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无关恐怖,有关哲学
如果把这部电影单纯当作一部恐怖片来看,无异于将《潘神的迷宫》单纯当作童话片看,将《搏击会》单纯当作暴力片看,将《少数派报告》单纯当作科幻片看。
看到一些评论,说这部电影是一部差极的恐怖片。欣赏的角度有问题吧。
该片译名为“与鬼同桌”,看完之后觉得这样完全抹杀了该片被由另一观赏角度的可能性,至少是大大减少了。我想“四人餐台”还中性些
这部电影无关恐怖,有关哲学。
这不电影与存在主义哲学鼻祖郭尔凯格尔的“孤独个体说”有极强的映照关系,完全就是将其具象话的杰作。当然导演的初衷可能跟那些理论毫无关系,而里面的那些深意却与其不谋而合,揭示的深入而准确。我们永远不法沟通,永远孤独。女主角为了否定这样的绝望跳楼自杀,以生命的代价来告诉他,我们是可以的。而事实是,这一切都是幻觉,两个有共同经历的人在光影交织的某一瞬产生的共鸣,因为那些刻骨悔恨的经历,他们仿佛达到了一种沟通。然而这只是表象的耦合,女主角宁愿为了假象而牺牲生命,而从某种角度讲,假象已成为现实,女人肉体消失,精神存于他的心中,这已是世界上唯一的关照。
这部电影刚开始我也是百无聊赖在同学那里找到想看看全智贤而去看的,结果看得毛骨悚然,不是因为恐惧,而是那些令人绝望的真理。
这部电影是很长时间前看到的,许多细节已经记不清楚,印象中关于主题导演通过那些细节阐述的异常饱满。
这部电影关于主观,关于唯心主义,关于信仰。片中男主人公的女友讲的那个故事是那样的撼人:从前有一个村长因为长时间缺少雨水而干旱,而村里的人们集体去寺庙里向神灵祈求雨水。在那茫茫的人群中,只有一个小孩子带了伞。因为他相信雨水将会到来。仪式完毕后,大雨果然倾盆而至,人们慌忙逃窜,小男孩站在雨中,手擎着伞。
2 ) 罪孽、梦魇与现实交错
转载
文/电影双周刊
看过之前同样是韩国制造的《姊魅情深》,《与鬼同桌》相信是另一部以罪疚心理贯串的「惊栗片」,我这里所谓的「惊栗」是因为导演不是用鬼怪作号召的,而是让观众了解主角的心理状态后所感受到的心寒,有别于其它捉鬼、见鬼的惊吓片,亦有别于其它悬疑味重、要追查真相的惊栗片。《与鬼同桌》的情节与观点采用了开放式的态度,第一次当导演的李受娟要给观众一个机会去当电影的操控者,要自己推敲两位主角的经验与世界观,所以看时未必能将所有细节「合理」地串连起来,因为中间总留了缺口,好让观众自行填补。
导演摒弃以夸张的剪接手法去营造恐怖气氛,甚至连惊吓镜头、配乐、声效都用得不多。韩语版本的电影名称直译为「四人餐桌」,片中正源(朴申阳)未婚妻Hee-eun说,吃饭的人是整顿饭的主角,所以这张「餐桌」特别用射灯照着吃饭的人。如舞台上的表演者一样,由于这种冷峻的灯光与整间家庭式的居所格格不入,就成了正源见鬼的序幕。
