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满轩尼诗

喜剧片香港2010

主演:张学友  汤唯  鲍起静  李修贤  安志杰  张可颐  朱咪咪  郭锋  林威  卢冠廷  

导演:岸西

播放地址

 剧照

月满轩尼诗 剧照 NO.1月满轩尼诗 剧照 NO.2月满轩尼诗 剧照 NO.3月满轩尼诗 剧照 NO.4月满轩尼诗 剧照 NO.5月满轩尼诗 剧照 NO.6月满轩尼诗 剧照 NO.13月满轩尼诗 剧照 NO.14月满轩尼诗 剧照 NO.15月满轩尼诗 剧照 NO.16月满轩尼诗 剧照 NO.17月满轩尼诗 剧照 NO.18月满轩尼诗 剧照 NO.19月满轩尼诗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8:37

详细剧情

  香港湾仔,电器行老板娘(鲍起静 饰)丈夫早亡,她和妹妹共同抚养儿子阿来(张学友 饰)。但后者终日沉迷侦探小说,41岁依然单身,还常会跟想象中的亡父对话。在一场相亲宴上,阿来见到了洁具行售货员爱莲(汤唯 饰),起初有点尴尬,后来在茶餐厅,两人谈笑风生。不过,爱莲一直挂念狱中的古惑仔男友阿旭(安志杰 饰),所以对这门亲事只是敷衍。阿来同样接到了前女友(张可颐 饰)的邀请,出任男模,两人似乎重新擦出了火花。虽然阿来和爱莲各怀心事,但两人却在轩尼诗道再度重逢。与此同时,老板娘却因为报税之事跟老相好(李修贤 饰)闹了别扭,而且,一直蒙在鼓里的她还目睹了阿旭与爱莲牵手逛街。经受不住打击的她彻底崩溃、住进了医院。此后,阿来跟前女友,爱莲跟阿旭的感情却发生了变化……

 长篇影评

 1 ) 疑心越大 x 驚喜越大

  傍晚,看完电影节开幕电影《月满轩尼诗》,影片播放前导演岸西演员 汤唯 学友 鲍起静 郭峰 张可頣 等众星到场致辞,场内成千人一起见证汤唯确实下过苦功的流利广东话。

  
  惊喜一是《月》的配乐非常讲究。就连预告片,也有专门主题曲。首映前大家至少把预告片看上一两次来止渴,网上最多人问的,也是问哪来这一首曲。(据知是褚镇东先生所作)

  
  惊喜二是选角和有趣的副故事线安排。演员演出专业,男女主角外,鲍姐朱咪咪李修贤郭峰抢镜自然,组合华丽,巧妙合拍背后的计算精准。

  
  描写三十多近四十岁的七十后男女主角侦探小说迷(所谓迷也是人畜无害的轻度中毒而已)如何缘起期会,这样的设定,让热情欠奉疑心极大的大龄姻亲关系落得活色生香和富有娱乐性,构成了这样一部“疑心越大 惊喜越大”的温馨小品。

  
  我想我和很多人一样,都喜欢英雄,但不是降大任于斯人一身那种好武功超人,而是在际遇惨淡中作点点无力挣扎,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走下去的凡人。《月》片也不主张形式觉醒。学友饰演的阿来,是个毋须勤奋的二世祖,上有一个支撑起成盘家计的电器店店主母亲,家里又有个照顾着他衣食的姨妈,是以浑噩过日也未成危机。这个角色说明,社会是可以为了养得起懒人才富裕起来的;比之一些典型嚣跋膨胀的太子子弟,一个会愿意花时间帮街坊找过时零件修理老旧电器的电器店少东,阿来的善良,有写实价值。
  
  
  汤唯饰演的爱莲,张大嘴让阿来看她刚补好的蛀牙,那副戆样,是很可爱,但我认为导演和女主角的努力不止于此。听说本片是岸西早年的剧本构思,不是按电影公司要求去做的创作,因此角色本来就没为汤唯打造,只作部份调整。或许有很多人注意到,《月》片中的每本侦探小说,都是「创作」出来的,并无其书。而汤唯在拍摄期间,每天努力看着侦探小说、听着黄耀明的歌,来揣摩岸西所赋的爱莲。对我来说,《月》让我难忘的一幕,是爱莲坐着看书,被叫去看电视,放下书本前,她有像娴熟的小说迷读者一样,赶快看完该页余下段落才把书签夹在下一开页,不知道为甚么,我因为这瞬间的演出,加上爱莲的半咸淡广东话而感动,更喜欢岸西和汤唯了。

