,就能被承认。
为什么非要赶在当年登顶
在《攀登者》中,中国登山队一度遭遇挫折,错过了登顶的窗口期,气象科研人员徐樱(章子怡饰)认为当年窗口期比往年多3天,在她的坚决要求下,再度尝试,最终取得成功。
对于这一情节,可能有观众会认为:人命关天,第二年再登顶不行吗?这是不是剧本中的一个BUG?
这就要还原历史背景。
1972年,中国登山队重建,原计划在1976年攀登珠峰,但1975年,日本登山协会宣布,田部井淳子计划在5月登顶,如果她成功了,她将是第一个登上珠峰的女性。为抢在日本人前面,中国登山队提前了登顶计划(原计划在1976年5月登顶)。
气象部门曾警告,4月会有大风,不适合登顶。中国登山队为了抢时间,以致第一次冲击失败。5月5日,再次冲顶时,第一突击队队长邬宗岳不幸牺牲。在抢救过程中,原计划冲顶的主力女队员桂桑、扎桑体力耗尽,已无法冲顶,不得不和另7名男队员下撤。
邬宗岳当年已40多岁,体重上升,被队友戏称为“邬胖子”。他扛着摄像机跟在突击队后面,可能是为了拍摄效果,他未与其他队员编组,因此在掉队时未被及时发现。
邬宗岳牺牲延宕了中国登山队冲顶时间。5月16日,田部井淳子登上了珠峰,比中国队早了11天。所以中国登山队选择当年登顶的方案。
潘多创造了历史
1975年5月27日,中国登山队9名成员登上珠峰,其中潘多成为首位从北坡登顶珠峰的女性。
潘多当年已36岁,是3个孩子的母亲,体重增加,上山前因又一次怀孕,刚做完人流手术,所以未被列入主力队员。做完人流手术归队时,中国登山队已经进行了两次适应性行军,潘多直接参加了后几次适应性行军,爬的距离相对少。登山队照顾她刚做完手术,只安排她运输给养。同伴不让她负重,所以她背的东西较少。因此在冲顶时,她成了当时体力最好的女队员。
虽然潘多登顶时间晚于田部井淳子,但她同样创造了历史。毕竟当时中国登山队仍没有详细的登顶线路图,运动员只能凭感觉前行。当时第二台阶依然难以突破,在此次登顶中,中国登山队架设了金属梯子,使后来登顶的难度大大降低。
登山对团队配合的要求极高。1960年第一次登顶时,中国登山队被冻伤了50余人。1975年时,为确保登顶成功,大量后勤保障人员虽然也具备登顶实力,却甘愿付出牺牲。比如后来在武警总院妇产科工作的邢玲玲,负责将给养送到7900米营地,当时营地尚有20多名队员。晚年她回忆这段经历时,仍觉遗憾:“就差一点,就上去了……”
《攀登者》中还记录了夏伯渝的故事,他在这次冲顶时被冻掉双腿,但晚年戴着假肢,终于在2018年成功登顶珠峰。
影片中包含的那些历史细节
在《攀登者》中,不少细节来自历史:
登山靴:受技术条件限制,当时的登山靴用鲸鱼皮制成,特别沉重,这就可以理解,片中登山者为何行进速度缓慢。此外,行进中,脚趾要经常挠一下鞋底,保持血液循环,否则很可能被冻伤,这也影响了行进速度。
编组:在《攀登者》中,登山者采取了编组行进的方式,彼此用绳子连接在一起,一般是4人一组。编组登山是当时苏联的标准操作,以对抗滑坠,但从结果看,编组反而加大了伤亡,如今这种方式已不常用。
化石:在《攀登者》中,方五洲送给徐樱一块从珠峰上获得的海洋化石。珠峰所在地区原是海洋,即喜玛亚拉古海。1924年,首次发现了海洋化石。不过,中国登山队首次登顶带回的9块岩石标本是奥陶纪灰岩。不过,据曾参与攀登珠峰的人介绍:“在海拔几千米的高山营地,你可能会随手捡到一块海螺化石。”
第二台阶:在《攀登者》中,对第二台阶有较多刻画,从北坡登顶珠峰,最困难处在第二台阶,海拔在8600米左右。英国人曾7次尝试从北坡登顶,始终未能突破它,并得出结论:“这是一个无法逾越的障碍,再也不必浪费时间去爬它了。”1975年,中国登山队在这里架设了金属梯子后,北坡登顶难度大大下降,超过1500名登山者使用过“中国梯”(2007年,在此又修建了一个新的永久性金属梯,“中国梯”被收藏)。
珠峰高度:在《攀登者》中,多次提到重测珠峰高度,并展现了觇标的影像。1975年,中国登山队不辞劳苦,将5公斤重的觇标背上峰顶,正是为了重测珠峰高度。此前英国人曾以印度为海拔基准,为珠峰测量过身高,1975年,中国科技工作者以渤海为海拔零度,测出权威数据,即8848.13米(2005年,又有新的测量数据),得到国际公认。测高背后,有维护主权的意味。值得一提的是,冲顶时,只有侯生福一人带了摄像机,而侯生福并非专业摄影师。幸好测量队有40倍望远镜,在一个观测点上,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的摄像师拍下了冲顶瞬间。
珠峰的风:在《攀登者》中,较多展现了珠峰上狂风的威力。其实,受海拔影响,珠峰顶端70英里/小时的风力仅相当于海面40英里/小时的风力。当然,珠峰顶部的风确实很恐怖。
人活着,总要有点精神
在《攀登者》中,反复提出一个根本之问:人为什么要登山?
