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1963

记录片法国1963

主演:内详

导演:Jean-Daniel Pollet  Volker Schlöndorff  

播放地址

 剧照

更新时间:2023-12-13 15:04

详细剧情

  导演是新浪潮导演中不太为人熟知的让·丹尼尔·波莱(Jean-Daniel Pollet)。上世纪50年代末期,波莱被认为是法国新浪潮诸子中最有才能的一个,波莱虽然比察布罗尔、戈达、特吕福、里维尔还年轻,但是在他们的光芒笼罩之下,波莱就没那么惹人注目,但他被誉为最善于捕捉普通人情感的导演。生于里尔,波莱大学时代学的是哲学,在看了约翰·福特(John Ford)的《蓬门今始为君开》(The Quiet Man)之后,深受震动,并迅速决定改学电影。1957年,时年27岁正在服兵役的波莱在法国军方电影部学习电影技术。稍后,他成为大导演杜其维(Julien Duvivier)的助手,拍摄费尔南德尔(Fernandel)主演的系列片《穿雨衣的男人》(The Man In The Raincoat)。这个工作对波莱来说,“学到了应该做的事情”。他和他同时代的年轻电影人一样,正在努力打破法国电影传统。有一次他在巴黎郊区的一个舞厅拍摄的时候,波莱认识了克劳德·迈奇(Claude Melki),一个有点矮小、带点自卑、年轻的裁缝学徒。可是在迈奇身上,波莱发现了他个性的另一面。他决定拍摄他的首部电影,一部名为《只要酒醉不醒》(Pourvu Qu'on Ait L'ivresse,1958)的短片,迈奇首次在电影里出演,扮演一个试图在舞厅把妹的委琐男,电影混杂纪录片、剧情片多种元素。这是波莱和迈奇合作的6部短片之一,这是他们多年合作的开始,迈奇获得法国基顿之称。对于他们的合作,波莱说:“他为我做任何事情,他的谈吐,他的舞技,他很有天分。然而离开了我,他就完全没有发挥的余地,我于他就像他的父亲一样。”  1963年,在着手筹拍长片之前,波莱拍摄了《地中海》(Méditerranée),一部45分钟16mm的影片,改编自作家菲利普·索勒斯(Philippe Sollers)一篇文章,波莱想拍摄一部“叙事电影,但是可以游弋于电影和小说之间,并将文字和影象联系起来”。这部电影环绕地中海拍摄了4个月,展示了沿途的风土人情,花了3年时间剪辑,确立了波莱“电影诗人”的称誉,被评论家认为是“最具形的抽象影像家”。

 长篇影评

 1 ) 环地中海的内心之旅。

苏珊教授课堂随记

飞利浦索来,诗集 论文电影~《散文电影》 地中海,很多重复,现代性著名,1962,旅游游记,地中海,汽车拍摄,35000千米旅程。 外衣是旅行,但片中没有任何跟旅行有关的痕迹以及任何与地理有关的东西,指南针地图等。 图像与声音层面,反纪录片,反人类反游记类型的电影,以诗性来剪辑, 德国二战的铁丝网,斗牛形象,反复出现的病床上的睡女。一开始参加影展肥肠惨败。 1968,五月风暴前,中,后的联系 1968发生有史以来最大的工人风暴, 导演将这些事件归为两类,戏剧性特征,电影性特征,他称,在电影中,这些事件并没有得到体现,是因为法国电影在控制集体身份这方面是无能为力的, 散文电影使人想要论述分析的,商业电影与之对立。 商业电影更适合创建集体身份的环境 是一种提供了思想影像的电影,既有影像又有思想,是一系列的组成,无限循环往复,与地中海圆圈式的结构,所以电影结构也是循环往复式的 背景呻吟也是循环往复式的。喷泉的声音, 文字也是环形序列式的结构。波莱的剪辑,埃及,炼铁厂,大海,宫殿,斗兽场,手术台上的女孩。这种序列片段大小不一,就像不停拥上岸的海浪,都描绘了一片内海的形象,尽管一切声音,文字,画面都是具体形象,描绘了抽象的地中海形象。 1*古老的博物馆与现代式影像的混合,历史古迹与冶炼厂,在电影中非常矛盾地描绘矛盾性的影像,上个世纪60年代法国电影特点 2.内容层面,希腊影像中非常重要的作用,希腊是共和来源之地,整个地中海沿岸的支柱与核心 3.与世界团结一致的愿望,地中海周围国家的战乱之下, 4电影的蒙太奇手段,哲学蒙太奇,思考蒙太奇,非连续的,每一个间隔和链接都是重要的,视觉链接上也是有重要意味,切割镜头,为了拍摄一个解释性的镜头,这部电影中使用切割镜头,为了创造悬念,期待 关于时间的流动,美丽,强烈,

