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你还记得那些年吗?
你,还记得初二那年的夏天吗?
是记得从初次梦遗中惊醒的不知所措、记得每天放学都期盼骑着红色单车少女经过的悸动、记得突然不愿开口和世界交谈的叛逆,还是那些没有人愿意认真倾听的天马行空?
我记得那年小伙伴带着为观看哈雷彗星回归买的天文望远镜,中午在中大的东湖旁窥看着对面肆无忌惮法式热吻的热恋男女,好奇着法式热吻的细致动作,在被大学的学长满脸坏笑问你们在看什么的时候机智的回答在看冼星海的雕像。
我记得那年,对来家里过寒假的表弟讲述编造的恐怖故事,譬如院子里的池塘住着巨大的怪兽、每天早上哼着古怪的调子在附近散步的老人其实是专门杀小孩的魔王。
当然,还有那很多光怪陆离的春梦,那后来逐渐明白坐立不安的骚动原来是情爱在体内最初的形状。
那些我们曾经历过、或者看着身边人经历过的情和事,让宫藤官九郎用一种怪诞的方法呈现在电影里,它跳出我们成年后习惯接受的条条框框,带出寂寞主妇的狂想、孤独少年的呐喊、阿兹海默也未能夺去的摇滚梦。承受的压力有多大,对现实有多恐惧,梦就有多怪诞,然而我们终究要醒来,无论带子洪郎的杀手只是幻想,还是枕边还残留着韩国情人余温是多么真切,我们还是无可避免的长大、老去。
电影的意义,恐怕就在于它能打开那扇记忆的大门,让我们重拾体内曾是孩子的那一面吧。
2 ) 你这么屌,你家里人一定知道
和大家看法相同的是,港版译名那是相当地准啊。
实不相瞒我是大草的fan,所以看这个完全是出于舔屏心理,刚开始的时候觉得艾玛挺好笑的嘛人物设定也很有趣,结果看到后面,虽然情节基本都在意料之中,但真的是一点都笑不出来。
(总觉得还有哪里没弄清楚,有空再看第二遍吧
总之事情的开端就是中二妄想少年的脑内妄想和所谓的人生目标。现在想归纳个故事主线发现也没啥好归纳的就这样吧。
有点意识流,不过不坏,至少还能看得懂。
当下井借了円山的自行车歪歪扭扭骑了没多远就摔到、爬起来笑嘻嘻说了一声“啊嘞?”之后,我还觉得“好可爱啊”地打了几个滚,但看到最后讲述了故事的前因,怎么样都只能僵在原地了。
能理解下井,但是我不会这样做。
为什么不能杀人呢?希望有人来这样问我。也许十九岁不够大,我还是不知道答案。因为杀人会被抓,因为那个人会有为他伤心的人,因为我也是人类,是这样的答案吗?
円山的答案没有被说出口,下井根本不需要这个答案。
我还是希望有人来告诉我,或者让我自己去找吧。
普通的爸爸,朴素的妈妈,反应迟钝的妹妹,楼下家长里短三人组,乱扔垃圾的不良胖子,喜欢的女生,难以加入的小团体。楼上戴眼镜的年轻父亲搬来又离开,亲手做的果酱不知道有没有人喜欢又是否确实是果酱。故事绕了一大圈,住户们都收到了最后的影片,应该还有更多事情在等待中学生,不过无论过去的此刻的未来的他,都只是那个妄想着度过思春期的想成为伟大的大人的想变成更好的人类的自以为是的狂妄无比的其实已经被戳穿了表象的实际上什么都做不到的你罢了。
收到了吗,收到了吧,半夜裸奔的影片和中学生円山的面具。
下井开的最后一枪,安静又冷漠地杀死了所有人。
然后,带孩子的狼被孩子杀死了。
3 ) 其实是个议论文
回想,这个电影最大的问题是它只是思春少年特质的罗列汇聚,角色并没有活过来(角色并不有机,并不能引起观众共鸣共振,只能活在虚拟土壤),我还没有想明白为什么角色没有活过来
我最喜欢的还是剧本架构,剧本架构是宫藤官九郎一贯的强项,这部戏就以男主为中心勾勒出社会群像——“摇滚老头-社畜父亲-思春男主”是男性的老中青三代,“外遇母亲-邻家女孩-清纯妹妹”也呈现出女性的三个年龄段:摇滚老头平时是老年痴呆一样只有在拿吉他唱摇滚的一瞬间仿佛活了过来,母亲是循规蹈矩的家庭主妇只能偷着摸着想出轨韩剧男演员,两者都在压抑的社会规范下行尸走肉地求喘息(摇滚老头被社会规范的压抑和爆发程度略高于家庭主妇母亲);父亲是按部就班人畜无害的社畜,邻家女孩在邻里八卦和母亲的影响中渐渐习得社会眼光和既有行为模式,他俩是社会规范的践行者和见习者(父亲对社会规范的遵循程度略高于邻家女孩);男主和妹妹还处在天真烂漫的阶段,男主比妹妹更早被社会的成人规范所洗礼——被暗恋的邻家女孩嫌家贫而抛弃,所以男主崇拜单身父亲/连环杀手这样的孤胆英雄、最后也把自己幻想成了超级英雄,都是他的反向补偿;因此以上六个人物是被固化的社会规范戕害的六个不同层级的灰度渐变,太牛逼的角色设定,而且清纯妹妹和返童的摇滚老头组成了“CP”,非常卡哇伊,也构成了角色设定的闭环,宫藤笔法之老练不服不行
