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

剧情片其它2014

主演:罗内特·艾尔卡贝兹  西蒙·阿布卡瑞安  Shmil Ben Ari  亚伯拉罕·切莱克塔尔  塞森·加布埃  克伦·莫尔  梅纳什·诺伊  杰夫·里凡奇  伊夫林·哈格尔  David Ohayon  Roberto Pollack  Eli Gorenstein  Dalia Beger  Gabi Amrani  Albert Iluz  Rami Danon  

导演:罗内特·艾尔卡贝兹  施洛米·艾尔卡贝兹  

播放地址

 剧照

诉讼 剧照 NO.1诉讼 剧照 NO.2诉讼 剧照 NO.3诉讼 剧照 NO.4诉讼 剧照 NO.5诉讼 剧照 NO.6诉讼 剧照 NO.13诉讼 剧照 NO.14诉讼 剧照 NO.15诉讼 剧照 NO.16诉讼 剧照 NO.17诉讼 剧照 NO.18诉讼 剧照 NO.19诉讼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5:39

详细剧情

  在以色列并不存在民事婚姻与民事离婚,所有的结婚与离婚必须在犹太教拉比的裁决下才能成为“合法”,然而丈夫一方的权利往往凌驾于第三方的裁决人之上。《诉讼》正是在这样背景下所讲述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薇薇安·阿姆萨勒姆自三年前已经提出结婚,然而她的丈夫伊莱莎并不同意。即使伊莱莎强硬地不肯妥协,薇薇安已经下定决心要争取自己的自由,然而宗教裁决人的态度却是暧昧不清。在三方拉锯的过程中,一幕幕悲剧与荒谬不断上演。

 长篇影评

 1 ) 谁有资源呀??求个资源!!!!!!

太难找了这部电影,找了好久都没找到,救救孩子吧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2 ) 生活中千万不要和肉头一样的人打上干系『诉讼』

110分钟,基本只有一个场景,一个漫长并且荒唐的诉讼,不停顿的大量对白,却是从开头到结束没有丝毫可以放松的揪心感,女主角自导自演的极为牛逼的故事。

从开场镜头完全忽略妻子薇薇安,就把表达男权的基调,直到所呈现的不可理喻的丈夫以利沙到令人崩溃的法庭,让这种气氛发挥到了极致。

而薇薇安的内心变化从受到折磨,充满怒火,看到希望,感到绝望,在每个证人陈述和剧情的推进,通过穿着服装(只有一次穿了红色),头发造型的变化衬托出来,直到一个脸部特写持续很久,此时情绪的压抑和对这样荒唐的政治和宗教制度的无奈,女主角用面部表情演绎出来,真实到位。

影片在抨击犹太教社会中女性在家庭中不平等地位的同时,也看到对这样并不解放的思想的妥协和无奈,对美国那些文明国家的法律公平的向往。

所有人扭曲的尊严论形成荒谬的价值观念,句句台词都透露这绝望和愤怒。我曾一度以为薇薇安会自杀,因为我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心跳加速,压抑的情绪无法释放的感觉,这也是这部片子抓人的成功,当最后附带条件的同意的时候,我甚至有种变态的猜想,但无论如何薇薇安成功了,可是窗外依然是熟悉的街景,电影结束。

但我会觉得薇薇安可以不在这个国家继续生活,即使答应了以利沙荒唐的条件,至少自由了,到一个新的社会,忘掉那些过分的要求,重新更好的生活。

这部片子也告诉我们千万不要和肉头打上干系,磨磨唧唧的他会死缠烂打直到自己崩溃,更像一口粘痰甩也甩不掉。

 3 ) 影评

严重直男癌的爱情观,既折磨自己也折磨他人。但他折磨自己是活该,折磨他人却是不该。而这个女人生活在一个婚姻不自由的国度,也是可怜。影片的所有情节全部发生于法庭,虽是刻意的设计,还是略显得单薄。由对话撑起来的情节有很强的雕饰痕迹,却又缺少掷地有声的警句。片子的主题是清楚的,但在清楚的主题背后,它所要批判的东西却又过于宏大,导致电影本身与之相比,反而显得渺小,甚至无助,这不得不说,削弱了它所应该要表现出的力量。(巾城)

