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看得笑到抽的电影
无数英国式的黑色幽默
比澳大利亚人还好笑的苏格兰口音
不用说别的,这部片子基本教会了你几乎所有英国粗话
背熟了绝对受用终身
其实说回来这部电影把一个很深刻的主题埋藏在了滑稽的画面之下
每个人都会在利益之前低头
满口粗话的Tucker终究还是要听命于Linton
开始踌躇满志的Simon始终犹豫在辞职边缘,到最后也不敢下决心自己丢掉饭碗(不过说回来,他和Toby应该是电影中所能找到最傻逼的白痴)
而为人正直,清高的Micheal也迫于压力修改了那篇文章,从而帮助美国成果发动了战争
那个反战的将军也最终向利益妥协,决定寄人篱下的延续自己的政治生涯
还有那个墙头无脑草Chad,整天背着个壁球拍,整天换个地方拍马屁
......
在利益面前,所有人的意志都会变得无比薄弱
当然,话说回来,它毕竟还是一部喜剧
没有夸张的表情,没有滑稽的动作,只有近乎于放荡的台词
无论出自Tucker或者是Jamie,都将整部片的喜剧气氛提高到了顶点
毫无疑问,只有英国人才能拍出这样的片子
2 ) 《In The Loop[灵通人士]》政治喜剧
http://axinlove.com/2010/02/in-the-loop/《In The Loop[灵通人士]》政治喜剧
by @xinl.ve 100209
其实本片是神作,能把政治讽刺喜剧做到如此份上,那也只有老祖宗们能干了。但是缺少相应的文化背景,缺少对英语口语、俚语和脏语的理解,使得《In The Loop[灵通人士]》的影响力只在很小的圈子里横行,达不到遍施甘霖于普罗大众的程度。不明真相如我者,慢慢发现原来是剧情映照现实后,就悠哉悠哉地看着他们怎么把烂摊子越铺越大。
Meat和Meet,Wall和War,前者被电影中的角色自己点明,后者是观众已经猜到,而角色们被蒙在鼓里,做一个滑稽人世的看客真好。不要去想是这帮勾心斗角龌龊肮脏的政客决定了世界格局——如攻打伊拉克——只要看看他们是在怎样的状况下做了重要的决定就明白,他人生死于我如草芥。被人诟病的伊拉克战争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都是怎样的鬼话,他们那一刻不过是听错了某个单词,自己创造了某种理解,例如女人Karen Clarke认为Linton Barwick搞了秘密协会一样。
于是一刹那世界的历史被改写,稀里糊涂的Simon Foster和观众一样,原本是一个看客,不过他却成了那个关键的格鲁西元帅,牵一发而动全身。常说历史是由伟人们创造,但改变方向的确是Simon之流,也未免太好笑了一点。堂堂的英国务大臣,怎是这样一个糊涂蛋!他是一个好人,一贯也是反对战争,却不注意自己的言论,被人推倒台前成了牵线的木偶。善良有时候不值得同情,因为可能是无能的代名词。
什么高端对话、高层决策,《In the Loop》捅破了那层窗户纸。政治也就是白天教授,晚上禽兽,合着你搞我,我Fxxx你,只要我俩穿着一条裤子。实在不行,关键的时候,可以像骑墙的草一样,摇身一变就有了新的立场。说出口的话?那可以是格林斯潘的言论,任你猜想,又或者是台湾政坛的名嘴,死不承认。
他国政治再烂,欢迎对号入座的《In the Loop》能够上演,也是烂的有理。
In.The.Loop.LIMITED.DVDRip.XviD-DMT
3 ) In the Loop
坐在放映厅里,听我的美国/加拿大同事们笑得前仰后合,我猜如果我的英文再好一些,我一定会给这部片子多打一分。