 2 ) Mediterranean

蓝色熠熠的海面,水中的金字塔,沙漠中的金字塔,地中海风情的伸出手的法老动物,一遍遍在斗牛场死去的牛,柑橘园,亲吻花的女子,沉默罗马式女子塑像头颅(废墟),阶梯,柱式,病床上宛如雕像的少女,熔炉,下落的烧得滚烫的铁环,梳头扣扣子的女子。

"What do we know of this superb minute when some men [...] felt united with the world, united with the light not sent by the gods but reflected by them, united with the sun, united with the sea...? Jean-Daniel Pollet's film gives us [...] the most important, but also the most fragile keys to this decisive and natural moment. ” a vibrant tribute by Godard.

a subjective journey through the civilization, the places and the lights of the Mediterranean basin

 3 ) 无题

由于没有字幕,只能凭借音画来感知。本片最大一个特点是重复的影像以及不连贯的配乐。这是一部感性的影片,对地中海地域人文风景了解的人也许更能产生共鸣。各个影像之间并无联系:法老、果树、斗牛、神庙……一个躺在手术台上闭着眼的女孩贯穿始终。我想,也许她是一条纽带。加上画外音,叙述着一场悠远复古的梦境。这,仅仅是我的感受。

 4 ) Parametric Narration笔记

尽管形式几乎是影片的主题,但仍然具有结构主义之外的随意性。影片中形式的突出特征是“重复”正如旁白说道image被推离我们又像潮汐一样回来(《世界图像及战争铭文》开头的出处可能就在于此),但这不一定就是形式的主题性。重复出现的影像不断回到我们,但有些时候又有所不同:运动方向、景别、持续时长、音乐、动态和静止、影像和照片等,因而显示出纵聚合轴的选项,一个影像的在场意味着其替代方案的缺席,而这些替代方案在影片中以重复回到的方式出现,这是潜在与显示的辩证法。另一重辩证法更为局部,但是也有些许端倪,影像的横向组合轴中出现了聚合轴特征,即排列的影像暗自属于另一纵聚合序列,例如纪念碑、希腊神庙的石柱、金字塔、炼钢这一组,再比如手术台、沉睡女孩、法老这一组,有时它们分享同样的运动特征,有时它们共有文本的象征意涵。总得来说这部影片还是颇为结构主义,因为实际上影像之间并没有明显碰撞产生多样性。

 短评

对于地处地中海及其附近的风土人情的展示与沉思。美而诗意的高水平摄影美术;诗意的旁白&大量增强诗意感的声(旁白)画对位;重复出现/相似的画面和台词(但这些台词与画面却不一定是和之前一样的声画组合方式) 营造迷宫般的神秘感。

5分钟前
  • 持人的摄影机
  • 推荐

沉睡的少女,犹如里维特《北方的桥》中石狮。正因紧闭双眼与静止不动才能在看到非人的纯粹的世界,蒙太奇之眼与气态感知,维尔托夫与柏格森的唯物论。

9分钟前
  • Berger
  • 力荐

新浪潮时期的散文电影,对个人体验与哲思进行表达的游记电影。在地中海文明的环形圈中,以反复出现的金字塔、木乃伊、斗牛场、橘园、少女的面庞和身体来呈现巨物的沉默、死亡的神秘,文明的流动与哲学的絮语。戈达尔中期电影的启蒙者,副导演竟是施隆多夫。

11分钟前
  • 鹌鹑之丘白桃挞
  • 推荐

实在过于飘逸…能捕捉到的有:1、循环往复:全片就几个场景——铁丝网、古建筑废墟、斗牛、手术台上的女子、炼钢炉、木乃伊的脸孔…不断交叉播放,每次略有不同或完全相同,不同场景之间构成一些互文但又无逻辑线;旁白中也有句子不断重复。近似《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的室外版、海滨版)。2、抽离、催眠:镜头始终在缓慢地平行地移动,配合宏大音乐与抽象旁白,旁白包含“越来越远的时代”“浮动的记忆”“隐匿的痛苦”“我们在越来越被替换”…空灵而晦涩,没有任何政治/哲学/美学观点,不在论述宣讲而在播放催眠;3、能看到的两个主题是地中海文明以及死亡:金字塔、希腊建筑废墟、木乃伊指向环地中海诸文明,而斗牛场中牛的死亡、手术台上的昏迷女子、铁丝网等指向死亡。戈达尔应该是非常喜欢此片,在《电影史》和《电影社会主义》中都有引用。

14分钟前
  • 没有昵称
  • 推荐

这就哪里启发戈达尔了??

