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无声的对抗——电影《水中刀》解读
《水中刀》是波兰二战后的电影,对它的分析难免会偏向于对当时波兰的政治性解读,但是波兰斯基作为一个电影制作者,既非批评家又非社会学家,我更倾向于把影片看作是导演对于“人”这一有着复杂精神活动物种的自我表达。
这是一部有悬念的并在湖上发生的故事。相较于波兰斯基之后的几部电影,《水中刀》显得比较写实。影片像是代表一个更开放的世界,有开阔的湖面和天空,但是不管人物是否处于内在封闭背景之中,人总能制造烦恼。影片中令人烦恼的东西,是人物头脑里面的感觉,使人物感到恐惧的异己力量归根结底是来自自身——人物亲手构筑起与外界与他人的精神围墙。为了凸显这一点,导演有意地能去掉多少就去掉多少东西。末了只剩下三个人物,到最后的镜头,也不要一个龙套。他钟爱“三角关系”这样的人物设置。他在戏中安排的人物往往只有三个:一个女人、这个女人的丈夫以及突然闯进来的另一个男人。影片中是妻子、丈夫以及偶然搭车认识的年轻男子三人,同乘一条帆船出海。于是,《水中刀》的写实主义就有所不同,一切都建筑在一种模凌两可的模糊性上,影片没有描述现实身份的变化,导演也似乎不热衷看到他的树木结出果实来,而只关心疏离的生成过程。正是这种模糊性使影片更带有一种普世性意味,同时又增添了戏剧性。片中萨克斯主KEY的音响效果暧昧而又模糊,与影片的氛围十分契合。
导演钟爱极端戏剧性,要描写情节的突变就需要设置深刻而激烈的矛盾冲突,但是“在我看来,只用三个人物支撑本片的故事,而不引入其他角色,同时保证故事不枯燥、干瘪,无疑是一个挑战。最后,本片最初设计是发生在大约四天之中,但最后浓缩为两天一夜,保证故事的连贯,坚持片长、行为与时间的统一原则。¬¬”【1】
《水中刀》将剧作依据在这场三角关系中力量的平衡和失衡间传递的张力。影片从驾车郊游的一对夫妇开始。女人开车,男人静坐,内心似有不满,伤感的爵士音乐鬼影般随着他们的出行,一个非常规镜头预示出不安,车窗上树杈影影绰绰的倒影和模糊不清的人面增添了一种诡异的气氛。之后男人表达出不满,并控制驾驶座,但即使控制了方向盘,其内在的控制力还是在女人身上,并且再次出现非常规镜头。黑白影像往往在表现人物的轮廓、布景或自然风物的质感方面有卓越的视觉感染力。然而影片开头的这一长段夫妇在车里的沉闷镜头却刻意淡化了这种质感,挡风玻璃上的树影使人物的面目不断地被遮蔽。整个片头色调暗淡模糊,时刻笼罩在灰色的阴影下。路边景色荒凉萧索,丈夫与妻子之间纵使还有一吻,但妻子表情像极了一枚镶着五官的木头。她戴着形状怪异的眼镜,嘴角边有一丝讥诮的笑意。波兰斯基在这里玩弄的电影技巧非常隐蔽,它不以古怪的构图或者狗血的情节夺人耳目,而是以多个固定镜头瞬间捕获到两人各异的冷漠神情,从而在情绪上为两人的关系叙述埋下伏笔。
丈夫在取得首轮力量博弈的胜利之后,试图以不动声色的挽留来鼓动青年参与到他与妻子日益沉闷的二人世界中,寻找一点炫耀和控制的快感。当青年被男人唤回来走向游艇的时候,不安的浪漫悠闲的旋律响起,预示着故事的正式开启。低机位拍摄年轻人站在船上,桥上的男人向船走来,看起来像是从年轻人的胯下走过,这个镜头的意味是明显的——年轻人其实早就明白了男人的意图:“我就知道你会叫我……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你想玩下去。”而且,他的男性征服欲望也驱使其上了船。在这段戏中,出现了两次意图明显的过肩镜头。第一次是从青年的肩膀望去,女人背对着他们,望着湖泊,男人夹在她与年轻人之间。男人走后,女人反身去背行李袋子,年轻人帮了她,然后两人一起先上了船,镜头变成过男人肩的远景。这隐隐透露出,这是两个男人的争夺战。
青年与丈夫的第一次冲突发生在“水中刀”现身不久之后。丈夫告诫青年带刀要当心,随后想以一个亲身经历来说明这一点,但青年打着哈欠,第一次表现出对他的怠慢。丈夫在三人关系中的至高地位顿时受到了挑战。
罗曼波兰斯基对于构图意义的建构有着特殊的偏好,他往往热衷于用画面中极少的元素来表达有趣、深刻的含蕴。例如几个单人镜头中,从甲板上方的大仰拍不留余地的刻画出三个人迥异的观点态度。
两人的第二次正面冲突表面上仍然是青年主动挑起的,他严肃地向男人提出抗议,“我是徒步旅行者,不是码头苦力”。男人则毫不客气地回应道“你是个懦夫”。妻子作为两人冲突的局外人突然出面向青年妥协,她在丈夫面前庇护青年反而激起了青年的好胜心,在女人面前,无论年龄高低阅历深浅,男人之间的争斗都会显得格外尖锐。最后这场青年的抗议看似赌气和胡闹,无果而终。
青年的一腔热血在影片三分之一处制造了第一个小高潮——他决然地把船桨扔进了水里。在这片荒芜的水中央,任何挑衅和争斗比陆地上更具戏剧性,当三方力量不能达到平衡时就会制造足以覆没所有人的危机。但一味的对抗未免乏味。电影在影片进行到一半时设置了一个“公共危机”:搁浅。至此之后,三人的关系趋向稳定,青年主动参与到其中,不再自我孤立和被孤立。他们进入船舱躲避大雨,青年第一次窥探到了女人裸露的背,他与她之间性的张力开始明确地呈现在荧幕前。
共同生活多年的夫妻太熟悉彼此的气息,以至于男人很快就可以觉察到那种轻微的情感震荡,他感觉自己的男性力量受到了威胁。当我们看到他被甲板挡住了半边的脸上露出怀疑和偷窥的神情,不禁为这种影片随处可见的悄无声响的洞察而惊叹。他蛮横地对青年颐指气使,想要通过这种专制来换回妻子所有的注意和顺从,只是这样会使他越发陷入被动。
这时本片的第二个高潮出现了,男人把青年珍爱的刀扔到水里,引发了两人之间蓄势已久的战争。年轻男子被推入水中之后,安德烈看似赢了,实际上却彻底输了——在他炫耀力量的同时昭告了自身的权威危机,卡特琳娜对他完全失望,安德烈在此之前基于虚荣心之上的从容与镇定也彻底瓦解,潜入水中去寻找年轻人,而此时年轻人却返回船上,于是到了本片的第三个高潮:这个青年在女人温柔的拷问中卸下了盔甲,他需要吻她,证明他也是一个有能力吻她的男人。女人束手就擒,“背叛”完成。