 4 ) 我宁愿死

《诉讼》

自由是我的生命,离婚应由我决定。

不过是一桩稀松平常的离婚案,更是整个荒谬社会的小缩影。都说婚姻是坟墓,活埋在坟墓之下又岂能轻松自救,放在保守的以色列更是如此。进入婚姻总是轻而易举,说句“我愿意”,领个结婚证,海誓山盟和轰烈浩荡的爱情故事并非必需。而逃离婚姻却是举步维艰,渴望求得人身自由,要以牺牲爱情自由博得,要以放弃生活隐私获取,这种自由不是我的理想选择,可也轮不到自己决定。要知道,最绝望的往往不是不可以,而是不得不。

这部片也让我对婚姻或者说爱情有了自己的思考,自己理解的幸福只有自己能够体会,而别人都是眼瞎的;自己向往的美好只有自己可以想象,而别人都是脑残的。以色列的政治和宗教是如此混乱,冠冕堂皇的法庭无法容忍吵闹但能接受诬告,不能把想法强加到男人身上,却将男人的诉求摁着女人执行。这男权至上的荒诞社会不知道杀死了多少无辜的女性,换来的又是多少男人不可一世的自尊。

如果是我,我宁愿死。

 5 ) 近年看到最佳以色列电影

去年戛纳导演双周又出一部佳作,其实完全够资格进入主竞赛,毕竟这对以色列兄妹导演已算是戛纳嫡系人马了,自处女作开始前后三部作品均顺利入围。其实这部《诉讼》作为这个系列三部曲的最终篇章,剧中不少细节都可以追溯前两部的情节,比如《芳心迷踪》里的提到的夫妻矛盾,以及《七天丧期》里压抑的家庭气氛。导演的作者风格基本上没有太大变化,这部之所以能引起瞩目而大获全胜的关键在于选取了一个极为有利的角度:法庭。所有戏份均在这个压抑的小空间里展开,法官、控辨双方律师、原/被告,以及证人的设置充满了强烈的社会现实隐喻。室内戏的场面调度相当出彩,开头用律师的身躯作为割裂夫妻双方的画面让我印象深刻,更不必提之后多场审问证人的精彩场景。其次,剧本的编写相当贴近现实,尽管只是一个社会新闻般的肥皂剧,但贯穿始终的揪心悬念却让人喘不过气来。女主角的命运在一场场的审问过程中让人看得不禁叹息,与强烈同情感并存的则是对以色列当今婚姻制度、道德宗教、男权社会等现实问题的思考。导演处理时间流逝的手法也很有意思,不少细节的捕捉令人浮想联翩,比如女主角的容貌和化妆,男主角的精神面貌,法官律师的言辞等等。最后,最让我钦佩的是女主角兼导演Ronit,这个魅力十足的女星凭借精湛的演技塑造出一个极为可信的以色列新女性的形象:自信、独立、刚强、义无反顾。这也是我对这部电影打满分的主要依据。

 6 ) 火柴盒里的压抑

以色列电影《诉讼》(GETT)。讲述女性在宗教离婚法庭上没有权利的问题。

其实这不是以色列才这样,世界各国的犹太教徒都这样。那天This American Life还讲到过这个,美国的犹太人妇女要想让丈夫在宗教法庭承认自己有自由,那全看丈夫是个什么人了。这世界上还就有那么多小心眼儿的男人,即使实际的婚姻关系早已不存在,也死活不给女人这个自由。这种把人小命掐在自己手里,不动声色地、温柔地让女人饱受折磨的快感恐怕并不少见。

不过,如果只是那么一个直截了当的女权主义故事就不是以色列电影了。电影里男主是真爱女主的,不过是不善表达。电影没什么大制作,连外景都没有。很有限的空间,几个演员还都不瘦,却都很善于演压抑,在各自的位置上压抑着,压抑到我看到一半恨不能把那男的赶紧塞马桶里算了。