其实,老体委主任贺龙元帅早有回答:“中国这么大,高山这么多,山多宝多,解放的中国人民要踏上祖国的每一座高山, 要给每座山峰作出结论,这是光荣的职责。”
《攀登者》讲述的是一段渐行渐远的传奇,随着“商业登山”活动风行,如今每年都有数百人登上珠峰,其中绝大多数是业余选手。
这一方面表明,我们的综合国力确实有了很大提高,过去只有专业人员才能做的事,现在普通人也能做了;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忘记,不论做什么,开路者总会承担最大的风险,后来者则容易得多,如果大家都等别人去冒险,那么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永远无法进步。
不否认,在物质保障、科学决策、关注个体价值等方面,已经今非昔比。作为后人,我们很容易发现前人的疏忽与不足,他们并不完美,但我们也应反躬自问,是否还保持着他们同样的勇气?是否还有他们那样的奉献精神?
所谓强者,就是能战胜所有困难的人。人人向往富裕与安定的生活,但不应因此降低精神品质。遥望曾经岁月,我们常常被前辈们大无畏的气概所震撼——他们不为一己得失而失魂落魄,他们在不断寻找更高的山峰,因为他们坚信一定可以征服它。还有什么,能比“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更好地概括这种精神呢?“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所以他们能创造出无数个第一。
表面看,《攀登者》讲述的是一段历史,但更深去体会,它其实回应着时代的问题:除了庸庸碌碌、每天重复之外,我们还有没有别的活法?人能不能活得更豪迈一点?
今天下午去看了《攀登者》,大概是被网上的差评和票房成绩打了预防针,觉得整体还行吧,及格线算是过了,不是建军大业和上海堡垒能碰瓷的。我呆的那个厅上座率虽然低,但是也没人提前离场。
不过槽点还是蛮多的,造作气明显,改编不少,BGM过度轰炸,部分演员台词生硬(有些貌似还是后期配音),章子怡饰演的徐缨(不知道是不是原创角色)感情戏较多,尤其是登顶前那一段苦情戏让我这个直男看得很尴尬(这一段应该是最大败笔了)。可能导演和编剧是想展现队员“人性”的一面,但是明显跟《烈火英雄》一样用力过猛。
亮点也是有的,格局比较大,故事整体还凑合,装备和攀登的细节很讲究(至少糊弄我这种门外汉还是行的),感觉还是下了功夫的(这个要好评),演员整体演技在线,片中彩蛋挺多,大多数角色是有原型的,深挖一下很有意思。赵政委的那句“我们今天的胜利,明天的强大,不需要所有人的承认。”还是能让人产生共鸣的。
虽然有那么一段传奇故事做为素材,这部片子还是差了点意思,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打个7分吧,给那些英雄人物原型面子可以8分(个人觉得这片子有些消费那些英雄了)。如果剪辑一下,去掉一些画蛇添足的成分,可能分数还能高点。还是希望以后能有团队能把英雄的故事拍得更好一些。
李导啊,真不是我们戴着有色眼镜看您,您拍英雄题材的电影确实还差那么点意思。几乎每部还都是愚忠的英雄不被人理解,却依然要挑战全世界,外加讽刺肉食者鄙的模式……私货太多,套路还一样,如果是架空题材还好,但是偏偏又是历史题材。虽然李导下限是有的,除了和鹿晗合作那次黑的彻底(这部确实不知道吹什么,票房还行?),其他作品多多少少还是有可取之处,但是那些同人电影看着还是让人不舒服。
当然这部片子在国庆档被另外两部大片夹击,估计票房十几亿收场了。
方五洲(吴京)的原型是王富洲同志,与片中不同的是,他攀登完珠峰后似乎还继续在参加高山登山运动,1964年还成功登顶海拔8012米的希夏邦马峰,是至1982年唯一登上过两座八千米以上高峰的中国登山运动员。
1975年,王富洲同志确实随中国登山队再次出征珠峰,不过似乎参与的是组织领导工作。
老人家已于2015年7月19日因病去世,享年80岁。
曲松林(张译)的原型是屈银华同志,他确实因为脱掉高山靴,攀上“第2台阶”,双脚长时间暴露在严寒中,10个脚趾被切除。1975年登顶珠峰时,队友们借助屈银华15年前打下的钢锥,在“第二台阶”上架起近6米的金属梯。直到现在,这座“中国梯”已经帮助上千名攀登者抵达地球之巅。
2016年9月19日凌晨2点50分,屈银华在京去世,享年82岁。