其实最恐怖的环境就只有正源的家及那两名童尸,其余教人心寒的都是主角的变异心理状态,以及那些显现主角童年记忆的零碎片段,那些事实确然令人心寒,例如把婴儿从高处抛到街上、一位小朋友被泥头车辗死在沟渠道中等等,由于片段剪得破碎诡异,而且都是发生在三个不同主角的身上,要靠观众自行串连。
内疚、遗忘与潜意识
弗罗伊德的【梦的解析】中曾提及,小时候的经验往往会构成成年人的梦,能以转移、压缩的模式来呈现;由于正源在七岁时烧炭杀父并害死妹妹的事实令他痛心疾首,内疚万分,于是,他长大后刻意忘记七岁以前的事,可惜,这段经历仍不断缠绕他。人有潜意识,存在这个记忆「暗格」内的数据,在正常意识下是不会显现出来,可能偶尔会出现零碎的片段,或者在梦中重现。就因为人类有这个天性,很多故事都以这理论为依归,故弄玄虚。 究竟正源真的见到鬼,还是因为潜意识罪疚而产生幻象,导演给予观众思想上的发挥。不过可以理解成为由于害死妹妹的事不能磨灭,于是他对于在地铁中被母亲毒死的两位小妹妹加予了亲身的感受,觉得自己亦间接害死她们,所以在居所内他能看见两个童尸。而最后郑然(全知贤)亦为了证明她的说话而堕楼死亡后,正源亦能看见郑然的鬼魂一样。
悲剧源于悲观
郑然的角色有个带领作用,身为巫医女儿的她帮正源及邻居重现已遗忘的记忆,而发展出整个故事,郑然道出了一句很重要却很容易被忽略的话:「是你接受不到你的过去」。这就是导演想说的重点,就是我们活在这个充满悲观主义的社会下,如果不选择去接受,就会像片中接二连三的离奇事件发生:郑然的邻居把她的孩子杀死、正源见鬼并记起童年阴影、邻居及郑然从高处堕下自杀,他们三人都是接受不了现实(过去)的人。邻居及郑然选择了自杀,前者为了了结事件,后者只为一个证明,正源虽然没有自杀,但他选择了活在阴影下,他明明已把那张四人餐桌打碎,但最后一幕却又见他在餐桌上看到两名女孩及郑然的鬼魂,究竟打碎餐桌才是现实,还是他真的见鬼?相信导演在这里给了一个明确的暗示,就是,正源摆脱不了过去,会一直被自己产生的鬼魅陪伴着。
3 ) 《相信无用》
全智贤的演技真好,尤其是那种有别于少女的少妇的气韵,表现得很到位。片中的男主演也是低调而沉静。整部电影其实不太像是一般意义上的恐怖电影,更像是一部偏向于伦理片的艺术类电影。每个人一生都会有困惑的时候,这个时候让别人相信和理解自己,是正常的需要。在电影的最后,全智贤也想让男主角相信自己。其实他不是不相信你,只是不能接受。现实就像那下坠的女人,你看到了却不想承认,你明明在一瞬间和她四目相对,但是依然觉得那只是幻觉。电影的结尾有点狗尾续貂,破坏了本来电影的艺术性,而使其向恐怖片扭了扭腰肢。
end
4 ) 你相信你所经历的事情吗
影片三星,给全妹妹再加一星。
不错的故事,导演很用心,细节处理很细腻,加起来是什么效果?一部乏味、无沸点的心理电影!