游离于以上六个人物标尺的其他人物更有意思:这电影其实说的是日本残酷青春的社会现象,里面谋杀单身父亲爱妻的未成年人是残酷青春的极致,性能量喷薄状态下对社会规范的极端冲撞;男主的形象也是对即将落在他身上的压抑的社会规范的反抗,有残酷青春的倾向,后文将做更深分析;最有趣的是单身父亲/连环杀手这个形象,看完电影两个小时后才想明白他其实是人格分裂——
宫藤给单身父亲写的台词总是人格分裂的一句A面一句B面;我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安排单身父亲不会骑自行车的细节,想起《月与雷》知道日本有父母教孩子骑自行车的文化传统就跟美国有父亲教儿子橄榄球的传统一样,明白这是宫藤在暗示单身父亲是弃子,没有父母教他怎么骑自行车,身为孤儿的他按部就班的压抑自己的攻击性长大结婚生子当了警察(社会规范的绝对服从者和维护者),却被不良少年杀害了妻子,所以攻击性泄洪成了连环杀人犯(社会规范的极端反叛者);另外他给邻里各家各户发放看似名字色色的“成人光碟”其实内容是教训邻里的种种不文明行为,这是宫藤对社会规范的深刻反讽——衣冠禽兽,单身父亲喜欢拿社会规范教训人这个特质是他从小到大养成的极端的恪守和维护社会规范的固有思维(成人面),但对“成人光碟”含义的理解停留在字面上还像孩子一样单纯(少年面),所以说单身父亲这个角色是撕裂的;最后单身父亲被自己的不知世事的儿子拿枪当玩具意外杀害,这个剧情设计是宫藤对残酷青春现象和少年犯的一种慈悲——Jesus said, "Father, forgive them, for they don't know what they are doing.";单身父亲最后一句台词是问男主舔到了没,这个贯穿全片的重口梗其实深埋宫藤的用意——少年知屌味,其实就是对自己的性和攻击性有了意识,就不再无意识地被自己的本能所驱使
现在明白角色为什么没活过来了,这是部作者意识形态很强的电影,背后渗透着宫藤深刻的价值取向,他本来就不打算搞character building,他想让角色承载和传达自己对日本社会压抑的固化的衣冠禽兽的社会规范的批判、以及对残酷青春少年犯罪这一社会现象的反思。所以说这是个议论文,不是记叙文
表面上这是部青少年妄想的电影,深埋着这样一句台词——
这台词太猛了,有下面几层意思:
1. 这部电影看似胡扯胡闹,其实都是真话真理
2. 单身父亲被男主幻想成连环杀人犯,其实也真是连环杀人犯,单身父亲少年时也做过跟男主一样的自舔尝试,男主在和单身父亲见面后把他奉为偶像和father figure,以上的情节编织呈现出宫藤对“残酷青春少年犯罪社会现象”的反思——人性是连贯的,善恶只在一念间,连环杀人犯也曾是懵懂少年,懵懂少年也可能转化为连环杀人犯
从character building理论上说,单身父亲和男主互为对方人性的延展和显化,他俩在一起才是完整的角色
3. 这句话是宫藤对单身父亲人格分裂的A面(少年面)的批判,杀害他妻子的少年犯是青春荷尔蒙冲击下的无知,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有严重后果,单身父亲和他们一样的,冲动犯罪而不自知
这也契合我对单身父亲是孤儿的猜测,他没有过反叛的青春,因而在妻子被害后极度反弹为和少年犯同一类的人——犯罪而不自知的懵懂少年
4. 这句话也在是宫藤对单身父亲人格分裂的B面(成人面)的批判,就是恪守压抑的社会规范并且用这社会规范打压别人的这一面,宫藤是在劝导年轻观众,很多社会规范其实是衣冠禽兽(从这个角度讲社会规范本身就体现出成人社会的精神分裂),年轻人应该意识到这一点,梦想和营造出一个更美好的明天