幸好是这种宗教法庭的认可只在宗教社区里起作用。如果一位离婚的犹太教妇女不非得再嫁给犹太教信徒,也不会受这个束缚。不信教的人恐怕很难理解为什么她不能止于世俗法庭的认可,一定要求得宗教法庭的那一纸离婚书。对宗教的虔诚只是其中之一,另外的问题在于犹太教的宗教社区为成员提供了很重要的社会保护网,规矩多,但是如果你听话,生活即使不富裕也不至于无着,还有周边的邻里亲情照顾着。挣脱这张网等于把长期喂养的动物放归大自然,学会生存是个很大的挑战。很多人从小在虔诚教徒家里长大的妇女不会轻易走出宗教法庭的束缚,或者从没想过这么做。

 7 ) 无自由即无快乐——电影《诉讼》所展示的人性主题

无自由即无快乐——电影《诉讼》所展示的人性主题

本片名为“诉讼”,其实没有多少诉讼程序值得我们关注,吸引我们注意的是犹太教世界的男女平等问题,无论是在平时的夫妻关系中,还是在离婚案件的诉讼中,男性权力是至高无上的,那种尊重男权,压制女性的行为在本片中被展现得淋漓尽致,的确让我们瞠目结舌。

即使我们对压制女权的行为咬牙切齿,也无法对夫妻间的是非给个公正评断,正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更何况是人家夫妻间的事,即我们没有必要从薇薇安和以利沙这对夫妻之间的言词,来判断他们到底谁是谁非;而且,从所有证人证言,以及双方律师(或代理人)的辩论也无法判断到底谁对谁错,双方都是在各自立场上来自证有理或攻讦对方。在犹太教规下、在犹太教思维主导的法律下,只要证明丈夫是一个正派的人,没有家暴,没有生理缺陷,那么他就是无过错方,占有离婚的主导权,无论薇薇安方如何论证她过得不幸福,只要她丈夫不同意离婚,法官也不会支持她的离婚诉求。

整体来看,本片反映的是以薇薇安为代表的女性如何反抗男权,如何争取她们的权利,尤其作为一名妻子应有的权利,而最大的权利莫过于脱离其丈夫的权利——离婚自由。根据我们对薇薇安的面部表情的观察,在离婚有望达成的几个场合,她都会面露微笑,可见,自由已成她快乐的来源。然而,她想获得这种自由的诉求几乎得不到什么支持。法官只关注她有没有守妇道,所以他们几次询问她有没有与人通奸。似乎没有与人通奸就没有什么大错,就可以回归家庭,根本无视她回归家庭是否幸福,因为这三名男性法官根本就没想到一位女性的权利觉醒,不理解一位妻子可以违背丈夫的意志。法官是完全站在男权立场上的。薇薇安哥哥的妻妹支持她离婚,被男方代理人羞辱为“妒忌”,法官也不对这不恰当言论予以制止,甚至不公正地支持男方代理人对女方律师的人身攻击。

以利沙对妻子实施冷暴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要对抗妻子的权利要求。那么,薇薇安具体的权利要求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我们可以从相关证人证言中略窥一斑。首先,她需要独立自主权,不要做一个顺从丈夫的奴隶。这从她哥哥的证言中可以看出。她哥哥虽然认为他妹妹与妹夫的婚姻是个“灾难”,但他仍然鼓动其妹夫来对付其妹妹:“有时候男人得有点儿手腕女人才肯听话,不能总是那么放任她”。显然,她哥哥也看不惯她那种独立自主,不愿意为男人而改变自己的倔强个性,因为他就是这样认为的:“男人改变女人有什么奇怪的”。其次,对等尊重的权利。她不想在家庭中完全处于屈从的地位。尊重不对等就一定有屈从。薇薇安的友邻,阿布卡斯太太,在她提供证言时,说到尊重这点时就开始哭了起来,这无缘无故吗?她说的可是发自肺腑的话呀!“一个聪明的女人,应该知道什么时候说话,什么时候该住口。男人们想要的,无非就是女人对他们的尊重,再无其他,何况他还是一个如此宽容的男人,你要尊重他在先,你才会得到你想要的东西……要尊重你的男人,然后你自然就可以随心所欲了。”虽像肺腑良言,但却道出了女人的辛酸,阿布卡斯太太其实为自己哭泣,为自己完全屈从于丈夫而委屈。显然,薇薇安经常在家里争取对等的尊重权,才引来友邻的规劝,才引起丈夫的冷遇。第三,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她想自由去旅行,她想自由出入咖啡厅,她想自由交朋友,她不想像犹太教徒一样地生活,不想在周三就准备安息日的食物,她不想依附于一个人,他想拥有“不想跟一个人一起生活”的权利,但这一切都是她丈夫不能容忍的,因为她丈夫从此就失去了一个犹太教男人的尊严。在她丈夫还爱着她的情况下,要想改变妻子的生活方式,家庭冷战就不可避免了。