杰布(拉旺罗布)的原型是贡布。老爷子还健在,也是我国初代攀登珠峰英雄四人组唯一健在的。今年9月还连线参加了《开学第一课》,身体应该还算硬朗。祝老人家健康长寿。
还有一位,片中没有出现,但不得不提的人物,刘连满同志。他在某些版本的语文课本中出现过,“第2台阶”处甘当人梯连续托顶三位登顶队员(片中是方五洲),并冒着生命危险把仅有的氧气瓶留给突击顶峰的队员,最后靠着意志存活下来,成功返回。本片由于某些因素,没有出现这个角色,算是一种遗憾。
老人家于2016年4月27日6时35分在哈尔滨逝世,享年83岁。
老队长的原型可能是史占春和许竞。在前往营地的行军中,由于遭遇恶劣天气,登山队有超过40名登山队员被冻伤。有的队员冻掉了半截手指,而严重的甚至失去了整条胳膊,队长史占春也被冻伤。所以由王富洲接任突击队长。在抵达营地后由于氧气不足和副队长许竞体力不支,便由王富洲带队,屈银华、刘连满和贡布四个人冲击顶峰。
至于那些只露了个脸的初代队员则是当时无名登山英雄的缩影。
赵政委的原型可能是韩复东同志,是他交给了突击队红旗和主席像两个重要的信物。
初次登顶当时确实未获得国际广泛承认,但是原因并不是片中的为了队员生命丢弃了相机。而是时值夜晚,无法拍摄,他们放在顶峰的毛泽东石膏像太轻,被大风卷走。现在根据国内外气象学家的气象研究论文,也侧面证明了1960年5月26日前后,中国和登山队在珠峰北坡登顶会成功。目前很多国家已经承认了那次登顶,英雄泉下有知,也会瞑目了吧。
片中稍微提到了一点1960年强行登顶的原因,确实跟划界有关。当时确实有歪果仁阴阳怪气“你们中国人都没上去过,怎么能说是你们的?”
所以才会有一批英雄付出汗水和热血去强行登顶。可惜因为没有凭据留下,依然被人酸了十五年。1975年前,国家其实也有过再次登顶的计划,可惜均未成功。
黑牡丹(曲尼次仁)的原型则是中国首位登上珠峰的女队员潘多,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从北坡登上珠峰的女性。不过老人家是1939年生人,与剧中年龄明显不符,而且1963年春节,早已与无锡籍队友邓嘉善喜结良缘。片中黑玫瑰和李国梁(井柏然)的爱情故事应该是为了艺术表现虚构的,个人觉得不是很合适。
老人家2014年3月31日上午7点在无锡医院去世,享年75岁。
杨光(胡歌\成龙)原型是夏伯渝。1975年,夏伯渝第一次攀登珠峰时,把睡袋让给一位丢失睡袋的藏族同胞,导致自己冻伤,双小腿被截肢。2018年5月14日10点40分,夏伯渝成功地登上了珠穆朗玛峰,成为了中国第一个依靠双腿和假肢登上珠峰的人。片中对夏伯渝的事迹进行了一些改编,个人也觉得不是很合适。
被吐槽最多的徐缨(章子怡),我也没查出来有没有具体的原型。如果是原创角色,那导演和编剧真的用力过猛了。
说说片中多次提到的登山之神,方五洲的偶像马洛里。他的遗体于1999年被一支美国攀登队在珠穆朗玛峰北坡大约海拔8170米处发现,但是攀登队并没有发现他所携带的影像资料,所以也无法证实马洛里是否曾经登顶。
片中方五洲徒手爬工厂,初看的时候我也是莫名其妙。后来查了一下,才发现是致敬。马洛里曾徒手爬上教堂屋顶,向后来的妻子露丝示爱。
杨光在片中也提到了马洛里的那句名言“因为山就在那里”
以阵容看,《攀登者》毫无疑问是2019年内地国庆档期最为强大的存在,霸气外露、气宇轩昂、满载期待。
这是吴京继“战狼2”与“流浪地球”后,首次以领衔主演的身份亮相大银幕。女一号请来了章子怡,外加张译、胡歌、井柏然这些人气与演技并存的中生代,连配角都是柏林影帝王景春。
除了星光熠熠的演员,制作团队也堪称华丽,编剧请来著名作家阿来,监制有徐克压阵。再加上登顶珠峰这样戏剧性与史诗性兼具的题材,能自然地躲开传统主旋律叙事的桎梏,充分借助商业类型片优势,从以小见大的角度书写宏大命题。
唯一的短板或隐忧,只在导演一项——“飞碟帽爱好者”李仁港。
实事求是讲,这十几年,李仁港就没真正拍过好电影,所有作品都在及格线以下,不忍卒睹。
最后,李仁港也果然不负众望,毫无意外地继续保持稳定发挥。把一部天生王者的新主旋律电影,拍成了节奏拖沓、叙事单调、逻辑分裂,甚至连最基本的情绪主题都没整明白的半吊子电影。
不知道这部电影在最后制作阶段发生了什么,只是如此重大的题材如此璀璨的阵容如此高昂的投资,在如此重要的档期如此高调的上映,居然在成片中还会出现大量配音与嘴型不同步的问题?是有关方面亲切关怀,具体指导意见太多?还是有人半路抢走剪辑权,给电影咔咔一顿猛改?
