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

老狗

剧情片内地2010

主演:洛杰旦正措卓玛加

导演:万玛才旦

播放地址

剧照

老狗 剧照 NO.1 老狗 剧照 NO.2 老狗 剧照 NO.3 老狗 剧照 NO.4 老狗 剧照 NO.5 老狗 剧照 NO.6 老狗 剧照 NO.13 老狗 剧照 NO.14 老狗 剧照 NO.15 老狗 剧照 NO.16 老狗 剧照 NO.17 老狗 剧照 NO.18 老狗 剧照 NO.19 老狗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4 05:02

详细剧情

一只年老的藏獒,将老人,儿子与卖狗人扭结在一起。儿子要卖了它,老人坚决要留住这牧人的朋友,卖狗人要将它卖去做宠物。由羊群,白云,牧人组成的藏区风景上,或许是最后纯种的藏獒该何去何从?既是老人的苦恼,也是对藏族文化传承的迫切叩问。

长篇影评

1 ) “老人与狗”

和一些藏族同学坐在一起在报告厅里看这部电影时,我第一反应就是想起了那篇小时候看过无数遍的沈石溪的小说《藏獒渡魂》。

我都不知道为什么过去这么多年了我还是这么清楚的记得那篇文章的名字,这么清楚的记得那篇文章的内容:藏民有将幼年时期的藏獒和小羊羔放在一起圈养的传统,通过温驯的羊羔去感染天性强悍的藏獒,如果几个月后藏獒没有伤害羊羔,则为“渡魂”成功,而作者在领养了一条“渡魂”失败的,牧民口中“无药可救”的剽悍藏獒之后,经过与其相处,对它由希望到失望,在发现它还是没有办法改变残忍凶恶的天性准备将其送回之际,却发现藏獒因为目睹了一个母盘羊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用尽力气与雪豹同归于尽的场面,而终于被感化,保护了母羊留下的小羊羔,得到了“渡魂”。

所以哪怕再凶残的动物,只要遇到合适的机会,也有被感化的可能。

动物都有这样的天性,何况人呢?

藏民的性格就像藏獒一样,骁勇善战,桀骜不驯。

而当商业社会试图在各个方面入侵他们生活的环境,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时,藏民也就如同影片中藏獒,老人就如同影片中的老狗,在时代的巨变中风雨飘摇,难以掌握自己的命运。

不论是被交易,被偷走,还是被放生,最终全都指向一种结局:被运送到内地,成为有钱人的宠物。

所以当老人发问:

狗是牧民的朋友,城里人要藏獒做什么呢?

城里人也不知道。

他们只知道当消费社会建构出一个概念时,对它趋之若鹜和拥有是自己身份、地位、财力的象征。而这个概念对他们来说是否有使用价值,其背后的意义,他们并不关心。

“有钱人们”像买LV包,买YSL星辰,买保时捷跑车一样买来了藏獒,却没有发现他们抢走了畜牧业的依靠,抢走了藏民在放羊的百无聊赖的时间里唯一可以陪伴的朋友。

而老人已经失去了自己的烟斗,失去了自己的马,失去了自己草原中的小房子了,他最终还要失去自己的朋友。

当“老狗”面临无力挽回的改变时,他选择了刚烈的死去。

影片的最后是老人越走越远的背影,而真正发人深省的是,他会走向哪里?

是走向妥协,还是走向自我的终结和灭亡?

如果说沈石溪的小说通过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的对动物的描写让藏獒及其生活的雪域高原在我的心理成了极其有趣又有些神圣的形象的话,那么这部简单又“硬核”的电影则将真实的藏獒及其生活的雪域高原展现在了我的眼前。而影片不断提到的儿子不育的问题,是否也是在暗示着“后继无人”,传承就此断裂?

想起了当我坐车行驶在祁连山下的公路上时,是那么的羡慕在山脚下放羊的牧民,因为他们每天都能在像风景画一般美丽的雪山和草原下行走,在画中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无忧无虑的牧羊生活。

但在他们眼里,我们这些穿着时尚从轿车上跳下来对着牦牛一阵猛拍,羡慕他们的生活的人,是不是也和那个羡慕他们的纯种藏獒的白衣老板一样呢?