讽刺政治的幽默片,光题材就讨喜,何况这一部戏里,每个角色都演得很到位。片子的效果是,观影过程中觉得可笑逗趣,影片一结束,观众反而就会隐约有些压抑。“喜剧将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即使荒诞,还是现实的映射。
很影响我观片的是,对白里极多的swearing(脏话)。不说那些我不认识的俚语,就是每一句对白里的F**K就让我头疼。这个词严重破坏了我所习惯的英语口语的节奏,所以必须一直盯着字幕,全场都是应接不暇的感觉。难怪以前有老师告诉我,学好外语先要从粗口开始。所以这部片子也要重新看一遍。
4 ) 文艺界的政治观与真实的政治
西方文艺从业人员的政治态度,往往偏向左翼(当然这个左翼是指国际通行的政治意识形态分类谱系)。无论电视剧、电影还是纪录片,乃至小说,在这种意识形态指导下产生的政治相关作品中,政客们的表现往往是蛮横+愚蠢,政治行为则是荒诞+贪婪。《是,首相》中的哈克和汉弗莱,《华氏911》中的小布什,《总统杀局》中的斯蒂文和莫里斯,还有本片中的西蒙一干人等,均表现出迂腐、愚蠢、贪婪自私等等的恶性。而政治过程则被描绘为极度的低效率和无意义的状态。《南方公园》中,白宫里的决策过程,曾经被描绘成在轮盘赌和掷骰子。在西方世界,这种现象是一种传统。记得早年看过一本关于国际社交礼仪的书,提到跟英国人闲聊可以以天气,或者抱怨公务员低效率为话题(前提对方不是公务员)。
但是学术界的研究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在世界银行的“全球治理指标”、世界价值观调查或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中,这些被斥为小丑的政客们,似乎成绩斐然。特别是在把他们同某永远伟大光荣正确的执政团体的成绩做比较的时候。那么文艺界的这种倾向来自哪里呢?
首先,文艺作品需要迎合大众需求。毫无疑问,政府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在设计与供给的过程都是以整体为目标的,对个体而言就永远会存在不满之处。个体在生活中很难弥补这些不满,于是愿意转投到文艺作品中寻找共鸣和慰籍,文艺作品投其正好,这是很容易理解的。
第二,代议制有其自身的特点。文官系统长期处理行政事务,经验老道,严格奉行办事流程,但却由于等级制结构仅向上负责而缺乏对公众的回应能力。民选官员精于选举擅长沟通,但在当选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缺乏执政经验。现实中,与公众直接打交道的是不善沟通的文官系统,比如执法机关、税务单位;而给予公众各种承诺的,却是尚未窥见政府过程全貌的候选人们。于是结果是公众觉得政客们都是群只会给空头支票从来搞不定正事的骗子和傻瓜,而公务员们则是死板低效的官僚。
第三,商业媒体需要爆炸性的内容吸引眼球,这个就不用多解释了。
总而言之,文艺作品中的西方政治,闲来无事当笑话看看无妨,切不可当真。
5 ) 政治家从来不干正经事
英国国务大臣西蒙是个糊涂蛋,他在被采访时脑子短路说了一句自己也不明白意思的胡话,这句胡话触动了一些高层领导人的神经,他被作为反战意见的代表邀请参加各种意义叵测的会议,并滚雪球一样滚出了更多的胡话……他本人和助手也开始进入所谓的核心圈子,投身剪不断理还断的政治游戏。
他们的最坏打算就是……大不了把顾问朱迪给解雇了呗。
一群白痴政客搞了一个自以为是的阴谋,反战运动自然是失败了,大家全都下台,新一批政客上台了,只有朱迪还在给政府做顾问。