对于薇薇安来说,无自由即无快乐,而对于以利沙而言,无尊严即无快乐。纠缠许久的诉讼其实就因以利沙的不合作,说到底是因为他没有得到他应有的尊严。无论薇薇安的不顺从、还是她的自主意识,这些都让他不能跟其他犹太教徒一样,享有对自己女人绝对的控制权。其实,直到影片结束,我们才发现,横在以利沙心中的结就是他害怕自己曾经的女人再跟其他男人交往,即使已决定放她自由,他仍然需要妻子答应,不再跟其他男人交往,这似乎就是他用这么多年的诉讼的用意所在,无非就是为了他那点可怜的尊严和脸面。薇薇安以独身的承诺来换取自由,反映了犹太教妇女争取权利的道路仍然任重道远。(作者:石板栽花,转贴请保持文章完整,2015年5月23日)

 8 ) 婚姻是人类复杂关系的总和

婚姻也许是世界上最为复杂之事,婚姻双方的是非曲直,更是让人难以弄清楚。各种的利益与情感,如乱麻式地纠缠在一起,所涉及到的各方人员,更是浩大,让人看着都头疼。所以中国有句老话,叫“清官难断家务事”,这话恐怕搁哪个国家,也许都是如此吧。

2014年的以色列影片《诉讼》,讲的就是三位老法官断家务事的故事。这部影片曾经获得去年的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是以色列才女罗内特·艾尔卡贝兹与其兄弟共同编导,并且由她自己主演的。这是一起夫妻离婚案,一诉就是五年,开庭无数次,就在那间小小的法庭里,双方争吵不休,还请来了各自的律师及证人,相继登台诉说,仍是剪不断,理还乱。在这五年不断提请的离婚诉求中,经历着其中一方因拒不出庭而入狱,另一方则因辱骂法官而被拒入法庭,因案件而让哥俩反目,一方的律师也差点被拖入这潭混水之中,其中的主审法官因生气而病倒……影片很生动地映证着家务事之难断与婚姻之复杂。

其实,影片的故事再简单不过,即是妻子提诉法庭,要求判她与丈夫离婚,而丈夫则坚决不同意;电影的场景亦不复杂,差不多均是在一间小小的法庭里展开,没有多余的表演余地,全靠着台词来推动故事情节;出场人物不算很多,都给观众留下足够鲜明的印象,特别是几个证人,出场只有一次,但每个角色都很出彩。他们的出场,把故事的外延扩大了,从他们的身上,可以看到法庭外面的情况。

一般离婚案件中,女性一方无疑更会得到人们的同情,在此剧中,观众打一开始,就对女主角薇薇安表现出同情。她一次次地跟随着律师来到法庭,每次均以失败告终。她丈夫伊莱沙就只有一句话,不愿意离婚,要求她回到家里,尽到妻子的责任。伊莱沙在法庭上认为,薇薇安作为妻子是合格的,她对于家庭很负责任,亦未有出轨的情形。在外人的眼里,他们夫妻之间也是和谐的,连薇薇安也认为,她丈夫从未对她动过一个指头。他们育有四个子女,丈夫亦辛勤劳作,抚养着整个家庭。

在法官及很多证人的眼里,觉得薇薇安要求离婚有些不可思议。在常人看来,他们还算是一对合格的夫妻。毕竟男女双方对对方的行为,并未有过多的不满,换句话来说,基本上还都是尽到了为夫为妻的责任。用中国通俗的话来说,是女守了妇道,而男亦是不抽不嫖。因此,在法官的心里,自然早已将心倾向了不愿离婚那一方。几次法庭上的反反复复,我们可以很清晰地感受到这一点。