再次佩服宫藤的牛逼,和前作《少年手指虎》一样这是部同时做到了“呈现-解构-议论”且雅俗共赏的电影,岩井俊二《hana & alice》的牛逼之处在于能同时做到“呈现-解构-疗愈”且雅俗共赏,中岛哲也《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做到了“呈现-解构-抒情”且雅俗共赏
如果说有遗憾,就是能察觉到宫藤世界观的底色苍凉,没有暖意,没有疗愈,而这是我看电影最渴求的。但这种世界观无关好与坏,it is what it is,雄性思维到了极致就是如此,吕克贝松的《碧海青天》、北野武《那年夏天那片海》以及他一系列黑帮作品都这样,美,且冷寂
4 ) 那些年,我们一起做过的春梦
刚刚看完这部电影,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么好的电影,竟然没有评论,所有我决定来说两句。
首先电影的故事和演员表现都很出色,各个分故事安排很恰当,同时又能很好的连接到一起。
很多人如果觉得这只是部喜剧片,那就错了。
片中深刻的描画了一个青春期的学生各种躁动和关于性、英雄主义的意淫。
对于年轻人,也做到了独立思考,不然就等于是中二了这样的感悟。
还有对于中年人的描述,老人的描述,都非常深刻,如果细细思考,还真的很有道理。
总而言之,这是部难得的好电影,中国大概100年都拍不出这样的电影,赞!
5 ) 中学生圆山
有一句许久以前的广告词: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这句话深刻地反映了此片的内涵。
人总是有着许多的想像力的,特别是少年时期,影片中的圆山克也表面一无特色,但却有着两种特别的幻想,一个是自舔,一个则是小区中的“秘密”。其实影片表现得虽然极端,但却是相当的“真实”。至少那种对性的幻想我想正常地人都曾经经历,事实这也就是我推荐此片的关键,一则编剧敢于表现(也许这就是自身的写照),二则是大众勇于接受,不光是能够拍摄出来(也许拍色情片更容易些),演员们演出来,观众们能够观看并接受,还有就是结尾处大家鼓励圆山并为其成功加油。这是相当不容易的。
按理说基本上人人都会有这种情形,可是为什么大家不敢公开表达,我想就是社会道德特别是成人的观念压抑住了。而圆山幸运地是遇上了一个能够接受并鼓励他的下井辰夫,于是这种幻想能够大力地发展(其实圆山的裸舞似乎暗示他已经控制不住自我的幻想了),而在影片中“梦想成真”了(没有变成结尾处的那个中学生)。这也算是另类的励志吧,特别是结尾(我觉得也许是另一种幻想)。
影片的其他线索也非常有意思,特别是妹妹与爷爷的场景,那亲亲一吻脸庞,妹妹说是第一次,而爷爷则说是最后一次,听完不由让人潸然泪下。很有味道的电影,只不过要坚持看完前三分之一。
6 ) 幻想真的是所有人儿时的所有
世间为什么会存在这么多种类的职业,因为每个人都有着不一样的梦想,大家在青少年时代都会把梦想插上幻想的翅膀,它们越飞越高,越飞越远,翻山越岭,穿越时空。
一个普通家庭的父亲喜爱各种水果,母亲喜欢看韩剧,妹妹不爱说,不合群,性情古怪。主角圆山也是多方面发展的性格,主要还是内向。他们的神秘邻居是退役警员,为了正义在每次住进的小区内除暴安良,自己还带着一个孩子。这是部多方面冲突的电影,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烦恼和矛盾。影片结局算是美好的。圆山终于和大叔说出了那句话:“我终于够到了下面”。
从小就喜欢日本的电影,很奇幻,有思想。我一直觉得一个民族可以拍出这些这样的电影,就能推断出来是有思想的,是有进取精神的,他们敢于面对世界上的一切质疑,勇于面对所有国家人类发展的进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并积极解决。这一点和中国不同,我们只会一位的赞颂和弘扬,越少了些真实。小时候就看过《感官世界》,我就觉得日本的电影是有思想的,即使它这个国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至少电影方面还是值得学习的!