  
  * * 别注一 * *

  
  从旧女友来电到自我认知
  
  阿来不是睡就是宅,但原来旧女友会成为他的治懒灵药。
  
  饰演张学友的前度女友敏如,是看惯香港翡翠台剧集的朋友非常熟悉的港星张可頣。敏如这个角色在剧中是一位因为离婚而重获“自由身”的摄影师,正当她要好好把握机会来发展个人事业的时候,她也同时想起了一直放不下的旧情人阿来。敏如的出场,对比起她充满了行动力的适应和果断,使得亚来显得更加被动顺从。
  
  多年没给过阿来一通电话的敏如,突然在早上来过电话,阿来从姨妈口中得悉时,反应激动。
  
  敏如找阿来的借口,除了给兼用为住宅的工作室添置电器外,还要亚来当一回摄影模特儿。单纯的阿来还以为这是对他外貌仪表肯定的表示,为此他改掉懒睡,从此大清早就艰难地从暖暖的床铺爬起来,从湾仔跑步到山顶,这是一条需要超过一百分钟克服四十度斜面毅力程度的克苦路线。
  
  直到阿来在这次与想象不符的模特体验,带来自信心的二重打击,让我们体会到他在上一段关系中经验到的无奈之际;导演巧妙地在这个时候接上阿来梦境中的深层自我认识,这一幕诧异,要直到当敏如向阿来再度表示爱意的当下,阿来坦率地表示,他心里原来早就深埋了另一个跟他处境一样的人。 阿来望向别处:“最近,我喜欢了一个人”。
  
  
  * * 别注二 * *

  
  彩蛋的隐喻和明喻
  
  《月满轩尼诗》节奏流畅,一些彩蛋自然穿插其中,惊喜有意思。
  
  稍瞬即逝的要数客串饰演牙医的郑伊健和邵美琪客串饰演婚姻注册处证婚人的。二人分别在爱莲与阿来的场景中出现,这对幕后分手多年的旧情人,在幕前气定神闲地相差仅分秒间连绵冒出,玩味十足。
  
  浅伏绵延的要数饰演檀岛餐厅印度人服务生的乔宝宝,第一次出场就操着具备印人神韵的流利粤语,摆出道地港式茶餐厅老侍应生才摆得出的老炼架子。充当了阿来和爱莲的第一个话题,也给阿来和爱莲机会,去认识大家都有着享受悬疑的侦探小说迷嗜好。此后印度人失迹于昔,不断在现实和梦境中以各种职业出现,激发阿来的侦探小说迷疑心发作。
  
  善良的阿来,频生了“我可能是某命案的目击证人”的臆想;造成阿来的关注焦点,从而可轻易跳出现实际遇的不顺逐,能人所不能地分心转神到似有还无的疑似案发现场过敏中。
  
  印度人最后出场的时机,是一道技术性的点睛工序。导演岸西匠心独运,安排乔宝宝的真正夫人和他一道出场在这个镜头里,让这个时候的乔宝宝,饰演起乔宝宝本人,疑心终于惊喜的意犹未尽里。


  又记:

  乔宝宝的作用,或许只作用在部分欣赏的人身上,可能也没必要太在意,是我认为惊喜,不是要人人认同这是惊喜。
  
  我揣猜导演岸西也无意在情节推进的过程中强作放大,才有终幕时角色的身份还完这样的设计。
  
  阿来和爱莲,只有在檀岛餐厅相遇才举行的侦探同好会,所研究之主题,离不开认为所有现象都有它的神秘性,而所有秘密也必然牵涉到不可告人的罪恶。。。据此推论,这么使人有深刻印象的一名印度人侍应,眼怔怔的身份变换,背后的动机,除了是卧底警察,还有很多很多很多的坏可能。。。两位主角压根没有从最日常的角度去接纳对方可能只是另谋高就,人家养妻活儿不简单,像很多香港草根一样,经常换工作,有几份制服替换。。。导演编剧神来之笔,是在这么狭短的篇幅内,通过这样的癖好,对男女主角间的交往,有这样可爱、生猛又不离现实的描写。
  
  看看直至今天一样是华洋杂处的湾仔,它的历史,也是香港多元文化锤炼生花的历史;轩尼诗道上,有的是同样说着粤语过着一般一样香港生活的非华裔香港人。乔宝宝的贯穿存在,我认为这既是幽默的,使主题活化的,也是一种对真实的尊重。
  
  我相信台前幕后也不确定这种幽默,是否在上映各地都一样好笑。或许你有四个好笑,别人只有两个好笑。我觉得可贵的,是导演没有做太多的迁就。要寻找轻量的,又不剥离于真实的好笑,这是个永远容易招怨的娱乐工程。