这场旷日持久的离婚战,既让影片中的人物,也让观众都精疲力竭,感觉到非常的累。电影不仅是把婚姻中的各方行为,掰开捏碎细细地展现出来,既给别人看,也让自己看到自己的婚姻在别人的眼中是什么模样。同时,电影还从更高的角度来俯视婚姻,审视着婚姻中的社会关系。

因此,电影所描述的并非一件纯粹的离婚,宗教的介入又让这桩案件益显复杂。有许多观众在看了《诉讼》一片后很感慨,觉得原以为以色列是个相当开明的国家,竟未想到如此的保守,宗教如此深地介入到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确实如此。以色列,是一个没有婚姻法例的国家,涉及结婚与离婚之类的民事案件,一般皆是由犹太教的拉比组成的法庭来判决。据相关资料,全以色列有十三种类的宗教法庭,处理着相对应教派中的婚姻事宜。普通法庭是没有办法涉入婚姻纠纷的,而且跨教派的婚姻也无法得到仲裁。而且各个宗教其实也是把信众的婚姻大事,视为自己当仁不让的责任。古今中外,任何一个文化的婚姻礼俗,都有着一种完整的宗教仪轨。

可以更进一步地说,其实法律本身的起源,亦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弗朗西斯·福山在他的《政治秩序的起源》中也说,法律的公正与权威来源于宗教,源于上帝的授予,因此法律天然就高于王权的。君权神授,国王也得遵守上帝制订的法律。至少在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皆是如此,上帝或者真主才是人间公正的最后裁决者,而神职人员则代表着上帝秉公执法。作为前二种宗教源头的犹太教,就更是如此。

看《诉讼》这样一部以色列影片,会联想起前两年曾经看过的伊朗影片《一次别离》与《过往》,总觉得尽管他们的宗教有着很大的差别,但在处理婚姻之事竟有着极其相似之处。原因也就在此。

薇薇安在电影中所面临的法庭,就是这样一个宗教法庭。我们在电影中,也可将这个法庭做一番打量。从偶尔扫向法庭之外的镜头中,我们可以看到,到这样的法庭中处理婚姻的夫妻还不少,很多都在外面排队,等待着宗教法官的召唤。而法庭则设于一间小小的房间之内,三位年龄颇大的拉比作为法官高居其中,而原告与被告席则列于旁边,坐着原被告及他们的律师。证人席只是一个小小的桌子,位于原被告席之前。法庭内没有旁听席,无关人员不准入庭,而作完证的证人也得马上离开法庭。

这样的法庭其实与现代法庭在很多方面并无二致,原被告双方的陈词,双方律师的互辩,对证人的诘问,法官的时时干预……看此剧犹如看美国的法庭剧一样,你能欣赏到控辩双方的唇枪舌剑,看到案情的层层剥离,甚而能细致入微地看到人性。但在这样的宗教法庭里,你还能看到更多的东西,看到婚姻之中所掺杂的复杂文化,看到宗教对于人们生活的深刻影响,甚至可以看到中东地区的历史与现状。

婚姻从来就不单纯,一直就是人类最为复杂关系的总和。而在中东,在以色列,婚姻则尤为复杂。

在世界其他的国家,离婚官司也会打得旷日持久,一桩离婚案如本片中持续五年的,虽不算多,但亦不鲜见。但一般情况之下,离婚官司的纠缠不清,主要在于子女的归属与财产的分割,利益主导着婚姻之中的纠纷。只要两方在利益方面能够厘清,那么离婚的纠缠也就可以迎刃而解。而在《诉讼》一片中,这起离婚案久拖不决,则在于离婚的本身,并不涉及利益的牵扯。薇薇安与丈夫伊莱沙共同育有四个子女,皆已成人,所以子女的归属已不成问题。薇薇安有着自己的工作,能够挣钱养活自己,且在诉讼之中,双方也一直未涉及到财产的分割。问题的焦点在于,双方对于婚姻的幸福与否存在着根本性的歧义。

