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噌了一场电影看,是当下正红的《左右》,红的原因无非是又是一座银熊收入囊中。我也免不了俗追了一下熊。事先知道了影片的故事和电视剧《血玲珑》很相似,简单又带有一点苦涩和荒谬。一对夫妻有一个女儿,之后离婚各自成立家庭,女儿生病让两个家庭又扯到一起,大家都很通情达理,也没有因为以前的纠葛影响了医治女儿的病情。但是经过很长时间的治疗病情都不见好转,妈妈想到了人工受精再生一个孩子来救女儿,一番挣扎吵闹大家只有接受,却不成功,疯狂的妈妈决定孤注一掷想到最后一招,而这一招导致了一个家庭的破裂和一个家庭隔阂。
我承认我动机不纯,我想知道这熊是否珍贵。但我渴望被感动的心却是纯得像净水,结果还是只得了一杯自来水。影片本可以很感人,就像排骨炖萝卜本可以很美味。粮食减产物价疯长最后闹得只剩下排骨汤萝卜(排列要分先后,从少到多)。阿姨说,油星星少是因为物价高,王导宣布,情绪不多完全不是他的错,他要得就是这个调调,音乐哼哼两声就停是要和商业拉开距离,对白聊聊数句是要留情绪给你,至于镜头老是一个位置那更是艺术上的构思的奇妙。
我只能说,我口重。哎,什么时候才能达到各种指数比例不失调、、、、、、
记得以前财经频道的《头脑风暴》节目邀请王小帅做了一回嘉宾,那期节目的主题是回顾2007年的商界,评点最具价值的公司和个人,一起做嘉宾的有王志东和一些经济领域的人士。当时我就觉得王小帅参加这样一个节目非常奇怪,对主办方的邀请他的目的表示怀疑。然后在谈到史玉柱的巨人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时候,王小帅发言了,大意是你们刚才讨论了半天,我基本上没听懂,但你们刚刚讲他的网络游戏发展到美国去了?我觉得是件好事,可以去祸害美国的小孩了,别在中国害人了,这个上市很好。我当然不怀疑王小帅会分不清上市推广游戏是怎么回事,但这样一段发言,让我认识了一个率真的王小帅,率真的还像个孩子,有着简单分明的价值观。于是,《左右》这样一个人性复杂、感情纠结,挑战传统伦理道德的故事,让王小帅整的太过直白和简单,影片没有停下来让观众去体会一下那种反复和挣扎,一切都在玫竹的不容商量的语气下被推动,包括观众。
玫竹,爆发了母爱的女人,也是争议最大的一个角色。她和肖路离婚时什么都没要,只带走了女儿禾禾还有恨。我不能体会到她当时的伤痛,但我理解“一辈子都不会见他”是怎样一种决绝。在那样最艰难的日子,禾禾是她生活下去的支撑,这也不难理解女儿对于她生命的意义——治不好,我会抱着她一起死。至于老谢,我相信她从来没有爱过,一个受过伤的女人是很难再去爱上谁的,和他在一起,只是生活的需要,尽管“他是上天赐给我的最好的男人”。也许这样的好,是说他不会像肖路那样再带给她伤痛。我无意去批判玫竹的自私,只是影片中我没有看到她在女儿和老谢之间的挣扎,左和右,她似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左,然后以坚定的口吻摧毁掉别人的矛盾和挣扎。从对董帆,开始时“我会找她谈的,我会求她,我欠她的,下辈子、八辈子都还给她”,到后来的“我不管她怎么想”,她心中对老谢的态度可窥一斑。也许直到电影最后一个镜头,她才会重新审视眼前的这个男人。
或许她能从身体上救好一个孩子,但是她在心灵上伤害了两个孩子。
老谢,四包烟完成蜕变的男人。导演说他是本片的男主角,也许从他身上体现出了极少数人才有的人性光辉,不然只从出场时间上来看,我还真不信。极少数人,是因为这是不被传统价值观所承认的,是轻易会被扣上“窝囊”这样帽子的,但是老谢过了自己那一关,通过四包烟。影片中两次描写了他买烟的经过,弓着背,从矮小的杂货店钻出来,走到大铁门旁,靠着,抽出一根烟,夹起,塞进嘴里,点火,深吸一口,然后开始定格。没有人知道那一刻他在想些什么,大家只知道抽完这根烟之后他回到家便嘿嘿地笑,像是什么事也没发生。事情的发展留给他的选择余地并不多,他没有什么能改变的,能做的只有接受,影片最后给他的特写,是一个疲惫、苍老、无奈又想掩饰的表情。可怜之人必有其可敬之处,这里的可怜,只从世俗的角度来说。