很有意思的是最后的一段对话,女人向丈夫承认了她的背叛,而男人却将信将疑。其实在他心目中,也存在着一个两难的困境。因为如果妻子真的背叛他的话,就能证明男孩没死,他也就能逃脱罪责,最起码是个极大的抚慰。所以他一方面希望女人是在开玩笑,一方面又希望确有其事。这样的矛盾说明了中产阶级男士的外强中干,表面上好大喜功,内里却是精明恐惧。
然后影片在交叉路口戛然而止,只有阴郁的爵士乐在雨中飘荡,一个寓言式的画面作为全片的终结。“波兰斯基的现代主义电影尝试为打破当时波兰电影的陈旧传统做出了贡献,波兰电影审查当局曾就《水中刀》的结尾做出激烈的反应,要求波兰斯基为影片的主人公做出抉择—或者回家,或者一去警察局,波兰斯基坚持了他作为艺术家对现实多样性的尊重,没有采纳当局的意见,他的现代主义影片可谓开启波兰电影新局面的发韧之作。”【2】
本片的妙处在于,它始终在极有限的空间范围内触发尖锐的冲突矛盾,然后又以克制和冷静来处理这种复杂微妙的关系变化和力量抗衡。在三人的两两关系组中,对抗是最基本的戏剧点,然后基于这个爆发力源,再次赋予它暧昧和混沌。妻子和丈夫关系的不稳定性就是很好的例证。在他们细微对抗的瞬间,又混杂着往日的情愫,昔日的温存。男人和青年之间在年龄上心态上的比照也可以映射“对抗”这一命题。“渴望”则对应着附加在表层冲突上的含糊性。在这样的暧昧不清当中,角色之间现在以及将来的关系诠释会得到最大空间的延伸,而这种多重解读的心理描绘通过镜头语言的组装,更加突现了一个电影的容量。成功剧作的摄人心魄之处,正在于电影作者对人与人,人与物,人与世界的关系最大限度的探索和讨论。
与《Repulsion》和《罗斯玛丽的婴儿》中柔弱的女性形象不同,《水中刀》里的女人是健康有女性魅力的。相反,片中的男人是软弱、自私、疲软、虚伪、阴郁和极端的。男主人公因为性方面的受挫而怒火万丈、暴行不断。“在他的现代派影片里,男主人公通常是通过静态的和客体化的形象来表现他的无力自主的状态。”【3】表现在《水中刀》里,就是安德烈一动不动地坐在他的汽车的驾驶座上。“故事揭示了人性深处的隐秘和本相,影片以隐喻的手法折射欲望生物的悲剧性,而导演的童年经历使他对男性世界不再相信,掌控局面的将是女性。”【4】
导演在影片中设置了许多隐喻,比如大学生那柄折刀的出现是指向是明显的,作为暴力的象征,这把刀为其后的戏剧冲突埋下了伏笔,也给静美的湖光山色抹上了一丝暗色;船是以妻子的名字命名的,丈夫是船长,年轻人被当做水手。丈夫希望在夫妻关系中掌控妻子,在社会关系中居于领导地位,波兰斯基巧妙的表现了丈夫那强烈的控制欲。
最关键的意象当然是片名,应该说这是个很文学化的片名,一望便知其中藏着很深的寓意。刀是男性用来征服的武器,代表了男性的面子和尊严。而水之柔弱绵长,却有着女性的特征。如片中的台词大意所说,刀在森林里可以披荆斩棘,但在水面上却毫无用处。所以堕入水中之刀,犹如男性入女性之彀中,变成了无用武之地的争斗工具。而绳索是牵引捆缚的象征,似乎两个男子都困于自己编织的情网,始终都被那个女子牵着鼻子走。所以片名成了一个两男一女三角恋爱的隐喻,两个男人之中无论哪方获胜,女人都能坐收渔翁之利——男性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挫败。
当然,《水中刀》是一部具有多义性的电影,对它的解读就显得多元而暧昧,本文只是提出了其中的一种可能。
参考文献:
【1】郑洞天、赵晶,波兰斯基创作谈,当代导演[J] 2009.01
【2】法.罗曼·波兰斯基,罗曼·波兰斯基谈电影,石泉译,世界电影[J] 2004.01
【3】美.弗·威克斯曼,《罗丝玛丽的婴儿》中的婴儿期创伤,世界电影 [J]1993.06
【4】卡夫卡陆,梦魇里悲凉的呐喊——波兰斯基早期作品的意义,电影评介 [J]2004.03
2 ) 水中刀
《水中刀》
1、单一场景加三个人就有一部好电影。
2、小伙子要一个人拉着两个人走:当角色孩子气作出非常幼稚的行为,观众马上就会喜欢上他。
用手碰锅,然后不吃饭,很可怜就让观众马上共情。
有一个迷人的女人身体是让观众始终保持注意力的好方法。
江边搁浅的船,瓢泼大雨,自然之力给电影增色太多。
开头结尾循环一体,造成结构严谨。
读书笔记:
刀在电影里,不过是一个假悬念,真正的悬念应该是背叛的完成。这种悬念上的虚实变幻,已经能看出波兰斯基在结构影片和揭示人心理方面出类拔萃的天赋。
电影里的爵士风格的音乐是一个亮点。它和剧情结合,让人感到波兰斯基天生就是一个美国化十足的波兰导演,而是非常和希区柯克式的风格贴近。
波兰斯基通过多次位置的变换使权力的争夺更显激烈,开场先是妻子在驾驶座,丈夫用手势示意停车交换座位,一处简单的位置交换,却道出婚姻的貌合神离,当大学生拦截了丈夫的权威,他破口大骂,妻子同情大学生、一言不发,丈夫产生妒意,准备炫耀力量的同时昭示了自身权威的危机,邀请上船的丈夫处于前景,大学生处于后景,两人呈现出俯拍和仰拍角度,大学生说他的弹簧刀只能割灌木丛,在水中没有用处,体现了他的弱势,他无聊地用刀扣指甲缝、扔到墙上毫无介入的机会。绝大多篇幅漫不经心,但随着风大风静、日晒雨淋、野餐和比基尼,舵柄和缆绳隐喻牵引和控制,将戏剧张力缓慢拧紧,妻子慢慢向大学生释放情感信号,刀的强势也在割开风拉扯着无用帆的绳索那一刻,宣告了老水手的性挫败,大学生的胜利却毫无意义,因为女人发现他只是继承丈夫的自大。
强悍处女作,几乎涵盖醇熟时期最拿手的结构和主题:封闭空间内三人行暗流涌动,两性关系的互诱与对峙,成人与青年之间侵入与反击的拉锯过程,中产阶级婚姻关系的虚伪与脆弱,这些薄薄面具在刀入水的刹那顷刻粉碎;意味深长的空白结局。
好的导演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完善自己的处女作。
3 ) 挑衅,对抗与渴望
没有人像罗曼波兰斯基一样如此悲切地用一生来践行艺术的浪漫、血腥、孤寂和残忍。当我们27岁的时候,我们在想什么?端坐在办公桌前,认真考量失败的青春、逝去的爱情,然后回家面无表情地与网络上的陌生人调情,最后抱着枕头和薯片在电视机面前温习肥皂剧。10点一过便滚回房间里,企图做一个不着边际的噩梦把自己唤醒。
波兰斯基的27岁,是一场晦暗的风暴。这一年他捣鼓几个中年人和一个比他小几岁的小男孩,拍出了《水中刀》,一部不可理喻的青年电影,充满寓言和批判。在温柔的萨克斯背后,深情地埋怨起感情的不可靠和出路的未知。