老百姓来投诉堵塞的管道和倒塌的院墙,从来就没有人想去修理。政治家从来不干正经事,就是彻彻底底浪费时间浪费钱的人渣——这就是导演想说的吧。
据说,某些英国人,特别是苏格兰人讲话就是跟电影里面一样儿一样儿的,语速快、粗口多、尖酸刻薄,骂人绝不甘心仅限于f**k、sh*t这类的单词,拐弯抹角的比喻、排山倒海的成语是必须的~~这是这部电影的最大特色,所以有些人喜欢得不行,有些人看不明白。
6 ) 看得时候没啥感觉
看得时候没啥感觉,因为太啰嗦了,全片是英国式的唠嗑,叽叽喳喳,冷幽默。但是等到看完,你观察周围社会的人情反映的时候,就会发现,通灵人士是一部多么好看的讽刺剧。对政治讽刺太狠了。、
顺便说一句,这种英国式幽默的剧太少了,现在。
7 ) 政治讽刺剧的末日
2015年,在《副总统》第四季结束后,阿尔曼多·伊安努奇离开了这个让他在美剧圈扬名立万的剧组,谈起主动请辞的理由,他不无讽刺地说道:“我已经不知道该对如今的美国政治局势作何反应”。他也否认了自己主创的英剧《幕后危机》回归的可能性,因为“政治格局已经异常到与剧集中传达的犬儒主义格格不入的地步”。之后,伊安努奇捣鼓出了一部更像荒诞喜剧的电影《斯大林之死》,他的下一个项目将是与HBO合作的科幻喜剧《第五大道》。一代political satire大师,居然对自己耕耘半生的题材感到无所适从,英国的脱欧公投和Trump的走马上任已然超出他身为编剧的想象力,如同为political satire这种类型剧判处死刑。
回到2005年,由伊安努奇创作的《幕后危机》在BBC4台播出,前两季加起来仅有六集。这部拍摄经费捉襟见肘的情景喜剧请不起任何稍有名气的演员,后来的第十二任神秘博士扮演者彼得·卡帕尔蒂演出了主角马尔科姆·塔克,当时他穷到差点要放弃演戏,而这部收视人数不算理想的政治喜剧同时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
马尔科姆公认的人物原型是布莱尔政府的媒体对策负责人阿拉斯泰尔·坎贝尔,虽然坎贝尔已在2003年辞职,还是免不了常常被问到对本剧的看法。坎贝尔本人曾坚决否认马尔科姆与他有相似之处,但他坦诚告知记者:“剧中有一幕场景在现实中差点就发生了”。看似离奇怪诞的突发事件和解决途径,不可以常理揣度的团队合作中居然存在着某种真实生态,这不禁让不太关心政治博弈的观众直冒冷汗。
电影《灵通人士》实际上是《幕后危机》的外传故事,与剧集相通的角色只有包括马尔科姆在内的不多几个、其余常驻演员饰演的都是换了职位的全新人物。剧情围绕一场与伊战相似的中东战争展开,英美两国的政府高层为了究竟该不该开战来回扯皮,互相倾轧,最终得到让部分政客满意的结果。电影在英美业已改朝换代的2009年上映,但片中的政治格局仍然延续《幕后危机》前两季中布什-布莱尔的基本体系,媒体顾问和内阁大臣活跃的舞台却从伦敦一直延伸到了华盛顿乃至联合国。英国的国际发展部部长西蒙·福斯特在一次BBC访谈中,表达了自己对战争“不可预测”的看法,被视为反战言论,与首相意见相左,立刻遭到马尔科姆的训斥。随后在被记者伏击时,他又语无伦次地将自己的观点描述成“在通往和平之路上,我们要准备好翻越冲突的山峦”,又被理解为主战派。于是,在他前往华盛顿进行中东问题调查研究时,美国的鸽鹰两派都认为可以利用西蒙。他努力不偏袒任何一方,灰溜溜回到英国,又不得不面对比战争与和平更加紧要的麻烦——自己的选民墙险些倒塌在一位老妇的花园中,最终成为政局牺牲品,被迫辞职。