肖路,乱乱乱的男人。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这儿都乱的一团糟了”,这是个典型的遭遇中年危机的男人,事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让他心力交瘁,无力应付。虽然男人的理智能帮助他看到玫竹的不理智,“做人不能太自私了,你这样做对得起谁?”,但是他并不能改变对方说服自己。考虑的问题越多,人越难做出决定,于是在半推半就之间,在其余三人都帮他做了决定之后,他才去医院。
董帆,莫名其妙的女人。她和老谢的角色定位应该一样,但是男女的差别让她的戏剧冲突不是那么强烈。也许王小帅认为这样的角色只要老谢一个人撑拖就够了,对她的处理明显减少和粗糙了些。如果说老谢有了几年做禾禾爸爸的经历,从疼爱孩子的角度来说,老谢的升级还好理解,董帆只见过孩子一面就能完成老谢同样的人格升华就显得太突兀,尤其是后面说飞机遇险的时候,脑中第一个浮现的是禾禾的面容就更牵强了。
以上言论,仅是我看了公映版本之后的一些感受。听了一些坊间传闻,感觉删减和改动的地方还是有的,期待着能早日看到完整版本。
如果我们带着清晰的逻辑去看《左右》,疑点很多。做人工授精多次失败,一家医院不行为什么不换一家?世上竟然有老谢这么好的男人,能够如此地忍辱负重?正常的性生活能够改变枚竹的习惯性流产吗?肖路在面对貌美如画的妻子董帆时下身不举却对在和枚竹一起时行了?还有那个海报,当我们仅仅把《左右》看做一对离了婚的人为了挽救懂事的孩子而不得不重新生育一个,利用新生儿的脐带血来疗救,把它当做一部面对这样一个严肃的现实问题而略带悲情的电影的话。那幅血红色床幔围裹着的裸体女人的海报实在有些让人匪夷所思,很多人会觉得,这和电影朴素写实的影像风格格格不入。这一切,是王小帅的疏忽?是编剧的疏忽?我看不见得。
《左右》看似静水自流,平淡朴素,实则充满力量,它正视了作为一个三十好几的女人的代表——枚竹内心的拉锯,于是牺牲了情节(不能说是否值得或应该),也抛弃了传统道德(好电影不应被此束缚)。这种力量,不似导演之前的电影《十七岁的单车》里那种青少年身上明摆着的青春冲动,而是经过家庭、社会等内外因素多年磨砺之后依然徘徊着的中年隐忍。
也许,老谢、董帆都是是故意设置的带有理想人格的人物,而枚竹和肖路才是我们这个芸芸众生里的典型代表。因此,“左右”不在老谢和董帆,他们没有“左右”。他们一个是老实巴交,人到中年而未见富裕起来的大好人,守着一个他爱的家老老实实地过日子,哪怕承受着内心的煎熬,无意中得知妻子和前夫独处一室行男女之事依然不离不弃;一个是有着年轻和美貌,工作无忧,理应有广阔视野和开放观念的时代女性,她没有沾染上周边人那种对爱想要又不去正视只为一时之乐的习气,却能够被老谢家拮据却温暖的家庭生活感染而最终无比大度,在面对爱情的时候敢于拥有敢于低头。其实,甚至肖路都不存在“左右”,他和老谢一样,爱老婆,爱孩子,有着一个男人该有的担当。从那么多细节来看,影片里,他的选择是被动的。
“左右”只存在于枚竹的内心。她尽管看上去一根经到异常极端,在救禾禾这件事情上谁的意见都听不进,甚至搬出“母爱”这样高尚的词汇作为门面,而事实上,她正是在“爱”这个词上左右徘徊,是现实生活和个人情欲在两端拉锯。别说我是在亵渎,亵渎一个母亲在孩子患上了几乎是不治之症后还在这样似乎“阴险”地利用这样一个美好的借口。如果你看过库布里克的《大开眼界》,也许记得汤姆克鲁斯扮演的医生去到一个女病人家中,那位病人母亲刚去世,但是,就在母亲还未入葬躺在床头的时候,她就对医生提出了性要求。这样的情节在其他影片中也有过,似乎是阿尔莫多瓦的。