“水中刀”是一片锋利的柔情。在电影所构筑的人物关系当中,这是一个恰如其分的隐喻。
一对步入中年的中产阶级夫妇开车去海边“游艇假期”的途中,遇到一个搭便车的青年学生。丈夫出于一种古怪而秘密的炫耀心理同意带年轻人一同上船度周末。为了与中年夫妇的富有和阶级优越感相对抗,年轻人自称是一个“徒步旅行者”,一方面这是一个具有诗意和学生气的身份证明,同时也将自己即将“一对二”的劣势隐藏在标签下。《水中刀》的剧作依据正在于这场三角关系中力量的平衡和失衡间传递的张力。
黑白影像往往在表现人物的轮廓、布景或自然风物的质感方面有卓越的视觉感染力。以伯格曼的《野草莓》和维姆文德斯的《柏林苍穹下》为例,黑白电影的构图和明暗处理都异常精美,甚至隐秘地透露出彩色胶片所不具备的性感。然而《水中刀》在影片开头的一长段夫妇在车里的沉闷镜头却刻意淡化了这种质感,挡风玻璃上映出连绵不绝的树影,使人物的面目不断地被遮蔽。整个片头色调暗淡、模糊,时刻笼罩在灰色的阴影下。
中年夫妇在轻快而疏离的钢琴曲中行驶在乡间马路上。路边景色荒凉萧索,丈夫与妻子之间纵使还有一吻,但妻子表情像极了一枚镶着五官的木头。她戴着形状怪异的眼镜,嘴角边有一丝讥诮的笑意。波兰斯基在这里玩弄的电影技巧非常隐蔽,它不以古怪的构图或者狗血的情节夺人耳目,而是以多个固定镜头瞬间捕获到两人各异的冷漠神情,从而在情绪上为两人的关系叙述埋下伏笔。
青年的加入使夫妇的关系骤然暴露在世界面前。起先丈夫以绝对的专制和强势的姿态呵斥青年,他因此处于非常低弱的地位,对上流社会的物件——夫妇的车子十分羡慕,这种羡慕是小心翼翼的,附带着年轻人的倔强和自尊。他的机警和小聪明立刻给夫妇之间淡漠的气氛增添了一丝鲜活。他们来到水边之后,青年提出帮忙把车上的东西运到游艇上。当他真正介入到中年夫妇所生活的环境中时,那种陌生的富有的刺激令他有些摇摆。但他努力保持镇定——当然偶尔流露出一点故意的不屑。
丈夫在取得首轮力量博弈的胜利之后,试图以不动声色的挽留来鼓动青年参与到他与妻子日益沉闷的二人世界中,寻找一点炫耀和控制的快感。当青年被男人唤回来走向游艇的时候,不安的浪漫悠闲的旋律响起,预示着故事的正式开启。“我知道你会叫我,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你想玩下去。”
前两幕戏构图都非常简洁,在几乎没有任何背景布景的情况下将人物放置在画框中。甚至到了水边之后,除了几根竖立在水中的杆子和几艘停靠的小船,没有任何多余的布置。水面空荡寂静,只有水鸟飞过。
青年与丈夫的第一次冲突发生在“水中刀”现身不久之后。丈夫告诫青年带刀要当心,随后想以一个亲身经历来说明这一点,但青年打着哈欠,第一次表现出对他的怠慢。丈夫在三人关系中的至高地位顿时受到了挑战,他立即表现出烦躁和不满,命令青年“把帆脚索盘起来”并以拒绝教青年打结来保证绝对的控制地位。青年表示了对其命令口气的不满之后,仍然作了态度良好的妥协,主动引出新的话题,旁敲侧击地谈论起军队。
两人的第二次正面冲突表面上仍然是青年主动挑起的,他严肃地向男人提出抗议,“我是徒步旅行者,不是码头苦力”。男人则毫不客气地回应道“你是个懦夫”。妻子作为两人冲突的局外人突然出面向青年妥协,她在丈夫面前庇护青年反而激起了青年的好胜心,在女人面前,无论年龄高低阅历深浅,男人之间的争斗都会显得格外尖锐。最后这场青年的抗议看似赌气和胡闹,无果而终。
罗曼波兰斯基对于构图意义的建构有着特殊的偏好,他往往热衷于用画面中极少的元素来表达有趣、深刻的含蕴。例如几个单人镜头中,从甲板上方的大仰拍不留余地的刻画出三个人迥异的观点态度。
一个荷尔蒙旺盛的年轻男人在女人的注视下爬到了桅杆顶端,他站在安全的制高点上公然对脚下的男人叫板。影片中,妻子对丈夫的初始关系是“应和”,是一种附属的被控制的关系。自从青年的介入,她开始向这层关系的另一方向挪移,她开始以优雅的方式反对他,偏护他的对立面。她像母亲保护自己的孩子一样把青年置于羽翼之下,甚至在青年因为莽撞和固执把汤打翻之后,仍旧把自己的那一份分了一点给他。
对于中年夫妇生活的琐碎和平庸,青年毫不遮掩地袒露了嘲笑和讥讽。而这正是中年人最脆弱的软穴,夫妇终于又并肩站在一起,抵抗这种来自“年轻”的侵犯。
青年的一腔热血在影片三分之一处制造了第一个小高潮——他决然地把船桨扔进了水里。这回动真格的了,观众想,他们之间的矛盾似乎升级了,接下来几分钟说不定会有人被扔到水里……在这片荒芜的水中央,任何挑衅和争斗比陆地上更具戏剧性,当三方力量不能达到平衡时就会制造足以覆没所有人的危机。
如果说年轻就像那把弹簧刀,对处于中年危机的男人来说有着虚妄的威胁,青年用游戏的方式又一次对男人的强势实施抗衡。
一味的对抗未免乏味。电影在影片进行到一半时设置了一个“公共危机”:搁浅。至此之后,三人的关系趋向稳定,青年主动参与到其中,不再自我孤立和被孤立。他们进入船舱躲避大雨,青年第一次窥探到了女人裸露的背,他与她之间性的张力开始明确地呈现在荧幕前。一只柔软的平底凉鞋,一曲忧伤缠绵的情歌,对青年来说是致命的诱惑。这一丝渴望扰乱了他的心,他踌躇着靠近这个漂亮成熟的女人,当然并不那么放肆。在展现他们彼此之间的化学反应时,黑白电影体现出它独特的无与伦比的画面质感:女人坐在甲板上抽烟,修长的腿,那双平底鞋,青年赤着脚走过她身边……这是只有电影才能透露的迷人讯息。
共同生活多年的夫妻太熟悉彼此的气息,以至于男人很快就可以觉察到那种轻微的情感震荡。当我们看到他被甲板挡住了半边的脸上露出怀疑和偷窥的神情,不禁为这种影片随处可见的悄无声响的洞察而惊叹。虽然没有证据,但青年显然成为了他的假想敌,他蛮横地对青年颐指气使,想要通过这种专制来换回妻子所有的注意和顺从,只是这样会使他越发陷入被动。这时本片的第二个高潮出现了,男人把青年珍爱的刀扔到水里,引发了两人之间蓄势已久的战争。男人试图激怒青年来宽慰他自己的嫉妒,顺势把青年推下了水。这又点燃了妻子对他的不满和憎恶。“你知道自己是什么吗?装腔作势的骗子,你只想在一个孩子面前卖弄自己!”夫妻两人互相诋毁,用激烈的言辞指责了对方一番。男人下水去找青年,而他正躲在浮标后面静观其变。他游回了游艇,这时两人单独相处的机会正是观众隐隐期待的。他听到她哭了,所以他在彷徨中爬上了船,女人因为他的谎话给了他两个耳光,随后立即到船边呼喊丈夫,但是水面中没有再出现男人。接着妻子与青年之间发生了一段带有训诫口吻的对话,她触碰到了他脆弱的自尊心,于是到达了本片的第三个高潮:这个男孩子在这温柔的拷问中卸下了盔甲,他需要吻她,证明他也是一个有能力吻她的男人。女人在性的张力下往往只能束手就擒,何况她也对这个年轻男人的莽撞无畏和羞涩颇具好感。她对他的渴望并不略于他。