背后的种种观众无法知道,只能对着上映的成片一声叹息。
客观讲,《攀登者》在美术、摄影、声音、配乐等硬指标上表现还算可以,加上演员们演技在线,构成了电影的基本盘,它虽然让人觉得不满,倒不至于打上“烂片”标签。
电影给人最大的不适感,在于情绪的分裂、叙事的苍白、情感的轻浮,以及高预期落空后的强烈的失望感。不够好,对于《攀登者》这样体量和层次的电影,本身就跟“糟透了”是一个意思。
再三反思,板子应该打在剧本身上。从主题选择到人物设计再到剧情结构,甚至逻辑,都问题多多。
《攀登者》毫无疑问是主旋律,弘扬什么,讴歌什么,早已定好,是无须创作班子去劳神取舍的。
但李仁港如同大多数香港的商业片导演一样,很难找到共情点。他没法去表达那种发于微处暗合于时代的细节和情愫,就只能用空洞的口号搭配恢宏的配乐去自证庄严。于是电影一次又一次生硬地把表态挂在嘴边,却不能嵌套进角色们的行动逻辑中。
两段突兀的爱情则进一步模糊了主题。看似丰富的情感表达没有分出主次,以至于电影中主角的动力一直在国家荣誉、冒险热情和爱情之间摇摆。
最要命的是电影的高潮戏居然将情绪出口放到了“爱情”之上,吴京与章子怡最后的电波表白完全冲淡了登顶的升华,此前一再堆积的宏大命题瞬间成了无本之木,那一口气最后只能淤积在观众的心里,难以释出。
当然,人的情感也可以是宏大而普世的,如果电影一直以两个人的爱情作为叙事主线,这么处理也无可厚非。
问题是电影一开始摆出的姿态并不是“人本”,而是国家荣誉民族复兴这样的政治思维,是“我们中国的山,一定要是中国人先爬上去”“命可以不要,但摄影机要保住”这样的政治自觉,这也符合历史语境。
爱情在电影里原本只是一条副线,你不能四分之三篇幅都是在政治使命的趋势下冲刺逆境,最后却冷不丁地把主题偷换成“珠峰绝恋”,这不成了精神分裂么?无怪乎电影中连领导都要吐槽,都什么时候了,还有心思说这些(大意如此)?
这种站位不高格局狭隘的创作思路,是很多香港商业电影导演的通病,他们出生并成长于高度发达的商业社会,从未经历或接触过集体主义的洗礼,也对大陆的政治社会文化缺乏正确清晰的认识。从骨子里无法理解这样的情感,也不能自发地围绕这样的情感抒发情绪,最后只能强拧着往自己熟悉的叙事逻辑转变。
而以吴京与章子怡的身份和地位,又需要一场两个人都要充足表现的高潮对手戏,你不让他们谈爱情还能谈什么?气象预报么。
最后还真的吐出血来,如今连最俗气的国产爱情电视剧都不屑用这种套路了。感觉吐的不是鲜血,而是“狗血”。这一口血,不仅喷走了感动,也把电影的整体风格喷得四分五裂。
角色的设计上,吴京是高大全的绝对主角,他的存在基本上是定海神针,可以飞身救险,也可以硬扛冰山,所有困难在他面前都能迎刃而解,也难怪其他当红演员要火速地黯淡,各领各盒饭。
可是千不该万不该,电影要用浮夸的吊威亚的方式去表现吴京的身手,让这部写实题材的电影,出现太多让观众出戏的匪夷所思的动作场面。我理解电影是想物尽其用,要充分用好“吴京”这个元素,动作场面不是不可用,但必须服从于整体风格。邦德不会凌空三脚,伯恩不会回旋踢,叶问也不能跟你玩MMA。如果电影中男一号的身手可以战胜地球引力,又何必在那对着一座不能动的冰山唉声叹气?
《攀登者》显然适合更符合物理规律更写实的那一类设计,而不是这种古装武侠片式的旋转跳跃辗转腾挪,李仁港显然没有从自己的创作惯性里走出来。万幸的是,他没有给登山队员们一人发一顶飞碟帽。
张译的人物也是问题多多,基本等同于半个反派,堪称恶劣天气之外登顶的最大阻碍。前期就是一味的左倾冒进,后来又变成了右倾保守。他的思维逻辑我觉得可以理解,但电影的问题在于没有让这种执拧和转变变得合理可信,反而让这个人物显得粗暴、生硬、理性缺失,最后就算人物成立,也让人喜欢不起来。
好在演员们的演技还在,不然整部电影真的就全垮了。章子怡和吴京如此不来电,还是勉强凑出了一条感情线。问题是这样的情感本不应在电影里占据如此多的篇幅,何况电影里的爱情不止一段,而是有两段,真是太闲了。
节奏也是问题多多,开篇就仓促凌乱。剧情设计上也是神展开,有意识地淡化历史背景,平叛、领土纷争、中苏决裂被模糊处理,都可以理解。但吊诡的是一开篇,三名登山英雄就成功登顶!即便历史如此,这种开篇即达成的处理也严重影响了电影后续展开,让最后的登顶所带来的冲击力量全失。之前条件那么恶劣都爬了上去,之后这么大阵仗这么多保障还搞得如此狼狈,有什么值得欢呼雀跃、热泪盈眶的?