  
  题外话:
  
  我觉得幽默,真是一门大功夫,易地而处要面对不同人有不同的偏好、消化和领会,是很不简单的。
  
  国内深圳和广州,是有收到香港电视讯号的,听说因为这样,南方就少人收看CCTV,笑话段子是,其实在北方,根本没人看电视。
  
  我在国内日子久了,才意识到“段子”这种形式,在中国社会是被格外的容忍,属于可接受范围的绷紧放松。因此,你要搞笑,搞笑的形式也有划定的安全区。“哦,你是在搞笑,不是在讽刺我。” 这样,为了人际安全感,和获得政治敏感的放松,幽默就段子化了。
  
  有没有不用抽离于剧情角色,也可以生崩活跳的幽默可能,这应该也是《月》这部电影想去挑战的。


  
  * * * * *
  
  
  惜今年还未有机会看《岁月神偷》,未能比较。《月满轩尼诗》注重实景白摄,但不是存心赶潮流、趁热斗。导演岸西解释,选湾仔,选轩尼诗,不外乎因为这次特别想说「屎坑西施」的故事,才锁定在这几条集有多家厕洁用品又浓缩了新旧港味交替的街道,凑巧才收录了改建清拆期间囍帖街利东街的影像。
  
  离港经年,不知道为甚么在下对保育城市硬件不大感兴(就是觉得保育不保鲜,保完味道都不一个样),反而对近年香港电影里本地人情面貌消逝的流失趋势有更大的抵抗和不安。《月》片没有刻意迁就所谓的中国观众口味,从哪里到哪里是哪里,学友汤唯不做文化导游,扮演好阿来爱莲就好。典故细节,留给观众自己Google街景Wiki历史。
  
  和料理厨艺是否地道一样,就是没有像导游一样的舍难就易处处避嫌,放胆让观众头上冒一两个无害的问号,才不至于抹煞原味中的勾魂绚丽。试问,其实是否真有属于中国电影观众的口味这回事? 亲身脚踏香港街道七日自由行的内地人不就是喜爱香港又愿意了解香港的中国观众吗?满足不到当地观众的当地作品,何以能娱乐千里外的人群?
  
  猜想,或许就是因为处处没怎么费周张向外人解释,不见外,也不怕人家看不懂,获得足够的放松,《月》才有看香港电影的喜感。
  
  有些电影,跟时人地没有什么关系,大制作如《变形金刚》《阿凡达》都在推进工业纪录和标准,这些电影是在鼓励你为自家客厅私人影院升级,大多数人在这类电影落画后收集它们的blu-ray也不是为了翻看,主要作为试机炫耀播放性能的天碟;相反,有些作品,如一两首你特别有感觉的旧歌,你不会介意没有立体声没有以最佳音质播放,甚至庆幸能偶尔在傍晚回家的计程车上的破音收音机上听到。这些作品深埋了你当年当时当刻的回忆,那年那地那人的甜酸苦辣氤氲涌郁交叉流溢再生,触动到3D立体触动不到的人心。
  
  我想,或许找对人进场一起看这样的作品,如《月》片,大概也会成为这样的回忆的一部份。






延伸閱讀:
【访谈】岸西:爱情最大的敌人就是马上要答案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3197890/

 2 ) 《月满轩尼诗》看的爱情不同于读的情诗

     街景换面,社会变迁,人与人终将相忘于江湖,心却永系于连根的土地,念故园情,亦人之常情。

   讲香港的人土风情、新容旧貌,忆褪色消逝的斑驳光影,驻足在语言、文化、习惯融合翻新的街区。岸西细腻的情感花园,建筑于文字之上,是安抚心灵的、无比强大的美丽世界;然而文字立为影像,现于银幕,接过需驾驭胶片的技术活,却少了纯粹强悍的说服力,且徒然浇灭了原本汹涌澎湃的激情,这是无法忽略的遗憾。

   乍看片名,不易想到以轩尼诗命名的、香港的一条主干道。当真会遐想一段忧伤浪漫的爱情故事,把酒问天,看花踏月,愈唱愈新的老情歌,嫁接到美丽繁华的香江,那就是星光璀璨的穹顶,高脚杯里微荡的白兰地,爱情与生活,文艺并奢华着。可是,这样的故事会拒人于千里之外,或显生硬做作。所以,岸西讲述的有关小人物的故事是有市场的。她不渲染娱乐至上,也不动耍宝的脑筋,用平实的影像展现国际大都会亲切柔和的一面,并绕过一定要在贫民窟里才能讲感人故事的惯用手法,印象分轻松得到。