在一次心理咨询中,全智贤问咨询师,“你认为人们相信一切他们经历的事情吗?——他们不信。人们不信哪怕是他们经历的事情,只有当他们能接受时,他们才会相信。”这就是导演想要表达的全部内容。
那个道具四人餐桌,它在整部电影里好像是多余的,凑成四人打麻将的?餐桌是吃饭的地方,象征着爱、信任与归属。如果电影开头是这样的:灯光先照在那个空的座位上,然后照在朴信阳微笑的脸上,再照在其女友幸福的脸上,最后照在一个朦胧的他们的孩子的脸上,然后灯光全灭。在剧情展开时那个餐桌始终没人坐,这样更显得男主角的那种孤独。在电影最后,先照在全智贤的背影上,再照在朴信阳迷离涣散的脸上,再照在朴信阳的妹妹被烧焦的脸上,最后照在被卡车压死的小男孩的脸上,然后是全智贤的问候:汤好喝吗?这样倒是一个不错的想法。
所以导演借朴信阳女友之口,对这个后现代主义风格餐桌的解读,纯属分散主题。还有,因为朴信阳的心理经历了变化,他潜意识的内容也应该有所变化,而那个餐桌始终坐的是地铁上的两个小孩,不太合常理。
朴信阳七岁时失忆,这是整个电影的关键点,虽然有这种可能,可信度却不大。他目击了小男孩被压死,误杀了最亲爱的妹妹,之后被送福利院,然后被养父领养。他一氧化碳中毒,但是看起来是意识清醒。这些童年不愉快的记忆被他完全抹去,有点唐突。
那个第二目击者,瞎了一只眼的老太太,不知道导演为何如此安排她露脸。
杀婴案的审判。电影中间穿插了四个人的回忆,有点电影《罗生门》的味道。
第一目击者全智贤的陈述,被告杀了她的孩子;
被告的丈夫的陈述,他的妻子精神有问题,曾去医院治疗;
第二目击者保安的陈述,被告有精神障碍,他目击被告杀了孩子;
被告的回忆,她害怕一个人带孩子,特别是全智贤告诉了她童年的阴影之后,她在阳台上抱着孩子,没意识到什么时候松手了。
那么谁的陈述是事实呢?
其一:全智贤和被告的回忆场景是一样的,但全智贤老公的回忆中杀婴者变成了全智贤。
其二:很显然全智贤老公不是目击者,信息是保安传达给他的。所以事实是保安没有目击整个事件,只是利用全智贤的老公认为全智贤有精神问题敲诈了他一笔钱开店。
其三,为什么被告杀的是全智贤的孩子而不是自己的孩子?导演安排了一个场景,也就是全智贤告诉朴信阳他的童年阴影后,全智贤感到很害怕,有一个人安慰她,还说不要喝妈妈的血了,那个人就是被告。换句话说全智贤把比自己大很多的被告当成了母亲。所以最后时刻,被告保护了自己的孩子,扔掉的是全智贤的孩子。
不得不说,导演讲的很晦涩啊。
全智贤必须死吗?
全智贤是一位潜意识的窥视者,能感触到别人被压抑的潜意识内容。在整部电影中,她是最孤独的,不同于邻居的抑郁,不同于被告的压抑,不同于朴信阳的负罪感,她是清白的,因为她不同于常人所以没有人信任她。她的老公很爱她,为她不惜作伪证(在他看来是这样),但是这种爱是一种徒劳,因为他从未理解过她。全智贤的妈妈也曾不相信过她,她不相信自己的女儿能看到高速坠落的人的眼睛。朴信阳相信她,她就告诉了他童年的秘密。但是很快的,朴信阳发现自己完全没有能力消化这个秘密,他选择了否定这个秘密,就像以前那样,把它压进潜意识。伴随着朴信阳收回最后一丝信任,她的生的希望完全破灭了。
5 ) 人总是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
正如有些人想要相信这是一部恐怖片于是就当它是部恐怖片来欣赏果然有点失望——根本就不吓人。
然而我想这部片子其实是一部披了灵异外衣的哲学片。
首先是男主角,他因为愧疚觉得那两个死在电车上的小女孩自己是要负一部分责任的,加上那个给人感觉不是特别好的餐桌,于是两个不好的心里意向结合成了折磨男主良心的梦魇;