初看这样类似的情节,内心的伦理 道德会让我们觉得这是不太可能的(而事实上是我们不怎么愿意去正视和承认)。当然,对于枚竹来说,这不是一个主动获取的“左右”的良机,而是一个猝不及防也确实不情愿的家庭悲剧。但是它实实在在地勾起了她也许正逐渐淡忘的一些内心波动。我们想一想,是谁在的士里喊“左,右,左,右”?是什么时候喊的?正是在枚竹和肖路去那个她为了重温鸳梦而暂时租下来的房子的路上。那是她彼时再真实不过的内心冲突,激烈而“左右为难”,她在这几个简单的词可以换作“要不要去?去?不去?去?不去?”。这是影片的点睛之处,所以导演也把它提到了影片最前面来开始故事。
枚竹的权衡是现实的。她爱女儿,她当然希望脐带血能够有用,那是多么可爱而懂事的孩子。她需要老谢,她当然不希望老谢知道人工授精不成后她与肖路通过性生活来孕育新生儿,老谢是多么善良而可靠的男人。而同时,她爱(不知道用这个词是不是有点重)肖路,这份感情则比前面两种复杂得多。男人不坏,女人不爱。老谢不坏,所以枚竹不爱,你信不信?可是肖路也不坏啊,你会说。这就看你怎么理解“坏”这个词了,可以说,肖路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我们世俗理解的那种“坏”男人,他并不十恶不赦、阴险狡诈,甚至他很有责任心。但是,你想想他怎么周旋在众多房地产商和众多的手下打工者之间,他怎么能够让一个美貌如花又机会良多的比他小十来岁的女人死心塌地,也许你就明白了。而且,他事业小有成就,还具有普通中年男人中较好的外形,这一切,都是附加在“坏”这个词里面的。只不过电影为了表现的需要,弱化了这一点。而正是这些,成为了枚竹“左右”的原因,她处在怎样的一个人生阶段?浪漫的年代远去了,生活一成不变并且看似也无起色,家庭的安定让人平静却又觉得无趣,但是爱欲犹存。于是,只要投石入水,还是能泛起涟漪,虽然有些力所不能。她那么早就租下了客户的房子,等待肖路的电话那样焦急,一接到电话就有些上气不接下气,在床上,她主动伸手,这,就是她的“左右”。
放大点来看,其实《左右》差不多是在用电影的方式具象地呈现叔本华的人生哲学。它在欧洲获奖,并且是最佳编剧,是有一定道理的。
也许我们可以注意下海报两旁不起眼的两行小字:“温情挑战伦理最极限”、“离婚了,我们还能再爱一夜吗?”这不是噱头。
因为工作在年初就看了王小帅的《左右》。前几天在视频网站重温一下,发现后者内容对早期版改动很大,尤其是作为整部电影高潮的结尾那段床戏,这样做无非是在广电总局的指导下的再一次阉割。制片人黄斌透露本片06年底拍摄完成粗剪后送审数次不过,无奈床戏重拍多达六次制作了十个不同版本,最初版甚至裸体入戏。整个拍摄审查过程媒体曾经做过跟踪报道。
如同公牛去势后的属性变化,删减的结果将导致对影片核心精神的根本性误判---也许王小帅并非要讲一个救子的老套故事,救赎的外壳下包裹着另一番企图。
年初曾看了一个针对媒体试映的版本, 男女主角在出租屋内发生性`行为的情节是这样的:
枚竹(刘威葳)与前夫(张嘉译)进入出租屋后,布置鲜红大床--->身体半裸洗澡--->两个人躺在床上冗长的谈话---〉特写张嘉译进入刘威葳身体过程中刘矛盾又略带渴望的表情---〉性`爱中近镜头展示———〉一张血红色吱呀作响的大床上,张嘉译机械的活塞运动着,身下刘威葳僵硬麻木的肉体慢慢融化温软,悸动摩擦着大红床单;紧张爬上了她双目微阖的脸庞,随后加深、放大、扭曲...眉头团簇,面颊和胸口白皙的皮肤映出一丝潮红;早先匀称的呼吸逐渐加重到随着前夫的节奏往复而呻吟喘息,开始忘情的轻抚张嘉译赤裸的上身,这里王小帅用了几个中近镜头交替穿插----〉枚竹迷醉的面孔和醉蛇样扭动的身体---〉前夫冲击枚竹身体压住床上的手机误播现夫电话---〉老谢听到电话中两人身体的碰撞和欣快的呻吟呆若木鸡......做`爱完毕后枚竹眼望天花板的冥冥样子。。。统统在我们广电威严的大剪刀下灰飞烟灭无踪影!取而代之七零八落莫名片断!