圆山拒绝了喜欢自己的女生主动投怀送抱,最后女孩被别人追到手了。妹妹每天在好友的耳濡目染下,知道了对象的重要性,去找了隔壁老爷爷作男朋友。圆山母亲迷上了韩剧中的男主角,后来由于修电器的男人长得像男主角就主动的献身,后来人家回国自己还在屋里偷偷伤心。邻居大叔是一个正义使者,教育着圆山要勇于面对自己的幻想,不要浪费这样的想法,要更加展开想象,生活才会充满意义。每天不能随便的生活,每天都要对得起自己!老爷爷热爱音乐却因为不知的原因一直隐藏着自己。爆发出来的偶然是精彩的。我只能说电影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有故事的,看后都会令人深思。他们不只是角色的意义,而是让观众看到了新的希望。
圆山每次骨头被折的时候就会展开幻想的翅膀,很有创意,他后来在众人面前够自己的下面,众人从一开始的惊诧到后来的加油,有种激动的欢呼,犹如运动会一般。影片最后自己心爱的女生帮他推后背也预示着对圆山的回心转意。爱情和亲情在最后又回到了平淡和原点。生活还是会继续下去,美好如初。
人生就是不停的成长与进步。生命的旅程就像一辆回家的拼车,上面的人你不认识,但是正是有了他们慢慢的陪伴,你们就认识了,并在未来的日子里你们也许还会见面,在通往家的路上一路一生的陪伴下去。这些挚友就是你成长的意义。或许有些挚友只能陪伴你一段路程,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吧!
汤浅政明草系 宫藤官九郎药系 想结交日本dealer
宫藤官九郎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构建了一个关于妄想的故事,苦练自舔的中学生,怀揣摇滚梦的爷爷,深藏不露的带子之狼,发韩剧花痴梦的老妈,这些人物在夸张之余也有可爱之处。影片的前半段对于青少年的性心理展现得还是比较到位的,可惜在草剪刚的身份揭露之后剧情就有些过火了。
接应昨晚性爱巴士一起down的,都是同一个题材:自blow。但真是太无聊啦恕我没能慢慢参透就不断快进完了
一部神发展的电影啊~~~~不过骚年的性冲动情节我不是特别爱,而且是把《少年手指虎》和《海扁王》掺和掺和,弄了这么一个戏。还有就是草剪刚在里边蛮帅。三星半
前十几分钟脑内:刚=圆山?!?
宫藤的脑内小剧场,猥琐而忧伤,天马行空的同时却又让人觉得无比真实。
怎么说,萌版爱的曝光,11区太危险了
中二病
对青春期男生的妄想世界把握得还蛮好
他世界的可爱,是因为会有这群孩子气的大人们。
接近动漫效果的拍摄视角很独特,哈哈
莫名其妙燃起来了
神奇诡异的想象力
成熟制作,专属日本国民性,配乐:向井秀德。
宫九的无节操下限和他的脑洞一样深不可测。PS:我觉得圆山的种种妄想很像是宫九拿来朝【美国超级英雄漫画】和【昆汀刑房】这种邪典电影开涮的2333
擦!果然只有泥轰国才能拍出这样奇葩的电影!!!这得开多少脑洞啊!!!!几度被雷死...
我知道这是好片可是我看不下去…
难为导演了 到最后真的变成初二生的世界观
宫藤官九郎亲自操刀导演,应该能大概猜出是个多荒诞的东西了。在恶搞的同时却也有感动,换个角度想,也许是世界出了问题。带子雄狼的模仿很有趣,甚至小孩都很像。
爷爷抢吉他即兴的那段燃爆了,下井辰夫的死只能怪日本也是大陆法系国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