在这桩案件中,其实是不存在过错方的。一般情况下,在世界各国的离婚案中,有过错的一方天然理亏,在离婚过程中会失去相当大的发言权。薇薇安与伊莱沙都不认为对方有过错,也未就此指责对方。男方认为,他已为家庭提供了必要的责任,并且尽心尽力让全家幸福。女方则认为,她在婚姻之中,并未得到对方的爱,而且对方还限制着自己的自由,即使对方对于自己没有家暴,而且自己生活无虞,不过感觉这样的婚姻却并不幸福。从薇薇安的叙述之中,我们可以感觉到伊莱沙是个非常固执的男人,有着很严格的宗教感,并对薇薇安有着冷暴力。薇薇安抱怨,结婚这么多年,伊莱沙未送过她一朵花,未与她一起看过一场电影,并且禁止她与任何朋友来往。

薇薇安应该出生在一个比较自由的家庭,从她作为美容师的职业及其穿着来看,她也有着自由的思想,自然与恪守着传统的丈夫有着很大的差距。在电影中我们也可看出,她请的是一位并不严格信教、经常忘带小圆帽的律师,而她丈夫伊莱沙的辩护人则是他的哥哥,一位很有成就的犹太教拉比。他的出场,又让本来很受宗教影响的离婚案,更加重其宗教的色彩。离婚双方的阵容,显然相当的对立,一方倾向自由而世俗,另一方则是传统与宗教,倒算是势均力敌。

但天平明显地偏向于传统的一方,也即是丈夫伊莱沙一方。如前所述,这是个犹太教法庭,法官皆是德高望重的拉比。更为重要的是,离婚与否,最重要的是得丈夫同意,如果丈夫不同意离婚,那么这案件无论如何判,婚是肯定离不成的。由此,影片中的诉讼,其实也变成了一个逻辑怪圈。薇薇安诉讼的目的,是想让自己与丈夫离婚;法庭判决的基础,是她的丈夫同意她的离婚请求;她丈夫应诉的目的,则是坚决不同意离婚。因此,这样一件简单的离婚案,就一审再审,一拖再拖,审了无数次,也无数次审而不决。

电影至此,矛头自然是指向了以色列社会的男权至上。导演也通过镜头,不露声色地把问题摆在观众面前,展现出她的批判锋芒。确实,影片所展示的问题也正在困扰着以色列社会,特别是其婚姻法案也饱受诟病。导演正是通过此部影片,在呼应着其国内民众要求改革宗教法庭、引入世俗婚姻的呼声。不过,电影并未止于此。这部影片的独特之处,在于导演并不只是从高处来俯视婚姻,来观察婚姻的文化基因与社会关系,而且也从细处着眼,以更多的颇有意思的细节,给予更多角度的探讨,表现出此问题的复杂性。这也使影片有了更为宽广的视域。影片用俯视来建构了一种婚姻的逻辑,而以鞭策入里的观察又来解构婚姻。

薇薇安与伊莱沙的婚姻究竟是怎么样的?从前述可知,在普通人的眼里,他们也许并不相爱,平淡相处,但还算相敬如宾,与以色列甚至全世界大多数夫妻一样,没有更大的矛盾与冲突,尚处于一种可维持状态。但导演却用镜头,化解着观众的这种看法。两人法庭相遇,曾经有着几次对视,导演毫不留情地将他们的神态细致而不厌其烦地展现出来。他们互视的眼神却表明了双方的相互憎恨,那是一种带着仇怨的冷漠。而他们的邻居作为证人出场,则又揭开了这个看似平静家庭的面纱。尽管这位由男方请来的证人邻居囿于种种情况,仍在称赞着这对夫妻的和平相处。但在对方律师的节节逼问之下,却抖搂出他们之间的争吵如同家常饭。