被删减镜头多着力于在两人特别是枚竹脸部和身体特写,从扮演者刘威葳面部复杂变化,洗澡时寒意闪烁的白皙肉体到男女身体媾合时燃烧着并迎合前夫每一次撞击伴之以入情入性的叫床声......这具承载了拯救使命的女体已经蜕变为一个身体和心灵双重出轨,在这场不伦的性`爱盛宴上忘情饕餮的至性荡妇。
尤其是刘威葳唇边荡漾的一丝笑意贯穿了整个做`爱过程,几个脸部特写都可以看到。在枚竹内心,与前夫肉体结合带来的满足已经超越了那份获得精子的渴望。曾向记者朋友提起这个细节...“你也注意到了!”也许这才是小帅这道电影谜题的真正答案。
放映后和制片方聊天时,对方说这还远不是最“荤”的版本,最早的版本甚至有两人多次性`交最终受孕导致双方家庭破裂的情节,床戏处理上可谓赤条条无遮掩。小帅构思剧情时就打算用床戏冲一下欧洲电影节大奖,打开知名度撑一下票房,所以尺度要求相当大,他的摄像推荐了急于成名的刘威葳扮演女主角枚竹,一般这类大尺度床戏影片一线女艺人不会接,二三流的女演员则跃跃欲试,还有就是刘威葳至今未婚,出演此类情节来自家庭的阻力不大。
国内类似情色内容较多的影片,制作方与电影审查部门的“斗争”方式接近于和小贩讨价还价,先拍摄一个不亚于国外三级片的大尺度版本,电审部门打回,好吧那么接着我逐渐减小尺度,试探着广电总局的底线。。。。。。
《左右》女主角刘威葳曾在公开场合袒露了那场床戏拍摄过程中的真实感受:
“床戏拍了很多次,做~爱本身并不难演,声音还是动作什么的王导都让我们两人自己把握,最难拍的是两人做完爱后的表情,现在你们看到的是,其实没什么表情,就是在感受一种性`爱过程中女人普遍的生理反应,平息不下。”
确实,作为身心正常的成年男女,尤其是人在演艺圈风雨多年,把大家都已经驾轻就熟的男女之事表现出来并不困难,刘威葳早年在《女人背后的女人》中成为第三者,与侯天来很自如的展现了男女的场面;
但这次拍摄《左右》,根据剧情需要女主角要与早已缘尽的前夫自然性`交借种生子,夫妻性生活过程中虽然心理抵触但身体却无法抗拒生理上的快感,上下半身的矛盾...要靠刘威葳本人厚重的生活积累和十多年的表演经验来诠释这种拧巴。
刘威葳用平静的语调向记者描述:
“剧中我扮演的梅竹和前夫做`爱,拍摄中我的脸部神经都很紧张,脚底很烫,一股热量一下子涌向大脑,我身体痉挛了,释放了,快乐了......具体到剧中人物枚竹在性`爱过程中是不是这种感觉,我也搞不清楚。第一次拍摄时我哇一下就哭了,把在上面动作着的张嘉译吓一跳,还以为弄疼了我!” ----这是国内女演员第一次如此具体的描述拍摄大尺度床戏时的切身感觉!
作为一个娱乐圈中的成熟女性,刘威葳曾经在媒体和自己的博客中袒露过她的几段男女感情经历,并谈到自己相信与聪明成功男士的一见钟情,尽情体验不同的恋爱历程,但排斥婚姻的新潮情爱观;
尽管刘威葳本人在娱乐圈中尽量保持低调,仍有网上信息报料她和一位对其演艺生涯作出过巨大帮助的高姓男子维持着多年的爱恋关系!
这是一部展现面对白血病,有关两家人亲情和责任的电影,片中的性`爱情节是必不可少的!