   然而,问题似乎也出在故事内容上,虽然谈不上吸纳了难以消化的信息量,结局也不过是为了成全一对新人与一对老人,但过分要求包罗万象的意图,只让影片散得像棋盘上没有章法的乱阵,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不够聚拢,不够鲜明。

   在我看来,轻叙事,重人物,这是《月满轩尼诗》的特点,也是掩盖导演执行能力的有力盾牌,而遮在这“不足”前的张学友与汤唯是绝对的功臣。汤唯神秘、清新的个人形象,加上张学友歌神的群众基础,片子至少不会悄无声息地退场。而我始终记得张学友在《黑雪》中饰演瘾君子时狼狈不堪的画面,那时他就该抱个小金人回家,也无所谓,认可他演技的影迷早把他当影帝了。看过此片,我会有很直观的感受,若没有张学友、汤唯,只为了看唯一一个有血有肉的角色鲍起静,这时间花得没意思,关键还是遗憾。

   要说其他人物也不是摆设,但到后来总会有种不着调的感觉。李修贤抱着小狗在镜头里晃晃悠悠的几个来回,知道借宠物暗讽人与人谈感情太奢侈,开头也没大碍,但到朱咪咪对他春心荡漾,这味儿就全变了,而且变得有些莫名其妙。该把反复出现的空镜头及拖拉冗长的镜头分一些给各角色,想象阿来成婚,朱咪咪空落落的心情能理解,但没有周到的铺垫,就显突兀,有悖情理了。安志杰的外形是个小亮点,但他的人物性格与行事做派有出入,小混混干的都是绅士会做的事,在小巷子里调教阿来的片段,显得太纯真太伟大了。而最蹩脚的莫过于最后鲍姐与修哥拍婚纱照的场景,那叫一个漫长!我打着哈欠,在等待中被阿来模糊的身影惊醒,那会儿我突然想到了警匪片里埋伏在暗处的坏人,我不解的镜头,拽出我心底里的港片情结。

   总的说来,在《月满轩尼诗》中,除了故事的线索——相亲,是个格外明显的“起始点”,往后剧情发展的轨迹再无鲜明的印记了,忽明忽暗,所有的转折点都被处理得暧昧、模糊,甚至无法临摹出故事的层次、冲突、高潮。单薄的故事框架,为了注入“大气”的人文风俗,不得不在成全如此美好的爱情故事时,砍掉可驿动深入的感情戏,可观性大打折扣。当然,此番感悟绝不抹杀岸西在塑造阿来时,在表现一个类似“啃老族”又介于有理想有抱负,只是被宠坏被过分呵护后,拒绝长大的孩子时,所呈现的精彩。

   从结构上力求丰富多样,这是电影的另一个杀手锏,随波浮动的梦境,神出鬼没的印度便衣,多角度塑造人物,岸西也玩了一些技巧,但这些效果都在平淡无奇的故事中失去了色彩。倒是值得赞叹本片的另一大特色,用“对立”的角度叙事。所有的不同都以轩尼诗道为分界点,形成对立面。享受双份母爱的阿来遇到没有双亲的爱莲,新移民与本地户,街这头对着街那头。还好茶餐厅还在,传输情感的媒介没有消失,还能希冀,爱情永远会在不可预见的地方生根发芽。

   个人浅见,岸西的《月满轩尼诗》对学写剧本的编剧有相当实用的借鉴价值。小说可以事无巨细,不惜笔墨,纵情挥洒,但剧只需要服务于结构的有用情节。当然不怀疑金牌编剧编故事的实力,但在这部剧中,岸西的确没有找到分割剧作家与导演的平衡点,更多的时候,她的视角来自情感丰富的作者心理,她想象出心底里触动自己的意境,却忽略了用眼睛感受、非阅读共鸣的旁观者最直接的反应。