这是一次“背叛的完成”。他们之间关系最极端的可能实现了,再停留似乎也失去了意义。几个回眸之后,青年走了,妻子回到岸边,丈夫正等着她。一切回到起点,只是坐在同样位置上的两个人心情有些复杂。妻子在淡定的表情中略施悔意,丈夫借故事坦言自己“太过自信了”。车子停在路口,一个寓言式的画面作为全片的终结。
《水中刀》的妙处在于,它始终在极有限的空间范围内触发尖锐的冲突矛盾,然后又以克制和冷静来处理这种复杂微妙的关系变化和力量抗衡。在三人的两两关系组中,对抗是最基本的戏剧点,然后基于这个爆发力源,再次赋予它暧昧和混沌。妻子和丈夫关系的不稳定性就是很好的例证。在他们细微对抗的瞬间,又混杂着往日的情愫,昔日的温存。男人和青年之间在年龄上心态上的比照也可以映射“对抗”这一命题。“渴望”则对应着附加在表层冲突上的含糊性。在这样的暧昧不清当中,角色之间现在以及将来的关系诠释会得到最大空间的延伸,而这种多重解读的心理描绘通过镜头语言的组装,更加突现了一个电影的容量。成功剧作的摄人心魄之处,正在于电影作者对人与人,人与物,人与世界的关系最大限度的探索和讨论。
4 ) 登堂入室
波兰斯基在处女作中展现的人性洞察力和单一空间内通过极少人物制造戏剧冲突的能力让人赞叹。而后来的《不道德的审判》《杀戮》《穿裘皮的维纳斯》更是将这一功力演绎到了极致。
一对中产阶级夫妇,丈夫步入中年,妻子年轻,驾车过程中两人面无表情,偶有交流,但依然散发着一股疏离感。这是一个典型的,肉眼可见的失去激情,貌合神离的婚姻状态。年轻的男人搭上了他们的车,一个年轻的闯入者,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女人间的争风吃醋同样也适用于男人。丈夫需要在年轻人这里找回优越感。阶级,权利,阅历,成熟,这些中年男人的精神伟哥里也夹杂着年华流逝的悲凉。所以他注定会失败,他要挑战的是不可被挑战的时间。航海是一个成熟男人的行为,所以丈夫邀请了年轻人登上帆船,他并不是要年轻人享受出海,而是炫耀,年轻人越愤怒,他越兴奋,越有成就感,越有魅力,越能重新点燃妻子的激情。
年轻人没有钱,没有车,更没有船。权利,地位,力量都与丈夫相去甚远,他弱小得只剩下一副年轻的皮囊和一把刀。他是一名徒步旅行者,他说自己不会游泳,陆地的生活与水中的生活天差地别,所以他紧张,焦虑,不知所措,却又试图爬上桅杆证明自己的勇气。当夫妻两人下水游泳时,面对失控的帆船,年轻人不知所措,狼狈不堪。一切都得听从丈夫的指挥,被使唤,做牛马,被嘲讽,满足丈夫丢失的优越感。而妻子始终扮演着旁观者的角色,只是偶尔提醒一下过于严肃的丈夫以及帮助年轻人停下帆船等等。但实际上妻子才是处于矛盾的核心区域,两男一女三人行的搭配,女人始终是战争的源动力和最后的奖杯。三人在船舱里玩竹签游戏,这是一个关系扭转的段落。三人全神贯注的玩着游戏,随后妻子唱了一首有关爱情幻灭的歌曲,在这样的场合,这样的时间点,这首歌颇有挑逗意味。
第二天一早,失眠的妻子坐在船头抽烟,年轻人爬上桅杆修理断掉的升降索。这一幕被丈夫看在眼里,原本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的年轻人此时在修理自己的帆船,这让丈夫的优越感慢慢被蚕食。于是他再次开始使唤命令年轻人干活,像主人使唤仆人一样。妻子让他不要那么凶,可眼看年轻人就要登堂入室,他必须要为自己挽回颜面。他将年轻人的刀扔入水中,并在打斗中将年轻人推入水中。他展现了自己的力量和优势,但他输了,因为愤怒恰恰证明了他的自卑。寻找无果后,丈夫与妻子互骂一番后游回了岸上,而年轻人则偷偷游回了船上,并和独自一人的妻子发生了性关系。至此,丈夫上了岸,不会游泳的年轻人却游回了船上,局面被彻底扭转,妻子则获得了品尝年轻肉体的机会,丈夫一切尽失,三人的角力达到了最高潮并嘎然而止。完事后年轻人快速的下船离开,他得到了成长的奖励,他如匕首般刺破了一段虚伪的中产阶级婚姻,随后又如水中刀一般消失于无形。
最后以为自己淹死了年轻人的丈夫打算去警局,而妻子则告诉他年轻人没死。丈夫始终在强调自己一点也不怕,他依旧在展现或虚构自己的勇敢和男子气感,男人的执着有时是如此可爱。停在去往警局分叉路口的车始终没有发动,去或不去已不再重要,丈夫高估了自己导致输得一塌糊涂,这对他来说,已是死刑。
5 ) 威尼斯电影节系列 有形之刀无形之道《水中刀》
波兰斯基,犹太集中营的幸存者,铁幕中接受再教育的孩子,美国政府的通缉犯,这一切的称谓后却以自己的实力在电影界树立了自己的地位,他的影片总是逼视着人类的灵魂,在其压抑、阴郁、孤寂、晦涩、悲观的主题后,永远是对人之道的询问。
在不对等中,上帝在那里,我们又是谁的子民。
1962年,波兰斯基以自己的处女作《水中刀》一举成名,他以一个不可测的命题将人性深处的阴暗和邪恶展示在人们面前。影片没有对任何人进行道德评判,波兰斯基将这把尺度交给了观众,因为每个人的阅历和世界观决定着他们处世的方式。
影片故事简单,一对夫妇和一个搭车者以及他们在湖上度假的经历,讲述着偶遇和婚姻之间的责任和道德的问题,只要活着,下一个瞬间就是一种无法预期的可能。
影片从驾车郊游的一对夫妇克丽思汀娜和安德列依开始,伤感的爵士音乐鬼影般随着他们的出行,车窗上树杈影影绰绰的倒影和模糊不清的人面增添了一种诡异的气氛。这个段落和《蝴蝶梦》有着相似的地方,借鉴是成长的必然模式。他们不太说话,只是,一同在路上,人的隔膜一览无余。毫无表情的他们或许各有心事吧!
人生有多长,路就有多长,每个瞬间的集合就是我们对世界的作答。
一个搭车的青年,注定改变故事的结构,路上,他们搭着话,流露着出对生活的厌倦。也许,无聊和厌倦是一切的端口吧!