即便想铺垫这层信息,完全有更灵活更巧妙的手法,不一定非要如此高亢、激进、事无巨细。最后是力也用尽了,九死一生,却因为进入太早而并不感人,还严重影响了后续情绪的积累。
这样的瑕疵在电影里比比皆是。正片中,登山队向顶峰发起了数次冲击,其中套路循环也大致相似,天气预报-指挥错误-服从指挥-遇见困难-冲击失败,大概如此。篇幅上也没有太多差别,分不出轻重主次。
所以等登山队最后克服困难,真的爬上顶峰时,观众已经严重审美疲劳了。即便电影放大了天气的不利状况,又画蛇添足地加了一大段爱情戏,依然没有让这份情绪真正燃烧起来。这其中固然有复述既成现实所带来的上帝视角,更重要的是,我的兴致已经在一次次重复中被消磨殆尽。
角色们缺乏足够成长性,登山的过程不是递进的,而是一次次重复挫折,最后以莫可名状的运气或是精神实现突破,以至登顶的喜悦并没有那么大。这不能称之为逻辑问题,但对于整部电影情绪的冲击却是灾难性的。
这样的结局注定了《攀登者》只能以不过不失,将就可看的面貌呈现,从一部霸气十足的电影,变成了温吞保守,如履薄冰之作。它很难激起任何社会性的议论,也难以给人太多回味,哪怕有些许小感动,都会在电影结束的刹那瞬间消失殆尽。
这样四平八稳的姿态,一如电影所挑的导演人选,不犯大错,小心翼翼,也毫无突破进取之心。唯独可惜了这样壮盛的阵容,以及观众们所抱有的高预期。让观众失望,结果可能比让观众受惊更严重。
就好像手里抓着四个二一对王,拆得七零八碎打出去,未必会输,但就是让人觉得可惜。
5.5吧,不太及格
近年来,有一大批传统香港导演转型极不成功的例子,很不幸,李仁港明显就是其中的一个。看他《见龙卸甲》之后的所有片子,平均分都不及格。连这种70周年献礼电影,说实话,拍的也不及格。
这片的滤镜有多厚暂且不谈。就,开篇,黑场字幕介绍背景,我心里就挺咯噔一下。这种开场方式,只要不是后面内容非常优秀,那么百分之八九十,是个烂片。然后果不其然。整部电影,剧情推动基本靠演技和bgm,偶尔来个莫名其妙的直接切场景(短评有个竟然还说剪辑优秀???exm??)
然后剧情,开头以杨樱角度旁白,方五洲教书作为切入点,然后倒叙方五洲他们的第一次无摄影登山。????自己说说这是不是有毛病,那个课堂之后的剧情还有出现过,硬生生玩一手倒叙把自己的开头玩崩。自己说说看,由课堂切到爬雪山,你还有紧张感吗?紧张个屁好吗,反正方五洲不会死你紧张毛线?然后接下去,突然就开始谈恋爱,“我想跟你说一句话”,然后又是刺客信条又是噩耗来了硬是没说成,这tm什么年代的狗血剧情???接着女主说,我要出国了,你不说点什么吗?然后没有人生目标丧在锅炉厂的方五洲的窗户被砸???(那个年代你敢这样说一个登上英雄“软蛋”?你是买了几件复活甲?),然后章子怡跑出去大喊,出来呀你们这群孬种????(章子怡你摸着良心说你不尴尬吗??)然后1973再次组建登山队,然后我要开始着重吐槽。
首先,路上随便拉个个人,诶,好巧啊我就是要去登山的,还兼职摄影师,你看我像不像你的接班人?然后进了培训营,看我发动神功,小姑娘,被我迷住了吧,胡歌你个蠢货,先搭讪有什么用,撩妹,知道吗,眼缘懂吗,眼光汇聚的一刹那,那就是我的人了。ok,然后各种准备后,开始登山,具体登了几次我真不记得了,反正中间各种蜜汁操作,在风雪呼啸的山上听到小姑娘颤抖的声音就把自己的睡袋剪一半给人家???撩妹撩魔怔了吧??虽然原型也把睡袋给了别人,但这时候需要你艺术处理的时候就因为冷??随便编个身体不适我特么都能稍微理解下真的。我猜到井柏然的那次登顶会出事,我特么真是没想到会这样出事,真的是服了,章子怡明知自己已经吐血,一定要向死而生?她手底下的那么多人全都是废物???