而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

可能让导演从来没想到的是,在这部电影拍摄完成8年之后的今天,当人们打开新闻时,看到的是电影里曾经价值连城的藏獒,因为“藏獒神话”炒作的冷却和破灭,数以千计的被抛弃和流放,成为了高原最大的生态威胁。

2 ) 迷墙

“The Wall”(中文翻译为“迷墙”)是Pink Floyd最成功的专辑之一,大概讲诉一个歌星经历过人生的各个阶段从而产生了一种无法排斥的精神失落,以至于塔后来建立起完全自我封闭的墙,最终走出墙外迎接美好新世界的故事。专辑中的歌星是十分孤独的,就如同影片中的藏族地区一样,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其发展更加的“孤独”,但两者都得走出墙外,去迎接未知的美好新世界。专辑中把“墙”比作人性的枷锁,难道影片中的“墙”就是藏族文化的枷锁吗?
“你一点都不像你的父亲,甚至连长相都不像”这是老人对狗贩子说的话,热爱狗的父亲与作为狗贩子的儿子,这是极其讽刺的。因为内地市场的需要,人们开始卖狗、贩狗,甚至是偷狗,可见市场的进入已经冲击了当地淳朴的民风。年轻人对外来文化接受往往比老人更快,以至于他们放弃了传统的经营方式,转而贩卖牧人视之为宝的狗。两种文化的摩擦是不可能避免的,拍摄者将这种矛盾集中在贡布的身上,作为年轻人的贡布曾经也想顺应这种卖狗的趋势,但是卖狗的价格也暴露他“新手”的身份,这也能体现出他想迎合改变的意识。影片中有两次贡布看羊和一次看运输车中狗的画面,这几个镜头表现了贡布内心中的挣扎,因为他深知传统牧人是离不开狗的。贡布在艰难的抉择之中,最终选择了传统,这也许是拍摄者的心声,作为年轻一代也应该具有传统的尊严。
狗贩子询问了老人很多次是否要卖狗,而且每一次的价格都大幅度增长,老人因为难以割舍与狗的感情每次都断然拒绝。神山放狗是影片中极其出彩的一部分,镜头中的老人捻动佛珠念念有词,无比虔诚的放狗,这也可见狗在其心中的重要位置。不过狗贩子抓到了被放生的狗,这强烈的落差感使我体会到文明冲突的强烈。儿子因要狗打人被拘留,以至于最后老人无奈的杀掉了狗,这一部分更像是一种仪式,老人用这种方式来捍卫文化的尊严。影片中因为生育问题,老人采取的是做法事的传统办法,询问多杰以后,才叫儿子去医院检查。这其实也算是现代化的好处吧,至少在医疗条件上比以往要好的多。可见“墙”快倒之际,现代社会的好与坏都会涌入传统社会,重要是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才不会使“墙”内世界崩溃。

3 ) 一只演技爆赞,行云流水的羊

记录一下自己问的二逼问题。

LZ:“里面那只脱队的羊演得很好,一个长镜头下来一气呵成,是故意把它抓在栅栏外拍的吗?
德格才让:“很多人看到这个都笑得不行,但其实这场其实是很残酷很心酸的,它明明知道上面有刺,还是不停地撞过去,栏杆上的刺其实也可以看成藏族和异族文化之间的隔阂……”

LZ:“藏族把狗当成朋友,当成家人,所以最后杀了狗,是不是像在杀人?”
德格才让:“了解藏族文化的可能都知道,比如《西藏生死书》这些都有表现,他们把生死看得比较轻……”

所以那只演技好的羊不好笑。
所以最后那场戏的分量很重,就像杀了人,而不是杀“可爱的动物”,两种杀不是一个级别的沉重。要不然怎值得让老汉背对我们在草原上蹒跚了整整五分钟,来谢幕。

这是回答那些看到羊演得好笑得要命的,以及那些不理解为什么最后要杀了“狗狗”而不是“养”起来的,人们。

4 ) 日记2020.12.9

午夜真话时间:今天(9号)是燃灯节,藏族朋友纪念宗喀巴大师的日子。今晚的西藏和四个涉藏工作省大大小小寺庙里,会有很多人点上酥油灯吧,当然是在工作组的注视之下。

下午,我在电影节的休息区看到万玛才旦导演,他和他的朋友就坐在我拄着拐杖的可爱的奶奶旁边。我想送去燃灯节的祝福,可惜我和所有高原下的人儿一样,除了扎西德勒,一句藏语也不会说。