再说全智贤出演的锦云,因为告知贞淑她小的时候和母亲被困井中是靠着吸食母亲的血液活下来的,于是造成了贞淑的心理负担并且杀害掉了锦云和自己的孩子。我们看到贞淑在把婴儿扔下去的时候是把他们扒光了扔下去的,而在回忆中贞淑也是浑身光裸着吸食母亲的血液在井中得以存活的。所以贞淑其实是想杀了吸食母亲血液存活下来的自己。
当然我认为贞淑是有些仇恨告知自己真相的锦云的,虽然由后来锦云的破碎的话语中能感知贞淑是由于好奇才问的锦云,就像男主一样。但是贞淑承担不起真想并因此崩溃,还造成了锦云丈夫对锦云的不信任——锦云的丈夫在开车中曾经接到一通威胁电话说是自己已经老了,要是能有自己的店的话就怎样怎样。这一通电话想来是同样作为目击证人的保安先生打来的。
在现场知道事实真相的人有贞淑(精神已经不正常)和锦云,再有就是帮忙锦云提袋子的保安同学了。但是想来作为锦云的丈夫他是肯定知道锦云有个巫师的娘,再加上那个养猫的女子跳楼自杀锦云说看到了她的眼睛于是乎丈夫在这方面并不是很信任锦云。所以他认为他是出于爱接受了保安的威胁保护了锦云,但是锦云感受到的却是浓浓的不信任。
后来见到有相同遭遇的男主就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
再来分析男主,小的时候他曾经目睹司机倒车轧死小孩子并把小孩子藏到了下水道,后来有大人找的时候他当然就说啦,但是大人不清楚他是目击证人于是还觉得他是一个料事如神的神童。他渴望上学画的那个老师表扬的标志也成了某种图腾。他的父亲则可能是那个压死小孩的倒车司机,别人不清楚啥事盲目崇拜他能不知道吗?于是他禁止男主乱说话,也不让男主上学,牧师过来问话他很凶狠地就把男主带回去了。后来男主不堪重负想要杀了他爹,还把妹妹藏起来了,但是最后活下来的却是自己。想必他的一生都是背着罪孽活着的,也是因为小时候的事,虽然男主已经失忆了但是后来遇到什么事的时候却养成了不愿意和别人分享的毛病。
于是误会只能越积越深,他明白事理的女朋友(用下雨的例子佐证即便说是要相信也很难做到真的去相信)拿着本来是买给男主的伞离开了。
男主去找牧师爸爸,想要核实到底是锦云疯了还是确有其事,但是得知了锦云的孩子死了的事情,后来父亲回来与父亲对峙父亲却不愿正面交锋,其实心底里已经知道自己不是父亲的亲生儿子了,但是相信锦云说的话等同于自己也是一个疯子,他宁愿装作不知道继续自己完美的生活(他爸爸说的,现在你要结婚了我也要有我自己的教堂了不是很幸福么),但不想这成了压死锦云的最后一根稻草。
锦云愿以自己的一死证明自己说的话是真的,哪怕现实是鲜血淋漓很多人都不愿意正视,她还是用最惨烈的方法证明自己才是一直站在真理的这一边。
所以到底是知道一切真理的上帝幸福呢?还是愚蠢的羔羊幸福呢?
6 ) 你可能经受得住一段从天而降的真相?
你可能经受得住一段从天而降的真相?
“你可曾听过一招从天而降的掌法?”
“直到我的膝盖中了一箭。”
题记:真相如同利刃,往往从天而降。此之谓,不邀而至。
不邀而至,不期而遇,不请而来。
前言
影片英文名The Uninvited,这个名字汉译可译为不邀而至。这篇文字也有点类似的意味。《四人餐桌》这部电影,心理悬疑风,本来是看了豆瓣上分类,准备当作恐怖片来看的,结果看完才发现是心理悬疑,被分类标签骗了;因为观影一遍后有几处没想明白,于是来看豆瓣看影评解惑,本来是打算看明白疑惑的几处就算完事,谁知现有的影评里没一个靠谱的。遂怒而亲自动手。
从观影预期到自撰影评,全是意料之外,亦属不邀而至。
是为此文。
一、角色
1、康俊武=男主=朴信阳;
2、协恩=男主女友=柳善;
3、恩云=男主姐姐;
4、锦云=女主=全智贤;
5、朴木肃=女主丈夫;
6、沐俊硕=女主姐妹=杀婴者;
7、抱猫女=女主邻居=跳楼者。
PS.