15分钟前
  • Kill tcyxzmy
  • 还行

看不懂。给五分是因为太特别了,希望大家都看看,谁看得懂给我讲一下

20分钟前
  • 晚霞与红蜻蜓
  • 力荐

这份追思

23分钟前
  • assassing
  • 力荐

nothing is certain

28分钟前
  • 叶藏.!!张寄奴
  • 还行

循环往复的影像结构有一种极简主义的感觉,音乐性和诗性的交织。

31分钟前
  • Blackmgk
  • 力荐

好看的纪录片

35分钟前
  • 👊阿童木🪄
  • 力荐

YH«Que savons- nous de cette minute superbe où quelques hommes, comment dire, au lieu de ramener le monde à eux comme un quelconque Darius ou Gengis Khan, se sont sentis solidaires de lui, solidaires de la lumière non pas envoyée par les dieux mais réfléchie par eux...

40分钟前
  • Muyan
  • 还行

波莱的影像,索莱尔的文字,杜哈梅尔的音乐构成的散文电影。循环往复的环形结构,流动的“内海”电影,诗学的蒙太奇,贾科梅蒂式的抽象线条绘画哲学,与“世界影像”相对的“思想影像”,突破“极限”而互相转化的声与画。电影以艺术的方式建构地理的哲学,回应社会运动。戈达尔自称受波莱影响很大。

42分钟前
  • 麻友安
  • 推荐

115 wzm

44分钟前
  • 喘喘
  • 推荐

场景重复与被限制,镜头游移却被束缚,由声画精心铸成的从表层感触深层的影像散文,地中海文明的别样回魂,注视那些遗留与被遗忘之地的过往,还颇带些借古观今的意味。

49分钟前
  • 奥利
  • 推荐

尽管形式几乎是影片的主题,但仍然具有结构主义之外的随意性。影片中形式的突出特征是“重复”正如旁白说道image被推离我们又像潮汐一样回来(《世界铭文及战争图像》开头的出处可能就在于此),但这不一定就是形式的主题性。重复出现的影像不断回到我们,但有些时候又有所不同:运动方向、景别、持续时长、音乐、动态和静止、影像和照片等,因而显示出纵聚合轴的选项,一个影像的在场意味着其替代方案的缺席,而这些替代方案在影片中以重复回到的方式出现,这是潜在与显示的辩证法。

52分钟前
  • Autodidact
  • 推荐

#法国新浪潮# 波莱的摄影机运动不断让人回想起雷乃著名的移动镜头,像《夜与雾》中那般,穿过古埃及的金字塔废墟,古希腊的神庙,西班牙的斗牛场以及医院的一间莫名的病房,带领观者游览地中海的迷人风光。对雷乃的更新或许是镜头的“漂流”,区别于机械的推轨运动,摄影机被放置在船只载具之上,轨迹带有某种不确定性,如同德波电影的开篇,另一种形式的液态—影像。但重复调用的画面之间也近乎毫无关联,总是缺乏诗意的迸发。画面与画面,画面与声音,铺陈的情绪没能在声画的连接处找到裂口喷泻而出,而在《格尔尼卡》或《夜与雾》中突然加速的镜头则成为极佳的情绪载体,使得《地中海》最终不得不呈现为一部缺乏诗意的“伪诗意之作”。2023.7.16

53分钟前
  • 吹牛伯爵
  • 还行

有些电影是拿小说拍的,有些电影是拿诗拍的,有些电影是拿散文拍的

55分钟前
  • Hjemløs
  • 推荐

1、让·丹尼尔·波莱+施隆多夫。2、地中海文明圈:埃及、意大利、西班牙、希腊。3、基本是个电视散文,戈达尔拍过类似的东西,侯麦也有一些,但是波莱真的很飘逸……

56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嗯。。。各有所好吧。。。画面很美,谈不上多好的电影,散文格式。

60分钟前
  • MiaH
  • 推荐

感觉很好,但没人注意那头牛么?

1小时前
  • sukida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