正是因为剧情和整体情节调度的极其不过关,导致很多人物非常奇怪,首先重点提下吴京。吴京现在最大的问题倒不是剧本给他带来的,是他本身自带的。自从战狼2后,吴京给自己定了个人设“国外可以有个人英雄主义,我们国家怎么就不能有?”ok,然后就开始了一群人的莫名高潮。我姑且认为吴京说这话的时候只是单纯的指冷锋,但是在众人这么吹捧下,吴京就开始拥有的自己的标签,叫“伟大的不死的正义使者”从战狼2到流浪地球到攀登者,真的现在吴京已经极大的破坏了剧本原本想要表达的意图,只要吴京一出场,好的,又要扭转乾坤啦,又要正义必胜啦。知道吗,一部电影最大的点在于这部电影需要有剧情和戏剧感,吴京这么一出来,所有东西全玩完。就像在攀登者里一样,梯子当滑板,手拿登山镐能飞五丈远,手一伸绳一抛救了一队人,人高的冰砸背也就休息两天的事情,被埋了也不打紧,只是歇一会。有这么个人物在剧里,还有什么戏剧性???个人英雄主义,可以有,但是你得有足够的背景和世界观作为铺垫,要说个人英雄的开创者,明显还是中国啊?孙悟空,关羽,哪个不算个人英雄的巅峰?但是他们有足够的背景去撑起自己的“英雄”。同时吴京的“英雄”还有一个令人很反感的地方。就是它少了一份“真”,每个英雄都有软肋的,比如龙小云之于冷锋,紧箍咒之于孙悟空,傲气之于关羽,责任之于钢铁侠,友情之于美队。这些英雄会因为这个软肋,从英雄直接变成了狗熊。但是吴京“英雄”有啥软肋?没有,他是无敌的。所以他是令人厌恶的。而且,在危言耸听的说,以吴京的不锈钢直男的性格,难免不会说一些出格的话,那这些话一旦被有心人所利用,一泻千里都不能形容这个“英雄”形象的崩塌了,所以别再给自己塑造“无敌伟光正”的形象了京哥。
接着说被剧本荼毒的演员。张译,张译的运气差是有名的,但是没想到国庆的两部电影都选到了不靠谱的导演,《相遇》就不说了,真的完全靠任素汐和张译才能撑得起来。《攀登者》真的对张译的塑造也是很不成功的,一个纠结了自己十三年的问题,只是因为死了一个人而彻底扭转了自己的信念?不可能的,只会变本加厉的。但是就算这么不合理,张译拉着井柏然尸体回来的那段戏依然张力十足,假如原本的不合理程度为10,那么那场戏直接能降到5,。另外张译之所以能产生那样的心态, 电影中也没有太多解释,直接是“设定”,但是三个人喝酒的那场戏,张译硬生生的把原因演了出来。真的,张译的运气.....不如多转点锦鲤吧。
这个电影的感情线,有什么用呢?完全不起到任何推进剧情的作用啊?硬要扯的话章子怡旁白推进剧情还是有点用,那内个黑什么的???那个人有啥用???有那个时间多交代一下一代三人组的思想转变不好吗??全剧最有cp感的胡歌和医生一笔带过???怎么想的???
然后我其实很想问,《攀登者》和《中国机长》是不是共用一个后期团队??预告片屎一样的字体和颜色是相同的,然后片中左下角反复出现的信息也差不多一样?干嘛??没这些信息,表达不出紧张感严重性了是怎么样?从头到尾循环播放?
以我的观点,拍成这样,导演编剧分锅,这部剧还能有如今的成绩,全靠演员。
《攀登者》、《中国机长》和《我和我的祖国》都已看毕。下面我来谈谈对三部的体验。 一、《攀登者》是最早看的点映。说实话,制作水平还是在及格线以上的。 吴京是最出彩的人物,这个人真的是演什么都可以,能演出卑微老实,也能演出铁汉英雄。从影片中就能看出来,他本人就是个十分自律刻苦的人。本来对他不感冒,但是看了这个片子喜欢上了他。 特效方面做的很不错,能把那种惊险刺激表现出来,一直为登山队员们捏一把汗。 剧情一般,最大的问题是“登山”主线不够突出,后面本应该表现队员们艰难登山的情节却表现了爱情。关键是这份爱情还是强行煽情的,情没被煽出来,尴尬癌犯了一身。我猜想,最惊险的镜头放在了前面,到了后面导演偷了懒。实际上,如果全程都保持前面的水准,八十分没跑的。只可惜后面疲乏无力把落脚点给了爱情,大大削弱了时代情怀。
简单来讲,《攀登者》不是拍得不好,而是没有预期那么好。 综上,在三个影片中《攀登者》推荐指数四星。 二、《中国机长》是我观看时体验最差的。我迟到了20分钟,进场后正好放到飞机起飞。不知道前二十分钟在放啥。 人物塑造方面,没啥出彩的角色,可能欧豪那个角色比较搞笑,袁泉那个角色比较板正。但是中国“机长”我并没有看到他的人物形象在哪。这是个群像戏,但是基本没啥能立得住的人物。 剧情上,弱爆了。只会用一些小小的细节来搞笑一下,但是大的方面真的没啥悬念,说惊险不惊险,说刺激不刺激。由于驾驶室与乘客室是分离的,因此两者基本上没啥大的联系。驾驶室只有欧豪被吸出飞机那几分钟比较刺激,剩下的时间基本上就是看着机长在那里面无表情紧张僵硬地开飞机。乘客舱基本就是飞机摇摆震动,客人害怕惊叫,空姐不停地说系好安全带、戴好氧气面罩。整体来讲,惊险的画面就是通过空姐的紧张表情、乘客的惊叫、飞机在危险的云层里穿过等表现的,我一个胆小如鼠的人竟然没有感觉到任何恐惧害怕,也是了不得。