   似乎说了很多有关这部电影的坏话,对于喜爱这部片子的观众,尽可无视我的吹毛求疵。情感上,我对岸西的下一部电影依然有期待,对张学友、汤唯也没有失望。


 3 ) 来得迟了,连快乐也不那么痛快。

       早说要看看这部片子。
    香港电影看得多,却大多是海景房,落地窗,希尔顿和半岛的天下。与我日日住着的香港,并无关系。
    这大概也是这部片子唯一让我满意的地方了,真实的嘈杂,临街的店铺,淋上蚝油的芥蓝菜,古铜色肌肉男阴沉着脸进进出出的冗道。一整部片子弥漫着红绿灯叮叮咣咣的提示音。这才是我生活的香港,习惯了在各式各样的背景音中讲电话,谈八卦,哭哭笑笑过日脚。
    主角都没怎么化妆,灯光打的也很真实。看得见颈纹和毛孔。这也是难得的好。
    可是除此之外,确实挑不出什么好来了。片子太没重点,每一段关系都解释得不清不楚。张学友和汤唯爱得太过突兀。张学友和张可颐那么深刻的一段就关系,怎么就简简单单上了个床,变了变心。青叔为什么选择了描眉画眼的老姑婆,放弃了贤惠善良的二姨妈。
    张学友在ex面前装可爱,挨打之后跌跌扭扭的背影,顿悟之后雨中逐爱的长镜头。非要找出个重点来,这部片子是要讲一个男人的成长么?如何从不懂事变成懂事,从没责任感变成想为喜欢的人有所承担。那些个长镜头让我想起来前几天看过的《岁月神偷》,阿来和六岁的罗进二,成长方式多么相似啊!可是,留待四十岁,才获得这么一点点成长,到底值不值得拎出来讲呢?看着他的成长,我一点没觉出快乐来。挺无谓的,其实。
    却是有几处笑了笑,这要感谢乔宝宝。
    汤唯的笑脸本该是亮点的,可惜诠释得不够。演的吧,脱不了苦情的底子,笑得甚至不如张可颐——人家好歹娇俏。

 4 ) 平平淡淡的香港生活缩影~~~~

汤唯的演技当然是没得挑的~~~尤其是天桥上落泪那段,看的人心里也闷闷的~~~
我很奇怪的是那个印度大叔出场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

 5 ) 月满轩尼诗,人约黄昏后

张学友跟张可颐在台阶上回忆初恋,
电器行的小开,不玩到四十一岁哪里会想要收手,当然不是青春热恋的好托付。
然而对于张可颐那样的女孩子来说,青春热烈的时候,却没有安全感,拼命只是要找一枝可栖。
所以汤唯才显得惊人。寄人篱下十数载,却敢爱一个有今朝没明日的小混混。
她不需要安全感。安全感都是自己给自己的。
被子再温暖,被子本身不会发热,温暖你的只是自己的体温而已。
除非你找到一床电热毯。
可是电热毯也有断电的时候。

可是这个爱又那么不堪。除了一身好肌肉,实在没有看点。如何站在读书的她身边?
所以我们几乎一直在为他们的分手加油。

朱咪咪一出场,就全无神采。但是她是老戏骨,没有神采也是神采暗藏。直到菜场里那一句,哗啦一下就像灯亮了,我们熟悉的朱咪咪又回来了。

郑伊健和邵美琪,前后脚出来。谁会想到,二十年前,这个女证婚官,也是汤唯这样青春少艾,风头无俩的美少女一枚。
她一笑,整个香港都会亮起来。
可他还是不要。他远远没有玩够。哪怕在新片里演一个发型奇怪的牙医师,他也要玩尽自己的人生。
我爱蒙嘉慧,希望蒙嘉慧的timing刚刚好,月满轩尼诗。

配角到处都是惊喜,这部戏,比72家租客还能肩负起TVB台庆戏的重任。

 6 ) 爱情总是悄无声息地逝去,正如它悄无声息地来

我没有看过岸西的其他作品,但如果我估计没错的话,
岸西的作品就比如片中经常出现的茶餐厅中的一个蛋挞一般,
说不上有多么大手笔也没有特别精致,
可是午后三五不时就想来一个过过瘾。

月满轩尼诗延续了天水围的日与夜的风格,
虽然手法没有后者纯粹,
但是偶尔略显得粗糙反而使这些港式平民生活显得更为真实和不造作。
鲍起静朱咪咪等一班老戏骨和汤唯这些新鲜血液的碰撞也没有半点核突。
一切如行云流水般有条不紊地继续着。

的确,要在两个小时不到的电影压缩一段的感情的逝去,
还要讲到另外一段感情的开始,
不免让观众觉得跳TONE。
但仔细想一想,生活中爱情其实就是这样子。
爱上与分开其实没有一个时间界限。
有时候它闪电般就到了,
有时候你等了几十年它却一直没来。

片中张可颐说:中意一个人有甘难咩(喜欢一个人有这么难吗)?
这般娓娓道来的语气并没有过于刻意。
的确,每一次当我们陷入一段爱之前,
总是忍不住做很多挣扎给自己很多借口,
可是为什么我们就不能随意自在让它自己走?
每一次结束一段感情时我们都觉得经历了很多痛楚,
但是爱的来临和逝去其实并没有什么道理。
它这样悄无声息地来,
当然也可以在你不注意的时候,
悄无声息地走。

爱情其实没有那么多哲学,
也并没有那么难。
就像港式茶餐厅的菠萝包和蛋挞,
没有那么多繁琐的西方礼式讲究,
没有那么多花哨的包装和外表,
只要一口咬下去,
味道对了这就对了。
何必为难自己一再挣扎,
何必非要找个海誓山盟?