他们在一个船上了,船载着故事远方,在看似宁静的湖上将有什么样的“风云变幻”。云海无语,波涛无声。
湖上景致如画,船缓缓向远方,美丽克丽思汀娜静静躺在船上享受着阳光,赤着上身的安德列依沉思着什么,青春俊美的年轻人望着远方他们三人注定是一场情感的戏剧。
大学生那柄折刀的出现是指向是明显的,作为暴力的象征,这把刀为其后的戏剧冲突埋下了伏笔。也给静美的湖光山色抹上了一丝暗色。
他们是不同阶层的,导演以控制船帆的细节来说明这样的不同,船帆正老老掌控在中产阶级的手中,而贫寒的大学生显然无法掌控大局,同时这样的设置其实已经完成了故事的终极。话语权是阶级决定的。
在苇丛中拉纤,年轻人本想一走了之,但是,因为克丽思汀娜一句娇嗔的话让他改变了主意。
男人的内心永远有着猎艳的本能,这种本能是欲望的产物使男人对事物的取向产生偏移,对未来起到可能的逆转,而当事人往往在结局前是一无所知的。
拉纤成为一种引起注意的争夺,萨克斯和钢琴的对话反映了男人们的躁动。舒缓的音乐中镜头转向掌舵的克丽思汀娜,导演用了了几个镜头说明了他们间的地位,人类故事中太多的境遇玩笑产生于女人,这是欲望生物悲剧性。
百无聊赖的克丽思汀娜眼光总是有意无意注视着健壮俊美的年轻人,在只有水色的湖上,或许人才是一种乐趣。无风,船滞于湖中,年轻人试图用浆改变这种窒息的等待,可是船只是在原地打转,年轻人是被动的,因为“舵手”不会是他!恼羞成怒的年轻人将浆掷于湖中,安德列依让他取回,不会游泳的年轻人僵住了,最终还是克丽思汀娜为他解围,同样这说明了年轻人的劣势(不会游泳),隐喻在波兰斯基的影像世界中比比皆是。哲理化和意念信控制着影片的脉络和节奏。
玩刀的戏,表明年轻人想掌控人生的内心,可是,初出茅庐的他只能是徒劳的争抗,人生险途上,他只能受命神的摆布,最终伤痕累累。
船对年轻人而言是不可征服的,因为他不属于此。
影片有时的视点是年轻人主观的视角,克丽思汀娜丰腴的身体在视野中晃动,撩拨着一刻正在成长的心。
航海,是征服自然的表现,也是男性征服欲的最好体现,谁又不想将生活攥在自我手中。
大雨来了,他们将船泊进入苇丛,在船舱里躲雨,年轻人无意瞥见了。克丽思汀娜的裸体,某种东西在年轻人心中开始膨胀。
在船舱中,他们三人玩着戏棒,他们输赢的东西(女人的高跟鞋、男人的皮带)通向某种暗示和挑逗,而那柄折刀一直在安德列依手中玩弄着飞刀有限,这样的构成基本决定了结局的走向,这是导演的高明之处。
雨后的黎明,慵懒的克丽思汀娜和年轻人在甲板上聊天,后醒的安德列依猜疑着什么,他默默收起年轻人的折刀上了甲板。但是,他看到的仅仅是他们在修东西,船继续航行,年轻人发现折刀的遗失试图问安德列依取回,但是被安德列依挑衅地扔进了湖中,年轻人气急与之争斗,但是不幸坠湖。
克丽思汀娜叫安德列依去寻回年轻人,但是安德列依为了毁灭证据将年轻人的遗留物统统扔进了湖里。克丽思汀娜和安德列依发生了剧烈的争吵,在场争吵中,波兰斯基让我们接近了中产阶级婚姻的本质,这种批判精神是波兰斯基的一个特色,他总是在恰当的时候让你明白人性深处的隐秘。
害怕法律惩处的安德列依再一次下湖寻找年轻人,而年轻人趁机溜上了游艇,在短暂的虚伪之后肉欲便冲破理性的囚笼,唇与唇粘在了一起,帆的摆动预示的是云雨之欢,湖水依旧继续它的形成,人意总有结束的一刻。年轻人上岸了,他有着自己的未来。
中产阶级的妻子也注定回到中产阶级的怀抱,偷情是他们某种特定阶层的本质,这点百多年前恩格斯就以尖锐地指出过。
一切已经发生,一切已经结束,归航的船归向她的巢穴,安德列依并不知道年轻人没有死,同样,他也不会相信妻子的偷情。
雨后,归家之路依然漫长,交叉路口一个警察局5公里的路标下,安德列依犹豫不决。妻子的叙述和他的主观判别产生了错位。路,等待着他的抉择。
此刻,再次发动汽车的他将命运引向何处,爵士乐的阴郁中,电影恰到好处的结束,留下的疑惑,留下的命题。
在每一个夜深人静之时,让我们回答道德和承担的命题
波兰斯基的许多影片都是在一个狭窄的有限空间中,这种局促将每一个人处于一个极端的位子中,使得人的本性从自己的假面下慢慢渗出,让人回归本相,让人在压迫中打回原形。
最后指出一个在《世界电影鉴赏词典》第一编“福建教育出版社1991版”P381上王云缦先生的笔误,在雨中的船舱中他们一起玩的是“游戏棒”而非纸牌,可能是先生记忆有误吧。此,一笔带过。
【注】威尼斯电影节1962 获得 FIPRESCI奖,金狮奖提名
OSAMA KAVKALU 于 浦东 寒鸦精舍 子夜
2003年9月21日 星期日 于0时15分
后记:今天下午被无聊的争论耽搁许久。我想,还是让文字说话吧!
6 ) 有些人天生就是来拍电影的
大导演罗曼·波兰斯基的处女作,1962年的电影《水中刀》是一部很平淡的故事。
周末清晨,事业有成的中年夫妇开车行驶在人烟稀少的公路,一个徒步旅行的大学小伙搭上了他们的汽车,三人向着海边的小帆船而去……
这部电影很简单,全部演员就是三个,场景只包括乡间小路汽车、海上的小帆船,道具更是屈指可数,就连电影标题中所指的小刀也没有贯穿始末。影片的摄影也是简单的中近景,没有花哨的蒙太奇,更不用说拍几个长镜头了。放在今天,可能与一些大学生拍出的“微电影”相比,都欠缺着技术含量。但是真正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不认为这是一位“初出茅庐”的新人的作品。看过影评,甚至有些人觉得这位后来凭借《钢琴家》拿到奥斯卡最佳导演的大师的巅峰就是这部低成本的《水中刀》,他们觉得波兰斯基在人性的表现上后来再也没有达到这样的高度了。
时间已经给这部电影烙上了“经典”的印记,可对于像我这样看惯了“情节戏”的观众来说,自然还无法体会到它的全部价值,更别说平平淡淡的只看了一遍而已。简单而言,在表述情节方面,《水中刀》这样的电影就好像是美国作家海明威创作里“冰山原理”一般,不追求给你讲一个精彩动人的故事,也不是让观众从电影里找到“感情的寄托”,而是希望你自己在故事里思考故事。接着,电影又采用一种现代主义的象征的视角:每个场景、人物的安排,细节的设定都在有意无意的赋予一定的含义。当然对电影的解读因人而异,一个波兰社会主义背景下成长起来的观众看到的“东西”肯定不会与二十一世纪拿着麦当劳看这部电影的美国青年一样,而伟大的作品(文学,艺术也一样)不仅得有能够穿透时空的力量,而且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传递给接受者精神“正能量”。一个可以边看边思考的电影,如果抛开的程度不谈,它带给人的审美体验和最终享受,就如同读过一本陀思妥耶夫斯基这类作家的小说。
电影讲了三个人:步入中年,事业有成的体育记者和美丽年轻的妻子,看似般配的一对中产阶级,却貌合神离。汽车上嘈杂的广播中,两个人没有一句交谈,男人看似无意的“抢过”方向盘替女人驾驶,导演从一开始就从几个简单的细节里塑造出在中年婚姻里的“父权”关系。男人强烈的控制欲,女人无法反抗的愤怒,随着这辆汽车还可以勉勉强强的驶向前方……中途搭车而来,生机勃勃的大学生不仅是打破了这种平衡,也使两个人有了一次人格重新“宣泄”的机会,男人可以在女人面前表现出“成熟”,女人可以在男人外悄然找到“寄托”。对于大学生来说,难道不也怀着对“权力”和“美色”的原始冲动吗?而更加奇妙,矛盾被安排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只有三个人“寄居”在一条小船。密闭的空间本来就有无数种在正常世界里无法想象的可能,剥离世俗的顾忌,芸芸众生在此刻都可以成为主角,而每个举动也都会被放大(就像恐怖气氛只有在密室或者古堡逃不出才会更加可怕)。当这一切的矛盾在此处交织,一切就变得有意思了。
三个人都想着达成自己的目的,却又因为传统约束力的限制,就必须竭力压抑自己的想法,通过转移来得偿所愿。比如,男人不停地以“船长”的身份发号施令,女人通过换衣服和唱歌来暗送秋波,而大学生则有些孩子气的拿着小刀耍一些把戏……看似表面说说笑笑,矛盾却在如此封闭的时空里不停,终于在暴风雨后到达到了顶点(整部电影不难看出导演也在用着天气象征的老套路)。
小刀落水,两人打斗,大学生落水不见踪影,夫妻激烈争吵,男人愧疚而去,女人声嘶力竭。故事经过这一点波澜,仿佛就将以一种“心怀鬼胎”人都不得善终的教育意义结尾。但是大师镜头一转,大学生漂浮了一段又爬了上来,而赶走了老公的女人也可以肆无忌惮了,两个人拥吻在掉落的帆布下……
看来仿佛是女人得到了全部胜利,倒霉的大学生好歹也得到了一半的胜利,其实呢?别忘了,船儿终究要靠岸,现实的世界他们终究是无法逃离,回归的三个人不是又将带上荣格所言的“人格面具”,而且无疑都会受到内心传统价值的煎熬一番。而对于屏幕外的观众,难道不是也在一次虚幻和现实转换的不适?我们的生活不也是这样不停的转换,又有几个人能找到自己呢?答案就像电影结尾,夫妻两人的汽车在停在岔路口,不知道该说什么,镜头却是越拉越远。
终究,哪一个才是真正的自我?