为了凑够时间,把很多镜头给了工作人员的家庭生活,在这里节奏慢得想立马出场。 能看出来这部影片得到了很多的帮助。但是太顺利导致整体平平无奇。 综上,在三部影片中,《中国机长》推荐指数二颗星。 三、说实话我对《我和我的祖国》预期太高。实际上,还行吧,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差。 《前夜》部分,故事说不上多精彩,但是黄渤撑起了戏,背景色调和场景也做得好,这已经足够。 《相遇》部分,感觉剧情有些匆忙,人物还没立起来,就结束了,主要靠主角的爱人对他的讲述来立他的人设,但是还是比较单薄。结尾的留白比较好。 《夺冠》部分是徐峥拍的,是最好看的部分,主要采用夸张的手法来进行镜头展现,有一点儿时代风貌,做到了不违和,有笑有泪的,让人体会到了那个纯真年代。 《回归》,这个太过于中规中矩。修表人挺好的,但是没感觉。结尾的那首歌,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才是最最动人的。 《你好北京》是我觉得第二好的故事,葛大爷全身都是戏。当知道那个骗票的小孩是汶川地震的幸存者时,心立刻就被打动了。 《白昼流星》是陈凯歌拍的,镜头和美感都不错,但是故事不行,小人物的故事和航天事业结合得太牵强,还有吐血绝症,说实话真的对这种狗血剧情免疫了。意外的是,陈导的儿子竟然比刘昊然还清俊。陈飞宇和刘昊然是一类帅哥,但是一比较,陈飞宇明显更上镜。这俩可以抢资源了。 《护航》,这个故事我觉得没必要。讲的是个人梦想?友情?正义与牺牲?但明显太现代化太接近现在了,不贴整个影片的色调和情绪。《白昼流星》也有这个问题。 最后,我一直等着王菲唱的《我和我的祖国》,一直到最后,才发现,没有!!!原来王菲的歌真的只是宣传曲[允悲](不好意思,经提醒发现这歌在片头😂) 三部影片中《我和我的祖国》推荐指数四颗星。 四、最后总结来看,《攀登者》四颗星,《我和我的祖国》四颗星,《中国机长》两颗星。不过这个评价只是针对这三个影片来讲的,不与其它影片作比较,献礼七十周年就是个献礼。 当然这只代表个人体验。但是还是想多说一句,网上的影评都太夸张了,把《攀登者》贬低得一无是处,把《中国机长》夸得上天。但实际上,《攀登者》制作比《中国机长》好得多,两个影片都有尴尬,但很明显《中国机长》更让我尴尬。 所以,各位还是去看了再评价吧,不要被带了节奏。
几位老戏骨和新生代演员的默契配合是影片的一大亮点,演员眼神里都是戏,一滴泪水和一个笑容,都是本片的加分项。影片节奏紧凑,刺激惊险,一点都不拖泥带水,感情细腻且生动,直戳泪点。影片的画面制作精良,尤其是雪崩的镜头和搭梯子攀越第二阶梯的部分,精致的特效绝对是本片的又一大亮点。
方五洲、李国梁的两段爱情太尬了,爱情戏完全是为了加入而加入,和整部电影格格不入。方五洲身上顶着巨大的冰块,其它人都不赶紧来帮忙,还傻愣愣地站着。徐缨不可以把注意事项转告给同事,让他们爬上去告诉方五洲吗?非要自己亲自爬上去吗?还有方五洲飞身跳跃冰裂缝、趴在梯子上滑行……很多桥段都太假了,完全没必要把真实的故事拍成了动作大片。画蛇添足,过犹不及。把登山队个个拍得武功盖世,就像特工一样,而没有突出他们也只是普通人的特点,完全偏离了改编真实事件的初衷。把方五洲塑造成飞檐走壁的武林高手,冰块砸不死,冰雪冻不死,就像超级英雄一样;把松林塑造成一个为了登顶不顾一切,甚至不在乎队友生命的人;这样拍不是在歌颂他们,是在黑他们。如果用更纪实的方式来拍,并不会显得他们普通,反而更能体现他们的伟大。
挺好的题材就这么可惜了
因为缺乏基于核心价值感而产生的电影美学和叙事体系的支撑,香港导演团队+急功近利的制片方把一部本应是家国情怀的登山电影拍成了武侠+爱情+动作的混搭。他们就是理解不了也回答不了那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登山。登山电影本就稀缺,这种题材被拍成这样可惜了,因为可能很久之后都不会再有这个题材的电影了。
文戏尴尬,武戏不科学,可惜了!
导演的问题很大,浪费了如此惊心动魄的题材,也浪费了一众演技在线的演员。《攀登者》应该呈现给观众的,是凡人之躯如何征服自然、踏上世界之巅,是我们如何在质疑声中向世界彰显中国力量,而过多重复的、用力过猛的老式桥段破坏了情绪的表达。另外,跳跃性的剪辑生硬莽撞,如雪崩般瞬间击溃了演员之间的情感联系;无休止的配乐震耳欲聋,甚至盖过了珠穆朗玛峰上呼啸的风声。导演试图用各种花哨(事实上笨拙无比)的方式渲染气氛,却很少将镜头平实地对准珠峰上的攀登者——哪怕是最后的登顶过程,更不要说影片所犯的常识性错误以及部分配音对不上口型的问题,这部电影真的完成了吗?