全剧的高潮床戏早先拍摄了五次不同尺度的,06年底就完成了,但送审后被广电总局挨个毙掉,无奈王小帅召集了演员进行第六次补拍,成就了今天的电影。
伴随着男女主人公的剧烈喘息声和上下起伏的身躯,却看到一条红色的被子遮住了张嘉译的臀部,红被子绝对是体制的产物,就像A片中的马赛克,早期版本自然是没有这块遮羞布的。
拍摄六次,剪辑了十个版本,这是可笑的,对演员是一种摧残。呼吁尽快实行电影分级制,不要再做鸵鸟了。
文/moivekid zhongzhong
我是个特别矫情的人,对于那些自己无法割舍的东西,喜欢刻意维持姿态,不是挂在嘴边就是悬在笔下,仿佛心里已经盛不下了一般。
可是,我知道,不止是我,每个人都会有一种能藉之而生为之而死的爱存在,王小帅在用单车和女贞的丧失阐述过青春那破旧不堪的爱情后,这次他换上了一个瘦骨嶙峋的母亲,用带有杀气的眼神告诉我:爱,无敌。
片子一开始,成泰燊蹿到我面前,我怔了一下,这不是贾樟柯的男人吗?便猜想这场左右为难的战斗中,他必定是善良却绝望的角色。
演员都不是让人惊艳的主儿,这也是长相颇为不帅的王小帅同志的一贯风格,除了“御用”的高花瓶(话说这次她还是来客串幼儿园老师了),那个刘威葳,前夫以及“图雅”余男,都没有刻意迎合广大群众日益挑剔而庸俗的审美意趣。
不过,看到最后,我突然领悟到,其实越是普通越是坚强,那股细水长流般的勇气只会在惊艳的霎那殆尽。平凡令人动容,是因为我们在众寡悬殊的困难面前,也能不失尊严地严阵以待,哪怕生活已经来势汹汹。
我们的凡人生活,即使敌不过日复一日的深情款款与含情脉脉,却也愿为信念的完美不惜代价。
故事很荒诞,如果你从未遇见过的话。
两个离婚四年的人,已经有了各自的幸福家庭。一天,突然发现自己的女儿得了白血病,接下来,骨髓移植,但是父母的血型不配。按这个逻辑,该是漫长等待适合的血型和骨髓了。
故事的精彩之处就在于,这个幸运的孩子有一个爱她爱到迷狂的母亲,她不顾婚姻的枷锁,不顾日后的万难,不顾医学的概率,甚至不顾自己、两个男人和另外一个女人,要和已然成为别人老公的前夫再生一个孩子,用这个孩子的脐带血去就她的女儿禾禾。
如果按“道德困境”的推理,禾禾的生命固然值得不惜一切去挽救,但是,那个以挽救他人为唯一名义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生命,只是一个工具而已,甚至连它的母亲都不愿去思索它的未来。
那么,用一个生命去做另一个的脚注。这显然不是伦理学家的逻辑。
但是,这就一个是母亲的逻辑——别的我不管,我只要我的孩子活着。
这个逻辑显然很强盗,母亲变得咄咄逼人。也正是这样的咄咄逼人,护卫住我们的阳光雨露。
肖路说:你得给我点时间。
玫竹说:谁给禾禾时间呢?
满脑子都是这么清晰而疯狂地为了一个目的。记得以前生病的时候,不管多晚,只要我在病床上稍有动静,母亲的双手立马就捧了过来。我那时就想:原来母亲睡得这么浅。其实,那只是因为她爱得很深。
老谢是个好男人。他懂得爱,尽管他把玫竹搂在怀里时也会迷茫也会绝望,但他不仅知道爱是妥协与包容,更知道默默收拾爱人冲动后的退潮海滩。所以,他答应了他们造人,挂掉了玫竹从那空房间误拨来的电话,甚至在知道一切真相后还是不动声色地把担子往自己身上揽。
关于电话的那个细节,伏笔得实在太明显,却不累赘。老谢说:设个锁吧,多少次了都。玫竹说:麻烦,我也不会弄。
一直以来,我都很尊敬那些在天大的秘密面前坐怀不乱的人,那些无意翻开他人日记依然能心如止水般默默合起的人。
男人的成熟,永远从承担责任开始。即使有万千苦衷,也只让人看到他的背影。所以,老谢总是在剧情两难道无法进行下去时,说,烟没了,我出去买包烟。
那个灯光昏暗的地下小卖部,竟成为一个男人唯一的庇所,包藏着所有不向人诉的苦楚,随着烟圈,靠着电线杆,吞吞吐吐。
后来,玫竹和老谢坐在沙发上,湿漉漉的头发和色彩温和的睡衣,镜头的焦点不停地从一张脸转到另一张脸,就好像难题在两人之间流转一样。老谢若答应,必无法再拥有自己的孩子,若不答应,现在的孩子也保不住;玫竹虽心意已决,但面对老谢这般无欲无求的好男人,若他同意,则因愧疚而无法面对,若他不同意,她便在关键时刻失去唯一的支持。
人到中年,就会有很多的身不由己。那些人和事或许并没有抓住生命的本质意义,却已经牢牢攫住了你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只能束手就擒。
所以,当年看不太懂《神秘河》的时候,我就已经开始同情每一个中年人。他们好像进入了人生的高原一样,哪怕领略到了无限风光也会呼吸不畅,胸闷气短。
肖路那个小包工头,是个失意的生意人,也是个失神的父亲。亲生女儿居然在继父温柔的敦促下也只会怯怯地叫他一声“叔叔好”,然后说“我知道,你也是我的爸爸。那么你会救我吗?”