波兰斯基用一个平淡的故事就完成了对世界的深刻投射和哲学探究,看来人果然天生就有差别,有些人天生就是来拍电影的吧。
7 ) 《水中刀》:闯入者,一种无名状态
原文地址:http://www.qh505.com/blog/post/5342.html
交叉的路边,是一辆停下的车,距离那个有警察局的小镇还有10公里;车上是没有做好决定的夫妻,他讲完了那个船长的故事,似乎再也没有了下文——当一种停滞状态出现,当一种难以抉择的犹豫存在,故事却走向了最后的终结,这是没有方向的无名状态,这是不显明的婚姻关系,这是无法选择的逃避状态,但是当最后以不动的方式滑向终点的时候,矛盾甚至充满悖论的一切似乎还刚刚开始。
一定是缺少了什么,那个青年人已经离开了,他在最后激情地吻向了克里斯蒂娜之后拿着自己的包走开了,当然,他在落水之后也再没有出现在克里斯蒂娜的丈夫安德瑞面前,一种突然爆发的激情,却在隐秘的状态中发生,这是一个隐喻——他是闯入者,却是一个至始至终没有出现名字的存在,当这样一个无名者闯入了克里斯蒂娜和安德瑞的生活,无疑就像那辆车,就像他们的状态一样,起着解构的意义,或者说,青年人的无名状态就像是一种幻觉,一个符号,在妻子和丈夫貌合神离的生活中,它会以任何方式出现,却又以必然的方式退出,但是在这进入和退出的过程中,两个人看似稳定的结构已经支离破碎。
起初是稳定,至少看起来稳定,在这个星期天,他们一起开着大使馆的豪车,然后坐上自己的私人游艇,开始度假生活。这是一种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而两个人的婚姻关系似乎也和这一辆豪车、这一艘游艇一样,是一种富庶而稳定的存在,这是一种被命名的状态,就像游艇上写着的名字,就是妻子克里斯蒂娜的名字。但是这是一种表象,内中的矛盾却在暗暗酝酿:随着车的运动,那些婆娑的树影
投射到车窗玻璃上,有一种被疏离的感觉;起先女人开车男人坐在旁边,后来互换换了位置,当男人掌控方向和速度,这是控制和被控制的角色转换;中途他们看见了一起车祸,在他们的故事外发生,看起来毫不相干,却是一种暗示;在3分50秒的开车途中,他们也说着话,安德瑞还吻了克里斯蒂娜,但是他们说话的声音仿佛被覆盖了,收音机传出来的声音就是一种他者的存在。
星期天,豪车,游艇,度假,夫妻,这是多么浪漫的组合,但是男人的控制欲,夫妻之间的离合感觉,已经显露无疑,但是却还维持着这种表象,真正打破这一切看起稳定的表象,就是那个闯入者。其实,青年人成为闯入者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夫妻自我破坏的开始。安德瑞看见了远处的搭车人,他按了喇叭似乎要他让开,站在道路中间的青年人似乎没有理会,而在这个时候按照正常的逻辑,安德瑞应该减速,甚至缓慢地绕过去,但是他却按照正常的速度行驶,直到差点撞上青年人。安德瑞为什么要这样做,无非也是他的控制欲,他先是突然刹车,然后下车指责青年人差点让他撞上,然后抽烟骂他是“混账”,接着便对克里斯蒂娜说:“如果你开车的话,可能早就撞上去了。”无疑是在炫耀自己的驾驶技术,而当停下车,安德瑞却并没有拒绝青年人搭车,他甚至强行将他推上车,“或者你可以让自己睡上一大觉。”这不是安德瑞的好意,他依然是炫耀:车是大使馆的豪车,青年人一开始就投以羡慕的目光,安德瑞称他是“小孩”,俨然以一个社会成功人士的身份对他讲话。
青年人自称是个旅行者,属于陆地世界,而当安德瑞强行让他搭车,又故意让他坐上了游艇。青年人出于好意帮助他们拿行李到游艇上,当他准备离开赶路时,安德瑞叫住了他,一开始是忠告他,“别冒死搭一辆车。”接着又让他上船见识一下自己的驾驶技能,无论是忠告还是邀请,安德瑞始终站在一个控制者的位置上,就想大人对无知的小孩一样。而在游艇上,一方面安德瑞借此施展自己的本事,他熟练地挂起风帆,娴熟地掌舵,告诉从未上过船的青年人:“这需要脑子,而不是肌肉。”安德瑞告诉他那个东西不是锅,是罗盘;让他不要吹口哨,因为违反了《船员守则》;向水里吐唾液会知道到底有没有在行驶。另外一方面,则是以船长的身份命令他,让他拉绳,甚至后来让他擦洗甲板。
安德瑞处处以控制者的身份和青年人对话,而这中控制也在去除青年人陆地上的人这一身份,也就是说,安德瑞把闯入者强行拉入到自己的秩序中,让他听话,让他驯服,让他看见自己的无知。也正是这一种控制欲,造成了他们之间的紧张关系。安德瑞在船上讲话的时候,青年人打了个哈欠,这是第一次正面的冲突;青年人看到安德瑞用夹子夹着锅,笑他的这个动作,安德瑞让他用手去拿,锅掉了,这是第二次正面冲突;青年人想要返回岸上,但是又无法掌舵,于是他拿起了木浆开始手划,不想穿只在原地打转,安德瑞嘲笑他,于是青年人将船桨扔到了水里,而安德瑞生气地命令他捡起来,这是他们的第三次正面冲突。
一个是水上的掌控者,一个是陆上的旅行者,两者本来就无法融合,他们的正面冲突只会越来越激烈,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克里斯蒂娜起到了缓冲的作用。从一开始在车上她就和安德瑞保持着某种隔阂,当青年上上船,她没有站在安德瑞一边,更多的时候她只是一个旁观者,而当他们之间的冲突越来越明显,克里斯蒂娜站在了中间地带,当船桨被扔掉之后,她跳下水将船桨捡了上来,然后在水里和安德瑞一起嬉戏,这使得两个男人的冲突缓和下来。而当他们返航准备靠岸的时候,一阵大风使得游艇搁浅了,这是一次可能危及他们安全的公共事件,在公共事件出现之后,两个人的关系也趋于了缓和,到那时正因为无法靠岸无法结束这一天的旅程,三个人的关系又在微妙之中发生了变化。