就感觉送分题都不要的,这个时间上映就是和70周年相应和的,结果给我的感觉是导演想拍的太多,结果哪一部分都不够好。感情戏突兀过程结果也都太过于牵强。与国家有关的历史也没有刻画的特别清晰,那段时间登顶珠峰应该不单是那一个原因。没有拿得出手的情节,内容,国家情怀也不够~
中线附近商业片,观感上坐立不安比例较高且集中在后段,后期配音折射出的制作态度太恶劣(谁的意见,是为省预算么)。方五洲-松林间的张力与李国梁的牺牲等两处剧本是受了高人指点吧,国产片还没这么玩儿过,有趣;其他方面就老样子,缺少厚积薄发的沉淀与清明澄澈的审美。国产片这么玩,和陈凯歌自甘堕落有什么区别呢。
说好的献礼片怎么就变成了玛丽苏爱情片,导演快出来挨打。
前半段负分,后半段零分。感情戏按偶像剧写,吴京的动作戏按超英片写,这种混搭的质感让我完全懵圈了,就差没跟《烈火英雄》一样冲着大自然喊话了。两个小时的东拉西扯,艺术感染力完全不如茨威格一篇《伟大的悲剧》。在一部最需要展现人性的电影里,我却连一个真正的人都看不到。文戏崩塌成这样,再怎么努力攀登也是白搭。重剪的传闻可能是真的,饶是徐克也救不回武功尽失的李仁港啊。
9.28点映,不应该叫《攀登者》,就应该叫《珠峰绝恋》,登珠峰的时候用公共通讯频道谈恋爱,真的没有必要,还把中国第一个北峰登顶珠峰的女登山队员拍成恋爱脑。 大规模改台词重新配音,浪费了张译和章子怡的台词功底,表情带的感情和台词语气带的感情配不上,吴京的动作戏过于浮夸,海拔六千米以上再敏捷也不是飞檐走壁那种敏捷,而且浪费太多张译的表演,和吴京的对手戏完全能撑起大半部电影,愣是半路失踪。非要横着比,比《战狼2》都不知道差了多少。
这盘子怎么攒起来的不清楚,这样的演员阵容为什么是这个导演不理解,阿来作为编剧使了几成的劲儿不知道。选题这种事最尴尬的就是一个明明可以出彩的题材被一个过于平庸的作者抢先做出来了,还做得非常温吞。前三分之二基本上就塌了,根本不知道朝哪使劲,好好拍登山就足够的事,为什么非弄几段拧巴的根本无法展开的爱情故事瞎搅和呢?再有,这种量级的演员怎么还都后期重配的音?而且三四成的台词对不上口型啊。有些语调听着和译制片配音似的。张译靠一己之力撑起来一半吧,那么尬的台词都被他说热了。导演完全没有把控能力,我觉得让张译,王景春,吴京,章子怡几个人自己鼓捣着来比目前可能只好不坏。
二十多年过去了,李仁港的抒情基因依然没有变,甚至在配乐上有点变本加厉,电影能看出在剪辑和台词上有大刀阔斧的改编,到如今的成片来说不算差,灾难戏也在水准之上,可惜李导还是没明白,就算抒情不溢出来,我们也会发自内心地为他们自豪的
一星给张译,还有一星给珠峰英雄。
想看在欣欣的份上多给一星,但我实在没法儿昧这个良心。节奏混乱,剧本狗血,配乐突兀,台词尴尬,看得我直恶心。
改名叫珠峰绝恋吧
这种电影以后还是请个好导演吧
【C-】估计没有足够可用的素材,这片的剪辑和节奏很是莫名其妙,硬是试图剪出一种流畅感,结果把故事讲得糊成一团、主次不分,让人分不清这片到底是要登山还是谈情说爱。李仁港的导演能力也是非常真实地展现了出来,里头好多段大场面的调度一团糟,不仅娱乐性没立得起来,还总是暴露出绿幕感。影片想要传达展现出那股顽强不屈的精神力量,但观众看到的不是主角们如何在十分艰苦恶劣的环境中克服一道有一道难关,而是各种鲁莽草率的决定和行动,更像是一支业余攀登队伍。
个人英雄主义和烂俗的爱情线乱炖。气象组负责人还有女医生这两个角色是来干什么的,作用突出不明显,甚至有些拖后腿。音效乱七八糟。爱国必须有,打着爱国的旗号圈钱我们拒绝。
李仁港还是不太行,1960部分和1975的拉练部分即便作为背景也只是走了个过场。1975登峰的N次戏剧冲突铺垫也总不够,又急于展开灾难,灾难带来的连锁反应和动作戏被编排得过于随意,一波三折看的累心。儿女情长的部分也是尬,气象局徐樱纯粹添乱,在峰顶咳出一口老血后,剧情狗血点的高峰时刻也随之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