男人把车停在一旁流泪——再唯利是图的商人,也会为那句“救我”感动。我们赚着自己或许并不需要的名和利,却很难遇到一个真正需要自己去拯救的人。
后来,他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以居于次要地位的“爸爸”身份,不惜所有去救她。哪怕妻子离他而去,哪怕他还是爱自己的妻子,哪怕他的工地已经乱七八糟哀鸿遍野,他毕竟还是一个爸爸,所以选择走入了那个空房间。
在这一场事故中,肖路的妻子董帆或许是最无辜的一个。无辜并不代表无关,她理所当然该很气愤丈夫的前妻居然借自己的老公去生孩子来救他们两个孩子的命。
人之常情,往往都不是中性词。在董帆这里,是褒义的。
人都是爱孩子,珍惜生命的,这是常情之一。
人都是爱爱人,珍惜家庭的,这是常情之二。
人都是爱自己,有所禁忌的,这是常情之三。
所以,她同意,她闹事,她离家,甚至她要离婚,都是人之常情。
她是空姐,飞在天上,随时流浪,寻求安全感的途径便少了许多。去玫竹家看孩子的那天,友情客串的“鬼女”田原用她那些机警闪躲又不羁奔放的眼神,预示了董帆的孤独。因为她不及那些年轻人,帆姐就有帆姐的样子,也有着帆姐的苦恼。
她显然已经老了,她甚至无法乖巧地去掩饰自己的同情与犹豫。她只是想要个孩子,这是她挽救别人孩子的要求。拿生命换生命,似乎永远都是母亲的逻辑。
因为选择,所以左右为难。
其实,对于那个毅然决然的母亲玫竹来说,一切左和右都只是通往最终目的的方向。而对其他人来说,才是真的左右为难。不过,这也我们的偏见,总是更少去同情那些坚强决绝的人。
怀特说过“自由,意味着更多的迷惘”。他是说在爆炸的工业时代,我们面临太多的选项,甚至是自由或者不自由的对立选项。但是,父母是那一群永远没有选择的人,他们没有自由,只有勇气,也所以,他们不迷惘,只是绝望。就像肖路说,我相信世界上没有几个人会这么疯狂。玫竹就说了,因为世界上没有几个人会遇上这种事情。
不相信故事的人,都是没有见识过生活的人。信誓旦旦的人,都是没有领略过背叛的人。
在看到婚姻画地为牢的力量后,我会想,如果肖路和玫竹都离婚之后都没有再婚,这件事情是不是操作上就会更方便简单。
两人躺在大红的被褥上,大汗淋漓,解脱、痛苦、希冀和自我安慰的复杂表情刻在脸上,画面色彩鲜艳,喷薄夸张而抽象得像一张壁画。
此时,声嘶力竭的小提琴高音响起,绝望处断,深情处诉。
王小帅的镜头永远是波澜不惊的,不晃,不偏,色彩暗淡或者阳光明媚,不及暧昧。主角们占据着画面的中心,肆无忌惮地哭,心有余悸地泣,眼神迷离地远眺,或者故作轻松地摇头叹息。
是的,我喜欢这部片子,人生多有沉静处,只因未到波澜时。他告诉我们,即使母亲,这个该在微弱油灯下临行密密缝的柔弱形象,其实都是那些在天崩地塌时站出来说:“我爱,什么都是可能的”的人。
才相信,每个母亲都是潜在的强者。勇敢无畏,为爱牺牲。
原文地址:
http://zhongzhong1986.blog.sohu.com/85909125.html?act=1209402959632