关于薇薇安作为妻子的贞洁,那是原被告双方都在竭力维护的。他们都认为薇薇安恪守妇道,即使与丈夫分居期间也未与男人有交往。但导演却以看似漫不经心的镜头,定格于薇薇安颇具风韵的穿着打扮,特别是她那双涂着红指甲的脚,或者暗示着她与律师之间若有若无的亲密。而最具爆炸性的指证,则来自于一位看似老眼昏花的证人。他说他看到在分居期间的薇薇安,在咖啡馆里与一个男人密谈。此言一出,如同扔出一枚炸弹,立即在法庭引起轰动。丈夫伊莱沙首先让证人别胡说,而后妻子薇薇安坚决予以否认,说与她交谈的是律师。但导演不动声色地将镜头转向了律师,将律师一副惊愕的样子展现于观众面前。薇薇安与伊莱沙之间的婚姻真相,也许真的只有他们自己才了解。婚姻亦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啊。从法庭上,是得不到任何公正的,得到的只是让自己再次受伤。

在影片中,类似这样的细节还有不少,导演在故事逻辑框架之外,又用细节构架了另外一个框架,这个框架是独立于故事框架之外的,这些细节零碎而不成片断,既无法证实也无法否认,她以这样的框架来说明婚姻的复杂性。前一个框架是架构于犹太文化与宗教之上的婚姻关系,有着鲜明的以色列的特色。而后一框架建构于这对夫妻之间,它具有世界的普适性。纯粹的婚姻是不存在的,婚姻不仅只是基于双方的爱情,还得加上双方的各种文化背景,以及此时彼刻的各自的心理状态。薇薇安为了争取婚姻的自由,想摆脱她并不情愿的婚姻,她就得如电影中一样,将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隐私,都摆在众人面前细细地展现,让相关不相关的一众人,来述说你的婚姻在他们眼里的样子。而别人眼里的你的婚姻,也许与你自己的看法并不一致。不过,这也是婚姻复杂性的一个方面。

影片的结尾,留给观众的其实更是绝望。薇薇安最后终于等来了丈夫伊莱沙的同意,她可以离婚了。不过她也不得不接受丈夫提出的条件,即她离婚后也不能与其他男人交往。这又陷入了另外一个怪圈之中。她想摆脱自己的婚姻,谋得自己生活上的自由;不过离婚的结果,却是她得到了身份的自由,却得不到人身的自由。她无须对婚姻做出承诺,却得守住那个与她再无关系的前夫的承诺。总之,她变得更加不自由了。恐怕在这个时候,薇薇安已经是心如死灰了。影片同样以着细节来展现着这一变化:薇薇安的穿着打扮不再时髦,变得传统而保守起来。

 短评

气炸了。这两个小时,虽然一直看下来了,是女主角的命运牵着我向前走。但一次次庭审,看着法庭上除了那个男律师还散发出一些清新之气,其他男人都那么浑浊,执拗,蛮不讲理,愚蠢,愚昧。只有女主每次都那么漂亮、平静,讲究。男人啊,还是以色列男人,怎么是这个样子!

2分钟前
  • Sabrina
  • 力荐

婚姻恒久远,撕逼永流传。 并没有传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力量,方方面面差火候,无论再多佐料如果只是简单添加堆砌是达不到好的效果的,怎么看都是步前人步伐的平庸之作。

5分钟前
  • 昆汀的影子
  • 还行

单一的室内场景,上演着一幕幕荒谬与绝望。漫长的离婚拉锯战,痛击着以色列保守的法律体制以及男权至上的社会环境。通过一系列辩论场面营造强烈的戏剧冲突,暴露出这个国家在人文、教育、体制各个方面的缺陷。女主角同时也是本片的导演和编剧,室内调度精彩,演技也很精湛~

10分钟前
  • zzy花岗岩
  • 推荐

看到最后我只想替女主角去死

14分钟前
  • 麻绳
  • 推荐

女方要离,男方不肯,别人说这个男人不打你赚钱回来又没外遇你有什么不满意的,女方一再坚持男方一再不肯,于是一场离婚官司打了五年,最后男方提出要求(为了不剧透就不讲了)终于肯了,这国家的女人没地位得可怕。女主角自编自导自演,确实是很有魅力的女性。