我想起学校里的藏学楼,高大板正,典型的格鲁派家庭建筑风格被野蛮的放大100倍的样子。

中午我会去那睡一会,因为那里安静又空旷,没有什么人去。

最近那个叫丁真的藏族小伙很火,我的很多朋友都喜欢他。我也喜欢,因为他帅。就像那句 扎西德勒 一样,我除了帅对他一无所知。

顺着丁真,我又想起老早看过的一篇文章,《作为隐喻的藏獒》。“有一天,藏獒突然发了脾气,咬了这个原本不是主人的主人,当即就会被气愤地打死,中国的报纸上常有这类报道。而这正是藏人和中国人的关系。”

万玛才旦导演有一部电影《老狗》,就讲的这事。不过现在藏獒不值钱了,很多人把它当作肉料投进煮沸的火锅。我不知道丁真有一天,会不会被这样对待。

所以,我走过去搀起我奶时,什么也没有说。没有问候,目光都被我收敛起来。转身离开时,我身上的某个部位,隐隐作痛。

5 ) 手法

1.镜头的拉离,用全景,不仅是为了将人物纳入身边的环境,也是为了营造一个疏离的视角。不介入,只静静地观察。

2.画面极其地平泛,质感相当普通录像。但它却不是video,而是真正的image。从video上升为image,它所做的便是通过对画面细致的设计、精巧的构图和巧妙的剪辑。

3.试看几场非常有力的戏:

(1)父亲与侄子(那位警察)坐在餐厅聊天,背对摄影机,朝向屋外,可以看到狗和马。逆光,处理得很好。
同样,当儿子带着媳妇回来的时候,父亲也是背对着摄影机坐在门口,媳妇进屋里来,儿子在父亲旁坐下,接着便从画外响起了盆碗的磕碰声。同样的逆光处理。

(2)玻璃的运用。当儿子去姐姐那儿接媳妇的时候,门扇的玻璃面作了双重运用:既可以映出外面,也可以窥见里面。一开始,姐姐在里面,我们通过玻璃面的外反效果看到了儿子与媳妇的对话。然后,姐姐打开门出来,媳妇走到一扇玻璃前,映出了儿子与姐姐的对话。极巧妙的设计。
同样,在家里也有一处玻璃的设计。便是通过玻璃注视他们在客厅看电视的场景,一开始不知道有块玻璃,然后媳妇起身,打开了门,才发现原来是在另一空间跳进客厅观察到的。

(3)结尾,老人缢死老狗之后,一个从背后拍摄的独行长镜头,其力量可以与《四百击》最后的奔跑相比。

4.至于通过父与子,摩托车与马,男人与阳痿,藏獒与金钱等等展现的背后意味,只要看了都可以很好理解。

6 ) 这部电影讲的不是老狗,也不是老人。

看完这部电影,的确有被感动到,感动的不光是老人对老狗的感情,更多的是影片用大量的定镜头呈现出了一个客观的、真实的藏区人民的生活。

在影片开头,儿子骑摩托车带着老狗去乡上的时候,走了一段很崎岖的山路,为了展现颠簸的路况,没有用定镜,老人骑马去乡上找狗,没有用定镜,老人在结尾牵着狗准备亲手杀掉它,没有用定镜,印象中,除了这三四个镜头意外的所有镜头都是固定镜头,而且对长镜头的运用也非常普遍,这让我想起了长镜头和蒙太奇的区别:时空力学的问题。在蒙太奇学派的魔力之下,不同的镜头可以组接起来产生新的含义,在现实中两三秒就可以完成的动作,可以通过拍摄不同的角度延长到几十秒到一两分钟,这会产生时间积累起来的力量感,现实中需要五六分钟完成的动作在蒙太奇方法的处理下,可以变成几十秒,这同样可以加强节奏感和力量感,但它有悖于现实时空。但是长镜头则不同,它忠实于真实的时空经验,现实中需要多久时间完成,在长镜头里的时间也是一样的。在《战舰波将金号》这样的影片里,蒙太奇式的语言会强烈地把某种观念强加给观众,观众变成了被动的接受者,被灌输着某种力量或观念。但是长镜头要保证时空的完整性,要呈现出客观的现实世界,这对观众来说会相对民主、客观,长镜头视观众为有判断力、有能动性、可平等交流的对象。这也是我为什么喜欢长镜头的原因,因为足够客观,因为觉得自己作为一个观众是被尊重的。而这部电影恰恰符合了这一点,在导演的另一部作品《塔洛》里,也是如此。