1、男主生父(有一说认为是卡车司机);
2、男主养父=神父;
3、男主女友父亲=建筑公司总裁;
4、女主母亲=巫师。
三、关于孩子
(一)桌边的孩子
孩子出现在餐桌上一共四次。
第一次是男主回家加班,睡醒了看见,然后就吓跑了去了单位;
第二次是女主晕倒被男主接回家,女主走之前让男主给她倒杯水,男主接水时女主对他说把孩子抱到床上不要放在桌边;
第三次是男主女朋友去了男主家取了男主的手机电池,然后把餐桌边的灯关了,男主以为女朋友把灯关了可能就没事不闹鬼了,所以晚上回了家,看到餐桌边的灯确实是关着的、也没有看到两个小孩的鬼魂,然后男主放心地离开桌边,这个时候听到孩子叫他的声音,然后餐桌边的灯又自己亮了起来,男主回头看到两个孩子又出现在餐桌边;
第四次是结尾处,男主砸碎了玻璃餐桌、目睹了女主跳楼,然后坐在一张完好无损的玻璃餐桌旁喝汤,镜头拉远,两个孩子出现在餐桌两边,女主出现在男主对面。
这四次,出现的孩子都是男主在地铁里看到的那两个被毒死的孩子,不是烧焦的孩子。
(二)烧焦的孩子
男主看到烧焦的孩子只有两处。
第一处是男主做的第一个噩梦,梦见在地铁车厢里看到烧焦的孩子;
第二处是男主在女主的陪伴下,回忆小时候一直做的梦,梦见在他家的失火现场看到神龛里面被烧焦的姐姐。
四、关于男主身世
男主是否是现在父亲的亲生儿子?
不是。
证据:
1、男主的梦境,男主梦境里的父亲长相与现在父亲完全不同,而且梦境里男主已经杀了他的生父;
2、男主现在父亲没有男主幼年照片,这对于只有一个儿子的父亲是比较不正常的(重男轻女、子女少、偏爱男孩等等);
3、男主现在父亲与男主的生活习惯不同,男主现在父亲喜欢喝热汤,男主喜欢喝冷汤(与男主女友相同);
4、男主与男主现在父亲就血缘关系的对峙,男主现在父亲顾左右而言他,不肯直接回答问题,这是心虚的表现。
(选取已经写好的部分先存储下来)
(未完待续)
7 ) 恐怖悬疑片里的冷知识─猝睡症
如果把这部片视为恐怖片的话,可能会觉得有点闷。
好像也不那么恐怖。
但其实导演试图营造的,大概是那种"恐惧"的氛围,故事剧情跟步调都不快。
就我而言,我比较在意的,反而是全智贤在片中呈现的「睡眠疾患」─猝睡症。
这个疾病其实还蛮少见的,主要症状是「突然陷入睡眠」,是由于脑部调节清醒与睡眠的机制,并未正常运作。因此罹患这个疾病的人,可能会在"任何时刻"都突然被"睡意"袭击,然后瞬间进入睡眠。
然而,这个疾病,并不一定会伴随电影中全智贤所表现出来的"猝倒"─站在马路旁突然就倒下来。
有的人会有猝倒的情况,有的人则不会。猝倒的这个情况,大多是因为一些强烈的情绪所引发,比方说大笑、害怕、生气等等,
网络上有许多影片,实际去拍摄"猝睡症伴随猝倒症状"的患者,但还是第一次看到有电影拍摄这个疾患的。
8 ) 你若不相信我,我就证明给你看。
基调非常古怪的片子,朴信阳和全小贤的演技很赞,故事发展的比较缓慢,其实并不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恐怖片,又是一部晦涩的心理片。
全小贤的妈妈是巫女,小贤虽不是巫女,却可以看见别人内心隐藏的故事。 她看到了俊硕的小时候的记忆,俊硕害怕隧道,她小时候吃过妈妈的肉,所以她非常害怕孩子也吃了她,但是真正扔孩子的是小贤,小贤的老公答应给门卫一些钱开店,所以门卫做了伪证。
小贤扔完孩子就晕过去了,于是她不记得这一部分记忆,她一直以为是俊硕扔的,因为她看到俊硕惧怕孩子的记忆,所以她就显而易见的认为是俊硕干的,俊硕在审判结束后,看到楼下的小贤,抑郁了许久的情感爆发,断然从楼下跳下。