是你的就是你的,
当它悄无声息经过的时候,
点上一杯12块的奶茶,
静静享受它就好。





PS:很庆幸我看的是粤语版。

 7 ) 找一个动心的开心的放心的省心的人来告别单身

英文的片名很简单很切题很有意境,但翻译是个大难题。
直译成“跨过轩尼诗道”,对于一个文艺片来说也太不文艺了。另一个问题是,大陆观众有几个知道轩尼诗是香港东西向的主干道啊,这个名字对我们来说不仅毫无感觉,还极容易误导,可又不能换算成“跨越内环”这样的本地化的名字。最后还加了个“月满”这样的文字摆设,许是想沾些“圆满”的喜气,可这片子讲的却是人生的不圆满和不如意。这么一通拧巴,这个片名的直接效果就是在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一轮明月照美酒的标准广告画面。
故事的主线当然是爱情,阿来和爱莲本来一个轩尼诗道东一个轩尼诗道西,一个跟妈妈卖电器一个跟舅舅卖洁具,一个留恋嫁给富商的前女友,一个牵挂身陷囹圄的血气男,但双方家长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硬安排二人相亲。
本想应付交差,不料频频巧遇,于是,虽然一个倔强,一个随意,一个敏感,一个慵懒,却是一样的俏皮,一样的好奇,渐渐生出笑意和默契。
与此同时,两人各自旧爱的光环也渐渐退去。前女友离异,叫他装电器,叫他陪夜,但在客人来之前请他回去。血气男出狱,但只会用拳头解决问题,电视只看球赛和武打片,他能给她的,只有担心和无趣。

我想,导演的信号是,纯情不是爱情,感激也不是爱情。那个让你张嘴大笑露出蛀牙的力量,才是爱情。
可是别忘了,让我们开心的男人,往往不能让我们动心。让我们动心的男人,又往往不能让我们开心,就算有让我们既动心又开心的男人,又往往不能让我们放心。
看来,找一个动心的开心的放心的省心的人来告别单身,注定是一件让我们碎心的事业。

下面说说各位明星的表演吧。我觉得学友哥演得还是很好的,在电影里,你不会觉得他是张学友,他就是阿来。一个懒洋洋的kidult。他懒得理睬老妈的絮絮叨叨,他懒得看完每一本侦探小说,他懒得再谈恋爱,他甚至懒得早起去看老爸的最后一面。 但是他其实不笨,他总猜得出书里的凶手是谁,他清楚女友永远不会爱上自己,而自己也没有足够的兴趣和担当去建立一个家庭。当他发现自己爱上了爱莲的时候,甚至懊恼地叫道:“我本来准备拖拖拉拉过完这辈子算啦,这也不难啊!”
还好,老妈突然住院,让他醒悟到自己是个63岁妈妈的41岁的儿子。老妈都活得那么生机勃勃,自己也不该一直蔫下去。
再说汤唯同学。我买票去影院,很大程度上是想去支持汤唯的。她没有让我失望。她的气质独一无二:她有种华丽的素净、浓郁的淡定、骄傲的谦卑、性感的纯情,犹抱琵琶半遮面,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是一种经得起审视和考验的美丽,好像一颗明珠,纵使身陷黑暗,兀自熠熠生辉。
几位老戏骨的表演个个精彩,一对老姐妹真是红白玫瑰的老年版。青叔还是代表男人选择了红玫瑰,看来火腿鸭子陈皮汤终究敌不过青紫茄子指甲油啊!