17分钟前
  • nikki
  • 力荐

通过室内法庭的一场离婚诉讼折射出以色列社会的性别压迫、婚姻制度的保守和不平等等现状,小视角大格局,极简的风格却发人深省。

19分钟前
  • 秋熙
  • 力荐

千万不要嫁给摩羯男。

23分钟前
  • 把噗
  • 推荐

一起简单的离婚诉讼竟然持续了五年,单一场景下的对峙极具张力,漫长的审判揭露出男权至上的社会环境与宗教法庭制度的荒谬。最难得的是导演没有把女主设定成传统的弱者形象,从服装到举手投足她是具有反叛性的,自编自导自演也值得肯定。

28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力荐

让人对以色列的宗教婚姻有所了解。

29分钟前
  • 多看电影爱电影
  • 还行

观感上会联想起《一次别离》,都是揪心的无解的难题。一场漫长的离婚官司不仅可以管窥以色列的法律制度,也似乎暴露了这个国家的政教体系、人文人权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影片最令人心惊的是这个国家的男权主义,离婚还得男方将休书赐予女方。总体来讲导演的着力点还是对男权社会的批判,煽动功力十足。

32分钟前
  • 帕拉
  • 推荐

一个小小的法庭,一件简单的离婚诉讼,却兜兜转转成为始终无法解开的结,这就是犹太婚姻中失衡的两性关系,女性的不平等地位导致女性权利被彻底无视,太压抑了。

34分钟前
  • Captain_C
  • 推荐

开年到现在,观感目前最棒的片子,节奏上一气呵成,整个过程全是法庭上的撕逼,摄影很平和,表演却很赞。和很多演员出身的导演一样,这位女导演除了在让表演变得张力十足,还极富煽动力,片子站在女性的视角,用这些人物展示一个宗教社会的荒诞和离奇,到最后你甚至可以理解所有这一切荒谬。★★★★

38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最近几年看过的最绝望的电影,没有之一。比死还惨。

40分钟前
  • 陈哈
  • 力荐

丈夫的哥哥说了一句矛盾的话,影片没有使用特写或者其他方式强调,但我偏偏觉得这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几乎是电影的核心:离婚是你的权利,可是行使这个权利不由你一个人说了算。

43分钟前
  • Léa
  • 推荐

4.5;单一封闭空间内竟酝酿出如许火花,剧情层层推进,演技灵动精湛,细节铺设点到为止不刻意,利落剪辑甚妙,一气呵成,全程紧绷,甚而有几分悬疑,「真相」并无止境,婚姻冷暖自知,且看诸位证人之「罗生门」证词,画框外的信息之丰富足见编导功力,可叹导演英年早逝。

45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全法庭戏,在布景上下了点心思,视听过于寡淡,在与一系列证人的出席抗辩中犹太教国家的婚姻状况逐渐显出全貌,作者意图正在于此,但情节自身始终缺乏递进的推动力,除了当妻子的忠诚被丈夫的辩护人用作对其展开攻击的依据时丈夫态度的激愤倒转,和结尾他被要求说出妻子和其他男人交往的许可时临场反悔,所有人物的状态、立场、价值几乎没有任何摆动,观感上有些吃力。

46分钟前
  • 🌵🌵
  • 还行

只需要一个房间再加一个过道,也可以讲出一个好的故事。

49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重复的力量。难得的是,导演没有刻意放大对体制的控诉,而是将冲突的重心始终放置在人性的维度。没有因,也没有果,有的只是一团捋不清的乱麻,而如此的混沌之中,想要辟出生路才真可谓是困难重重。

53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推荐

【3.5】Gett.The.Trial.of.Viviane.Amsalem.2014.DVD.XviD-Roman Bellic.mp4

56分钟前
  • Eden's Curve
  • 还行

SIFF@又一城。小小宗教法庭里,证人与律师如走马灯在一对离婚夫妻之间拉锯,螺狮壳里做足道场,完美展现了以色列当代社会的演进与传统价值的断层,亦有两性各自处境思考和对自由的怀疑。剧作与表演都无可挑剔,齐喜乐与思辨,堪为室内剧范本。插片侧面特写亦足调整节奏,动静之间人物生态尽现。击节。

58分钟前
  • mecca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