左右,不是左翼的左,右翼的右,而是左转的左,右转的右,不是左右逢源的左右,而是左右为难的左右,所以她讲的不是政治问题,而是做爱问题,不是宏大叙事,而是寻常小事。做爱,万分之五千是身体欲求,万分之两千石抵抗失眠,万分之两千五是治疗疼痛,万分之四百九是表达爱意……总而言之,都是为了瞬间的快感,哪怕一瞬间,摆脱记忆的感觉也是很爽的。可是,还有一万分之一的情况,做爱是为了救命,不为一己私欲,而是为了挽救另一条人命。做爱一下子变成了大义凛然的英雄行为,你不做就成了无耻冷血之徒,成了缩头乌龟,成了只为一己私欲的小人,你不做,你忍受得了下半辈子的良心谴责吗?是,有点匪夷所思。就像一个不会游泳的人,赶巧碰上一个溺水挣扎的小孩子,方圆几里还一人没有。你说,你是救,还是不救?救,你多半有生命危险,可不救,你扛得住下半辈子的良心谴责嘛?这是多么多么少有的小概率事件啊。老谢说:“这种事,世界上恐怕没有几个人能接受得了。”枚竹说:“那是因为他们没有碰到这种事。”是,绝大多数人恐怕一辈子都碰不上那种事。
枚竹是禾禾的妈妈,老谢是禾禾的继父;肖路是禾禾的亲爹,董帆是肖路的妻子。禾禾得了白血病,绝望的枚竹听说,如果禾禾有一个亲身的兄妹。便很有可能找到合适的骨髓。于是,她毅然决然要同肖路再要一个孩子,在三次人工授精都失败的情况下,枚竹仍不放弃。带给四个人的问题是:我能不能容忍自己的丈夫去同前妻做?我能不能接受自己的妻子去同前夫做?我能不能去同她做?我能不能去同他做?在这种时候,人恨不得就皈依了上帝,让宿命做主,也不愿意自己有决定的权利。因为不能左不能右,只能向着前方硬着头皮冲过去,不能顾及后果,没有时间顾及。
这个故事有点极端,极端到我们根本用脚趾头想也能想到结果,里面没有一个高知,却个个都是占领了道德制高点的标兵,即便是中间节节败退的董帆,恨不得让人觉着怎么就她一个不懂事儿啊,看看人家老谢,什么都憋着,还面带微笑无怨无悔地憋着,你怎么就那么小心眼呢,这个那个你都有了,你就不能为了孩子稍微牺牲一下下嘛?你本来已经合情合理地认可了她提出的和肖路的离婚要求,可是,可是,在班机延误出状况的时候,她给肖路打电话说,自己的脑子里全是禾禾,还说爱肖路。而当时,肖路正在那幢租不出去的2007号房间里,静待着和自己的前妻一起做爱。
禾禾,禾禾,简直就是洒满人家都是爱的天使啊,四个因为情感与生活编织在一起的成年人,你退我进地搅在一起,谁都觉着欠谁,谁都把苦水往自己的肚子里噎了又噎。太高尚了,高尚得我都觉得像是虚构的啦,像是有人故意编出来骗人眼泪的啦。其实不是特差,只是没觉着好来,有点不太自然,有点矫情,有点可疑。有点削尖了脑袋向底线狂奔的意思,可是,那底线分明是人为画出来的。导演说,没准自己什么时候就商业了。其实,我觉着,他现在就挺商业的啊。里里外外上上下下都像是一个工业产品。分明是讲亲情的,可是好像是被什么东西给冲淡了似的,你使劲嗅,但总也闻不着味儿。或许是我的鼻子出了问题。
前夫的爱,现任的软,呕吐不能,女儿的幌子,交欢的尖叫。四个没出息人,组成的生活烂故事。可本来生活就很烂。
人人看待事物的出发点不一样,这简直是最让我唏嘘的一件事儿。本来想说这片是关于婚姻伦理亲情的矛盾,字幕出来时突然觉得这是关于“执念”的故事——如果枚竹注定要经受丧女之痛那就只能接受,人工授精失败就是一个征兆。不过这也许是因为我没当过妈——不养儿不知父母恩。不是我的菜。2013.3.23.DVD
加油 小帅!很好的故事 尺度把握得也很好 不过总觉得离极好 缺了些什么
这不就是毕淑敏的血玲珑么。。。
为难是为难,不过还是知道什么是重要的。难度在于如果发生在你自己身上怎么办。怎么办也得办,所以自我拧巴。
人生时常被意外左右。—— 2022.06.11:因为看了电视剧《亲爱的小孩》,于是就重看下电影《左右》。时隔多年,淡忘蛮多,直接观影,没想到主演了《亲爱的小孩》的秦昊竟然在《左右》中也有客串出演。
都不知道怎么说······谁变态?谁自私?谁脑残?谁他妈大剪刀一挥给剪得完全无震撼可言了!!!