他们躲在船舱里,三个人喝酒玩游戏,在这个过程中,安德瑞越来越疏离,他感兴趣的是收音机里的体育报道,那一种力量运动契合着他身上的控制欲望,所以在克里斯蒂娜的提议下,安德瑞戴上了耳机,而在体育信息之外,在耳机声音之外,克里斯蒂娜和青年人却沉浸在挑棒的游戏中,克里斯蒂娜输了被罚脱下了一只皮鞋,青年人输了则拿下了自己的皮带,然后为了拿回皮鞋,克里斯蒂娜唱起了歌,青年人则为了皮带念了一首诗——歌曲和诗构筑了两个人极其有限的抒情空间,和安德瑞自顾自收听的体育新闻,形成了极大的反差,而这也为第二天再次升级的冲突埋下了伏笔。
本来闹铃是在早晨五点,但是睡不着的克里斯蒂娜起来坐在甲板上抽烟,青年人也提早醒来,然后爬上了桅杆检查升降索,两个人在甲板上,安德瑞在下面的船舱里,两个人醒来,安德瑞在睡觉——上和下,醒来和睡去,构成了不同的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所以当安德瑞醒来,他似乎体察到了什么,把青年人放在桌子上的那把弹簧匕首放进了口袋,当他爬出船舱来到甲板上,看起来是进入到同一空间里,却完全是一种隔阂状态,甚至最后变成了对立。青年人在整理包的时候,发现匕首不见了,他问安德瑞,安德瑞告诉他在自己的口袋里,然后故意不给他,最后在扔向年轻人时,匕首掉在了水里,青年人愤怒地让安德瑞去捡,安德瑞拒绝,于是开始打斗,于是青年人掉下了水。
青年人一直随身携带着匕首,当他第一次拿出来的时候,本身就具有某种隐喻性,当时克里斯蒂娜的手上也拿着水果刀,看起来并无区别,但是克里斯蒂娜的水果刀是生活用品,而青年人的匕首则是生存工具,他说这是自己旅行时必备的工具,尤其在森林里,作为生存必备,匕首具有锋利性,甚至具有对立性,所以当青年人拿出这把匕首,必然会和安德瑞的秩序发生冲突,正像青年人所说:“在水上没有可以切割的。”他用刀在自己手指缝间熟练地玩转,这种技能正是安德瑞不具有的,这一动作含有挑战性,对于一直以来居于掌控者地位的安德瑞来说,无疑受到了威胁。
而当这一把匕首被扔到了水里,青年人的愤怒达到了顶峰,而随着他掉落水中,反转开始了。青年人曾经说自己不会游泳,所以克里斯蒂娜第一次指责安德瑞:“你杀了这个孩子。”然后自己跳下了水去救他,但是水面上除了那个浮标什么也没有,克里斯蒂娜搜寻无果,开始害怕的安德瑞也跳了下去,在浮标那里转了一圈也没有发现青年人,终于他最后决定游回岸边,或者告诉警察。安德瑞第一次从自己掌控的世界里离开,这也是克里斯蒂娜的第一次愤怒,两个第一次解构了他们之间貌合神离的关系,却为新的可能创造了条件。
青年人其实会游泳,其实就在浮标附近,他潜入水下使他们无法发现,当安德瑞离开之后他慢慢游回了船,在偶见更换衣服时克里斯蒂娜裸体之后,爬上了船,而克里斯蒂娜因为担心他淹死却又看见他自己游回来,一种受骗的感觉使她打了青年人几个耳光,而在呼喊安德瑞的名字没有回应的情况下,克里斯蒂娜让全身打颤的青年人穿上了安德瑞的睡衣——一种取代关系发生了,之后他们对话,然后在互望之后便吻在了一起,青年人说:“星期一是最好的日子。”
安德瑞从曾经的掌控者变成了害怕的人,青年人从闯入者变成了取代者,这是一种秩序的改写,也是对于夫妻关系的解构,而如果没有青年人出现,克里斯蒂娜和安德瑞之间也会走向这一步,所以这是一种解构的必然性结局,无名的青年人只不过是一种象征,他唤醒并激活了克里斯蒂娜的反抗情绪,第一次在他们的关系中成为主动者——一个出轨的吻,完全覆盖了在车上安德瑞吻她的那个吻,而且,无名的闯入者之存在和激活意义,是以一种谎言的方式存在的:他不会游泳是谎言,他被淹死是一种谎言,他最后离开克里斯蒂娜消失在安德瑞眼前,也是一种如谎言的隐匿状态。
但是最可悲的是,当无名者、谎言解构了他们的关系,作为曾经掌控者的安德瑞却还在自我虚构的世界里,克里斯蒂娜在车上说出了真相:青年人没有死,他躲在浮标后面,但是安德瑞根本不信:“我自己找过的,确信浮标后面没有人。”依然是一种自负,依然活在自我秩序,甚至把克里斯蒂娜说出的真相也看成是谎言:“真正撒谎的人是你。”可怜的安德瑞就像他在船上讲起过的笑话,当克里斯蒂那最后问他:“你那个故事还没讲完了。”安德瑞便把这个故事推向了最后的结局:“他是一个很棒的船长,但是太自信了,最后踩在了碎玻璃上,失败了,他用一年时间养好了他的脚,后来我再也没有见过他。”
自信而变得自负的船长,被碎玻璃扎了脚受伤的船上,后来再没有出现过的船长,何尝不是安德瑞自我的写照,而当车停在那个路口,不管是去警察局说“一个小孩淹死了”,还是回家逃避责任,对于他来说,永远是害怕,永远是无法掌控的无名感觉——青年人出不出现,弹簧匕首出不出现,其实都无关紧要了,只有人生会在十字路口成为永远停滞的状态。
8 ) 《水中刀》观影笔记
影片作为波兰斯基的处女作,已经显露出他此后一贯的风格:封闭空间三个人的剑拔弩张和暗流涌动,两性关系的蠢蠢欲动,男性之间的角力和女性的躁动构建起整部影片的戏剧性。
隐喻:影片充斥着波兰斯基埋下的象征和隐喻,刀作为题眼和贯穿全文的线索,前后共计出现了6次,每一次都伴随着男孩和男人之间的较量,从戳刀游戏到飞刀再到抢刀,刀成为了弗洛伊德式的男性性器官的象征,一种阉割焦虑弥漫在两名男性之间,对于男人来说,邀请男孩上船,是想要宣告自己的权威和力量,因为他属于海洋,帆船是他的领地,而男孩则一直强调自己属于陆地和森林,他误入其他男性的领地,这场旅行成为了两名男性争夺一名女性的斗争。男孩通过伪装自己不会游泳的方式,麻痹了男性的警惕心,再以诈死的方式让男性误以为自己成了杀人犯,逆转局势、从而反败为胜,但他并非真正的赢家。刀虽然划开了水面,划破了这对中产阶级夫妇之间虚伪的婚姻,但同时也被水吞没,正如女性所说,你最终也会变成他,不仅意味着他会拥有男性的力量和经验,也意味着他终会离开陆地,进入水中,陷入中产的虚伪和成年人的自大,男孩与男性并无二致。另一个隐喻则是男性讲的一个关于水手的故事,成为了这部电影的戏中戏,和影片的主要文本形成互文。男人通过讲述水手踩碎玻璃而受伤的故事,不断警告男孩不要玩火自焚,而当观众都以为这个故事指向男孩手中的刀时,刀却沉在了水中,成为了一个“红鲱鱼”,没有带来任何本该发生的血腥、凶杀。在影片的结尾处,在女性的追问下,故事得以通过男人之口补完,什么样人会主动踩碎破,原来那个水手是锅炉工,常年工作使得脚上早已形成了一层厚茧,但他却忘了自己已有一年不曾工作。此时观众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故事并非指向男孩,而是指向男人,他的狂妄自大、得意忘形让他如堕深渊,在命运的岔口,不知是坦诚面对自己的过失,还是试图掩盖虚伪的谎言,他宁可饱受良心折磨,也不愿再相信妻子的话语,他为自己编织了牢笼,究竟做何选择,导演将权力交付给了观众。
