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最开始是在六公主上看的,有一段蒙太奇镜头,是毛教员挥毫泼墨,写出了人间正道是沧桑,然后穿插解放军攻克南京国民政府大楼的场景。很有意思。
该片前半部分节奏较快,到后半部分开始细腻起来。等上海解放,全片要结束时,有一段毛教员含泪对太阳说的独白:
陕北有个歌子叫《东方红》,把我比做太阳。你要下山了,这个歌子就不好唱喽。几十年来,我们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流血牺牲,就是要在人民心中打出一个永远不落的红太阳,那就是新中国啊!
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
优点是,渡江战役的场面宏大,令人叹为观止。相对于比同类影片,本片中有更多的战场的惨烈景象,让观众对战争的实际体验更深。
缺点是,没有讲清楚解放军在各个具体战场上如何取得胜利。例如,究竟是如何攻占月浦地区的碉堡群?究竟是如何突破苏州河上的几座桥?看完让人不明觉厉。
推荐观看。
江阴要塞的策反工作1947年就开始进行了 向敢打英国军舰的军队投降不丢人。(1943协议签订过英国军舰不得进中国内海,而当时来了挡住我军渡江作战,蒋以为撑多几个月国际舆论以及军事援助都能站在自己这边) 别想的太简单啦,让你调转枪头打自己弟兄你打不打。(基于策反失败的前提) 故宫的文物都被运到台去了,龙椅也是。 那总好过运去外国嘛。 也对,到时对外宣称,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啦。 汤恩伯出卖恩师陈仪(信被拆,避免蒋怀疑,先一步说恩师的投诚,抗日有功,最终却一无所有的骂名,原名克勤,改为恩伯,何等讽刺) 对进上海的纪律再定重申,打上海要引敌人在外围歼灭尽可能不破坏城市与人民 过江过江,不开一枪。追击追击,不堪一击。(很多人都以为背起背包就可以进上海啦,把敌人引出来打我军伤亡很大) 为什么不开炮?因为上海城市中有数千万群众,怎么下开炮命令。(这里解释得不好啊,那别的大城市进驻的时候都是投诚吗?)
加上当年参加过的前辈口述,以及当时部分纪录片的真实片段,但解放上海作为重头戏打的艰难苦苦支撑的原因不是很吃透(作为当时中国第一大城市,400万常住人口),但那几段拼刺刀般的惨烈近战,讲述的不仅是解放战争时期,还有抗日、内战、再往前推的各种运动和各路军阀,艰辛程度终于等到了新的太阳升起,而敌军龟于台而建设乘着美的风,不管建设如何(最终都会实现我国统一),格局大点都是为我国的未来建设以及国际影响添砖
1999年拍的这部电影,我竟然到了2021年才看到。可能那个时候还在上学,根本没有能够看电影的机会。第一时间没有能看到这部电影还是有很多的遗憾。
渡江战役,战争非常惨烈的场面,导演拍摄的角度等等,剧是非常好的剧,场面宏大,还有很多的历史镜头,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字幕,听不懂方言的日了狗了!
剧情中间穿插亲历者讲述非常不妥,不如让这群亲历者专门拍个纪录片讲解,那个炸断腿的士兵镜头挺血腥。
没有大决战好
热泪盈眶啊,让我觉得我这点牙疼压根不算个事儿!汤恩伯这蠢怂除了对老蒋卖点赤胆忠心外,让人觉得啥本事都没有,装模作样出卖恩师陈仪着实令人反感。片末亲历战争的老人说,当他清晨推开窗看见解放军占领上海竟然整齐睡在马路上没有半点扰民时,他心里的第一个想法是“蒋介石再也回不来了。“
大进军里面应该是第三部(虽然最后一个拍,但是应该放到第三部来看)前半部分渡长江加策反,实拍场面很大气。中间部分整顿纪律拍得很有意思。后半部分进攻上海渡苏州河,因为限制,走的很憋屈,整体的谋略也没能凸现。因此在四部里面。这部片子相对其他三部谋略更弱。对比演员的话,蒋介石还是其他三部的演的好,粟裕几乎没能提现啥用兵如神,实在拍的有些可惜。采用老兵讲述+老影像的方式在那时应该算很新颖,但是并不很加分。这个看到的画质是这几部中最好的,许多细节也是十分的细,比如装子弹是五颗一起放。夕阳下肉搏的壮硕汉子被子弹击中后倒下。不知道自己失去听觉的士兵试图联系军部。再加一点,里面有之前缺席的刘少奇和陈毅。
历史 大陆 解放战争
2011.12.28 吴中路117号 CCTV6电影频道
古月的毛主席还是最爱。
叙事手法、镜头、台词,还有一些很细节的细节(比如渡江时战士背的稻草或木棍制的救生圈,肉搏战中冲锋枪弹出的弹壳),已经是非常用心了!特别震撼的一是开头渡江战役那段,二是攻入南京总统府那段,三是解放军进上海的清晨那段。完全不输同时代的好莱坞啊!