在电影里,老人代表的是不愿接受外来文明的藏区人民,他儿子骑的是摩托,而他的交通工具永远都是一匹马,抽烟也只抽自己的老式卷烟。老人把老狗视若珍宝,这藏獒是牧羊人的陪伴,当然不愿意卖掉它,但是在偷狗贼和狗贩子的双重压力下,老人不得已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亲手杀死自己的狗,这让我想起了《权力的游戏》里 Ned Stark 和自己的孩子们带着几只冰原狼南下君临,其中一只冰原狼被国王处死,Ned 迫不得已亲手杀死了自己家族的冰原狼,他说,"如果这件事情一定要做的话,那就由我们自己来做。"

影片中那个年代的电视机、电视机所处的位置、电视里播放的电视剧和电视购物节目,都太真实了。一家三口在家里看电视的时候,父亲和儿子坐在沙发上,儿媳总是坐在角落的凳子上,而且被安排在镜头的边缘,这也很真实,包括夫妻俩在医院门口的言谈举止,能看出男性对女性的尊重并没有那么多,你可以说这样的行为不好,但这是发生在这个世界上的某个地方的真实的生活。这种真实也包括录音的处理,摩托车的声音、街道上汽车修理厂的声音、牧区的苍蝇和虫鸣的声音,都处理得恰到好处。

导演对多杰这个名字情有独钟,在《塔洛》里,派出所所长的名字也叫多杰。"多杰"在藏语里是"金刚"的意思。

纵观万玛才旦的多部影片,大多反应的都是外来文明对藏区文明带来的冲击,以及在这两种文明的相互碰撞下,给在这里生活的藏民们带来的影响。《老狗》也不例外,老人对新的文明的态度,拒绝占了 80%,接受占了20%,这 20% 就是在他抱不上孙子的时候,想要求助现代医学,而不是去请上师算一算。在一种新的、不可阻挡的文明的冲击下,旧的文明被击得粉碎,浪潮里的人被裹挟着向前走,谁都逃不过,即使你生活在渺无人烟的牧区,这对老人来讲或许是一个悲哀,因为他无法一以贯之地拒绝新文明和拥护藏区文明。

这部电影是具有文献性的,因为它呈现出了部分真实的生活,多年之后回头再看,"当时有一部分人类就是像电影里那样生活过的。"这是电影的使命之一。

7 ) 深夜睡不着,想起老狗

抵挡虚无,我会想起史铁生
抵挡消融,我想起老狗

这是被消融的世界。
信仰被消融,被金钱,日益变化的生活方式,新的潮流还有旧的思想。

“这是个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放之四海而皆准,通用得无聊。无聊在于每一个时代都是混沌的,都是割舍一些旧的,加上一些新的,我们都生活在混沌的时代,而非好坏的时代。所谓的好坏只是我们的妄想。就像中世纪的教会,其实中世纪一直被当作愚昧的禁锢的代名词,但是实质上“中世纪的人认为地球是平的而不是圆的”这一说法是19世纪的一个科幻小说家捏造的,可笑的是,被20甚至21世纪的人深信。中世纪的时候,教会发明了精确的钟,可以预测月食日食,性生活教维多利亚时代还要开放先进。当然也因为教会的贪婪奢败,时代逐步没落了。中世纪的教会孵化了现代知识,同时也摧毁着现代理念。我们也是一样。
可见,每一个时代是混沌的,含混的,好坏,新旧杂之的。