主题:影片作为波兰斯基在波兰拍摄的处女作,乍看之下并不指涉战争和politic,只是展现了一次中产阶级的度假之旅。但背后对于人性恶的一面的刻画和现代社会(尤其是socialism)猜疑链的呈现,让部电影真正成为了一把手术刀,切开了彼时波兰社会弥漫的道德焦虑——虚伪、压抑和仇恨。三角是稳定结构,维系着这个庞大的社会机器的运转,但暗中的矛盾和对抗却让整个架构摇摇欲坠,一触即溃。
罗曼·波兰斯基64年的处女作,当年他才27岁,这部只有3个演员的小成本电影,现在看来依然能感觉到导演有很多的有意思的想法。但就现在电影的节奏来说,这片沉闷了些,有人说这是波兰斯基最好的片子,我倒是觉得不如“钢琴家”成熟。
想起陆川在波兰影展上对polanski道:“多年前看您的水中刀,我才感悟到原来电影的力量可以穿越黑暗,撕扯心灵。” 波兰斯基一脸茫然,我很想告诉陆川,语言是苍白的,你应该在大师面前流几滴你最擅长的眼泪。
老人一如船帆,不停想把每一絲外來的風頭都納大膨大為自己的勢頭;新人一如匕首,反覆玩著危險的扎指嬉戲只為要人吹捧自己的幼稚玩火──在女人的眼底,這條船上顯然沒有真正的男兒。
#重看#强悍处女作,几乎涵盖醇熟时期最拿手的结构和主题:封闭(孤立)空间内三人行暗流涌动,两性关系的互诱与对峙,成人与青(少)年之间侵入与反击的拉锯过程,中产阶级婚姻关系的虚伪与脆弱,这些薄薄面具在刀入水的刹那顷刻粉碎;意味深长的空白结局。
生命之舟上,女人平静地接受、包容、妥协、反抗、戏弄,男人是从孩童到骆驼到狮子再复归孩童的循环。一种宁静的忧伤。
以模糊的人相开篇,在停滞的路口结束。三人一舟,摄像机成功地扮演了窥伺者的角色;猜疑与妒意贯穿始终,无立场的“纪录”没有杀死悬念,反而激起骚扰般的挑衅。坠入水中的刀,一直扎向海底。
一个权力的博弈。最吊的是节奏。缓缓地拉长我们对于偷情的期待,最后车子停在三叉路口,抛锚般不动。
折刀落水的一瞬间,所有积蓄的力量瞬间爆发,岔路口前的犹豫不前恰是最好的总结;29岁的波兰斯基在红色笼罩下的波兰拍出这样一部欲望纠缠的电影,真是太妖了。
中年男人扔进水中的那把刀,是对女人精神出轨不满的发泄,他不能对自己的女人怎么样,只能把愤怒发泄在青年人的身上。青年、一对中年夫妇,两个男人与一个女人,三角关系推动着整部影片的剧情发展。控制欲、渴望、愤怒,是人类之间最容易产生问题的感情情绪。
[影城重看]波兰斯基惊为天人的处女作。①绵里藏针的控制与角力,深剖中产阶级的虚荣空虚虚伪与青年人的迷惘无知。②微妙蕴藉,冷静内敛,张力满满,大量长镜头与主观机位。③爱极水上漂一幕,移木棍&刀插手游戏,拳击收音配上皮带高跟。④车窗树丛叠影起首,岔路口远景收尾。⑤双眼视差主观镜头+1。(9.0/10)
狭小空间的多机位调度、克制的反高潮叙事、相互角力彼此制衡的人物关系,波兰斯基不是一个热烈的人,他用一双冷眼观察着世界的畸变。这也是他创作人物的基础,情感是一种必要而非充分,人物更接近于被精心筛选过的样本,在一场场社会实验的影像化过程之中,他们的情感波动即成为可被提纯的变量。
8.9;不要恃强凌弱,特别是在自己的女人面前
1.封闭空间,3人映像,萨克斯的忧伤;2.男人间的针锋相对,女性的隐隐骚动。
这片不多说了。只想吐槽一下女主,戴眼镜和不戴眼镜审美差好大。那个大叔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啊。
看到后来,想,小妞是不是受什么刺激了。几个片子都这一种模式:作家自大丈夫+不被重视妻子+浪漫温雅青年。哦也也。不过,后面的那个对白,倒是有趣。足见男人之小小却致命愚蠢XD 配乐也有意犹未尽的意思.但整体稍嫌拖沓了些.
比较特别 隐喻部分只能理解一点点 节奏很闷
外部空间无限广阔,是海;内部空间无限狭小,是船。三个人物内心的变化很微妙,张力十足。
平淡中随处可见的隐喻,洞察与讽刺的一个极致。静水流深的控诉。这就是他,波兰斯基。我喜欢他,我尽力去理解他,但我想我不会太爱他,因为他在倾诉的不是苦痛,更多是冰冷。(是目前的想法,还有很多保留空间)
7/10。波兰斯基通过多次位置的变换使权力的争夺更显激烈,开场先是妻子在驾驶座,丈夫用手势示意停车交换座位,一处简单的位置交换,却道出婚姻的貌合神离,当大学生拦截了丈夫的权威,他破口大骂,妻子同情大学生、一言不发,丈夫产生妒意,准备炫耀力量的同时昭示了自身权威的危机,邀请上船的丈夫处于前景,大学生处于后景,两人呈现出俯拍和仰拍角度,大学生说他的弹簧刀只能割灌木丛,在水中没有用处,体现了他的弱势,他无聊地用刀扣指甲缝、扔到墙上毫无介入的机会。绝大多篇幅漫不经心,但随着风大风静、日晒雨淋、野餐和比基尼,舵柄和缆绳隐喻牵引和控制,将戏剧张力缓慢拧紧,妻子慢慢向大学生释放情感信号,刀的强势也在割开风拉扯着无用帆的绳索那一刻,宣告了老水手的性挫败,大学生的胜利却毫无意义,因为女人发现他只是继承丈夫的自大。
坠入海水中的刀其实仅仅是一个幌子,真正的女人背叛。偷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