和三大比平庸了
“有一天早上,我推开窗子一看,我第一个感触,蒋介石是回不来了!”
cctv6 经典主旋律战争片
1.要感谢民间字幕组,天哪怎么会有这么天使的宝藏B站up主。这是最需要字幕的一部,因为这部的特色就是纪录和演绎相结合,要是一点字幕没有不可能会get得到的,比如里面就出现了马毛姐啊。2.这一直以来都是我心目中三大系列里的绝对的第一神作,因为它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超脱了一般正剧样板戏的模式,又保留了社会主义式大制作的水准。比如渡江一段就用不同的配乐分段推进表现出这一事件的壮阔,完全没有落入一昧地长镜头怼着千军万马航拍的俗套。3.这个国家,这个新中国,怎样才对得起那死在四川路桥上的战士,那夜宿街头的子弟兵,那掌舵的老太太,和这几十万骨肉相残的同胞啊。中华民族因为内斗流的血确实太多了,这部电影以及上海战役中解放军的表现都提出了一个这些血没有白流的美好的愿景,愿血不再流,不白流。
前面一半一般,从月浦开始拍上海战役的后半部分很精彩,夹叙夹议,穿插着采访,最后落在现实画面(1999年的上海),有一点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味道。
前三分之一是百万雄师过大江,后三分之二是解放上海。渡江战役相对打得轻松些,守江的国军内部早在47年开始已经被陆续策反。而打上海则艰难许多,未尽量减少炸毁房屋和平民,不开大炮,只能硬打,牺牲许多。形式上独出心裁,剧情片和纪录片结合,有当年《百万雄师下江南》纪录片摄影师的回忆,还有参加战斗士兵们的今日参访,穿插其中,增强真实感。前半段里的渡江战役大场面拍得真壮观,是可以和大决战系列里的航拍大场面媲美。这一部是大进军系列四部曲里唯一用方言口音配音的。
大决战是小时候在社区露天电影院看的。大进军拍出来,我已经上大学,对这类东西全无兴趣。现在看到开头那些纪实访谈,讲从当时拍现场纪录镜头,但后来历代战争故事片,我不禁想,八一厂的电影历程,还是很值得研究一下的。
不如大决战系列的,不过插入老兵回忆算是特色吧。
今日的某些上海人对不起全国各地参加解放上海的先辈们,他们为了保全上海,进攻市区不使用炮火,光用枪冲,重大牺牲却换不来后世自我优越上海土著的感激。
不输《大决战》的巅峰之作,穿插了许多人物访谈记录影像和几处伪记录影像,战场战斗场面也绝对是九部中最真实的,新高度,而且极大程度用写实手法刻画了战场的惨烈。解放战争题材观影完美收束
到99年拍,画面的塑料感是怎么都阻挡不住的了,好在又恢复了领导人物的方言,救回来一些。韦廉导演出手,气魄总还是有的,基本是个新版的战上海吧。
渡江战役时,国民队的守江部队中大部分将领都已被共产党策反了,国民党还玩个屁。上海打的太不容易了,为了不打坏上海城,不伤害平民,共产党部队伤亡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