这位倒霉蛋部长在片中的戏份最多,也是电影的线索人物,而灵魂角色当然还是大多数时间隐藏在幕后,只在关键时刻突然跃出,将一切玩弄于掌心的马尔科姆。《灵通人士》上映后,坎贝尔特意在《卫报》撰文澄清自己与马尔科姆毫无干系,记者出身的坎贝尔咄咄逼人地向伊安努奇提问:“他是否认为所有政治活动都是愚蠢的,所有政治家都贪赃枉法,所有顾问都卑鄙无耻?”因为《灵通人士》影射的政治事件太过明显,也就是直接导致坎贝尔辞职的英国武器专家大卫·凯利自杀案。
在电影中,没有人因情报问题死亡,事件的流程则同样疑窦丛生,由鸽派撰写的报告被英国方面删去了所有反面证据后,改写为有可信度的英国情报,流回鹰派人士的手中,成为联合国决定发动战争的证据。伊安努奇将布莱尔内阁提交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报告一事的疑点与他在美国采风时的政治见闻串联到一起,再加上他对spin doctor(媒体顾问)的一贯反感,写出了让他满意的电影剧本。《灵通人士》未能大卖,但剧本获得一个奥斯卡提名,伊安努奇也得到HBO赏识,带着他的英国编剧团队开始创作以美国政坛为背景的艾美奖常客《副总统》,同样由下三路段子、犀利毒舌和办公室冷笑话组成,《副总统》一剧依然被不少有白宫工作经验的观众评价为“真实”。
《幕后危机》在2012年正式完结后,《是,首相》的作者之一乔纳森·林恩评论《幕后危机》是描述特定时期的政治喜剧,整个故事已然过时,《是,首相》系列必然会永恒下去。但如果将两者描述的官僚政治相比,《是,首相》中的文官制度已经是相当稳定的模式,《幕后危机》和《灵通人士》里的政治环境要险恶无常得多。多年以后,阿尔曼多·伊安努奇回忆起创作《灵通人士》的当年,竟然流露出几分怀念之情:“事后看来,布什时代是一个平稳时期,你在迷茫中回望一个政治的黄金时代。”对一位political satire编剧而言,最坏的时代可能才刚刚开始。
原来国家领导人的嘴也那么脏
美国人说我爱说脏话,英国人就笑了.
看得真累,满是对白,一会也不能休息,但还是没看懂。
我喜欢这样充满了歇斯底里的满口粗话的伪君子们的政治讽刺片
英国式的幽默,使我想起了UK版的连续剧《Office》。
看不大懂
确实和四只狮子有得拼 英国总出好看的政治讽刺剧 媒体和永远依附的英美关系不错 挺好看的 镜头太多得多看两遍 要是看不懂的话 先看看是首相 那算是个讽刺剧的入门剧
看的有点胆战心惊
英美要都是这样的傻蛋,中国崛起指日可待啊
形式非常的出色,英国人这种惯用的技量就是所谓的正经地搞笑。这种在天朝非常少见——根本见不到,天朝从不拿政治搞笑。回头可以跟洋葱电影掺一块儿吃。
看吵相木!
你知道你是什么吗?勃起的小二。你的脑门都已经暴青筋了。那正是我要开枪的地方。不过我还是走的远点。因为你看上去就要射了。
Excuse me?谁要看女王吃瘪?!人家要看的是女王一路飙骂、一直胜利好嘛?居然来到米国大纽约,居然被米国粑粑骗了骂了气哭了!马尔科姆大头特写,大大的眼睛水汪汪,眉毛压低轻微两皱,眼波流转,眼球上的白色光亮弧线那么美那么美!我嫁!!
政治讽刺喜剧,英式黑色幽默。
典型的英式鸡毛文学,内涵讽刺一团乱麻。原名In the Loop非常契合,中文翻译直接掉了一个台阶。也是个节奏奇差的话唠片,磨叽的让人脑仁疼。
最喜欢此类政治电影!
<奇爱博士>般的黑色政治幽默,英国人的粗口太XXX有意思了,,马尔科姆嘴巴毒到不行,政客就是一群小丑,, meat in the room,哈哈哈,,,
看得好开心~虽然是2010奥斯卡改编剧本里最没希望得奖的,但是绝对是最欢乐的。
里面Zach Woods扮演的Chad和IT Crowd里Noel Fielding扮演的哥特长相和声音都好像呐
各种fuck淫贱大集合,让丑闻丑闻再来得更猛烈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