装范儿的文艺青年的标准里面一定有一条“去西藏朝圣”。
然而,懂得朝圣者甚少。圣,不是神。神,单面菩萨,纯善。而圣是双面湿婆,善之,恶之,生之,死之。
西藏和他们的信仰正是这样,有善一面,对老狗那种淳朴的牧人的爱,对人们心存敬畏的一度相信,老人曾以为放在神山就没有人胆敢冒犯,但,那是牧人的规则,不是商人的。这是一种固守的坚定的姿态。
同时,也有恶的一面,儿子有着传统的男女不平等观念。而因为这种观念他不愿意承认和相信生育的问题在自己身上。他一直说的是“不是她的问题”,但是没有直接肯定地说是“我的问题”,这展示着他内心的矛盾,一边那个完全信仰的时代已经过去,但接纳科技的时代还没到来。他站在尴尬的中间。就像生活在马路中间的羊群。

老狗保不住了,即使不被卖掉,不被偷掉,不被吃掉,他终是保不住的,因为牧人和他们的生活已经保不住了。儿子没能传宗接代,对于老人家而言,留恋和期盼的意义也消散在神山的风中。

没能保住老狗是因为外界的金钱的冲击,没能保住家族血脉是源于自身的局限。


导演表现了老人的坚守的伟岸,也展示了儿子愚昧的一面。他们都是信仰的组成部分,不要以为只有好的才是信仰或者只有坏的才是信仰。

总觉得,老人和儿子的形象重叠起来才是我理解的西藏。

在现在的西藏是外部的消融大于内部的消融。正如影片的笔墨侧重。


因为买狗的中间人令我想起南方的包工头,以前的(九几年)的时候,包工头是暴发户的代名词,蕴含着某种破坏的代名词。他们开山劈路,填湖造地,挖土建楼,他们曾被歌颂也曾被鄙夷。
但是包工头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现在大家认为大款的是开发商。
我的一位叔叔,他曾经是包工头,指点江山,意气风发,十几二十年前,现在,他穿着普通的白T恤,衰老了,他说,当年不够黑心,送点钱给某某政要,否则现在我就像A那样开楼盘了,A现在混得好,还不是因为和某长关系网打得好,想当年找工程是靠实力的,靠声誉的,现在,他妈的天下!
原来只是不够黑心。这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荣耀。
那个卖狗的中间人,即可怜又可恨。
然而终会有比他更可恨的。

世界不美好,导演版很真实。据说改掉的结局是老人牵着老狗上神山。
这不是最好的时代,也不是最坏的时代,而是继续延续的时代,一边消融,一边生长。

短评

节奏慢到要睡着。藏区文明即将消亡的尴尬,人活成珍稀保护动物状。你有本事杀狗,你有本事自杀啊!嗯?最讨厌这种所谓气节了,这难道不正是亚洲文明的前进阻力?人类中心主义必须灭亡必须灭亡!

3分钟前
  • 九命猫@victor-eyes
  • 还行

万玛才旦的这部电影十分震撼。藏民族对当代命运的那种悲壮情感,让人无法不为之颤栗!

4分钟前
  • capwl4
  • 力荐

这才是纯粹的藏族电影

7分钟前
  • 合纥
  • 推荐

创造力。这部电影带来的启示便是:用一台卡片机你就可以拍电影了。让video上升为image的方式:细致的构图和精巧的设计。两场背向镜头的对话、两片玻璃分隔的戏以及最后老人的独行都极其有力。如此简单,力量又如此足,内地的独立导演没有这水准。

8分钟前
  • 把噗
  • 推荐

养狗保娃,偷狗死妈,藏犬的力量就是藏地的力量,但是本片讲究的是遏制力量,话都说得囫囵,狗也始终静默,最后狗喘气,老人喘气,退化的概念就这么轻松讲清楚了,剪辑调度再次完美利用了环境,电视机和各式门窗的景框玩得忘乎所以,却也不失风采。

9分钟前
  • 黑狗成
  • 推荐

新与旧的格格不入,就像摩托与马,彼此瞧不顺眼。可大势唯“新”,老亦无奈,老人尚有些坚持,老狗只有忍耐。

12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老牧人一直在问,城里人养狗做什么?