左右啊左右,王小帅的年龄在增长。这部电影让我记住的是演员们的演技,缓慢节奏下的音乐效果,还有一直压抑的气氛,而电影本身,确实。。。
张嘉译很适合生活化的角色;余男有点丑;成泰燊一副没本事男人的好脾气样。男女主角用这种非同一般的方式形成交集,又回到各自的家里。两个家庭的人们虚弱地笑着,就着饭菜,咽下生活的苦辣酸甜。
现实中真有其事,详见CCTV-12播过的《法律讲堂:两个家庭救一个孩子》(又名《婚恋变奏曲-生死抉择》)。只不过这个原本很感人的故事,到了王小帅同学的镜头下,却演变成了言情剧与激情戏……
其实后面越来越慢的同时也越来越有范儿了。台词该赞,片尾音乐也是,几个伏笔,都算埋的自然巧妙,不虚编剧的奖状。 要说的是,风格有点呆滞了,越到后面反而越有矫情劲儿,加上动不动的笑和反复出现“检查”“荒唐”等词,到底还是有点儿
这部电影真得超级膈应人。可是一个母亲为了救孩子她能怎么办,每个母亲都是潜在的王者,勇敢无畏,为爱牺牲。看的是腾讯狗删减版,所以不知道那段出租屋的船戏细节过程,不知道女主是超级快乐的。如果不删减的话,电影的性质就变得不一样了。
左右,不仅仅是情感上的为难,还有生理上的徘徊...剧照上枚竹的表情,可见一斑.
王小帅跟娄烨一样膈应人
人性可以为了一个生命放弃尊严放弃家庭放弃自我价值?只能说这个男人实在太好了,好的让人觉得不真实,连行为上的抵抗都没有,虽然内心的挣扎是存在的。个人感觉这样的男人或者说是人,会让人有不确定感,好的过分了,最起码电影应该在行为或语言上应该给我们给兴奋点。也许是我自己有着相当部分的阴暗面,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感觉,大概世界上真的有这么好的好人存在的。
预热下周的《亲爱的小孩》,感觉故事竟然对于剧作化的改编与进行相当理想,不免有点期待;而两组演员彼此的发挥也很出彩,这么多年为刘威葳没有什么电影后续感到可惜(除去《嘉年华》的惊鸿一瞥,还有接下来大概还行的《刺猬》)。从电影一开始,就将观众送入各种选择的境地;以身试错还是置身事外,救还是不救,守住“道德”还是达到目的- -有很生动的窒息感与带来的困境,也就自然愿意相信了角色的境遇。当然部分桥段不免生硬,并且留白出一种很尴尬的状态;比如枚竹不小心摁开的电话让老谢听到,又比如董帆带着同事和老谢的见面;但好在这些没有将它想要聚焦的困境和问题冲垮,也就足够了。
如果为了拯救孩子的生命,父母倾其全力可以被称作无私的话,那么为了挽救一个生命而创造另一个生命该怎么算呢?对于父母来说,眼睁睁看着孩子生命迹象的慢慢消失是件残酷的事情,但对于另一个被创造出的孩子,他的人生从开始就是不公平的。
都他妈能上电视了……
王小帅总算拍了一部看得懂的电影,但这种事实在是无法想像。
这种席卷、破坏一切的母爱与其说伟大更让人不寒而栗。它疯狂啃噬撕咬离自己最近的所有善意和美好,孤注一掷苛求一个渺茫的希望。假使愿望成真,途中那些杀人不见血般的伤痕又有什么可以治愈呢?每个人都左右为难,其实无论选择什么,都是无法重来的永久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