 8 ) 剩下的果实

这是我来到成都的第二天,我一个人出去看了场电影。挑来挑去只有《爱丽丝》和《月满轩尼诗》值得一看,可我没带学生证,《爱丽丝》就显得有些贵,于是就去看了汤唯。

电影很舒服,就像成都这座城市一样。在这个城市我可以大口的呼吸,空气里边都是温柔。温柔化开了,这就是成都。整部电影我喜欢前半部分,配乐少少的,却总仿佛听到了音乐。这电影和成都都让我找到了一个调调,一个可以慵懒可以不要着急的调调,正是这种反现代社会的调子让我在电影院里忽然找到了那么点诗意。

一直喜欢看老港片,其实就是喜欢看那个调子,那种放松又幸福的节奏。可惜《秋天的童话》之后我再没见过那么悠扬的爱情故事。《月满轩尼诗》很清淡,很多处留白,这是它的气质,这是老港片的血脉。如果换做其它片子,一定会把留白都填上糖果,腻到死。

从来都很看好张学友演戏的才能,他是有天赋的,基本做到了演什么像什么,算得上好演员。他和汤唯,两个人的个人魅力和演技都有改变影片面貌的可能,但是汤唯更加独特,她不温不火,不蔓不枝,对人物的把握总会有一个纵深方向的发展,十分迷人。看《色戒》的时候我还没觉得她这样好看,今天在大屏幕看到她穿上现代装,确实气场不同寻常,怪不得人人都想泡她。

影片大体上可以算作一场剩男剩女的保卫战,张学友扮演的蒋觉来是个睡神,常常睡到中午,年过四十,没有女朋友。汤唯扮演的爱莲心有所属,可家里人却反对那门亲。他们都顺从了各自的家长,去相了亲,但是他们都用另外的方式捍卫着自己的生活状态。

他们适婚却不结婚,因此成了剩下的。在别人眼里这算是某种失败,可我看到了导演试图诉说的诗意。他们奉命约会、不期而遇、聊侦探小说,然后哈哈大笑,这分明就是在谈恋爱,在大家忙着操持家务的时候,他们在谈恋爱,青春期被无限延长。他们是胜利的人,没有被生活骑在头上。从而开出了自己的果实,酸酸甜甜的。

这部电影是一个好的模板,它映衬了千家万户的中国家庭。中国的主流家庭非常套路,孩子十几岁的时候正值青春期,却被克制,不能谈恋爱,谈了就是早恋,早恋是重罪,是要由家长、老师以及本人三方会谈的。和手淫还有追求理想相并列,成为三大青少年容易走的“错路”。抑制本能与替孩子做主是家长们最明显的教育。大部分的女生到20岁也没个男朋友,可大学一毕业,家长就来催命,你怎么还没被有车有房外表俊朗的好男人娶走啊?得抓紧啊。

当我20岁的时候,我感觉我身边的人就跟上满了发条似的,好像马上要踏入老年,恨不得连退休的事儿都解决了。要贷款买房、要贷款买车、要结婚,不能再玩了,要认真生活了。周围人的这种转变让我很错愕,本来非常亲密的朋友一下变得没话说,他们谈论的事儿我一样都没想过,我觉得我还年轻,是真的还年轻。我不急。

未来的确是个令人发愁的事儿。然而在这代人的心中,未来几乎是个令人发指的事儿,它让大家都不再浪漫。我认识的不少漂亮女生,在大一的时候谈恋爱,大二的时候谈恋爱,大三的时候尝试乱搞,大四的时候就专心研究怎样傍大款了。可这里边有三个无解的难题,第一,永远的僧多粥少,哪有那么多大款等着你去傍?第二,大款未必想让你傍,也许你觉得你行,大款觉得你不行,毕竟人家眼界比你高;第三,你总会变老的吧,那时候你除了傍大款再没其它手艺,总不是个办法。

我想痛骂这种司空见惯的既定的生活方式,它抹杀了一切情趣,剥夺了所有的可能。人们要被迫的习惯在每个年龄段与别人攀比,上了什么样的学校,找到了什么样的工作,组成了什么样的家庭,住进了哪里的房子,开着什么牌子的车子。现实成了每个人的顶头上司,而这种现实原本是可以改变的,是虚假的,是营造出来的。因为这样的现实有悖于真实的生活感受,那样的幸福不是真幸福。

所以何必呢。何必自己强迫自己一定要过上那样的生活,何必把生活中所有大的小的事情都弄成一个个的负担,如果你喜欢看侦探小说,那么就住在里面,它给你的快乐要远远超出你多卖一个马桶盖子。因此我喜欢爱莲这样的女孩,她踏实,不慌张,不会一天到晚烦烦烦,她的爱是坚定的,她潇洒,惬意,乐于付出。她能让你慢下来,这样的女人有大智慧。


如果你在每天挤同一班车回家,那么你总是会感觉很紧迫,似乎错过了就回不了家。你以为那辆车能给你安全感,但它恰好带走了关于你的所有安全。这样一代人一代人前仆后继,只有压迫感,只有窒息。