17分钟前
  • Zzzzzz....n
  • 推荐

镜头舍弃了景深虚化,舍弃了人工打光,不再讨好观众,对,没错,这就是告诉那些对藏区猎奇的人,藏区不是美在迎合现代人的臆想,而是美在保留了古代人的善良。这种善良是放弃两万元,也要牧羊人的狗,在牧羊人身边。即便他死在自己手里。最后一幕本来是当着镜头弄死的,后来为了过审改成了墙后。

21分钟前
  • 小石匠
  • 力荐

我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去体会和理解老人杀死老狗的动机。

26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此时的万玛更偏文人化,注重故事本身的内核,而外在的表现形式,其实还略显单一。主线上,以一条老狗的命运,来探讨藏族游牧文化以及传统品德的存续,副线上,以儿子无法在生理上传宗接代,探讨家族的传承续亡。出发点很好,可惜这两条并行的明暗线,并没有做出很清晰的互文点,导致整片无法将两条线想要表达的存续危机形成合力。再加上开篇以男主的视角来叙事,中途又在剧作上更换了爷爷做为主人公,更加剧了这种割裂感。如果以老狗做为剧作界碑来看此片,全篇通过“男子卖狗,爷爷赎狗,男子抢狗,爷爷杀狗”这四个主事件构成。要卖狗的男人经历抢狗事件以后,其实从心理上已经完成了对父亲“游牧文化”传承的转变。因此,父亲才认可了儿子,主动去公安局看望“败家子”儿子,买烟买酒。而最终杀狗,则是老人维护传统藏族美德所能做的最好的选择。

27分钟前
  • 平坦
  • 还行

德格才让老师说这已经不是万玛才旦的的担忧 而是绝望 好多现状是已经发生而不能阻止的 我不觉得我们可以剥夺其他生物的生存权利和生活方式 最后的结局让人难过 即便是电影

28分钟前
  • lili
  • 力荐

故事并不精彩 然而不精彩并不代表它不好 相反 不精彩使这部描写藏民背景的作品更符合藏族人们的性格与气质 对生活低调及对信仰的坚持 镜头几乎无技巧式的朴质 呈现简单低调的生活 在区外的物质世界 奢华金钱侵蚀着他们的时候 这个拥有信仰的民族却以低调方式抗衡到底 坚持着对生活 生命 信仰的那份忠贞

32分钟前
  • 李小庫
  • 推荐

门框透视真相,死亡切断归属。千方百计的挽救,最后却死于守护它的老者之手。

34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还行

3.5;门窗框的“自动”构图,结尾阿巴斯式的大远景,镜头有独到之处;电视上疯狂的推销,千年一日的寂静终被打破,一切都在土崩瓦解。

39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纪录片式的剧情片,对一个时代的侧写。

43分钟前
  • 二月鸟语
  • 推荐

收音组的老师们完全放飞了

46分钟前
  • cnniuge
  • 推荐

非常原生态的一部作品,没有配乐,连观众都像活在片中的现实里。老人没有孙子,纯种藏獒日渐稀缺。一人一狗,一同没有”后路“地老去,荒凉得不动声色。天地悠悠,假如结尾能按照导演的初衷拍出,定然有力得多。三星半。

49分钟前
  • Mr. Infamous
  • 还行

老狗是宝藏,卖狗的偷狗的都盯上,老狗也是老人,无力对抗这个风云变幻的世界,当信仰被物欲入侵,或许只有了却生命才是唯一自保的机会。《老狗》是万玛才旦的一个转折点,不同于之前作品里的忠实记录,自此开始,万玛才旦的态度变得鲜明与犀利。

51分钟前
  • 天马星
  • 推荐

可能是万玛才旦最小成本的一部,也是与中国独立电影脉络交叉的一部。固定长镜头,大全景以及远景,空间内的线条(门框,窗框,墙壁……逆光的门窗,倒影,frame in frame),电视(及广播)作为媒介及内容,“重复”这一手法的运用。由此那几个运动镜头才格外有力量。“不孕不育”的问题([气球]中生殖力太强又是另一个问题),“老狗”也是稀少的纯种藏獒,不同话语与价值的碰撞。结尾几个长镜头击穿银幕的力量直追达内兄弟。

53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值得關注

57分钟前
  • 冰山李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