朴信阳7岁前的记忆只存在他的梦里,小贤带领着他看完整了整个记忆,信阳崩溃了,在他记忆里最深处有两个孩子的死亡让他痛之切,第一个是他目睹了一个穿黄衣服的小男孩被车撞死了后扔进下水沟,第二个他本想保护姐姐的,结果姐姐被烧死在小柜子中。一个人在遇到重大刺激后,会选择性失忆,所以信阳不记得那些事,只是在梦中隐约有些情节。
朴信阳在地铁上看到了两个孩子在终点站没有下车,但是他没有做任何行动,最后他从新闻中得知两个孩子死了,这一下子就勾起他童年的回忆,所以他在梦中会看到这两个孩子被烧死的情形,梦里的他想跑回去救,但自己也被困在里面,是一种内疚的心情让他看可以看见两个孩子坐在桌边的情形,偶然的被全小贤证实了他的幻觉,于是他开始相信全小贤的想法。
小贤因为可以看见别人的内心深处的记忆,所以她活的很累,甚至不被自己的婆婆理解,正因为她和邻居抱猫的女人聊过,所以在邻居跳楼的一霎那,她看清楚了她的表情,是因为小贤知道邻居跳楼那时的心情。
一个可以看透一切的人却没有被理解,反而会被当作精神病,小贤这个角色饰演出了悲伤与绝望,同时她自己也处在精神极度不稳定的情况,小贤说她母亲是巫女,但是自己从来不羞愧,只是有点害怕,说完就哭了起来,她也说过自己的母亲很孤独,所以我们可以推理出小贤童年时做巫女的母亲并没有被大家所接受,可能还活的辛苦,一直在别人的冷言冷语,怀疑鄙视的氛围中度过,才造就了如此阴郁敏感的性格。所以小贤把孩子扔下去,可能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也受到当年如同自己一样的境遇,因母亲不被人相信,而自己所承受与母亲一样不被人信任的痛苦。
信阳的女朋友讲的那个故事,同样有信任的寓意,女朋友是那种独立有主见的能干女性,且非常有钱,因为女朋友的关系,信阳的爸爸才能办起教堂,开起教会。女朋友为了和信阳在一起结婚,做了很多努力,也很关心他,但是当她看到信阳搀扶全小贤时,她的内心很纠结,她觉得他没有把所有的事情都坦白给他,信息的不平等导致了一场信任危机。
所以可见,整部片子都是在讲一场相信和不相信的故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信任搭建起来的,而有时候我们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蒙蔽掉的记忆成为一种心结,不停的折磨自己,这何不是另一种人生的悲哀呢。
我想,这部片子要告诉我们的,就是这个意思罢。
没看懂啊没看懂……
基本上 这是那个时候看过的最无聊的恐怖片之一了=。=
宿舍
太沉闷
不明白想说什么
凌晨一点开始看了一段觉得在今天这个日子有些特别恐怖的感觉...
信任并不是简单的两个字
不恐怖。
冗长啊冗长
真的没有恐怖的成分,求剧透,实在没看明白
当年觉得日韩恐怖片都很有韵味,看到这部才知道原来也有垃圾。
刚上大一时候买DVD看的呢……
这里面全智贤确实蛮漂亮的~
沉闷
一点都不吓人
看了三遍```还没看完呢```太没意思了!!!!!!!!!!!!!!!!
没看懂
没什么吓人的
一部让我在其间睡了醒醒了又睡的片子。摆脱不了过去,会一直被自己产生的梦魇陪伴着。她说你不相信我。你们都一样。我会让你相信。
没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