那就找一个无所事事的晚上,故意错过那班车,也许夜晚就突然变得美好起来了。


草威
脉搏:http://www.mtime.com/my/caowei/

 短评

月满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0分钟前
  • 南团
  • 推荐

为朴素的电影观打四分。技术性稍微差了些,本来是想打三分的。汤唯有一种女性天然的坚强美,学友的演技舒服,鲍起静气场强大,张可颐依旧是这么惊艳。

15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一个好编剧也可以成为一个好导演,因为她太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要什么。她能好好去讲故事,也能好好去表现故事。尤其是情感上的事,岸西写得很细,也很实。岸西说,她不会拍不说粤语的电影,因为她所熟知了解的,就是香港。香港,不会死的。

19分钟前
  • 时以星
  • 推荐

汤唯~

20分钟前
  • Puzz_Nut
  • 推荐

岸西的失足在于 造了这么一个普通话背景的副线故事 一来汤唯演得虽不算十足地糟糕但也谈不上出彩 仅是合格而已 二来国语对白生硬不自在打破了粤语对白妙趣横生的流畅吸引力 五星打给粤语部分及香港演员 三星打给华语部分及内地演员 说到底 悲剧来自合拍制度 F!

24分钟前
  • 账号弃用
  • 推荐

平庸得一塌糊涂的片子。没有情怀没有市井更没有小聪明。岸西这女文青硬生生把学友和汤唯凑在一块儿。

25分钟前
  • 木卫二
  • 较差

1、剧透!宅男是张学友,剩女可不是汤唯——是张学友的姨妈!2、导演功力不足,无论调度还是剪辑都瑕疵不少,剧作还算有点意思。3、看好鲍起静老师明年再靠此片获一个女配提名。4、不是为了去看汤唯(其实也没什么可看),说实话没必要去影院。

28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刚刚看了,好文艺的电影,把我这个俗人都看动容了

33分钟前
  • Hulk
  • 力荐

剧本平淡,个别情节扭捏生硬,剪辑混乱,汤唯的表演远逊于前,在误会阿来串通父母逼婚一场更是凌厉到恐怖的程度。若非老一辈演技派们支撑,此片也就2.5星的水平。

36分钟前
  • 艾小柯
  • 还行

学友太神了。鲍姐太神了。汤唯好菜呀。

41分钟前
  • 思玉
  • 还行

香港人笑点真低,整场笑到尾,但是我就一直不懂在笑什么……

42分钟前
  • nanase
  • 还行

汤唯美得令人发指。台词有笑点。相信香港人能发现更多。

46分钟前
  • 弗朗索瓦张。
  • 还行

这是我最喜欢的爱情电影之一 虽然网上的评价不高 但我喜欢片中的安静和内敛 理想中的爱情应该如此 就像花的绽放 就像水的流淌 一切都是静静的 无声的

48分钟前
  • 厄运之子
  • 力荐

清新,可爱,隽永,有趣。一个推荐。

50分钟前
  • 程育海
  • 推荐

两个字,失望。

53分钟前
  • Farrarrah
  • 还行

淡淡的小品,有点情景剧的感觉。编剧还算不错,可是导演功力有些不足。那个阿三我是完全没弄懂和这个剧有什么关系。★★★

54分钟前
  • Q。
  • 还行

我觉得是真好看。港式小甜点深得我心。——“你叫阿来,英文名系唔系叫阿Roy?”——“我叫阿Come,Come here个come。”还有看展览时爱莲笑“哈哈哈”,阿来马上说“好大个牙窿!”还有两个人在幻想那个印度小哥 有默契一句接一句 都让人很磕糖。后来各自找回自己喜欢的人了 爱莲不爱看功夫片 阿来的福尔摩斯念头得到一句“我都觉得你好多事喔”,我突然明白 自己当初执着的爱不用太勉强 还是需要自己放过自己 爱不是不甘心 让自己和会逗自己开心的人在一起 那才是幸福。汤唯好清纯 导演给了一个天桥上哭的她3分钟镜头 那种情绪递进演得好好!(PS腿长穿平底鞋的女生真好看 就像我看着电影的时候一直想着的她一样。)

59分钟前
  • 黄悦_
  • 推荐

汤唯很漂亮!

1小时前
  • 小正经喵乖乖
  • 较差

汤姐很抢眼、鲍姨很抢戏,但片子好坏主要还是由编导决定。

1小时前
  • 荔枝超人
  • 还行

这一对儿是能有多灵啊~~~>< 我最爱的淡淡港式小品。。。

1小时前
  • 小锡兵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